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就业决策分析

就业决策分析

就业决策分析

就业决策分析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产物,这个特殊群体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公平待遇,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严重。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探求其根源,同时就如何消除歧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 就业歧视 解决对策

问题的提出

当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就业歧视现象,劳动就业歧视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也一定程度存在。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生产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公平待遇。尽管部分沿海地区、城市郊区以及一些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明显的富裕起来,但是,从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我国城乡地区的贫富差别越来越大。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03年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22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差3.2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二者相差3.3倍。在这种背景下若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不加以重视,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必将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存在的就业歧视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存在的歧视,是指在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不公平待遇,主要是指歧视性的制度基础和歧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禁锢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民工始终处于城乡管理体系的边缘。1957年12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城市“一切部门的劳动调配必须纳入计划,增加人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统一调配。”“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工矿区找工作(罗美琴,2007)。”城市政府为保护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而倾向于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工就业采取歧视的政策,各地方政府在对待农民工的就业竞争时,对就业工种、专业、人数、使用期限作了全方位和近乎苛刻的规定,不仅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和自由竞争机制的破坏,而且使歧视更加系统化、彻底化、公开化和制度化,导致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面显得相对狭窄。

与此同时,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进一步导致了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区别对待,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就业规定、社会管理与福利政策等往往将农民工排除在外。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长期被忽视,农村教育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与城市相比,我国农业以及整个农村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这不仅是过去40多年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结果,也是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对农村歧视对待的结果。在政府提供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实现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改善向农村人口提供教育的质量和内容。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日渐形成“富裕集聚效应”。教育资源和成果主要被城市阶层所占有,导致大量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农村子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进一步限制了对教育进行的投入,仅有很少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能够获得正规教育。

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产业升级速度加快,一方面企业更换生产设备、调整用工关系,对一线体力工人的数量需求量降低,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而一些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大多时间短、质量差, 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不能满足当前技术的需求,这种教育和培训缺失所造成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低水平,导致其在就业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加剧了人力资本不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存在的就业歧视

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存在的就业歧视通常有工资歧视、机会歧视和保障与福利歧视。

工资歧视是指从事相同工作,农民工由于生产效率以外的因素,被迫接受低工资或同工不同酬。近年来,农民工被恶意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为93.5万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0.66亿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事实上形成了两个落差很大的社会群体,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成为城镇劳动力供给主要来源的大趋势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很容易遭到侵害,同时,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牺牲农民工的利益。根据按劳分配原则,企业应做到同岗同酬,而实际上,大多数企业按照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给予从事相同工作的农民工低于城镇职工的工资报酬,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工资报酬仅相当于城镇职工的一半,甚至更少。由于农村劳动力因其组织结构松散、组织力量薄弱,故而不能有效抵制雇主手段繁多的克扣拖欠行为。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郑重提出,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要抓紧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国务院决定,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清欠工作要从政府投资工程开始做起,同时督促各类企业加快清欠;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不支付的企业和经营者,要坚决依法查处;建立健全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新的拖欠。

机会歧视是指农民工因为身份、户籍等原因在职业选择时不能享有与城镇就业人口平等的机会。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二元结构,城乡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完全统一。收入待遇高、劳动条件好、就业稳定、福利优越、升迁机会多的市场属于高级别劳动力市场。这部分市场绝大部分由城市劳动者所占有。低级别劳动力市场是指那些工资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低、升迁机会渺茫的劳动力市场,而这部分市场基本由农民工组成。二元结构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大多被人为地限定在低级别劳动力市场,长期以来,农民工多数都从事建筑、保洁、搬运、保安等脏、苦、累、危的职业,同时还要面对不断新进农民工的过剩供给,其就业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被企业解雇。

另一方面,农民工城市就业成本相对较高。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我国尚未达到刘易斯转折点,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身份的彻底转变――农民变市民。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呈现反复性,加大了就业的经济成本和工作搜寻成本。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进行歧视性收费,强迫农民工办理就业证、计生证、暂住证、婚育证等各种证件,为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增设了壁垒,增加了就业成本。

目前,多数城市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并设立相应的就业咨询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服务,但这种技术培训往往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其就业信息的获得更多依赖于付费的中介结构。这种行政干预手段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变相地减少了外来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保障和福利歧视是指由于农民工的身份、户籍等原因在城市就业社会保障领域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虽然农民工参保的通道敞开,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总体参保率不超过20%,而且,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农民工没有本地户口,虽然为当地经济发展做了很大贡献,却享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其他方面的任何救助,在因失业、疾病、意外伤害使生活陷入困境时,往往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

在农村,许多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低下,医疗设备简陋。相比较而言,绝大多数高素质医生和高质量的医疗设备,均集中在城市,造成城乡医疗资源两极分化。据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却只能分配到20%的卫生资源。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在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比例为9.5%、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占3.1%、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占8.3%。在我国,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04年7月,在有关会议上通报,每年有13.6万人死亡于职业病,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据调查显示,59.3%的农民工生病以后没有就医,另有40.7%的人绝大多数是自费就医。建筑业农民工中高血压发病率达22.6%,5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达到了55.3%,环卫女农民工患乳腺疾病17.3%,子宫肌瘤17.8%,妇科炎症63.9%。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一) 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制定并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增长战略,在此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城乡隔离政策,1958年1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并最终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一条例的确立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把农村人口控制在城市体制之外。户籍制度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工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差别和歧视的根源。在户籍制度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等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但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各城市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以城市管理为名,先后制定了一些偏袒保护城市劳动者,排斥农民工的政策,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岗位进行了种种限制,在这种政策氛围下,农民工很难自由的进行职业选择,导致其在工资待遇、劳动争议的处理及合法权益的维护方面均处于劣势,使农村劳动力游离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直接造成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

(二) 从操作层面进行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从总体来看,供大于求,城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需求。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各行各业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多数农民工学历低、人力资本含量不高,缺乏竞争优势,很难胜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市场存在大量的潜在替代物,对其而言,找到一份工作已相当满意,更不敢奢望更好的福利待遇,对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的行为只能忍气吞声。各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不适当的干预,制定一系列对本城市人口有利的就业政策,对农民工的就业岗位进行人为的限制,使其在工资待遇、 社会保障、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均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

对用人单位而言,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不完全信息,因此用人单位无法根据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信息做出具体判断和评价,便通过增加各种歧视手段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成本,从而起到甄别劳动力、降低决策风险的作用。同时,由于农民工的流动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间性,根据调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外出农村劳动力大多来自收入较低的家庭,因为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失落感,因而有更强的流动动机,而用人单位也很难对他们做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这便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实力。

(三)从意识层面进行分析

我国数千年的等级制度至今仍影响人们的观念意识,当今,人们在经济利益划分时很大程度上会依据社会等级来进行,而我国农民处在社会等级的最底层,这就造成了对农村劳动力歧视现象的思想意识根源。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我国实行了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城乡隔离政策,导致人们已经习惯性的差别对待农民,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中大部分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对农民的歧视,认为其是“老土”、“低素质”的代名词,并产生了歧视农村劳动力的观念。

在我国对农民工的劳动歧视现象相当普遍,当歧视居于主流地位时,非歧视行为是违背社会规则的表现。对普通雇主来说,不遵从这种社会规则将被驱赶出所在的群体,而遵守规则将会保留成员的资格并获得某种利益。甚至这种固有的偏见和心理定势影响了政策制定者,最终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形式来进一步影响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态度。如广东在企业的招工方面实行“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先本省后外省,其中就包含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歧视。另外,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修养有待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弱,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相比,在社会资源的竞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这会进一步加重农民工劳动就业的成本。

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有着深刻的制度化背景,这种歧视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深远,一方面既要认识到这种现象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同时必须依靠强大而有威信的政府,采取措施从多方面、多渠道解决农民工所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

(一) 完善促进平等就业的政策、法律制度及保障机制

首先,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直接根源是户籍制度的存在,针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复杂性,政府必须改革现有的就业制度,制定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政策。取消以商品粮为标准划分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实行全国统一的户籍制度。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下,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要求,虽然城市居民下岗失业问题比较突出,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事实更加不可忽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依靠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城乡居民分为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对农民工身份的限制,防止农民工对城镇就业进行冲击,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远看,都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初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为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框架,对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和促进机会平等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次,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尊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障碍。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工的权益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得到维护,各级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执行《劳动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尽快把反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纳入国家法制化轨道,严惩克扣、拖欠工资的行为,严禁工资歧视。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和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法》,明确各级政府劳动监察制度中的作用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赋予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法律手段和救济途径。

此外,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建立一套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机制。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严格办理各种社会保险,重点解决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的问题,以及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吸纳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学习,消除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后顾之忧。

(二) 搭建农民工就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要根本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种种限制措施,逐步建立发展城乡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对农民工在就业上的制度性歧视。彻底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降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使农民工享受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就业服务。

其次,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为主,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采用多方主体互动式记录,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受教育状况、个人工作经历及奖励、处罚等状况,并做到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更新。充分整合各地区劳动保障、农业、企业等部门,为农民工的就业建立一套相关网络和定期的信息网络平台,组建相关机构定期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信息,让农村劳动力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真实信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信息搜寻成本。建立完善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可以消减因信息不完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这种体系的覆盖面扩大到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效抵制因信息甄别所产生的歧视。

此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让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和较平稳的增长势头。发展弹性就业,积极开拓多种就业渠道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利用政府财政扶持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充分调动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其职业技能和劳动法规政策的培训,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并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中规定:农民工培训将列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农民工培训经费可列入用人单位成本;农民工参加培训可获补贴或奖励;鼓励农民工参加技术等级考试和自学考试,使其能掌握好一至两门实用技能。

(三)消除歧视以营造平等就业的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要软、硬手段相结合,一方面加强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加强社会文化道德建设,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平意识,通过引导性的教育手段,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消除个人偏见。另一方面强化法律政策的强制性,严格执行《劳动法》,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各地区劳动保障机构应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一经发现对农民工的违规侵权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建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场所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对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突出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实行重点监察;建立完善举报制度,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力,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针对农民工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可充分利用农民工自身的力量,成立农民工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增加农民工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化被动保护为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李芹,刘万顺.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制度排斥及非制度排斥[J].城市问题,2009(2)

2.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就业决策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旅游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旅游业逐渐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旅行社、旅游景区和酒店等旅游行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给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旅游管理本科生并不把旅游业作为他们就业的首选行业,旅游管理甚至成了对口专业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同时,毕业生的高流失率更加大了人才供需矛盾。对此,本文剖析其原因,研究其应对策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率,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促进旅游业稳定发展[1]。

1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当前,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人才缺口却有增无减。旅游业的就业前景可谓广阔。可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身上却出现了“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传统观念来看,旅游业是一种服务型行业,存在社会对服务行业的偏见,家庭和个人认同度不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的本科生不愿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并不把旅游业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职业,因此出现了“有业不就”和“转入他行”的现象。

2 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2.1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自身的因素

2.1.1 旅游行业自身特点与毕业生期望落差大

旅游行业包含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劳动力较多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都要求从基层做起,比如导游、服务员等,工作辛苦,酬薪也不高。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自尊心高,家庭条件不错,并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拥有一定的学历后,认为理应从事管理性的岗位。此外,由于旅游业具有季节性、波动性和脆弱性的特点,淡旺季的差别及突发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比较大。企业应急招进毕业生而缺乏长远规划,毕业大学生因此缺少重视、成就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旅游行业从基层做起的特点,以及社会对旅游服务业的偏见,这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相距甚远,导致“有业不就”或“转入他行”[5]。

2.1.2 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

许多大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即将毕业但又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即将毕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对服务行业缺乏正确的理性认识,不仅在物质环境上难以适应,心理上也存在落差,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评价,认为自己大学四年已经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着对未来工作的美好幻想,毕业后就应担任相关管理职务,有理想的酬薪,可事实相差甚远。使得他们对本行业的忠诚度和认同度降低,导致“高流失率”出现[2]。

2.1.3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有效的旅游职业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对旅游管理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将旅游管理等同于旅游,是旅游职业的一种。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的选择或是被调剂而选的专业。选择之后,又没有明确的旅游职业规划,除了毕业后想当导游、酒店相关工作的,其他的对自己的就业没有明确的想法。通常是在学校里盲目的考证,往往没有针对性,忽视了职业实践和规划,对未来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4]。

2.1.4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不足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是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但是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有经验的人才,另一方面认为高校的专业教育、专业设施滞后,不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并未打牢,大众化的教育使得不少大学生在人际交流、口语表达等应用能力不够强[5]。

2.2 旅游企业单位缺乏长远用人眼光

目前旅游业本身的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吸引力逐渐下降,同时当下旅游企业用人具有功利性和短期性,因而大学生在旅游业的就业意愿比较低。但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经验丰富、高技术管理人才,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因缺少经验而处于劣势,尽管毕业生拥有较高的素质、专业水平,但是企业吝啬用人成本,毕业生提升的机会少,因此埋没了毕业生的发展潜力。许多毕业生因为熬不过“培育期”而转入他行[4]。

2.3 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求

相对于其他老的院校,逐年增加的旅游管理院校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相对滞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层次主要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除博士外,各个层次的界限比较模糊,培养教育模式基本相同,高校旅游专业教学内容过于陈旧,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实践知识和能力有所欠缺,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但是旅游业最重要就是实际经验的,并不符合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按照这种模式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新一代的旅游企业要求[1]。

3 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

大学生要建立正确的旅游行业择业观,要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在认清当前旅游行业的就业形势下,以了解自己为前提,确定自己今后所要前进的方向。根据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高自己现有的能力水平,制定好旅游职业规划,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学习,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基层做起。

3.2 旅游行业的用人单位的对策

旅游行业的用人单位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工作生活环境,把目光放长远,对本科毕业生充满信心,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潜力,提供与其自身相适应的职位,使其才华能够施展,采取奖励晋升的方式,吸收更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此外,建立完善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重视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培养,健全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3.3 改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对策

高校应培养一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以改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旅游行业实践经验的状况。在教学中,应当增强对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变化和就业方面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增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通过实践锻炼,有利于旅游企业的人才需要和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

4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学生、高校、企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学生、高校、企业三方面入手,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丽华,邹先锋.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6):23-25.

[2]徐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

[3]周波.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2).

就业决策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创业 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我国实施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向了大众教育。规模庞大的扩招带来的结果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增长了6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特别强调,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700万左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的扩招不能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在 70%左右,这一数据明显偏低,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不能实现完全就业是一种发展的必然。

(一)毕业生总人数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据我国教育部、人事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是我国普通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就达到了 212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校园,走向社会。就是在2011年7月,已有670万大学生毕业,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已经突破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二)所学与所需错位,求职者与企业供求无法成正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日益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呼唤着各行各业的人才进入到市场中进行竞争,加上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的推行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天的高校大学生不再是“象牙塔”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在社会中的定位开始由“天之娇子”变为“普通劳动者”。如今,“选择职业的恐慌”已经成了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另外,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实践中,由于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职业能力提升锻炼和就业指导,致使学生求职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始终比较明显地存在着对接错位的问题,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方向开始存在着裂痕,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

(三)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能力有限,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都在1000万个,增长能力有限,其中大部分要确保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在2007年首次超过新增就业岗位半数。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不断增加与我国每年一定的新增就业岗位的增速不相适应,将进一步增加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就业政策的改变、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市场差异的明显、市场竞争的加剧等,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出现以后更使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才能、技术及各种综合技能,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筹备和经营各类企业或成为个体劳动者,这是一条于己于国都有利的就业道路。大学生自主创业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但是有资料显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一直很低,大量有产业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被闲置,每年大约有3万多项创新技术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但转化为产业的不到20%,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仅为5%左右。

由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单位主办的“2010全球创新型经济高层论坛”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教授指出,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不足2%,而欧美的这个比率达到20%~30%,同时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偏低,约为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创业教育不够完善,大学生创业素质普遍偏低,创业知识储备不足,在校期间没有经过适当的锻炼,创业能力薄弱,学生多数缺少实践经验,也不了解基本的政策法规。一些大学生在还没有做好创业的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创业,势必遭受很多挫折,而首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多数就此停止了创业行为。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与热情高

由于受到媒体对创业传奇人物和创业神话的渲染与过分炒作,整个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创业寄予很大的希望,对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比较浓厚、热情比较高。

(二)自主创业人数少,属凤毛麟角

来源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到2007年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分别为102人、146人、153人。而这三年的毕业生人数为 15.4万人、17.5万人和18.9万人,由此可见,登记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从表面上看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但与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相比,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凤毛麟角,不到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与教育部有关部门近几年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数据相符合。

(三) 大学生创业大赛及创业活动低迷

就业决策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管理;经营决策

一、财务分析对企业决策的支持作用

财务分析由财务报表分析和非财务报表分析组成。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通过各项财务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经营决策的各项数据。通过报表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而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加强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分析等五个方面。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非财务报表分析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如调查报告、政府公告、报纸、法律文件、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把握企业管理的规律,为企业做出适宜的经营决策;通过财务分析还可以找出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制定改进及防范措施;财务分析也能够为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正确的信息以便实施正确的决策。

二、企业运用财务分析支持经营决策时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许多企业在财务分析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支持作用不够

1.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首先,许多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分析重视度不够,缺乏认知度,认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就是记账,财务分析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的关联性不大,认为财务分析可有可无,因此对财务分析采取漠视及消极的态度。其次,财务人员也因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不重视,加上本身业务能力的局限性,不能把财务分析与业务有效地融合,不能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分析,也不主动学习财务及税务知识,财务分析水平数年如一日,做出的财务分析让业务人员听不懂、不想听,从而使得业务部门和管理层认识不到财务分析的价值。2.财务分析机械套用模板。许多集团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为方便统一数据并进行汇总,都会编制财务分析模板,然后下发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也乐得省心,直接套用总公司下发的模板,而忽略了公司实际情况与模板的匹配情况,不加变通,使得财务分析成了机械的完成任务。而各个分子公司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直接套用模板进行财务分析,往往发现不了每个分子公司的问题所在。3.财务分析浮于表面,未挖掘深层次存在的问题。成功的财务分析需要通过财务数据找出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最常见的财务分析报告,通常罗列财务数据“公司净利润下降15%,原因是因为销售收入下降10%,销售费用增加5%,管理费用增加10%,财务费用增加5%”。从中我们无法看到销售是的下降是因为产量、货品的问题,还是因为销售人员变动、技能以及同类企业竞争等原因导致的销售下降;费用的增加是哪一项费用、哪个部门的费用增加导致的。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这样的分析报告才有意义。4.企业方针政策的变动不利于财务分析的开展。企业方针政策或会计核算口径变动调整不利于财务分析的开展,如果一个企业的方针政策较稳定、会计核算口径一致,那么这个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分析质量也会比较高。但很多企业为有效应对市场的发展需要,常常会进行战略方针调整;会根据业务的需要,随意改变财务核算口径,这就会加大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量,并且直接影响财务分析数据及财务报表,从而不利于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

(二)决策的科学性不强

1.管理者财务知识的缺乏。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上是一把好手,但在财务方面却知之甚少,缺少基本的财务知识,有的连三张财务报表也看不懂,财务分析便起不了作用。决策的科学性离不开合理的财务分析,这就要求决策者理解财务报表数据。比如,管理层不重视预算,仅靠财务部的力量是无法开展财务预算活动的;管理层财务知识的缺乏,也会不重视税收方面的风险,从而使企业得不到持续、良性发展。2.财务分析报告编制不及时。因很多企业不愿意在信息系统投入过多的资金,数据的提取存在困难;尤其对于大型集团公司信息化的建设对财务分析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如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做支撑,财务很难准确、及时提取有效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编制的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管理者判断不及时,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无法做出科学的决策,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3.缺少现金流的分析。企业财务分析中,往往注重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分析,缺少对现金流的分析,财务现金流量表中数据可使管理层或报表使用者获取企业偿债能力、获现能力、运营能力、风险能力等,缺失现金流的分析,管理者无法了解企业资金是否使用合理,无法判断财务状况好坏,从而不能合理安排资金流量,保证合理的现金流;缺失现金流的分析,管理者、投资者对企业价值无法正确评估,无法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容易生经营风险。不重视现金流导致失败的企业比比皆是。例如,平安好车成立于2013年3月,运营时间不到三年。在烧完14亿个广告后,无奈离开二手车市场。比如众所周知的巨人集团、德隆系破产的案例等。

三、发挥财务分析对决策支持作用的对策

针对财务分析存在的诸多不足,企业就要采取以下措施,有效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一)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1.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知度。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者与执行者,除了熟知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还要熟悉财务基本业务流程,更要重视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尊重财务分析的客观事实,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并对财务分析的结果进行绩效考评。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要不断加强,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学习财税新政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切实做好财务分析工作。2.综合采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集团公司下发分子公司财务分析模板主要是为了方便提取分析所需的数据,但各分子公司不能简单套用分析模板,而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补充,企业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特有的财务分析方法。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财务分析方法可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使用一些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辅助财务分析。使得财务分析更为行之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参考。3.业财融和,深入分析,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做好财务分析必须了解业务。只有业务与财务有效融合,才能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财务人员要熟悉业务流程,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与业务人员积极沟通、了解业务人员的需求。为了财务分析充分发挥其作用,财务分析报告应使用业务语言,要让决策者和业务人员愿意听、听的懂、学会用。财务分析在采用常用的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分析解读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还要深度挖掘业务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根据企业业务的具体情况制定成体系的内部报表,结合非财务数据深入分析,为企业有效地降低运营风险、提高业务运营效率、扩销增效、开源节流发挥作用。因此,为了财务分析更有价值,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业务领域、充分了解业务。在逐步渗透业务的过程中,将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基于业务流程各个环节,从业务周期的关键控制点建立评价指标和控制流程。4.方针政策、财务核算口径的一致性。选择用于财务分析的数据应具有可比性,或者应使用几年的平均数据来进行分析,这就要求企业方针政策保持相对稳定、核算口径必须一致。否则,会加大财务分析的难度及影响财务分析结果和结论的准确性。有些企业的经营方向往往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频繁变动,这样就会导致财务分析的数据指标的提取变得非常困难,财务分析的可行性也深受影响。还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粉饰报表,随意变动核算口径,给财务分析设置了诸多障碍,使得财务分析困难重重。企业方针政策及核算口径的随意变动,导致财务分析结果的不准确,对企业各项经营决策提供不了有效的支持。

(二)提高决策者决策的科学性

1.管理者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管理者是企业目标的制定者、决策者,要想提高决策者决策的科学性,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管理者需要了解国家财务会计法规,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必须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看得懂报表,听得懂财务分析,从而从财务数据中挖掘潜力、降低成本、防范风险,增销扩效。懂财务的管理者可以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可以真理认识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价值及意义,可以运用财务数据进行科学决策。2.及时编制财务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制必须做到及时,才能够让管理层及其它财务信息使用人,快速的根据财务分析报告中所反映的信息数据来快速地展开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制及时、编制速度快,对管理层及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信息就越及时,越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及工作目标的达成。3.重视对现金流的分析。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决策者能够了解影响现金流的因素,可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为决策者提供有利依据;现金流量表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有利补充,通过现金流的分析,可了解企业的偿还能力、资金周转能力,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走向;有利于规范投资风险,谨慎预测示来发展状况,充分发挥预警作用,使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可以了解企业现金是否合理,判断财务状况好坏,预测企业示来现金流量以及未来发展状况,从而合理调度资金,保证经营、投资和筹资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

就业决策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投资项目;决策分析;调研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156-02

引言

项目投资决策就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并从诸多可行的投资方案中选择要执行的投资方案的过程,而判断某个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标准是某个投资方案所带来的收益是否不低于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一般的判断过程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预计项目的现金流量,二是计算经济决策指标。其中,投资决策指标就是通过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来确定投资项目是否可取的标准。根据这些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方法被称为投资决策方法,按其是否考虑时间价值,可分为非贴现法和贴现法。而决策的基本标准是首先需要确定一个企业要求达到的平均会计收益率的最低标准,然后将有关投资项目所能达到的平均会计收益率与该标准进行比较,如果超出该标准,则应该放弃该投资项目,在有多个投资项目的互斥选择中,则选择平均会计收益率最高的项目。但是,很多企业并不是按照最理性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投资项目决策分析,而是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决策,这样做出来的项目投资决策对企业而言是不理性的、没有根据的,可能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使企业错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一、投资项目决策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调研不足

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之前,企业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句中国最古老的成语勾画出了竞争研究的重要性。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不了解竞争市场情况,不认识竞争对手,就意味着没有胜算的机会。企业在决策之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客观地、系统地识别、收集、分析和反馈各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做出最理智的、符合企业收益的决策,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在决策的分析前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更别说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来收集信息,有的企业就算有调研的意识,因为规模小的原因缺乏资金,请不起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等等。另外,有的企业也进行了完善的市场调研,收集了很多信息,但往往只关注自己的信息而忽略对竞争对手信息的市场调研。总之,企业的市场调研不足导致信息收集不够,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投资项目的最终决策。

(二)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投资项目决策是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外部环境以及企业的决策的各个阶段,过程复杂,充满挑战。投资项目决策需要增强责任意识、经验交流、人才培训和后续教育,以适应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各方面需要。但是很多企业由于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连专门的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专员都没有,更谈不上素质高低的问题;现代企业的投资项目决策分析知识匮乏,相关理论与方法钻研不精,因此很难对企业的不同投资项目进行理性和系统化的分析。为了提高企业的投资项目决策分析效率,对企业投资的项目决策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投资决策分析专员队伍对企业而言已然必不可缺。

二、改进投资项目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项目投资前的市场调研分析

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前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市场上的潜在机会加以利用,为企业进行投资项目的决策提供更准确的证据,以保证所投资的项目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时,一方面要通过发展比较迅速的现代信息化技术如网络技术进行查询,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查询比较方便快捷,可以节约较多的时间成本,利用节约下的时间成本再进行报刊杂志信息的查询和实地调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对企业的商品需求、运输渠道、战略优势、竞争方向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地取得完整、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为企业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获取更多的依据;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的分析技术对市场调研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一般都采用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理论法进行投资决策的分析,分析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及供给情况,分析产品市场的竞争力顾客群、宏观经济环境、价格控制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损失。例如,格兰仕集团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之前都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美的集团等竞争对手的产品发展趋势,市场拓展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了企业的正确决策,为企业获取了更多经济利益。

(二)提高投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进行投资项目时对项目的投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以保证企业更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投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一方面投资者管理人员要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培养自身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去做决策,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对投资项目决策相关者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对他们进行知识、创新意识、分析理解问题并作出正确决策等各方面进行定期的教育,以保证他们能够作出对企业有利的项目投资决策。例如,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对企业投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投资管理人员除了参加企业的定期教育培训,还不断地通过实践来充实自己,为企业进行正确的投资项目决策奠定了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时都因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导致投资项目失败,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要想长远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意识到自身在投资项目决策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投资项目决策前的充分市场调研,提高企业投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保证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做出正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