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病区管理;综合量化;考核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病区整体管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实施人文关怀的积极性,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2008年我们依据老年病区工作特点,制定了综合量化考核指标,并以此作为奖金分配依据,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方法

1.1综合量化考核

1.1.1综合考核内容包括平时分、业绩分、奖励分。

平时(100分)业绩(200分)奖励分(每项次10分)岗位职责(6项)常用15项操作讲课医德医风(6项)健康教育科研继续教育(6项)入院接待护理评估参加竞赛功能康复锻炼科内兼职生活协助取得相关证书、学历心理护理获得荣誉。

1.1.2计分办法平时考核分:由护士长根据每项工作的评分标准按月给每位护士打分。业绩分:建立床头护理卡,医嘱班根据每位护士当日的工作记录,核实后登记当日的业绩分值,月底汇总。奖励分:每项以次计分的同时给予全科表扬。扣分:如迟到、早退在职责分中扣除一定的分值,护理操作不符合规范、给患者增加痛苦、操作无效均扣除一定的分值。

1.1.3奖金分配方法

每分值=总奖金/月总分

护士奖金额=每分值×个人月总分

护士长奖金额=护士平均奖×1.2

医嘱班奖金额=护士平均奖×1.1

1.2综合量化考核评价比较综合量化考核实施前后的2007、2008年的护理工作量、病区综合质量考核、护理质量综合考核、患者月满意度、护理人员学习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每月护理工作量比较。

在护理人员数量不变、平均住院人数相同的情况下,2008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提高,尤其是非治疗性人文护理量明显提高(P<0.05)。表22年每月主要护理工作量比较(n=12,±s,人次)。

2.2工作质量考核比较。

2008年病区综合质量考核和护理质量综合考核较2007年明显提高(P<0.05)。

2.3患者月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2008年患者满意度较2007年明显提高(P<0.05或P<0.01)。表32年每月工作质量考核比较表42年患者月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2.4护理人员学习情况比较见表5。护理人员继续学习的科目、学习时数均较2007年有所增加。表5护理人员继续学习情况比较。

三、讨论

本考核方案不仅量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而且将病区整体管理可量化内容均纳入量化考核方案,如护理人员的平时表现、职业素质要求、医德医风、继续教育、遵守规章制度、参与病区管理等都纳入量化考核范围,避免了单纯以工作量计算奖金所造成的恶性竞争、团队凝聚力降低,从而影响病区整体管理的弊病。

身份待遇的不公,对合同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科内护理人员不论何种身份,均以个人月总分分值分配奖金,打破了身份不同造成的分配不公。护士之间攀比、躲懒的现象没有了,呈现团结、向上、和谐的工作氛围。由于业绩分仍是量化考核的重点,每项操作又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扣分标准,这使得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服务时都能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使护理工作的质与量明显提高。

由于加大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的分值,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积极性提高了,护患关系更和谐,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在病区的安全感、舒适度明显提高。

护理人员的自尊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继续教育和人文护理纳入考核,目的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变护理人员知识单一的状况。奖励分的推出,不仅调动了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的自觉性,而且调动了护理人员学习专业以外知识的积极性。如参加心理咨询师、营养师考试,参加院内外文体活动取得名次等,都可以得到奖励分。护理人员的爱好增加了,知识面扩大了,自信心增强,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由于我病区以老年慢性病患者为主,我们在量化考核中针对病区特色强调对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慢性病患者都能掌握几项康复锻炼方法,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得到了提高。

总之,综合量化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整体管理质量。因此,量化考核的项目和分值应根据本科患者的特点和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谢金兰,朱金兰,王加凤,等.护理工作量化积分在病区、手术室及输液室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12A):3177-3179.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Abstract: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land use general planning'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focused on land use general planning'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s. Then use multi-indicate synthetical evaluation and "zero indicate" to assess the envirment impact of Lijiang, analyze land use change of Lijiang environmental impact. Through the results,gave same suggestion and its applying and adjustment.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Key words: land use general planning;environment influence assessment;multi-indicate synthetical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112-02

0 引言

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一项环境保护制度,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科学合理的确定该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对全面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及其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我国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起步较晚,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比较复杂,尤其是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针对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土地结构进行调整,所以,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成为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而对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鉴此,本文以丽江市为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零方案”法对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进行评价,期许对相关研究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1 数据出处及评价方法

1.1 数据出处 《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提供了土地数据,丽江市统计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

1.2 研究方法 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通过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三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并与“零方案”进行比较,进而得到本规划方案是否可实施的结论。

零方案,即规划基期方案,也即无行动方案,它体现了区域环境的原始状态,通过规划方案的土地利用综合环境影响度值与零方案之间的比较,若规划的综合环境影响度值大于零方案,那么规划就可以实施。

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把对被评价事物多个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来得出对该事物的一个整体评价方法称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一般思路包括:①选择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②明确指标权重;③将指标进行无量化处理;④对各指标的评价值进行合成。

2.1 构建指标体系 考虑到丽江市土地利用特点,确定丽江市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指标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土地利用综合环境影响度A1,第二层次为生态指标B1、环境指标B2和自然资源指标B3,第三层次是具体评价指标C。

2.2 明确指标权重 本文的指标权重是通过参差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来确定的,请对该区域的社会情况和自然环境比较了解的专家进行各项指标重要性的评价,并进行一致性的核对。

构建判断矩阵XnXn。因为影响因素X,对目标层A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采用成对比较,即每次选取两个因素,用0-1数字标度表示其相对重要程度,得出对目标I相对重要性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XnXn,如表2。

其中,决策层I中的不同影响因素用Xi(i=1,2…n)表示,元素Xii=l,Xij=1/Xji。

根据专家对各影响因素Xi相对于目标I的重要性判断,得出矩阵中元素Xij的取值。

2.3 无量纲化指标值 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是因为各个指标的单位、数量级和量纲不一样。有益指标(即越大越好)和成本指标(即越小越好),通常同时出现在指标层中,效益指标Xij一般用成本指标的倒数表示。

2.4 各级指标的综合集成 是通过所属下级指标层指标值进行加权运算求得,即指标层指标值和准则层指标值是一种加权求和的关系。

3 实例分析

3.1 丽江市概况 丽江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中游,滇西北高原,“三江并流”区域,山峦高耸,峡谷深嵌,江河跌宕,源远流长。海拔高差在四千米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该地区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兼具暖性、暖湿性、温凉性、北亚热带和寒温性等垂直气候带。近几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市域重点水域得以保护、水质趋稳定;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生态基本功能基本稳定,自然生态环境总体情况优良。

3.2 指标值的确定 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各个指标值,是经过筛选、计算、专家评分和提取规划文本中的各项发展和保护目标得出。见下表:

3.3 评价分析过程 本论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得到结果如下:

以下结果(表8)是对指标层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的。

下述结果(表9)即为对各指标依据其组合权重进行逐层加权求和得到的。

3.4 评价结果及分析

3.4.1 评价结果 由以上数据结果与零方案进行的对比可以得出,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实施方案可行,并对规划区域的综合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3.4.2 评价结果分析 针对丽江市规划方案,我们设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定量分析得到,丽江市评价体系中准则层——生态(B1)综合值和自然资源(B3)的综合值与零方案相比都有所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改善了生态环境,使丽江市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稳定,实现了丽江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改善了丽江市的环境状况。这说明了规划的实施对丽江市的环境有正面影响。可是准则层——环境(B2)的综合值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工业和人口也会相应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长,这将会对丽江市的水和大气环境总体质量带来相对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规划期间,重点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复垦,适度进行土地开发,是不会造成新的土地退化;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在规模和布局上需要进行节约集约布置,要想环境得到有效控制,还需在建筑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实施。

4 结论

本论文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结合了丽江市当地的基本状况,对丽江市进行了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该评价在使环境质量和资源供需状况得以改善的前提下,还考虑了经济发展的总量和速度。因此它不仅使丽江市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还保证了丽江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文波,赵小敏,武春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

[2]孙达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成本管理;限额设计;分析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限额设计是地产项目成本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成本控制的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住宅项目中,限额设计相对成熟,而对于综合体项目,限额设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就如同综合体项目的特点一样相对复杂。

一、综合体项目的特点分析

主要就与住宅产品的差异,分析对成本管理有影响和制约的三项主要特征,包括业态全、规模大、商业多。

1、业态全。一般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都属于复杂建筑群的集成,其业态涵盖全,包括大型商业MALL、商业街、酒店、写字楼、住宅、底商等,各业态之间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是与住宅类有很大区别的房地产产品。而每一种业态,都有其不同的管理特点和成本需求,很难像住宅产品一样可以借鉴和类比;各个业态同属于一个地块上开发,在建筑和结构上相互联系,但因大多是先后开发,又是相互制约。

2、规模大。由于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功能定位,它需要满足人们购物、酒店、办公、居住、出行、文化娱乐等多功能、复合型的需求,它必须是一定规模的建筑群。以上市公司宝龙地产的三大标杆项目为例(上海七宝、杭州滨江、厦门湖边),占地约8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米。同时,为满足停车的需要,地下建筑面积一般较大,占总建筑面积的35%左右,基本为全地块全地下室,甚至部分或全部二层地下室。

3、商业多。一般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中,商业属性面积的权重比较高,纯住宅面积权重相对低,甚至于部分项目依托于周边住宅而属于纯商业地产项目;而商业部分,政府在土地出让条件上也会硬性要求较高比例或一定年限的自持。而商业部分的盈利模式,不同于住宅项目,商业的核心收益来自于商业交付后运营的租金回报和物业升值(具体与自持比重有关),而不是在交付前的一次性销售收入。

二、综合体项目的限额设计中面临的问题

我们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地产行业刮起“设计优化”的培训浪潮中可以看到,尽管高房价、高利润在一定时期会掩盖住设计不经济引起的浪费、大部分房企不是很重视“限额设计”,但终究还是回归正道,这六年来,各大房企都制定了有自身特点的限额设计标准,相同产品的限额设计指标也不断被刷新。在此过程中,各大房企在限额设计上已有经验可循,各大设计院也已基本接受和能较好的配合。因此在地产行业,早有领军企业吹响号角“让设计师的那支笔不再显得那么重要”、“让设计决定成本论在房地产行业(住宅产品)中失灵”。

而对于综合体项目,并没有这样乐观。

综合体项目因其业态的复杂性、档次定位的差异化,因而单一性相对住宅尤其突出,我们在确定限额设计目标时,基本没有同类项目可参照,难以确定令设计师信服的标准。尽管最终也能在设计合同中落实限额设计目标,但设计师基本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或者侥幸心理,何况客观存在着综合体项目的建筑空间大、平面异型、结构受力复杂等这样的理由。同时,如何核算指标,也会因住宅、商业各业态交错、地上地下相互影响,也使得如何核算各业态含量指标变得复杂。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如何落实限额设计,这是我们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问题的探讨和解决

(一)区别对待、合理确定目标

确定一个目标不是难事,但确定一个可以被设计师认同、并且努力去实现的目标不容易。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南宝龙、北万达”这样在商业地产界数一数二的企业的限额设计目标,我们对比后会看到有很大差异。如果拿来就用,显然不可行,我们需要考虑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一些调整,然后确定一个符合企业发展阶段和管理特点的目标。

而在限额设计目标的确定原则和方向上,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商业产品与住宅产品的差异性,实事求是、区别对待。

我们对于综合体项目中的地上住宅、地下室工程,应设定严格的、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的限额指标,这一类型的建筑相对简单、限额设计工作相对已成熟,我们力求做得更经济,往精细化设计方向努力,向行业标杆靠齐。

而对于地上商业MALL、酒店、写字楼等产品,因为对物业增值目标的追求,在外立面效果、建筑功能、建筑品质需求相对高得多,不能在限额指标上苛求,以避免制约设计师的建筑发挥。因而可以设定较为保守的指标,或与设计院充分沟通后确定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指标,或者是设定一个指标范围、允许上下浮动等较为灵活的目标。也可以同时在合同条款中设定激励条款,如设计结果低于限额可以有奖励,或者设定不同合同单价,以对应不同的设计结果,体现优质优价。不管物业形态的建筑外形有多么特殊、结构计算有多么复杂,限额设计指标必须有。

(二)化整为零、抓住重点和难点。

由于综合体项目中,商业所占面积较大,住宅面积对较少,总体来看,商业是主要部分,是重点。而的地下面积所占比重较大,约占总面积的1/3左右,而其结构成本一般是地上部分的3倍左右,这样看来,对于总体项目的结构成本而言,地下与地上在总金额上大体相当,各占50%。而地下工程对项目品质的影响度弱、客户的敏感度相对低、管理阻力相对小,因而地下部分的结构工程是综合体项目限额设计的重中之重。采取的工作方法与住宅产品相差不大,只是需要注意商业区域与住宅区域的需求差异。

而地上部分,尽管面积大、结构指标离散性大,但因其对项目的品质敏感度高、管理阻力大,而结构成本所占比重相对低,因而结构成本不是地上部分的重点。我们再进一步对大商业的地上部分的成本进行拆分,依次大致是室内精装修、综合机电及设备、外立面幕墙、结构工程等。因此,对地上商业部分的限额设计工作,就不能类似住宅一样局限于结构指标上,应更加关注内外装饰、机电设备等专业上。而这两个专业对项目品质影响较大,因而是综合体项目限额设计的难点。

总之,在限额设计工作的重点分析时,只要充分认识两个区别,即商业与住宅的区别、地下与地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就能把握住限额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三)化繁为简、剥离矛盾点和化解冲突。

在商业产品上,由于业态的复杂性、建筑和结构相对复杂,加之我们自身有追求品质、效果的愿望,因而限额设计的落实的阻力和难度更大。比如我们在进行商业区域地下车位的优化时,要减少柱距、降低层高,那我们会面临这样的矛盾“地下柱距小了,地上商业开间就不够了,品质就降低了;地下车位数量少了,今后客流量增加了就缺少车位了”等等。

在目标的实现每一个环节,我们会面对很多类似的矛盾和质疑,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在商业产品的限额设计管理中,不局限于技术经济指标的衡量,而需要以满足公司对品质的追求为核心,以价值工程为手段,以最大化的投入产出比为衡量标准,进行多方案比较、多材料比较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决策。

同时,我们也需要运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对复杂的综合体建筑构造进行拆分,剥离出有矛盾、有问题的局部区域,然后一一化解。我们可以把综合体项目在平面上划分为住宅、商业,在立体上分割为地下、地上。然后分别分析各个区域在设计、成本上的特点,区别对待。例如在确定车位数量时,商业区域需要考虑今后若干年的客流量进行车位预留,而住宅区域要尽量减少车位数量;在确定地下室柱距时,商业区域的地下室,有一部分在地上商业的投影下,会受地上建筑的约束,难以按经济柱距设计,但投影面积以外的区域仍应按经济柱距设计;在确定地下室层高时,也需要区域分住宅区、商业区,住宅区按最小层高设计,但商业区要考虑因素较多,既受地下有局部商业、局部货运通道的影响,又要考虑在预留机械车位的方案。

(四)工作前置、流程优化,为管理工作留出时间和空间。

在制度层面,需要我们甲方做更多的产品标准研究、技术方案的比选等前置性工作,用标准化的文件更清晰地表达我司的设计意图和要求,指导设计院去落实。同时,通过对设计工作流程的优化和再造,减少在专业设计上的等待时间、减少各专业间的错漏碰缺问题。

例如在结构专业上共性问题的研究应前置,如基坑支护方案的比较、基础形式的选择、地下室顶板结构形式、主体结构选型的比较与优化等专业性的总结和研究应有计划性的完成并形成标准化成果,可以指导各个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

在部品的研究方面,针对综合体项目的特点,对于一些综合体项目特有的、通用的构件进行研究、总结和规范管理。比如万达集团对采光顶的结构设计进行总结和研究,于2012年就制定了《采光顶的结构限额设计管控标准》,在综合体项目的限额设计管理进程上迈出了精细化的步伐。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沿江开发区域 主成分分析 综合发展水平 指标排名

一、引 言

江苏拥有长江岸线的地区是沿江开发的核心区域,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南通6个市区和句容、扬中、丹阳、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仪征、江都、泰兴、靖江、如皋、通州、海门、启东15个县(市)。这些地区是江苏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承南启北的重要作用。面对天然优势,这21个开发区又处于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相异的发展特点。故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对各地区进行综合的评价,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就构建合理的发展格局问题进行探讨。

郭磊选取了11个经济指标来构建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省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何徐兴、张延茜以城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成都市一二圈层11个区的经济发展态势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要缩小与兄弟城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速度。李苗苗,姜照华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构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一个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几个特征及其分类。本文以江苏沿江21个开发区域为背景,建立了一个对于这21个开发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系统,以反映各开发区域总体之间的差异。利用2008年的数据,在众多的衡量指标中选取20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这20项指标对21个开发区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名,以此来反映各个开发区域当前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情况。

二、模型设定及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Charies Spearman1904年提出。其原理是通过线性变换, 将原来的多个指标组合成相互独立的少数几个能充分反映总体信息的指标(主成分) 。每个主成分都是原来多个指标的线性组合,用尽量少的主成分包含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 通常以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作为主成分数量的确定标准, 以避开变量间共线性问题, 提取数据的主要信息。该方法避免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 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比重作为权重, 以各主成分得分的加权求和作为地区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 克服了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综合得分越高, 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二)指标的选取

根据指标体系确定的区域性、可比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2009年江苏21个沿江开发区域各项发展指标体系中选取了20个指标:

X1: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万人);X2: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3: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5: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7: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8:外贸依存度(%);X9:工业总产值(亿元);X10:主营业务收入(亿元);X11:利税总额(亿元);X1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14:进出口总额(亿美元);X15:公路客运量(万人);X16:民用汽车拥有量(万辆);X17: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X18:邮电业务总量(亿元);X19:中专以上在校生数(万人);X20:卫生技术人员(万人)。

(三)结果输出及分析

用SAS软件中主成分分析过程对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值越大,相关性越高。结果显示,从业人员平均人数(X1)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X4)、工业总产值(X9)、主营业务收入(X10)这几个指标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4、0.9293、0.9272,证明它们存在信息上的重叠。

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表的其中3项分别为:1.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值。其中,第一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为15.893,第二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为2.4219。2.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为各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重。因为主成分的方差在数值上等于其特征值,所以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λ1/∑λi= 79.47 %,第二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2.11%。3.累计贡献率,为各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百分比的累计百分比。

本题中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1.58%,故前两个主成分是所要选取的主成分。将前两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线性变换的系数,设Z1、Z2分别代表第一、第二主成分,

Z1=0.215X1*+0.249X2*+0.158X3*+0.244X4*

+0.248X5*+0.107X6*+0.213X7*+0.138X8*

+0.239X9*+0.240X10*+0.214X11*+0.236X12*

+0.240X13*+0.242X14*+0.236X15*+0.244X16*

+0.236X17*+0.241X18*+0.224X19*+0.235X20*(1)

Z2=0.176 X1*+0.019 X2*-0.335X3*+0.111X4*

-0.059X5*+0.556X6*+0.004X7*+0.406X8*+0.131X9*

+0.126X10*+0.233X11*-0.166X12*-0.183X13*

+0.098X14*-0.186X15*-0.199X16*+0.177X17*

-0.155X18*-0.248X19* -0.201X20*(2)

其中,Xi*是标准化之后的Xi。

从(1)式可看出第一主成分Z1在各个变量上的系数都是正的,而且数值相差不太大,因而可以认为Z1代表该地区总体竞争实力水平,亦即综合竞争实力。并且Z1的贡献率高达79.47%,表明评各区域的发展水平中,综合竞争力占了较大的一部分。而系数较大的是在地区生产总值(X2)、第二产业生产总值(X4)、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5)、进出口总额(X14)、民用汽车拥有量(X16)上,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是开发区域经济实力的体现,进出口总额是衡量沿江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程度的指标,而民用汽车拥有量是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体现。这也说明了用Z1作为综合竞争实力的综合指标是合适的。

从(2)式可看出,Z2主要在指标外贸依存度(X8)上有较大的正值,可见第二主成分Z2主要依赖于X8。对于沿江开发区域来说,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港口贸易,只有强化招商引资,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Z2主要反映了沿江区域的对外贸易发展程度。

(四)构造综合评价模型

主成分Z1、Z2分别从不同的两个方面反映了江苏沿江21个开发区域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为了直观地看出这21个开发区域城市的综合实力的强弱,设Z为主成分Z1、Z2的综合得分,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如下:

Z=0.7947 Z1+0.1211 Z2

整理得下表:

江苏沿江21个开发区域城市综合主成分得分及排序

按综合得分Z1的大小,得到了江苏21个沿江开发区域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从上表可看出,南京市区综合实力最强,其次是常州市区、江阴市、张家港市等地区。综合实力较为薄弱的是镇江市区、太仓市、丹阳市、通州市等地区。

由上表可以看出,Z与Z1、Z2的排名不完全一致。综合主成分Z的排名与第一主成分Z1偏差较小,因为基本上各指标在Z1上都有较大的载荷,能较大程度地反映原20项指标的信息;而综合主成分Z与Z2的排名却有一定的偏差,因为除了指标X8(外贸依存度)在Z2上有较大载荷外,其余各指标在Z2上的载荷相对较小。某些城市的综合指标Z的得分为负数,因为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因此,某些城市的综合得分为负数,说明该城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在全体被考察对象的平均水平之下。

(五) 根据综合得分Z绘制柱形图

由上图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沿江,21个开发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大体情况。

三、结果分析及建议

根据得到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可将21个沿江开发区域大致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南京;第二层次包括常州、江阴、张家港、常熟、南通、扬州;第三层次包括镇江、太仓、丹阳、通州、台州、启东、海门、如皋、泰兴、江都、靖江、扬中、句容、仪征。

在第一层次中,南京不仅综合排名第1,其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位居首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各项指标优势明显,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因此,增强南京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可带动江苏沿江周边区域的发展,在沿江开发建设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第二层次中,常州、江阴、张家港、常熟、南通、扬州6市整体实力处于上游。从这6市的各项指标来看,有其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常州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专以上在校生数2个指标领先;江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南京;张家港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相对较高,也因此有较高的得分;而扬州的主营业务收入在这些城市中排名前列。在第三层次中,镇江、太仓、丹阳等14个开发区域的各项经济指标比较平衡,均不是很高。这些开发区域大部分都是县级市,而非市区,故各项指标相对市区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也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作为综合排名最前的南京市,要充分利用先天的地域优势,搞好沿江地区发展的战略举措,这是促进江南江北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南京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其次,对于综合实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城市,像常州、江阴、张家港等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应积极探索该区域新型工业化的具体道路,在更高水准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调整,利用现有条件,把握时机,加强科技的投入,使沿江地区产业的类型和技术含量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逐步壮大综合实力。最后,对于综合实力排名相对落后的镇江、太仓、丹阳、通州、台州、启东、海门等地,要善于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寻求经济发展的突破。

综上所述,各城市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扬长避短,政府也要做出相应的宏观调控,以保证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磊. 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各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10(6).

[2]何徐兴, 张延茜.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成都市一二圈层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提升成华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4).

[3]李苗苗, 姜照华. 中国各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J]. 科技和产业, 2010 (1).

[4]高惠璇.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王波.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主要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J]. 当代金融, 2010(12) .

[6]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995.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综合自动化技术即多种专业技术相互融合的工作系统,其功能全面、信息传递量大,传递速度快并且可以实现智能自动化运行。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是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的基础,计算机技术本身功能就非常强大,可以依靠因特网快速传递与接收信息,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于计算机技术之上,理所当然具备这些优点。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分布、分层的系统结构,单片机或计算机是组成其各个子系统与功能模块的主要设备,其还肩负着采集数据、发送指令的任务,单片机与电子计算机都可以实现高速处理数据,这就决定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显著的优势。

二、电力调度中应用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

1、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无功自动控制是其核心,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全面,具有集成化、高频化、全控化、高效率化的特点,可以有效稳定电压,有利于预防设备故障,提高电气、传输设备的耐久性。尤其对于具备无功自动设备的变电站,可以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2、安全保障。智能自动化运行是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特点,整个调度过程自动化,有利于及时查处故障,提高电力设备故障诊断能力。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还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异常,即刻采取保护措施,这就为变电站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3、提高管理效率。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变电站数据进行全面监视、测量、记录,并可以通过计算机与网络进行汇总。变电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轻松观察各个部分电力设备运行状况,对关键设备的系统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电子监测数据判断关键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进行设备检修与维护。

4、节省人力资源。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之前,变电站各电力设备的数据采集主要依靠人工采集实现,工作人员首先对各个电力设备进行检测,然后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借助计算机与电子通信技术可以快速采集电力设备数据并发送指令,这就减少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电力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三、具体应用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以一定的模式结构存在,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分布分散式结构是三种主要的模式结构,下面探讨这三种模式的优势与缺陷。

1、集中式结构。电力调度中最常用的结构即集中式结构,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通过扩建计算机I/O接口,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可以有效的监控、保护微机。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一定缺陷,一整套集中式结构的计算机并不能完成整个电力调度工作,有时还需要特定的单独计算机进行辅助。

2、分布式结构。分布式结构扩展了变电站本身的功能,利用多组计算机并联运算实现系统检测。分布式结构的兼容性好,可以利用CPU系统对相同时间段的大量数据进行有序合理处理,与集中式结构相比,可以有效避免因数据过多导致的数据卡死问题,但是由于分布式结构的分散性特点,增加了自动化系统的管理难度。

3、分布分散式结构。双层次变电站系统是利用分布分散式结构的主要系统,双层次变电站是指变电站系统结构具有变电站层与间隔层。与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相比,分布分散式结构创新性尤为突出,在分布分散式结构中,元件与短路器隔离,这就可以实现对各项数据的全面采集,并有效监控与保护变电站中的各汇总的整体集中监测的控制单元[2]。在集中式结构与分布式结构中,往往需要大量电缆线路进行连接,电磁干扰较大,分布分散式结构很好的规避了这些问题,可以实现信息真实可靠的传递,即使某部分出现了故障,也不会造成全局性影响。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