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1篇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和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它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四个方面。

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自主性课程。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问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教师应是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伙伴。

2.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经验性课程。它超越以往注重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课程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生活为核心,倡导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考察、服务、反思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增长社会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3.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具有强烈的实践取向。关注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参与的活动中,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经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学以致用,不断地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生成性课程。它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等,都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活动内容。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并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断地建构自我,发展实践能力。可以说,整个综合实践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更具有目的性,更富有成效。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和特征,澄清认识,还要注意防止以下几种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首先,谨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神秘化和精致化。有不少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很高、很难开展。在开设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教材,课题由学生自主确定,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改变学校教育始终围着考试转的局面,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因此,我们不应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神秘化,不要追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和成果的精致化。只要符合学生兴趣,具备探究性学习的客观条件,对学生身心没有危害的课题,都可以成为探究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即使最后过程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把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视为重要成果。

其次,谨防活动课同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些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相同。应当说,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突出的就是在学习活动方式上,活动课没有强调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其基本的活动方式还是晨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等,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等。

再次,谨防传统学习方式同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同于学科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有些学校和教师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无从下手,无法实施。这说明我们的思想仍未冲破传统学科课程的束缚。不仅如此,由于教学习惯,还出现了以学科教学形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同于学科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事实上,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是在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学习中展开的,所开展的活动内容都与其相应的学科领域直接相关。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它不具有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类学科知识,但它并不受体系化知识框架的局限。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的目的,必须以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发展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能力以及其他领域的综合素养。如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更直接地指向于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方式往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课程实施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大都以观察、实验、制作为主,而文科综合性学习则以调查和各种形式的表达为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则因活动主题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不受学科特征的局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一般应由学生确定,但鉴于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处于初始阶段的情况,也可以由教师提出主题范围,让学生从中选择问题和课题,由于问题和课题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展开研究,因此也不可能编写出符合不同学生要求的教材,学校或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可以编写一些活动案例供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交流。

最后,谨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专职化。有的学校和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应由专门的教师来教,但目前的教育现实是很少有单个教师能胜任这门课教学。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发挥教育者的群体优势。学校的所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因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延续性,需要大量的教师或其他有关人员参与。同时,能够教学、指导综合类课程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少数教师或专职教师承担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因此,学校不应指定少数几个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而应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同时,由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需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进行活动,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力量,聘请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校外辅导员,甚至政府机构官员等方面的人士,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和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独立的、不从属或依附于其他学科的课程。但它又不类同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课程,有着相对独立的特性。它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国家只规定课名、课时和一般要求、实施指南,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有课程目标设计、活动领域规划、活动主题设计、活动过程督导等程序,这充分体现了这门课的序列性和规范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构课程观。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具有生成性,所以课程成了个体对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课程不再是预先设立的、特定的、静态的、物化的知识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创设的一系列“事件”活动,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生命体验;课程不再是控制教学行为和学习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师生追求教育意义和价值,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的途径。整个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个体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从中寻找自我价值,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重构教学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对话、质疑,共同建构意义的活动,是一种个体不断地建构和重构自己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商与合作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 重构学习观。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打破了知识“霸权”,把学习活动看成是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重新建构知识的活动历程。在学习方式与组织形式上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之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能够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创造生活,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联系及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师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师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自主实践,积极创造。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要求。

(一)明确目标、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应围绕这个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设计具体目标和主题,开展活动。课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课题必须有价值、有新意,要有预见性。在活动项目、主题或活动内容确定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的课题,并在生活环境中展开调查、访问、实验、劳动等,进行探究,获得实际的体验,深化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为了防止学生对所从事的活动浅尝辄止,保持持续的兴趣,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积极为学生进一步创设发现、解决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提供帮助,以保持学生持续的兴趣、信心,最终解决问题。在指导方式上,应采用团体指导与协同指导教学,不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或教学任务,仅仅交予某一学科的教师、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学校应根据本校和本校社区的特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统筹规划,体现学校的特色。同时,随着活动的开展,根据新的问题的出现,应对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调整,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认识到目标的生成性、主题的生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用。

(二)整合内容、手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是综合性与独特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此,在设计任何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设计活动主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设计、整合学习活动内容、手段。综合活动主题力求做到:在研究活动中服务,在服务、劳动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把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最大限度达成总目标。在设计活动主题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及参与人员数量等,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板块。

1. 自主选择板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小组,发展自己的特长。例如,可以选择参加奥林匹克兴趣小组、主持人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航模兴趣小组等,并提出相关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这种学习活动可以改变传统班级授课制难以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有不同需求的弊端,强调“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让所有孩子都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个人的潜能。

2. 年级特色板块。考虑到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及视野局限性,在“自主选择板块”课程的基础上,可以以年级为单位,确定各年级学生统一的活动内容,做到一个年级一个特色,让学生接触多样的学习内容,拓宽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各年级根据年级特色开设年级特色板块课程,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自身的条件和需要的活动,例如,在非毕业班中,由于课余时间充裕,可以组织环境保护课题组、社区服务小组等,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这种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此类健康有益的活动,能初步了解各种活动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外,在高年级班可以开设英语口语与交际活动课或电脑活动课。英语口语与交际活动课的内容以英语口语与交际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锻炼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其成为国际化人才打下基础。电脑活动课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宗旨,进行电脑操作基本技能训练,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打下基础。

3. 全员参与板块。以发挥教育教学中各教育因素的“协同效应”为其具体追求目标,通过将各种教育因素加以协同综合,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潜能,让全体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学习活动中,提倡学校与社区文化、家庭教育因素的协同;提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教材与学生生活、集体与个体、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要求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关系的协同;提倡学生个体发展中身体与心理、情感与认知、左脑与右脑、适应与发展、个性化和社会化等关系的协同。通过个体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多样形式、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学习活动,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学生综合性素质的提高。这门课的实施过程实质上就是其活动方式的具体展开过程。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等具有多样性,就决定了其学习活动的形式、方式的多样性。根据学习问题的情境、活动层次等,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运用游戏性的学习活动开展学习。游戏是儿童自然的天性。让学生参与教育游戏,享受教育游戏所带来的愉悦,可以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处于学习游戏的状态: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这种游戏性学习方式主要在小学、初中阶段运用,较适合于社会学科。基本操作过程是:首先,确立游戏内容,教师对游戏的场景进行创设、引导,从学生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兴趣、个性特点选择易于分享、合作的游戏伙伴。根据游戏任务,共同协商选择和建构游戏材料,并设计过程。其次,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投入创设的情境中获得感受、体验。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对游戏中的感受、体验进行讨论、交流。最后,评定游戏效果,以游戏者在游戏中自发进行身体运动和活动的次数,身体活动的协调性,互动活动中的灵活性、自由度以及想象力,游戏乐趣,探究的欲望,游戏行为持续的时间等为标准进行评价。如针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各次战役的经过和结果;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在国家统一中起作用的是人民还是帝王等等。

2. 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在学习过程中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报告或研究论文的学习活动方式。整个过程以探究为核心,以提高探究能力为根本目标。基本操作过程是: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自主设计研究学习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过程计划、必要条件准备、时间、预期结果等。其次,在方案确立后,分步展开具体的研究过程。包括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资料或数据统计处理,以及撰写报告或论文等。最后,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总结、评价。包括:对过程总结、结果分析与评价、交流等。例如,可以选择“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探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分心的问题研究”等课题。

3. 开展设计应用性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根本目标。基本过程分两个阶段即设计阶段和应用阶段。设计阶段,主要是提出一种设计方案,如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系统,并设计出实施方法。应用阶段着重把设计、构思应用于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强调针对性和操作性,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如可以开展“粉笔擦设计”“节水用具的设计”等课题研究。

4. 进行体验性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基本操作过程是:首先,提出考察、参观、访问的主题、目标,确定地点、对象和时间,制订活动方案。其次,与考察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确定具体时间,准备活动设备。再次,进入现场,收集资料。最后,撰写参观、访问的活动报告,相互交流,进行活动总结。例如,可以选择“环境污染及治理”“校园暴力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等课题进行探究。

5. 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中,成为某一社会活动中的一员进行实际的社会活动。根本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一般性实践,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此类活动包括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三种类型。社区服务活动一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按学年确定服务对象,定期进行。公益活动一般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区或地方的各种公益活动。生产劳动主要设计合适中小学学生进行的手工制作、商业活动、工厂劳动、田间劳作等。例如,可以选择、开展“养老院公益活动”“为贫困生募捐活动”等活动。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评价 评价项目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产物。课堂教学对践行课程育人理念、实现课程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是倡导推广“以生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教学理念,构建完善“和谐共生”、“教学相长”、“绿色健康”教学生态,促进学生“合格+特长”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定位旨在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1]。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与诊断,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发现和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2]。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效率、教学基本功等,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体验和感悟思考等。评价要重视师生的自我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达标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相结合,重视实践与反思,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渠道反馈评价信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坚持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功能和目标定位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和实施评价工作的重要导向,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引导教师和学生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程育人水平。

2.激励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并发挥对教师和学生的激励作用。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引导教师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完成教学活动任务。

3.差异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差异、风格特色和兴趣特长,引导教师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力水平上取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注重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差异化评价。

4.全面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整体性,重视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兴趣等进行全面评价。

5.多元化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评价主体的多维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形式的多元性。广泛引入学科专家、教育同行、家长、学生等参与开展过程性评价、达标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

6.发展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强调对评价结果的发展性解释和运用,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纵向比较,以“入口”量“出口”,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三、评价项目

1.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行为的灵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应该突出“素质教育”、“以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发展”、“因材施教”等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思想[3]。

2.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应该体现“热爱教学工作”、“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准备、组织管理和评价反思”等教学态度。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应该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组成。教学目标要以国家教育方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为依据,结合教学对象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而科学设定,努力体现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要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定位和课堂教学目标,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时代性等特征,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开展研究。将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化原则,综合运用理论讲授、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集体展示、启发引导、实践体验等方法,突出实践教学、体验教学、启发教学、探究教学;要体现适切性原则,精选并灵活运用与教学目标、内容和对象相符合的教学方法,满足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要体现时代性原则,创新传统教学手段,科学运用现代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要集中突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层次脉络清晰,具有一定独创性[4];二是教学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教学环节和步骤衔接得当、紧致有序,教师教的时间与学生学的时间比例恰当科学。

7.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教学质量的核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学生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内化生成了多少东西,受到了哪些教育;二是看学生获得了多少激励和满足。前者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等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上等。

8.教师素养

教师素养是教学质量的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要充分体现广博的综合知识技能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素养。仪表端庄、大方得体,语言准确清晰、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启发性强,板书布局科学、工整美观、条理性强,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学仪器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志等.普通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实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 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3篇

一、专业人才培养

1.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必须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我校过程装备与自动化专业方向的前身是化机专业,2005年改名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过程装备与自动化专业方向。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过程装备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理论,掌握过程装备制造技术,具有过程装备初步设计能力,过程装备管理、维护,自动化监控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采用的是“工学结合、半工半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2+0.5+0.5”的方式实施,即在学校学习两年,在“厂中校”或“校中厂”中开展职前综合训练、毕业设计、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半年,最后开展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

2.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的职业范围与主要就业岗位见表1,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2 。

表1 职业范围与主要就业岗位

表2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二、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

1.课程总体目标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需选取1~2个真实的专业性工作项目,在“厂中校”或“校中厂”中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或集体完成工作项目,得到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技能训练。

2.课程设计

本专业知识体系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涉及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化学化工、化工机械等相关知识,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项目的选择及项目所依托的“厂中校”或“校中厂”的选择,要求相当高,项目选择得好坏,“厂中校”或“校中厂”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原则,精心选取项目,制定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综合性项目,项目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现场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尽可能地拉近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距离。

训练项目设计及教学实施要求可参照表3,训练项目设计依据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学生特点,联系实际等情况,可做调整,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

表3 学习情境设计与教学实施要求

3.课程的组织实施

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2010级为例,即是在企业中开展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学习,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岗位职责,掌握岗位技能,为就业做准备。

课程实施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企业调研(企业类型、企业生产现状、企业岗位特点、企业信誉及社会责任等),企业相关负责人与专业教师交流研讨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后勤保证,制订授课计划和考核量化表等。

课程实施过程,包括:(1)通过企业参观、员工培训、师傅指导、岗位标兵座谈交流的形式开展学生岗前教育,下发任务单和学习实践管理制度手册。(2)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岗位意向、企业岗位实际等情况给学生安排真实的岗位,以2010级本专业学生(共3名女生)在某一化工容器管道制造类企业开展专业综合实践学习为例,最终学生在普车加工、数控加工、电焊、电火花切割、管道制造、仓库管理(1名女生)、行政助理(1名女生)、财务助理(1名女生)、销售、质量检验(压力试验、无损检测)、管道工程安装、机修等岗位上开展课程学习。(3)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向企业相关人员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

课程实施注重学法指导,包括:(1)实践要联系理论.锻炼、掌握岗位特点、需求,掌握职业规范,在此基础上提高职业素养,提升理论水平。(2)注重交流、经验积累。积极向经理人、员工等咨询,加强不同岗位工种间交流讨论,加深对职业的理解。(3)吃透重难点,注重练、分析相结合。项目中的难点、疑点、重点教学,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做事风格。(4)学好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多听、多看、多动手、勤问、勤思考;注意企业的运转,岗位需求及职责;注意职业技能的培养;要胆大心细、注重交流、协作;训练实习中吸收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成效为依据,由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共同评价,分为优秀≥90,90>良≥76,76>及格≥60和不及格

表4 评价模式

三、注意事项

课程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要处理好三方面问题:

1.企业选择问题

首先,企业岗位要能体现专业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这样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才可以在此开展;其次,企业要有良好的信誉及社会责任,管理规范,后勤服务跟得上;最后,企业生产现状良好,由于企业和市场接轨,劳动强度、饱和度与企业订单量分不开,要避免出现企业中途严重减产甚至停产,影响课程开展。

2.学生思想教育及监督管理问题

由于学生身份由单纯的学生转变为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教育环境由单纯的校园环境到处于社会环境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中,部分学生不适应,怕吃苦,不能持续遵守公司规定,对自己的定位不明,导致了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没有严格履行岗位职责[1]。例如在机修岗位上的个别学生出现玩手机的情况;管道制造岗位一名学生出现旷工现象;普车加工岗位的两名学生工作懈怠,废品率升高;电焊岗位的一名学生对电焊工作环境不满意,出现消极怠工情况等。究其原因,大部分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因为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思想准备不足,理想和现实有一定距离造成的,因此要在课程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这既是学生专业技能得到训练的保证,也是学生安全的保证。本专业对相关岗位的安全防范要求比较高,学生若不重视,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要做到及时巡视,及时指导,及时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3.课程指导教师、企业负责人、企业指导教师及时协调沟通问题

课程指导教师同时承担班主任的职责,要与企业负责人(人事部门负责人、车间厂长)、企业导师协调沟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以2010级为例,由于合作企业有两个厂区,空间上有一定距离,有时需要在两个厂区之间调换学生,2名学生抓住空子旷工上网;由于学生是非正式员工,企业的考勤管理要求略低,出现对5个学生没有考勤记录,相应补助报酬不能正常发放的情况。

存在企业指导教师教育方法不当,没有完成对学生的指导教育,也存在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的情况。由于有的企业指导教师的待遇和岗位的工程完成量挂钩,部分企业指导教师教育方法不当,迫使学生过度劳动,致使学生逆反心理严重。以机修岗位为例,企业指导教师给学生半个小时吃饭时间,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课程指导教师要积极和企业相关教师沟通解决此类问题,要定期在岗位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完善三方签字请假制度。学生请假,首先需要实习指导教师批准,然后企业指导教师批准,人事部门备案。杜绝请假不规范引起生产事故,避免因学生旷工对企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四、课程实施成效

(1)大部分学生理解了岗位需求,进行了相应技能训练,履行了岗位职责,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或集体完成工作项目,得到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综合职业技能,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创造了条件。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工程意识与职业素养,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心智更成熟;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学校利用企业资源培养技能型人才,企业利用学校建立技能型人才储备基地[1]。通过课程学习,企业已与多名学生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4)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学生与多家企业员工在我校“工院杯”操作技能大赛上同台竞技,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以机修岗位钳工工种为例,本专业两名学生在钳工项目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5)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申报专利的数量也在增加。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4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在操作过程中的指导理念,我们必须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在操作中要达到的目标。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进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是学生个人自我意识的一个觉醒,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成为了自己的主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在亲身经历、主动感受的环节中,学生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兴趣、能力乃至不足,也会慢慢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放弃,而这些绝不是靠书本知识和课堂灌输而获得,而是学生在亲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沉淀和积累起来的。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的外部困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实施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和促进的,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自然被注入了很多主观期待。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的存在,对传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忽视个性的自由发展的课程进行深刻的剖析,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其对立面,自然就成了整个教育的焦点。但这仅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面临的一个主观环境,它的实际环境并不乐观。

首先是传统意识的抵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正是因为在闻道、术业方面的优势而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存在,他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学生则在于接受知识。这种观念则不利于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广。

其次是因为目前教育评价体系的阻碍。此处并不是说考试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了直接的对立冲突,而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人为地把他们对立起来了。资源的稀缺性特别是教育资源使人们竟相追捧,供给的有限性就造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就会使人们通过采取任何手段来获取珍贵的教育资源,高中和初中尤为严重。本是一块净土的小学也成了题海战术的战场,各种培优、辅导班已完全占据了小学生的周末,各种怪像层出不穷:家长和孩子一起抄作业,做作业做到晚上12点,……试想在这种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有谁会真正地关注与实践。

另外,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不配合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以顺利的实施。首先是家庭方面要积极的配合学校,给予学校以最大的支持,这支持不是在于辅导学生的作业,而是在于发现和引导学生的兴趣。经过笔者的调查,在对“如果你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问题,你的家长采取何种态度”的回答中,65.6%的同学回答给与积极的帮助,其余的则为不知道或不理睬,在与部分家长的交流中,笔者得知很多家长是有心无力,一则是因为缺少专业知识的支撑,一则是因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共同探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备受学生的青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点,在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面向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着重于学生的体验、感受和经历,一则是因为这种形式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对有着很大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二则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立足于学生本身的兴趣、态度和意识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次得以体现。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感兴趣。以实际数据来看。在对“你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程度”的问题的回答中,有65.60%很有兴趣,28.20%兴趣一般,6.20%没有兴趣。同样,在对问题“你是否愿意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回答中,71.90%非常愿意,21.90%有时愿意,有时不愿意,6.20%不愿意。由此看来,部分小学生是非常愿意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去,而且也积极配合老师参与实践活动,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一些社会调查,不想去翻阅书籍、杂志寻找资料,也不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在对一部分同学的深度访谈中发现,一方面,是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使然,有的同学性格相对内向,活动不积极;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多学生并不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感兴趣,而是对所选择的主题没有兴趣。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它是一种经验性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课程并体现新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它不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它强调培养学生主体性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以及创造性、协作性地处理事物的态度,促进“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 。调查显示,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缺少专业化的教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不相符

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该课程有教材,一般以三年级为例有10个主题(1.走进综合实践活动;2.早餐学问大;3.生日如何过;4.清除“牛皮癣”;5.神奇的泡泡;6.珍惜水资源;7.身边的植物朋友;8.纸制品巧制作;9.校园艺术节;10.我们生活的社区),且不说这10个主题在实践过程中是如何操作的,但从内容上讲难以逃脱有走马观花之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的编排首先要顾及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次要兼顾到地方的特色与区别,更要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相符合。

(二)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待提高

教师是实施课程的关键人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与能否达到预期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与其他的学科课程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都有着特殊的要求,更不能一概而论。但事实上从课程实施的情况来看,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状况很令人担忧,问题多而复杂。

其一是,专任教师的总体数量不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那么与之就要有相应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符合条件。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能力结构。根据笔者对武汉市卓刀泉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老师担任情况比例是:语文老师占3.10%;美术老师占31.30%;劳动与技术教育老师占8.25%;班主任占8.25%;没有老师占15.60%。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的活动课都是由美术课老师来担任,也存在由班主任、语文老师担任的情况。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其特殊性,在操作的过程中会生成一些复杂而专业的问题,这就需要这门学科的特长教师、专家辅助来开展活动。但是目前在这方面的专家是比较少的。

其二是,现有教师的实际素质与能力与要求相差甚远。不少教师有畏难情绪,怕麻烦、怕花工夫,上课采用“放羊”式或者变成作业整理课;还有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概念、内容、形式的不了解;对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更加的不清楚,这样教育部所有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规定也就只能成为一纸空文了。

其三是,教师固有观念的限制。目前我国的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静听的地位,以知识传递为主,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却常常脱离生活和现实的实际情况,而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科教学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加上目前的评价体系,大部分教师抱着应试的心态,把重生成过程的活动课变成了只重结果的教学课。

(三)过程流于形式,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特点、要求认识的偏差使得实施过程流于形式,往往导致此课被其他科任老师所占用,或成为作业课。在学生对“老师是不是按时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回答中,65.6%的认为按时上,但34.4%的认为老师有时上,有时不上。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以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二把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科性和综合性相混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就无从体现。

三、关于改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编制专业化的教材,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

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材,教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直接载体,因此教材的设置与编排必须符合相应的原则与规律。首先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有特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也就是说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不能出现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要体现出变化性。其次,要兼顾学生的主观感受,前提是要转变学生观,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是完全依赖于成人的帮助才能获得最大的发展,而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够。因此,要在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和自决性的前提下,真正的考虑学生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而不是专家们主观认为学生需要什么?据笔者调查学生主观期待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情况具体是:学生提出的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占62.5%;学科教学中产生的的学课内知识性问题的占21.9%;学校特色文化主题的占3.1%;学校地域中存在的自然人文经济环境问题的占12.5%。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主人翁意识,希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以自己提出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主。其次按照综合实践指导纲要的要求,活动课程应在参考教本的基础上开发教材。

(二)培养专任化的专兼职老师,打造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

综合实践活动由于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活动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对教师提出了全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实践能力的要求。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它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体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及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主要内容是: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训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中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整合”,是指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把学科教学整合到信息技术中,而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支持学科教学、服务于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才能实现整合。

(一)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的涵义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四个模块: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即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当今最先进的技术,理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信息技术教育是连接其它三个模块的“桥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全面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砝码。

(三)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的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发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使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步发展的学习方式。

1.开放性。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跨时空、超链接的学习。

2.自主性。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自主性,主要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协作性。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协作性,使学生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学生要充分发挥小组、班级、身边的人群,以及互联网后面的人网的力量,从而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四、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实施策略

要很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教师就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学习。教师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和创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一)强化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前提。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不仅要对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二)改变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