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课堂

计算机课堂范文精选

计算机课堂

计算机课堂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计算机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如何依据其特点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高效组织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个学龄阶段都有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同其它学科相比,计算机学科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熟练操作,深刻理解,并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我多年来的计算机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计算机课的课堂教学。

1依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现有的计算机教材很少顾及到地区的差异、学生知识面的差异、学校实验设备的差异,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合理取舍,选择精华、要点,避免面面俱到。这一点跟数理化等其它学科就存在明显的差别。数理化等其它学科强调的是知识点的全面性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应用,各种应用所涉及的知识点彼此间较独立,联系较少。因此,我们对计算机学科知识点的挑选存在比较大的空间。我们可从知识点的实用性和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以及学校实验设备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避免全盘照搬教材,否则学生就会因为知识点太多、太难、实验设备不支持等因素造成对知识点不能很好地掌握,或掌握了却派不上用场。如:讲授查询语句select的时候,其后面可带的参数有十余个之多。如果每个参数的意义都跟学生讲清楚,学生就会因要记太多而记不住,或因个别参数难懂而没办法理解,对这个select语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掌握率就会降低,教师多花了时间却又达不到目的。在讲授select这个知识点时,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select语句在实际编程的应用,挑选了教材中两个较常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参数进行讲解,其它参数一概不讲。结果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个语句并能灵活运用。

2以“任务式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目前经常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1]这里的“任务式教学”是指老师在讲授知识点时不机械、孤立地按照课本中的顺序一个一个来讲,而是先设计一个包含所讲知识点的“任务”,讲授之前先明确向学生下达这个“任务”,然后分析“任务”,分解出“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接着讲授这些知识点,最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完成“任务”。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决不是指课本上的某个例子或是课后的某个习题,而是一个能够综合所讲知识点并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深层关系的较大型综合应用例子。“任务式教学”的好处是:“任务”一提出,就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有典型例子可以参照,理解起来即深刻又轻松;在完成“任务”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如:在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当讲授window通讯协议这个章节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设计一个网上聊天系统。“任务”一提出,学生兴趣非常高。我结合聊天实例讲授各个知识点时,学生非常容易接受。最后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时,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又如:讲授数据库编程这个章节时,里面的知识点多而且细,如果脱离具体的应用来讲授这些知识点,学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对知识的掌握很难上升到灵活运用的层次。于是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开发一个商场管理系统,然后在对实例的分析过程中再逐步讲授知识点,结果学生很直观地接受知识,而且对知识的运用有深刻的体会。

3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多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努力:课堂上巧设疑问,多用形象比喻。如:讲授操作系统原理时,可以提问学生:假设有一个图书馆,里面有阅览室和藏书室,那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去管理呢?这样必定有同学提出要一个图书管理员,接着可以把图书管理比作操作系统,内存比作藏书室,CPU比作阅览室,管理员比作应用程序。它们统一由图书管理员管理,即由操作系统管理,这既清楚又形象;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课本上有的内容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必须抓住重点,换一种比较浅白的说法,如果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就要坚决不讲。如果只是机械照搬课本的内容而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但接受不了,还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作业难度要适中。作业太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太困难完成不了,学生就没有成就感,无法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计一个难度适中的作业,让学生经过努力最后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

4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

计算机课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当时好象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让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结果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

5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的知识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行学习,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如:在数据库编程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三种程序结构的基本格式和功能时,我设计了一道综合这三种结构的程序题让学生自学完成,碰到问题时再和我一起讨论,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计算机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达到最优最佳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各行各业都对人才的计算机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学校教育中的一项必备课程。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智力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设置计算机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计算机课程中,因为种种的客观因素,计算机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缺乏一定的效率。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课堂的计算机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计算机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有效性的基础之上,才能彰显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的使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有效性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有一定的重视,其次在于对教学条件的有效运用,最好还要看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目前我国的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若干的问题,影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1学校领导和老师对计算机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重视

由于高中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要为高考服务,因此一些学校在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课程上的偏斜。很多计算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认真的态度,认为只要敷衍应付就可以完成计算机的教学活动。这种消极懒散的态度并不能对计算机的教学起到好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没有很好的进行督促。还有有一些学校的计算机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1.2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时缺乏一定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模式的落后,导致计算机课程往往出现死板的教学情况。这对于思想活跃的高中学生来说不缺乏先对的吸引力,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一些计算机课程中,学生往往没有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计算机在课程教学时,教师应使用学生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避免出现过于专业的词汇,以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提高他们对于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好奇心。计算机在目前的社会中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3在教学中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

计算机课程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亲自进行实践。因此,计算机的教学有效性还需要依赖一定的教学设备,也即学校的计算机硬件的设施。而由于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一些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一些高中学校缺乏一定的计算机教学资源,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学生不能亲自实践操作,从而影响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高。而且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下,学校往往难以安排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实践课时。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没有很好的用武之地。

2高中课堂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1要加强对于高中计算机课程的重视

在进行高中课程的安排时,要对计算机课程的课时进行一些增加,并且提高教师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态度。对计算机教学的成绩进行一定的考核,对于教学成绩较好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奖励。计算机课程进行一定程度形式的考试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时,要对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进行一定的改变。只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桎梏,才能开辟出新的教学道路,从而实现对于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创新。

2.2在课堂上要运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计算机的课程教学过程与其他的高中学科的教学活动有一定不同,计算机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社会的形势下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知识注重一些专业知识的教学,不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那么学生接受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计算机的应用常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教授一些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将一些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进行来,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现代网络技术的魅力。

2.3完善计算机硬件设施,提高教学设备使用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硬件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中的教学资源设置上应该加强对于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完善。在学校的教学使用中,也要充分的利用学校已有的硬件教学设备,这样才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然后提高相应的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考核的过程中,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分成理论知识的考核的实践技能的考核,对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

2.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网络素养进行一定的培养。在当前的网络时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对于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可以使他们明了进行网络探索的正确方向,避免他们在使用计算机技术时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学生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能够正确的看待一些问题。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在我国的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计算机教学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尽可能的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莹.探究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计算机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中专计算机;课堂教学;诟病;问题;对策

在职业中专的课堂教学中,计算机与职业中专各学科课程优化整合的好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以及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人已经从事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工作已经多年,对其的具体操作和实施也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并且结合教学实际,也对目前职业中专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一些诟病也做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并为此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解决方法。

一、集理论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计算机课程较之职业中专的其他教学课程,具有着明显的差别

计算机课程,它具有课堂容量大、专业知识交替更新迅速、动手实际操作性较强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的区别等等诸多原因都会造成包括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以及最终教学效果不同、学生掌握千差万别等不同情况的现象。

1.黑板粉笔讲台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很多家庭都拥有了电脑,并且实现了网上无线连接,所以学生也有条件自己主动积极接触和学习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技能,并且有的学校,在中学和高中也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课程,因此,对于当前中职学生来说,计算机并不陌生,并且还拥有积极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但是,虽然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最终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还是操作能力的考察几乎为零,所以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课程的安排上也出现了千差万别的现象,教学差异很大,或者对计算机课程的课时进行压缩。

2.计算机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滞后于专业课程内容的快速更新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知道,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一门信息化社会的前沿学科,其快速发展的态势尤为明显,这一特点就对计算机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观念思想紧跟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知识。而又一些教师由于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很难再短时间内提升专业知识,因此,这种矛盾还将继续存在。

二、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

可上述在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该如何解决呢?根据本人多年一线的计算机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准确定位,讲练结合。

学生从初中进入中职学校后,他们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所以,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转变,准确进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定位,对计算机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使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适应社会的要求。为了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进行情境创设,如:优美的背景音乐,美轮美奂的动画效果,这样的教学演示,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精讲精练一直是计算机课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实际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计算机的感悟能力以及接触计算机实践的不同等因素直接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起点的不同。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兼顾到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尝试用分组分层的教学方式对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和收获。实施教学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教师应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提高计算机水平;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没有基础的可以尝试从汉字的输入等教容易的操作开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从电脑绘图等能力较高进行引导教学,这样就会使他们都能有所提高并顺利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和操作训练。

3.消除认识误区,组织外出学习。

针对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误区,教师应让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计算机应用的了解,增加对计算机工具作用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使用计算机进行广告制作、产品设计、相片处理、新闻出版、网络媒体、办公应用及工业控制等地方参观,让学生真实感受现实生活及工作中计算机的工具作用,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工具作用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钻研教材教法,不能完全照着课本进行讲授,应当精讲理论多搞操作,多搜集一些实例,并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精心设计,以应用技能为主,不求太难,只求适当,让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为度,使学生每节课都有具有成就感,从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是笔者从多年的职业中专计算机实际教学中总结的几点肤浅认识。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适应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交替更新,我们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共同努力,实现计算机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肖凌志.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0.23.

[2]袁坤峰.中专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2.79.

计算机课堂范文第4篇

针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予以解决,对此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力求培养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具体措施有:2.1运用案例法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案例法教学就是联系实际,结合实际的个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讲解。通过讲解这种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案例来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学会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运用案例教学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方法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实用软件应用类课程时,用一个综合性强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操作内容要点,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实用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案例的选择要有阶段性

一个合适的案例可以全面地展示授课内容,甚至可以增强知识的内涵,讲授计算机课程时候,每一个教学阶段,使用的案例都是不同的。对一个新的章节刚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应该选用容易操作、层次结构简单的案例。在每个章节课程内容讲完的时候,则需设计一个大的知识框架,不仅要覆盖整个章节的重点知识,还需要与前面几个章节相联系,将知识串起来,同时这个案例应留给让学生思考的空间,通过这个案例的操作完成,让学生巩固和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2、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

选择案例首先要考虑其针对性,必须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但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多找一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案例。这些和学生最为相关的东西,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才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例如:在讲授《数据库设计教程》中的关于数据库设计章节内容的时候,可以选用学生们每天接触的饭卡设计系统,成绩管理系统以及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案例,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且易于参与学习。

3、案例的选择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师讲授案例的时候,不应从头到尾的过于详尽讲述整个案例,要设计问题,坚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应发挥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考虑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运用一些典型的综合性强的案例时,教师做的工作就需要有一定的限度的,适当的提供一些与案例相关的素材,及需要完成该案例的要求,充分的留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空间。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迫使他们开动脑筋,主动去完成课堂任务。一般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对于提出的问题,自然会主动地讨论,或者自己查资料、问老师和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的开发学生学习潜质。

1.1重视上机操作,开发学生潜能

为了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重视上机操作,通过布置操作练习题,然后结合要求和标准答案给学生作业进行评分。例如办公软件使用操作练习,ps修改图片等,这样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操作知识,提高学生对软件的熟练使用能力。布置的设计作业要切合实际,通过练习设计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软件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

1.2改革传统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考核主要是为了检验教学质量的好坏,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一个合理合适的考核方式关系到学生成绩的合理性和客观性。职业教育应按照专业方向和未来工作的需要来培养学生,因此,教学考核时,不能仅考核书本上的知识点,还应该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考核,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更好的适应于实际工作。

2结语

计算机课堂范文第5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精力和动力去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以高涨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游戏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把游戏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轻松地掌握知识。在学生刚刚接触到计算机的时候,教师会让学生练习指法。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生练习指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样,学生不但学得累,还不愿意去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通过“金山打字通”“青蛙过河”等进行游戏比赛,看谁的成绩最好。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会下功夫练习指法。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再给学生讲解指法,学生就会乐于接受和练习。这样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抽象的事物会运用比喻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讲解,使学生通过熟知的事物促进理解、加深印象。比如,我们在学习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教学中,就可以把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比作我们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计算机的储备信息就好像我们人脑对信息的记忆,而计算机的信息输出就好像大脑通过我们的嘴巴、动作等向外界传达信息。通过形象生动的比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会容易许多。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教师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运用活泼而直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生记忆键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键盘上每个功能键的特点来认识和记忆。通过讨论,学生发现:空格键的特点是没有字母,它的作用是输入空格;换档键上有一个向上的箭头,它们的作用是输入上档字母;Backspace键上有一个向左的箭头,其作用就是把光标左边的内容删除。

三、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记忆能力、创新能力等也不同,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方法,通过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发挥小助手的传、帮、带功能小助手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在计算机方面有优势的学生,并培养他们成为教师的小助手,使其能够帮助教师做好课堂巡视工作,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并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教师在座位的安排上要注意强弱结合,以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影响,因为学生之间更易交流和沟通,如果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知识,教师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性格。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经验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挑战高层次的练习,使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不管是哪一种软件,都有帮助、提示信息,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掌握和操作相关的软件。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操作软件的时候也会有提示信息,学生通过提示可以自主学习和掌握一些电脑知识。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才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总结等逻辑推理,从而获取更深刻、具体、抽象的新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指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能够运用Word进行写作、校刊的编辑;学生可以运用Excel进行成绩排名、分析、整理,还可制作班级通讯录等。通过对同一知识点多角度、多方面的多次重现和自主探究,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