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范文第1篇

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形式多样、危害严重。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以回扣等商业贿赂为手段,向医疗机构推销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导致医药服务价格不断攀升,直接损害广大患者的利益。

第二,一些医务人员为获得回扣、提成,滥用某些药品和高值耗材,既损害患者健康,又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第三,严重腐蚀了医疗卫生队伍,一些医务人员成为不法企业的代言人,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

近几年来,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纠而复生、打而不绝。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败坏了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的形象,是造成医药管理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坚决治理。

这次专项治理的重点,是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正常医药购销秩序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医疗机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采购活动中,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或回扣的行为;

第二,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活动中,收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回扣或提成的行为;

第三,医疗机构接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不按照行政事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私设小金库、用于少数人私分的行为;

第四,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在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招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给予的各种名义的财物的行为;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范文第2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只有你2009”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市药管中心上半年业务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药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药品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医保局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现将上半年主要业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中心注重党建和业务融合促进,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学习,认真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强化药耗供应保障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各项药品惠民政策,在市医保局领导下,强化考核督导,完成市属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配送合同续签工作,认真做好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监管工作,有力保障市属八家公立医院临床需求。

(一)国家集采药品按期落地,及时落实集采药品联动降价政策。第四批国家集采药品在市属公立医院于5月9日起开始执行,第一批(第二年)、第二批(第二年)、第三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采购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截至目前(6月21日),我市采购国家集采药品(省平台数据))累计达3684万元,按照平均降幅(56%)计算,采购金额减少2063万元,按照报销比例60%计算,为患者节约资金825.2万元,为医保节约资金1237.8万元。

(二)推进省谈判议价结果和国家医保谈判药政策落地,执行市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带量采购结果。根据省局要求,今年继续执行省抗癌谈判药13种抗癌药中的7种,截至目前我市采购省抗癌谈判药累计193.83万元。按照《安徽省医疗保障局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执行2020年安徽省临床常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结果的通知》(皖医保秘〔2021〕3号)要求,按期执行60个临床常用药品的省谈判议价结果,全市已采购1057.53万元。推进国谈药品政策落地。根据省平台数据,我市医疗机构今年已采购国家医保谈判药5816万元,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用药需求。今年1-6月累计采购74种短缺药品、急抢救药等保供稳价药品609.4万元,实现了供应顺,价格稳的既定目标。

(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结果。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布置督导市属公立医院全面执行国家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和继续落实2020年省两批四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结果,全部零差率销售,严格落实惠民政策。2021年1月至5月28日市属公立医院采购中选产品金额为1212.54 万元(采购数据为医院提供),按平均降幅推算让利节约3020.34万元。

(四)积极推进全省血液透析器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对各级公立医院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召开生产企业、配送企业、临床专家座谈会,赴宁波市进行交流学习,充分听取企业、医院管理者和临床一线专家的意见建议,切实掌握和了解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配送、临床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和征求意见,不断完善血液透析器集中带量采购方案,目前方案已进入公示征求意见阶段。

三、加强药耗款结算管理,积极化解欠款难题

(一)加强药品高值耗材款结算管理。认真完成药品、高值耗材“进、销、存”环节账务处理工作,做好与公立医院财务科及药品耗材配送企业核对往来账工作,按照合同要求和国家政策及时支付药品耗材款。2021年1-5月份,市直八家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销售收入4.06亿元,其中:药品销售收入3.71亿元,耗材销售收入3584.47万元。

(二)多措并举,积极化解欠款难题。充分运用考核和激励约束等手段和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增值服务费分配制度,对欠款严重的医院严格执行“现款现货”制度,进一步加强药品高值医用耗材款催缴工作力度,积极化解公立医院债务,解决配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四、强化制度建设,坚持考核与信息化监管双管齐下,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一是不断完善健全工作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目录文件附表报送格式的通知》、《市药管中心关于印发市属公立医院关于临时采购药品管理操作细则的通知》、《市药管中心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市属公立医院执行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市属公立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动态调整常态化工作的通知》等工作制度,对公立医院药品目录动态调整、临时采购工作、药品带量采购工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结合药品价格合理形成机制在实践一年多来的情况,积极向市局提交公立医院药价合理形成建议。

二是加强对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配送企业月度考核工作,按季度对市属八家公立医院开展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现场检查。监督检查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网上采购计划及“两票制”的执行情况,了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供应情况,核对药品库存数据,重点检查“17+13+X”抗癌药、“4+7”国家集采药品网上采购及使用情况,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医院和配送企业及时整改。

三是充分利用省集采平台和市药品供应链系统,对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情况开展动态监管。每月核对供应链系统与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数据,积极和省集采中心联系,完成药品供应链系统临采模块与省药品采购系统的对接匹配,切实保障监管数据准确有效。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制药企业;采购成本;资金利用;合理控制;有效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市场开放程度逐步加深,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以往的制药企业经营形式较为单一化,随着市场改革的推进,企业形式更加多元,它们之间的比拼也更加突出。从根本上而言,企业的竞争实力与其资金的利用情况和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企业在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资金花费,是企业取得优势地位的核心。采购成本是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药材、设备、技术等引进的资金花费,它一直以来都是制药企业花费的主要内容。然而,很多制药企业都忽略了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没有严格控制好资金花费,采购花销过大,严重阻碍了成本控制的科学性,且不重视采购成本花费在具体购买环节存在的潜在风险。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我国制药企业采购成本应用的现状,找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完善,合理控制成本花费,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采购成本的相关概述

采购成本是企业在采购货物、设备、材料过程中的总花费。具体而言,它主要是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其中既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定人员的管理费用,也包括相关的采购人员管理费用。采购成本不仅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它还能够综合反映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水平,是构成企业产品成本和价格高低的重要内容。完善采购成本控制工作,实现成本的下降,主要体现在企业资金花费的数额上,是企业产品成本下降。增加利润,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纵观国内外的制药企业,从其发展趋势中不难看出采购成本所占的比重正处于不断下滑的趋势之中,其采购利润值却呈现与之相反的态势,企业利润率不断提高,由此不难看出采购成本得到合理控制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积极作用

采购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资金的第一笔花费,是任何企业资金投放的重点。目前,各制药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采购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完善控制工作。具体而言,其积极作用如下:

首先,加强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有助于规范采购流程。制药企业的采购工作不是毫无章法的,它具有自身的顺序性,一旦破坏了采购的顺序,就会引起采购的不公平现象,从而使成本花费得不到合理的控制。相反,完善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就是将采购行为进行了科学的约束,规范了采购人员的操作规范,督促采购人员按规章办事,并且准确记录采购中的具体花费。此外,通过控制采购成本,还能够发挥采购监督人员的积极作用,提升制药企业的监管水平,避免采购业务出现不良影响。

其次,加强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有助于企业科学制定经营战略。目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科学合理的经营战略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加强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就是全面了解企业库存状况的主要方式,它能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帮助企业领导掌握企业的动态,从而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自身的产品余量制定完善的经营方针,提高企业整体发展水平。

最后,加强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有助于帮助企业做好财务监督工作,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就等同于对企业生产成本花费的控制,在采购中采购人员势必会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及时进行资金登记,为今后的企业工作提供资料支持,降低企业的资金花费。与此同时,由于制药企业采购成本花费数额巨大的特征,加强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工作,对把控好企业成本,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和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想要切实发挥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降低企业的成本开销,企业实现就想了解其在成本控制和采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医药制作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提高,还有原料采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引起市场价格的起伏变动,增加制药企业的采购风险。

第一,制药企业制定的采购计划不科学。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制药企业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企业对市场预测的不准确性,就会导致相关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性,从而引发货物堆积或不够卖的现象,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损失。

第二,招标工作无法精准落实。制药企业采购工作一般都是大批量、大规模采购,采用大范围招标是企业采购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选取最适合的厂家进行进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资金花费数额。然而一些企业在实际招标过程中却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工作人员不遵纪守法、监督管理工作也不到位,影响招标的正规性,无法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第三,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缺陷。从本质上而言,制药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工作属于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一种,采购花费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企业要详细记录采购成本花费的具体数额。但是一些会计人员却缺乏任职资格,在资金核算的过程中不到位,工作流程和工作能力也不科学,资金的具体流向没有得到科学的记载,且相关报表数据不真实、不完整,甚至存在漏报、错报现象,资金流失现象严重。

第四,供应商管理不合理。供应商是制药企业采购的进货源,他们的经营情况和管理能力对企业的采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供应商对药品实施垄断的时候,制药企业就会失去经营自,从而供应商就会占据主导地位,增加企业的经营采购成本。

第五,企业各采购环节的细节工作不到位。制药企业的采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采购成本的资金花费数量。制药企业对原材料供应商和相关数据资料提供的不准确性,都会影响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企业采购成本花费过多。

四、加强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到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了解了其在具体采购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避免问题的发生,发挥其巨大功效,实现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

(一) 树立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新思想

树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新思想,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经营水平,降低资金浪费的关键。在市场经济全面革新的大背景下,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树立其采购成本控制的新思想,是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核心。制药企业采购工作花费的资金数额巨大,每个生命周期的成本价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采购中的设备、材料、人员都属于采购资金花费。一般而言,制药企业的技术越高,其成本花费也越多。因此,企业一定要树立采购成本控制的新思想,将采购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来抓,站在较高的高度制定战略对策。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帮组企业员工明确了解采购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性,让决策者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对采购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

(二) 制定健全完善的企业采购内控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制药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工作也要以科学的体系作保证。具体来说,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可控性,建立完善的采购预算制度,与供应商共同制定审批的科学体系,做好招标工作,设立采购意向合同和相关协议,做好价格询问工作,并精确调研市场,根据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采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采购的科学性,完善制药企业的采购工作。

(三) 对采购管理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指采用精良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对企业的采购工作进行管控,它有助于提高管理的细致化和标准化,完善采购环节,形成统一而又完整的采购链条。具体而言,企业要严格控制和强化原材料价格管理工作,对比采购原材的质量,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遵循性价比最优的理念实施管理,集中发挥采购的巨大优势,提升采购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另外,企业还应该单独设立监管部门,对企业的采购工作加以调查,避免出现违规操作或资金的不合理利用现象。

(四) 提高采购预算的精准性

众所周知,我国的市场经济处于时刻变动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比拼的严峻形势都会引发企业采购成本的变动,不同时间段内的产品价格经常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各制药企业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针对不同的原料制定不同的采购计划,对客户进行分析,了解未来药品市场的变动趋势,从而提高预算的精准性,避免出现药品大批滞留,无法销售的状况。

(五) 强化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文化建设水平

制药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不仅仅只停留在思想层面上,企业要切实推行这一理念,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和思想进行灌输,并将其转化为相关的机制、体系、制度,形成成本管理的新理念。对此,企业应该强化全体员工的采购成本控制思想,形成网络化销售管理,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其中,建立共同的心理契约和成本采购意识,形成统一的管理文化。具体来说,企业要搞好员工培训工作,选拔具有较高素质能力的采购成本职工和财务管理人员进入企业,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采购成本控制理念,并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积极引入具有潜力的员工进入企业进行采购工作的讲座,派遣有潜力的员工到大企业进行学习,逐步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完善他们的道德观念,避免在工作中存在成本采购不当的违规行为,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成本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逐步推进,制药企业形式愈加多元,其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加强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工作,提高管控的有效性,是帮助企业实现资金节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完善企业综合能力的关键。对此,我国各大制药企业一定要树立采购成本控制的新思想,制定健全完善的企业采购内控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并强化制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发挥采购成本有效管控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全面提高。(作者单位:长春远大国奥制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燕.探讨采购内控对制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0:135-136.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范文第4篇

9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国家药监局”)公告称,近期安徽药监局查获一批违法染色增重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责令严重违规的8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停产整顿,收回6家企业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对12家企业进行立案调查。亳州市经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公司达到58家,所有涉案企业占亳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20%以上。

上游难监管

“9月8日被曝光的12家企业,他们的不合格产品均出现在源头上。”曝光后第12天,宣庆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强调。

此次涉案的“染色”主要指金胺O染色,金胺O又名碱性嫩黄,属于接触性致癌物,对皮肤黏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结膜炎、皮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过量食用,将对人体肾脏、肝脏造成损害。在国外早已列为禁用染料,国家卫生部在2008年将其列为非食用物质。增重主要是用铝盐和镁盐增加重量,即使有的掺入物质对人体无害,也会影响药性。

“不管对人体有无伤害,只要改变它原来的性质,都是违法的。”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杨中林说。

安徽中正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周雷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很多农民和收购中介为自身利益在原材料上做手脚。 “一是‘问题中药材’市场需求大,有些人觉得不上色的中药材不好看,就买有问题的原料,既利于储存又美观。二是有些农民种植的中药数量太大,没法完全干燥,只能通过加重等措施弥补损失。”这种情况不仅在较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有,在其他中药材产地也很普遍——亳州当地的中药材种植户提供的中药原料,质量也无法完全保障。

除此次曝光的染色、增重、掺假外,硫黄熏蒸法在市场上也大行其道,这主要也应用在原材料上。很多种植中药材的农民选择用硫黄防虫防腐。一药厂老板给记者举例:“甘肃党参90%(出售时)没有晒干,为防止发霉变质就用硫黄熏蒸。”本刊记者了解到,从2005年起,《药典》已不再允许使用硫黄熏蒸法。

“现在染色、增重等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农村加工经营户,比较分散、隐蔽。对此,亳州市开展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整治,共捣毁了10个窝点,现在还在追查之中。”宣庆生介绍。

很多中药饮片企业为防止原材料有问题,去原材料产地采购原料时都会派专业的业务员和化验员。但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采购人员有时候也很难辨别原材料是否出现问题。

“药材是否染色、增重等,外观看不出来,需要监管,难度也很大。”宣庆生也说。

采购,“恶之源”

“我有高血压,挂20多天盐水了,刚回公司,就出了这么大的事。”9月13日,老沈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老沈是亳州一中药饮片厂负责人,他的企业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工业园区,为国家药监局曝光的12家企业之一。他的企业在本地并不大,可生产200多种饮片,亳州规模较大的中药饮片企业产品一般都有1000种左右。

据老沈对《中国经济周刊》描述,此次自己的企业被调查,源自该厂研究所一名业务员的失误:“今年3月,这名业务员从江西省樟树市中药材市场买进一批中药饮片,我们没有再检验,也没有送相关部门检测,直接售往上海某药企。未售出的运到仓库储藏。”沈所提及的樟树市有“南国药都”之称,安徽亳州的部分中药材来源于此。

“5月16日,我们接到安徽药监局通知,要对中药饮片进行大规模检查。我们送检的产品中,包括从樟树市中药材市场买进的那批中药饮片,有30多公斤。”老沈说。

在对涉嫌违法经营的企业采访中,安徽国鑫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福春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亳州市凯利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回应都与老沈的亳州市贡药饮片厂的表述基本一致:“依据生产记录和出厂记录,出现问题的中药饮片都是从外地采购来的。”

与亳州市贡药饮片厂一样,现在这几家企业同样被停产整改。

樟树医药集团公司销售部的龚思宝对记者说,樟树是一个以中药材为主的农副产品交易流通中心,主要由个体经营户对外销售中药材原料,也有部分商铺经营中药饮片,这些中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自今年6月份开始,樟树中药材市场监管力度开始加强,真正做到挨家挨户地检查。”龚思宝介绍。

周雷斌告诉记者,绝大部分从其他地方采购来的中药饮片并不被允许贴牌包装,也不能入库储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称《药典》)和《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除指定中药饮片外,饮片生产企业不能采购市场上炮制好的饮片贴牌包装。”周雷斌说,这是为了防止各企业间的炮制差异而使饮片达不到要求。此外,安徽药监局在税收上也对饮片生产企业作出规范。“直接从产地采购来的饮片税收要比原材料高。”

“如果采购私人作坊的饮片,药监局一律以假药论处,饮片全部没收,还要按采购价格的3到5倍罚款。即使买自GMP认证企业,不合格也要罚款1到3倍。”周雷斌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安徽药监局一旦发现饮片生产企业购进非指定饮片时,将有以上处罚。

至截稿前,记者多次联系亳州市贡药饮片厂,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对其公司从市场上进购的中药饮片是否为“指定饮片”尚无说法。

自检把关

安徽药监局在亳州中药市场的例行检查一直较为频繁。“自3月份以来,我们常规性例行检查一直都有, 3月、5月、8月、9月,每次各有针对性。”亳州市药监局局长刘青山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除例行检查,安徽药监局还要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自检能力,尤其是此次国家药监局曝光亳州12家中药饮片企业的问题后,要求所有经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购买中药材检测设备。

周雷斌回顾:“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中要有正规的检验设备,检验药品是否合格。但此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如果没有条件购买设备,可以委托当地监管部门化验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不过,自9月8日后,安徽药监局规定,所有GMP认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都必须自己配备这些检测设备。”

9月20日,宣庆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称,“这些企业的中药饮片在哪个环节上染色,药监局还在调查中。现在检验的不合格的产品已经基本全部销毁。”

对于被立案调查的企业来说,损失尚难以估量。老沈说:“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损失两三年都弥补不了。我们根据订单生产,停产时间长了,客户就会逐渐断了。”另一个被调查企业安徽福春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李健军也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不是一件小事,公司销售已经受到影响。”

亳州12家涉案中药饮片企业也包括中国(亳州)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该公司上海华山路店经理室回应本刊记者,称销售未受影响。

上海国大药房南大路店的销售员也表示,其中药饮片销量正常:“我们的货源很多,一旦发现哪家供应商的产品出现问题,产品立刻下架、退货,更换其他货源的产品。”

国家药监局对亳州市部分中药饮片生产公司的曝光,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没有上榜的中药饮片企业的销售。南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余晓军(化名)9月20日就表示,“自9月8日国家药监局曝光以来,我们销售反而变好了,新增了和几家医院的合作关系。”

“文件下达后,所有未购置检测设备的厂家都在忙着订购仪器。”周雷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范文第5篇

OEM,也叫定牌生产,或者贴牌生产,英文全称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意即原始设备制造商。OEM 生产在制造行业里俨然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了,很多知名厂商采用这种方式迅速切入到行业里获取利润,而具备较好生产能力却缺乏品牌和渠道的代工厂也乐于专注于生产过程。OEM这种商业运营模式,因为可以通过设计去实现对生产制造资源的整合,以较低的生产资源投入体现供应链的一体化优势,实现生产的市场属地化,大大节约物流成本,在快销品、IT等行业被广泛采纳。OEM模式的成功,对药品行业深有启发,多年来,以贴牌形式的类OEM在医药行业有 所发展,令众多不凡大药企趋之若鹜,不断下水,但鱼目混珠、浅礁暗涌,真正涉水到岸、形成规模、获得利润、在药界OEM形成影响力的贴牌企业,凤毛麟角。

要操作完善,真正成为品牌企业的产品“军火库”,成为品牌产品的重要补充,它就需要解决哪些产品需要进行OEM?怎么给代加工企业过招?OEM产品什么时候能够到位?自有产品和OEM产品在你的产品中的比重是多少?如何进行平衡?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想明白,实战中要注意5个方面。

OEM产品、药厂的甄选

品牌企业要指定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最好是做过药品销售从第一线起来的人。他们要以药品营销人员的听觉、视觉在全国各大国药展会上、在电视广告上、在网络广告上、在墙体广告上,找出适宜自己品牌企业销售模式运作的品种。还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寻听自己市场一线销售人员从营销市场上反馈来的对畅销产品需求的呼声。

品种确定后,开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收集生产企业,利用已有的人脉资源与生产企业联系,以了解生产企业的管理文化、产品质量意识、产品贴牌生产的意愿。综合分析:在产能上、在产品质量意识上、在配合度上,在地域上,是否能达到自己公司的营销需求。每一个OEM产品从甄选到有合作意向药厂的敲定,少则需要耗费一个月,多则两三月时间,甚至更长,目的是确保每个选择的产品都具备一定有市场潜力。   OEM产品总合同的签订

在敲定合作意向的药厂中,根据产品的用法用量信息,确定产品合作规格、合作价格、产品质量是合同签订首要谈定的先决条件,也是合同内容的重中之重,同时质量监督专员与财务核算人员针对拟合作品规进行价格核算,给意向药厂定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合理性价格,让意向药厂体会到一个共赢发展的机会,坚定与企业合作的信念。一份OEM产品总经销合同签订下来,少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需经历反复细致的谈判。

OEM产品包装设计

合同的签订后,下一步的关键就是包装图案、风格的设计。公司的质量监督专员就要开始对接产品,跟踪:包装设计、包装定稿时间进度。稿件设计一定是品牌公司自己的设计部把关,考虑进自己公司的VIS系统以及企业文化、商标等等要素,最少外表看起来与自己公司的系列产品没多大区别。OEM产品包装材料从开始设计到OEM药厂、公司企划部与质量部三方校稿确认,一般来讲花费时间较长,部分省份还需要送省药监部门备案。

OEM产品生产

前面三项准备工作完成,开始进入产品生产阶段,生产阶段包含:采购合同的下达,原辅包装材料采购、检验,投产至成品完成,成品检验、在线取样成品送仁和检测部门检测、发货。OEM产品采购合同的下达,意味着品牌公司质量监督专员必须不断深入了解OEM产品工艺规程、质量控制点、批次数量、生产周期,这些的掌握只是对产品的基本信息了解。OEM产品生产准备能否顺利开展,还需要对OEM企业文化、老板配合程度做进一步的了解与沟通,这是原辅包装材料采购质量层次、到位准时性、检验及时性的有力保证。

原辅料检验合格,开始进入生产阶段,这个阶段是公司质量监督专员在线监督产品质量的重点工作,质量监督专员在线对原辅料质量的监控、取样,特别是中药材原料,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中药材质量三六九等,有GAP种植的道地药材,有异地移植的药材,有非药用部位充当要用部位,有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严重超出标准两三倍、或更高的比率,有水分严重超标,有霉变、虫蛀、霉变、走油、败油、风化等等,这都是我们质量监督专员火眼晶晶,识别真伪,不给任何OEM做小动作的机会。

在成品含量检测方面,特别是化学药品,因为消费者都知道,化药药效来的快,来得快的根源在于有效成分含量高,所以要求各化学药品含量测定必须在标示量的99%~105%之间;在OEM产品包装材料材质方面,所有纸盒由公司指定的印刷厂印刷,纸盒材质得以保证,说明书、纸箱材质我们有明确参数规定质量监督专员在现场检测材质质量。在OEM产品内外包装细节上必须符合品牌企业的品质:铝塑板毛边现象,复合套袋严密性、平整性,复合套袋、纸盒、纸箱打印三期、流水码美观度、口服液、塑瓶瓶贴位置、每箱放置检验报告单、外箱两侧面贴二维码位置等等都有明确要求。

跟踪OEM产品销售

OEM产品生产出来,目的是满足市场销售,只有满足了市场销售,产品才体现出了价值,而一半市场销售人员对产品的交货时间、数量非常敏感,保质、保量、在规定时间内交货是质量监督专员的天职,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个OEM产品投放到市场都要不间断的跟踪,主要跟踪产品的包装、消费者的投诉、反馈的效果等等。主要注意在市场是否畅销?药品质量是否过关?是否需要在扩大产能?下一次需要做什么样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