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范文精选

综合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第一、提高女性自身素质,完善文化阵地建设。

为了更好的迎接奥运年,乡妇联在广大妇女干部群众当中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目活动,在各级妇联的带动和倡导下,主要采取征订文明礼仪知识读本和文明礼仪知识答卷等方式提高广大妇女干部群众的文明礼仪的认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切实的具体行动展现妇女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的百年奥运增光添彩。另外,我们还为提高妇女整体素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载体,寓教于乐,用丰富的文化生活来达到逐步提升妇女素质的目的。一是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生动现实的座谈会。召开全乡女干部、个私经济的引路人、女能人,畅谈生活、工作、学习、理想,以生动的实例来激发全乡妇女们的创业热情,用身边的典型来感染、带动全乡妇女,促进她们思想认识的提高。二是利用学校素质教育,加速推进妇女素质提高进程。以“六一”儿童节活动为切入点,开展校园周边“快乐家庭”大比拼,激发了校园周边家庭妇女学知识、用知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推动了素质教育向家庭延伸。三是积极组织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参与辽中京文化节的篮球比赛、拔河等各项活动,丰富了她们的业余生活。

第二,开展双学双比,建功立业卓有成效。

在提高妇女自身素质,维护合法权益,倡导健康文明、向上、奋发的良好氛围前提下,我们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使妇女的致富能力日益增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成为我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乡的各类科技致富女能手以妇女特有的聪明、智慧和热情,推动了我乡经济快速发展。我们主要采取培训、示范、实践证明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作法是:(1)利用教育培训广泛推广新技术。仅今年上半年,我乡组织各村、各单位科技女能手,并且分批组织去天义、大城子、大双庙、平泉等地的日光温室、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参观考察,累计共达180人之多,通过参观考察使妇女群众开拓了视野,增加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生活的信心。截止目前全乡举办妇女干部群众培训班8起,人数达1500多人。通过培训都掌握了1—2门新技术。(2)利用示范基地进行示范推广。我乡利用现有的三座店村粉业小区、西窝铺村桑蚕养殖基地、卢家店村食用菌小区、苏家窝铺村日光温室小区等日光温室、食用菌小区等示范基地,在全乡广大妇妇群众当中广泛推广现代农业,使她们在党的优惠政策下大干、快干取得好的效益。在今年新发展的格日勒图村200亩暖棚小区中妇妇干部何龙翔从今年年初开始,组织本村村民进行调地、规划等一系列工作,发挥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使工程顺利施工,并且积极协调贷款,现在各棚户已全部扣棚,投入生产。并且她个人投入资金20多万元,承包了4个暖棚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3)加大典型的宣传力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今年,全乡经济会上,全乡多名科技致富女能手受到表彰。三座店村的吴秀春同志在粉条生产中走出了致富道路,她不忘其她的同志,主动帮助她们技术、资金上扶持,使们也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路子,得到了县、乡两级相关部门的表彰。全乡和谐家庭达了9000多户,占全乡总户数的90%以上,呈现出了全乡上下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我们还适时召开村书记、主任座谈会,使广大基层干部深切地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爱护,半边天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一大批科教致富女能人和巾帼建功妇女强人正带领全乡广大妇女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建功立业。

第三、加强维权,保护合法权益。

受中国几千年重男轻女的影响,妇女整体的社会地位、个人自信程度、社会参与热情,相对男人来说,仍然较低。因此,维权工作仍然是今年工作的重点。我们坚决贯彻“热心、耐心、关心、爱心、尽心”等五心原则,认真接待每一位来访者,妥善处理每一项纠纷,直到来访者满意为止。在具体的纠纷调处中,我们充分运用新《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广大妇女、儿童伸张正义,打击邪气,消除偏见。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没有一起因接待而出现重复上访,没有一起恶劣案件发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第四、加强团结,维护稳定局面。

妇联既是全乡妇女的代言人,又是广大妇女的知心朋友,更是全乡妇女姐妹工作和感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女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就不能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更谈不上促进团结和维护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面。因此,我们妇联同志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工作吃苦,迎难而上,树立良好的妇女形象,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来影响全体妇女;三是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以工作责任为重,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我乡经济腾飞献计出力;四是当好妇女的守门人,做好妇女的贴心人,为难之际代表组织和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动之以热情之心,正是由于乡妇联扎实、认真、负责、务实的工作,全乡妇女工作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步大台阶。

第五、以党支部换届选举为契机,推进妇联组织建设

综合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一)专业技能素质教育。专业技能素质教育现状: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师传授,“一言堂”、“填鸭式”教育,学生不能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很低。因而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实施课程改革,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多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用课堂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教学相长。采取简单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困难问题小组合作完成、复杂问题教师引导完成的策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使学生能更轻松地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得到灵活的应用,从而提高专业技能素质。

2、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要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改变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并根据专业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二)就业技能素质教育。就业技能素质教育现状:

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实习实训课时量不足,缺乏实践锻炼,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毕业后不能马上就业,就业后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那些第一线基层岗位工作,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就业技能素质教育。就业技能素质培养对策:

1、首先要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训课时量,改善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践锻炼,将生产车间作为主要的学习场地,边学边练,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企业联合办学,多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和实践,感受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提前为就业做好思想和能力的准备。

2、其次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的就业环境和现状,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让他们明确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可请企业员工到校介绍企业工作情况,使学生感同身受,明确自身价值和优劣势,准确找到自身定位,发挥自身特长。

3、教师还应向学生传授应聘技巧和方法,模拟应聘现场,增强学生的择业、就业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就业素质。

(三)德育素质教育。德育素质教育现状:高职学生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德育素质,关系到他们是否能高质量地完成社会任务,承担起社会责任,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目前部分高职生德育素质较差,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他们不讲礼貌、不讲诚信,缺乏社会公德,因此加强学生德育素质培养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素质培养对策:我们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培养他们的意志、毅力和高尚的人格。

1、教师是学生愿意模仿的对象,在授课中教师应将德育素质培养贯穿在其中,言传身教,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才。

2、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在学生德育素质培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结合时事新闻和身边小事,定期开设德育教育讲座,为学生分析、讲解大事小情所折射出来的做人的道理,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品德。

二、结语

综合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大学生素质教育分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法律素质及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有思想情感、思想认识、思想方法三方面,政治素质有政治观点、政治信念、政治立场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道德及政治观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的创造发明素养,以及运用所学所能将个人目标或任务付诸实践的能力。法律素质是其所具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行为的综合体现。道德素质是其做人及行为实践过程中对其自身起规范作用的心理品质。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提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进,但实际情况不近人意,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难入人心,。在这个价值观高度多样化的时代,学生现有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和相关课程内容差异大,施教者难以有效输入新的思想政治认知。

2.人文素质教育难以深化,现行人文素质教育只达到人文知识教授层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人文思想、法掌握人文方法,更无法遵循人文精神。

3.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原动力,普遍只想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工作,缺乏高层次追求。4.大学生法律和道德意识薄弱,缺乏维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存在道德评价失准、道德价值取向混乱问题。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们,我们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逐步形成,解决高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其一,用皮亚杰的建构学说中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建构认知结构的方式的理论来指导思政素质教育。思政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会将施教者所教授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加强和丰富原有的结构,只是这一同化过程学生会过滤和改造施教者给予的外界刺激。也就是说,学生已有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如果和施教者所授结构不一致,那么他们就可能不接受甚至排斥。这正是目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思政教育在同化过程中受挫,但是我们可以在顺应过程中找到改变这一现状的希望。因为受教者的认知无法适应客体要求时,就会创造新的认知结构来适应环境需要,这是一个自我改造的过程。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素质教育如果能把握好学生在同化和顺应过程的中认知结构变化的节奏、时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度,那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可能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建构起大学生全新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

其二,高校若能重视和提高学生的认知驱力,那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将实现由现目前学生仅仅是机械接受人文知识的层度到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的深层次转变。认知驱力是奥苏贝尔三大成就动机中最重要和最稳定的一项,此外还有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动机就是对求知的需要。人文教育无法深化的原因在于对实利的追求。而奥苏贝尔对认知驱力的重视本质是对认知和理解的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心理倾向契合。所以只要高校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认知驱力,就能转变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没有现实意义的想法。

其三,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介绍给大学生,并引导学生追求较高层次的人生需求,帮助他们找到创新意识的原动力。文献显示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的人生需求模糊,甚至是缺失,尤其缺乏对自我实现需求的追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由低到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我们可尽力引导大学生追求马斯洛理论的高层次需求,鼓励他们将自我实现作为自己的终身人生目标。

其四,高校可在法律道德教育的课程中引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唤起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对责任感的考虑。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六个阶段,而我们要重点引荐给学生的是第六个阶段,即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确立起了一种用于社会治理的道德观,他们懂得德性的本质、以尊重人为目的而非手段为前提。执此道德观的人是推动社会道德发展的力量。具体可选用科尔伯格的“海因茨难题”这一经典道德两难问题作为课堂开放式讨论话题,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和法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后,为其讲解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基本法律知识以激发和普及大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

综合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类课程;审美教育;综合素质

一、公共艺术课程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发展,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高,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美育,对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是促进高校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可以让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认识更加丰富,可以避免语言交流的不便,直接进行交流。对人们的思想,心灵进行艺术的洗礼,公共艺术教育包括很多方面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建筑都是我们认识的艺术载体。结合本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本文仅探讨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课程的研究,所指的公共艺术教育也都仅指音乐类教育。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祖先就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因此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他非常重视礼乐教育的作用,将“诗教、礼教、乐教”合而为一,他认为礼乐教育可以造就完善的人格,能够激发审美主体的人生态度,在精神上构建自我、完善自我,追求更高的理想和价值。因此自古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就是对人的人格健全和培养审美的途径。席勒曾说过“一个审美的人是一个既超越感性欲望限制又超越理性法则限制的自由的人,只有在审美境界才能实现最崇高的人性艺术教育,可以将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操,道德与理性完美的启发出来,从而感染审美主体,是审美主体不断提高审美素质和完善人格。公共艺术教育本质就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为目的,重心不在于对能力的提高,而是形成一种精神理念,从而完善人格。20世纪的今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审美教育理念的构建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愿望协调发展,使个人的感性认识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不断的提升自我道德标准,对于大学生来说,艺术教育能使学生的自我专业与艺术进行调整合并,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获得更加综合的学科知识,综合素质得以提升。通过艺术活动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引发大学生学习的动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二、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等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重技忘艺,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等,造成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艺术教育模式不恰当,教学与育人理念需要进行改善,要始终以艺术素质教育为目标,使广大师生投入到艺术教育的思想境界中去,对公共艺术教育软件观念及硬件课程水平加以提升,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文化艺术环境,更加促进校园艺术氛围的建设。由于各高校在教学力量、师资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但还是承现了许多共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1、公共艺术教育设置主观性太大,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科学性

目前,我国对于如何具体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没有统一的要求,各普通高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设公共艺术课。有艺术专业的学校,多是艺术系老师担当此门课程,但这样的老师大多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了解不够,只是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音乐教育,多半都是为了完成课时所致。没有艺术专业的学校,情况就更不容乐观。多是为了完成这么课的任务,临时挑选对此门课程有兴趣或有艺术特长的老师担任,这样势必无法具备上好课的条件,这样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又怎能达到起初预想的效果呢?因此,课程主观随意性较大,艺术类选修课程因人而设,缺乏连续性。由于受到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课程结构布局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缺乏系统性。

2、公共艺术课程经费投入不足,基础教学设施不完善

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此类课程的经费投入不足,对于设有艺术专业的学校更多的投入到专业艺术教育发展,而忽略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对于没有艺术专业院系的高校,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基础教学设施不具备,很多课程就无法开展。例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我校设有音乐系,但尽管如此,至今没有专业音乐厅,很多实践活动无法进行,很多艺术实践活动只能在大教室展开,基础设施很是缺乏,钢琴,音响,话筒,灯光等硬件不到位,师生的热情被挫伤。公共艺术课程,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耳濡目染的实践,比如对于音乐首先要有欣赏音乐的机会,师生能现场听一场音乐会在课堂中进行交流,那这样取得的效果是跟传统的干巴巴的讲知识完全不同的。学生不仅能够欣赏音乐,若还能有机会亲身体验乐器,感受合作的魅力,不是单纯的以训练技能为目的,而是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这才是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通过音乐的力量,对学生的人生进行启发,这样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3、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由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大多数高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这样对教学活动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无法实行,从而导致公共艺术课程不规范现象频出,缺乏制度上的保障,会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增加障碍,其作用也得不到发挥,失去了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

三、笔者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改善。重视公共艺术课程,充分利用本学校的资源,发挥好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全发展方面的作用,运用自己在音乐学院学习的专业知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制定好公共艺术课程计划,使课程尽可能科学化、系统化。在执行上,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在思想上,行动上认识到公共艺术课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发挥好公共艺术课的作用。最后,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做好坚强的制度保障。当然,我们相信,随着大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投入的精力和经费得以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武丽.浅析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0).

综合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化学教学;素质教育

现阶段教育教学已经发展为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工作,就素质教育来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阶段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素质方面的发展教学,对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或者是对于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然而就初中化学学科来讲,教师在积极响应素质教育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就需要一系列化学学科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等各方面进行一系列培养,致力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

一、培养自学能力

对于中学阶段的化学科目教学来讲,教师最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自学能力作为任何一个科目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科目教学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知识理论体系。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效果,真正的学习应当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了解,去接触知识和掌握知识。可以说,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接下来长期的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以自学计划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要想更好地培养自学能力,制订自学计划是前提。首先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化学学科是九年级才设置的学科内容,对于九年级的中学生来讲,其刚刚接触化学这一门学科,对于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都不太了解,因此,要想让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具备更加良好的自学能力,就需要在教师的充分引导作用下制订自学计划。其中自学计划的主要内容既包括对于化学学习的内容的规划,也包括对于一定时期化学学习进度的规划。比较好的自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化学学习的阶段,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联系化学学习实际来保证化学学习的循序渐进,最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以自学环境为保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初中九年级化学学习来说,其科目本身主要研究的是物质以及结构、成分等规律性内容,其教材课本中的大部分理论知识都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自主探索,去发现和掌握规律。当然,化学学科中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自学环境提供保障,自学环境主要指的是,由化学科目教师提供和创建的一种交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的空间,由化学科目教师给予的充分探索的时间,以及化学教师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的一种自主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保障作用下,给初中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培养化学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举例说明,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化学九年级教材中,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和原子》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将课堂所要讲解的分子和原子基本概念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对于教材课本中的知识理论体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便可以设置一些相应的化学课后习题,让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完成,在完成课后习题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一定的合作交流,对本节课教师讲解的分子和原子的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沟通和了解,从而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通过这样一种学生分组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自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以组别的形式充分探索和拓展课本知识内容,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知识内容体系更加清晰,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能力,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作用共同促进,任何一种单方面的努力不可能促进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领到一定的高度。接下来就需要学生的积极作用去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按照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去积极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巧妙设置有趣的问题或情境对话

就大多数学习经验来讲,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需要依靠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过程,只有教师巧妙提出疑问督促学生去解答和处理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思考。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思考的过程,更不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育工作者想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有效根据学生的综合性格,提出一些情境对话或者有趣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九年级化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或者化学小动画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于课本中的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一开始并不能有一个很好的印象,所以就需要教师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带动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印象,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会通过思考这些小动画或者小的情境问题,来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加促进学生想要依靠化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想法,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亲口尝梨知酸甜”,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知道,学习化学也是一样,面对一个个抽象的化学反应,学生很难有效地记忆,如果能亲身进行实验,那么就会大不一样,学生不仅能够亲身经历化学反应所带来的物质的变化和生成,而且能够深深地记在脑海当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实验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不仅能让学生实现从书本到操作的过程,而且能实现从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这样一种亲身的操作和经历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去尝试思考和总结。举例说明,初中化学阶段教师在教学《制取氧气》一课的内容时,考虑到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所以先主动示范一遍,在示范过程中时刻强调各种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学生安全操作实验的意识。在讲解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制取氧气。在用实验设备是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而问题的解决阶段,就是学生不断思考和学习的阶段,通过思考和学习,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普遍意义上来讲,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世界上各种事物的认知都是需要通过观察来获得的,对于化学科目的学习也是如此,进入初中九年级阶段以来,化学科目逐渐加入到初中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其本身以实验教学作为基础,是一门应用比较广泛的自然学科内容。而以实验教学作为基础,实验的过程就是观察的过程。所以对于初中化学科目的学习,必须要注重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科目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培养观察能力,首先就需要确定观察内容。化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都体现在实验操作中的观察过程。所以说,对于化学科目的具体实验,在每一项实验开始前,学生需要确定观察内容,有了具体的观察目标,才可以更好地培养观察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明确化学学习中需要观察的内容,实验前后各种物质颜色,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实验现象的发生,反应后具体的物质发生了何种变化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必须观察的实验现象。举例说明,在教学初中化学实验“铁的燃烧”的过程中,学生具体的实验操作前,需要根据教师的相关指导,确定实验需要观察的一些内容,比如,铁燃烧时会发生哪些明显现象,是否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有无气味产生等,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提前确定好观察内容,以便在自己动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科目学习来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和规律,也需要培养和建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指的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有效解决问题。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并非只是单纯地对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具体问题,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解决。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于真正的黄金和用黄铜制品冒充的黄金制品难以区分,而化学科目的学习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设置具体的实验来鉴别黄铜和黄金,充分利用黄铜与硫酸进行作用会发生化学反应,而黄金并不发生化学反应的这一原理实现有效区分,当然除了这一种方法外,学生还可以根据物质的其他性质来进行区分,黄铜在空气中加热往往会发生变色现象,而黄金则不会,这也是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有效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受骗现象,从而达到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科目作为九年级才初次接触的科目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广泛普及阶段,初中各个科目的教学工作需要更加偏向于能力和素质教学,所以在初中化学科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国炳.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1):96.

[2]齐宏静.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2020(45):221.

[3]任永莉.如何在中学化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能力[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