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范文第1篇

教育内容为根本进行课程构建

1.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依据目标其任务显然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与矫治性的心理咨询。”[2]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习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诸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方法的辅导与掌握;学习策略的生成与运用;学习压力的调节与释放;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等。二是生活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诸如,青春期教育;情绪调节能力与耐挫力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与性格的塑造等等。三是升学和择业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诸如,职业观的引导、考试心理与考研心理辅导等等。

2.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

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学教师是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也是构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根本。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内容的丰富性和对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形成系列课程结构的必要性。一般说来,这一系列课程结构宜以高师公共心理学为基础,以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指导为主干,以心理咨询与治疗为延伸与拓展的课程结构系列。其主要包括:公共心理学;青春期学生心理教育;学习、生活与择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四门课程。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系列课程结构,一方面要注意各部分或各门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统合;另一方面要注意前期课程与后继课程的铺垫与衔接。

二、以系列课程

结构为依据进行教材建设

“教材是一门课程教学的灵魂和根本,加强教材建设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3]

1.依据系列课程结构统筹教材内容

在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系列中,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围绕各自的侧重点进行各门课程教材内容的统筹。

《公共心理学》侧重于高师生必备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其内容宜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青少年心理、教育心理、心理健康、群体心理的简单知识;中学教育实践的相关知识。

《青春期学生心理教育》侧重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辅导。其内容宜主要包括: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教育、情绪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维护。

《学习、生活与择业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指导。其内容宜主要包括:学习辅导、社会适应辅导、择业指导。

《心理咨询与治疗》侧重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其内容宜主要包括: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2.依据教材内容的侧重点选择编写线索

在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结构中,不同课程的教材在构建各自的体系和编写时,所依据的线索必然有所不同。

《公共心理学》宜依据心理科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线索,侧重于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青春期学生心理教育》宜依据青春期学生心理变化为线索,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北美地区此类课程的教材较成熟,可作为借鉴。

《学习、生活与择业心理辅导》宜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港台此类课程的教材较成熟,可作为借鉴。

《心理咨询与治疗》宜以大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为线索,侧重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方法、技术的掌握。

3.依据课程特点确定教材编写要求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其他课程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性。因此教材编写宜注意:一是针对高师培养目标;二是结合不同区域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是考虑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侧重点及其衔接性;四是考虑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心理案例;五是重视专家的作用又不能忽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三、以教师专职化与全员参与

相结合为模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就其目标而言是和高师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既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是高师教育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这一点来说,没有教师的全员参与,无论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还是高师的教育目标都无法实现。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就其具体实施而言,其场所不可能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其内容不可能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其涉及的问题也不可能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所能解决的。从这一点来说,没有教师的全员参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是困难重重的。上述原因,决定了以教师专职化与全员参与相结合为模式进行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比其他类别的高校及中小学所具备的条件要优越得多。因为高师都由专职心理学教师担任公共心理学教学,但并不意味着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就轻而易举了。因为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心理辅导教师并不能划等号。心理学教师要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少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具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师的资格;二要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心理辅导经验。因此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采取:

走出去锻造人才。一是可考虑选派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而又倾心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教师到有关院校或心理咨询机构进修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理论并参与实践。二是考虑到高师的培养目标,被选派的教师还宜到中小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三是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放性,高师还宜为被选派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请进来强化素质。一是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专职心理咨询师承担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辅导任务,便利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习与进修,以促进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的提高。二是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讲座、传经验,以增进对中小学生心理的了解。

2.教师全员参与的措施与途径

理念带动。高师院校应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增强高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促进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促动。高师心理咨询机构、学生工作机构、高校党团组织,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引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参与。

培训启动。高师院校通过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程,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教师对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影响和推动高师心理健康教育。

目标推动。高师院校宜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和学生工作范畴,确立教学和教育目标,以推动和凝聚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关心感动。高师院校宜关注教师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教师,提供缓解心理压力的条件,以感动教师关心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以教师专职化与全员参与相结合为模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的关键,“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核心。”[4]

四、以主体性、丰富性、

实效性为原则进行教学模式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更需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模式探索必须遵循主体性、丰富性、实效性的原则,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变成“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三结合”教学模式。

1.“三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

“三结合”教学模式不是三者之间简单相加;也不是三者之间按一定比例结合;更不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添点花样,而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与实践。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至少要具备下述条件:

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是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前提。

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主体性为前提,以尊重引导、平等互动、因人而异、激发鼓励等为教育原则,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为目的一种教育思想。因而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是“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实施的前提。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关键。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只有建立了这种关系,师生双方才能平等沟通、民主交往;才能真正互相尊重,互相影响,成为共同学习和交往的伙伴。这是“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得以实施的关键。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的保证。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为课堂人际关系提供了和谐的心理环境,有助于激发人际交往的愿望和积极性,促进师生、生生的充分交往与和谐互动。这是“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得以实施的保证。

2.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的教法探索

实施“三结合”教学模式宜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下述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专题研讨结合法。

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画龙点睛”式精讲;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讨论;针对某种理论或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

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团体咨询)结合法。

对一些受情绪困扰、有行为偏差等的特殊学生,实施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对面临共同问题的学生进行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在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处理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结合法。

对典型案例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分析,促进学生更为深透地理解理论;角色扮演法与案例分析相辅相成,通过扮演问题情境中的角色,启发学生对一些心理问题进一步理解与认识。

行为训练与咨询实践结合法。

指导高师生对自身行为进行训练,以提高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咨询实践法是通过组织高师生对中小学生进行咨询辅导,以适应未来工作。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站,一为高师生解决心理困扰,二为高师生提供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可根据课程要求和内容需要,采用上述某种或诸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以隐性课程建设

为保障促进显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教育学家刘佛年指出,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是课内学科课程,也不等于以实践为主的活动课程,而是一种寓教育于环境的潜在课程”。[5]潜在课程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启迪、感染,学生的这种无意识的、非特定性的心理反应,构成了学习显性课程的心理背景。这是显性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隐性课程建设,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必须着力于下述诸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人行为起着引导、规范、激励等制约和影响作用,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其本身就孕含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宜注重:

设施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宜优美宜人,艺术景点的布置、教育文化设施的设计、格言警语的选择等均要具有陶冶学生的情操、舒畅学生的身心、激励学生的志向等功能。

制度文化建设。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管理细则、课堂教学管理等都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营造良好的管理文化氛围。

确立适宜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的希望,是凝聚、影响、激励师生的力量。校风是校园精神的关键,它经常以心理氛围的形式出现,形成良好的校风,可熏陶师生的精神风貌,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

2.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校园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可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生生关系。生生关系是校园中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团结互助、亲密友善的伙伴关系,对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冲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教育理念。因而应渗透和融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科教育、各项教育活动、德育和辅导员等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

[2] 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15.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命 健康 课程 实践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2002 年8 月, 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英国重要的教育改革政策。21 世纪后,西方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学者们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我国近年许多学者和学校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逐步认识到生命教 育的重要性。2003 年4 月8 日, 我国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 年 4 月在杭州召开“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 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 40 多位专家、教授呼吁,必须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 育理念;2006 年 12 月28 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 教育部、司法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的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的代表和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 所学校的专家及教育人士参与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及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江西省7所普通大学的大一学生,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其中有男生589人,女生725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法: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调查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进行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及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和研究。

(3)对照组研究:选择不同学校,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进行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班级,进行分析、研究。

(4)归纳整理法。对材料去伪存真,边实践、探索,边总结、调整,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2 结果

2.1在江西省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构建研究,并把生命健康教育全面结合在学校的专业教育全过程中。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研究并建设性的开设生命健康教育,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危险情景下的求生训练活动实践;研究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的有机结合的效果,并进行交流和提升。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举办生命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的咨询和辅导的策略或方法,有利于教师建立学校和家庭的生命健康教育沟通渠道和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可达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效果;(3)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求生训练活动,在大学校园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文化”,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进行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各校的评估结果显示效果很好,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爱我,爱生命,爱学习,爱生活”成为研究基地大学生的新风尚。

2.2本研究成果:形成了大学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本研究开设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从一个比较显性的方面形成了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特色。通过生命健康教育,初步实现了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大学生生命健康文化的认同和生命健康理念的内化。完成的适合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能初步实现高校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践训练课程的开设,促进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求生知识,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观,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和心理健康。

2.3研究效益:(1)本课题实现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本课题大学生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开设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实现大学生整体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具有重要的作用。(3)本课题构建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平台,激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教学模式。

3 讨论

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开发生命健康教育的社会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在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问题上的解决和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就如何运用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加强学校生命健康教育理念,引领大学生对生命健康教育学习的深层次探索有一定的意义。

本课题以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为特点,探索了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式;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来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建立学校与家庭的生命健康教育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把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所学的相关学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重视研究生命健康教育的课外训练实践等。本研究成果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将运用于生命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会对高校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江伟,张韵君.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马金娟.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J].教育,2011,23

[4]蒋强军,梁文慧,林莉,韦静,周建平,闫娟.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途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03

[5]刘杰.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新视角[J].教育评论,2011,03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理应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教学模式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使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近年来,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理论实践与思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作进一步思考。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课程设置单一化,即是指众多大学只在大一新生班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则未设置、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整个大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一已经全部讲授完。然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一新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自我和调节心态;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就业压力等,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仅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分别设立针对性、具体化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泛”而“空”,不具体不明确。

1.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1.4课程考核单一化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现场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撰写主题论文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纳的主要方法,虽然有平时成绩如作业提交、考勤、到课率、旷课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对实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维度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课程设置多元化

高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应高度重,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对课程设置实施全面改革,可实施“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公共必修课应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选修课则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不同主题或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分年级、分主题进行,设置系列化的课程,如学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级的需求不同“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具体性解决大学生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一次课堂教学目标“泛”而“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实用性

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章节的选择,高校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应通过众多本科、高职院校实地调研,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与实地访谈与调查,了解大学生针对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喜欢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什么方式讲”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调查研究显示,60.5%的大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复杂难懂、理论性高的教学内容,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传授、选择应避免复杂难懂,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接受的程度,应遵循“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法则,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针对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体验度,引导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成人学习80%是由于自身体验而获得成长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改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一门填鸭式的灌输课,而是一门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重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增强课堂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强化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4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设有撰写课程主题论文、开卷考试、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应采取活动展现、案例讨论、比赛答疑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全面、综合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2.5注重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要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在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础上,高校还应鼓励、积极推荐高水平的、有丰富实战经验心理学理论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讨论,参加心理健康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以及教育教学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水平,为保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心理健康乃大学生健康之本,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一系列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力度,逐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满足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多元化知识的需求与满足,让在校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作者简介:陈志伟(1982-),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等。

参考文献

[1] 陈志伟.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5(6).

[2] 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93-94.

[3] 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4] 欧贤才,杨晓玲.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多重偏差与匡正[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体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成为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为背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拟解决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理论课;公共体育课;课程建设

1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课程要求的转变

1.1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新一轮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实践课的改革成了人们重视的焦点,使得体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关系,只有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正确地进行锻炼。高等教育就是高深知识的教与学的活动,在这里学生不仅是接受与储存知识,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理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避免锻炼的盲目性,使理论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体育教学思想被5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所代替。高校体育理论课作为体育课程的两大(理论课与实践课)组成部分之一,对5个领域的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指导科学锻炼和实现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目标意义重大。

大学体育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最后阶段的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教育是发展性的而不应是终结性的,这就是说,大学的体育教学除了要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

1.2高校体育理论课程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进入2l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体育课程目标都呈现出扩展的趋势,体育理论不再仅仅囿于运动知识的传授,而是拓展到了健康甚至体育文化层面。我国的健康教育迟于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大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这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也反映了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的全面转变。

虽然我国将大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但是事实上,极少有高校专门地开设健康教育课,即使有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也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规定对高校健康教育做出具体要求,但是就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和体育理论课程的性质来看,完全可以将这两部分加以整合。已经有学者提出:作为学科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或者重构一门包括体育、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内容的综合性《体育与健康》学科,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2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现状与反思

2.1教学难度的加大与理论课相对被忽视的状态

从课程规定性来看,与199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比,2O02年的新《纲要》所规定的理论课教学时数减少了2%,然而新《纲要》的理论课程理念和目标却在不断延伸,使得理论课程建设的难度加大,任务更加繁重。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方法的传授,以至于课程的训练意味甚浓,教育意义下降。在高军等对我国21个省68所高校(13所重点大学,55所普通院校)进行的理论课教学调查中显示,达不到规定学时数的学校有59所,占调查学校的86.8%,其中有9所(占调查学校的13.2%)学校小于等于4学时,仅占总学时数的5.6%。在斯华琴等针对江苏省32所高校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显示,“达不到规定学时数的学校有26所,占调查学校的81.3%,其中,有6所学校(占调查学校的18.9%)小于等于4学时,仅占总学时的5.6%。”这些数据都与教育部2OO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理论课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2.2课程权力的下放使体育教师教学难以适应

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这一规定,使高校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但是,几十年来在统一的规范要求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从传统的教学范式中走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3课程体系的拓展使部分教师难以胜任体育理论课教学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更是课程体系的拓展。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体育理论的教学能力,还要能胜任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这一要求对原有体育师范教育规格下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

3构建新的体育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是理论课教学内容难以选择,这也是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纲要》规定的理论课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理的理论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3.1确定课程内容的框架体系

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集中反映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它是国家对2l世纪人才体育教育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知识的载体。一直以来,体育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难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似乎运动项目知识、健康知识、健身知识等都可以纳入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范畴。

日本的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生理学、运动医学、环境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疾病和预防等。美国可以说是体育课程灵活性最大的国家,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内容体系,以至于美国的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包括了体适能健康、行为改变、健康营养、身体成分评估、心肺耐力测评、应急评估和处理等十几个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要求所有的体育理论课教学都包含这些内容是不可能的。在这里,特色教学尤为重要虽然不能要求学生掌握整个框架内的所有内容,但是有选择地确定一个系统的内容体系还是十分必要的。

3.2处理好体育理论课的健康教育内容

在高等教育中,健康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在强化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难题,健康教育的范畴更加宽泛,容易使体育理论课内容的选取泛化,甚至使课程内容臃肿,教学目标难以明确,同时枯燥的内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健康,而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很多的,体育无法解决健康的全部问题。”体育理论课内容的选取要围绕体育这一关键词进行,否则,内容的泛化会使体育理论课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健康教育和体育理论教学的关系。

3.3处理好课程内容安排与新教学形式的关系

安排好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相关性与兼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安排大都是以运动项目为主线。三自主教学形势下。各高校都在探索新的体育课程模式,选项课教学、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出现使传统的理论课程的内容排列不能很好的配合实践课教学。课程结构的排列方式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美国高校的体育理论课程是按健身功能排列的,例如发展力量素质、发展耐力素质等。我们可以借鉴这种课程内容的组合排列方式,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则可以穿插到实践课教学中进行。

4完善体育理论课程的保障体系

4.1体育理论课程的师资保障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数量众多,但学历结构参差不齐,更有许多公体课老师术科水平很强,理论水平却不高。特别是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形势下的公体理论课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要拓展体育教师补充渠道,吸收高学历体育人才,严格把守体育教师引进规格。对于在职教师的培养是提高现有师资水平的最直接最经济的方法,也是保障教师知识更新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针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理论课教学培养的培训还不多见,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教师的在职培训,并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规格。

4.2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教材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选用的体育教材可分为统编教材、省编教材、自编教材几大类,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理论课教学质量。在这些教材中,内容雷同、重复现象严重,有的虽然是新版教材,却和几十年前的老教材内容体系相同。

在三自主教学形势下,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使得项目教学的范畴扩大,再加上新兴运动项目不断地被接纳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一本教材难以对各运动项目做详尽的介绍。力求包含更多运动项目的教材反而显得浅尝辄止,达不到教学效果。现行的教材当中,理论知识的介绍普遍占比重较少,运动项目知识占了大部分比例。在教材编排上,要突破原有教材模式的限制,使教材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同步,这样才能增强教材的实效性。比如将基本理论和项目理论分别编写成册,使基本理论教程普适所有学生,运动项目理论按项目的类属聚合分类编写成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项课对应选择。

4.3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检查,是保障课程质量的手段之一。课程的检查机制是课程得以实施的保障,尤其是对于涉及所有大学生利益的体育公共课。但实际情况是体育理论课程的检查机制不能很好地配合《纲要》的要求,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理论课的教学并未纳入评价指标当中。

5引入现代化教育手段,改革体育理论课程教学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程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体育师资有限的条件下迅速有效提升教学实力和教学质量的可行方法。信息化的全面渗透带来了现代教育全方位的变革,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领域,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便捷来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体育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普遍不高。学分制的实行以及三自主教学形势下的不同教学模式探索,使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教学与课程管理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因循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的任务量的。网上选课系统、体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利用,为新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是高校体育教学突破现实困境、拓展教学空间的契机。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1.1理论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目前体育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严重不对称的现象迫切需要得到改变。

6.1.2体育理论课的课程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的评价和检查机制。

6.2建议

6.2.1健全课程保障体系,建立课程的评价检查机制。

化学与健康结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与健康;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03-02

前言

通识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也提倡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即是在古代我们的学者就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西方文化中通识教育思想同样很古老,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自由人教育”,实行对话式、散步式和讨论式的多学科教育。到了近代,通识教育最先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石,其重点在于提升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及参与社会活动所需技能等内容。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也逐步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推行通识教育。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因此,环境与健康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也越来越受学生们喜爱,高校对此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度也逐渐提高。但是,课程的开设过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课程内容偏理论,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传统;授课内容脱离实际生活,轻实践等。改革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成效,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提升高校本科生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对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健康是人类生存之本,幸福之源。研究发现,单纯由遗传因素所致的癌症大约仅有5%,而80%的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我们不能改变基因,但可以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学生可通过学习和研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合理地利用环境因素,消除污染,预防疾病,达到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各高校也逐渐开设了环境与健康类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环境毒理学,环境中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因素,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目标是将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环境和健康问题的浓厚兴趣[1]。

二、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通识教育课程存在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近20年的文化素质教育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育过程的重心也从知识转移至学生,同时,逐渐意识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知识和素养的重要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课程设置不合理、实施制度不够完善和教学方法存在不足[2]。近年来开设起来的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专业性强;内容偏理论,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传统,还以过去填鸭式教学橹鳎皇诳文谌莶荒芙裘芰系实际生活,轻实践等。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足是阻碍通识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教师的素质偏低,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很难开展深入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期末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影响通识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3]。

三、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优化课程理论知识,将环境与健康相关理论与实际环境问题分析相结合;改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参与的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报告、社会实践、视频资料、学生分组展示环境与健康热点问题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成效;更新考核方式,使其更能综合反应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近年来,公众对环境污染与健康的话题越来越关注,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把科学研究也集中在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上。每年新英格兰杂志、柳叶刀、JAMA等医学权威杂志均发表多篇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研究论文和综述。在环境与健康通识教育课程中逐年增加最新的研究报道和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进展,提升学生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浓厚兴趣。

2.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并重。在环境与健康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并加入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我们可以雾霾作为主题,先讲解其概念、来源、形成原因、健康危害及防治技术,然后介绍最新的研究数据,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烟雾事件。同时,带领学生在校园不同功能分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并进行浓度测定。课后则让学生自行查阅家乡的相关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及防治情况,请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可将环境污染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改革教学模式。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讲授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通识教育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参与的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报告、社会调研、视频资料、学生分组展示环境与健康热点问题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以PPT、视频和音频播放、图片展示等方式,结合实际的环境问题进行知识传授,通过提问与抽查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学生参与的讨论式教学。课堂上还将开展环境污染问题案例分析与讨论,将多方面环境污染案例展示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讨论过后提交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根据课程理论知识,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的最后几次课将交给学生,通过学生分组展示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热点问题来培养学生独立收集资料、语言组织、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的能力。小组内进行分工协作,查阅最新的研究结果和相关资料,最后通过PPT汇报的形式,在课堂上将所选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展示。

4.改革课程考核模式。本研究将改变过去以开卷、闭卷或写论文等形式的考核模式,将学生课堂上提交的案例分析讨论与环境污染与健康热点问题的展示情况作为考核模式,更能真实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及其团体协作等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通识教育课程在高校已受到学生的极大关注,教师可通过对多学科交叉知识的涉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当代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环境污染与健康类通识教育课程也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断扩展相关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创建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增设多个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构建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动网络,并形成一定的互动教学模式,达到拓展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等目标。

参考文献:

[1]章丽萍,何绪文,侯嫔,张凯.浅析环境与健康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