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共享会计论文

共享会计论文

共享会计论文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设计链;知识共享;研发设计

1引言

设计链是基于市场需求将地理上分散的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等组成产品研发设计网络。“设计链”一词最早出现于服装业,目前设计链理论被大量应用在电子产业,例如系统芯片(systemonchip,soc)设计。设计链是产品研发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跨企业间的研发资源,可以达到迅速研发、降低成本的目的。

目前,设计链已经由概念演进为一种管理方式,与供应链、研发联盟和协同设计等模式相比,设计链具有不同的内涵及特征,是一种新型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设计链主要定位于上下游企业问的协同研发关系,企业间传递的主要是产品设计和研发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将协同研发具体化,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供应链中。设计链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创新网络,企业间的知识互补性是形成设计链的基础。企业间以高度协同方式进行知识交流与合作。知识共享是设计链成功的前提与基础。设计链中各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频率越高,越能提高设计研发能力。当设计链成员愿意知识共享时,可相互学习不断丰富各自的设计知识库,提高研发效率,从而提升整个设计链的绩效。然而,作为一个新兴课题,设计链知识共享尚未被研究,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也有待探讨。本文将应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分析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提出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供设计链成员企业参考。

2知识共享相关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知识是一种具有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它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文字化后的信息、专家独特的见解、组织的观念、规则、程序等。知识与一般产品不同,它不具有规模效益递减特点,组织内的知识共享越频繁,越能发挥知识的价值。quinn认为知识若经过共享,双方获得的信息和经验会呈线性增长,若继续共享知识,得到的信息和经验会呈指数增长。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互动过程,它不像商品那样可以自由传递,在分享他人的知识时,必须有重建(reconstruction)行为,需要具备一定知识才能学习、分享知识。davenport等提出了知识转移公式,即转移(或共享)=传送+吸收(和利用)。传送是共享知识给潜在的接受者。吸收是指接受知识的人或团体对知识加以理解、消化。eriks.son等认为知识共享过程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在共同分享现有知识过程中,会创造新的知识,由此提出一个知识共享创造模型(sharedknowledgecreationmode1)。由此可见,跨组织间的彼此合作交流、讨论知识,会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新知识。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量快速而持续地学习,这也凸现出知识共享的必要性。argyris认为组织中的个体之间不互相沟通,则个体可能会学习成长,但组织不会成长。jarvenpaa也认为知识共享对于组织的成长与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组织绩效有正面效果。

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

研究设计链知识共享,需要将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现做出以下假设:

(1)利已主义者,即设计链成员企业是自私的,在做出知识共享等决策时首先考虑自身利益,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

(2)有限理性(boundedlyrationality),即企业的行为是理性的,有能力判断做出的知识共享决策的结果;

(3)借鉴性(retrospective),即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指导当前的行为并做出判断;

(4)相互依赖性(mutualinterdependence),即作为设计链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考虑其他合作伙伴的反应,不是单纯地考虑对自身有利的决策。

3.1计划行为理论介绍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theoyrofreasonedac-tion,tra)发展而来。理性行为理论假设行为是由行为意图(behavioralintention)决定。ajzen等将理性行为理论加以延伸,他主张态度(attitude)与主观规范(subjectivenoltn)是决定行为意图的最主要因素,提出计划行为理论,以解释并预测个体行为。1985年ajzen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contro1)因素,认为个体对某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项因素共同决定其行为意图”。因此,计划行为理论是一个三阶段行为分析模型:第一阶段,行为由个体的行为意图决定;第二阶段,行为意图由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决定;第三阶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由外生变量决定。行为意图是指个体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反映了个人对某项特定行为的采取意愿;态度是个体对某项特定行为所抱持的感觉;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认知行为控制代表一个人对从事行为容易度的信念,个体认为拥有某一行为相关的资源或机会越多时,他对控制执行该项行为的信心会越强。外生变量包括人格特征、对事物态度、工作特性和情境因素等等。

另外,根据多个领域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态度,修正后的tpb如图1所示。

tpb包含的构面较多,可提供较多信息,除了行为主体对采用行为的知觉认知外,还考虑采用行为时受到的社会压力影响,以及主体本身是否能控制执行行为的机会与资源。因此,tpb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模型。许多实证研究表明tpb的预测与解释能力都强于tra。

3.2设计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模型构建

知识共享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行为。在美国与欧洲地区的调查显示,推动知识管理最大的困难是“改变人们共享知识的行为”。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因素。依据给出的计划行为模型(图1),主要研究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影响知识共享态度的外生变量

1)知识类型

供应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物料流,信息流只起功能协调作用。与供应链不同,在设计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信息流。伴随着信息流动,知识共享行为得以发生,这种共享行为会随着研发合作的不断深入而创造出新知识。根据设计链不断创造新知识的特点,本文将设计链中的知识分为三类:基本知识、进阶知识和创新知识。其中,基本知识是指进入特定行业所具备的最低知识要求;进阶知识是指与同行业竞争者相比,能获得竞争优势的知识;创新知识是指研发合作过程中创造的新知识。企业拥有的进阶知识是合作伙伴愿意与其联盟的重要因素。创新知识是企业延续和增强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面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链成员企业对待知识共享行为的态度会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共享的知识涉及进阶知识或创新知识时,企业往往会慎之又慎。因为进阶知识与创新知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

2)期望结果

bock等以tra为基础研究知识共享外生变量时,提出了期望报酬(expectedrewards)、期望关系(exepctedassoci—ations)、期望贡献(expectedcontribution)”。期望报酬是根据经济交换理论提出的,即当个体分享自己的知识给别人时,他所得到的报酬必须大于付出的成本,亦指企业在共享知识时将可以获得的外在利益,如专利、产品利润提成等。期望关系源于社会交换理论,在这里,期望关系是指在设计链中成员企业相信通过知识共享可以改善与合作伙伴问的关系,增进信任。期望贡献是指设计链中的成员企业相信共享知识能够提升设计链的整体绩效,增强竞争力。

3)关系强度

社会网络理论(socialnetworktheory)认为社会网络由具有某种联结关系的人构成,关系强度是社会成员互动行为的基础。在设计链中,因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强度、互惠程度以及重叠性知识拥有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关系强度存在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知识共享的态度。

(2)影响知识共享主观规范的外生变量

1)信任

社会交换过程,由于互惠互利的结果,会使彼此间产生感激、责任感与信任。组织间的信任是指组织相信另一方会采取对组织有正面影响的措施,而且不会做出预料之外的对组织有负面影响的行动,即对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正直性有信心。对于设计链来说,维持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是信任。对合作伙伴能力与可靠性的肯定,会产生信赖感。组织成员问的彼此信任会诱发其知识共享行为。若双方缺乏信任,会彼此隐藏各自的信息或知识,使知识共享难以实现。因此,缺乏信任是阻碍知识共享的重要原因之一。强化企业问的信任,可以建立双方荣辱与共的双赢关系。信任程度越高,彼此会越愿意从双方合作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仅仅着眼于自身利益,也会更加乐意共享彼此的知识与信息。

2)承诺

承诺对设计链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承诺是指企业认识到合作关系不断延续的重要性,愿意从长远利益出发,尽最大努力去维持与强化合作关系,即合作关系是一种想要持续合作关系的意愿。承诺的形成,有助于合作伙伴之间彼此无私地共享本身具有的知识。

3)工作任务依赖程度

工作任务的相互依赖程度会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组织成员问的工作任务依赖程度较高时,会使交流次数增多,并且愿意共享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组织中的成员若具有共同目标的话,会相互依赖以完成目标。在设计链中,若企业自身的工作任务与合作伙伴有密切关系时,需要频繁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共享知识的行为就会增加。

(3)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知识类型

在知识分类中,nonaka等将知识分为外显知识(explic—it)与内隐知识(tacit)两种类型。这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在共享时的难易程度不同。外显知识的知识共享表现为使用经编码、储存或提取出的知识,通过文件、电子邮件等形式传输。内隐知识的知识共享表现为个人化的知识,通过人际交往、面对面接触、会议、聊天等形式传输。拥有的知识为外显知识时,更易进行知识共享。因此,知识的类型会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程度。

2)it平台

it系统是支持信息流通、整合信息和设计链的工具,组建与完善it基础设施,可以使知识共享更加容易。学者hansen也认为通过一个能创造、传送知识或经验的信息平台,有助于知识的共享与传送。

在依次确定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后,本文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如图2所示。

4实证研究

4.1研究假设

为验证所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图2)的有效性,提出hi—h22共22项假设。假设hl: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h2:知识类型中的进阶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h4:期望结果中的期望报酬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依此类推,假设h22:知识共享行为意向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影响。

4.2问卷设计与调查

以芯片设计链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针对知识共享模型(图2)的特点设计问卷,共向芯片设计公司、制造公司、封装测试公司、设备公司、主要材料公司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78.3%。受能力所限,调查对象仅限上海、浙江两个地区,各类公司投放问卷的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受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78.3%,能够较好理解知识共享相关问题。问卷的问题统一采用likert五点式量表。

4.3信度与效度检验

问卷正式发放前曾进行试测,删除掉一些不合理题项,并对修正了内容上模糊的字句或问法。对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方法的cronbach’d值,各层面的cronbach’值在0.7301—0.9580之间,均大于标准值0.7,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fa)进行收敛效度分析。问卷题项多达83项,由于样本数量较少,无法将所有题项归人同一测量模型,本文采用理论切割方法将模型中的变量分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两种,分别进行效度分析,例如图2中的内生变量包括知识分享行为、意图、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外生变量为知识类型、期望结果、关系强度、信任、承诺、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知识类型和it平台。分别对因子负荷(factorload—ing,fl)、组合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y,cr)和平均萃取变异(averagevarianceextracted,ave)三项指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fl>0.5,且t检定的p—value<0.05;cr>0.8;ave>0.5),说明测试题项均收敛在相应的层面。

4.4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

在确保模型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测所提出的假设,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在做出的22个假设中,只有假设h1、h6和hi5不成立,其余假设全部成立,表明所构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基本合理。假设hl不成立说明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作为设计链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必要内容,基本知识的共享不会危及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技术,因此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没有直接影响;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设计链企业,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根据对期望贡献的定义,企业为提高设计链整体绩效而进行知识共享的动力不足,故假设h6不成立;外显知识能够编码表示,进行知识共享时可以借助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加以保障,因此对认知行为的控制影响不大,故假设h15不成立。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共享;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文献计量;Bibexcel

知识共享是指组织员工或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流,以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促进知识创新。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研究中的重点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侧重点和角度不同,本文希望借助计量学的相关理论对国外知识共享研究现状进行鸟瞰式地把握,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1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美国ISI的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以"knowledgeshar*ORshar*knowledge"为检索表达式,分别以主题检索和标题检索为检索范围,时间限定在1990年~2009年,通过主题检索一共检索到1868条记录,标题检索共有571条记录,检索截止日期均为2009年12月25日。以这些文章构成原始数据集,对国外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做了分析。

1.1发表年份分析

按年份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排列。

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受检索时间影响,2009年数据呈下降状态)。图中包含两条折线,上面的一条为主题检索时检索到的文章,下面一条则为标题检索时的文章。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两条折线的总体走势是一致的。该图中的两条曲线可以相互印证,也为下面的具体分析奠定了基础。

在1990年~1995年这个区间内,两条线几乎重叠,可以推论在1995年之前,知识共享的研究还比较匮乏,而且研究主题也相对狭窄。1996年以后,两条曲线的分离程度越来越大,在2008年的时候二者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超过了250,说明随着对知识共享研究的深入,它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有关知识共享的交叉研究越来越普遍。

1.2关键词分析

利用Bibexcel[1]软件,分别统计两个数据集中的关键词频数并按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表中左侧为按主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列出了频次超过10次的关键词;右侧为标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列出了频次超过5次的关键词。

分析主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可以发现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系统(SYSTEM)、企业或组织(FIRM&ORGANIZATIONS)、创新(INNOVATIONCREATION)、技术(TECHNOLOGY)、模型与框架(MODEL&FRAMEWORK)以及绩效(PERFORMANCE)等方面。同样,分析标题检索时的关键词,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确定,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知识共享系统、组织知识共享、知识共享与创新、知识共享技术、知识共享模型以及知识共享绩效等方面。其他的研究点还包括知识共享中的信任因素、知识共享网络、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以及本体和语义网等新技术的应用。

2研究现状分析

对上述研究重点进行归纳,分别从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手段、知识共享模型、知识共享绩效四个方面对国外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做深入分析。

2.1知识共享主体

知识共享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2]。通过关键词分析,国内外对知识共享主体的研究集中在组织层面,也包括虚拟组织和虚拟社区,在此重点阐述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主体。

很多学者对影响组织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组织制度、组织氛围、企业文化、领导风格以及信任因素。虽然设计恰当的激励系统并不简单[3],但恰当的奖酬制度(RewardSystem)有助于促进员工贡献知识[4],提高知识共享度。高度关怀(highcare)的团队氛围,以及良好的沟通氛围,会显着影响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5][6][7]。开放的领导氛围,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越高,对知识共享越有利[8][9],相反,集权会对知识共享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10]。信任因素是员工是否参与知识共享的重要决定因素,决定了个体间知识共享的方式和程度,而认知信任要强于情感信任[10][11][12]。

对虚拟组织间的知识共享研究是目前的一个热点。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问题[13];也有学者研究了组织联盟之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如关系的紧密程度、信任、合作需要、合作动机、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可获得性等[14][15];还有研究专门探讨了虚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效率和安全问题[16]。

计划行为理论在组织知识共享中的应用是比较新颖的研究思路,文献[17]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基于实证研究,分析了企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决定因素。

2.2知识共享手段

目前研究文献中涉及的知识共享手段主要包括知识共享系统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系统和技术是进行知识共享的必要条件,它们为知识共享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保证。其中,典型的代表有知识管理系统、知识专家地图、知识共享平台、智能系统、知识交流技术等[7][18][19],这些技术手段涵盖知识获取、知识检索、知识交流、知识表示、知识传播和知识共享等众多环节,可以减少知识共享的障碍,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和程度。

伴随Web2.0的快速发展,Web2.0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发显着,Web2.0环境下的知识共享研究成为热点。Yang提出利用本体方法制作网络标签以在特殊兴趣小组中实现知识共享;Stock(2007)[20]分析了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在知识交流与共享方面的优势和缺陷,并试图对Tag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相关性排名算法进行系统优化;Todd(2007)[21]论述了15种基于WiKi的数据内容管理途径和方法。

要注意的是,仅仅依靠技术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共享任务的,必须与组织文化和氛围结合起来。

2.3知识共享模型

知识共享模型的研究对于了解知识共享的本质问题有重要意义,下述研究基本上代表了知识共享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共享心智模型。CannonBowers和Salas(1993)[22]将心智模型的概念从个体扩展到团队水平,提出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对于理解团队绩效,特别是理解和解释不同团队的绩效差异帮助很大。

(2)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日本学者Nonaka(1994)[23]提出了描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将知识共享分为4种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SECI模型描述的是知识螺旋转化的过程,从知识流动、知识自组织的角度研究知识共享。

(3)动机——信任模型。Kaser和Miles(2001)[24]运用动机——信任模型,以3个公司为分析案例,探讨了5种知识共享动机类型——金钱交换、社会交换、导师关系、实践团体和合作关系,与模型中的五种信任类型一一对应。

(4)知识生命周期模型。Nissen(2004)[25]从伴随组织业务流程产生知识流程的角度,建立了包含六个过程的知识生命周期模型,并据此来研究知识共享过程。

(5)共享机制三维模型。Hans(2006)[26]引进了区分知识共享机制的三维模型,即现有/新增知识量维、决策者因素维和目标因素维,指出研发中的知识管理应该集成广泛的知识共享机制。

(6)行为约束模型。Enno(2008)[27]等人引进并检验了一种解释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的约束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提出管理者可以通过关注知识共享的“约束变量”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程度。但该模型的建立缺乏普遍性,变量的采集会影响到模型的准确性,且变量标准化后可能失去可比性。

(7)知识访问控制模型。Chen(2008)[16]设计的基于本体的知识访问控制模型,可以促进虚拟组织的知识管理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提高知识共享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并且改进知识共享应对组织环境变化的敏捷性。

(8)知识共享三维动因模型。Hsu和Lin(2008)[28]在对大量博客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技术支持、知识共享和社会影响的三维动因模型,将知识共享与博客应用结合起来。

2.4知识共享绩效测评

大量研究表明,知识共享与组织绩效以及组织的创新能力存在着正相关关系[6][26][29],知识共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组织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的高低。然而,如何对知识进行测量,如何对知识共享绩效进行测评,是研究中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

很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了相应的量表,对知识共享加以测量,如Connelly和Kelloway(2003)[30]开发的知识共享文化量表包括6个指标,信度系数为0.85;Lin和Lee(2004)[31]开发的知识共享行为量表包括4个指标,信度系数为0.84;Chowdhury(2005)[32]开发的复杂知识共享测量量表包括7个指标,信度系数高达0.92。

以上量表都是一维的,也有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分析知识共享。例如,Zarraga和Bonache(2003)[6]按知识管理环节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两个维度,其中知识转移包含3个指标,知识创造包含2个指标;Hoof和Ridder(2004)[7]按知识的流向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两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包含4个测量指标;Cho和Lee(2004)[33]按知识共享的程度将知识共享划分为共享的范围和共享的多样性两个维度。而Chow(2008)等人[34]则建立了一个三维测量框架,该框架中包括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共同的目标三种社会资本,并通过因素分析检验三者的关系,用于测量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绩效。

不难发现,目前的知识共享量表虽然能较好地满足研究者的某一方面要求,但不能从整体上对知识共享进行有效测量,而且缺乏普适性。

3知识共享的趋势展望

从引文分析的角度考虑,知识共享的研究热度仍将继续,短期内不会衰减。基于对知识共享现状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笔者认为对知识共享的研究将聚焦于以下方面:

3.1知识共享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会有所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结果也会不同,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因而有必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选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及其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共享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3.2知识共享的风险研究

不论是个人之间、团队之间还是组织之间,共享知识资源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自身知识的流失和扩散,而知识本身的特性也在无形中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形成。知识共享风险的研究是知识共享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虽然给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但深入的研究较少。

3.3知识共享测度

对知识的测度是知识共享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的方法是通过设计量表,测度一些相对容易的因素水平来估计知识共享的高低,但很多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进一步开发科学的量表,实现测度方法的聚焦和各种研究成果相互融合迫在眉睫,而对知识共享绩效的测度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研究2007年,宁连举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中依托博弈论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政府机构内部(IntraG-G)、有上下级关系的政府机构之间(Extra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ExtraG-G)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探讨在“无形手”的控制下IntraG-G、ExtraG-G(有上下级关系或平级)之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IntraG-G、ExtraG-G(平级或有上下级关系)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础、两大保障、三项举措”3个层次系统性改进方案[3]。2007年,罗卫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中结合我国目前有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初期实践,按平台项目建设的战略架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流程构建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4]。2010年,陈昊炜在其论文《省级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构建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网络结构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模型,重点研究省级政务专网两大平台建设和安全技术[5]。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研究主题分析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保障、解决方案角度来分析2005年,钟瑛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瓶颈及其化解》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含了信息、信息流动、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等3个要素。分析三要素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对共享机制运行瓶颈进行深层的解读[6]。2006年,周伟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研究》中通过协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分布分析,提出使信息资源布局应更加合理,才能提高用户信息满足度,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效用最大[7]。2010年,赵凯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过程表现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共享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观点[8]。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2008年,董海欣在其论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深入分析研究了政府信息资源生态环境、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区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9]。2008年,赵劲松在其论文《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从经济学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出多项建议[10]。2009年,张珊在其论文《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政务模式、业务模式,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补充的观点[11]。

从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2008年,熊先兰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中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进行探讨,分析其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主要特性,以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率[1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高级顾问周宏仁博士每年都会在《网络与信息》杂志上发表《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分析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从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研究。用普遍联系和全面性方法论,将电子政务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关联,预测电子政务演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的区域性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是世界性潮流,是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政府推行电子政务来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技能及工作效率,畅通和拓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极大程度地提高政府做出科学性远瞻性的决策,提升政府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能力。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目前政府门户网站(以gov.cn命名)已超过10000个,93%以上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3%以上的地方政府(省、地、县)拥有门户网站[13]。网络技术把整个电脑、通信、软件、信息等资源融为一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中国光缆线铺设总长度达458万公里,“八纵八横”格局覆盖全国31个省市、659个城市、2070个县(区)、6115万个行政村,还开通了国际多条陆地及海底光缆[14]。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国正在形成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这些经济圈。区域性经济是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的优化配置及组合,可以实现区域内资源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如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汇集其他8个城市的丰富资源,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具有极强的资源及成本优势。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经过努力可以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但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这一强有力的后盾。从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如果想实现城市圈的各城市齐头并进、共同发展,首先必须要打破行政区划之间的屏蔽,探索并建立城市圈内政务协作机制,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畅通,拓宽各城市间的政务信息沟通渠道,高效实施城市圈内的政务管理。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城市圈的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城市圈的政府政务服务。

区域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意义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私家泊位共享;收费;讨价还价;博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23

0引言

截至2015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了1.63亿辆,而停车泊位数却远远跟不上小汽车增长数,停车难问题在此阶段变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由于经济等发展的需要,城市在不断的扩张,但总的城市空间资源和土地利用资源有限,已经不能够满足更多大型停车场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有学者推算,如果每辆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为每年20000公里,行驶速度为50公里每小时,则每辆小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大致为每年400小时。因而私家泊位共享在此背景下不仅对于城市停车难问题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而且也减少了私家停车资源的浪费。

学者对于停车问题相关内容的研究有很多,例如,普罗沃斯特提出了路内停车占有率和停车容量概念及计算公式,对停车间隙分布和停车列队平衡分布进行了研究;Mary S.Smith提出了共享停车概念,编制了《共享停车规范》;李超通过采用F聚类分析法,然后对八种停车选择指标进行相关性筛选,最后对停车者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斐玉龙建立了广义费用最小模型,提出了路内停车泊位规划和设置标准;张露利用计算机建立了路面停车系统仿真模型,为路面停车的设置安排提供了理论支持。

以上对于停车问题的研究侧重于对公共停车相关内容的研究,未对私家泊位及共享理论进行深入的剖析。本文在以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热点交通问题,对私家泊位共享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减少停车泊位闲置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停车难问题。此后,依托讨价还价理论构建了停车收费博弈模型,分别得出了私家泊位业主和停车者的最大收益,为私家泊位共享能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1私家停车位共享可行性分析

1.1政策可行性分析

私家停车位目前急需解决的是有关小区门禁系统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区管理模式是封闭式管理,外来车辆不允许入内。这种管理方式造成了一种小区私家泊位大量闲置而外来车量不能使用的现象。虽然有一些小区选择性对外部开放,但车辆进入需要繁琐的登记手续,因此,私家泊位共享并未受到大众的太多关注。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一政策体现出了公共资源更多的为民所用的理念,使私家泊位共享成为可能。

1.2用户可行性分析

由于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型消费方式逐渐表示出了肯定的态度。手机网上约车、网络购物等服务的出现,让大众体会到了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停车用户最关心问题是怎样才能将车辆更便捷快速的停好,而不是停车的位置是停车场还是共享泊位。与公共停车场对比,共享泊位更加便利和灵活。共享泊位不仅是停车者选择停车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未来智能停车方式的一种补充并深受大众的青睐。

1.3私家泊位业主可行性分析

对于大多数的私家泊位业主而言,虽然工作性质不一样,但总体的上下班时间大致一样。大多数情况下,小区居民是白天外出上班,这样会产生私家停车位空闲现象,导致利用率变低,造成停车泊位资源浪费。为了让停车泊位充分发挥价值并给更多的车辆提供服务,将小区内的私家泊位对外共享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

在工作日期间,小区私家泊位利用率出现高峰和低谷现象,即出现了中午小高峰和早晚高峰的特点。本文对重庆市部分小区和私家停车位业主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重要性。由于私家泊位共享不会造成其本身价值的减少,所以很多私家泊位业主愿意将车位对外共享。私家泊位对外共享不仅可以给自身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而且还会给停车者带来方便,减少交通拥堵。本文对重庆市500位私家泊位业主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乐意共享自己的停车泊位的业主约占到67%,如表1所示。

1.4技术可行性分析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了交通领域。互联网、GPS、移动支付等技术在交通方面的发展和各种高端技术的运用让私家停车位共享成为可能。

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不受时空的约束,人们可以很便利的在网上搜索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节约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互联网技术可以第一时间将私家泊位业主的泊位共享信息到网上,停车者也可以第一时间在网上找到可停泊位信息。这种技术大大增强了信息的传达性,同时也节约了业主和停车者的时间成本。GPS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位置都能在它上面找到自己的坐标。将GPS运用到私家泊位系统,停车者可以很快的找到停车泊位位置的相关信息,从而节约时间成本快速找到停车位置。在私家泊位系统中,停车者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技术在网络上进行停车费用支付,为私家停车位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如何收取费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2讨价还价:一种合作性博弈

讨价还价理论是博弈论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属于合作性博弈,双方先合作再竞争,以合作为基础展开竞争,无合作则博弈不复存在。讨价还价主要强调的是讨价与还价的动作或过程。

在实际的买卖当中,买卖双方对于其所买或所卖商品都存在一个心理价格。对于买者来说,如果商品的标价高于他的心理价位时,他会认为购买此商品物超所值,因此不会购买;只有低于或等于心理价位时,他才会选择接受。同理,对于卖着来说,如果买者的出价低于他的心理价位时,他不会成交,只有高于或等于心理价位时才会同意出售。相对固定的心理价位对讨价还价行为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买者和卖者的心理价位有三种组合方式:(1)卖着的心理价位等于买者的心理价位;(2)卖着的心理价位高于买者的心理价位;(3)卖着的心理价位低于买者的心理价位。只有当第三种情况发生时,讨价还价情况才会发生,因为当卖者的心理价位高于买者的心理价位时,卖者不会按照买者的任何出价而出售商品,买者也不会同意卖者的任何出价而购买商品。这时,无论按照卖者或者买者心理价位中间的哪一个价位成交,买者和卖者都会觉得成交的收益大于不成交的收益。

3博弈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3.1模型建立

在本文的停车者和私家泊位业主之间,讨价还价过程不可能永远的持续进行,因此,本文要求讨价还价博弈过程持续到第三阶段就停止,即到第三阶段时停车者只能接受私家泊位业主的出价。

在博弈过程中,停车者心理认为能够获得的停车费用比例为0到80%,私家泊位业主心理认为能获得的停车费用为50%到80%。即双方共同价格区间为\[0.5,0.8\]。停车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估计自己能够得到理论停车费用最小的比例为Rx;私家泊位业主估计自己能得到理论停车费用最小的比例为Ry。在讨价还价过程中,本文通过私家泊位业主和停车者得到理论停车费用比例乘以理论费用来计算各自所得利益。

博弈一开始,首先由私家泊位业主根据停车者停车时长和市场私家泊位收费标准来计算理论停车费用Q,并向停车者提出价格Ry1,若停车者接收此价格,则博弈过程结束,私家泊位业主和停车者得到的利益分别为Ry1Q和(1-Ry1)Q。若停车者拒绝接收此价格,理论上他将会提出自己要给的价格。那么,博弈将接着进行下去,开始博弈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将由停车者出价,为Rx1,因为时间t的存在,所以彼此的利益将会受到相应的折扣。我们在此地方引进衰减因子tx和ty,其中0

3.2博弈模型求解

在讨价还价博弈的过程中,双方以“出价-还价”的形式传递一定量的战略信息,对方将收到的信息作为基础,基于买卖经验修正自己的预期区间,最后达成双方共同稳定的预期区间[m,n]。在第三阶段出价时,停车者知道理论停车费用份额均匀分布在区间[m,Rx1]内。此时,收费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为

Ty3=max[t2yRy2QPxa+0×Pxr]

Ty3―私家泊位业主在第三阶段终止后得到利益的最大值;

Pxa―停车者在第三阶段理论上接受停车收费人员出价Ry2的概率;

Pxr―停车者在第三阶段理论上接受停车收费人员出价Ry2的概率;

由理论停车费用份额均匀分布区间[m,Rx1]可得:

Pxa=P{R2yRxm}=(R2y-m)/(R1x-m)

Pxr=P{R2yRxm}=(R2y-m)/(R1x-m)

将Pxa和Pxr代入T3y得:T3y=max[ty2R2yQ(R2y-m)/(R1x-m)]

利用上式可求得第三阶段私家泊位业主能得到的利益最大值。经计算得到结果如下:

R2y=R′y,其中R′y∈[m,R1y]

综上可知:私家泊位业主最终得到的利益为ty2QR′y;停车者最终得到的利益为tx2QR′y。

按照逆向运算法向前推一个阶段。只有当私家泊位业主在第二阶段得到的利益大于第三阶段终止后得到的利益时,才有可能接受停车者此阶段的出价,结束博弈,即ty(1-R1x)Qty2QR′y,计算可得:R1x1-tyR′y。

此时停车者期望出价R1x后自己得到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即

Tx2=max[txRx1QPya+tx2Qm/2Pyr]

Tx2―停车者在第二阶段终止后得到利益的最大值;

Pya―私家泊位I主在第二阶段上理论上同意停车者出价R1x的概率;

Pyr―私家泊位业主在第二阶段上理论上不同意停车者出价R1x的概率。

通过第一阶段的讨价还价可知,私家泊位业主和停车者期望得到理论停车费用的份额均匀分布在区间[m,R1y],则可计算私家泊位业主接受或拒绝停车者在第二阶段出价R1x的概率,如下:

Pya=P{mRyRx1}=(Rx1-m)/(Ry1-m)

Pyr=P{R1x

将Pya和Pyr代入Tx2得:

Tx2=maxtxRx1Q[(Rx1-m)/(Ry1-m]+mt2x/[(Ry1-Rx1)/(Ry1-m)}

利用上式求第二段终止后停车者得到利益的最大值。计算可得:

Rx1=n

此时,Rx1只有在满足私家泊位业主接受停车者在第二阶段出的条件的情况下,博弈过程才不会在第二阶段终止,对应得到的停车者利益最大值也将没有意义,即Rx1=n1-tyR′y,停车者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为

txQn,

私家泊位业主应得到的利益为

tyQ(1-n)。

按照逆向运算法向前推一个阶段,即为讨价还价第一阶段。私家泊位业主首次出价Ry1,私家泊位业主和停车者得到的利益分别为Ry1Q和(1-Ry1)Q。只有当停车者在此阶段得到的利益大于或等于第二阶段结束后得到的利益时,才可能接受私家泊位业主在此阶段的出价,博弈结束,即(1-Ry1)QtxQn,计算可得:

Ry11-ntx

此时私家泊位业主期望出价Ry1后自己得到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即

Ty1=max[R1yQPxa′+tyQ(4-2m-mtx)/4Rxr′]

Ty1―私家泊位业主在第一阶段终止后得到的利益最大值;

Pxa′―停车者在此阶段理论上同意私家泊位业主出价R1y的概率;

Rxr′―停车者在此阶段理论上不同意私家泊位业主出价R1y的概率。

第一阶段彼此理论上获得的停车费用的比例均服从于共同价格区间[m,n],则可计算停车者在第一阶段结束时接受和拒绝私家泊位业主第一次出价Ry1的概率:

Pxa′=P{mRxRy1}=(Ry1-m)/(n-m)

Pxr′=P{nRx>Ry1}=(R1y-m)/(n-m)

将Pxa′和Pxr′代入Ty1得:

T1y=max[QRy1(Ry1-m)/(n-m)+Qtxm(2+tx)(n-Ry1)/4(n-m)]

利用上式求得第一阶段结束后私家泊位业主得到利益的最大值。计算得到:

Ry1=n

类推,可知第一阶段私家泊位业主出价后,博弈结束,私家泊位业主利益实现最大化为

Qn,

停车者对应的收益为

Q(1-n)。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结束时,从停车者和收费人员最终得到的利益可以发现,其值仅仅与参与者双方的时间因子tx与ty、公共价值区间的界限值m和n和理论费用Q的值相关。假如博弈在第一阶段就结束了,那么收费人员和停车者的最终利益只与Q和n相关。

4案例分析

此处,就以临时办公停车收费为案例来将以上得出来的博弈过程演算一下。以临时办公为目的的停车者大多数为企业白领,平均月薪在4000元到6000元左右,平均停车时间为1h,理论停车费用为18元,超出了其可接受范围。讨价还价过程在第三阶段结束,由上文研究结果可知,双方最终利益只与理论费用、衰减因子和界限值有关,这里令Q=18,计算得出,当R′y=0.6,取ty=0.94,对应收费人员的停车费用为4.988元,

将R′y=0.56带入到停车者的收益17.5×tx2×R′y中

通过对以上三种博弈结果的计算与分析,可以得出本文建立的私家泊位业主与停车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有用性。

5结论

本文首先对私家泊位共享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泊位共享在实际生活中可实施运行的理论。其次,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建立了停车者和收费人员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得出了停车者和私家泊位业主在三个阶段博弈后的最终利益,最后也根据案例分析说明了模型符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博弈模型在交通其它领域都有涉及,本文通过对讨价还价博弈过程的研究,能给其它交通方面的博弈现象,比如说汽车租赁讨价还价博弈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但讨价还价理论如果运用到实际情况中,还是会存在一些与之不合适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在加入一些其他的参数来进一步解决此类问题。

参考文献

[1]田丰.聚焦多地停车难:免费与收费博弈处置违法难[N].人民日报,20150403.

[2]梁颖,刘劲夫.城市停车问题对策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4,(1):914.

[3]Fabien.Curb parking: Theory and Model[J].Institute of Transportio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78,(7):6371.

[4]Marry S Smith.Shared Parking[M].USA:Urban Land Institute,1984.

[5]裴玉龙,杨中良.基于广义费用最小的城市路边停车规划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7):879882.

[6]露.路面停车对交通流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400715

[摘要]QQ群种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不同的信息需求,也代表了用户情感距离的分布。本文基于QQ群平台,探讨大学生的信息共享行为。本文运用问卷调研,通过聚类分析把不同QQ群种情感距离分为3类,即强关系群体集合、一般关系群体集合和弱关系群体集合;通过相关分析,验证了信息共享与情感距离呈现正相关关系。最后,探究了影响QQ群平台上信息共享更深层次的原因,以期对促进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共享有所启示。

[

关键词 ]大学生用户;QQ群;情感距离;信息共享;强关系群体

1、研究现状

QQ群是网络社区的典型应用,而大学生不仅是信息共享的核心主体也是QQ群的重要客户群。研究QQ群中大学生信息共享行为对于促进大学生信息共享尤其是知识共享,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上任何得以持久维系的人际关系首先是网络信任关系,其次才是其他关系,而这个其他关系也是在信任关系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1]。

1.1QQ群信息共享研究现状

邓海[2]基于信息传播中的心理特征分析了网络匿名性,传播特征发现QQ群中比较容易形成临时意见领袖并放大或者反映个人的真实想法。同时研究了QQ群从建立到谈话的选择和进行,传播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具体主要体现在:加入QQ群的动机显示归属需要和信息寻求;群组发言显示自我实现和信息交流的需要;多种传播符号可供选择,利于提升共享信息的接受效果和满意度。张文杰[3]研究了基于问题的QQ群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分析了QQ群信息共享的组建及其优势,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案、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评价等四个环节的QQ群信息共享模式。钟志荣[4]从学习者的特点和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网络信息共享的作用,阐述了由网络学习共同体环境的设计、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组织、学习主题和任务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评价方式的设计构成的网络信息共享的构建及应用方法。

1.2信息共享的社会关系影响因素

根据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来源,现有研究成果可分为3个方面:来自主体自身的因素;来自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来自主体与环境间相互影响的因素。来自用户主体的影响因素来自用户个体的影响因素有: 动机与信息共享自我效能。来自用户之间互动的影响因素来自用户间互动的影响因素有:用户之间的信任、互惠规范以及身份特征等。来自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对环境的认知与信任,环境对用户的激励[5]。

Cowan and jonad [6]通过对网络中信息传播过程仿真建模发现信息传播范围受到所在网络的结构的影响。Reagans and McEvily[7]发现个体自我中心网的凝聚度影响其外化信息与他人共享的意愿。Dixon[8]认为共有信息对信息共享的效果有显著影响,信息结构相似性更高的环境用户更愿意也有能力共享信息。Meng等[9]认可社会背景对于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认为环境的信息共享作为一个合作性的社会活动,其成功和效率依赖于用户信息共享的意愿,取决于用户间的社会关系。

Bagozzi与Dholakia引入社会因素建立目标导向行为模型,分别研究基于网络和基于小群体范围的环境下的群体层面的决定因素——群体规范和社会认同。模型假设态度、情绪、主观规范通过满意度影响意愿,群体规范、以往行为、感知行为控制、社会认同直接影响意愿和满意度[10],实践证明只有正面情绪和社会认同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王子喜[11]等以人际相信和自我效能为内容研究信息共享的参与水平,他们从环境信息共享和环境参与的动因出发探索环境用户人际信任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构建环境人际信任和自我效能对信息共享和社区参与水平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对环境的注册会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检验了所提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实证研究表明,社区用户情感信任和自我效能有利于环境信息共享和社区参与水平的提高。

Wang与Fesenmaler[12]在旅游环境中进行信息共享意愿的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效能、工具化、预期对共享程度有显著影响。交流的容易程度、用户的个性对实际共享行为有显著影响。

徐瑞平[13]提到了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机制,强联系有利于营造信息型团队信息共享合作氛围;徐玲[14]分析了人员之间的联系对于信息共享的影响,当共享信息的为简单(显性)信息时,双方都采用弱联系策略,当共享信息为复杂(隐性)信息时,双方都采用强联系策略。加强用户之间沟通与交流,用户感情加深,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挖掘出重要的信息,尤其是隐性信息。

现有研究针对信息共享的某一方面从单一角度进行研究,缺乏基于某个特定群体的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本研究研究方法为问卷调研,通过调研结果分析探讨大学用户基于QQ群平台情感距离的信息共享行为,研究QQ群中大学生信息共享行为对于促进大学生信息共享尤其是知识共享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例平台上研究某一主观因素(情感)对信息共享的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结语

当下,大学生用户利用QQ群平台共享和获取资源,是一种信息共享行为。大学生作为QQ群的活跃用户,其信息需求较强烈,主要表现为信息获取和信息共享;大学生用户基于QQ群平台的信息共享行为主要集中在班级群、亲人群和兴趣群,这三个群表现出较强的信息共享能力,且用户对这三个群的共享意愿较强,所获取的资源主要为各类通知、课件、文献资料以及成员动向等,这些信息成为了连接大学生用户共享的纽带。

总体上来说,基于QQ群种的情感距离因素对于信息共享的影响作用最大,不同群种体现不同的情感距离,继而对大学生用户的信息共享行为产生影响。如何从不同情感距离的QQ群体集合中管理信息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促进活跃分子带动信息共享,挖掘隐形信息的共享,同时保护共享者的知识财富,如何结合社会网络结构来进一步分析情感距离,如何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效益是下一步研究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英香.“9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任关系的研究--一项教育社会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系,2O13届博士学位论文.

[2]邓海.QQ群传播中的心理分析[J].新闻前哨,2009(8):89-92.

[3]张文杰.成人学习新模式探索:基于问题的QQ群学习共同体[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