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调查 就业情况统计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绕大学生的主要难题,就业问题同样已经成为实现商务英语专业长远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真实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工作就业情况、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这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等问题,从而找出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而使人才培养规划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人才市场需求,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方面工作,课题组调查并分析了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三年以来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对本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工作就业情况及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深入分析。

1 调研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力图发现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工作岗位技能,以及其他素质方面的要求。调查研究后,要根据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岗位要求,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式,努力做到专业教学内容和职业岗位工作范围挂钩、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技能挂钩,从而增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持续发展。

2 调研方法

该问卷面向天津滨海职业学院2012-2014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发放,共计发放问卷181份,实际回收问卷181份,其中无效问卷为6。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的性质、工作岗位、专业对口率、毕业生期望起薪线、实际起薪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等方面。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1)毕业生就职单位性质(图1所示)。图中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是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我们应加强与滨海新区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同时依此来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期望起薪线和实际起薪线对比(如表1)。就当前就业市场整体来看,对于刚毕业的高职院校专科生,1200元――2000元的月薪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可以提供的待遇,毕业生的实际起薪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除非有一定的个人专长、技能才能或者面试中的出色变现,方能获得用人单位青睐,进而可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因此加强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以及爱岗敬业等方面的教育,并把这种择业和就业教育同专业技能教育一起作为今后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重点之一来抓是非常必要的。

(3)专业对口情况(图2所示)。图中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毕业后能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这说明本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式依旧比较严峻,同时也说明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的发展今后需要做更多、更全面的建设工作。

3.2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

为了发现问题的实际所在,我们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问卷调查,专门收集了该届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并对一些重要信息统计如表2。

通过上面这个数据汇总表(表2),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如下结论: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商务英语专业的整体实践教学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所开设的课程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基本相符,认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就业帮助较大。但是于此同时,缺点也非常明显,这在模拟实训和实习基地学习两个方面尤为突出。这反映出目前我们的实训教学没有形成专业特点,在专业模拟实训和实习基地学习方面没有办学特色,教学安排内容和形式量不足而且形式老化。上述这些方面如果不改变,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会影响到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并最终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状况。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综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较弱,商务洽谈能力欠缺,综合实践能力不足等。而综合实践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业绩和个人持续发展能力。我们知道只有提升个人的综合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生存下来。经过分析总结,现将发现目前的主要问题做出如下归纳:

(1)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我院自 2000年开办商务英语专业以来,课程设置的形式虽然从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成实践和理论教学兼备,但是教学模式单一,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制,实践教学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理论层次,难以真正深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2)能够独立进行商务实践类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围绕单纯的英语语言类技能训练,比如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英语阅读训练等等。而诸如实用外贸函电写作能力、商务沟通技巧能力、会谈技巧等这些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联系的商务技能类训练都未能有效地开展,相关师资力量缺乏无疑成为了主因。

(3)实训实习条件落后,投入不足,无法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机会较少,导致学生的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择业、就业、转岗和自主创业能力都比较薄弱。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完善。

(4)缺少学生能够进行集体实训的单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三年,能够进行集体实训的基地或者单位严重不足。如何联系更多的企业来容纳学生集体实训,这将是商务英语专业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

4 结语

通过对近三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力争找出造成毕业生工作能力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完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力.培养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复合人才的教学新模式[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设置 英语教学改革 英语应用能力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

1.引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广西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和地区合作与竞争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使得人才需求出现了“复合型”的趋势,即“外语+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迅速上升。为了解当前广西高职在培养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能否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为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本课题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调研:即分别以“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以下称为问卷1)和“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以下称为问卷2)。

2.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与目的

本课题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钦州与防城港四市的用人单位、高职毕业生。问卷1的调查目的有:1、毕业生对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总体评价,2、英语应用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3、毕业生对英语5项能力(听说读写译)的总体要求,4、毕业生对各项能力的具体要求,5、毕业生欠缺哪项英语应用能力,6、毕业生对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建议。问卷2的调查目有:1、用人单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总需求,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5项能力(听说读写译)3、用人单位对高级技能性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结构的侧重,,4、用人单位对于高级技能性人才英语能力的期望,5、英语素质与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6、用人单位对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

2.2 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两种方式,问卷1包括两个部分:1、毕业生在就业中对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自我评价,2、毕业生对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问卷2也包括两个部分:1、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与要求的调查;2、用人单位对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

2.3 统计工具

本次调研发放调查问卷1共320份,收回295份,回收率达92.19%,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达90.63%。发放调查问卷2共100份,收回问卷95份,回收率达95%,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达92%。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主要采用百分比的统计方法,按所选人数所占比重进行比较分析。

3.研究结果

3.1 “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调查结果

3.1.1 毕业生对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总体评价

26%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完全能胜任目前工作,50%认为可以满足目前工作需要。说明目前的英语教学具有其合理性。但选择自身英语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目前工作的毕业生仍占到24%,这些数据表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确实需要改革。

3.1.2 英语应用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认为英语目前很重要和较重要的毕业生达到63%,也就是说英语能力在他们的工作中非常重要。

3.1.3毕业生对英语5项能力(听说读写译)的要求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认为英语口语最重要的达53%,其次为英语听力(19%)和英语翻译(14%)。

3.1.4毕业生欠缺哪项英语应用能力

52%的毕业生认为最欠缺的是口语能力,其次为听力能力(19%)和翻译能力(15%)。这些数据与3.1.3的数据完全一致,说明最重要的也是最欠缺的,这反映出高职英语教学仍处于传统的语法教学,对听说训练不够。

3.1.5高职院校是否应该开设行业英语课

所有毕业生都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开设行业英语,说明高职英语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技能。

3.2“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与需求”的调查结果

3.2.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总体需求

在所调查的用人单位中,常用英语的单位达到32%,偶尔使用英语的单位也达到54%,这些数据说明,除了少数用人单位(14%)不需要英语外(个别面向国内市场的个体企业),英语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的。

3.2.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总体要求

65.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以够用为度,这与《基本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一致。

3.2.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五项英语基本能力的要求

表1说明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五项基本英语能力要求的情况。

3.2.4用人单位对高级技能性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结构的侧重

53.8%的用人单位认为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二者并重,即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应是全面的。

3.2.5用人单位对于高级技能性人才英语能力的期望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并非高、专、尖型的外语人才,而是具有较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占63.4%)。

3.2.6英语素质与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

表3说明了英语应用能力在毕业生将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看出,是否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对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很大影响。

3.结果分析与建议

用人单位的需求应作为英语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之一。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两个“目标”和调查报告数据,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3.1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两个衔接

根据教育学原理,前一阶段的学习要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前一阶段学习的提高和深化。这样不同阶段的学习就会较好的衔接起来,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

3.1.1 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

调查数据表明,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听说基本技能的欠缺,及学习的渴望。因此,高职高专学生要顺利完成高职基础英语课程与行业英语的学习,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入学阶段不要急于进行高职英语教学,用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中学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适应高职英语教学,自然地过渡到高职英语学习。

3.1.2 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强,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行业化趋势,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高职院校培养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外交流、对专业领域先进知识的学习与借鉴,没有行业英语的支撑是无法实现的。然而这也导致一些人走极端,认为高职高专没有必要开设基础英语课,但是“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法知识和语言规则习得的内化是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刘黛琳,2008:240)。从调查数据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并重,且行业英语不是基础英语与行业有关的专业词汇相加,也不是要替代或削弱基础英语教学,而是相互融合。融合除教学内容上的融合,还应包括教学时间上的融合,为学生提供真正实用的服务。

因此,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行业环境下,培养他们用英语处理真实任务、解决真正问题的能力。与行业紧密结合,解决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最棘手的英语交流难题,关注最容易引起交流障碍的文化差异,重视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同时以够用为度,以行业需求和学生水平为依据,以细致的行业需求分析为基础,培养从业者日常工作中需要的英语交流技能,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工作的能力。实现英语语言知识和行业知识齐头并进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其终极目的。

行业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拓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专业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就是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工作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之有效衔接,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3.2 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方法要兼顾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建立与行业、企业联系更紧密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

然而,调查数据表明,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由于受到传统语法教学思想的深入影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以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这种课堂缺少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几乎没有。从而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费时低效。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围绕其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交际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交际法明确提出外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学以致用为原则,即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的学习者进行“专用英语”(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的教学,突出不同交际目的和方式,以及不同交际范围里所使用的目的语的特点(刘黛琳,2008:236),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正是“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实用性与职业性。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注意对学生的研究,主张在“学”的基础上研究“教”的问题,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李宏业,孙德常,2003:39)。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口动脑,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主动完成各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以致用,让学生意识到这是在为将来的职场工作做储备。这样,一、可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目的,二、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完成从被要求学习到主动要学习的转变。二者相结合同时兼顾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

3.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与地区特色

3.3.1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

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张尧学司长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座上的讲话中强调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另一个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这两个系统应是高职教育目标的两个层面,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在英语教学上的体现就是英语基础课和行业英语课并重,调查数据也反映出对这两个层面的要求。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应包括这两个层面。针对这一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仅要注意基础性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也要加强行业英语的教学。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来看,对本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在英语应用(比如,产品说明书、设备说明书、合同文件、工程项目书、协议书、会议通知等)方面的读、写、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根据所教授学生的专业,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写作材料,使教学内容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将应用性写作的社会需求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求(白静等,2009:85-90)。

3.3.2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要具有地区特色

此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职院校也应根据所处的经济区域,把该区域内国家与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纳入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中。因此笔者认为,广西高职英语教育改革也应主动适应“广西处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核心位置”这一新形势,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外语+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从而带动英语课程的调整与建设,引导英语教学内容改革,开发适合广西高职高专的地方性英语教材作为基础英语课程的教材。这套教材应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英语教材的开发应与行业、企业合作,确保英语教材符合企业的需求。从而使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内容更具真实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学生能在在校的学习中获得将来就业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不需在实际工作中重新学习。同时,英语教师应该走进用人单位,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动态以及对英语应用能力需求的最新动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未来就业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对英语技能的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增强其实用性。

3.4高职高专英语测试要具有实用性

Hughes认为,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即存在教学合适、合理但测试不佳的情形,这时测试会有消极的反拨作用,也存在教学不合理但测试能够对之施加正面影响的情形,此时测试就有积极的反拨作用(1989:2)。测试与教学既互相促进又彼此制约,教学从目标、内容与手段等方面制约着测试,而测试又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反拨作用。这种反拨作用具有二重性:科学的测试可以给教学指明正确方向,将英语教学引入健康的轨道;而不科学或使用不当的测试,则可以误导英语教学方向,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和学习的质量。既然高职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行业中英语应用能力,教学内容英语基础与应用能力并重,那么作为教学效果和学生语言能力检验手段的高职英语测试也要与其教学目标和内容和目的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英语测试在内容、设计、手段上都应该注重实用性,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考语言应用能力。这样才能使高职英语测试与教学成为良好的“伙伴关系”,真实、准确地评价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

依据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调查结果,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测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英语教学为主阶段,以“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以下称“应用能力考试”)为主,第二个阶段是行业英语教学为主阶段,以校内测试为主,同时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英语证书。鉴于目前各类证书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高职院校应要求学生至少通过“应用能力考试”的B级,对于优者,鼓励其参加并争取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四级,甚至六级。同时“应用能力考试”也是目前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考试,且该考试信度、效度、区分度高,既考核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阅读理解中的Practical reading、翻译第五小题和应用文写作)。这也正是高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因此笔者建议把“应用能力考试”作为高职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和检验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与之相应,这一阶段的平时与期末测试在内容、难度、题型及方法上都应该参照“应用能力考试”。

第二阶段的校内测试建议采用詹春芳(2009:95-96)提出的“高职英语测试的基本模式”“3+x+1”:“3”指语言学习和运用中的基础知识与共同部分,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3a)、四项基本技能(3b)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3c);“x”代表依据不同教育目标和任务在语言运用上的不同部分(如行业英语)主要包括以内容、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风格方面的语域中的区别;“1”是指学能测试,用于诊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进展的参考,同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一测试模式不但考核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考核了不同专业学生的行业英语的知识、技能与运用,增强了测试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性,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将来的工作需,要同时兼顾了语言的共性与个性。可见,在这一测试模式下的测试内容与高职高专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是相吻合的,同时与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是一致的。

4.结束语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广西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和地区合作与竞争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使得人才需求出现了“复合型”的趋势,即“外语+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迅速上升。本课题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进行,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及对英语设置与教学改革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需求及对英语设置与教学改革要求和广西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英语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掌握了比较全面与客观的相关数据。并根据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提出了四个建设性建议:1、解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两个衔接问题,即中学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与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2、交际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3、提出了把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纳入高职英语教学内容;4、提出了“3+x+1”的高职英语测试基本模式,一个综合考核学生基础英语知识、四项基本技能、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行业英语与学习能力的测试模式。

然而,由于调研时间的限制无法进行实证研究,上述建议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其合理性、具体实施与操作仍需在今后的后续研究中进一步修正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昌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2009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论坛演讲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2.杜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2009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论坛演讲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3.李宏业,孙德常.“任务教学法”在培养英语应用能力教学中的应用[A].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高专文件汇编,2009: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刘黛琳主编,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vii,236,240.

7.白静等,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外语,2009,Vol.6,第2期,总第28期:85-90.

8.詹春芳,高职英语测试基本模式的理论框架[J].教育与职业,2009第10期:95-96

9.Hughes(1989:2)Hughes A.(1989) Testing Language Teacher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职业资格证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进一步深化,市场需要大批既懂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人才。自2000年以来,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都争相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了大批商务英语人才。然而,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并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未能在相应岗位就业和社会所需人才又短缺之间的矛盾呢?高校培养的很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并不合格,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导致了人才表面过剩而实质短缺的现象。如何提高高职商务英语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目前对于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已开展不少研究。王素芬(2011)曾针对用人单位需求总结:一是毕业生掌握良好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这些学生具有较好的商务交际与沟通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也就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蔡学梅(2011)曾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一文中总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尤其动手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同时,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从业资格证书和相关证书不可忽视。笔者一直从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总结出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一)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没有掌握相关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本身就强调重视理论,强化实践。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缺乏刻苦专研知识和技能的精神,在学习方面有很强的畏难情绪。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多数数学底子较差,而在进出口业务操作中,涉及不少计算。这一部分,教学进行特别困难。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少都出现基础理论不扎实,也没有掌握相关专业技能。

(二)缺乏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无法上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3月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个必须有职业资格证才能进入的行业。目前,外贸行业学生可以拿的职业资格证书也不少,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等。这些职业资格证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努力获得。毕业时,这些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就业的敲门砖之一。

(三)缺乏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谢辉在《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总结三个表现:一是缺乏奉献精神;二是缺乏诚信;三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我院在组织大一学生参加为期三周的暑期专业见习时,不少同学因为天气热,路程比较远等借口,不愿意完成专业见习任务。

(四)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也不知道在校期间积累工作经验,有意识朝着自己梦想的工作岗位努力。目前主要呈现以下两种情况:家庭环境好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习惯于家庭或者学校安排,就业意识不强;而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就业观念相对保守,有很强的求稳意识。对于就职单位的选择仍然停留在进国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深入基层就业(谢辉,2011)。

二、如何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一)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

根据高职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紧跟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瞄准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找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定位,制订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具有较高的商务英语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能够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商务文秘等领域熟练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适应“1+2N”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结合学院“1+2N”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调整相应课程开设和课程分配。学院“1+2N”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实施“双证”教育。“1+2N”人才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取得一个专业毕业证书、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和多个基本素质培训合格证书(英语、计算机等),挖掘并拓展学、研、产、训的合作空间,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劲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置中,课证结合,把职业技能课程融入考证中,通过考职业资格证来促进教学。例如,学生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参加全国外贸业务员考试。通过分析,全国外贸业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贸易法、商务英语等。这些内容都融入所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贸易法、商务英语课程。同时,通过考证,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掌握更扎实。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比较多,外贸行业主要有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而英语培训行业有英语教师资格证等。有侧重性选择基础和重要岗位作为教学内容纳入课程。同时尊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不强制取得哪一种职业资格证书,但是要求毕业时,至少有两个职业资格证书。

实施毕业证加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刘太刚,2004)。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研究挠⒂锵当弦瞪的就业率、就职行业和领域、企业满意度、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发现问题,并反过来思考英语专业教学,对教学模式、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市场需求 英语专业改革 改革建议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以文件的形势确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作为一所综合性的民办本科院校,我校的定位是建设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的应用型技术大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同时,纯语言类的专业也面临挑战。

我校外语学院英语系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最近5年的就业率都是100%,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商贸、会展、教育和培训等,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文秘、外贸员、客户服务代表、助教等,但是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很少。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调查了毕业生就职的部分企业,发现企业对翻译人才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更倾向于招聘那些应用能力强、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统计了相关网站[2]过去一年中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发现:第一,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所有专业中排在第七位,在文学类专业中排第一位;第二,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上海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最大;第三,从就业行业看,贸易和进出口行业排在第一位,有20%的毕业生在该领域就职,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教育培训行业和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各占19%和13%;第四,从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来看,市场对英语及翻译人才的需求比较稳定且有上升的趋势。

结合我校及全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认为,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有必要把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和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一批英语语言基本功深厚、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具备较强翻译技能的应用型外语人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外语专业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求。

一、满足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更深入广泛地融入国际商务活动中,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海位于我国长三角的优势区域,海陆空交通都极为便利,它不仅是国内贸易的重点城市,而且是世界商贸的疏散地,连接内陆和世界各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持续推进,以及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上海已初步形成了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及国际物流中心相互支撑倚重的国际化大都市,吸引着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落户,很多国外大企业都将上海作为其在中国甚至亚洲的总部,上海的国际贸易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沟通与交流,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英语在贸易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据统计,全世界16亿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群中,几乎90%的人每天都在与商贸英语打交道”[3]。根据市场预测,未来几年,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更大,办公室文员、行政助理、进出口业务员、翻译、外贸销售员等将成为上海地区企业员工需求的主流,其中,英语翻译的作用会更加显著。但目前“就翻译的市场需求和翻译质量来看,用人企业对翻译人员的翻译质量及翻译操作满意度普遍较低,商家也曾因翻译文本质量问题蒙受经济损失,职场英语翻译人才紧缺”[4]。

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我们对本校外语学院英语系2016届毕业生工作或实习的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到近5年内是否有招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时,92%的公司表示需要,只有少数公司表示不需要;在岗位需求方面,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有69%的企业需要招聘英语口译人员,49%的企业需要英语笔译人员,企业对外贸业务员、中英文秘书、行政助理及办公室文员的需求也比较大。这些数据表明,企业对英语口译和笔译人员的需求较大,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灵活,就业前景较好。

在此背景下,立足市场需求,在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了解上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该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的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准确定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英语翻译人才,满足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全面提升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国际化水平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满足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了解了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后,我们调查了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企业看重的毕业生能力等。根据调查我们发现,85%的企业认为本科英语专业的人才属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只有15%的企业认为本科英语专业的人才属于技能研究型人才。这说明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英语是一种专业工具,他们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并不高,但是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问到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满意度时,8%的企业选择很满意,41%企业选择基本满意,40%的企业选择毕业生基本完成任务,11%的企业选择不满意,没有企业选择很不满意项。这大致说明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基本满意,或者认为能基本完成任务,但很满意度不高。

在问到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时,47%的企业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实践能力薄弱,38%的企业认为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15%的企业认为是学生技术知识面窄、不扎实。这总体说明英语专业毕业生知识面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实践能力薄弱,这些都对未来的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启示。

我们还调查了企业在招聘英语专业毕业生时看重的能力,选择“英语口语好”的企业最多,占87%;排在第二位的是“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占63%;“交际能力强”排在第三位,占52%;“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业务能力强”排在第四位,占40%;还有部分企业要求毕业生“有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有国家二级计算机证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念”等。从企业看重的这些毕业生能力,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细化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培养一批具有较好语言技能和实践技能,更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的英语专业毕业生。

三、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结合企业的调查结果,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课程设置方面,突出外教课,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更加重视翻译实践教学,增设与口译、笔译有关的课程,利用口、笔译教材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更新教材内容、强化案例教学,增加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内容,拓宽知识面,为培养视野开阔和精神独立的高素质英语人才提供保障;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途径,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方面,大力改革创新,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专业实习基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定期邀请合作企业专家来学校开设讲座、提供课堂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和就业岗位,提高学生就业率等;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企业顶岗实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实际翻译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好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走出校门后可以直接上岗,就业稳定性强,实现专业教学与市场接轨,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毕业生的需求。校企合作有利于创新学生实习实训形式,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获得了翻译技能的训练,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又是为企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的过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加强国际合作,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加强与国外院校之间的合作,促进专业建设国际化,引进先进的原版英文教材,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手段等向国际化看齐,努力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深化学生国际交流,安排学生到国外实习,通过国际实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拓宽眼界;加强教师海外学习和交流,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引进海外院校长、短期专业名师,充实教队伍。通过丰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拓宽教师的眼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调查了解了本校及全国范围内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在此基础上调查了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一系列调查结果显示了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特别是翻译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符合企业要求的英语专业人才,有必要改进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和培养模式,提出可以通过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途径,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这是高校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基础,对上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职友集.英语专业・就业形势分析[DB/OL].http:///major/yingyu/.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陈晟晔(1994-),女,汉族,上海人,商务英语专业在读本科生,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方向:英语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印敏(1994-),女,汉族,上海人,商务英语专业在读本科生,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方向:英语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张洪恺(1994-)。男,汉族,上海人,商务英语专业在读本科生,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方向:英语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学习研究名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从而得出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应有的改革项目,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就业要求的复合型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为目标,并积极探索相关就业保障体系构建,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便利。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教学改革;就业保障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社会对外语人才特别是英语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造成英语专业一直是我国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然而,受国家政策和招生过热等影响,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渐渐失去优势,开始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据调查,英语专业连续四年被教育部列为红牌警告专业,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遭遇“滑铁卢”是不争的事实,其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缺陷不足也显而易见。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大学教育大众化,全球经济不景气等等都是其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在相关走访调查后结果表明,在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大环境下,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却表现良好。因此,深入分析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学习研究名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从而得出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应有的改革项目,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就业要求的复合型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为目标,并积极探索相关就业保障体系构建,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是现阶段我国大学本科英语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影响英语专业大学生良性就业的原因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英语专业大学生具有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共性,也具有本专业就业难的特性。

1.高校盲目扩招造成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饱和

在高校扩招的浪潮中,英语这类“热门专业”成了扩招最多的专业。相关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具有英语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是200多所,2004年变成了598所,到2013年已增加到959所。与此同时,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也从综合类、师范类扩展到财经类、理工类、农林类和文体类等各类院校。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导致了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的需求饱和。

2.英语专业自身的局限性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还有其专业自身的独特原因。总体来说英语专业专业性较强,专业知识较为封闭和独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少融入其他专业知识,这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相对匮乏,甚至在走出校园后只是掌握了一门外语。而在当前社会中,英语只是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般辅的存在,如果不能将工具与其他专业技能相结合,那么这种辅助也很难发挥。而且,随着市场中各个行业自身的发展和行业间的不断融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要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一性知识人才。这样一来,高校的相关教育与市场上的人才需求脱节,造成人才市场中的供求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3. 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滞后

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生对毕业后就业道路没有清醒认识,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其中,不少大学生从未思考过毕业后就业问题,缺乏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英语专业同学也不例外。虽然大部分学校设立了就业指导部门,也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但细化到英语专业的指导教师缺乏,且很多指导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指导的实际效果不明显。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虽然一些高校与企业实现了校企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等,但很多流于形式,投入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大学生创业的环境也不完善。

三.名校英语专业调研结果

根据北大,北外,上外等国内知名大学的相关英语专业的老师和同学的调研结果可知,现行我国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把外语看成工具为科技服务,这一外语教学理念符合当时国家尽快实现 “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战略需求,因此得到了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其外语政策反映在 1980年由教育部委托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见表 1)。但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到底是打语言基础,还是注重工具应用这个争议一直存在于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之中,但是研究表明,紧紧把英语当成语言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这表明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得有基本的其他经管类或工程类知识,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英语专业教育,培养新型英语复合型人才刻不容缓。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育总体上要遵循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明确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以北外,复旦,上外等国内知名大学为代表的相关英语专业教学采用较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主张总结我国外语教育的本土经验和借鉴国际外语教育界行之有效的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提炼和检验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新理念,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这些高校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和“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认识更加清晰,由此更加深入地探讨“作为人文教育的外语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外语教育”、“语言与内容融合式教学”、“思辨能力培养”、“跨文化能力培养”、“区域和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英语专业教育模式,为其毕业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为了顺应我国整个英语教学体系的发展,我校应积极借鉴这些学校的教学理念,将英语语言类教学和其他专业相结合,不断增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软实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

四.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和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

1.加强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度,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

英语专业人才就业难并不意味着市场已不需要英语专业人才,而是指市场中对单一性人才的需求量较少,“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只能被专业性要求不是很高同时兼容性比较强的行业接收”。实际上,就业市场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只是英语专业教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才导致英语专业人才就业越来越难的现象。如此,在了适应市场中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后,英语专业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需要加强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度。例如,除了要开设与英语专业契合度高的专业课外,还应酌情开设其他专业课程,与此同时,复合专业的开设应考虑到外国语学院女生占总人数比例较高(据调查显示,2013 届毕业生中,女生占87.6%)的性别比特点,应当开设以女生为主比较感兴趣的并且被社会所接纳的相关专业,如财会、酒店管理、贸易、新闻、旅游、汉语国际教育等,以增加就业优势力。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中划分多个相关方向供学生选择,并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增加与各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鼓励和支持学生攻读双学位,为其提供相关报名、考试、课时安排等的便利,这样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会更加灵活也会更加受学生欢迎。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大实践教育环节的投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增强其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2.积极示范与引导,加强教学服务和管理,做好职业规划

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我们也应当那个要求校方和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除了关注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当那个开设相关的职业研讨课程,让同学们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弄清楚“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来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选择。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当邀请相关专业校友来学校进行职业规划分享,为大学生起到榜样促进效应,为其更好地做好职业规划。然而企业给毕业生何种待遇和发展空间及其文化,都是教育者所无法控制的,最有效的职业规划的办法是还是做好本科内的相关教育工作,即学校在专业素养、综合能力方面要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及优秀学子的示范,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配以相应的职业发展课程,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做好入职前的准备。

3.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保障提供智力保障

教师团队的质量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急需要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质量。这不仅需要招聘具有高素质专业能力的教师,还需要具有其他专业能力的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因此,为了增强师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结构多元化的创新型教师团队,各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需要从多渠道引进人才。对此,开设英语专业的相关院校可以增加外教数量,利用外教的口语等优势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等基本素质;也可以引进其他专业的英语能力较好的人才,在课堂上将英语和其他专业有机融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加强与本校其他学院或其他专业的合作力度。此外,还应探索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寻求与知名企业的富于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知识和思维新锐的资深从业者合作,给学生以较多的培训、授课机会。提高教师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型教师团队之外,还要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内部培训,提高教学团队的质量。另外,也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名师讲座、短期的培训,拓宽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教师的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寻求企业、政府的支持,为英语专业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的大环境

在学生的学习中,英语基础理论知识仍占有绝大比例,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校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最终导致践能力不足,而如今企业招人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和实用价值。为了缓解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困境,必须要和企业接轨,想方设法落实学校一直倡导的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深入相关工作一线,体会真实的上班族的工作环境及其迫切所需的技能,在真实的就业语境中学习到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但是,培养创新性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单单靠应用型本科院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积极参与其中。政府需要为校方提供软硬环境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投入到英语专业大学教学中。其次,政府还应在人才管理方面有所作为,改革创新现有的人事管理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管理政策,提高人才的共享程度,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吻合度。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