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节能论文

工业节能论文

工业节能论文

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1篇

1.1建设健全组织机构

人员是工作开展的主体,健全、稳定的组织机构是管理理念、要求得以贯彻落实的前提和保障。

1.2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体系是节能减排工作在企业长期、有效、规范开展的有力保障。

1.3建立能源计量网络

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标准、要求以及管理进行细致、明确的规定。

1.4完善能源统计体系

及时、准确、有效的能源统计数据是企业进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指标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保障。

1.5建立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

为科学评价各专业单位的节能减排成效,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过程监测,必须相应的设置符合生产经营实际的节能减排评价指标。

1.6编制节能减排规划

通过现场调研、统计分析和会议研讨等方式搜集整理基础资料,结合当前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对企业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五年)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评估,指导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方向及产业发展方向。

1.7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当期节能减排规划目标,制定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并制定能源消耗计划,作为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执行文件。

1.8落实目标责任考核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工作难度逐步加大,企业应将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到各级用能单位,并将其完成情况纳入单位“一把手”的绩效考核,使之成为各级单位全体员工共同重视和努力解决的工作。

1.9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长效手段,对提高广大员工节能减排意识,深化厉行节约、降本增效的理念,进一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10组织节能减排知识培训

丰富的节能减排技术知识和设备维保、操作知识是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前提。

1.11建立日常巡检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日常监督检查是“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工作落实具有良好的督促和纠偏作用。

1.12严格考核评价制度

严格落实考核评价制度是落实责任制、实现闭合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13落实奖惩,激励鞭策

奖优罚劣是激励团队、员工开展比拼、赶超、努力完成工作目标不可或缺的有效措施。

1.14开展节能减排劳动竞赛

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技术进步、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技能竞赛,激发基层员工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1.15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持续改进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

1.16建立能源消耗定额指标

能源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能源的数量标准。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用经济办法管理公司,加强经济核算,考核经济效果的主要基础工作。海洋石油工程企业拥有较多的船舶等大型设备,建立能耗定额指标并实行定额管理,对于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7借助外部机构强化监督

借助企业外部专业审计机构,开展企业清洁生产、节能监测及能源审计,查找企业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和查找潜力,提出整改建议,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服务,可推动企业从粗放管理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

1.18引入专业服务公司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开展,一些好做的项目基本得以实施,节能工作就会遇到瓶颈,由于企业的业务领域、技术水平所限,想要突破技术瓶颈较为困难。这时就需要引入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帮助企业突破瓶颈,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良好的合作模式。

1.19开展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开展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节能减排工作涉及的环节、单位、部门较多,数据统计和分析量大,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节能减排数据统计分析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海洋石油工程企业节能减排重点方向

2.1设计节能

设计是工程实施的龙头,在满足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前提下,简化流程、优化方案、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裕度,从节省材料、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减少工程船舶的使用量等方面入手实施优化设计,将会对海洋石油工程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在设计中融入节能减排理念,在设计阶段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对油气田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具有举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2.2技术革新

企业要把技术创新作为节能减排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降低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准,融入班组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切实增强一线员工节能减排的执行力。

2.3生产节能

制定节能减排管理实施方案和考核奖惩措施,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优化作业方案、合理调度船舶等大型耗能设备实现生产节能。

2.4办公节能

该领域节能减排与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主旨高度契合,能够推动员工形成和深化节能减排意识,我们的目标是先影响一小部分人,然后由人来影响人,在一个企业内部营造节约用能、适度消费的整体人文环境。

3海洋石油工程企业节能减排关键环节

3.1领导层重视

企业领导必须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统筹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才能确保生产经营和节能减排两不误。

3.2培养员工意识

宣传是培养员工节能减排意识的根本途径,能够促进员工积极主动参与节能减排,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长效手段。

3.3提升员工节能减排能力

企业应定期的组织公司级节能减排知识培训,推动各二级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节能减排知识培训及技术技术交流。

3.4产业结构调整

拥有技术能力的海洋石油工程企业应尝试推动走出去战略,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在不断提升自身节能减排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拓宽企业的业务领域,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

4结论

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2篇

在设计过程中尽管没有可以执行的国家标准,但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应重视建筑的节能设计,从工艺设计开始注重建筑物的节能。例如,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在建筑平面布局、交通用地、安全疏散、使用功能的组合、室内环境的确定等方面进行方案的优化,尽量减少占地,缩短管线减少交通面积,使平面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减少建筑物护结构的面积,从而减少土建工程量,降低施工能耗,减少采暖及空调设备的用量,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

如我区大部分地区为严寒地区,工业建筑均需冬季采暖,尤其在东部地区冬季室外温度在-20℃~-30℃的天数较长,采暖能耗占比例较大。过去好多地区的墙体厚度较大,结构构件的尺寸较大,建筑物重量大,结构笨重,在节约能源方面非常不利。因此,在设计中进行节能设计的潜力很大。

在本人设计的供水工程中,有好多厂房为泵房、水处理间、加药间、水沉淀间等。在能保证电气设备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主副厂房合并建设,以减少土建工程量。有些厂房室内湿度大,采用自然和机械进排风,来保证室内正常环境。并参照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对屋面墙体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门窗等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从而改善室内环境、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2工程实例

以单层排架结构取水泵站为例,屋面采用挤塑聚苯乙烯夹芯板,外墙为300厚陶粒砌块,外贴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门用彩板门,窗户为断桥铝合金窗,建筑面积461.16m2,采暖面积427.68m2。

2.1墙体外保温优点

为了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做墙体外保温,可消除“热桥”的不良影响,有效地保护主体墙,使墙体潮湿、结露的情况得到改善。

2.2门、窗户

本工程门窗设计采用断桥铝合金门窗。优点是:保温隔热性能好,比普通门窗热量散失减少,大量节省采暖和制冷费用,节能效果显著;防结露、结霜,提高了门窗的水密性和气密性;防风沙、抗风压,抗振动效果好,是一种绿色建材。

2.3节能计算

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3篇

在我们以前普通的化学反应来看,对于反应后的副产物的处理是相当困难的,并且如果想处理,其治理成本是相当的高,所以以前那种普通的反应无法从根本上剔除化学工业中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而我们所提到的绿色化学工程,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1.1选择有益材料对于化学反应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选料的环节,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化学反应是否友好是否有益。有效的防范,以达到在过程以及结果的一种良性局面。

1.2采用高效高选择性的反应原料对于化学工业来说,化学反应是决定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充分利用化学资源等各方面的重要性因素。可以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产物纯度,减少无效反应产物的排放,节约化学资源,在化学工业中,有机物的反应复杂,研究机制不确定,所以选择合适的反应原料,不断提高工业技术是对化学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3使用绿色无公害的反应催化剂催化剂作为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的物质,在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绿色化学就是研究生产高效高质量的化学反应,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无效产物可以做到循环利用,无公害。这项生产技术就是高度依赖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不断创新,不断推动绿色化学产业的发展,相关机构已经着手研究这些优良的催化剂.

2寻找高效绿色的化学催化剂对提升工业生产水平的作用

2.1化学工业中绿色化学的应用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做到完全无公害无污染,因此它又被称为清洁化学,应用范围广泛,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工业中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一般都是高温高压,在反应过程中,只有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才能使用现代化学工业的技术,另外加上绿色化学的高效催化剂,这项工程才得以不断发展。例如上文提到的低维材料碳纳米管,催化裂解反应中有很大的化学功效。

2.2化学工业中绿色化学和现代生物结合的应用。讲到了催化剂,这就涉及到另外的技术性学科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就是高科技与高端专业知识结合的产物,学科内又分为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等。在化学产业中主要应用于生物化学。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选取有机的生物材料,主要是动植物的原料,另外也会采用他们经过上千年演变的产物—地下的煤炭等。催化剂主要由人工催化剂和自然催化剂,分别由人工合成以及采用天然动植物的生物酶。这样能够满足现代化学工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切合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节约能源,维持现在生态平衡的状态,推动化学工业发展。

3结语

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4篇

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审计署围绕各类环境保护资金和项目展开审计,从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审计项目中涉及到部分的环境保护资金审计事项。1998年,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正式将环境审计的职能赋予政府审计部门,明确提出了环境审计的职能,各地方审计机关也陆续成立了相应资源环境审计部门,这是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并且在这一年审计署组织有关人员编写《环境审计》实务丛书以来,开创了我国“环境审计”的新局面。到1999年,环境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理论的研究重点。2003年,审计署成立了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组织各专业审计从资源环境视角开展相关行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审计的领域从生态环境审计,逐步拓展到土地、矿产资源、水环境、大气污染、垃圾处理等方面。2008年审计署明确将资源环境审计列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环境审计获得较快发展,但是目前进行的与环境相关的审计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审计主线,开展的几乎是合规性审计,尚未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其次审计人员结构单一,我国现有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审计专业或经济类专业毕业,也未全面涉及过环境审计,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另外,相关法律法规准则不完善,理论研究有待提升。

二、新建工业项目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重点

(一)合规性审计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7部环境保护法律,20多部相关法规以及900多条地方性环境法规。在新建工业项目审计中应关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情况,鉴证项目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如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规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了各种费用,新上项目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标准。

(二)项目资金使用审计节能减排资金审计是政府审计机关介入环境审计领域的主要动因和切入点,也是政府审计机关开展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2014年1月10日审计署“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公告2.7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被违规使用。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各级财政将投入大量的专项拨款资金用于节能减排。在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各项目资金的预算投入情况、项目资金申报审核情况、项目资金管理拨付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效果情况,其中项目资金是否按规定合理预算以及分配,是否专户专款管理,资金有无被挪用或者滞留,此外项目资金的管理和核算方法是否合理,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真实、资金使用效果评价体系是否健全都是审计需要做的工作在审计专项资金上审计部门要特别注意各项资金落实的合规性、科学性、真实性以及及时性。

(三)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运营情况环境审计一是项目节能制度建设情况。包括是否制定和落实有效的节能、节水措施;是否建立了节能计量、统计、考核等制度。二是项目废弃物的生成和排放情况,包括项目是否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已建立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是否实现废弃物处理后的循环利用,如项目回收利用生产过程的废渣、废料等废弃物情况。

三、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审计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国家治理模式是“法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首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完整。审计中的审计证据是由会计提供的,在对新建工业项目进行节能减排审计时,要求被审计项目提供完整的节能减排会计信息资料,但现阶段还未将节能减排作为会计要素纳入到会计准则中进行核算,导致审计项目难以提供完整的节能减排会计信息资料,给节能减排审计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其次,缺乏统一工作指南和评价标准,使得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及环境审计缺乏审计依据和评价标准,增大了审计人员审计风险;对环保资金缺乏具体的界定,影响相应的核算等。再次,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是涉及多领域的交叉性审计,我国目前只对环境审计进行了一些规范,并没有对节能减排审计做出专门的规范。法律依据的缺乏增加了审计的困难程度,不利于企业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的全面进展。

(二)环境审计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国家治理包括若干子系统,国家审计只是属于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国家良治的实现不是审计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节能减排审计工作涉及范围广,涉及到发改、财政、统计、工业、水利、环保等政府部门,对不同方面的审计由不同部门牵头,由于节能减排审计牵涉方方面面,有时需要不同部门通力合作,但部门之前很难协调好相关事务,配合难。另外,不同的审计类型可能都会涉及节能减排方面的内容,容易导致对同一企业或单位开展不同类型的审计,就有可能出现审计成本加大、浪费审计资源的情况。

(三)节能减排审计方面专业人才缺乏国家治理的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单个人的工作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素质高低会影响国家治理的实现情况。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成效,任何审计准则都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胜任能力有一定的指引和规定。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审计面广,涉及到火电、钢铁、水泥、污水处理等行业,涉及到能源学、环境学、统计学、社会学、会计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审计机关大多是财务专业的“单方面”人才,审计人员要么不能全面把握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法规,要么不能全面了解节能减排的考核指标、计算方法、认定标准等。

(四)事后审计模式制约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实施效果“免疫系统”理论突出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保障功能,重视事前的预防与事中的控制,但与国家审计重视事后监督的实际属性相悖。目前,我国开展的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模式是事后审计,由于事后审计一般是在结账后或经济活动取得成果以后进行的,审计资料齐全,通过审计就能够查明所有已经发生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经过和结果,因而监督作用较明显,但是事后审计的模式决定了审计对财政资金分配的话语权不多,也是专项资金审计常常发现资金管理制度漏洞的原因。

四、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完善建议

(一)完善环境审计法律依据一是加快完善环境立法。审计监督代表国家进行,任何单位不得妨碍。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应赋予审计机关更大的处理、处罚权,增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同时明确审计机关对企业能源耗费、废弃物管理及相关信息合法性、合理性的检查权,依靠法律的稳定性与强制性,使得环境审计工作能排除来自被审计方的阻挠顺利地开展下去。加大处罚力度,致使被审计企业对象不敢以身试法。二是建立环境会计,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我国目前未建立节能减排企业会计,节能减排的确认缺乏统一的标准,披露的信息比较随意,难以作为审计依据。因此,要完善环境会计制度,将“环境”作为会计要素来核算,建立诸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等概念,这样环境会计才能给审计人员提供恰当的会计资料,节能减排审计的审计依据才能更加的充分。三是建立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环境审计操作准则有别于现有的审计准则,我国应以ISO14000系列标准为依据来制定我国节能减排审计准则,同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节能减排审计的审计责任和范围、审计程序和方法等。

(二)加强部门合作,促进国际交流,借鉴先进的节能减排审计工作经验首先,加强部门合作。节能减排审计是影响人民生活、关系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不是哪一个部门的职责,审计部门应该与环保部门和能源部门进行合作,加强与政府发改委、环保、经委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资源的共享性,做到一审多用,一审多果不仅可以节约审计成本,还能提升审计效率扩展审计成果。其次,要坚持走出去战略,实行开放性审计,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在国际间的行动协调与配合,促进国际交流。环境问题已经是数个国家共同的问题,仅靠一个国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各个国家合作行事才能达到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国节能减排审计制度规范方面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有必要向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借鉴先进节能减排审计规范和手段。

(三)坚持素质建设,实现人本审计针对节能减排审计人员的缺失,除了大力引进熟悉节能减排审计的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培训,这是开展好节能减排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培训的方式上,讲授、研讨、案例教学法都是好的方法,另外可以与国际专业协会、国内高校进行合作,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拥有国际化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的高端审计人才。

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5篇

目前毕业环节的考核包括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两大内容,因文科类特点,文科学生的放养式实习,使指导老师在实习指导上往往只看学生递交的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及实习单位意见,而并不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实习过程,使考核结果程式化,而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把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而把毕业论文(设计)的作用定位于考查本科毕业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以此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这种考查方式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有余,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培养不足。

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被忽视

指导教师在接受论文指导任务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全凭教师的责任心完成指导任务。如果学生认真,教师负责,那么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尚可保证;反之,则论文(设计)质量堪忧。而对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在教师中也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有些教师认为,在目前形势下,与其让论文(设计)质量逐渐下滑,成为“鸡肋”,不如取消。个别教师甚至觉得学生毕业找工作不容易,能让学生通过毕业就行了,无形中对毕业论文把关不严。而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就业也缺乏相应的关联度,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便大功告成。缺乏公平有效的评价反馈和激励约束机制影响了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制约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认真学习高教30条,狠抓教学质量,加快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步伐,探索有效途径,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类本科毕业环节的创新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培养计划实施入手,探讨浙江工业大学文科类本科毕业环节改革之路。

1、更新毕业环节教学观念教育的职能是“造就有创造才能,有思想、有活力的个人;培养具有适应客观要求不断变化能力的专业人才”。[2]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只有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熟练的动手能力、灵活的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才能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坚定的改革意识,推动本科毕业生的全面发展,而毕业环节的改革正是反映了这样的要求。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1)从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着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确定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时,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选题目,再由指导老师共同拟定论文题目作为题库,并成立审题小组,采取“公布题目、双向选择”的做法,然后在指导老师辅助下,由师生共同拟定论文候选题目,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选题主要来源于实验室开放项目、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学年论文、学生科研项目和指导教师课题等。选题制度的改革,既丰富了选题渠道,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尝试改变毕业论文(设计)的单一形式,鼓励毕业环节中论文与作品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充分凸显学生个性化优势。根据文科类学生的专业特色,改革毕业环节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和创作积极性,研究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取代固有的程式化评价制度。(3)设计适合文科学院培养模式的毕业论文训练体系,并将其植入课程体系中。有目的地引导和明确研究方向,并将选题时间适当调整到较低年级进行。(4)建立学术诚信制度,在论文开篇之初,签下诚信承诺书,有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良好的工作纪律和工作态度,引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和作品。

3、拓展教学实践平台,升华实践成果随着浙江工业大学整体实力的提升,办学力量与科研能力也在逐年加强,如何依托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在提供厚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打造实践操作平台,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1)利用优质的校友资源和与对口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签订教学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专业技能、学生科研等实践教学平台,以短学期专业实践为契机,向对口单位输送实习学生,拓展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实际工作能力,同业界接轨。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挑战杯或其他学科竞赛成果的转化,以此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2)鼓励学生创作并推出作品。加强校际合作,把别人的好作品带回校内,把自己的好作品带到校外;以作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后盾,支持学生推出作品,在学院层面推出科技立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入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作品,供学生观摩学习;通过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同时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科技立项的指导老师,引领学生踏入学术研究领域。很多学生在国内核心期刊刊发了多篇论文,提前摘取学术领域的丰硕成果。使学生提前了解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要领和学术意义,为毕业环节的质量保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加强过程监管,建立制度保障(1)建立多途径、多形式、多措施、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毕业环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作为毕业环节的重要任务。在学院教学委员会指导下,建立和健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编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手册》,明确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及对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主要任务、论文的进程计划、结构内容,并以此作为毕业环节中期检查内容。出台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指导,对毕业论文选题、撰写要求、书面格式进行严格规范,并设计了毕业论文(实际)模板供学生参考,将管理和指导融合贯穿,突出主控地位。(2)依托校、院二级督导组,监督毕业环节质量,通过毕业环节前期、中期检查,确保过程管理。(3)建立学术诚信机制,出台学生毕业论文学术诚信规定,在开题之初,每位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保证论文均由本人独立撰写,杜绝学术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