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分析工论文

化学分析工论文

化学分析工论文

化学分析工论文范文第1篇

1.中国化学论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项目地域分布的比较研究

2.化学论文中表格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合成类化学论文前言的审改原则及实例分析

4.合成类化学论文摘要的基本标准及其审改实例

5.合成类化学论文题名的审改原则及实例分析

6.科技文献检索与化学论文撰写

7.如何撰写分析化学论文

8.提高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9.课程论文在公安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10.化学论文中几组易混字辨析

11.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的特征分析——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

12.2002~2012年我国化学类高被引论文分析

13.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论文设计竞赛的实践与研究

14.医用化学论文写作的实践教学

15.30种化学类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

16.千名医学家推荐最新七大生物化学论文 

17.课程论文与化学专业实验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18.浅谈化学专业英语论文写作 

19.化学化工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实践 

20.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的统计分析 

21.PTA量表在物理化学课程论文评价中的应用 

22.缩短科技期刊周期的思考及实践——以《化学学报》为例

23.指导教师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 

24.物理学、化学论文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25.促进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几点思考 

26.美国化学镀镍年会论文综述 

27.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特征研究——以化学领域为例的实证分析

28.物理学、化学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29.广东省举行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

30.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31.1983年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概况

32.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在陕西临潼召开

33.化学化工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和改革措施

34.电子期刊库对于高校化学学科科研的文献保障状况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用户近五年SCI收录论文为例

35.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探讨

36.试析化学类论文英文摘要特点

37.化学类论文图形摘要的主要类型及设计技巧

38.诺贝尔奖与科学家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基于2000-2010年诺贝尔化学、物理学获奖者的实证研究 

39.化学基础研究论文的引文统计与评价

40.我国化学论文产出的科学计量分析 

41.农科院校提高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42.2000~2004年SCI-E收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论文分析

43.中美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标题词汇特征对比分析——以化学类为例

44.国外新发表的皮革化学论文

45.综述论文在化学期刊中的作用及编辑组稿策略——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的办刊实践为例

46.应用化学毕业论文教学中指导教师和实验员角色的探讨 

47.小论文在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48.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机化学)论文统计分析

49.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50.转型目标下如何提高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51.课程论文在食品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52.论文式实验报告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3.中美高影响因子化学类科技期刊研究性论文标题用词对比分析

54.如何提高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质量

55.化学专业科研论文的撰写技巧探究 

56.论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

57.高师院校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的问题及其撰写要求

58.论文写作在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59.一九八年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目录

60.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式实验报告

61.地方高校应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

62.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与应用型科研人才培养的实践

63.中国化学研究论文总数已名列世界第三

64.普通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改进探索与实践

65.第四次中日煤化学、碳——化学论文报告会介绍(Ⅱ)

66.指导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一些体会

67.化学文摘(CA)对我国化学期刊论文的处理

68.提高独立院校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 

69.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方案的探索及实践

70.保障应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

71.Elsevier收录我国分析化学类期刊论文的特点及对题名和关键词的修改

72.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过程控制及管理探索——以广西大学化学化工类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73.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指导策略

74.提高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75.中国化学研究论文总数名列世界第三

76.化学论文关键词的选定与排序

77.理工科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化学类专业为例 

78.化学化工常用软件在相关科技论文中的应用

79.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创新性问题的思考 

80.提高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 

81.浅谈《科技论文写作》在化学化工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作用—以“合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

82.提高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83.科技创新导向的化学化工类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思考与实践 

84.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85.“《化学学报》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论文奖”揭晓

86.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87.“《化学学报》2014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揭晓

88.“《化学学报》2013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揭晓

89.理工科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分析—以化学类专业为例

90.应用为导向的《化学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教改探索

91.《结构化学》教学中设置课程论文的思考与尝试 

92.有机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的探索

93.我国成为化学论文大国

94.28届地质大会有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论文摘要选

95.强化化学本科毕业论文实验教学环节的几点探讨

96.化学十年:世界与中国——基于2001-2010年WoS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97.校企合作指导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新模式的探讨

98.国内期刊近期发表的油田化学论文题录

化学分析工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控制;控制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61-02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机械工程学科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革。控制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制造理论与技术的结合,促使机械工程领域各个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且促进了机械工程中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适应这一现代科学技术变革的需要。“机械工程控制”是一门研究“控制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的科学,同时,它又是一种方法论,是科技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既为后续的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以及从事机电一体化控制相关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课程的特点,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使课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主线,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谨记课程的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理解什么、最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所有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应紧紧围绕这一主线进行。我校开设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总学时40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根据学时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要求,我们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①使学生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校正)的基本方法。②学会运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辅助设计和分析。③使学生能以动态(动力学)的观点而不是静态观点去看待一个机械工程系统;从整体而不是分离的角度,从整个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转换和反馈等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④能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经典控制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其中的具体问题。教学目标的设定针对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分层次,逐步提高。其中,既有共性,即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又包含个性,即体现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针对课程特点,制定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制定应从课程的特点出发,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工科类课程大多枯燥乏味,机械工程控制课程更加如此。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课程的内容侧重理论,使得课程内容复杂且抽象,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精彩的绪论,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特定决定了该课程丰富的内涵,通过精彩的绪论内容,让学生进入课程中来,体会到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愿望,是整个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①感性认识阶段。通过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控制理论在军事中的应用以及控制理论在家用智能电器中的应用,不但让学生耳目一新,又让学生感受到它与自己息息相关。②理性思考阶段。经典的实例和素材不单是简单的堆积,更要带领学生去深入的思考,通过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控制论的思想、方法,从而为理论教学奠定基础。

2.深入理解课程教学目标,系统化理论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校正为主线,首先让学生了解课程教学的总体结构。①了解系统模型: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②了解系统分析: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③理解系统建模和系统分析的目的:系统的综合校正。通过使学生了解课程的总体结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3.深入理解课程教学目标,系统化理论教学方法。①侧重结论,淡化过程。结论的理解和总结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对结论的理解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结论的产生通常的教学过程是:物理模型―抽象―数学模型―分析―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分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并淡化每一次结论分析过程中的数学推导过程,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和抽象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②侧重应用,深化综合。通过具体化物理模型,应用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解决具体问题,最终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理论的内涵。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实验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将课程理论应用通过软件进行实践应用,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理论学习的兴趣,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的实验具体设置如下:①Matlab软件基本操作实验: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②控制理论仿真基本操作实验:应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建模、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③综合性试验:针对给定的系统及其性能指标要求,建立系统模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系统的综合与校正。④设计性实验:自己设计控制系统,建立系统数学模型,进行Matlab仿真分析,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连接控制电路,分析系统。

四、以教学目标要求为基础,制定考试内容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对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是课程的基本要求,但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注重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上应以综合试题为主,突出教学目标,通过知识的综合应用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避免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考试作弊等现象。

五、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全程考核模式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考核采用期末考试占60%,考勤占10%,作业占10%,实验占10%,文献查阅实例分析占10%的考核方式。采用全程考核模式,降低了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使成绩构成多样化。作业的布置应少而精,使学生更多的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生负担,更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就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分析了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制定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的设置,提出了课程的考核改革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M].第六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化学分析工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学软件;仪器分析;化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75-02

仪器分析近年来发展迅猛,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的不断出现,使其在生产和科学技术各领域都备受关注。仪器分析法吸收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是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分析已经成为分析化学的主体学科,并且正向着更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准确度,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更快的分析速度方向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衍生了各种化学软件,这对仪器分析数据结果的归纳、计算和分析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从分子模拟、分子式绘制到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最后的谱图曲线的绘制,化学软件的作用覆盖了整个分析过程。对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它就是第二个大脑。现在的软件工具越来越专业,如绘制分子式的Chemoffice[1,2],表示晶体结构式的Diamond[3],绘制曲线谱图的Origin[4,5],绘制器件图形的SolidWorks[6]、晶体结构解析的Jade等软件都为人们所广泛应用。这些软件对于我们进行材料合成设计、分析及材料加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和指导意义。通过近年来对我校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软件应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对这些化学软件的了解很少,能熟练使用的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开设相关的软件应用的课程,学生没有获悉的有利渠道,使得这些功能强大的软件没有被学生所接受和利用,这无疑是损失了对于分析测试非常有用的工具。因此,今天的仪器分析教学,应该在教授学生相关专业分析仪器的同时,普及一些应用范围广、用法简单的基本化学软件。将一个专业的软件平台提供给学生,为他们的学习和科研服务,进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不仅于此,将化学软件引入到课堂中还能够教导学生主动去寻找一切对于学习和工作有利的科学资源,这种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这无疑也是高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7]。

一、常用化学软件归类总结

1.化学结构式绘制软件。常用的化学结构式绘制软件包括Chemoffice、ChemWindow、ISIS Draw等。其中Chemoffice还包括ChemDraw、Chem3D、ChemFinder等三种功能软件。ChemDraw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化学结构式绘制软件,其结构绘图满足国内外大部分期刊的格式要求,被化学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广泛应用。ChemDraw用于绘制二维的分子结构式,Chem3D则用于绘制三维的分子结构,并且两者可协同工作,将二维结构转换为三维结构图(如图1)[8]。并且ChemDraw还有模拟分子核磁氢谱和碳谱的功能,对核磁谱图的分析起到了帮助作用。还可以绘制反应装置、薄层色谱图和将化学名称直接转化成分子结构式等许多功能[9]。

2.数据处理及绘图软件。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有Origin、SigmaPlot等,应用最广的当属Origin软件。Origin是美国OriginLab公司开发的图形可视化和数据分析软件,是科研人员最常用的高级数据分析和制图工具。Origin的两大主要功能:数据分析和绘图。Origin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统计、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峰值分析和曲线拟合等各种完善的数学分析功能。将数据准备好,进行数据分析时,只需选择所要分析的数据,然后再选择相应的菜单命令即可。Origin的绘图是基于图形模板的,其中Origin本身提供了几十种二维和三维绘图模板,同时允许用户自己定制模板。绘图时,只要选择所需要的模板即可。它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为科研工作者所公认,是一款常用的基础软件。

二、软件使用方法的教授

我们采用了课堂讲授并实际演示的方法,把化学软件的用途和基本应用方法教给学生,并让学生根据仪器分析实验课上实际测得的结果应用化学软件进行分子式的绘制和曲线的制作。把分子结构和谱图分析结合起来给出最终的分析结果,最后根据谱图制作的合理性、美观性来进行评分。并鼓励学生多参考相关领域高档次论文图表的制作方法,使他们将仪器分析数据处理应用到实际的科研当中。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按“循序渐进,逐渐培养”的原则[10,11]。

三、软件应用情况调查

本项研究的实施范围为我校材料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专业本科生,食品、农产品加工、造纸、粮食油脂、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生物化工、环境科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受教学生人数约为350人/年。在学生当中收集反馈信息,调查了解对所教授软件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鼓励学生进行各种软件的应用尝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专业进行检索方法掌握和运用情况调查,在学生大三和研究生一年级时进行教授,在学生大四或研三做毕业论文时进行分类收集,调查得到100%的学生能够运用所教授的化学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及分子式的绘制,并且全部应用到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和发表文章当中,学生普遍认为对自己的毕业论文的完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方面,运用Origin绘制的曲线、谱图能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有助于结果的合理分析。同时根据调查得到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总结出更能被同学接受的方法和模式。

四、研究的意义

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利用化学软件来解决实际的科研问题,并且通过相关软件对数据的分析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能够最大化地利用现有的软件资源,使学生的科研分析能力等到相应的提高。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研究热情和自信。使教学内容与最新科技相结合,并可以通过实际分析应用来指导教学,使学生所学更加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绪连彩,张智强.常用化学软件在结构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化工,2012,(29):60-62.

[2]刘江燕,吕银华,韩德艳.常用化学软件在中级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06,21(2):38-41.

[3]周薇薇,王凤武,陈永红.Diamond软件辅助《晶体化学》教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3):90-92.

[4]龚林波,王聪玲,谢音,吴卫兵.Origin软件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08,23(3):36-39.

[5]刘俊星.Origin软件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19):224-225.

[6]李震杨,建鸣.运用三维软件对《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革浅析[J].科技信息,2009,(07):412.

[7]赵德钧.试谈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2,(8):61-62.

[8]黎新.化学软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90-92.

[9]孙鹏,李玲,张文,柴逸峰,丁力,《海洋药物学》教学中的化学软件和网络资源的探索与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292-294.

[10]邱翠云.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尝试[J].新课程学习,2010,(9):43.

[11]李德荣,张志勇发挥植物学课程优势培养学生实验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283-286.

化学分析工论文范文第4篇

1.名词化在英语科技论文中的文体功能 

2.2003—2012年中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状况定量分析——以农业工程领域论文为例

3.以科技论文写作为导向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建构 

4.科技论文关键词的正确标引 

5.科技论文标题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以Science和Nature为例 

6.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

7.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8.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9.科技论文引文量及篇幅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分析

10.期刊编辑对科技论文创新性的把握

11.20年来中国大陆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与评析

12.科技论文特别是中国科技论文的作用和评估探讨

13.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14.科技论文通信作者署名中的问题 

15.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研究

16.科技论文汉译英中若干问题分析

17.从《EI》收录谈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规范化写作

18.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研究科技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19.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

20.科技论文摘要英译技巧

21.防范科技论文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实践与思考

22.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及辨析

23.优先数字出版的科技论文DOI标注分析

24.科技论文摘要的编辑加工方法

25.创新是论文的灵魂——新时期科技论文写作新探

26.站在作者立场 做好编辑工作——由科技论文作者向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转变的体会

27.科技论文中图表的加工和校对

28.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29.论科技论文的可视化发表与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出版

30.高效发表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31.科技论文摘要写作要略及常见问题辨析

32.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33.科技论文关键词的战略图分析

34.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建议 

35.科技论文插图的可读性编辑加工

36.基于科学论证的科技论文初审探究

37.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

38.科技论文中等同贡献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署名问题

39.网络文献中单篇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40.研究生科技论文汉译英文化负迁移探析

41.科技论文中实验研究的描述方法分析

42.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技巧

43.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4.提高高校科技论文SCI、EI、ISTP收录数的对策

45.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46.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的“不一致”现象

47.科技论文的特征与写作技巧

48.科技论文撰写的规范性与常见问题

49.例析科技论文为素材的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策略

50.PDF文档视频和动画添加——科技论文可视化发表探讨  

51.科技论文引言的内容与形式

52.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与参考文献著录的探讨 

53.中文科技论文撰写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4.我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的历史演进及对科技期刊的启示 

55.科技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英译

56.科技论文常见细节瑕疵及优化“三原则” 

57.硕士研究生科技论文常见问题的修改初探 

58.科技络发表的版权问题

59.浅析提高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60.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探究式学习体系的思考与构建

61.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经济性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中美科技论文摘要对比分析

62.论科技论文插图的规范化与编辑角色  

63.不同类型科技论文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64.科技论文插图形式的优化 

65.科技论文标题与摘要的英译 

66.科技论文表格中常见信息重复问题的编辑加工

67.科技论文关键词存在问题的探讨

68.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69.科技络发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

70.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的学术周期研究进展

71.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与写作范式

72.2008~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情况分析

73.参考文献引用错误是科技论文的严重缺陷

74.科技论文常见数据错误分析

75.科技论文评价方法实证比较研究

76.英语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

77.高校科技论文引证分析研究

78.科技论文外流文献经济损失估算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79.某医院2007—2009年发表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80.科技论文函数图优化案例分析 

81.科技论文分步编校法及注意事项 

82.科技论文评价标准初探

83.科技论文中数据问题的编辑审读技巧

84.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

85.科技论文“通讯作者”检索问题及对策

86.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7.科学实验中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在线

88.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汉语拼音在科技论文英文翻译中拼写的审视

89.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常见错误分析

90.国外开放存取科技站的可用性特点和启示

91.科技论文的写作、编辑与发表

92.英文科技论文标题多维度特征研究——以SCI百篇高被引论文为例

93.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中常见错误辨析

94.科技论文引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95.欧美科技络共享的实践方式及发展特点

96.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

97.科技论文写作应重视的问题及基本要求

98.科技论文文内参考文献规范标注问题研究

化学分析工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研究;主题演进;可视化分析;CiteSpaceⅡ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16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066-04

1研究背景

现阶段,从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规模来看我国已成为工程教育的世界第一大国。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列入《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占到从业人员的5%左右,同时,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们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工程师[1]。在此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在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许多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加强对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用工程理论指导本国工程实践的发展。欧洲工程教育杂志和美国工程教育杂志从2007年7月起举行一系列国际工程教育会议(AGCEER),联合倡导提升全球工程教育研究能力[2]。并推动它成为一个新兴学科。

纵观国内外情况,工程教育一路跌跌撞撞,虽有文献对其各个角度的知识进行了探索,但对工程教育研究本身演进的认知和研究还处于零星、甚至空白的阶段,本文拟通过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 Ⅱ对百年工程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工程教育研究的开展提供启示。

2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

“工程”一词提出的比较早,在各种百科全书、辞典上有着许多不同的定义,公认比较准确的是由英国工程师、作家Thomas Tredgdd在1828年提出的“工程是一种引导自然资源的伟大力量为人类所用的艺术”。工程是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创造新事物、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

所谓“工程教育”这一概念目前还未有确切定义,很多文献都是从工程教育的产生、发展来对其描述;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教育的内涵及外延也在不断发展。从希腊罗马时代的艺徒制,到1747年第一所工程院校在巴黎成立——开始于法国的最早的工程教育,再到19世纪初期的美国和西欧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经历了260余年的历程。据文献显示,工程教育(Engineering Education)一词,最早在1925年由美国开始使用,而同一时期的欧洲大陆仍找不到直接的对应词[3]。这一时期,在欧洲大陆用得更多一些的是“技术教育”一词,其英文为“Technical Education”,常被用来指对技术、工业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研究者开始陆续的引进西方的工程教育思想和方法。

本文对工程教育不妄自定义,先引用专家的描述作为理论依据。浙江大学王沛民教授在其著作《工程教育基础》中这样描述:“工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一项社会实践而存在的,它不只是一个客观事实,同时也是一个主观概念。”“工程教育就是一种人工系统,且是开放的复杂人工系统。”“工程教育有生动丰富的实践的学问,有成功独特的方法的学问,也有它自己内容的理论的学问。”

综合研究文献的说法,作为教育的一个类别,工程教育,广义而言,应是一种以技术科学为主要科学基础的培养工程人才的专门教育,它以传授技术科学与工程知识和技能为基本特征;狭义而言,是指培养工程人才的学校教育,其终极目标就是造就合格的工程师。

2理论基础

科学研究过程的投入产出模型:认为科学文献可以用来代表科学的产出,即发表文献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的科研成果可被量化和分析,以确定所做研究工作的规模和特性[4]。绝大多数重大发明发现,其研究成果均首先在期刊上发表,期刊刊载了现代科技情报的60%~70%[5]。为了让更多同行了解,引起同行关注,从而得到同行的认可,研究者们总是将论文投向有世界影响的期刊。可见,一些优秀的已发表的科学论文可以成为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虽然科研成果的公认不完全依赖于发表文献的数量和哪种期刊发表,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献是科研工作者阐明其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或大规模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水平可以近似地由发表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所反映[6]。

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它是以文献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属于文献计量学的范畴。科学知识图谱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显示了知识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复杂的关系。依赖对科学和学术文献的定量分析,把一个知识域作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的、动态的、复杂系统加以认识和追踪[7]。科学知识图谱研究是一个以科学学为基础,涉及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诸学科交叉的领域,是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它的基本原理是分析单位(包括科学文献、科学家、关键词等)的相似性分析和测度,根据具体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绘制不同的科学知识图谱[8-9]。

3数据来源

本文以“Engineering Education”为关键词对SCIE/SSCI网络版检索系统中的题名、摘要、主题字段进行精确检索,来获得(1901-2011年初)的科学文献数据(题录)。这些科学文献绝大部分为论文(article),但也含有少量其他类型的文献,例如评论(review)、讨论(discussion)、通讯(Letter)、人物传记(Biographical item)等等。在论文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对文献数据进行不同字段的样本选取,如题名字段、关键词字段、主题字段等,仅保留文献类型为论文(Article)的数据。最终获得了11 092篇论文数据,导入CiteSpace Ⅱ[10],得到图1~2,对其进行时间聚类分析及主题内容分析。

4工程教育研究的时间分布

参考文献

[1]张大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6-19.

[2]Jesiek,BK.,等.提升全球工程教育研究能力(AGCEER):建立研究与实践、政策和工业的关联[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33-44.

[3]E.,WW.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States and in Europe.in Report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1930[C].SPEE,Pittsburgh.

[4]吕一博,康宇航.基于共现分析的科技监测地图绘制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10):1459-1466.

[5]公晓晖,赵公正.人文社会学科合作研究的数量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0-112.

[6]马信,等.浅析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NBloembergen为例[J].中国科学基金,2004,(6):25-27.

[7]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149-154.

[8]杨国立,李品,刘竟.科学知识图谱——科学计量学的新领域[J].科普研究,2010,(4):28-34.

[9]刘则渊,等.迈向科学学大变革的时代[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