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1篇

有句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从人类诞生的几千年来看,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发展与进化。早期的人类靠打猎与果实采摘来维持生活,后来人们不断地优化、改善他们所参与的实践活动,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与指针就是这一优化历程中强有力的证明。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它有着独特的意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辅相成,保证了生命的精彩与充实,彰显了生存的意义。毫无疑问,体育可以锻炼人类的体魄,帮助人们强身健体,适量的体育活动能够充实人类的生活,改善人们的健康与体质,使自然生命得到保障,向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同志就主张一个人只有拥有一个充实、健康的生命,也就是只有保障了自然生命,他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才能得到完善与健全,自然生命是社会与精神生命的必要前提与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一个人若是想要拥有一个正常、充实的人生,体育锻炼必不可少。传统的只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高校教育的需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当代的高校体育教学不但注重学生身体的锻炼,更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使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了提升,精神生命得到了改善。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需要几个同学结为一组,共同完成一项体育活动,所以体育学科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利于培养学生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使学生的社会生命得到了锻炼并更加积极地发展。体育这一学科从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三个层面出发,使学生的生命能够正确、积极地发展,体育学科较其他学科来说更加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是一门极为重要并不可轻视的学科。

2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现状

虽然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当代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职工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深,并且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教师会认为体育是一项无关紧要的课程,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价值不高,学生也往往是应付公事地来上课,所以体育的教学往往比较散漫,授课的效率不高。第二,体育是一项注重身体活动的课程,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体力是十分大的,老师在一天的教学过程中,难以维持旺盛的精力。第三,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重视身体的锻炼和各项竞技活动的进行,老师很难意识到学科术语、营养学、健康学、保健学等一系列的教学的重要性,这些内容的教学会让学生受益颇多。第四,传统的体育教学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对每个人、每项工作来说都至关重要,体育的教学相对于其它文化课程的教学来说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为体育教学是一系列竞技活动的进行,女学生还好,性子一般较为温柔,她们之间的相处模式较为融洽,很少发生肢体上的冲突,但男生的好胜心较强,他们会因为肢体的摩擦或一言不合便发生冲突,所以在竞技运动的进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危险。但是由于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提及关于安全教育的问题,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受伤的现象频发。第五,竞技运动过程中会因为剧烈运动造成人员伤亡,在这些意外情况发生时,大多数的学生都惊慌失措,并不能及时地、正确地处理伤口,这是由于老师只一味带领学生做一些肤浅的准备活动,并不教育他们如何预防激烈的运动所造成的意外伤亡;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第六,因为体育这一门课程一般不计入总成绩,对学生排名和领取奖学金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对体育抱有轻视的态度,他们只是应付公事一般去上课,在老师教授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时,态度散漫、举止轻慢,这是对授课老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生命的不尊重,会造成极坏的后果。

3高校体育课程的安全教育的引进与实施

3.1在高校体育的授课过程中引入安全教育理念

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往往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重视,他们会因为学业不顺利、感情生活的失败、与同学关系不融洽便产生轻生甚至危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教育他们用一个乐观的、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教师要充分地向学生展现生命的活力与精彩,在教学内容上既要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同时也激发学生自身对运动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做到自主运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充分地享受生命的精彩和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学要利用自然资源,适当地实施户外运动,让学生在自然中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并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3.2向学生教授安全实例,设立生命课堂情景

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一些安全教育知识未免太过枯燥乏味,这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很难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并且很难将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育老师在安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安全实例,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一些危险的严重性,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同时教导他们面临这种情景时的正确做法,保证他们弄得懂、学得会、用得着,让他们对生命有更深一层的感悟,学生往往会更加主动、认真地学习这些知识。

3.3保证教师的专业性与教学质量

有些体育老师在繁重的教学过程中,精力不能长久地保持,他们往往会提供给学生较长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期间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没有老师的监督,学生间的冲突、激烈的体育运动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松懈,要保持一个严谨的教学态度。同时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他们的教学能力必须较强,能够正确地、有力地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安全意识得到较大提升,学到充足的安全知识。

4结语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建设;事故案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4-0071-01

从我国高校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上来看,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在安全问题的正确处理与规避危险的能力上存在严重缺失。如果高校能够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积极主动做好安全防范教育引导,就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一、高校学生在安全问题上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一)在心理安全方面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在周围环境适应方面的障碍。在进入高校之前,受不同成长、生活和教育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考入高校后由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生活上不能自理等各种问题,从而导致其心理产生偏差。二是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障碍。在考入高校后,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性格或者语言能力等问题,交际能力较差,性格孤僻,与其他学生、教师沟通较少,甚至出现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等现象。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会造成学生困惑、焦虑情绪的产生,从而引发多种心理疾病。三是在情感问题上的障碍。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异性之间的交往尤其渴望。此时,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意识和态度,极易在情感上出现困惑、迷茫,严重的甚至会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四是在过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形式有:看待问题比较偏激、容易愤怒,容易烦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而有些则会表现为攻击性较强、自我逐放、堕落,甚至出现伤害他人和自我伤害等行为。

(二)高校学生产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在家庭环境方面的原因。有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山区,进入高校后生活条件与其他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相比容易产生自卑感。有的家庭甚至还对子女进行过打骂、体罚等错误教育方式,从而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二是在高校学生中产生自我性格缺陷方面的原因。有的高校学生存在不正常的性格特征,例如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性格孤僻,仇恨心理和报复心理极强,等等。这些心理因素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在正常情况下的人际关系。三是在学校安全教育缺失方面所造成的原因。高校缺乏人性化管理,大多数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

二、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路径上的选择

(一)加强高校在“三观”教育方面的教育引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认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二)加强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

通过教职工的努力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高校的各部门相互配合来提升学生安全防范能力。通过实际安全演习、法律维权培训、防身术训练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防范技能。

(三)抓好安全骨干队伍的建设

第一,注重在安全保卫队伍上的建设。负责高校安全工作的保卫处应以学生的安全为中心,强化高校范围内的安全防范。第二,注重在教育辅导员队伍上的建设。辅导员队伍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安全工作方面的重要性。高校应在每学期都定期举办安全辅导员培训班,以增强辅导员队伍在安全教育中的能力。

(四)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

坚持高校的安全教育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高校安全教育骨干队伍、在职教师以及安全部门的指导责任,进行高校安全教育宣讲,把安全教育规划到个人的工作中去,安全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年底表彰和奖励。同时,坚持安全问题通报制度。以墙报、板报、校内网等形式,及时向学生通报校内的安全情况,以增强学生在安全方面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邀请高校安全教育中较为优异的先进人员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舆论氛围。

三、结语

由于高校在学业教育方面缺乏高度的重视,忽略了学生在心理安全方面的辅导,造成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在安全教育方面严重缺失,这是高校在学生教育当中一个严重的薄弱环节。因此,在高校的安全教育上,高校必须要重视起来,以减少安全事故案件的发生。同时,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陈明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价值思考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314-316.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3篇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当前,有绝大多数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安全教育缺乏主动性和多样性,仍有不少高校仅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高校安全教育多采取集中授课、展板、报纸宣传等传统方式,尽管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手机等这些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安全教育,限制了安全教育的效果与发展。二是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将这项工作主要落实在学工处或保卫部门,还没有充分调动广大的教职员工共同肩负起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责任。三是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方法不当,内容过于单调。

二、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需要。在《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有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都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自觉遵纪守法提供了法律保障。

(2)维护大学生自身安全、健全人格的需要。在校的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有关的安全知识,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和能力,一旦遇到危急情况,便感到无所适从,极易发生安全问题。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自理能力比较差,安全防范意识较弱,思想单纯,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懂得如何预防各种安全事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全观,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适应当前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需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制度的深化,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观念在不断转变,人才培养从过去的单一性向多方面发展,校园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的道路,大学生的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园内部,与社会有了更多的接触。这些环境都让大学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地维护高校的安全和稳定工作。

(4)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斗争错综复杂。在高校校园内,一些不法分子在校园内进行盗窃,对大学生实施诈骗。另外,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也呈上升趋势,打架、盗窃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电器引发火灾等校园事故也不少见,这些现象都严重危害了高校的安全稳定。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各高校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针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积极地开展这项工作。

(1)不可忽视的入学教育。现今,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大学生刚进校时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的大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一旦遇到安全方面的问题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在新生刚入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具备起码的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使他们尽快地融入新的校园,适应新的生活,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2)把安全教育课程引入大学课堂。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危害的程度也大大增加。因此,全面系统的课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多高校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利用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进行安全教育,这些做法都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但是,在高校系统地开设安全知识课也很有必要。在课堂上,利用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卫生与健康等课程的教学,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卫生与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维护学校的稳定。

(3)必不可少的日常教育。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思想上对于安全隐患容易出现松懈、麻痹、大意,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举办一些安全知识竞赛和技能活动,引导学生来关注安全教育问题。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张贴标语、告示、安全标识,使学生在寝室、教室、食堂、校门等公共场所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同时,也使学生提高了安全警惕,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举办一些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技能;也可以组织主题演讲等活动,普及安全方面的防范知识,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

(4)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技能。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教育的管理中来,能有效地增强安全教育的力度。一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学校日常的门卫和巡逻管理中来,使他们通过治安管理的各种实践,分辨出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还可以参与到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中,了解保卫工作的性质,协助学校进行安全防范的宣传。二是组织大学生参加安全演练。对于高校一些易发的安全隐患,有组织、分批次地开展大学生消防、地震等急救和逃生演练。通过演练,使同学们掌握了有关应急避险的知识和自救互救、团结互助,有序地疏散撤离危险地带的正确方法,极大地保护了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伤害。通过这种安全教育实践,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让他们明白,治安管理、安全防范人人都应该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

受应试教育体制及传统教育内容局限性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并没有将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普遍性存在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有的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观点,生理与安全的需要是人的低层次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即是指把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以维护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大学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知识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之一,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没有安全,谈何和谐。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主要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开展。首先是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之后按照江西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新生参加全省的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期间,偶尔有防地震演习或者小范围的消防演习(教部分学生如何使用灭火器)。整体而言,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一)形式主义严重

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的安全知识讲座,参与的学生人数众多,基本上是一个学院的新生在一起听,老师单一的灌输一些基本知识,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效果差强人意。江西省每年组织的大学生安全知识大赛都是开卷,由大一新生参加。这样的安全教育模式,形式大于内容,很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学校则强调由辅导员自行召开主题班会,强调安全问题。

(二)师资力量薄弱

从2013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我的平安我做主》,主要由学校保卫处牵头,临时组织相关师资力量给大一新生安排了9课时的课程,其中涉及法制、公共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其课任教师既有保卫处工作人员和其他非教学部门的教职工,也有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也没有规定统一的师资资格要求,似乎谁都可以给大学生上安全知识的课。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安全教育课仅仅是满足了形式上的教学要求,教学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三)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落后

在教学方法上,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课主要是通过讲座的形式,而宣讲式的教育手段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缺乏参与的热情,普遍把安全教育课当作任务去完成。实践中,很少有学校通过邀请专家或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指导,演示安全技能,学生难以掌握实用的安全技能。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围绕宣传治安、交通、防盗等传统安全问题展开,而对心理健康教育、社交安全、文化安全教育和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很少涉及。另外,开课单位没有提前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没有安排统一备课,备课由教师自行完成,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四)教学经费不足,缺少模拟环节

在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中,教师使用与学生相同的书本作为教材,没有额外的参考资料,没有正规的教研室。而且,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与其他课程不同,部分章节必须采用模拟教学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总结出来的经验才真实可信。但由于教学经费不足,教师无法开展模拟教育,只能在教室里单一的灌输安全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高校领导层重视

众所周知,大学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更关系到高校的整体安全与稳定。学校一旦发生安全事件,既影响学生个人及家庭幸福,也影响整个学校的安全与稳定,严重的安全事件甚至会对社会安全产生冲击。因此,高校领导层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安全教育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安全教育不是学校单个部门的责任和职责,高校应切实落实安全教育的相应责任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只有制度和机制上的完善,才能防患于未然,真正落实和保证校园安全。

2、相关部门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

与安全教育有关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如教务部门,要组织好师资力量,做好课程的安排工作、备课工作、教学资料的购买等,充分保障教学质量。保卫部门,要加强校园内的安全巡逻,完善防盗的技术手段,提高破案工作能力与手段,做好消防的演习工作等。学工部门,应利用已有的学工队伍,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宣传部门,利用校内多渠道的宣传平台,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增设安全教育的版块,特别是安全教育日活动,或安全教育周活动等。网管部门,应对那些不适宜大学生观看的暴力网站、进行相应的干预,加强对学生网络信息的监管。后勤部门,加强对校内食堂、超市、摊点的监督管理,对违规使用或销售不合格肉产品、蔬菜、食品等的,一经发现进行严肃处理,切实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

(二)多层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走上专业化道路,像其他专业课一样,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潜心钻研与自己学校匹配的安全教育模式,并根据时代变化适时调整教育内容,以达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系统化,规范化。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受众应该是所有在校的大学生,而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仅靠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一定的选拔机制,组建一支由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乃至校外安全教育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他们有着丰富的安全教育经验,对于充实安全教育师资队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夯实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物质基础

高校应保障充足的经费用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教材的使用、教学手段的提高和相关教学场地的建设方面。目前,市面上有种类繁多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有些内容讲授的并不全面。从本校安全教育的实际出发,确定教材,有条件的可以组织教师自行编写教材,从而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条件允许的高校还可建设安全教育专用模拟教学场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火灾逃生模拟教学,模拟车祸现场进行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参考文献:

[1]唐荣宁,吴胜利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2期.

[2]华小丽,孙侃等.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探析[J].科教文汇,2013,(3)下.

[3]容岚.关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8).

[4]朱兴华.论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5]张钟元.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探索[J].高等教育,2013,(10).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230-02

安全问题,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课题,也是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永恒课题。安全教育在中国的古代就已存在,《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说孔子要求对饭食要精致,鱼肉要切得细。这样的要求既是一种美食享受,它更是一种安全意识教育的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人数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怎样加强安全教育,这是高校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然性

1 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资源配制方式,中国也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需要劳动者,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确立安全意识。“需要人们多样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不仅促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性格、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逐步由封闭、保守、狭隘趋于开放,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我们要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即安全意识。市场经济正在逐渐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惰性心理,敢于突破、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正在成为新的思想道德观念。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承认和肯定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更是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学习和接受的。

2 信息网络化发展的需求。现在是一个信息的社会,网络已成为各种文化传递的“第四媒体”,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得大学“围墙”和“象牙塔”的概念日趋模糊。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平等性、兼容性、互动性正越来越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把具有不同文化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统招成一个全球文化体系,每个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文化理念,也可以方方面面的了解、接受别的文化模式。”“但网络也存在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安全教育。目前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资料、与朋友交流、在线娱乐等,可见,Intemet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经常从网上获得信息,但较少考虑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保护自己的信息,比如,将自己的真实材料到网上,QQ密码会被盗等。发生这样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因为他们缺少安全意识。所以,加强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是必要的。

3 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什么是和谐校园?“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指构成校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即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校园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校园。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安全意识教育,需要大学生珍爱自己的宝贵生命,迎接美好生活人是大自然最神奇的造化;需要安全的生存环境;需要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包容,更需要互相理解。通过这些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职业院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1 安全知识教育。大学生认为,高校是治安相对安全、稳定的“世外桃源”。由于校园内的相对安定局面,加重了学生的麻痹思想。在自身财物管理上疏忽大意,手机、电脑、随身听、现金、卡、证、钱包等物品随意乱放;离开宿舍或晚上睡觉不关门窗;离开教室、食堂就餐等不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等等,从而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据了解,高校最常见的宿舍被盗案和诈骗案,其中,有90%是由于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疏忽造成的。学生宿舍严禁使用“热得快”等危险电器和质量不合格的插座;严禁明火;严禁私拉乱接电源线;离开宿舍前注意检查切断电源等等。学生公寓居住人员密集,易燃可燃物多,加之一些学生在使用火、电等器具时的不规范,使高校存在着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而一旦发生公寓火灾等紧急情况,学生未经消防逃生演练,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例如:上海商学院在2008年11月14日寝室发生火灾,致使四名女生跳楼身亡。这场悲剧是因为学生在寝室使用“热得快”电器故障,并引燃周围可燃物所致。如果真的加强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也许这场悲剧就不会上演。

2 法律知识教育。随着普法教育的开展,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有所增强,但缺乏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淡薄的仍然大有人在,主要表现为:(1)缺乏应有法律知识,不知法,不懂法,从而违法;(2)有的大学生知法犯法,以身试法。所以通过开展法律知识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树立正确法制观念,提高法律常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宪法》、《刑法》、《民法》、《教育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等。

3 安全生产教育。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区别之一就是重实践环节,以齐齐哈尔职业院校为例。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不但在教学中重视实践环节,而且开设了第三学期。每年6―8月份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进行真实环境的操作练习,积累知识和技能,从而也锻炼了能力。但是学生在从事具体岗位操作程序时,往往不是很规范,这样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家里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学校造成一些损失。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害。

4 健康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包括职业健康和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教育。职业健康教育应该让学生了解各类职业病的起因及预防。防止性传染疾病的教育,是使学生知道中国目前传染病疾病的种类及其传播的途径预防的措施。例如,肺结核、肝炎、艾滋病是目前中国三大流行性传染疾病。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现有肺结核病约450万人,全国每年新发肺结核病人约145万人,而农村比城市患病率高达2倍。乙型肝炎中国每年报告新发病例约数为50万,目前全国现有患慢性病毒性肝炎者约2000万人。艾滋病仅就齐齐哈尔市2007年末感染者累计28例,发病6例,死亡5例。2008年1O月末感染者累计58例,发病8例,死亡6例。这些感染者当中包括大学生。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大学生健康生活教育势在必行。

三、加强职业院校安全教育的对策

在生活实践中,学校不可能做到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和生活中所需的技能逐项进行培训,学校能做到的是在尽可能

多的教会学生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生活的意识。这就好像学校不能帮助每―个学生做出具体职业选择,但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职业生涯规划一样。安全教育重在培养安全意识,懂得安全规则。

1 安全教育进课堂。“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在教学计划上,制订安全教育计划,既要考虑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又要考虑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既要安排正规系统的课堂教学,又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安排一些教育活动,使安全教育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如新生要重点进行宿舍用电、防火防盗、国家安全、心理健康等基本安全常识教育,二三年级要进行信息安全、防诈骗、心理保健等知识和自我防护的教育毕业班学生要重点进行信息安全、就业安全心理调适等教育。职业院校安全教育随意性较大,就事论事对学生安全认知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引导不足。因此,要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措施。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使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走安全教育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才能避免安全教育随意性,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2 安全教育落实责任负责制。高校应建立了一个“领导有力、机构健全、措施落实、信息畅通、工作有效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学校、院系,部门、教师的责任,安全问题光靠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加强管理,做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让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来关心安全问题,树立“安全无小事”的防范意识。管理应是建章建制,制定出比较全面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同学们有所约束,管理者有所遵循。层层抓,反复抓。形成党委领导,全员参与的责任负责的长效机制。

3 安全教育的形式多样化。高校将“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世界艾滋病日”等一些节日作为一种教育契机。利用这些节日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系列讲座,增强大学生安全保护意识,内容更贴切,更真实。可以组织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利用学校传播媒介、舆论工具手段,通过校园网络、校刊、校报、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严耕,等闱络铪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97。

[2]李云,生命教育与构建和谐的链接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