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作创业

合作创业

合作创业

合作创业范文第1篇

1、为什么我们选择合作

当我们创业者不得不选择合作者的时候,我们选择合作!因为合作可以使项目很好的发展实施,合作可以使我们合作双方资源共享,合作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强大;合作有

(1)项目与项目的合作

(2)项目与人的合作

(3)项目与技术的合作

(4)项目与资金的合作

(5)项目与社会资源的合作

2、合作目的与目标

商业合作需要相同的目的和目标,有了一个共同的创业目标,才能走到一起来,所以目标的正确与合作有很大的关系!也是能否找到合作伙伴的关键,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合作伙伴选择你的主要,当中,合作伙伴对你的项目的可操控性人的因素会很注意!当你有了任何一种资源的时候,在选择合作者,看中的合作伙伴必然有很好的可合作资源,这种资源就是你的合作目的,目标是在行业上的地位,有了清楚的合作目的和目标,合作才能成立。

3、合作伙伴的职责

在合作初期,创业合作者要明确合作伙伴的各自职责,不能模糊,要能拿出书面的职责分析,因为是长期的合作,明晰责任最重要,这样可以在后期的经营中不至于互相扯皮,反目成仇,好多的创业合作中会有问题,就是因为责任明细不够!

4、合作过程的投入比例利润分配

合作投入比例是合作开始双方根据各自的合作资源作价而产生!因为投入比例和分配利益成正比的关系,也要书面明细清楚;当然根据经营情况的变化,投入也要变化,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分析后期的资金或者资源的再进入情况。如果一方没有融资的实力,那另一方的投入会转换成相应的投资占有股,来分配投入产出的利益!根据合作双方约定的书面分配合同,分配双方的利润,

5、合作方的退出机制

合作要想好不合作,当一方退出,什么时候退出,退出时的投入比与退出比的比例,以及怎样补偿,是谁承担?这些要提前书面明晰,签到合同里,项目的后期合作双方都能顺利的结束不必要的瓜葛,不要义气用事,以为大家是朋友不必计较的心态!合理的退出机制是合作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6、合作过程摩擦的预防

合作双方之间得摩擦主要是后期经营权和利润分配的矛盾,合理的安排合作职责,明晰合作双方的利益,保持一个良好的经营合作氛围,预防摩擦,重视摩擦,解决摩擦!良好的合作心态是解决摩擦的方法!

7、合作之间建立商业信任

合作创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创业教育;大学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54?02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用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人,即通过一系列与创业相关的教学实践,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使之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其作为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或作为就业者的就业力[1]。社会和用人单位正越来越重视就业者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执行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等个人素质。

校企合作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指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人才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其优势在于丰富的人才资源,且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超前的学术思想,但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相对匮乏,在人才培养实践阶段相对薄弱。而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在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乃至实践方面较之高校更具优势,校企合作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学生在两种环境(学校环境、企业环境)、两种角色(学校学生、企业员工)的转换中,在两位导师(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异质知识尤其是非常宝贵的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共享,经由实践来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转换,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宝贵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从优势互补、知识分享的视角出发,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基于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需要,对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加速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更好的开展校企合作以促进创业教育,应从高校、企业、学生三个不同的方面同时推进,形成合力,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校企合作中高校的角色与任务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强调培养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所授知识应跟上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能体现最新的技术应用,因此必须创新培养模式,完善教学体系。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工程训练与实践,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强项,将“课内实验系统综合实验工程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相互贯通,有机衔接,形成系统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由此构建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与能力。

2. 面向产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

高校应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人才需求调研,通过与行业的定期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人才需求高层峰会,保持与毕业生的沟通以及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回访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各类人才需求类型、标准、规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需求,体现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深入研讨面向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针对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专业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两条主线并进,构建面向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3. 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稳定的实习基地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强项,搭建良好的校内外实践平台,以直接面向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牵引,加强课内实验、系统综合实验、工程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课内实验、系统综合实验、工程实训、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之间的有机衔接以及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无缝对接,建立和完善“课内实验系统综合实验工程实训企业实习”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与企业合作,在实训阶段鼓励企业“先期介入”,在实践环节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教师配置等方面与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使企业参与度最大化,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训氛围,加深学生对时间创新的理解,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的角色与任务

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利用自身条件协同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

1. 企业应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参与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主动的,义不容辞的承担这一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让企业在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提升竞争实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提供场地与资金支持

企业可以建立创业基地,让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学习,取得创业实践经验。可以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指导、商业经营、项目扶植以及创业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3. 实施“校企双导师制”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为使学生的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的学习紧密融为一体,探索实施校企共同参与、紧密结合的“校企双导师制”,企业应安排有实践经验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有深入了解的企业导师参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所谓“校企双导师制”即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导师共同承担同一课程、同一教学环节的授课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校企人员共同制定教育方案,针对创业教育修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准备上相互切磋、在教学组织上相互配合、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在教学方法上各展其能地实施实践教学。

(三)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中,应调动大学生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1. 树立创业意识

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自觉转变就业观念,在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及竞赛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明确自主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生存和发展必备的能力,创业能力的自我培养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重要任务,把自主创业看做自己服务社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2. 培养创业知识及技能

创业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其作用的发挥是以整合各种创业知识为前提的。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具备如自我激励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行政管理能力、良好的艺术修养、应变力、环境适应、艰苦奋斗的精神、人际关系、抗挫力的创业精神等方面的社会综合技能。

3. 培养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的本质是面临极不确定及模糊的背景预想并制定的发展战略。因此,创业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态度、性格及意志品质。创业心理品质决定了学生对创业的取舍、价值观以及遭遇挫折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文思.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

[收稿日期] 2013-11-01;[修回日期] 2014-01-09

合作创业范文第3篇

本研究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是指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等的应用、转化与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受资金、人员、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太可能成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环节的主要承担者,但其在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等的应用、转化与推广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农民是创新科技的最终使用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户的集合体,不仅可以作为平成技术孵化和商品中试,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反馈生产实际的技术需要,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在生产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经验

北美、欧洲、日韩等地区和国家都非常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主要就以上典型的国家对农民专业组织人才培养、成员教育和政府的支持政策进行探讨。

2.1注重人才培养,建立科技人才培训体系

农业发达国家均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人才的培训体系,通过高校、培训基地和示范区培养人才。加拿大属于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之一,政府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建立了高效实用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加拿大政府财政投入向农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保证其科研经费充足,教师待遇优厚,教育手段先进,教育环境优良,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从事农业专业学习。日本和韩国农协也非常注重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农业教育。在日本,农业教育非常重视产学研相结合,通常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要先到农场进行实践劳动,等有了切实的体会,再回到学校学习相关的生产技术理论和知识,又再到农场进行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保证学生既能掌握生产技术又懂得经营管理知识。在韩国,农协大学、中央教育院和6家从事专门培训的教育院共同构成农协教育的核心,其中,农协大学和中央教育院分别培养农协工作人员和各级农协领导者。据统计,韩国农协工作人员每年都有机会接受提升职业能力的相关培训。

2.2重视成员教育,区分培训对象

国外农业发展水平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较高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在美国,由联邦政府农业部的农业合作推广局直接负责合作社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为合作社编制培训资料,并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在荷兰,每个年轻农场主都必须经过初等农业教育训练;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几乎覆盖了整个农村。加拿大采用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多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式,让有需要的人依据个人的自身情况做出选择。在日本,农协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向成员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服务。农协会对成员生产技术、农业经营和日常生活方面开展全面的指导与培训。韩国农协依据《农协法》规定的农协的责任与义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专业培训,主要由农村振兴厅承担;农协成员农户的生产经营知识、技术培训及经验交流,则由农协负责。韩国6家从事专门培训的教育院主要培训农民,包括3~5d的短期培训,内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全部费用农民只承担不足10%的生活费,农协支付其余的培训费用。

2.3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各国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均采取了立法、税收、财政等多种措施对其发展加以引导、支持、监督,使其健康发展[5]。德国的合作社虽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德国政府为它提供的立法和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5年内可享受创业资助,包括人工费用、办公设备和咨询费;为农业企业提供咨询、农机出租等服务的合作社免交法人税(25%)等。在日本,与农协相关的法律《农业协同组合法》最早是在1947年颁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该法也不断地被修整和完善,使农协的一切活动都有可靠的法律依据。日本农协是政府和农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大多也是通过农协完成的。韩国于1957年《农协法》。此后,该法曾于1961年、1980年、1987年、1994年、1999年、2004年先后进行过几次大的修订。韩国《农协法》在第一章总则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制订《农协法》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和通过农业人的独立的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人的经济社会地位,确保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

3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经验

国内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技术集成的基地、技术展示的窗口,一方面它联系着广大农户,要促进技术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结合,让科技惠及广大小生产者;另一方面它联系着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要将农户生产中的实际科技需求与以上各单位的科技资源结合起来,让市场成为科技需求导向。

3.1开展教育培训,培养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起人多为当地“能人”或“大户”,包括种养、加工、运销等多方面人才,他们熟悉当地情况,了解每户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和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民培训的主要抓手,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及农时特点开展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的培训,主要目的是解决成员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教育培训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渐开始培养自己的乡土科技人员,这些人既掌握一定的生产和管理知识技能,又了解如何结合本地情况进行实际操作。如天津市静海县台头镇民发西瓜种植合作社开展西瓜技术服务和科技咨询,组织本地农业科技专家、科技致富能手和外聘专家教授授课、典型讲解和田间指导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

3.2加强科技与农民的结合,加快了科技传播速度

技术咨询与培训功能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是通过试验示范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北京营坊昆利果品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行间生草技术、林下套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行间造景及铺设园艺地布等多项技术示范,使合作社的生产过程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牌形象逐渐提升。农民通过实地观摩,切实感受到先进技术带来的实惠,普遍愿意尝试新技术,充分体现了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二是通过教育培训进行推广服务。青岛双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大棚生产技术和葡萄栽培技术,由合作社组织成员聚会和开展科技讲座,并向合作社成员发送印有葡萄生产与管理技术要点的年历和挂历,合作社利用平时的点滴机会开展各项强化技术信息的服务。三是通过统一服务管理进行推广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生产标准化制度,进行技术统一、市场统一、管理统一等服务管理,引导合作社的成员按照标准化要求使用农资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率。天津市静海县广发蔬菜种植合作社发挥其整合农业科技资源的优势,先后与天津市蔬菜所、天津市农业图书馆、黄瓜研究所、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合作社为平台,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推广蔬菜种植新技术,现场解答蔬菜育苗、栽植、田间治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实际问题,同时还向农户传授反季节蔬菜的生长调控技术,实现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3.3注重产学研结合,产生了大量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相对于单个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平台,可以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开展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孵化与商品中试,反馈新科技成果在实践生产中的细化建议。也有农民专业组织开展产学研结合活动,不少农作社作为参加单位或主体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民专业合作组也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施峰勇调研了杭州市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05—2007年期间承担的项目数量,结果显示,73家合作社总共承担了49项区(市、县)以上科技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星火奖1项,丰收奖6项,其他科技奖3项,科技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21项。河北省冀州市护农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2014年先后取得2项涉及农机技术的国家专利,由该合作社研制开发的膜下喷药式多功能棉花播种机已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开发线状喷雾结构喷头,被冀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1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枣阳市林丰果业专业合作社所创新的“第一年种桃树,第二年收桃子”的“三新三高一快”桃树种植新技术,得到了国家肯定;截至2014年6月,该技术已辐射6省20多个县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

4启示和借鉴

合作创业范文第4篇

汽车产业;创新模式;合作创新平台

F0629A

王力(1982-),男,安徽合肥人,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技术经济;沈蒙蒙(1991-),女,安徽庐江县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汽车产业链合创新行为与效率分析——以安徽省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sk532。

一、合作创新的四个发展过程

(一)封闭式创新

作为传统创新的起点,封闭式创新试图以获得核心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Whelan(2011)认为封闭式创新主要是在雇员网络中产生。企业在组织内部进行能力开发,而这些能力对外界是完全秘密的,具体的研发模式是封闭式的、高度集权的内部开发模式,建立在纵深研究结构基础上的中心研发实验室模式,研发资源自给自足。基于此,如果创新成功,则企业会成为市场中的先发者。

(二)协同创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市场呈现诸多变化,加之日益复杂多样的产品,使得组织很难期望依靠单一能力优势保持竞争优势。以自我依赖和自足性来对应全球竞争及复杂多样产品的研发来说已无法完成目标。因此,吸纳合适的合作伙伴加入到企业创新活动中去,联合企业核心能力与其他企业优势能力,进而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开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能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合作机会,形成跨组织的合作关系。

(三)开放创新

Chesbrough(2003)提出“开放创新”这一名词作为内外合作创新以此来实现价值创造。与协作创新相同,开放式创新表现为创新不局限于企业内部,也包含其他合作主体不同之处是,开放创新强调通过构建一个新的创新生态系统来建构一个覆盖世界范围的价值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类元素可以组成连贯性、具备“无缝”协作安排的价值创造方案。其中,组织自身能力与外部创新能力的集合是开放创新的核心。

(四)合作创新

当前,集体智慧和众包(Crowdsourcing)通过正式渠道或社会网络进行传播越发可能。Von Hippel(2011)强调,合作创新强调的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新创意和方法从多元化的、内部和外部源头获得,以此为股东、消费者来创造新价值和经验。合作创新平台有效稳定运行通常是根据合作主体之间协议、经验及合作来实现。如此,即使通过竞争也很难实现对创新产品的模仿。

二、安徽汽车行业合作创新平台构建

在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构建上,Consoli,D等(2008)根据菲亚特汽车发展历程,在各阶段创新模式特征的基础上,构筑了菲亚特汽车合作创新平台。对中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构建,朱杰(2008)从产业集群角度提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的三大创新平台,包括管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品牌创新平台。对安徽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而言,也有一些具体平台构建理论研究和实践。如解双青(2009)在汽车行业技术战略选择中,构建了安徽企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郝丹(2011)则更为细化地构建了汽车产业战略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其中,菲亚特合作创新平台搭建,将研究视角注入到创新平台微观企业的创新行为及其交互机制上,对于其他涉及创新行为的影响者,特别是政府并未做到深入研究,这可能是因为具体国情上的不同。在研究中国和安徽汽车产业具体创新过程,均看到了政府的具体行为。其涉及内容在于创新制度环境建设和服务上,而对于微观力量自发行为或短视特征,有时需要政府的直接推动和主导。同时,在安徽汽车产业创新平台建构上,也是将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对细化的合作创新平台构建,并未涉及较多。具体实践上,安徽汽车产业正逐步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如2010年成立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涉及23个单位,包括整车企业、核心部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目标是为推动整个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带动省内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

图1为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第一,构筑汽车产业合作创新的内部平台,即以汽车整车企业为核心,在各类合作伙伴(供应商、高等院校等)、外部者(信息服务公司、培训公司、营销、物流等)、政府、消费者构建外部联系,形成集中化的内部网络体系;第二,则强调与各类国际平台的对接,包括国外汽车创新平台、整个创新平台上所包含主体的对外连接。第三,上述内部创新平台和外部创新平台强调并举性,即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内部平台与外部平台构建的同时性。

图1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

三、促进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发展建议

(一)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汽车产品创新平台所涉及行为者较多,内部各创新主体,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企业、整车集成商、与汽车产品关联的电信运营商、IT服务和软件服务供应商,都需要以自身能力开发为依托,构建自身优长能力优势,并结合安徽地方汽车产品实际特征,注重能力集成,形成能力体系。

(二)树立开放思维,积极探索关联渠道

要求各创新主体能够树立开放思维,积极探索与汽车产品相关联的渠道,注重对潜在创新主体的选择,强调建立综合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对可能的创新主体进行筛选。注重与各现有和潜在的创新主体的交互,形成“端对端”的交互机制,并构建相应的协议安排来维护合作创新各主体的利益。

(三)深入研究消费者行为

注重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区分影响国内和国际消费者行为的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市场调研,并针对消费者行为特征开发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并制定适合的、有针对性的各类营销策略,做好市场开拓和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Von Hippel,E,Ozawa,Sand De Jong,JThe age of the consumer-innovator[M]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1:27-35

[2]Consoli,Dand PPPatrucco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the governance of knowledge:evidence from Italy and the UK[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8,17(6)

[3]朱杰,李溥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8)

合作创业范文第5篇

一、中小企业集群合作创新的研究背景

麦克尔・波特把中小企业集群定义为同一产业的中小企业以及该企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中小企业集群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集群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质量标准机构,行业协会等。

傅家骥认为合作创新是指在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作创新以各主体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在资源技术共享优势互补的前提下,达到合作目标。参与各方在创新过程中,共同投入,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合作创新主体之间知识流动是双向的和多向的,合作主体共享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合作创新有水平合作和垂直合作,合作成员可能是集群内同行业竞争者,也可能是垂直相关行业,科研机构。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中单个企业规模较小,集群中企业数量较多,进行独立创新存在很大困难。首先,中小企业自身融资渠道受阻,创新投入不足,人才和创新知识贫乏,难以找到合作对象。其次,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明显,市场营销能力弱,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创新成果易于模仿,有效期短,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因而大多数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缺乏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兴趣与动力。只有在集群中开展合作创新,中小企业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首先由于集群内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相邻,相互接触机会较多,信任度较高。可以通过合作创新来解决资金与人才知识问题。其次,由于在企业集群内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不用担心创新成果的商品化问题,经济效益容易兑现,进行合作创新自然也就不缺乏科研机构与之合作。

二、中小企业集群合作创新的模式

企业合作创新的组织形式可归纳为五种主要模式,即合同创新模式、项目合作创新模式、基地合作创新模式、基金合作创新模式和研究公司合作创新模式。笔者根据中小企业集群的自身特点,把合作创新模式分为三种,即集群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企业与社会服务体系的合作创新时。

1、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主要分为竞争型的合作创新和供需型的合作创新。在企业集群中存在相互竞争的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不能占领整个市场。因此,在资源存在互补性的竞争企业之间可以开展合作创新。合作创新不但可以减少创新成本,还可以缩短创新周期。不但为企业自身带来效益,也可增强整个集群企业的竞争能力。在集群中,由于产业关联性存在,企业也可以与上游或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创新。这种合作创新有利于整个集群的产业链的建立,也为企业间相互理解提供了便利条件。

2、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素质高,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一直是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最佳伙伴。这种合作创新由集群内中小企业联合出资并提出创新要求,高校和科研机构依靠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在合作创新过程中,企业也可派出人员参与创新过程。一般来说,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是处在技术探索的前沿,因此可为企业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上强有力的支持。

3、企业与社会服务体系的合作创新。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中介服务机构,行业组织,中小企业融资组织等。在企业集群内由于社会服务体系与企业之间相互联系比较紧密,对企业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能够更好的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创新。企业与社会服务体系之间的合作创新主要是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两种。在进行产品创新时,社会服务体系可以及时对产品的专利申请,技术的获取途径提供准确信息。在进行市场创新时,社会服务体系可以及时提供客户需求的商品类型,价格及现有市场的细分情况信息,有助于新品牌推广,树立品牌形象,开发新的市场。

三、中小企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过程

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创新过程,一般来说有以下步骤:首先明确自身进行合作创新的目的;其次,合理的选择合作创新的伙伴;再次,是进行开发,创新过程;最后,对创新的成果和收益进行分配。

1、明确合作创新目的。在进行集群合作创新前,首先要对自身的资本,技术,人员情况有准确地认识,判断。要对当前相关领域的市场竞争和需求状况,产品的状况,企业创新能力和资源优势以及创新所面临的环境等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只有认清形势才能把握住方向。对合作创新的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成本高低,风险程度等做出科学预测和分析,以决定是否进行创新活动。这样能使合作创新效率大大提高,能使创新成本最小化,同时使创新风险大大降低。

2、合理选择合作创新伙伴。创新伙伴的选择也是集群合作创新中重要的一步。首先,要考虑合作对象的信誉水平,创新精神。良好的信誉是进行合作创新的基础和保障,而创新精神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然后,要考虑合作对象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合作对象对于合作创新能够投入的资本,技术,人员的情况。最后,要考虑合作伙伴对于合作创新的风险承担能力。

3、研究开发,创新过程。研究开发,创新过程是合作创新的核心阶段。研究开发,创新过程是根据合作各方制定的合理的科研开发计划,开发产出成果的过程。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各方要根据集群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修改开发研究计划。同时,研发各方要进行多渠道沟通,使研发结果达到合作创新的目的。在研发,创新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创新成本,质量,时间的控制问题。

4、分配创新成果和收益。在中小企业集群合作创新中.利益和成果的分配不均通常是导致集群内合作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合理分配创新成果和收益。合作创新的成果和收益应由合作单位共有,按照各自承担的投入、责任和风险,确定收益分配的权重和比例,并采取提成、技术入股、技术持股等分配办法,将合伙单位和个人应得的报酬与创新成果的共生效益挂钩。

四、对于中小企业集群合作创新的建议

1、相互信任。在中小企业集群中进行合作创新时,要注意合作单位之间的相互信任问题。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才能成功地进行合作创新。为了加强信任,集群内的合作单位可以经常进行信息交流,进行多种沟通。定期举行会议,对一些项目进行商讨,吸引感兴趣的合作单位。

2、规避风险。在进行合作创新时,风险应是合作单位最应关注的问题。这些风险包括合作创新的组织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这就要求进行合作创新的单位在进行创新前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估计,并制定出应急措施。在进行合作创新过程中,在集群内外部创新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合作创新策略,将合作风险降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