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范文第1篇

一、改革供销社汇总会计报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们认为。改革供销社汇总会计报表要放眼于整个农村合作经济,动态反映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状况,体现“大合作、大校纪,的总体总想。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同时要具有前瞻性;既要反对弄虚作假,又要反对漏统漏报。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汇总会计报多的改革要坚持以国家现行有关财经法规、制度为准绳。参汇单位的会计报表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编制。汇总会计报表数据要严格按照参汇单位上报数汇总。

(二)科学合理原则。要适应供销社创新体制、创新机制的改革需要,体现“开门办社、开放办社”,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发展中的供销社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科学地设置汇总会计报表报表格式及会计指标。wWW.133229.coM既要坚持广泛性,又要加以合理规范、确定汇总会计报表的汇编范围。

(三)简明实用原则。报表格式及指标的设置,要既能够全面客观反映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工作成果,完整提供会计信息和决策依据,又能够不增加被汇总单位的工作和经济负担。

二、改革汇总会计报表基本思路

汇总会计报表改革要做到“两个延伸,两个精简”。一是延伸汇总单位。改革现有以各级联社作为汇总单位的报表汇总体系,将汇总单位延伸至基层供销社。这符合中央5号文件规定的“社企分开”原则。从实践上讲,基层社范围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单体经营公司以及各种形式的承包、租赁经营的客观存在.使基层社作为级汇总单位成为必要。因此,对其所辖范围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编制的会计报表,按相同项目汇总,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讲,都是可行的。由于不涉及税收、信贷、审计等问题,从而解决了改革汇总会计报表的技术问题。将基层供销社作为汇总单位有利于真实、全面、完整、客观地反映这些经济实体的会计数据,有利于上级领导准确了解供销社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利于划分基层社与其下属被汇总单位的责、权、利关系。

二是延伸起报单位。凡是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接受供销社行业指导的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独立核算的单体公司以及基层社原有理事会所应无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都应单独作为基层供销社理事会下属一个起报单位,纳入汇总范围。

三是精简汇总报表种类。现有汇总会计报表种类繁多,部分报表基本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应以科学、合理、实用为原则,重新设置能反映改革成果的汇总报表。

四是精简汇总报表指标。现有汇总会计报表指标重复、过时现象严重,应大量精简压缩,同时适量增加能反映改革成果的会计指标。

三、改革汇总会计报表存在的难点与对策

对于新的改革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被汇总单位自觉履行汇总义务的比例不大。被汇总单位是否自愿接受汇总管理,是制约汇总范

围延伸的瓶颈问题;二是受税收、银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汇总数据在真实性、有效性上存在问题。解决这些难点的基本对策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是解决汇总会计报表数据的前提。首先要由各级领导尤其是县、基供销社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要在组织和人员上落实,加强财会工作力度;其次要求各级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及提高认识,坚持财会工作必需与供销社的发展相适应的原则,转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积极主动参与供销社的改革;再次要求基层企业(被汇总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深刻理解改革汇总会计报表的目的与作用,正确处理加入合作经济组织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

(二)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这是解决汇总会计报表数据真实性、有效性的基础。一是提高财会人员道德水准。要求财会人员工作要有责任心、事业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收集资料;二是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要通过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汇管理 工商登记改革 影响 政策建议

2014年3月1日起,《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通知”从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检报告公示制度、放宽经营范围登记、建立异常名录制度等方面优化了营商环境。对处于管理下游的外汇局而言,“通知”的实施对现行的外汇管理相关政策在实施效果和可操作性方面将带来一定的冲击,值得关注。

一、工商登记改革后对外汇管理相关政策的影响

(一)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带来的影响

《通知》规定:公司股东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管理而言,这将对以实收资本为基础的外国投资者出资确认登记制度带来冲击:一是外商投资企业是否仍需到外汇局的外方出资确认登记业务亟待明确。二是外商投资企业外债额度计算及减资、撤资、先行收回投资等业务是否依然依据实缴注册资本以及实缴资本数额的确定方法应进一步明确。

(二)年检报告公示制度带来的影响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将现行的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企业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信息公示平台向工商登记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这意味着外汇局现行的外汇年检制度将面临较大冲击:一是从以往外汇年检实践看,工商年检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年检意识,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外商投资企业的年检积极性,影响外汇年检成效。二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外汇年检依旧需要企业通过会计师事务所代申报企业数据,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部分企业可能存在侥幸心理,逃避年检。因此,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外汇年检是否继续执行及该如何操作需进一步明确。

(三)放宽经营范围登记带来的影响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经营范围可由市场自主进行自主选择表述和申请登记,即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范围可能没有明确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对资本金结汇使用用途范围的界定,使得外汇局和外汇指定银行难以判断企业资本金结汇是否超其经营范围,将给外汇资本金及外债结汇超正常范围使用案件定性造成困难。同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并不再收取验资报告,若无其他强制规定,企业可能不再准备验资报告,外汇局或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外汇资本金及外债结汇业务时,面临结汇条件具备与否的标准缺失问题。

(四)异常名录制度带来的影响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实行异常名录管理制度,不再执行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等相关管理制度,而按照当前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信息登记管理,对于涉及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企业办理注销的,需提交工商主管部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公告(证明文件)。是否需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同步,即外汇局是否凭“经营异常名录”即可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注销及货物贸易名录注销的相关规定需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政策建议

(一)改革当前外方出资确认登记管理方式

建议根据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具体情况,对当前的外方出资确认登记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企业资金入账后,可直接通过银行办理相应的外国投资者出资确认手续或系统自动确认,无需由会计事务所到外汇局网上办理外方出资确认登记。

(二)改变外商投资企业外汇年检方式

工商改革措施实施后,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工商管理主管部门不再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年检。但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年检不同于工商年检,如果一味的取消集中式普检年检方式,年检数据这项外汇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将流失。一方面其可以使外汇局全面、准确地掌握外商投资企业权益、负债及盈利情况等数据信息,更好的监测企业资金对跨境收支产生的影响,并且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外汇形势分析;另一方面,核查外商投资企业部分外汇业务办理的合规情况,可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对外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其外汇业务合规意识,因此建议改外汇年检为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运营情况网上申报,企业通过应用服务平台自主申报,外汇局通过不定期抽查、核实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三)将列入工商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与外汇登记状态进行统一

工商改革后,企业不按时提交年度报告的或通过登记的地址无法联系的,由工商主管部门将其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外汇局也应将其载入外汇信息异常名录并在“应用服务平台”上予以公示,也可在外汇管理信息系统中设定该企业登记状态为暂停。

(四)明确电子版营业执照有效性及修改档案管理留存方式

改革后,工商全面推行网上登记,并建立电子营业执照制度,电子档案、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形式并存的方式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鉴此,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及操作规程也应明确电子营业执照在外汇业务中的有效性和及时修改档案管理留存方式。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范文第3篇

他是2006年度“最佳亚洲央行行长”,入选理由是他采取了多种手段致力于货币政策改革,促使人民币平稳升值得以实现。

他是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评选中的 “决策者之星”,入选理由是他在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越来越像美国的‘华尔街’而非赌城‘拉斯维加斯’”。

他是公开发表过上百篇论文和数十部专著并两度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身居高位并在西方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官员。

他就是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现任行长。

思想型官员

周小川是中国人民银行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博士头衔的行长。

1985年,周小川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生毕业,博士论文是《国民经济模型与经济大系统的分解途径》。在此前后,他的研究就已经开始涉猎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和金融等多个领域,为以后的经济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早在1981年,周小川就与合作者一起研究出一套研究中国货币流通规律的模型,采用定量的方法,借助网络来描述货币流通的途径以及货币在每个环节滞留的时间,并表明其流向。

对于周小川在这一段时期的表现,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很高:“1979年至1980年,周小川曾构造了一个多部门动态发展的社会经济仿真模型,并用于政策分析。周小川的结构分析一开始就突破了单纯物质生产领域的传统框架。他的这项工作及之后写作的论文,至今对学术界仍有启发。”

1986年,周小川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这一研究机构隶属于国务院体改委,是当时中国市场改革的筹划部门。这个主要由青年学者构成的机构汇聚了当时的一批知识界精英,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改革道路挥洒意气,激扬文字。周小川当时的文章范围极广,涉及企业与银行的关系、社会保障、经济开放等各个方面。那时的一系列研究赋予了周小川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奠定了周小川今日的金融监管主基调――市场与改革,这一主基调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走向。

坚定的改革者

2003年,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高频率出台,从根本上变革金融业、推动金融改革已如箭在弦上,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试点就是金融业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同年,国务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试点领导小组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央行,主要承担这次银行改革的执行任务。周小川任办公室主任。

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周小川分别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表示,中资银行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肩负起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振兴国内金融业的历史重任。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按“一行一策”的原则,分国家注资、处置不良资产、设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等改革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2003年以来,国家通过汇金公司向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累计注资790亿美元。在处置不良资产时,依据国家法律与政策规定,核销资产损失,采取市场化模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了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明确实行整体改制,制订了公司治理与内控指引。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坚持国家绝对控股原则,着重完善公司治理、技术和业务合作。在上市时,周密部署,灵活机动选择发行窗口。2010年7月15日和16日,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和香港先后上市,农行上市标志着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

据测算,至2010年7月农行上市,各类国家股东(含社保基金)持有四大银行股票的市值为3.77万亿元,而中行、建行、工行上市后对国家股东分红3848亿元,十几年改制过程中,国家股东所得回报约为4.16万亿元。以投入产出比计算,总投资回报率为3.2%。换言之,大型商业银行的改制在经济方面的投入产出已基本持平,今后的收益在总体上将是净收益。而中国金融体系经历此次大萧条以来最强烈金融危机而几未受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大型商业银行的此次重组改革。

2003~2010年,七年的时间,身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周小川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注资之初,舆论的焦点在于中央汇金公司的角色,注资重组的程序安排,改革方案是否成熟;在股改和引资阶段,人们关注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及其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彼时定价并非核心,因为应者一度寥寥无几;在上市之后,话题渐渐转到“金融安全”与“国有资产流失”等争辩之中……周小川坚定地应对所有挑战,张弛有度。

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展为我国汇率改革奠定了更坚实的微观基础。2005年7月2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的背景下,2010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宣布在2005年汇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核心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经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逐步扩大,进出口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能力也日渐增强。

对于汇率改革,周小川曾说:“驾驭汇率政策是一项复杂的艺术,需要兼顾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失业率、经济增速、国际收支等多种因素进行权衡考虑。”周小川一直在从事这门“艺术”,他所主导的渐进式汇率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因之一,他建立一个稳定的、渐进式的、不因外部压力而被动升值的货币体系的决心也亦显坚定。(刘娜综合自《中国金融》《中国经营报》《大地》《新京报》) 

相关链接

周小川同志简历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汇风险对冲;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公司价值;国有企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2-0014-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2.03

一、引言

2005年7月我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不再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采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并曾在2014年1月份达到6.0930的峰值。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汇率双边移动幅度,扩大为2%。随着央行逐渐淡出外汇市场,我国企业外汇风险也逐渐暴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体制发展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适应了市场经济。随着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境外营业收入在国企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国企面临的外汇风险管理问题因而也更加突出。外汇风险对冲是外汇风险管理中用来规避外汇风险的工具,包括经营对冲和金融对冲即外汇衍生工具。外汇头寸较大的上市公司往往采取后者。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尽管有着规模不小的事业部发展海外市场,但国有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外汇风险规避手段单一。公司价值可以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从理论上为国有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和经营对冲手段来对冲汇率风险这一现象提供依据,探讨国有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手段及重要性,促进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在实践上提高国有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加大国企外汇衍生品使用力度,增强外汇衍生品开发力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国外对外汇风险对冲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较多。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即在完美市场的假设下,投资决策一旦确定,公司资本结构不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1]。此时,公司的融资决策是无关紧要的。这是目前所有对冲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的基石。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使得研究者获取数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学术界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公司对冲决策的影响因素。DeMarzo和Duffie(1995),Breeden和Vishwanathan(1998)认为管理层之所以运用对冲手段是为了消除收入作为传导管理能力的信号中的噪音,使得股东对管理层为公司创造利润能力的判断更为准确[2-3];Nain(2004)发现在外汇衍生品广泛使用的行业中,不使用衍生品的公司其公司价值约降低5%[4];Bartram et al.(2009)发现衍生工具使用对公司价值有积极作用,但这一关系对内生性和遗漏变量很敏感[5]。

国内方面对外汇风险对冲和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但研究成果可观。在该领域以郭飞和斯文的研究成果居多。阳和赵阳(2007)对衍生产品、风险对冲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作了系统综述[6]。郭飞(2012)通过对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外汇风险是否增加公司价值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带来了约10%的价值溢价[7];斯文(2013)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对冲汇率风险能够给企业价值带来平均约19%的溢价规模[8];郭飞、王晓宁和马瑞(2013)发现,尽管跨国公司同时使用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但经营对冲的价值效果更为突出[9]。

目前,我国外汇风险对冲与公司价值的效应研究是以国外研究为基础,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建立单方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外汇风险对冲对公司价值溢价程度的结论,且对国有上市跨国公司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对国有上市跨国公司数据进行筛选,以现有研究为基础,从企业性质的角度对外汇风险对冲与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样本选取、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一)国有跨国上市公司样本选取及筛选

为了保障数据完整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09―2013年年报的国有上市公司,在样本选取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决定了企业性质。国泰安数据库(CSMAR)提供了各年度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详细信息,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股东研究数据库《使用指南》中对实际控制人的分类结果后得到初步的样本数据;其次,剔除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观测值。由于金融、保险类国企的外汇风险对冲目的与普通国有上市公司不同,将该类企业列入总样本中可能会影响国有跨国上市公司样本统计质量;同样,ST国企业绩较差,上市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公司业绩上,该类企业会可能会降低国有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比例,从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最后,当外汇头寸低于某一临界值时,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上市公司必然不会使用外汇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因此,根据已有研究,本文在初始样本数据中选择出口收入占总营业收入10% 以上的公司。通过对以上几个主要因素的分析,本文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国有上市跨国公司959家,2009―2013年分别为185、163、215、227、169家。由于各截面观测数据不同,本文将建立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

(二)模型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选择

以国有跨国上市公司是否使用了某一种外汇风险对冲工具这一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由于国有上市跨国公司年报除了披露使用何种外汇对冲工具之外,极少有披露外汇衍生品详细信息的,这对深入研究提供了难度。国内此前的研究也大多采用该虚拟变量。此外,国有上市公司还采取了经营性对冲来规避外汇风险。由于现有数据库没有相关数据,本文将通过关键词搜索(外汇远期、外汇套期、外汇期权、币种结算、NDF、缩短汇兑周期等)的方法来获得国有上市跨国公司是否使用了外汇对冲工具方面的统计数据。

以托宾Q作为反映被解释变量公司价值的指标。自托宾在1969年提出托宾q理论后,该指标就被国外学者作为描述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托宾q为公司市场价值与资产重置成本之比。本文选取国泰安数据库提供的托宾Q值作为上市公司价值指标的替代变量。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影响公司价值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特点,拟选取以下控制变量(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

资本规模(S)。王攀娜(2009)以2000―2002 年EVA值排名前100名和后100名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EVA 指标体系衡量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有效性[10]。并指出资本规模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本文选取总资产(百万元)作为资本规模的替代变量并作自然对数处理,同时将营业收入的自然对数进行敏感性测试。

盈利能力(ROA)。早在2005年,张晖、倪桂萍(2005)就提出盈利能力是构成企业价值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11]。他们通过构建企业价值增长指标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 对影响我国企业价值增长的相关假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增长与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增长率以及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本文选择总资产收益率作为盈利能力的替代指标。同时用净资产收益率进行敏感性测试。

股利政策(Di)。罗进辉(2013)基于2005―2010年中国A 股上市公司7159 个年度观察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当且仅当上市公司(连续)发放(较高)现金股利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才能显著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而且此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还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12]。本文使用虚拟变量作为股利政策的替代变量。

偿债能力(Liq)。苏国强(2012)结合国外研究债务比率影响公司价值方面的研究,得出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比例的变化必然影响其偿债能力,而偿债能力的变化必然影响市场对上市公司价值评价的结论[13] 。本文选择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作为偿债能力的替代变了。同时将速动比率(扣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作为敏感性测试变量。

公司治理环境(CE)。夏立军、方轶强(2005)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尤其是县级和市级政府控制对公司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14]。本文借鉴其研究方法,以王小鲁和樊纲编著的《中国市场化指数》下的市场化指数作为公司治理环境变量的替代变量,为了使数据更稳定,对公司治理环境作对数处理。

(三)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影响模型构建

依据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如下实证模型i采用Stata12软件对该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混合回归、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分析和敏感性检验: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及变量相关性检验

与以往的调查数据相比,2009―2013年间,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对外汇风险较为重视,外汇风险对冲工具使用比例逐年攀升。自2010年来,将汇率风险纳入公司风险战略层面的国有跨国上市公司比例分别为55.5%、53.7%、52%、56.7%。每年分别有19%、25.6%、24.7%、29.5%的国有上市公司采取了外汇对冲手段,且外汇风险对冲工具灵活多样。

从表1中看出,23.36%的国有上市公司使用了外汇风险对冲手段。较郭飞(2012)对我国跨国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使用比例所调查的18%有了一定的提高。由于本文将经营性对冲手段也考虑在内,其在整个国有上市公司总数中占比约为3%,因此,近年内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对外汇风险监管力度并未有明显提升。

表2显示了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5,说明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较低,不存在明显的多元共线性问题。

(二)多元回归分析及敏感性检验

用Stata软件对非平衡面板进行数据分析。为了使数据更加平稳,对控制变量资本规模、公司治理环境取自然对数。

表3是非平衡面板数据的混合回归及固定效应结果。从混合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结果均显著,且否使用外汇风险对冲这一解释变量的系数为0.1397,说明使用了外汇风险对冲手段的国有上市公司为公司价值带来了约14%的溢价;从固定效应结果可以看出是否使用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上市公司价值影响并不显著。

表4对比了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的结果。固定效应中rho=0.89说明模型扰动项的方差主要来自个体效应的变动。F检验的p值为0.0000,故强烈拒绝无个体效应的假设,说明固定效应优于混合回归。

为了进一步说明以上结论,本文对该非平衡面板数据用虚拟变量法来考察。表5中个体虚拟变量除了几家公司不显著外,其他个体虚拟变量结果均显著。因此,对于该非平衡面板数据来说,固定效应优于混合回归。

最后,豪斯曼检验结果说明固定效应优于随机效应。对该模型中的其他控制变量和托宾Q进行敏感性分析后,除了资本规模的替代变量导致结果不显著外,结果仍不变。

四、结论

本文对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不乏论证外汇风险对冲的使用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从企业性质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的研究结果弥补了该领域实证研究的不足;此外,由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从企业性质的角度来分析该问题是必要的。外汇风险对冲的使用主要通过减少预期税收、降低财务困境成本以及缓和投资不足等影响公司价值,但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工具的使用与其公司价值并没有显著的关系。而目前国内外的实证结果均表明使用外汇衍生品的上市公司,其价值提升了10%以上。该结果与以往研究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国有上市公司发展不成熟、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是外汇风险对冲对其公司价值影响不显著的重要原因。

本文从以下几点为国有上市公司提出建议。首先,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持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我国的国有企业肩负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责任,而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国有企业目标多元化显然挫伤了其创造利润的积极性[15]。因此,必须持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非公有资本引入到国企中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其次,借鉴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通过立法、监督等具体措施有效保障国有企业改革顺利实施;最后,有条件地破除垄断,充分释放市场活力,由市场倒逼国企,以求根本上促进国企改革。

参考文献:

[1]Modigliani, F. and M. H. Miller.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3):261-297.

[2]DeMarzo, Peter M. and Darrell Duffie.Corporate Incentives for Hedging and Hedge Accounting[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95,8(3):743-771.

[3]Breeden, Douglas and Viswanathan.Why do Firms Hedge? A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Model[R].1998,Duk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4]Nain, A.The Strategic Motives for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R]. 2004,University of Michigan Working Paper.

[5]Bartram, S. M.What Lies Beneath: Foreign Exchange Rate Exposure, Hedging and Cash Flow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8(32):1508-1521.

[6]阳,赵阳.衍生产品――风险对冲与公司价值――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7(11):139-149.

[7]郭飞.外汇风险对冲和公司价值:基于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2(9):18-31.

[8]斯文.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企业价值――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3):80-87,160.

[9]郭飞,王瑞宁,马瑞.金融对冲、经营对冲和公司价值[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3):88-93.

[10]王攀娜.基于EVA的公司价值有效性实证分析[J]. 财会通讯,2009(2):138-140.

[11]张晖,倪桂萍.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5(11):71-75.

[12]罗进辉.机构投资者持股、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J].投资研究,2013(1):56-74.

[13]苏国强.外资参股对公司价值的动态影响[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1):56-65.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汇储备;货币供给;货币政策;热钱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08-02

1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会引起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迅速上升,改变我国货币供应结构。在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基本上通过国内信贷来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仅占很小的一部分,约为26.4%。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连续数年出现“双顺差”现象,而且顺差数量不断扩大,面对着外汇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中央银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避免过度升值,被迫买进大量外汇,这部分被迫买进的外汇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大大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外汇占款由1994年的26.4%增至2006年的89.3%,导致我国货币供给迅速上升。为了将基础货币投放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外汇冲销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法,即在外汇市场上收购外汇的同时,在公开市场上购回基础货币或相应减少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进而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果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急速上升,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投放传统方式的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到2006年外汇占款占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比重达到了89.3%,外汇占款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绝对的主渠道,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我国货币供给的结构。

(2)由外汇储备引起的外汇占款增加会使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加强。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为收购外汇而投放的资金,对于这部分以外汇占款形式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只能被动接受。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越大,我国货币供给就具有越强的内生性。这是由我国1994年初起实行的强制结售汇制而引起的,它从制度上强化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外汇结售汇制度,外汇进出都要经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售汇,我国的外汇储备与外汇人民币占款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在外汇储备激增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导致了外汇渠道货币发行比重的提高,强化了本国货币制度对外汇储备和可兑换货币的依赖程度,使外汇渠道的人民币发行成为刚性,这无疑从体制上强化了我国货币发行的内生性,大大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

(3)外汇储备的增长会导致中央银行持汇风险和持币成本不断上升,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的稳定。国际储备可以维持对外支付能力,必要时可以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抵御国际游资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但这决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一方面,中央银行担负着保管运营巨额外汇资产的任务,并且我国外汇储备币种单一,以至于整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外汇风险。从结构上分析,目前我国的外汇资产主要是以美元资产为主。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推测,2004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的近似组合大体为:美元70%、欧元15%、日元10%、英镑5%。2005年9月底,美元比例降低至60%,但是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比重依然很大,而且很大程度集中于美国债券上。总体而言,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单一。美国经济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质量。美元一旦严重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就面临着大量缩水的风险,这无疑也会影响国内货币市场的稳定,并可能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自己赚的钱借给别人使用,像我国的外汇储备就用于大量购买美国政府债券。除此之外还是有大量的闲置的外汇储备,正是有此撑腰,国家才可能做出慷慨地给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注资之举,问题是在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用注资这种增发货币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方法,无疑会扩大人民币的供给量,这样可能会使通胀压力更大,进而引发货币危机。

2 稳定货币供给的对策建议

2.1 快速合理地进行我国货币政策的内部协调

我国货币政策的内部协调,包括本币政策与外汇储备政策协调和外币政策与外汇储备政策协调两个方面。我国货币政策的内部协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创造条件、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

(1)货币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①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灵活的传导机制

首先,建立基准利率的浮动制度,完善中央银行利率形成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重要步骤,有利于逐步提高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有利于理顺中央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资金利率关系,提高再贷款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有利于再贷款利率制度逐步过渡到国际通行做法。其次,改变贷款利率计结息办法,引导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商业银行对央行利率调整的正向反应机制。贷款计息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纠正以往存款利率固定不动、贷款利率按年变动的不对称性。再次,加快贷款利率下限管理、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步伐,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最后,择机决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范围,逐步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利率,直至降到零。要正确引导市场利率预期,使市场利率走势尽可能反映央行一段时间内的货币政策意图。

②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票据是我国公开市场除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外的第三大交易品种,也是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并驾齐驱”的公开市场三大操作工具之一。央行票据发行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通,交易方式为现券和回购,同时作为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央行票据的发行,增加了央行对操作工具的选择余地。

(2)推进外币政策和外汇储备政策协调――实施多元化外汇储备结构。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优化外汇储备的构成,适当调整各种资产组合,推进外币政策和外汇储备政策协调,特别是调整美元的比例尤为重要。目前,世界总储备中约有67%(2.81万亿美元)是货币资产(其他为非货币资产)。货币资产中约有1.87万亿美元(66.5%)是以美元计价,欧元为25%,其他两种比例较大的货币为日元和英镑。对我国外汇储备作结构调整,就是开始减持美元资产储备,在官方外汇储备中增加以其他货币计价的资产,如欧元、日元和英镑,尽可能地保持多元化的货币资产,以分散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及其他风险。

2.2 建立一个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差额统计体系

持续的贸易顺差是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2004年5月-2006年10月连续3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790.37亿美元。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直接原因。但我国以巨额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在国内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在换取巨额资金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大量出口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高昂代价。

我国的顺差所导致的外汇储备的高额增长,与美国的表面逆差而实际上的顺差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此,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高级经济事务官李月芬撰文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使得国际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无国界;另一方面,组装、加工中心也让中间商品的交易异常频繁。2003年,美跨国公司在海外子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3830亿美元,而同年美国本土出口额仅为10040亿美元,不足海外附属企业销售额的1/3。跨国子公司的销售不包含在母公司所在国的贸易差额中,相反它们却被记入FDI东道国的GDP和贸易差额数据之中。这就是当前贸易差额统计体系的荒谬所在。近十几年经济迅速全球化,完全打乱了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沿用至今的这一套经济核算体系。这一段话确实令人深思。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子公司实现的这3.38万亿美元的销售额不但不记入其出口,返销美国的部分产品还算作美国的进口,可见美国的巨额外贸逆差其实是个假象(2005年为8049亿美元),是传统的统计制度掩盖了人们的耳目,扭曲了事情的真相。据2005年3月美国国家经济分析局的报告,2004年美国公司在海外盈利高达31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可见,美国在外贸赤字的表面现象下得到的巨额实惠都被掩盖起来了。如果考虑美国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关联方贸易以及中间产品交易双重记录的影响,中美双方贸易的逆差就会大打一个折扣。建立一个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差额统计体系则能全面地揭示国际贸易关系的真实面貌。

2.3 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放松外汇管制,拓宽外汇储备使用范围

首先,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为了使汇率能够真正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目前必须改革我国目前以结售汇制、央行外汇市场干预,央行外汇头寸限额管理为中心的汇率形成机制。由于人们持有外汇资产的意愿越强烈,国际收支顺差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冲击作用就越小,因此尽快实现从强制结售汇向意愿结售汇转变,藏汇于民,建立多元持汇主体,使外汇市场供求真实反映企业生产和经营需求,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减缓央行对冲操作压力。

其次,适度适时放松外汇管制,分散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在国家保持适度外汇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我国外汇管制政策,改革外汇帐户管理。拓宽外汇投资渠道,进行外汇投资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积极推动QDII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开拓国内居民投资者分享国际金融市场成长收益的适当途径。

最后,加大外汇储备营运力度,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范围。加大外汇储备营运力度,一是要改变单一债券投资方式。多币种债券的分散投资将是规避风险和增加收益的一个可行选择。二是根据各国银行及其利率变化趋势,向利率高的银行存储,并规定必要的最高限额,实现存款银行多元化。三是做国际短期拆放,参加银团贷款,办理票据贴现。四是采取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交易、外汇期货交易、购买大额可转让存款证(CD)等方式买卖部分外汇储备。五是参加国际外汇保险保值。六是尝试由国际专门理财的管理公司代管。

2.4严格控制国际短期套利资本(热钱)的流入,维护外汇储备安全

(1)建立健全对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动态检测体系。

首先,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尽快改进金融机构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对外期货期权等交易的申报工作;逐步优化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来源,通过与银行的数据接口,直接从银行账务处理系统中采集数据,从根本上提高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建立国际收支的预警模式,进一步提高利用国际收支申报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能力,实现决策方式从静态、孤立、缺乏全面信息支持向系统、动态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分析方法的转变;其次,加强外汇账户统计监测;再次,健全外债(资)统计监测;最后,加强外汇交易统计监测。

(2)完善出口收汇监管手段,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首先,尽快实现“电子口岸”出口收汇核销系统与银行联网;其次,加强对外汇账户的管理;最后,对过去形成的逾期未核销,要区分原因,对确实不能收汇的情况,予以定性处罚;对新出现的逾期未核销,要缩短处理的周期,该罚则罚,不能再一味强调收汇而不管外汇来源,应确保出口收汇的真实性。

(3)完善居民个人外汇管理办法。

取消收汇管理方面过于繁琐的限制措施,摒弃难以辩认真实性或随意性较大的单证审核规定,加强机构联动管理效力。

(4)加强和完善非居民外汇收支的管理。

首先,完善法规。尽快出台《非居民外汇收支管理办法》,规范非居民在境内的外汇收支行为,明确其结售汇等审核规定和数额限制,使外汇管理局和银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准确操作;其次,加强对银行的监管。非居民个人外汇收支活动离不开银行,银行是必经的通道,管理的重点是银行,可考虑将外汇指定银行吸收非居民存款纳入外债管理之中,比照外债管理办法,由外汇指定银行进行定期登记管理,并向外汇管理局定期报送登记表,便于外汇管理局对非居民个人存款情况及时了解、掌握以及跟踪管理;再次,加强对非居民个人外汇收支银行账户的监管;最后,完善非现场监测体系。

(5)加强对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的管理,防备短期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冲击。

其一,严格控制短期性外资流入;其二,严格限制资本项目的借汇;其三,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等政策工具实施对短期国际资本的风险控制;其四,利用税收政策限制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利用税收杠杆调节资金结构,控制短期资金以达到有效目标;其五,严格收支凭证的审核和法人负责制。要防止利用境内外母公司和子公司及关联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进行资金的投机炒作,严格收支凭证的审核和法人负责制。

参考文献

[1]程英.我国外汇储备高额增长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特区经济,2008,(3).

[2]高心蕊,王沙.我国高额外汇储备探析[J].金融经济,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