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务英语语法

商务英语语法范文精选

商务英语语法

商务英语语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分析;借鉴

高职教育本着它自身的区域性与职业性等特点,目的就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内职教界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情况

最初的大学主要是为了传承文化,为了探索新知识而设立的,与区域经济的联系较少。直到19世纪中期,经济的发展促成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开始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转变大学职能。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职业教育,最早的要属美国的赠地学院,它提出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地方政府加强联系,形成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理论,对后来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直到上世纪中叶,出现了新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模式,其中产学研结合模式影响比较广泛,另外还要校企合作模式一直流传至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等,他们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对世界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目前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它强调了企业和学院处于教育的同等地位。其他在世界范围有较大影响的还有CBE模式、TAFE模式、BTEC模式等。20世纪60年代,《职业教育法》在德国已经诞生,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品牌,在法律上予以确认。政府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政府成为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系的桥梁,加强了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企业针对就业市场上的人才能力的不足,与职业学校一起制定职业教育培养计划,建立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此教育模式是学员通过申请的方式获取双元制教育机会。学员与企业之间确定培训关系后签订培训合同,决定学员能否获取此教育机会的是企业;同时,学员拥有学校和企业2个学习及实习地点。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密切配合行业和职业发展,来推动社会经济进步。企业使用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统编的实训教材,同时学院使用出版社组织专家特编的非统编教材,灵活操作,保质保量,提倡能力本位的教与学,实施严格周末的计划安排。双元制教育注重过程考核,由行业协会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实现教考分离,采取宽入严出的方针,同时保证考核的公平性。还有一种CBE职业教育模式在发达国家比较流行,主要存在于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它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职业分析形成DACUM图标、学习包的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这种职业教育模式遵循的原则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知识和技能,只要有合适的老师指导;学生之间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同是因为没有适合他学习的环境,而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只要给他们提供让他们满意的学习条件,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就会非常接近;作为教师不是只关注于自己的教的过程,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个环节,关键点就在于学生是否受到了比较高质量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方法是否能让学生愉快接受。CBE职业教育模式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构建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学习的课程也是在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基础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学历教育或培养学生的专业学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即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评价的能力的培养;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支撑,办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TAFE模式是经过了澳大利亚人近百年的教育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简称。学制灵活,生源广泛,对不同的学制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包括对就业前和就业后两方面的教育,有全日制教育也有业余培训。学制上灵活掌握,时间不等,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和获取文凭高低来确定,学员来自不同国家。在课程专业和教学方式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行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作为依据,以技能培训为主,课程依据培训委员会制定、国家培训局批准后的培训包。课程涵盖范围广,种类全,覆盖了多个行业。对从业教师的要求是:专职教师必须具有3-5年实践工作经验、具备行业相关资质证书、熟练职业技能,兼职教师必须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政府主要负责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少部分是学校的自筹资金和学生缴纳的学费。英国BTEC课程唯一获得世界130多个国家认可的课程,它是有自己国际标准的。它强调的是让学生全方位发展,让学生学习多门外语,了解世界最新的技术,它主要培养的是与国际接轨的外向型人才。BTEC教学模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发展适用性人才。根据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内容,学校与企业专家一起制定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结构和培养何种职业能力。课程结构实施模块化,知识体系为纵向式,有核心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无需针对性很强教材,鼓励学生查资料,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上运用安全分析、讨论、演讲、案例、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考核上破除传统的分数定成绩的方式,采用“优、良、通过、不通过”四等,以课业为形式、重点考核学习成果的方式来确定成绩。教学质量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相结合。

二、国内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情况

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存在一定的空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较弱。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一部分本科高校才开始了服务区域经济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职教育在我国出现的较晚,在它出现之初,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发展环境较差,夹缝中求生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模式单一,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较小。到1998年,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关于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使得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到2004年,职业院校在校生占据了高等学校的一半。发展速度快了,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大多数学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缺乏明确的办学特色,很多学校在忙着升本,这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明确提出“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强调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服务区域经济是职业学校存在的意义。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很少见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课题。我国最早的研究是钱民辉的《职业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此外还有袁吉林、戴勇等,他们通过实证研究,提出高职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从邢东信,张代芬、王明伦发表的论文来看,他们多数都是在总结经验,更多的是在探讨教育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选取了1984—2015年国内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所有涉及商务英语专业的论文,专门研究对高职商务英语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相关的期刊较少,而研究高职商务英语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确切相关的硕博士论文更是寥寥无几。如周慧在广西大学硕士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玉林市的个案研究》(2011)中以玉林市为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按相关大纲培养出的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能否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玉林市商务英语人才所在行业领域对其知识结构有哪些具体要求;如何为商务英语人才构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顾秀梅在《服务区域经济导向下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竞争力的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2012)中对苏州四所高职进行调查,提出培养模式体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体现“三性”,课程构建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岗位真实工作任务,柔性化管理,提高专业滚动发展的能力。曹深艳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11)中就如何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明确培养目标、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造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五个方面来解决问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一线商务人才。鞠明明,李华,黄晓雪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2012)中对“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对策。总之,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很缺乏,处于摸索阶段。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陈智强.澳大利亚TAFE模式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36):90-91.

[2]顾秀梅.服务区域经济导向下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竞争力的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J].轻工科技,2012:165-166.

[3]曹深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2):104-105.

商务英语语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商务英语;应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商务英语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此同时,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提高大学商务英语的教学效率,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法以多样化的任务展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加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如何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任务教学法,已经成为当期大学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方式

(一)任务教学法的特点

语言学习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多为语言知识,并为真正掌握语言交际能力。任务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的条件,因此,近年来,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被逐渐引入大学语言教学中。从广义角度看,任务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进而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任务教学法基础理论认为,若要真正掌握语言就不能只依靠语言知识的学习或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应当在一系列活动中达到培养目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特定的语言项目,为学生安排一系列合理的任务。并指导学生通过交涉、表达、询问、沟通、解释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任务教学法的方式

任务教学法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核心任务、后期巩固等环节。在首个环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熟悉任务的目的与主题,并根据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在这一阶段,教师还要指引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知识和背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核心任务首先是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分配角色任务,并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的指点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思路支持,但不需要纠正学生的具体错误或选择。鼓励学生在合作和讨论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或操作演示,并根据演示结果进行总结和指导,促使学生对任务要求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后期巩固则是指在完成核心任务之后,教师设置一系列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子任务”,并通过多种联系活动,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任务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任务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制定任务目标。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任务目标。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计划中设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商务知识。比如在学习promotion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促销方式,理解促销的含义。其次,要优化活动过程。在实际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活动通常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导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内容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任务进行热身训练。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生活场景或视频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要将属于课程导入,因此需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第二层是完成任务阶段,也是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大致明确课堂任务。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要具有操作性,尽量做到细致具体。然后,指导学生根据特定的学习任务,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精读、跨读、略读、视读等阅读技巧,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第三层主要是讨论交流。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具体的探究任务,鼓励小组成员根据教学任务合作交流。第四层则是展示成果阶段。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并接受其他小组的点评,也可以与其他小组交换阅读意见,在这种合作探究中,可以有效拓展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促使学生形成优势互补。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扩展和延伸阅读教学内容,比如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信息,自主扩展商务英语阅读视野。

(二)任务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转化为任务模块。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主要是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商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因此,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要根据具体的商务情景设置学习任务。根据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口语教学任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专业技能模块与职业素养模块。其中,职业素养模块主要包括行政办公能力、公关礼仪、沟通技巧和客户接待等内容。专业技能则包括产品推广、合同签订、客户开发、信用证开立、保险办理、租船订舱等。教师要充分调研市场对商务英语的人才需求,进而设置更加科学的口语教学任务。并将岗位需求与口语教学零距离对接作为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此外,在设计任务模块时,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了解教材内容,然后自主提出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收集数据和素材,对商务英语课程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由于在完成这一系列工作的过程中学生都需要运用口语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应当进一步细化模块任务,明确划分每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角色任务。其次,可以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转化为项目任务实施。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教师应当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将口语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任务,并组自主建项目团队,团队再对成员进行具体分工。例如,在产品推广项目任务中,要安排出口公司、生产厂家、进口公司、会场、广告策划公司等角色任务。大学生则需要根据自身的角色和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商业条款规定,并用口语与其他角色进行沟通交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教师则需要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在项目结束之后还要知道大学生运用口语进行总结归纳。

(三)任务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前任务阶段,首先要设计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任务。教师应当遵循真实性原则,设置合理的商务英语写作任务,为任务型写作教学奠定基础。同时,英语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写作教学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等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创设合理的写作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合理分配写作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写作任务既要与学生习得的商务英语知识相联系,还要引入新的商务内容,促使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其次,要创设实施任务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引入任务阶段,教师可以将大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小组,并为大学生提供典型范例,构建商务场景,指引学生组建商务团队,并让学生自行分配任务,增强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学习中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促进、组织、帮助和指导的作用。应为学生讲解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为学生提供句型、语气、词汇、格式等专业知识。在中任务阶段,学生则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写作任务,教师要鼓励学生共同探究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设置相应的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增强语言输出的质量与数量。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写作的意义、目的、重要性,并指导大学生根据写作任务构思框架。明确“文章写给何人”、“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怎样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文章要达到什么商业目的”、“需要运用何种文体格式”等内容。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角色任务中,在特定的写作情境中,自觉思考上述问题,并依靠团队力量克服写作困难,最终完成写作任务。在后任务阶段,教师则要以随机抽检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写作成果,或要求学生先相互检查,教师再随机抽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调换,安排学生审阅不同角色的写作内容,并认真查找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进而加以探讨更正。最后,还要由教师或学生总结归纳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梳理归结写作过程中常用到的表达形式、重要词汇、常用句型、写作格式等内容。

参考文献:

[1]丰玉芳,唐晓岩.任务性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研究,2004(6).

[2]赵丽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与实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5).

[3]夏纪梅,孔宪辉.“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J].外语界,1998(4).

[4]吴文.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及反思[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5]黄薇.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1).

[6]梁玉玲,夏纪梅.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认同性及其问题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2).

商务英语语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应用;以学生为中心

在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方法也有所改革。项目教学法,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社会对于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积极利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应用的过程

(一)项目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项目教学的准备工作,对于项目教学法实施的顺利度有着直接影响。在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本次项目学习的内容与要求、目标与具体意义确定下来,并详细地讲解给学生。关于项目学习的一切准备工作需要在课前完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方法去收集相关资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项目教学法必备目标之一。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才能让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变得得心应手。

(二)拟写学习项目的主题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院校,在拟写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学习主题时,教师要从学生的专业出发,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确定更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主题。让商务英语翻译学习的项目主题与学生的其它课程自然地整合在一起,在突出商务英语翻译热点的同时,助力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项目学习价值的提升。只有综合性的项目主题,才能将实际与理论有效地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主题确定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个是由教师直接确定,一个是由教师准备好主题,让学生选择,另一个则是让学生自主确定。在项目学习的主题确定之后,教师要围绕这一主题,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解决,再组织学生确定项目学习的形式。个人项目与小组项目是项目学习的主要形式,个人项目需要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小组项目则需要学生合作完成。

(三)确定项目内容及展示方法

学生完成一个学习项目,就产生了一件属于他们的项目作品。教师要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他们项目成果中应当具备哪些内容,最后以何种方式进行展示。学生的项目内容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英语标准与语法要求,用项目中的内容充分表现自己的英语水平以及专业能力。教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项目成果展示方法。教师鼓励学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促进项目成果的现代化与清晰化。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学生需要频繁地应用多媒体设备,也需要对幻灯片进行设计,对视频进行制定。在学习英语翻译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利于项目教学法意义的扩大化。

(四)组织项目小组完成任务

一般来讲,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小组合作,需要每一位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项目完成任务,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部分。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实力,提升小组的整体实力。那些思维能力强,领导能力好的学生可以担当组长,负责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排兵布阵。那些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担当项目的讲解者,向组内成员分析项目,对其它小组展示成果。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负责课件的制作。只有小组内进行有效合作,才能促进高职商务英语翻译项目的有效完成。

(五)开展项目成果评价活动

项目成果的评价活动,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成果评价过程中,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作用,小组间要进行相互评价,教师要给予学生专业的意见。教师要多利用激励的语言去肯定学生在项目完成中的付出,从专业的角度给学生指导意见,让学生在聆听评价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到可以提升的地方。给学生互评的机会,让学生在客观评价他人的同时反省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对项目课题进行总结,民主沟通,这对于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

语翻译课程中应用注意问题第一,重要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结合。利用项目教学法实施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每一个学习项目时,教师都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方法进行引导。比如在翻译一个公司的商务信函时,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商务信函的格式,用语的规范性,让学生在翻译的时候重视语言形式,而非单纯地完成翻译。重视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讲解,利用项目教学法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让项目教学法作用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第二,给学生足够的项目学习支撑。学生是学习者,他们的眼界没有教师的眼界宽广,专业知识不足。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发现商务英语学习的资料。没有项目创作的学生们很难找到符合项目要求的资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项目创作的资料。像项目创作的目标、基本的构架以及步骤,在哪里可以找到资源等。给学生足够的支撑,才能让学生的项目学习更有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近几年的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质量已经有所提高。针对一个独立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进行教学,有利于高职学生体会职场对于自身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完成商务英语翻译任务,重视每一个环节的标准与要求,会让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与英语技巧得到双重提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丁言仁,刘海平.探索英语写作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写在《写作教程》第五、六册出版之际[J].外语界,2011(02)

[2]倪莉莉.信息技术环境下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电子商务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商务英语语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民商法;创新发展

近些年我国的电子商务领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电子商务领域带来极高的经济价值。在电子商务领域,民商法主要就是对电子商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约束,通过约束来保护交易双方的个人权益不受侵犯。所以通过对民商法的应用创新进行研究能够实现对电子商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因此,有必要对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民商法应用创新进行研究。

一、电子商务与民商法分析

电子商务作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线上交易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极高的便捷性。相较于传统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将会令大部分交易环节转化成为线上交易,借助互联网解决交易双方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电子商务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全面普及,而且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普通群众的日常消费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线上交易凭借高效与便捷的优势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其发展潜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民商法指的是民法以及商法,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通过两者融合可以有效保护个人利益不受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将民商法应用在电子商务领域,能够加强人们线上交易中的约束,防止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进而保证线上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民商法还是商品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核心依据。

二、电子商务对民商法的影响

(一)民商事主体影响

在电子商务交易期间,民商事主体就是网络企业、平台、服务商等各种单位,作为电子商务主体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民商事主体不仅从线上拓宽了原有的市场体系,同时还改变了传统交易模式,这便意味着电子商务需要通过重新完善法律法规来达到约束线上交易的目的。对于多数民商事主体而言,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往往很多主体在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时不会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甚至部分主体还缺少工商局申请的营业执照。贸易不规范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为互联网的虚拟性会导致难以准确判断民商事主体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从民商法的角度对电子商务进行全面规范,以此来保证线上贸易的顺利进行。

(二)商业行为影响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线上交易以及合同签订都需要通过网络来完成,数据信息化是电子商务最为明显的特征。所以在线上交易期间,交易双方所采用的电子合同将会与传统书面合同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例如,在签订传统书面合同时,所有交易活动都可以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由于书面合同具有极高的法律价值,所以线下交易完全能够保证商家与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电子商务的线上交易而言,因为除了发货、收货以外,基本所有的交易方式都要借助网络平台来完成,单纯凭借电子合同很难在交易全流程中保护双方的利益,因此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商业行为将会对民商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

(三)交易范围、方式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后得到的产物,电子商务因为要通过线上贸易的方式来完成交易,所以电子商务对于网络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无论是信息沟通还是线上交易,都需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因此若没有网络或者网络受到了影响,就有可能导致电子商务一并受到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线上交易同样可以依赖网络来实现全面扩展,理论上只要地区处于网络覆盖的区域,便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来达成交易,因此线上交易在提高交易风险的同时将会收获更多机遇。对于民商法而言,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易范围与交易方式,因此电子商务对民商法的法律法规需求与传统线下交易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所以必须重新规整相关法律法规来提高电子商务贸易的规范性。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民商法的挑战

电子商务作为线上市场交易模式,近些年为社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但是在线上经济效益迅猛增长的同时,电子商务对民商法提出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多。电子商务为人们相互之间的贸易带来了便利,购物模式的改变让电子商务成为新时代人们不可缺少的一种交易模式,线上交易规模的迅猛增长对线下实体店铺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人们可以选择的交易方式有很多,例如部分企业所开展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贸易方式(O2O)、企业相互之间利用专用网络进行交易(B2B)、商对客交易(B2C)、消费者相互交易(C2C)等,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电商营销环节以及经营主体出现了非常大的转变[2]。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民商法条款已经很难满足如今多元化的电子商务模式,而且主体权责、责任判断等行为同样能够暴露出了问题,只有相关部门在深入了解电子商务模式之后对传统民商法进行完善与补全,才能够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市场。例如在电子商务期间,数据交流与沟通效率将会对买卖双方造成影响,买方需要在对比卖家之后结合消费者评论来决定是否进行线上下单,而卖方则需要结合买方需求来制定一系列针对性销售对策,以此来吸引更多消费者。为了保证交易安全性,交易双方需要在明确交易规范制度的先决条件下开展线上交易,而传统民商法却无法满足线上交易的实际需求,只有民商法结合电子商务模式来实现创新发展,才能够保证交易效果与交易质量。民商法需要根据到货时间、线上交易违约等因素来完成对交易风险的合理规划,只有真正明确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真实需求,才能够在优化民商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进而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提供帮助。

四、电子商务中民商法的应用

民商法的主要作用就是针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约束与管理,并在约束管理期间保护消费者获得应有的权益。因此可以将民商法看作贸易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关键,民商法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避免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线上交易市场成为“不法之地”。

(一)约束电子商务交易主体

民商法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民商法可以完成对交易主体的约束与监督,确保消费者与商家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线上交易中的第三方,往往并不会对商家有过多要求,这便导致了部分线上平台的卖家信誉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而且因为线上交易无需交易双方见面,所以商户与消费者很难实现双向信誉判定。如买卖双方存在欺骗交易的心理,便可以轻松对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在电子商务中应用民商法时,需要通过完善应有的法律法规来重新规范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通过对交易流程进行合理约束能够有效降低违规交易对买卖双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民商法交易主体信用评估

民商法在约束交易主体时可以同时开展信用监管,为线上交易保驾护航。因为电子商务交易要利用网络平台来作为交易载体,交易双方在初次交易之前并没有完成初步了解,所以很难真正认可对方[3]。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数据是交易中的关键,因为网络开放性以及数据可复制性,因此交易数据往往需要承担交易风险,民商法若能够在监管交易主体的同时以信用评级的方式来让人明确对方的信用情况,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性。

(三)民商法规定商品信息精准性

相较于传统商业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在开展交易时需要提前采集商品信息并在网络中登记,系统后台在信息登记完成后可以帮助消费者掌握商品信息。消费者在网络中大致掌握商品的价格、样式等信息之后便可以初步判断是否需要购买商品。从商家角度出发,商品信息完成后应该结合商品性质来进行商品分类,通过分类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商品功能的侧重点与特色,若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就有可能出现信息与实物不相符的情况,进而影响到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营。所以在信息查询过程中,要通过民商法来规定商品信息精确性,确保商品能够以真实信息出现在网络平台中,避免因为不当宣传而影响到商品的线上销售,为交易双方带来更多麻烦。

(四)民商法可以作为交易协商依据

电子商务交易在开展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各种谈判,因为交易双方在交易期间往往会因为细节问题而进行协商。例如在交易商品时,消费者只能够看到商家提供的图片文字信息,而部分消费者往往需要针对图片文字难以直接体现的细节进行研究,只有商品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才会正式下订单。在买卖双方就商品细节进行交流时,协商过程便会受到民商法所带来的保护,民商法此时便可以作为交易协商依据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4]。

(五)履行合约

在交易双方明确方式并签订合同之后,在履行合同期间便需要由金融、中介、快递等多方参与到交易流程中,不同公司要结合职责情况来助力合约的履行。与此同时,交易双方同样需要在合同的作用下履行自己应尽的各项义务,即完成交易手续、发货、收货、售后等,在履行合约的全过程,民商法能够保证各方主体顺利完成自己的应尽的义务。

五、电子商务背景下民商法创新分析

(一)明确民商事主体的法律地位

民商事主体地位的确定对电子商务的主体权利、义务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明确民商事主体法律地位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在电子商务交易期间,很多民商事主体都会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呈现,这部分具有网络虚拟性的民商事主体与传统实体商务主体的核心区别就是交易全程均依赖于电子信息。网络中的虚拟身份将会对电子商务主体的信誉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民商法必须对民商事主体地位进行明确并规划,承认网络虚拟主体的合规性。在此期间,还应该从法律、技术角度针对民商事主体构建评估制度,以电子身份为基础来保证电子商务安全性,进而防止不当交易等情况的发生[5]。

(二)加快电子商务法律建设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子支付、数据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部分以电子商务为核心所产生的问题同样受到了立法部门的关注。在民商法创新过程中,需要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来针对现有法律进行完善与补充,通过加快法律建设的方式来提高电子商务交易时的规范性。对于相关法律建设工作而言,立法部门必须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正视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推动,并立足于电子商务来全面完善法律建设。第二,以经济全球化为目标,逐步让国内相关法律与国际法律接轨。第三,民商法在完善期间需要注意私法性质,在完善交易体系时要强调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平等性。

(三)民商法制度改革

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由于互联网存在自由、开放的特性,所以各个国家相互之间保证公平性与规范性。在民商法制度改革中,应该注意与WTO接轨,以此来为电子商务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在创新制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行为规则。通过民商法制度来规范交易全流程,明确电子商务各个相关方的行为与义务,确保所有相关方都能够获得应有的权利。第二,安全认证规则。在制度体系中必须明确所有交易相关方的真实身份信息,避免出现冒名顶替完成交易情况。身份认证虽然可以通过CA中心来提供,但是民商法中同样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三,电子支付规则。科技发展将会促使电子支付方式实现优化与改进,如今可用的电子支付方式有很多,支付方式的增加将会导致安全隐患有所提高,所以应该注意完善现有的支付规则,以此来提高线上支付安全性。除此之外,仲裁规范可以有效减少交易纠纷,因此仲裁体系同样必不可少,有关人员需要予以重视。总而言之,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传统民商法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通过创新应用民商法,能够有效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为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相信随着更多人了解民商法的重要性,电子商务中的民商法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熊世坤.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民商法的应用与创新[J].法制与社会,2021(24):187-188.

[2]孙富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与民商法的创新[J].法制博览,2021(16):90-91.

[3]杨星昱.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发展与民商法的创新[J].法制博览,2021(13):54-55.

[4]石英楠.如何在现代民商法创新中寻找电子商务发展契机[J].法制博览,2021(10):61-62.

商务英语语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多模态教学多模态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新的模式,以渠道多样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升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文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首先阐述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的应用意义,其次探究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多模态教学的具体应用,以期教育工作者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以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商法法规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调整对象是各国上市组织在跨国经营中所形成的国际商事关系。目前国际商法已经成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在训练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及应用技巧,为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者在签订经济合同、解决商务争议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际商法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商事组织法、合同法、产品责任法、票据法、国际货运保险法等国际商事法律知识。由于国际商法课程专业性强、涉及种类众多,学生对买卖合同、商事活动及相关商务法规接触较少,学习者往往容易对该课程产生畏惧感及抵触感。当前国际商法教学课程现状主要表现为教师以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述基本的法律概念,通过黑板讲解语言知识而使教学处于被动而沉闷的状态,师生互动较少,教学内容注重课本概念及法律条款,轻视案例教学及实践应用,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灌输状态,枯燥乏味的基本法条及无从下手的法律应用方式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其在从事商务活动时应用能力薄弱。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教材文本以外的“非语言要素”如图像、声音、视频等很少涉及。

1996年,新伦敦组合首次提出将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理念。主张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运用多种符号模态(如口语、书面语、图片、图表、身体语、音乐、视频等)来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多模态是声音、文字、图像、多媒体设备、教师和学生的有机结合体,每一种不同的模态都代表着不同的符号资源,对意义的构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模态理论包含人类通过感官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教学资源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备课,网络环境为当今教学提供了新的信息呈现方式,不仅可以资源共享,教学手段也逐渐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PPT、Flash等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身处一个完整、真实的国际商务活动情境中,凭借学习者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协同运作参与国际商法课程的学习,完成对国际商事法律知识的建构过程。目前多模态模式已经逐渐被应用于教学领域,但将多模态应用于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在国内外有关多模态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的课程多模态模式教学研究设计,以期以丰富的教学形式、鲜活的教学案例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式学习的积极性,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不足,提升学习者在外事工作中的商务法规应用能力。

2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多模态教学的具体应用

以下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教学应用的维度,探究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的实施。建立立体式多模态的教材为了使学习者能够完全投入英语环境中,培养目的语言思维方式及使用习惯,提升语言技能,掌握专业的商务法律词汇,对有一定学科基础的学习者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如RayAugust所著的InternationalBusinessLaw。然而使用原版的英文教材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因为国际商法课程所涉及的分支众多,教学内容庞杂且缺少对中国法律的介绍,学习者容易无法参透教材。我国国内学者李浚帆、梁雁将我国的法律条文与英文原版书籍进行结合,著作了一本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并忠于英文原著的国际商法教材《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此教材全面包含国际商法导论、产品责任法、合同法、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各章节的法律概念理论知识都附有相关的应用案例予以说明,帮助学习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法律条款的应用情景。教材是教育工作的中心和关键,狭义范围的教材即指教科书,而广义上的教材包括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各种形式的材料,如音像教材、网络版教材等。

多模态模式下的国际商法课程倡导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使用图片、声音、视频等模态激发学习者感官,将丰富的背景知识、多样化的学习资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提升学习者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情境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在国际商法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建情境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场景,使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课堂认知学习内容相结合,减少学习者对抽象法律条款的抵触感,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角,切身感受商务洽谈中国际商法的应用情境,体验法律知识应用的乐趣。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不同,多模态教学模式倡导情境多样化,如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教育短片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在讲解合同法、国际商事法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课题研究范围,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将学生分成买卖双方两组,模拟双方建立合资公司、洽谈产品销售的过程。学生可自行分配角色,担任不同贸易方的业务经理、法律顾问等角色,选择扮演外贸询盘、还盘、建立合资合作、签订贸易合同、跟单、发运等不同的外贸环节情境。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应用课堂所学的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法、票据法、国际货物运输法等,使抽象的法律条款灵活应用于不同的商务洽谈环节中,体验中国与国外法律条款、商务习惯的不同及国际通用商务法规的相关应用方式。情境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及商法专业素质,也需要具备实际的外贸从业背景。在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对商务情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相关的法律应用进行具体的指导。情境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特点体现为形式多样、应用灵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灵活调整方式,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实施多模态的案例教学法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此特点为多模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空间。案例教学法包含两个方面:一为案例本身,二为对案例的讨论。一个成功的国际商法案例教学应结合教学目标,难度适宜,使学习者愿意参与案例的讨论,教师应为案例讨论提供全面的计划并能够处理相关的法律拓展问题。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充分理解相关法规的概念,对案例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国际商法教材以文字方式向学习者呈现案例介绍。传统的教学法中,教师通过黑板、粉笔,利用口头讲述向学习者讲述案例,学习者往往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进而产生枯燥的抵触情绪。多模态案例教学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媒介,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利用丰富的电子资源如PPT、视频、图像等方式,生动灵活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情境,增强法律应用的直观性,提升学习者对国际商法的学科认识及法律体系应用的感知能力,使学生乐于思考。多模态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真实的商务谈判案例、商务报纸、网络咨询教学案例等,根据教学载体的特性、教学知识点、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媒体,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

多模态的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正能量,提高学习者的专业词汇运用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法律知识分析应用的平台,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建立案例库建立国际商法案例库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方式进行有效衔接,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国际商法学科所涉及的法、合同法等不同维度,对应整合典型的国际商务法律应用案例,将不同模态的案例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增加学习者获取实际商务法规案例的途径,丰富课外学习资源及学习形式,提升国际商务案例处理的经验,使学习者在实际的外事工作中更加灵活地应用商法条款。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与国际商法学习有关的案例知识,以小组形式探讨案例分析,提升学习主动性。

3总结

基于多模态模式的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结合多媒体资源,通过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符号模态将抽象庞杂的国际商法知识具体化,通过建立多模态教材、进行情境化多模态教学、实施多模态案例教学法、建立国际商法案例库的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封闭的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视野、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为学习者展现生动真实的商务法律应用情境,提升学习者对国际商法的理论分析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大同.国际商法(新编本)[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1.

[2]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3]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