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 信贷 方向

一、关于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

2013年,某市各银行业高度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大力构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截止2013年三季度末,某市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8千余户户,小微企业贷款户数新增近20%,贷款增速近13%,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约2.5个百分点。

从机构类型分析:从各家银行的贷款余额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某市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比较大。

银行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月20%,比年初增加 17个百分点,户数比年初增加18个百分点。

二、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

除了少数大型知名企业,一般的小微企业融资能力都有限。目前,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外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政府已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作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措施,小微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融资很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问题,小微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也难以得到批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微企业的资金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某市是个小城市,经济实力较弱,受某市经济状况的影响,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也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相对大中企业而言,小微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市场较狭小,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差;第二,小微企业多为加工制造业,具有高度顺周期性,在经济进入下行期或市场需求发生逆转时,小微企业很容易同步出现经营困难、市场萎缩、偿债能力下降、违约风险上升等问题;第三,小微企业很多处于产业链的上中游,为大中企业配套服务,一旦大中企业受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经营困难,会首先波及小微企业;第四,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呈爆发式发展,但多数企业的基础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并未相应跟上,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规范,真实性不足;第五,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不规范,容易参与民间借贷活动,民间融资高息高风险、关联企业或担保互保,一旦外部经营环境拖累企业主营业务易导致其资金链断裂,很容易引发风险;第六,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前景良好,但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被银行拒之门外;第七;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多数金融机构对待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德待遇不平等,前者利率基本上是基准利率甚至下浮。

三、关于银行解决途径

为从根本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小微企业良性发展,根据今年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总体目标要求即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银行将紧密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情况,结合某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情况,努力拓展小微企业客户群体,信贷产品创新,切实有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一)加强信息联系沟通,发现营销机会

一是加强同当地政府的协调沟通,立足于信息共享、技术公用和风险共担。

二是加强与某市各行业协会的联系与沟通。了解行业最新信息及企业动态,定期搜集行业协会刊物,关注企业动态、市场行情、政策聚焦、研究探讨及企业规划。,

(二)充分利用政府增信平台、加强对政府信用的开发利用

借助银行信贷政策,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渠道,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合作,搭建业务合作平台,联合政府签约合作协议,形成政府、银行、客户三家共赢业务模式,既可以解决担保难,又能通过政府增信,解决小微企业因其规模小,缺乏信贷所需的抵押担保条件的问题。

(三)整合地区特色产业、建立资料数据库、进行行业指导

某市地区已成规模的特色产业包括加工及产业链延伸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机械类产品生产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上、中端,组织人员分行业建立资料数据库进行行业分析,针对不同点,定期制定具有某市特色的行业信贷指导意见及差别化信贷政策,从宏观上驾驭银行小微企业的经营方针,筛选出对当地贡献度较高、成长性较好的企业,通过不同的信贷产品确保银行有限的信贷资源落到实处。

四、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银行来讲,应对当前小微企业融资的高风险有清醒认识,在继续坚持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融资的战略方向的同时,必须在策略上做好调整,坚决把过快的发展速度降下来,实施均衡稳定的增长;高度警惕当前小微企业贷款中可能的风险,提前做好应对的措施;从长远来讲,既已把小微企业当作发展重点,就应当尽快总结经验,建立适合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新小微企业贷后管理办法、加大非现场监测力度

针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实际,制定了《银行小微企业贷后日常跟踪管理办法》,建立起风险管理部、公司事业部、平台行三位一体的贷后日常跟踪管理机制,规定平台行按月持续报送所经办小微企业日常贷后跟踪管理材料,定期分析异常经营指标及平台行报送情况,指定专门人员针对监测出的异常现象向经营部门发送风险提示反馈单,监测部门藉此筛选出需回访的目标客户,有的放矢开展贷后回访工作。

(二)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防范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关键是基层客户经理风险识别能力和个人素养。因此,必须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增强客户经理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能力、对企业经营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能力以及对财务数据识别分析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客户经理职业道德建设,严防道德风险。

(三)总结经验、开展“回头看”活动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第2篇

我在《中关村》打工的七个年头里,也许是缘于工作的需要罢,十分重视也非常喜欢读创业者“励志”的书,特别是中国IT业的精英,从陈春先、王选、柳传志、纪世瀛、王志东、刘迎建到俞敏洪、李彦宏、王文京、邓中翰……至少有百人以上。他们奋斗的脚步踏着一个节拍,“创新,创新,再创新”,划出了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人生轨迹。这部由“打工皇帝”唐骏撰写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是女儿推荐的,她读完之后“被感动”了,于是把书放在我的书架上,留下一句话,“做‘打工皇帝’比做‘老板’更令人尊敬和羡慕!”

唐骏,这位“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倾情讲述的“职场奋斗故事”,让人动情。

“从常州老家的堂屋,到北京邮电大学的校门,我走过了懵懂而执著的童年和少年;从北京到日本,从日本到美国,我经历了不断尝试、自我拼搏的青年时代;在微软的十年,我从基层的程序员走到微软中国区总裁的位子;在即将离开微软的那些日子里,我又独自经历了抉择前难熬的分分秒秒;在盛大的四年,我完成了从跨国企业高管到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而进入新华都则成为我职业生涯新的起点……”

唐骏,每次漂亮的“转身”,都留下精彩的故事。他的人生箴言是―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那是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转,大到宇宙,小至一花一果,其实都遵循若干非常简明的规则。只要掌握这些规则,就可以不断加以复制,就像我们儿时玩过的万花筒,创造出缤纷多彩的人生。”这是实践者的感悟。

我读过这位“打工皇帝”闯荡人生的奋斗故事,掩卷沉思,却发现一条“红线”―“我爱我的祖国”―贯彻始终;这是唐骏的灵魂。

核心价值观―“我爱我的祖国”

2004年4月,唐骏成为微软中国总裁。此时的唐骏有三个头衔: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微创软件公司CEO和微软中国区总裁。“每做一件事,都必须成功,不许言败”,这是唐骏的性格。此时,唐骏有一段感人的真情道白,读后让人为之感动万分。

我想做一个真正了解中国国情的职业经理人,我在微软中国公司做业务的基准就是―以中国的文化、历史、道德、传统作为标准(简言之,就是中华文化)。我也努力为我所在的公司创造价值,这些价值包括优良的企业文化、科学的过程管理、共享的激励制度和员工的积极参与。

虽然我是一名微软的职业经理人,一个全面接受微软文化的雇员,但我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我需要一个舞台,我选择微软是因为它的现代企业意识和健康向上的文化。当年我是公派留学生,总觉得欠祖国很多,所以我一直想回报祖国。我一直在努力地让微软和中国双方都得到最大利益。换句形象的话说:

我坐在天平的中央,一边是我的雇主微软,一边是我的祖国,我需要平衡各种力量,并且要努力向这个天平两端不断地增加分量。

这是我的职责―最大限度地让微软在中国成功,并让中国从中受益。

在这样的世界观主导之下,唐骏在他开拓性的事业中,一以贯之的做法是:“我向政府保证,微软要做‘好的企业公民’,不仅做纳税大户,还会帮助中国发展软件产业,办更多的合资公司,捐献更多的网络希望小学,帮助中国培养更多的软件MBA。通过这样的‘融入’举措,完成从竞争者大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赤子之心,跃然纸上,报效祖国,始终如一。

感恩心结―尽己所能回馈国家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唐骏的眸子,黑里透亮,闪烁中隐藏着智慧,跳动中张扬坚毅;当然,潮润中带着情愫。年轻的唐骏告别了少年和大学时代,飞越太平洋,开始了留学和创业生涯。

一直以来,唐骏都非常感激国家为他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地给予回馈。”

唐骏从微软总部回国创建上海微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替中国软件业做一些事情。“这么多年过去,从物质上说也许我已还清了国家在我身上花的培养费,但对祖国的情是还不完的。”在上海微软时期,唐骏常被总部说为“不务正业”,原因是他经常免费给国企作培训,给政府机构作演讲。唐骏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的管理经验与更多的中国企业和机构分享。“我也一直有个心愿,若有机会我去做一个国企,不管能不能成功,都要探探路子,把我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再用一用。”

“我一直希望能把中日美三种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并且应用在我的管理实践中,这是我的一个鲜明特点。”

我们希望唐骏能有这样的机会,完成他报效祖国的宏愿。

铮铮傲骨―士可杀而不可辱

唐骏在东瀛留学期间,生活极为艰苦,然而他却极为刻苦。唐骏在书中自白,“某种程度上讲,日本对我的影响比美国对我的影响还要大。”“日本人在工作上的敬业、勤奋、谨慎,深刻地改变了我过去做事毛躁的性格,而变得非常细致和规范。”“导师让我把论文改了23遍”,“重视细节让我受益终身”,“板仓老师的教导,是我的‘简单+勤奋’理念和风格的第一个源头”。唐骏参观丰田公司后的最大启示是“精益求精渗入了日本民族的血液”,他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抓大放小”更要“看细”。

但是,唐骏这位血气方刚的“愤青”,骨子里有一种“嗟来之食不可食”的傲气。当他看到板仓先生“经常以轻蔑的口吻提及美国,除了大米和牛肉,美国还有什么能出口到日本?”可是,当板仓先生同样流露出轻视中国的心态时,唐骏则对他十分的不满。事情终于爆发了,板仓对学生―唐骏的论文嗤之以鼻,并进行挖苦,“这样的论文你还想在日本发表吗?拿回你们中国发表还差不多!”“士可杀而不可辱”。唐骏针锋相对,据理反驳,答道,“老师,我知道这项研究自己是做得不够好,但过去几个月里,我也一直再寻找更好的课题。但你用这种方式指责我,对我是一种侮辱,对中国也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三十六计走为上”。唐骏,这位中国的“愤青”,毅然决然地离开板仓先生,“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美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后来,当唐骏事业有成之后,自责曰,“我和板仓老师发生那次冲突后私逃美国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是不妥当的”。于是专程回日本拜望老师并请同学在著名的“名古屋城”聚会,感谢先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恩。板仓先生席间用一种调侃的口吻说,“你们也看到了我过去对唐骏同学很严厉,这说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后来我对你们要求不严格了,结果一个人才也没出来吧!”据悉,唐骏的离去,对板仓先生也是很大的打击,从那以后,他就不再那么刻薄,到临退休时变得非常温和。

唐式幽默―智斗“美国签证官”

唐骏在日本闯荡的几年间,既看到了日本企业以“管理规范”见长的特征,也看到了其难以产生创意的“短板”。特别是日本民族浓厚的排外意识,让他感到“外国人想进入这个岛国企业的管理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闯入美国之后,唐骏很快就看到了这个多元素国家的宽广胸怀,喜欢挑战、富有激情、勇于创新、乃至于敢于冒险的精神,从而获得了醍醐灌顶般的启示。他先是小试锋芒,发明了“卡拉OK记分器”,卖给“三星”公司,攫取到8万美元的“第一桶金”,穷学生一下子成为“8万美金的富翁”,何等快意!其实,这项“卡拉OK记分器”的专利,最初是想卖给日本“先锋”公司的,殊不料“先锋”有眼无珠,不识货。后来“卡拉OK记分器”进入市场之后,效果极佳,“先锋”从“三星”手中再买使用权时,第一笔使用专利费就付出500万美元。这一科研成果转让的过程,给唐骏上了生动的一课,促使他由“做学问”向“做企业”转变。嗣后,唐骏发明的“街头速配机”和“大头贴”两种娱乐电子游戏机,都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的“适时之作”。仅“大头贴”一项被日本公司买去,获酬金50万美元。

眼界开阔之后,唐骏突发奇思,运作“国际走穴”。1993年,他瞅准时机,同国内演艺圈的朋友合作,请姜昆、宋祖英、黄宏、蔡国庆等中国一流明星到美国演出。正当他把一切安排就绪认为是一桩“稳赚不赔”的商机时,“祸”从天降,“所有中国演员的签证被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馆拒签了”!几经商量,仍无法成行。“难道前期投入的几十万美元就这样打水漂了吗”?天无绝人之路。唐骏凭借日常的观察,认为“美国是一个讲究‘政治正确’的国度。他所在的加州是一个有54个众议员和2个参议员的政治强势大州。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唐骏奋笔疾书,起草了一封致政府官员的信,其中说道,“我这次邀请了许多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歌唱家和艺术家来美国演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但不知为何,他们的签证至今仍未签下来。钱的损失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可是我和我的同事们接到很多小孩子的电话,他们问我:为什么这些艺术家来不成美国了,美国不是很民主吗?”信的末尾,唐骏“软中有硬”地告诉“官员”们:如果几天收不到回信,我会把这封信抄送给《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等这些大报备案。唐骏在这56封信上签上大名,贴足31美分邮票,寄出去了!

这封信传到了美国移民局、白宫办公厅,甚至转到了总统克林顿的桌上。那位拒绝签发的“签证官”,迫于诸方压力,终于顺水推舟,立即给唐骏发传真:“现在我正在重新审阅贵公司的申请,按照美国的签证政策,只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演员才能到美国进行商业演出,但您的资料中没有提供足够证据说明这些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演员。”锣鼓听声,好话听音。问的蹊跷,答得明白。唐骏也就见好就收,在传真中“幽他一默”,回敬道:“中国有11亿人口,真正会说相声的只有6个人,其中姜昆是最好的,所以说全世界说中国相声最好的就是姜昆。中国湖南有一个少数民族只有53户人家,其中能唱本民族歌曲的只有3个女孩子,唱得最好的叫宋祖英,所以她是演唱那个少数民族歌曲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人。”传真发出不到两个小时,体现美国效率,签证官的回电极其明白―“经过判断,他们确实是世界一流的演员,签证即可发给他们。”

驳伪命题―“中国人不会做管理”

唐骏在美国打拼多年,经常听到一种声音:中国的研究及技术人才很优秀,但往往难以胜任管理工作。对此观点,唐骏不仅百分之百地反对,更重要的是他用天才的管理才能和杰出的管理效果―他领导下的清一色的中国人的管理团队是微软全球最优秀的团队―证明了“中国人不会做管理”是个伪命题。

在唐骏的眼中,世界是多元的,“不同的民族在擅长的领域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法国人长于艺术,奥地利人在音乐上表现更杰出,美国人更胜任商业创新的工作,但这些仅仅是由于这个民族的文化土壤所决定的”。于是,唐骏吸纳百花而酿蜜,“师夷之长”而壮己,创造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唐骏式管理方法”。

“唐式管理”的风格是:“日式+美式+中式”。这种风格的形成,源于“祖国母亲给了他‘黑色的眼睛’”,“日本留学培养了他‘严谨精密’的作风”,“美国闯荡鼓舞了他的‘创新开拓’精神”。

“唐式管理”体现了“杂交优势”。他认为“西方式的规范必须加上中国式的人情,两者缺一不可。这种管理理念乃是基于我对人性的理解”。因之,“唐式管理”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东方。

“唐式管理”是“中西结合”和“洋为中用”的典范。唐骏自云,“一方面我尽最大限度地全面拷贝了美国微软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规范,另一方面我意图创建一种符合中国人心理习惯的中国微软企业文化”。于是才有“唐骏式面试文化”、“唐骏式职业化培训”、“唐骏式员工增值计划”、“唐骏式企业发展路线图”等。

2004年2月,唐骏离开微软时,微软对唐骏的评语是,“唐骏对微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工作领域涵盖了产品升级、产品服务和支持以及微软在中国的商务推广。”微软授予唐骏“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的称号。盖茨先生留下一句感人至深的话:“感谢你为微软做出的伟大贡献,我期待着你重回微软的那一天,再和你一起工作!”此时的唐骏已经“移情别恋”,思念祖国,钟情国内企业,他回答盖茨的文字,颇有“性情中人”的意味“微软是我的‘初恋情人’,我爱她,但永远不可能再娶她了。”

唐骏,够“爷们”!中国男人的典范。

唐骏箴言―把玩“八条潜规则”

“归去来兮”。唐骏告别“微软”加入“盛大”之后,辅佐陈天桥,取得了有口皆碑的成绩。早在2004年1月15日,唐骏和陈天桥同台殊荣“2003年度十大IT风云人物”称号时,“两个企业强人联袂共舞”的决定已经成为事实,只待择日宣布“出嫁”和“迎娶”而已。似水流年,四年之后,唐骏说:“在我的价值观里,总是希望人生有不同的经历,做不同的事。”依依惜别“盛大”时,他向人们特别是那些有志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同行,道出了“八条潜规则”。其实,所谓的“潜规则”并无秘密可言,只是一种在有中国特色的“民企”工作须要注意的管理原则。这“八条潜规则”是:

“低调进入,看淡权力,‘夹心饼干’,财务干净,不带旧部,温和改进,不交朋友,在最辉煌时离开。”需要赘言的是“夹心饼干”意味注重沟通,重要决定中“互融智慧”。所谓“不交朋友”寓意与同事“保持距离”,避免生发“亲疏远近”的误会。其它都明白如话,无须解释。

所谓“潜规则”,实际上是唐骏的管理箴言,体现他融入血液里的管理理念。诸如“简单+勤奋”,“战略上现实主义和战术上浪漫主义”,“让他人变得伟大”,“面试每一个人体现尊重”,“大学生校园计划”,“我的市场做秀观”,“销售:三流靠手段,二流靠品牌,一流靠人品”,“创造员工愉快的工作氛围”,“烦恼情绪转移大法”,“职场人际关系的‘圆心理论’”,“感动员工的人情化管理”……都是职业经理人可资借鉴的理念和方法。

寄语

唐骏,这位“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永远拥有一颗“中国心”,“潜伏东瀛”,“闯荡美国”,环游世界,终于擘画出一条适应多元发展的新路线图。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第3篇

把握基调,重树信心

面临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键要看经济报道能否树立人们的信心。温州日报等媒体报道基调非常明确:以积极的姿态、正面的引导、务实的行动,帮助市场重拾信心。

2011年9月21日,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欠款出逃,这被视为借贷危机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温州日报对社会舆情进行细致分析后认为,温州企业当下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因此不能让企业四面楚歌,而要为企业递伞驱寒。10月10日,“眼镜大王”胡福林在一片猜疑声中回到温州。当天晚上11时,温州日报记者在第一时间对胡福林进行了采访。10月11日,温州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独家报道《信心有了,离恐慌就远了》。报道采用纪实的专访形式,用朴实无华的笔触记录了胡福林离开温州20天的行踪,解答了社会上的种种疑问:20天中他在哪里?当时为什么出走?此刻为什么回来?企业负债情况到底怎样?信泰未来何去何从?报道中写道:“尚处在风口浪尖的胡福林略显憔悴,但神情泰然、语气诚恳”,“其实人在美国,心还在温州”,“当时去美国是临时决定的”,“是去讨账”。谈到未来,胡福林说:“整个资产不能叫破产和清盘,通过协会和政府重组,可以解决目前的债务困难。”10月12日,温州日报又在头版刊登消息:《中行浙江省分行率先表态 全力支持信泰走出困境》。这两篇不同形式的连续报道,极大提升了温州人重振温州经济的信心,发挥了媒体引导热点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温州日报在要闻版重磅推出“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温州总动员”专栏。报道面涉及银行、信用社、中小企业、企业员工、企业协会和与企业相关的工商、税务等部门。《财税“新政”帮企业化危为安》、《一户一策帮企业化解风险》、《龙湾30家企业抱团突围》、《对小微企业实行差异化金融服务》、《债权人集体变成企业股东》……这些报道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既有直接的政策利好信息,鼓舞人心;又有转型升级的正面典型,给人启迪;更有对危机原因和对策的专业分析,进一步改变了人们对民间借贷崩盘的强烈担忧,稳定了人心,给人以警醒,予人以启迪。浙江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此予以肯定:“温州日报将‘走转改’活动与经济热点和社会关注点紧密结合,精心策划,通过重磅报道积极进行舆论引导,成为浙江媒体‘中小企业一线行’活动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解析样本,提升实效

民间借贷风波明白无误地传递着一个信号:做好实业才是发展方向。温州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果断提出破难攻坚,全力打好“项目攻坚建设”、“实体经济振兴”等七大专项行动。温州日报通过对温州中瑞电气、温州海洋五金有限公司等一批潜力型小微企业的样本分析,展现他们在逆境中如何“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凸显“实业的力量”,以鼓励更多企业加大实体经济投入,从而带动温州市上下全面扎实开展实体经济振兴行动。

《“实·力” 温州小微企业成长采样》系列报道从今年3月7日开始推出。每篇稿件约2000字,既有写单个企业经验的,也有将两三个具有共性的企业组合成篇的。稿件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记者的实地所见所闻,呈现该企业发展的亮点所在。第二部分通过记者与企业主的访谈,反映企业主坚守实业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是记者手记,简明扼要点评实业经验,得出启示。至今年4月初,已刊发《不羡他人炒房 只顾埋头厂房——中瑞电气为实业梦盖起坚实的“家”》、《不惧强手如林 专攻“以小博大”——志远阀杆五年内获21项国家专利》、《好邻居就是一本“实业教科书”——瑞安三家小企业十年来互助成长》等10多篇报道。这些稿件角度新颖,实例充分,不仅可读、悦读,而且经得住深读,读后还能让人得到启迪。

通过这些实例报道,读者感受到小微企业犹如一颗颗经济体的小种子,种子间的携手与合作,在较为逼仄的生存空间,弥补不尽完善的发展条件,尽量做大做精做强。记者也在文中为小微企业主们喊出了心声:“更需要有关部门发挥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作用,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给他们阳光雨露,让他们茁壮成长。”

在单篇样本型的系列报道之后,温州日报还推出综述和系列评论,对温州小微企业的发展进行透视总结,进一步深化系列报道的主题。由于这些样本都来自成功的企业,而且表现出了较好的抗风险能力,他们的经验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贴近性,值得其他企业借鉴效仿。因此,温州日报这组凸显实效的报道深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肯定。

搭建平台,助推发展

创新经济报道要体现党报集团的高度,讲究报道的深度,还要追求服务的热度。服务的热度就是要不断搭建互动平台,引发社会的共同关注,引导人们共同来应对危机,从而提升媒体为经济运行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4月13日,温州晚报和有关部门积极穿针引线、搭建平台,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高峰论坛的演播室搬到温州。“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高峰论坛——探路温州金融改革”以回顾温州金融改革之路始发,围绕此次国务院确定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展开各方讨论与述评。其间,关于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等内容的讨论尤其热烈。各方观点针锋相对,不断摩擦出智慧火花,为序幕初启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下一步如何创新、政策如何执行、项目如何落地,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这一场持续两个半小时、充满了争论声和掌声的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媒体对温州的聚焦。

为唱响温州品牌,助推温州转型发展,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还联合温州市委宣传部、市经合办、工商联等单位,举办“品牌温州全国行”大型活动。

“品牌温州全国行”大型活动将持续10个月,计划途经全国大约100个城市。自今年3月26日活动启动以来,温州商报记者已走访了金华、义乌、杭州、广州等18个城市,并在当地举办了主题论坛、项目对接会、电商之旅等活动。每到一个城市,活动采访团都拜访当地温商、走访温商创办的企业、商场、市场、项目和温州品牌专卖店(柜),深入了解温商、温州品牌在当地的发展情况,发放“品牌温州全国行”宣传册,为温州企业和温州产品开拓市场、在外温商回温发展提供了一个宣传平台。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第4篇

从《IT经理世界》最近一年里所接触的创业团队中,我们得到一个很明确的感受,这一波的互联网创业者较以往更加脚踏实地,心高高在云端,脚却深深扎根在泥地。

一位做移动数据分析的创业者分享的创业感受,让我们印象深刻且有代表性:你必须清楚自己核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这远比考虑规模化更重要。这个创业团队在产品化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商业模式”这个关键词,一直努力让自己的业务“离钱更近”。

那接下来就是选择的问题。

比如,是toC,还是toB?

互联网惯常的打法是先圈用户,再考虑怎么赚钱。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创业团队,主动放弃toC的业务模式,或者选择toCtoB“曲线救国”的方式,尽量避开在“还没有特别好的付费习惯”的中国互联网用户里寻找商机。

再如,是服务互联网企业,还是去啃传统行业的“硬骨头”?

有一些创业团队明知拓展传统企业市场的难处:教育市场的难度和成本往往比进军互联网领域更高,传统企业对于IT类的新技术新产品往往更谨慎,尤其是还在成熟中的技术产品。但是,他们却偏向虎山行。事实上,这一波互联网浪潮将以摧枯拉朽之势深入到传统行业,换言之,传统行业较以往有着更强的压力和动力“深度互联网化”。

再有,是去抱大公司的大腿,还是做中小微企业的生意,从帮忙它们省钱里赚钱?等等。

下面我们要介绍的三个创业团队,它们的摸索与尝试,是创业公司群像里掘金企业级市场的缩影。

做传统行业的生意

大数据概念的出现改变了整个IT界。当企业对数据规模的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数据量的需求,于是整个业界也在开始寻找新的技术,来满足这种需求。这就是大数据和非关系型数据库需求的由来。新技术中,知名度高的可能当属Hadoop(一种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与NoSQL(非关系型的数据库)。

广州巨杉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巨杉”)是一家专注于新型NoSQL分布式数据库研发的创业公司,SequoiaDB是他们的核心软件产品,创始团队成员都来自于IBM北美实验室,长期从事关系型数据库DB2的研发工作。

巨杉公司联合创始人、CTO王涛认为,Hadoop与NoSQL实际上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尝试解决大数据的问题。Hadoop看待大数据是作为批量处理引擎,它的优势是做数据的批量处理;NoSQL适用的场景是数据量超大、高并发、实时查询处理的数据。

在很多企业客户的实际应用中,巨杉的NoSQL数据库产品通常是与Hadoop的技术来结合的。“对于很多企业级用户来说,打造大数据平台远远不仅仅是一个NoSQL数据库。因此我们一直在大力加强与IBM、Cloudera这种大数据领域巨头的合作,利用我们在大数据平台中实时数据访问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数据平台。”王涛介绍,巨杉数据库已经与IBM达成战略合作,现阶段作为IBM大数据平台BigInsights中一个模块,对平台形成一种补充。

这几年来,NoSQL数据库凭借其易扩展、高性能、高可用、数据模型灵活等特色,吸引到了大量互联网公司的青睐,国内的比如淘宝、京东商城、360、新浪、搜狗等都已经在局部尝试NoSQL解决方案,国外的比如Google的 BigTable 和Amazon 的Dynamo使用的就是NoSQL型数据库。

但是在传统行业的企业级市场,无论是Hadoop还是NoSQL技术都还在起步阶段。王涛介绍,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开源NoSQL项目,但巨杉数据库SequoiaDB与他们有很明显的区别,巨杉数据库更专注于企业级市场,并为此开发出很多特。

很多熟悉巨杉数据库产品的人,通常会把它们和MongoDB进行对比,后者是一家开源的非关系式数据库初创企业,也是纽约当下人气型科技公司,新近获得2.31亿美元的投资,公司市值跃升至12亿美元。王涛介绍,SequoiaDB与MongoDB虽然都是文档型NoSQL,但是走的道路却截然不同。

王涛回忆,巨杉数据库在初次与民生银行合作时,就发现对方用MongoDB“有很多痛点,很多企业级需求不能被满足”。他介绍,MongoDB是互联网基因的产品,它的功能和需求是根据互联网的模式打造出来的,它的应用场景基本就是全新的、和其他产品完全独立的环境。“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这种信息孤岛所带来架构上的破坏是致命性的,其影响远远大于这个产品所能带来的价值”。

王涛介绍,他们最初设计产品时也跟同行一样更多考虑的是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但是在与企业客户深入沟通后,他们才意识到,企业级客户的应用场景与互联网公司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在与民生银行的合作中,后者提出希望巨杉数据库能支持事务(用户不需要字节去编写复杂的提交回滚逻辑),支持SQL,支持与Hadoop集成等,而这些都是MongoDB做不到,但企业级客户却非常看重的事情。王涛介绍,巨杉数据库根据这些“很有价值的反馈”对自己的产品做出调整、甚至是定制。

这些服务传统行业客户的经历,促使巨杉数据库形成这样的产品开发特色:不能单纯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思路,各扫门前雪,只是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最好,而要考虑与其他生态圈的结合。

王涛介绍,业界预测NoSQL特别是文档型NoSQL在未来2~5年内将会规模化进入传统企业。“这是我离开IBM创业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传统行业需要企业级NoSQL。”

当然拓展传统企业市场,教育市场的难度和成本往往比进军互联网领域更高,不过王涛认为,一年前与一年后,传统行业对NoSQL型数据库产品的认可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MongoDB估值变化就是一个侧面。此外,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比上一轮互联网浪潮时表现得更强烈。

在“制造2.0”里觅商机

过去一年,风风火火的社会化网络营销领域,在王震看来“只有事件,没有模式”:大家都还在用“传统广告惯性思维”做社会化网络营销,即内容为王,用内容创新加上大号传播来吸引用户,没有出现与“小米模式”影响相当的事情,更无出其右者。

王震是微众传媒创始人、CEO,微众传媒是一家社会化网络营销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独家为小米公司定制了微博运营系统,也借此在社会化网络营销领域一战成名。

在王震看来,“小米模式”创新有几个关键点:全民参与设计产品,产品快速迭代升级;用社交网络/社交关系网络来做传播;让粉丝来为好产品说话,形成口碑传播;不再通过庞杂的信息和大量的广告投入来验证产品的好与坏,而是社交验证;要找到真正懂产品的意见领袖。

在这种社会化网络营销的过程中,每个用户都在参与完善一款产品,进而产品与用户之间形成了“互惠互利”的新关系,产品的优点在用户的社交网络中被讨论传播。

借鉴“小米模式”,王震对于社会化网络营销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为好产品代言。他还认为,适合这类网络营销的并非所有的产品,而应该是有特点和稀缺品质的产品。这里的“好产品”并非局限于品质的好坏,还包括产品运营体系、用户服务体系。

王震的这套社会化网络营销思路,与现在传统的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推广思路是有明显差异的。王震认为,传统的做法,不管是“直通车”还是“竞价排名”,都是“唯钱论”,“谁出的钱多,谁在搜索结果里的排名就能靠前,跟产品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

2013年微众传媒服务近300家的客户。现在正在逐步压缩客户数量,王震透露,收缩了1/3的客户,“是主动地压缩,为了挑选好产品”。因为主动调整商业模式,微众传媒2013年的收入规模虽保持了倍增,但放弃了部分的增速。

王震还透露,他们已经将“小米模式”复制到七八个传统制造行业。

比如,与王震他们有合作的一家贵州的白酒酿造企业,是贵州茅台镇产量前三的企业,旗下已有的白酒产品在贵州全省销量第一。2013年白酒行业整体不景气,但是这家酒企却用三个月的时间,把一款新推出的感恩定制酒做到上千万元的收入。这款定制白酒充分借鉴了“小米模式”:每一瓶酒都能让消费者通过二维码定制祝福语音;通过社会化媒体找到懂酒的人,作为这款新品的铁杆粉丝,他们参与到产品的策划、设计、传播等环节;对外宣传上,企业主动曝光了这款定制白酒的成本,解释了为什么这款酒与茅台酒的品质相当,但售价却只是后者的几分之一;为了避免在渠道环节上的掺假、同时也是减少渠道成本,定制酒以电商方式直接从产地到被赠送者手里。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复制“小米模式”定制的白酒,从产品策划到运营,销售以及售后等整个环节,都已经与传统白酒产品不一样。

王震说,他曾与台湾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分享过“为好产品代言”的理念,虽然王本人很赞同,但是要在HTC现有的体系里推动却面临重重困难,比如网友反馈的意见,公司的产品设计师就很难认同并将他们采纳到实际的设计方案中。

什么样的企业会有迫切的愿望,与王震他们来一起来复制“小米模式”呢?王震总结有三类企业:传统制造类企业,没有品牌,一直做代工的,受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自立品牌”势在必行;受“小米”成功的鼓动,要建立全新品牌、希望实现品牌形象突破的企业,王震接触了十几家手机制造商,对方都有强烈的制造全新品牌的意愿;有很好产品基础和资金实力的创业团队。

现在,王震希望能够将微众传媒的商业模式再往“钱”推进一步,“用微博取代传统广告,用微信取代传统门店销售支付、售后服务”,如此一来,通过社会化网络将完成整个“营销推广-销售-售后”的交易闭环,王震称之为“微营销的完整闭环”。

基于这样的设想,微众传媒的商业模式,也将尝试从现在的“按月、按年收取服务费”,转向与企业客户“按销售额分成”的模式。王震认为,这也是微众传媒在摸索“E-commerce(电子商务)转型Social Commerce(社交商务)”。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和尝试,甚至初听起来感觉“很忽悠”。但是王震透露,新的商业模式2014年预计将为微众传媒带来上亿元的收入,公司将实现盈利。

在这个交易闭环中,最关键的是精准,如何精准地找到真正懂产品的用户(意见领袖),如何通过意见领袖相对精准地影响更多潜在用户和一线用户。

这就回到了王震和微众团队最核心的能力,搜索以及大数据分析。微众传媒的技术优势在语义分析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这个团队的前身曾开发了“问天句典”,王震介绍这是中国第一款商用的语义分析产品,也是2007版“金山词霸”的原型。微众传媒为小米等公司提供的社会化网络营销服务,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大数据分析模块(知识库的管理体系)。

按照王震设想,微众传媒2014年将在十大行业领域里,与企业合作伙伴共建十个品牌。他甚至想,如果微众传媒“微营销”的理念和模式能够推广开去的话,未来甚至可能与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现有的营销推广模式相碰撞。

帮中小企业一起赚钱

从2013年往前倒数3年,是田宁给自己和盘石公司预计的转型时间。这次转型无异于“再创业”。在他看来,转型后的产品打磨、团队磨合、市场培育等,进展都在预期中。田宁创业的盘石,是一家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的网站联盟广告公司。

从2010年开始,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盘石”)将年收入7、8亿元的广告业务全部砍掉,完全转向专注于整合垂直网站资源、服务中小企业的网盟广告平台。盘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田宁向《IT经理世界》介绍,转型后的盘石目前已接近盈亏平衡。

2003年田宁创办盘石,办公地点在杭州文三路,阿里巴巴就在斜对面的华星大厦,一街之隔。那时的田宁经常夜里十来点钟带着员工悄悄地去阿里巴巴参观。“整个华星大厦只有(阿里巴巴)它那一层灯火通明,它的员工都在加班。我那会儿带员工干部去看他们公司,是想告诉他们(自己的员工),‘你们得像阿里巴巴一样疯狂’。”

今天田宁把盘石跟阿里巴巴作比较,感觉“很惭愧”,马云是在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的生态圈,而他自己2003年创业时的第一想法是,“怎么样做出产品卖出去、尽快赚到钱”。

盘石和阿里巴巴一样,做的都是中小企业的生意。田宁希望用自己的产品,比如盘石网盟广告(中文网站联盟,专注于中小企业的网络广告服务平台)、龙盘(为中小企业打造的网盟广告管理系统),能够帮到中小企业,“他们只要专注于自己的线下,把网上的网络营销、网络推广交给我”。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中国有三千万到四千万个中小企业。

说到网络广告联盟,谷歌、百度无疑是巨头。不过田宁自信,如果说服务中小企业,他和盘石更了解他们的需求。

比如百度青睐与动漫、影视、音乐、小说等娱乐类的网络媒体合作,盘石也曾效仿过谷歌、百度,但是后来发现,这些娱乐类的网络媒体跟广大中小企业的诉求并不匹配。

“我们很难说服一家机械制造的企业,把广告投到音乐类、小说类网站上,反倒是一些行业性的、垂直类的网站站点,比如机械网、阀门网、机电网等,是对方感兴趣的。”田宁介绍,盘石的网站联盟有70%~80%的流量来自“行业垂直网站/站点”,这样一来,广告的受众群才可能比较精准定向,“只有行业用户、潜在用户才会访问行业网站”。

在广告投放的追踪、反馈上,在整个营销效果的图表化呈现上,盘石也做了大量工作。“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员和团队,去跟踪广告投放的效果,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中小企业主更加傻瓜式地了解这些。”田宁说。

网络广告联盟的实质是掌握流量。但是田宁认为,网盟不是简单的“流量打包”,把中小网站的流量集合在一起,而是要定向,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了解“哪些流量会给企业主带来购买兴趣,哪些流量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用户”。盘石网盟广告的后台采集了大量的网络行为数据,并对合作的中小网站进行评级,而且会把不同的流量进行分层,田宁称之为“细分的研究”。

盘石需要撬动两头的资源,中小网站和中小企业主。如何说服“抠门”的中小企业主花钱投广告?

田宁的回答是,关键看产品是不是“准确地符合中小企业主的需求”。他介绍,盘石网盟广告平台所做的流量“细分研究”,甚至会细化到一个流量在合作网站的主页停留时长,跳转到二级页面需要多长时间,最终填写问卷的几率,二次重复访问间隔时长等等。

什么样的投放效果,才是中小企业主最在意的?田宁的回答有些让人意外,并不是诸如电商网站看重的CPS(Cost Per Sales,按每个订单/每次交易付费)。他认为,CPS是“过度神话了互联网营销的效果”,在他看来,精准营销、定向营销应该是指“效果营销”,“我能帮你带来的有效访问,比如有效注册、有效展示、有效观看、有效点击,不一定要捆绑营业收入(CPS)”。

在田宁看来,针对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还在路上”,属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也越来越有这样的意识,如何花最少的钱,让自己产品和服务被更多的人知道。当下中小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不景气,反而会加速盘石这类公司的业务拓展,因为对方更倾向于选择“更低成本的营销途径、营销推广方式,或者说更高性价比的推广渠道”。田宁透露,现在盘石平均每个月的营收都环比增长15%~20%。

小微企业回头看工作范文第5篇

    (一)农村微型企业概述 参考国外的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10}66号),该《意见》将农村微型企业定义为:雇员(含投资者)20人及以下,创业者注册资金1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

    笔者从处事易、借贷易、租地易、市场易等四个方面就现在的创业条件与经济萧条前的创业条件进行了一场调研。研究对象涉及了重庆市的30名工商管理专业人士、30名各级村官公务员、30名企业管理层人员、30名创业者、90名返乡农民工等五种不同组别的人群。这五组人群依次对处事易、借贷易、租地易、市场易等四个因素的创业条件做出评分,同时设定经济萧条前这四个因素的易度系数各自都是5,易度基数总和是20。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各组人士普遍认为较之经济萧条前,当前创业的各项指数有所提高。加之目前创业的机会成本最小,企业更容易生存与发展,因此还是适合创业的。在调查中,有农民工表示,如果现在还犹豫创业,以后也就更下不了创业的决心了。以重庆市万盛区为例。截止2011年5月31日,万盛区已发展农村微型企业288户(其中,去年发展117户、今年以来发展171户),解决就业人员1626人、户均带动就业5.6人;共发放财政补助资金830.9万元、户均2.89万元,其中:市财政补助资金691.2万元(户均2.4万元)、区财政补助资金139.7万元(户均0.49万元)。反映出农村微型企业对于促进就业,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农村微型企业经营模式选择 农村微型企业的经营模式由创业者自行选择,可采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种经营模式。农村微型企业被资助者确定为“九类人群”,即大学毕业生、离岗失业者、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城乡退役士兵、文化创意者、信息技术人员等,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万盛区在人群构成方面,申办微型企业的291人中,以返乡农民工为主,其达到了45.4%,而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信息技术人员、文化创意人员分别只占19.3%、9.6%、1%、1.7%。反映出农民工是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的主力军,而农民工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是最严重的,进而说明研究农村微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必要性。

    二、农村微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

    农村微型企业是雇佣员工(含不支付工资的投资者以及其亲属)少于10人、总资产少于所处行业小企业的平均额、在农村地区具有固定经营场所或固定经营业务、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统一的规模细小的经济组织。对农民工这样一个资源少、创业知识缺乏、创业技能不高的特殊群体来说,这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回乡投资兴业的平台。笔者经有关资料分析,将影响农民工创业的因素主要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能力因素,如图2所示。

    (一)融资难制约农村微型企业发展 农村微型企业抵押物缺失,信用较低。银行在商业化经营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一般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而农村微型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更为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降低了银行贷款的动力。

    (二)手续繁、门槛高、税赋重等因素制约发展 农村微型企业所面临的基层政府对其服务态度差、创业手续繁杂、门槛过高、税赋繁重等问题都制约着创业者的积极性。万盛区地税部门对农村微型企业税收基本上参照了个体户征税办法,实行核定征收的方式(月营业额在5000元以下的免征),农村微型企业税赋与同规模的个体户基本持平。而国税部门,一是依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对个体户可以实行核定征收的办法(月营业额在5000元以下的免征),而对农村微型企业采取了与其他企业相同的征管方式,即查账征收的办法,没有起征点;二是要求农村微型企业必须建立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因此,在从事需缴纳国税税种的行业中,部分农村微企业主认为与同规模的个体户相比税赋较重,而要求其建立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更是加重了负担,特别是对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财务管理知识、经营情况欠佳的农村微企业主来说无疑是“得了2、3万元的补助,找了个‘麻烦’”。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部分人员望而生畏,不愿意申办农村微型企业。

    (三)自身能力约束发展 一是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其发展能力受限。(1)随意选择投资项目,盲目决策。大多数农村微型企业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对市场形势缺乏足够的分析判断,发展定位不明,市场营销思路不清。主导产品同化严重,容易形成跟风发展的氛围。结果造成市场供大于求,恶性竞争,影响资金回收及运作,创业信心受到打击。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微型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表现在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村微型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同时,多数农村微型企业投资规模小,出口或销售市场占有份额较小,其发展能力受到很大制约。从图3可以看出,万盛区在产业构成方面,产业较为单一,种养殖业占一半以上,达到了56.6%,并且种植、养殖的规模也不大,特色不突出,主要集中在生猪、山羊、肉免、肉鸽、家禽的饲养。而技术含量和智力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类产业分别只占2.1%和3.1%。反映出农村微型企业存在着产业构成比例严重失调,缺乏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等严重问题。

    (2)农村微型企业典型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农村微型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管理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农村微型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些管理者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甚至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农村微企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也阻碍了农村微型企业的发展进程。

    二是缺乏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忽略依法理财制度要求。(1)财会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使得不少会计账目不清。有的用不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白条顶库”;有的用银行账户代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甚至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有的保留账外公款,即“公款私存”;有的不能通过财务分析发现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并尽早解决问题,只有当出现重大问题时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使经济危局难以挽回。(2)依法理财的观念淡薄,综合素质不高,跟不上新经济环境下的各种先进管理办法。

    从图4可以看出,万盛区在文化程度构成方面,低学历偏多、高学历偏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最多,接近三分之二,达到了63.6%。他们在参加创业培训、办理各种手续方面困难较大,创业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企业的“存活率”让人堪忧,而具备大专以上、高中(中专、技校)文化程度的人员分别只占10%、26.4%。反映出农村微型企业人员知识水平偏低,更无法意识到依法理财在农村微企中的重要性。

    三是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严重。(1)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财务杠杆作用,适度引进负债,提高自有资本的收益率,避免因过度增加企业负债而加大企业风险。创业环境有着多变性,特别是在经济萧条环境下,资金预算再考虑充分也可能存在问题,时常需要在创业过程中增加投资。(2)农村微型企业在进行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时,大多数都是依靠关系,采取口头协议的形式,没有订立规范合同的观念。主要往来于经常性的关系之中,不需要办理像商业银行那样繁琐的抵押、担保手续,通常写一张借条或口头约定即能解决问题。即使签订合同,合同条款权利义务也不明确,甚至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而成为无效合同,使权利主体丧失法律保障。

    三、农村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加强对策

    (一)政府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在解决农村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当地政府应突破现有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限制,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具体操作条款。重庆市政府指定专门的担保机构为农村微型企业提供免费担保,承贷金融机构按照担保基金与贷款余额1:3至1:5的比例向农村微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在原重庆市小额担保贷款办法的基础上,万盛区扩大贷款对象,提高贷款额度,放宽担保条件,简化申贷程序,成立了区小额贷款创业担保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审贷,农村微型企业可在两周内获得5-30万元贷款,并在两年内给予政府贴息。

    (二)政府开辟“绿色通道”,税赋降至最低 在前置许可办理方面,相关单位应进一步开拓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农村微企业主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规模小、刚起步和资金短缺的特点,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按照重在引导和后期规范的原则,除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行业外,应降低准入门槛,只要达到基本条件,即可给予行政许可,然后待其正常经营后,再引导他们逐步规范经营行为和改善经营条件。在税收征管方面,有关部门应合理把握税收征管“宽”、“严”尺度,降低农村微型企业的税赋。万盛区工商分局加强与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财政局的沟通和协调,按照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工商局今年5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通知》(渝地税发〔2011〕97号)的有关要求,结合农村微型企业规模小、刚起步的特点,参照个体户的税收征管办法,对农村微型的税收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对确需实行查账征收的,可由指定单位免费为其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其费用纳入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