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 、2016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6年我院共有毕业生1866人,就业1590人,总体就业率为85.21%。单位就业906人,灵活就业513人,升学142人,出国27人,入伍2人,待就业276人。

二、就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领导重视,全力推进和落实各项就业工作

学院领导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真正做到了“一把手工程”,并将就业工作明确写进了学院2016年党政工作要点,相关领导亲自对就业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并多次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积极有效地解决就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宣传教育,搞好制度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指导

1、探索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就业方面的规章制度,实现就业工作有章可依。

2、多种途径宣传国家、省、市及我校就业政策。如: 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村官计划、预征入伍等政策。

3、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依托院系的力量,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主要有:一是举办了第四届招聘面试活动。二是举办了主题设计大赛活动。三是开展了大学生“就业宣传周”系列活动。

(三)拓展就业细分市场,着力健全就业市场体系

1、发挥招聘会的基础性作用,精心培育就业“有形市场”。

一是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 2016 年 11月25日举办了大型校园招聘会。参会用人单位近200家,提供美术设计类、音乐表演类和综合类岗位 1426个。二是积极发挥教学单位自身专业特点与优势,邀请用人单位走进课堂、工作室,举办专业特色鲜明的中小型招聘活动。据统计,2016 年举办相关中小型双选招聘活动近 60 余场。三是积极、主动引导毕业生“走出去”。9 月和 11 月,分别派员参加省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的“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洽谈会”,集中推介我校毕业生。

2、依托信息平台,建设就业“无形市场”。

依托“就业网”和学生QQ群,微信平台,快捷、准确地向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信息。2016 年通过信息平台向毕业生的招聘信息超过 500 条,提供就业岗位超过 1200 个。

3、借助毕业展演推介毕业生,开辟就业第三市场。

借助“艺术展演月”的机会,特别是 6 月美术、设计、传媒类毕业生毕业作品联展的契机,学校邀请用人单位来校观展,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和创意能力,让用人单位在展演现场挑选满意人才,拉近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间的距离,已成为我校就业市场建设中的特色举措。

(四)为毕业生做宣传,在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架起信息桥梁

1、参编省就业指导中心两个版面的《2016年毕业生资源信息指南》,把我校毕业生信息在全省各用人单位中广为宣传。

2、加强就业服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建立吉林艺术学院就业微信账号,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查询服务。

(五)加强调研,努力进行就业质量反馈体系建设

1、开展了用人单位的调查回访工作,同时也征求了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指导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就业动向,收集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认真撰写我校就业质量报告,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质量及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从而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情况提供反馈,进而为学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推进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六)落实就业项目,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

1、积极推进鼓励学生考研、留学工作,提高就业质量。

2、做好“特岗教师”及大学生村官的网上申报工作。2016年我校有80名同学报名参加“特岗教师”岗位,22人被录用。36人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2人被录用。

3、做好教师资格证的办理工作,2016年,我校共为209名同学申请办理了教师资格证。

4、认真做好毕业生入伍预征各项工作。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院已2人通过审核,正式入伍参军。

(七)加强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1、加强就业服务队伍建设,一方面,为做好就业派遣工作,就业办的老师培训辅导员相关操作程序,另一个面,对学生就业信息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在毕业生中宣传就业信息,对促进就业工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2、加强对就业创业联合会的指导工作,使他们成为学校就业工作的补充力量。

3、坚持不懈做好就业派遣 、暂缓就业、档案寄发与查询、调整改派手续等工作,耐心、细致的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服务。

   三、突出学生创业指导,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一)完善管理机制,实现齐抓共管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机制,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了吉林艺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与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在组织架构上实施一把手工程。

  (二)注重课程建设,推进O2O模式

  1、在全校本科生范围内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必修课),共24学时、2学分。

  2、在全校范围内开设7门国内优秀创新创业线上课程,以校级网络选修课形式供学生选修。另外,集中建设了有利于学生外出艺术实践、创新创业的选修课程“自助自主学习平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内外结合

  1、聘请了多位知名艺术家担任创新教育指导专家,引领我校在国际及国内文化艺术领域的开阔视野与专业创新。如中国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李心草,韩国檀国大学研究生导师、现代陶瓷优秀制作人沈载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曙旸,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军,英国国家电视台特邀音乐总监、皇家威尔士学院爵士乐系主任Paula Gardiner,著名舞蹈理论家、评论家、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等。

  2、聘请了多位创业成功人士、资深投资人担任我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如我校92届知名校友、F1F2品牌创始人梁栋,吉林省资深创业顾问、投资人李惑然、北京PDE孵化中心投资人杜非等。

  3、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遴选了首批热心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并派出4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的创业高端培训班。

(四)创新实践训练,多途径助力创新创业

  1、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投资50余万元,是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孵化的教育实践基地。现已有长春市妇联、长春市i未来原创艺术协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进驻,共同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助力。未来几年内,大创中心的建设目标为专业化创业教育、体系化创业保障、全程化创业服务、市场化创业孵化。

  2、在2016年吉林省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获得省级金奖5项、银奖7项、铜奖1项,获奖成绩居省内前列。

  3、2016年,我校成功申报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项,三年内共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90项, 项目质量逐年提高,项目管理逐年规范。

  4、加强校企合作,已与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如吉林省诚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林田远达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抚松电子商务园区、北京天创国际演艺公司、领域创意产业集团、吉林省交响乐团、吉林电视台、桃李梅大剧院等。

四、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 就业趋势分析

1、本省就业为主,向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进一步发展

从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来看,主要以在吉林省内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主,由此看出毕业生不仅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还积极扩展就业区域,尤其是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的就业市场始终受到毕业生的青睐。但是随着发达城市对艺术类毕业生需求的饱和,二线城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需求以及对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视,越发渴求优秀艺术人才落户当地,这种转变在近三年毕业生流向中已经凸显出来,也成为今后毕业生签约流向的新趋势。未来,学校将继续巩固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大力开发挖掘二线城市的就业市场,促进学校毕业生的市场平台更广阔,就业资源更丰富。

2、就业行业趋于多元化

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日趋广泛,覆盖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信息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等多种行业。这种就业形势与我校“综合类艺术院校,专业特点显著”的学校定位,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吻合。

(二)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1、就业状况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虽然我校整体的就业状况较好,但学校在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学校可以根据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满意度反馈,重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结合社会实际工作需求调整人才培养布局,重视学生抗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敬业精神的培养,着力推动教学中的就业实践环节,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2、完善“就业、招生和培养”联动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我校不断健全就业、招生和培养联动机制,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努力探索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就业促招生、以就业促培养,努力缩小社会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差距。在就业与招生联动方面,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我校每年都对当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和招聘需求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将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专业需求状况作为调整我校专业布局、制定发展规划、设置学科专业、确定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对连续二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实行减招,直至停招,对社会需求量较低、就业不理想、就业流向及结构不符合培养目标的专业,实施招生预警。

3、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升就业能力

从学校层面来说,进一步提高各教学单位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实践育人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校内各类型工作室和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在空间和时间上给学生创造实习实践条件,营造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积极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等形式,依托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实习实践单位的生产需求,增加优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近几年,有的实习实践基地不仅成了我校学生锻炼“实战”能力的平台,还成为吸纳我校大量优秀毕业生的主力。 教学单位也在积极开辟实践教学模式的新途径。例如,我校设计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与就业方向组织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参加由教师带队的集体实习,这种大二、大三期间进行的“认识实习”,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实践经验,深化学生对于行业及实习单位的感性认识,扩展就业范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五、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生的就业观、择业观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不正确的心态,少数毕业生仍过分看重薪水待遇,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从而失去一些很好的就业机会,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是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因此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是今后就业工作的重点,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就业政策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越来越注重父母的意见和考虑地域因素,导致很多岗位由于离家较远或父母不同意而流失,这也是以后我们就业指导工作解决的问题。

(二)部分学生的专业虽然很好,但基本技能缺乏竞争实力,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应具备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从而失去许多就业机会,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开拓就业渠道的力度还应加强,尤其外地生就业市场的的开拓。部分学生毕业后希望回到家乡或者到其他的城市就业,但是目前学校联系的就业渠道仍以本市及周边城市为主,因此今后应扩展就业市场,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四)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使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五)由于我校学院较多、毕业生体量较大,中心现有人员有限,

因而在深入学院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就业创业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机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2017年就业工作思路

2017年,我们将以全国和全省就业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落实就业工作制度、使就业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一是执行就业工作例会制;二是认真颁发落实《吉林艺术学院就业考评体系》(试行)和就业考核制度,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更规范,更科学。

(二)继续抓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搞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创业指导课程,逐步达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要求。

(三)继续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例如:开展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就业政策宣传月等活动。

(四)构建就业信息的有效平台。加强与用人单位及学生的三方联系,组织各种规模的招聘会、宣讲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开辟更多的就业宣传专栏宣传就业信息;加强沟通,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充当“桥梁”作用。

(五)继续抓好常规服务工作。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就业率追踪工作,各分院要摸清每一个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扶。确保2017年在稳定就业率的基础上,提升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要准确做好2017届毕业生的派遣工作和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证的办理等常规服务工作。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我系圆满的完成了2018学年就业工作。在本年度的就业工作中,经过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妥善安排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2017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基本情况

XX系2018届毕业生总数414人,截止8月30日,共有406人与建筑类、网络类等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占毕业生总数的98.07%。另有80人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校继续深造,占毕业生总数的19.32%;尚有8人未签订就业协议书,正在努力进行创业。我系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07%,签约率达到了98.07%,圆满完成了我系既定的就业目标。

二、2017届毕业生就业创业主要措施及经验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奠定坚实基础

XX系非常重视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XX系2018届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就业指导办公室。XX系主任(主持工作)XXX担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招生就业辅导员、各教研室主任、毕业班班主任和其他辅导员担任组员。工管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XX担任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就业工作作出整体规划和全程指导监督,在系内政策、软件硬件上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就业指导办公室制定具体实施就业方案,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本年度就业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加强就业指导

我系就业工作人员主动与企业等用人单位联系,将需求信息及时,向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同时,及时收集用人单位对我系专业建设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就业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和服务,及时反馈信息。完善我系网站《招生就业》版块,并发动各班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群,每班指定了就业联系人,使各项招聘信息能通过网络迅速传达给毕业生。建立和完善与我系专业有关的就业单位信息库,平时不断联系,掌握其用人信息,及时推荐毕业生。

组织学生参加学院6月9日统一组织的招聘会,做好指导,包括就业推荐书的编印、应聘技巧等,并完成院招生就业处交给的临时性任务。自主联系相关企业,在我系范围内召开相关专业的小型招聘会,增加就业机会。如:5月16日下午,微贷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应邀来到XX系举行专场招聘会。组织学生参加招聘会,扩大就业面。

拓宽就业途径,鼓励学生灵活就业,或者自主创业、或者通过专升本的方式继续深造,目前,我系共有80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学校读书。

3、结合实际、积极组织、丰富就业活动

11月,2018届毕业班分别召开了主题班会。各班围绕“2018就业指南”的学习和“就业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上交了班会记录。以毕业教育内容为主题,班主任们对最后阶段的行为要求以及如何完成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为积极响应2018届毕业生就业教育宣传月的活动,XX系于11月1日至16日举办了第五届“第一印象”个人求职简历制作大赛。大赛由工管系党总支主办,XX系移动商务与网络系统管理党支部承办。本次简历大赛的简历设计、制作无固定格式要求,参赛学生通过多种软件制作,最终上交纸制作品,全系学生积极参加,参赛作品有特色、有创新、重点突出、版面美观,能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力。活动前期宣传到位,报名踊跃,经过初评与复评,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大赛作品全部由参赛者本人自行设计、制作,无抄袭、剽窃行为,评选公正公平,本次大赛促进了XX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掌握了求职简历的制作方法,提高了简历制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和建议

通过一年的努力,虽然我系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要改变、有关就业指导课程的制度还有待完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工作思路的创新也不够、就业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继续努力,在以下几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恳请学院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1、进一步加强就业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做好就业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使他们能够更早、更好地就业。加强对在岗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工作指导,及时为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尽快地适应工作。

2、通过就业平台,及时收集相关就业信息,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及其他各种资源,发掘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通道。加强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保证就业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3、建立和完善就业考核评价及激励制度、毕业生跟踪制度,健全就业工作管理机制,使就业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建设毕业生跟踪系统,及时收集和更新毕业生信息,并进行合理有效地使用。组织开展优秀毕业生调查和宣传工作,对在校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四、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强领导硬考核,力推培训创业

农村富余劳动者培训创业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者创业培训工作,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全县十件大事之一来抓,并作为乡镇考核评比的重要指标之一,年初签订责任状,年终严格考核,坚持结硬帐兑现奖惩。县委书记、县长专门听取汇报,统筹部署工作,下乡镇检查指导,到就业局实地调研,拍板解决实际问题。县里成立了培训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人力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我局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培训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局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培训工作的副局长担任中心主任,各相关股室股长为成员,组建了创业项目咨询、专家评审团,明确职责,提供全程服务。

二、建基地引教师,搭建培训平台

我县就业训练中心于1986年10月组建成立。二十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现中心已建设成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总投资425万元,占地面积4.2亩,培训大楼建筑面积5000m2(住宿面积1150m2);教学设施齐全,教职员工30人,开设了电脑、电动缝纫、机电、线切割、烹调、茶艺表演、家政服务等11个专业,在11个乡镇建立了12个培训分部。为适应新形势下创业培训工作需要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县政府又将占地15亩的原城区第三中学整体划拨给劳动就业部门,作为全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基地;经过两年来的投资建设和规范管理,现已建成可容纳800名学员学习、培训、生活的标准化基地,成为全县职业培训的龙头。因此,XX就业训练中心去年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就业训练中心”,XX年又被县委定为全县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为了切实开展好创业培训工作,就业训练中心在培训师资上既聘请有高级创业培训指导师在开班时主讲,又聘请有相关部门专业人士作兼职教师客串,还邀请有成功创业人士现身说法,传经送宝。我们聘请经过部级培训富有资深教学经验的杨琳娜老师来英山为学员授课,其精彩而富有激情的讲课使学员眼界大开。在培训内容上,既有创业意识培训、相关法规政策培训,又有创业相关知识培训、创业案例、市场调查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三段式,即基本知识和分解学习阶段、咨询辅导阶段、后续扶持阶段的方法;对于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创业项目,如家电维修、服装裁剪、制作等专业实行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为学员学技能、再创业提供全程服务。通过以上创业培训平台的完善,大大激发了全县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参加创业培训、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热情。

三、外引进内联合,优化培训内容

我局以“培训创业”为己任,采取多种举措,“外引内联”,“真抓实训”,优化培训内容、方法。我们抢抓机遇,争取到中国就业促进会推荐我县与美国惠普公司合作,该公司无偿提供培训设备及资金10万美元,在我县开展“农村富余劳动者创业培训援助项目”。省就业促进会、省人社厅高度重视,倾心支持,为该项目拨付资金200多万元,重点扶持对培训基地建设,还跟踪关注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并派员实地察看,提出指导意见。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根据英山实际,将惠普援助项目与创业培训项目合并进行,将map和siyb课程有机结合,使项目办得有声有色。该项目共办培训班10期,,培训结业学员320人,创业成功学员达260余人,带动近XX人实现就业。 我局结合英山县农村实际,凸现创业培训工作的英山特色,采取广大农民最欢迎的“就近培训”、“就地转移”、“就地创业”的方法,并结合英山茶叶、药材、蚕桑、渔业等支柱产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特色培训。XX年以来,多次下基层到杨柳镇、方咀乡、百丈河村、吴家山林场地分别举办了茶叶制作、药材种植、水产养殖培训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就近开展农村特色产业创业培训,有效激励了农民立足本地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创业活动。百丈河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初同志说:“县就业局把创业培训班办到我们家门口,为鼓励我们村农民创业,加快新农村建设真是帮了大忙。”方咀乡段坳村渔民欧新华在参加创业培训后,既掌握了名贵鱼种的养殖新技术,又学到了渔业管理的好经验,回家开办水产养殖场,承包水面4亩,投资5万元购买名贵鱼苗,轰轰烈烈走上创业之路。

四、扶上马送一程,成就创业梦想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创业环境。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各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并在大型招聘会上悬挂横幅标语进行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指导,尽可能做到让各项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家喻户晓。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作用,摸清本辖区符合发放小额贷款对象的情况。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使失业人员充分了解党和政府对失业人员创业的关心、支持,同时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做好小额担保贷款重要性的认识,有效推进创业就业工作。

三是开展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为增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创业服务意识,使他们全面掌握创业服务政策及相关的服务内容, 3月7日,我市对10个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负责人及107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协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创业指导专家紧扣“创业与就业”的主题,以生动的案例展开,重点讲解了创业的重要意义、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小额担保贷款的办理对象及程序。通过培训,为促进全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服务保障。

五是加强创业专家援助力度。今年,我市为充分发挥创业专家志愿团的作用,对“南通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的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充实了创业指导专家队伍,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

在组织建设方面,我们根据部门的建设目的和工作性质制定了《创业就业部工作章程》,创业就业部下设三个分组:就业指导组,宣传秘书组,爱心基金会。三个部门工作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就业指导组主要负责综合测评的填写,协助老师完成毕业生就业协议录入工作,收集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等工作。宣传秘书组主要职责是策划宣传创业就业相关活动和讲座,构思并制作企业招聘海报。爱心基金会负责爱心募捐活动。为了更好的配合团学联工作,我们还制定了部门干事值班制度,安排部门干事在空课的时候在就业办公室值班,不但可以使协助老师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也给同学们一个很好的锻炼能力的机会。为了保证爱心及基金会良好的运行,我们制定了《爱心基金会工作规章制度》,明确了爱心基金会的工作目的和基金筹集和使用办法。总体制度的建设时在以往学生会工作中选择继承,原则创新中完成的。

工作学习方面,我们没有任何经验,部门创立前期,我们每周开一次例会,策划,讨论部门的活动开展。除了既定的部门值班以外,我们还组织同学们参加学院企业招聘会布置工作。在保证会场秩序的同时培养大一新生的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他们感受就业现状,培养就业意识。2012年11月,在团学联的指导下,我们组织创业就业部同学参加肖克勤教授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策划组织了“规划未来 成就梦想” 职业生涯规划团日活动。本学期,配合学校校风深化年,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创业、择业、就业能力。我们精心策划了此次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本项大赛收到了广大同学的关注,我们共收到了参赛作品100余份,这一百名同学也将自己在制作职业生涯设计书的体会与同学们分享,帮助更多的同学参加了本项大赛中。目前本项大赛已进入了最后的评审阶段,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能够更好地帮助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成才观,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此外,在毕业生即将返校之际,我们初步策划了机材学院首届毕业生创业就业沙龙。旨在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创业就业意识,提前做出合理大学生活计划和职业规划。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云南省工会作为“贷兔扶补”实施办法的参与单位,2009年的目标任务是扶持1000人以上。为此,各级工会组织举全会之力,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动员有创业能力的各类人员参与创业。

本刊策划的这组报道,既有云南省总工会就“贷免扶补”政策而采取的具体举描和指导意见,又有州市工会的经验交流,亦有创业路上的农民工、下岗职工的鲜活事迹,希望能对其他有志创业者有所帮助。

为创业者铺设一条康庄大道

云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卢正国:

云南省人民政府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的出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重大战略目标的创新性实践。云南省总工会在第一时间里,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领会了文件精神,明确了工会参与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并联系实际,及时分解了1000名创业人员计划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做到了有认识、有行动、有组织、有领导、有目标任务、有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为全省备级工会系统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全省工会干部及时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省政府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省统一的业务程序和工作方法,省总工会在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信社的大力支持下,于5月11日召开了“云南省工会创业促就业暨农民工培训工作推进会”,全省县区级以上工会分管主席及其工会干部共计200多人参加了会议。李副省长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对工会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以云南省工会创业促就业暨农民工培训工作推进会为标志,全省工会参与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全面启动。

会议结束以后,省总工会立即深入部分县市开展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由省总分管领导适时主持召开了滇中四州市工会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专题会,详细倾听了基层工会工作建议,进一步梳理了关于业务程序、部门衔接等方面的工作难点和问题,为有的放矢地推进工会“贷免扶补”工作收集、整理了第一手资料。

经过充分地梳理、归纳调研成果,省总工会及时颁发了《关于做好“贷免扶补”暨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补充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鼓励创业“贷免挟补”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州市、县区总工会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晰了摸底调查、咨询服务、资格审查、创业培训、项目筛选、项目推荐、配备导师、跟踪服务等业务流程;及时转发了全省统一的创业计划书,对项目资金、工作经费等管理亦提出了更加规范、可行的要求。

截至到7月22日,全省工会共受理申请创业1398人,组织创业培训336人,协助工商登记525人,推荐创业446人;已经有105人通过相关工会推荐,成功串领到鼓励创业“贷免扶补”贷款516万元。

最近,省总工会党组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就进一步推进全省工会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省总建立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省总各位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将对各州市实行挂钩联系。省总领导、各有关部室人员于近期深入挂钩责任州市,就工会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认真开展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进步。

(二)抓好重点环节。根据目前工作情况,要求各州市总工会重点抓好五个具体环节:一是抓实市、县两级工会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二是扎实组织开展创业对象的创业知识培训。要求各州市总工会立即行动起来,务必于7月底以前,组织开展好上述两项培训;三是要破解工会与基层农信社的业务审批瓶颈。要求各州市总工会紧紧依托当地政府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与当地农信社的业务沟通与衔接,及时解决创业贷款审批难、放贷难等突出问题;四是要完善工作情况报告制度。从7月起,备州市总工会的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实行半月报告制度;五是各州市总工会均要在8月底以前,重点考察、培养和选树1―2个创业典型,并及时将工作亮点经验或做法报送省总工会。

(三)注重工作协作。省级各产业工会要站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高度来关心和重视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要对本系统、本单位的下岗失业人员做一次认真梳理,及时将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人员向属地地方工会推荐,协助地方工会做好创业对象的培训、选拔和推荐典型等相关工作。

(四)建立奖惩制度。省总党组研究决定,把鼓励创业“贷免挟补”工作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列入今年省总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内容加以考核。省总将于今年底适时召开工会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五)加大宣传力度。省总将以《工人日报》、云南工会网、《时代风采杂志》、《云南省总工会贷免扶补工作简报》为载体,适时宣传和交流各地开展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要求各州市总工会利用当地主流媒体,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每月至少上报省总工会两期“贷免扶补”信息专报。

(六)落实工作经费。省总将建立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对工会开展“贷免扶补”工作的资金支持,以利于基层工会更好地开展工作。

临沧市总工会:真抓实干

自今年4月底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以来,共收到职工的创业申请161份,经过审核后推荐创业人员62人,62人中下岗失业人员29人,农民工24人,复转军人2人,大学生7人。

截止7月20日,已发放创业贷款11人,正在办理贷款的有S1人。其中,凤庆县总工会5月8日下午在本县“贷免扶补”启动仪式上,为农民工曾丽娟发放创业贷款5万元,成为全省工会系统承办的首例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创业者。

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鼓励创业“贷免挟补”工作取得实效,临沧市总工会及时成立了“贷免扶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县(区)总工会也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二)注重协调。市、县

(区)总工会“贷免扶补”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确定一名工作联络员,负责做好与牵头单位,以及工商局、信用社、妇联、工商联、共青团等多家单位衔接协调。及时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向工商局了解掌握创业注册登记情况,认真对创业申请者的条件进行核查;与农村信用台作联社进行业务衔接;加强与妇联、工商联和共青团的联系,互通信息。

(三)大力宣传。一是发放宣传材料。临沧市总工会共发放《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挟补”政策问答》1000份,及时把“贷免扶补”的相关政策和知识送到基层。二是粘贴宣传画报。在全市人口集中的街道、广场等区域粘贴宣传画报,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贷免扶补”的相关政策,为开展好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公布市县(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电话,加强政策咨询工作。

(四)强化指导。市总工会结合工会工作实际,制定了《临沧市工会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工会“贷免扶补”帮扶对象,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等。及时将相关文件转发至各县(区)总工会、市直备企业工会。将2009年工会扶持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区)总工会。印发了云南省就业局编制的《创业计划书》,对符合条件的创业申请者进行相应的业务指导。

(五)规范程序。在开展工作中,严格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立工作机制,规范服务流程,严格审核把关。由创业人员提出申请交县(区)总工会,工会审核申请创业者符合条件后,发放创业计划书;县(区)总工会组织人员对创业计划书进行认真论证,对经营项目、经营场地等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把关确定后,报县(区)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办公室审批:县(区)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办公室审批同意后,向农村信用联社推荐;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审核审查创业者信用记录、经营项目等情况后确定扶持的,随即办理放贷手续。

楚雄州总工会:举全州工会动

目前,已收到95名创业人员的贷款申请,申请创业贷款金额475万元,已为17名创业人员发放贷款85万元。

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做好宣传。全州备级工会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把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作为今年工会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加以重视。各级总工会充分利用组织网络优势,采取电视宣传、动员培训、印制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贷免扶补”工作相关政策、申报程序的宣传力度,印制宣传材料近万份,电视宣传10多场次,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领导,抓好培训。为确保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顺利进行,楚雄州总工会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每位主席、副主席分别负责各自联系县(市)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联系、指导、协调、督查等工作。各县(市)总工会领导和干部职工与“贷免扶补”创业人员分别结成对子,定期走访、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了让有剑业意愿的人员全面了解掌握有关政策,提高工会组织落实项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州及10县(市)总工会把培训工作摆在了实施项目工作的首位,做到宣传到一线、培训到一线、政策落实到一线,使每一位具体负责“贷免挟补”工作的同志熟悉各项政策和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备项政策落实和各项服务措施“不变形”、“不走样”。全州共举办培训11期,培训骨千33人次,对63名创业人员开展了创业培训。

(三)严把入口关,搞好推荐审批工作。为确保贷免扶补工作质量,在考察推荐人选过程中,楚雄州各级工会严把入口关,积极稳妥推进,在确保目标任务完成的同时,注意提高工作质量。采取三条措施(原则):一是主动与农信社联合,同时对贷款对象进行考察,两个部门意见一致时,才能发放贷款,确保贷款安全。二是要求贷款对象必须确定一名联系人(公务员或有资产保证者),帮助借贷对象按时还贷。三是负责贷免扶补工作的工会干部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发挥工会干部联系面广、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切实做好推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