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舆论论文

社会舆论论文

社会舆论论文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闻传媒 榜样文化 核心价值观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先进榜样人物是新闻媒体众多人物形象中具有积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群体。榜样是道德的楷模,是先进文化的符号,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代表。榜样作为一个物理存在,具有催人奋进的无穷力量。分析新闻传媒中榜样人物的文化符号性,揭示其蕴含的积极文化意义,对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榜样的文化符号性

符号学认为,任何事物都表现为某种符号。符号是人类载送信息的代码和携带意义的载体。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是自然符号,无论其业绩如何辉煌,行为如何感人,在新闻传媒广泛报道他们之前,他们的事迹仅在社会的小范围内被认知。因而榜样人物出现在新闻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之中,变身为新闻符号,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榜样的作用。符号本身就是文化,新闻亦是文化,因此榜样人物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性。

榜样人物的符号性。德国学者卡西尔把人抽象为“符号”,把人的行为和人类的历史抽象为“文化”。换言之,作为物理存在的人,其本身即符号。符号可感知的层面即符号的形式,在符号学中被称为“能指”。任何一个可感知的符号形式都必须来源于一个物理实体,人们据此才能去识别符号,并具备进一步理解其形式背后意义的可能性。除“能指”之外,符号还具有抽象的内容,即“所指”。“所指”是符号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志、价值、意义等内容。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榜样人物是现实环境中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道德模范、时代先锋,是携带特殊意义的符号,其一言一行皆可观可感,他们是符号可感知的形式层面,即“能指”。

榜样人物是新闻符号。新闻传播活动是以新闻符号传播新闻信息和接收新闻信息的活动。新闻传播通过创制新闻符号营造着由无数新闻事实组成的拟态环境。新闻符号由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图片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整合而构成。新闻传播者通过“把关”、“议程设置”并依据一定的文化规范和新闻价值判断,将榜样的言行、事迹、思想、道德加以符号化。传媒所创制的新闻符号,是对榜样的事迹、业绩和精神境界的一种符号式转换,传播者将这些内容或意义进行传播,受传者对这些表达内容或意义的符号进行解读,以此来认知和理解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思想,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判断、反馈,进而在思想意识中做出反应。

通过报道、宣传榜样,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以新闻符号的形式出现在拟态环境之中,这种拟态环境仅是现实环境的部分映像。也就是说,榜样人物从现实环境中的自然符号转变为拟态环境中的新闻符号,需要经过新闻选择过程,并通过编码将要传达的信息利用符号来实现可感的过程。现实环境中很多人物符号并未进入到拟态环境,原因在于其不具备新闻价值或尚未被传播者发现。榜样的感人事迹运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加以传播,创制出大量能够反映客观现实环境并具有象征意义的新闻符码。

榜样人物是文化符号。符号即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可感载体。凡属精神、道德范畴的文化皆具有抽象的意义。抽象意义无声无息,无影无形,无法触摸,无法识别,也无法传递。精神文化必须具备一个能承载它的可感载体,使之携带着精神、价值、意识、思想、意义等抽象内容而实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其意义需要物理形式来承载,需要特定的可感符号而具象化,而榜样恰好是这种可感符号的代表。榜样人物以符号的形式成为传承中华道德文化的载体,成为承载传统文化精神的符码。文化中抽象的价值、意义,通过榜样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光荣事迹、感人经历而得以充分传达。榜样人物作为文化符号被受众的视觉或听觉感官所感知,因而确定了其文化意义,这种意义即符号的“所指”,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榜样的文化意义

符号具有“表义”功能,文化符号蕴含着文化意义。意义包括观念、价值、精神、认知等概念,新闻传媒中的榜样人物作为一种可被感知的文化符号,携带着正能量和积极的文化意义。

榜样人物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其最核心的内容是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的内容博大精深,各学者对其表述皆有不同,但阐释的内涵基本一致。具体而言,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襟怀,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为政以德”、“修身为本”的重德观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精神等等。

先进榜样人物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例如捐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孝女孟佩杰,高位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见义勇为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舍己救人的英雄军人孟祥斌,义薄云天的守墓老兵陈俊贵,热血热心的“雷锋传人”郭明义,践行信念的好村官沈浩,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这些榜样人物作为携带文化意义的符码,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给养,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榜样人物宣传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一个民族、政党、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是全社会的精神旗帜。中共十报告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充分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重在“落细、落小、落实”,对榜样人物进行报道、宣传,能够塑造受众的思想观念、引导受众的社会行为。榜样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之一,核心价值观以榜样人物的文化符号作为传承和传播载体。

榜样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这些感动或者是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新闻报道传播关于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培养国人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既是对新闻事件的采集与挖掘,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践行。榜样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使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化认同。

榜样文化的其他积极意义。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崇尚榜样、敬佩榜样、学习榜样的民族,而榜样文化是最具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从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和新闻事实,到新闻媒体中的榜样人物和新闻符号的创制,是一个复杂而具体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与传媒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现象。传媒符号在文化世界中以叙述事实的方式呈现,由此释放出来的建构性、整合性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媒体总是一定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主流文化、主导价值观念的传播载体,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手段和构建工具。榜样文化宣传大真、大善、大爱、大美、大义等积极的文化元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

榜样文化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引导舆论,进而引导受众的行为。

传媒“议程设置”是发挥榜样文化舆论引导功能的前提。对于榜样文化而言,首先要提供关于榜样人物最新事实变动的信息,减少受众对其认知的不确定性,其次才能对榜样文化蕴含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进行宣传并引导社会舆论。信息是形成舆论的必备条件,是意见态度形成的基础。

新闻媒体传播信息流,是实现舆论引导的前提。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具有各种各样的议题,这些议题的重要程度、价值意义均有所不同,新闻传媒的作用就是对这些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创建可以引导舆论的传媒拟态环境。媒体传播与宣传的榜样文化中也存在着议题日程的安排,传媒会给予其不同的报道程度。受众对榜样人物的认知,主要来自于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如果没有媒介的拟态环境,榜样人物的事迹无法被大范围地、长时间的广泛传播,大多数受众可能永远也无法认知和了解他们。

新闻媒体根据一定的新闻价值标准、宣传价值标准,采集现实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通过文字、图片、画面、声音、音响等视觉符号或听觉符号,把榜样人物的生活场景、生平事迹、言行举止、崇高精神真实地再现出来,直观、生动、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通过传播先进感人事迹,引导公众舆论,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新闻媒体对先进榜样人物及其事迹进行适时、集中、重点报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受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与判断,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榜样文化对公众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是公众的态度、意见,是人民的呼声。当今社会,社会舆论的主体和内容都是多元化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时而会出现。引导公众正确的舆论,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表现在对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引导,具体表现为政治导向、文化导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导向、行为导向等各个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给公众共同的意识形态指出正确的方向,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非常必要。新闻舆论对社会领域的新闻事实进行宣传报道,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的倾向性意见,可以形成较强的舆论态势传播,引导公众舆论向有利于舆论引导主体所代表的价值观方向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新闻舆论影响公众舆论,就是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中国人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应该具有共同的、正确的群体意识。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在于引导国民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榜样文化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促使公众在心理上产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使社会成员和群体的意见、态度在社会舆论中占有主流和主导的地位,增强舆论的优势。

行为引导是榜样文化舆论引导的深层目标。新闻传媒对受众的引导不仅仅体现在舆论引导方面,还体现为对受众行为模式的引导。新闻传媒通过树立榜样、塑造榜样,能够起到社会行为示范作用。榜样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们具有示范价值。新闻媒体弘扬先进榜样人物的精神品质,为社会提供思想的先导、行动的方向,为社会群体提供真实、鲜活的典范,使榜样们成为一本本真实、鲜活的教科书。

榜样文化构成了新闻传媒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其宣传的价值观、高尚的行为,最初可能只是社会局部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但经过新闻传媒的报道,榜样文化可以影响现实环境中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精进不休,社会风气蒸蒸日上,精神文明程度与日俱增,实现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

如何有效发挥媒体的榜样文化舆论引导功能

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受到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舆论功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发挥媒体传播者的把关作用。新闻媒体的传播者根据一定的把关标准,对榜样人物的新闻事实进行发现、挖掘、选择、收集、提炼、加工、制作、发送,将榜样人物的信息进行符号化的传播活动。传播者如何选择榜样人物,如何选择报道形式、报道篇幅、版面位置,如何选择报道时段、报道频率,以及如何选择传播媒介、报道时机等问题,都是围绕传播者设置的议事日程而进行。传播者通过把关,做好榜样文化的内容建构,提高榜样文化内容的传播效果,是提高其舆论引导功能的最重要因素。

发挥多种媒介的联动优势。榜样文化的传播,需要中央媒体、地方媒体,报刊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共同参与。每种媒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多种媒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能够将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例如央视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通过综合运用电视画面、解说词、音响、字幕、同期声等方式把榜样人物的生活场景、生平事迹真实地再现出来。短片中新闻工作人员的解说,获奖人物的感言以及其他人对榜样的评价,几乎每次都让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热泪盈眶。特别是利用特写镜头展示人物细节,往往可以使受众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网络媒介的发展也为榜样文化开辟了新的传播途径,如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专门开辟了《“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时代先锋》等专栏,主流网站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对多种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组合,是实现榜样文化有效传播的必然选择。

结语

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各职业人群中都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榜样人物,传媒符号的表述性,即体现在将这些榜样的言行、事迹、品德加以符号化的过程。作为自然符号的榜样人物,经过传播者的编码加工,成为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新闻符码。新闻符号的创制也成为一种象征行为,即用榜样人物的新闻事件叙述、先进榜样的塑造、榜样精神的挖掘,来表示抽象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境界、意识形态等概念,进而表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的行为。

符号是交流意义的中介,榜样人物作为一种新闻符号和文化符号,表达的核心是意义和价值观。新闻传媒利用榜样人物符号传承和传达社会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取向的观念体系,并利用这种体系引导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使之达成共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受行为体现出了象征性的社会互动关系,对先进榜样符号的精神内容和文化意义进行交换,充分发挥榜样的舆论引导功能,从而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协调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使榜样的象征性符号意义得以传播。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2篇

但长时间以来,孙本文作为中国社会学奠基人的学术身份,遮蔽了他在舆论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很少有学者注意到他作为中国现代舆论学重要奠基人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在舆论学已经日益繁荣的当下,重新系统地整理和挖掘孙本文著作中的舆论学术思想,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早期舆论学以及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孙本文是我国舆论研究社会心理学传统最重要的奠基者,他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视角上,对舆论学的主要议题做出了较为广泛而深人的论述,初步地建构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舆论理论体系。    

作为我国第一代社会学者的代表人物,孙本文是中国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18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C37crss},   

1921年孙本文赴美留学,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22年至1924年孙本文追随吉丁斯(F. H. Uiddings )、美国文化学派开创者乌格朋( W. F. Ogburn)等人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研究工作。1924年,他就读于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师从美国早期社会学中心理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莱斯特·沃德(( L. F. Ward)的追随者彭德尔(R. M. Binder) o1925年他以美国报纸中有关中国的舆论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并由此而获得纽约大学博士学位,这也是他的学术生涯中对社会舆论问题加以关注和研究的开端。    

(一)博士论文选题与社会学研究方法    

孙本文的博士论文《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在中国舆论学与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它不仅开创了中国人以报刊舆论作为研究对象撰写博士论文的先例,而且也是最早由中国人撰写的有关外国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问题的博士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也属于较早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孙本文运用统计学和内容分析方法,研究了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新闻报刊中的对华新闻报道以及舆论反映情况,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美国人民从新闻媒体中知道了哪些关于中国的内容;第二,美国人民通过新闻媒体向中国表达了什么”川“月)。

孙本文在研究第一个问题时采用了当时新兴的统计方法,统计了从1865- 1922年间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的新闻报道数量。在分类体系上,孙本文采用了吉丁斯(F. H. Uiddings)对于复杂社会活动的分类方法,并结合坦尼(Tenney)对新闻事件的分类,将美国新闻中涉及中国的报道主要分为五大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物和书评。在比较研究上,孙本文不仅把美国对华报道中各类项目的比例情况与美国本土的国内新闻相比较,同时还比较了样本报刊有关英、法、德、意、日等一流强国的新闻报道的情况。以这种分类比较为基础,孙本文展示了美国报刊舆论对于中国的认知:“从政治上来说,中国国家事务的70%都是政治事件,她用了过半精力去处理外交事务……国内动荡……;中国在文化上的投人不多,很需要美国在教育上的支持……从经济上来看,中国是一个常贫穷的国家……与欧洲国家相比,中国所要处理的外交问题更多……但她的国际地位与意大利和日本差不多”。孙本文在针对第二个问题进行研究时主要使用了内容分析法,即“文本细读+分析”的方式对样本报刊进行内容的解读,以此对美国的排华法案、义和团事件、辛亥革命以及华盛顿会议这四个重大事件中的美国对华舆论进行分析和梳理,归纳舆论的种类以及背后的动机,并统计对中国问题表示中立、反对还是友好的报刊舆论的比例。

最后,他总结了美国对华舆论的一般趋势:“美国对华舆论背后的唯一动机就是他的自我利益;}2)美国人民会认为中国是一个弱国,她根本无力获得她想要的;中国需要美国的帮助,并且不会破坏与美国的友谊’}Cn7cr}ss-}ss}。早在论文还未写成的1924年,孙本文就提出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客观性与历史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就是“摈弃个人主观偏见,确切考察客观事实,并提倡科学的社会调查,施行质与量的考察,以得到确实的社会状况”}so rso}。而历史性则要求通过历史文本的分析、理解和诊释来认识社会行动的性质与意义,内容分析事实上就是对历史文本所做的客观分析。由此出发,孙本文选择“自十九世纪后半黎伯勒((Le Play)以来至近时乌格朋(W. F. ()gburn)辈著名社会学家采用的统计方法”Cs}crzzs)及“乌格朋(W. F. ()gburn)所注重的历史研究法”C}7crs)作为自己搜集事实以研究和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舆论思考    

从孙本文的教育背景来看,他主要受到了美国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即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及文化学派的影响,这一点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已经初露端倪,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出其中贯穿的“文化与心理”痕迹。    

恰如孙本文多次表示的那样:“著者个人见地,以受美国乌格朋(W. F. Ogburn)、汤麦史(W. I. Thomas)两教授的影响为最大”1926年,孙本文任教于复旦大学,后长期担任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并致力于引进西方社会学及建立符合中国现实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在其后至1949年前出版的大量社会学著作中,不论是《社会学ABC;  (1928)中申明的“人类行为的根本活动要素就是心理影响和文化影响”叫“翻),抑或是《社会学原理》(1935)中对文化和态度的讨论,还是他在2}世纪40年代将自己划为“既重视文化因素同时亦重视心理因素”的“注重社会整体或综合的观察者“文化和心理两大因素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几乎“支配着1949年前孙本文长达近30年的社会学学术生涯”。总的来说,孙本文认为,态度是行为的趋势,“态度一词虽然说明了心理的状态,但整个态度的养成和表现,还要靠后天文化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文化是由态度维持的,态度是由文化陶成的”。

这样的学术观点也恰恰反映着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学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自1839年法国孔德(A " Comte)创立“社会学”及1875年德国谢夫策(A " Schaffle)首提“社会心理学”以来,尽管三门学科研究对象及范围各不相同,随着学科建设及不同社会学派观点的相互接近,其研究内容常常互相涉及,这三门学科的界限也越来越难以分清。孙本文在其著作中也特意讨论过三者的关系,他认为,“就社会心理学的本质说,它是介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种独立科学,但就发展历史和近时趋向而言,社会心理学应属于社会学领域以内的重要部门”。

按照他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科学,其研究范围是社会对于个人行为的影响及个人行为对于社会的影响。同时他又主张“社会情景是从心理和文化两方面影响于人的行为”。他认为,意见形成的过程有简单和复杂两个方面。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舆论的形成过程:“意见通常是由那些具有聪明才智的领导人发起的,他们知道公众要什么,他们能够预见到当公众遇到问题时,公众将如何反应。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言论自由得到相应提高,社会舆论作为表达思想、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念。高校要牢牢把握社会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充分运用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社会舆论的内涵与特征

针对社会舆论的内涵,学术界做过一系列的探讨,如学者郑曼认为,公共舆论即社会舆论,“作为社会群体意识,公共舆论以人们内心深处的政治文化价值体系为标准,通过公众与公共渠道对当前政治事务和公共生活表达的意见。”薛丹则认为,“就一般而言,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范围内,或在相当数量的人群中,对某种事件、现象、行为等,通过正式传播或自发流行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态度和倾向。这种情绪、态度和倾向,或赞扬、鼓励、支持,或斥责、鞭挞、反对,以使人或社会集体的思想言行得以坚持、发展或改变、重树。”可见,社会舆论作为一种意识现象,所传达的是一种代表公众的共同意见,暗示着人们的思想发展趋势。因此,社会舆论就具有了公共参与性、普遍性、广泛性等特点。舆论所表达的内容并不仅仅是个人意见的体现,还代表着整体社会的共同意识。

二、社会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能对人们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作用。正确处理好社会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对于正确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影响

社会舆论主体的广泛性决定了舆论多样性的特点,舆论所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这就为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供了更多的题材。教育者可以通过舆论所涉及的热门话题进行筛选,就积极健康的舆论开展思想探讨,倡导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流价值。同时,社会舆论更新了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积极的大学生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过程。教育者可以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通过讨论的方式形成一种积极的舆论氛围,带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容易接受,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品德。

(二)社会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影响

社会舆论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对受教育者影响有利有弊。积极的社会舆论通过正面宣传教育,能使大学生及时有效掌握国家社会动态,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甚于教育者课堂教育形式的最佳效果;而消极的社会舆论因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使大学生无法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导致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在负面舆论的攻势面前被征服被同化,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进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规范社会舆论的舆论导向,倡导积极的社会舆论,减少负面舆论的产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深刻感受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使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符合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从而自觉认同并且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与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

三、规范社会舆论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高校社会舆论是大学生思想的聚集地,是新时期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加强高校舆论建设,可以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舆论实践活动、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平台管理、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一)开展行之有效的舆论实践活动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其目的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高校舆论实践活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该重点利用学生会、社团以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等贴近学生的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去,引导学生树立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从而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转为主动接受,并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品质,促进校园正面舆论氛围的形成。

(二)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平台管理

校园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凝聚大学生的团结意志,也可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高校的网络舆论平台是大学生掌握时事动态的主要途径之一,做好校园网络舆论监督管理,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网络信息变得良莠不齐,不分好坏的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大学生正处于认知形成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容易导致学生内心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迷茫,不利于其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平台的管理,合理过滤传播的内容,严格控制传播渠道,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以被传播,什么类型的信息传播必须得到遏制。运用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使一些负面消息、虚假报道远离大学生视野。

(三)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字】民族地区 舆论引导 文化认同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普及,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民族地区这一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网络舆论又有着独特的特点,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同时,网络舆论在民族地区如何趋利避害,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大众认知,也是值得关注的社会新现象。

一、民族地区网络舆论的特点

网络舆论有匿名性、集合性、互动性、民意聚合性等典型特征,而在民族地区,网络舆论除了上述几种共性之外,还具有以下几种特性。

(一)偏向性

民族地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而地处边疆的民族区域更容易将舆论集中于民族与地域特色之上。这种舆论的偏向性在网络媒体中也多有体现。网络舆论的形成离不开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拿内蒙古地区来说,重点的网络媒体有中国蒙古语新闻网、正北方网、新华社内蒙古频道、内蒙古新闻网等。在这些重点网站上,常年开辟具有鲜明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栏目,并置于网站首页,而且不断地更新内容来保持受众的关注,比如正北方网的“走进草原”“草原文化”、新华社内蒙古频道的“草原金曲”“草原风光”等,这些栏目以介绍边疆风光、草原文化为主。而正北方网的“故事内蒙古”,则是介绍边疆民族的日常生活、民族风俗文化等。除此之外,民族地区重点网站的首页头条通常都是地方性新闻,地方的气候变化、经济走势、重大活动等都是常见的焦点新闻题材。而实时滚动更新的短消息,更多的是关注民族地域内发生的新鲜事。

网络媒体偏向于民族性与地域性的议程设置,引导着网络舆论走向,更进一步影响了社会舆论。民族地域内的信息在传播活动中的比例偏重,使得受众在浏览网页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该类信息,所以在受众之间,地方性话题很容易形成。同时,民族地域性信息的不断涌现及该类信息对受众切身生活环境的涉及,使地域内的受众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该类信息上,网络舆论的偏向性使其呈现出了独特的民族地域特征。

(二)平实性

民族地区网络媒体发展有其自身局限。信息来源的不充分、高水平媒体从业人员的匮乏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制约民族地区网络媒体发展相对落后的因素。在这种状态下,网络媒体对国际甚至国内的重大新闻缺乏深入报道、分析拓展的能力,那只能转向于用贴近生活的地方新闻来吸引受众。在网络媒体的首页上,对国内的重大事件的报道可能只是简单地转载自其他网站,而生活性的新闻却通常会有详细的报道。如正北方网站上“内蒙古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举行”“内蒙古将加大社保工作力度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这样的地方新闻报道,常与国内重大新闻一起居于头条新闻的位置。

民族地区网络媒体上,地方新闻文字质朴、通俗易懂,新闻标题具有地方语言特色,如“呼市18处隐患道路 交警告诉你该咋走”。同时新闻选材具有生活性、贴近性等特点,百姓生活为媒体关注重点。在这样的地方新闻环境中,生活性新闻更容易成为讨论热点,网络舆论具有平实细碎的特点。

二、民族地区网络舆论引导的特点

网络舆论的价值在于对话语权的解放,它重新定义了话语权的归属,并将其延伸到大众,有助于执政者直接获得底层民众的支持。①网络舆论多为自发形成,它是受众表达真实想法的平台,因此,受众的异质性造成了网络舆论的多元化特点。而由于民族地区网络舆论的特点,常常围绕民族地域事务展开,所以在这样的话题讨论中,受众更容易偏激甚至非理智地对立。在民族地区,非理智的网络舆论不论是对民众感情的伤害还是对社会影响来说,造成的后果都更为严重,所以,政府和媒体工作者对民族地区的网络媒体进行引导,实为必要。目前,民族地区网络舆论引导有网络新闻评论、新闻深入报道以及“意见领袖”观点等几种方式。综合来看,这些舆论引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和特点。

(一)和谐健康

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是舆论引导的首要任务。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首要前提是信息来源可靠、真实无误。同时,这样的舆论环境不是指受众绝对的观点一致,而是受众就事论事、保持理智的心态来交流观点的网络环境。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会以极快的速度影响社会舆论走向,最后对社会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对民族地区而言,和谐健康的网络舆论引导就更为必要,它关乎着边疆地区的稳定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因此,可能引发争议的信息时,媒体从业人员的引导非常重要,对有争议的信息会从多种角度诠释,不能以偏概全,狭隘理解。当受众存在意见分歧时,媒体人员应理智引导,以中立姿态来中和受众观点;以公正的态度引导受众,避免言论过激化,化解网络矛盾,疏导网民情绪,形成健康有序的主流舆论,从而构建和谐健康的民族地区网络舆论环境。

(二)认知共通

民族地区存在着多元文化,网络信息必然也会涉及到不同文化,所以网络舆论环境也更为复杂。民族地区的各种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让各个民族来参与讨论共同的问题,这是一个地区间文化自觉形成的阻碍。“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其发展的趋向。” ②在民族地区,文化自觉的养成是一个不同文化揉合交汇的过程,它对民族和地区间凝聚力的形成非常重要。但传统媒体给受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较少,文化自觉在这种氛围中很难形成。此时,网络媒体则以新的传播形态给文化自觉的形成提供了机会与平台。在网络媒体上,信息可以开放性地传递给每一位受众,所以各个民族的受众都有可能接触同一则信息。此外,网络媒体便捷的信息反馈渠道,使受众能无障碍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使得多重文化进行交汇成为可能。多重文化的交流,可能会观念一致,但也可能发生碰撞,而民族地区网络舆论引导,就是为了避免因文化理念不同而导致的舆论矛盾,进而避免可能升级的民族矛盾。

因此,民族地区网络舆论引导本着沟通文化、共通多民族情感的原则来开展。民族文化是多种多样的,文化之间可能有着极大差异,但人类情感是共通的,在不同民族与地域之间,都可以取得一致认知。在面对敏感话题时,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民族地区网络舆论引导应从大局着眼,回避敏感的民族文化碰撞,引导受众将话题转向共通的情感认知,以感性的态度揉和各方争论。比如在内蒙古地区,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汉族的喜庆之日,但对蒙古族来说,这一天却有着相反的民族意义,不应该隆重庆祝。这样的文化差异,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就值得注意,网络媒体就会淡化节日对汉族的意义,不能在一片喜庆中忽略其他民族的情感。在对节日的报道中,以报道其内含的美好情感为重点,如该节日代表的家人团聚、和睦亲情等这些共通的价值准则。民族文化非常敏感,而网络舆论引导不仅要避免民族文化禁忌,更应站在人类共通的情感的立场上,宣扬普世价值,以更好地沟通融合各民族人民情感。

(三)积极正面

民族地区网络舆论引导除了要注意和谐健康信息的、认知一致观点的处理之外,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引导受众尤为重要。在当今社会,网络舆论具有强大的力量,如在“7.23”温州动车事故中、在抵制事件中,以及在其他的抗震救灾事件中,网络舆论成为汇聚社会正能量的平台。但是,网络舆论也具有两面性,既能发挥正面的作用,也会有负面影响。网络舆论是自发的民意的汇聚,在受众参与话题讨论过程中,有针对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话语,也不乏有极端的、消极的话语出现。偏激的话语会煽动受众情绪,使受众的讨论偏离主题,而负面言论的扩散更不利于网络舆论发挥正面作用。在悲观消极的情绪影响下,网络只能沦为发泄的阵地,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而在民族地区,网络舆论中消极情绪的扩散,会混淆受众视听,影响受众对整体社会大环境失去理智的判断力,不良的网络舆论进而有可能扩散为社会舆论。

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发生矛盾,而对事件如何解读是网络媒体引导所要考虑的问题。事物具有两面性,媒体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和思维析事明理、解疑释惑,信息要深度剖析,要看到问题中积极的一面,引导网络媒体中正面的、主导性的舆论走向。在民族地区,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分析问题、集众之力解决问题是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这对避免网络中负面舆论的扩散、消除受众不必要的消极情绪,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网络舆论引导在促进跨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网络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另一个观点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观点汇集或碰撞、沟通流畅或磕绊,对受众来说都是一种思维的拓展。思想观点在网络对话中相互传递,互通有无的交流也使受众扩大了眼界。“较为一致的网络舆论是受众观点融合、基本达成共识之后形成的一种民意表达。舆论和谐既不是意见一律,也不是意见消失,而是不同意见之间能够相互包容、借鉴和融通,以理性精神实现某种价值平衡。”③ 这样的网络舆论更容易成为网络主导舆论,从而吸引更多受众参与讨论、不断扩大舆论影响,甚至影响社会舆论与社会生活。基于主导性网络舆论的重要性,网络舆论引导就甚为必要。优秀的网络舆论引导不仅为受众提供正确的信息、健康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舆论引导可以为舆论走向指明方向,融合受众正面、有建设性的意见,来帮助网络舆论发挥强大且积极的影响力。在突发性事件中,网络舆论引导要趋利避害,避免事态恶化,起到亡羊补牢之功效。而在日常生活中,网络舆论引导更多侧重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日常的网络生活中,信息量最大的是生活琐事,邻里纠纷、天气变化等也有可能成为新闻头条,而在这样的信息背后,隐藏着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社会认知以及民众的心态和素质。日常的生活信息,是民众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都会关心的信息。对这样的信息不同文化间的间隙最小,据此形成的网络舆论,如受众跟帖讨论的天气变化、粮食物价走势等,意见都较为一致,很少出现剧烈的意见冲突。这里的网络舆论引导就表现在议程设置上,以民众共同感兴趣的信息将其注意力吸引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一个易达成共识的话题,给文化背景不同的受众提供交流的平台。而长时期的稳定的舆论环境,对平和展开其他话题的讨论也有帮助。所以提供易交流的、有共识的话题是网络舆论引导在促进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间进行平和对话的第一步,这也为受众之间顺利进行其他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基础。

而在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情况更为复杂。民族地区存在着多元文化,有单一的民族文化,也有混合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日常生活中文化的交流无处不在,但在网络平台上,跨文化交流更为直接,带来的文化冲击也会被放大。涉及到文化的话题通常会变得敏感,如民族文化、地域风俗等。受众在网络上讨论此类话题时,如氛围良好,那对各方都是增长知识、开拓眼界的一次机会,但如果言语稍有偏激,那就容易引发一场舆论的轩然大波。而在网络舆论中,不是所有不良言论都是受众故意为之,受众偏激言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某一种文化或风俗的不了解,而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深入了解的渠道也不多见。所以,网络舆论引导的第二步是在版面上设置专栏,用多种传播形式让受众有渠道了解不同的文化。这种网络舆论引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用深入浅出地介绍,将各种文化的精髓摆在受众面前,让有兴趣的受众随时可以了解。

当然,等待受众自发来浏览专栏有其被动性,所以网络舆论引导的第三步是更为直接、更有针对性地文章,表明态度。网络媒体有关文化的头条新闻时,通常都是有相关事件发生,如举办某种文化盛宴或是有地区骚乱等。在这种时机下,正面的文化讯息带来的喜庆氛围很容易让受众情绪高涨,而绝大多数受众积极正面的情绪会让他们由衷地产生高度的文化认同感。这种情况下,网络舆论是统一正面的、言论一致的,网络舆论引导只需顺势而为。但在另外一种负面事件发生的情况下,网络舆论引导就需要用不断的讯息和评论,让恶性事件透明化,让受众知晓事件的始末。只有让受众充分了解,才能有效地安抚受众的情绪,阻止谣言扩散,防止社会舆论的恶化。对负面事件正确地解读,是网络媒体引导的重中之重,也是一次向受众宣扬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机会。网络媒体的评论文章,不仅是对事件本身的解读,更是一种文化求同存异、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体舆论思想的表达。在这种时机下,利用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宣扬积极正面的主流舆论,表明对不同文化尊重的态度,这样的网络舆论引导才能化解危机,正确引导受众认知。

四、小结

民族地区的网络舆论有其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没有一种舆论引导方式是绝对永恒的、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也应遵循网络媒体发展的规律,根据受众的接受力、大环境的变化等适时调整。同时,不管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如何变化,应该看到网络舆论引导在民族地区促进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多元互补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力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以连绵延续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多元的文化形态在相互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④网络舆论引导是民族地区文化多元互补的辅助,它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并引导这种交流走向积极正面的方向。

网络媒体为受众提供交流不同观点的平台,而网络舆论引导将多元文化和睦并存,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以共通的人类价值观使大多数受众达成共识。在民族地区,网络舆论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网络舆论引导也日益凸显出其必要性与重要性。所以如何合理有效、积极正面地利用网络舆论引导,促进民族融合,最终促进整个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梁晨.浅谈新闻网站的网络舆论引导[J].新闻传播.2010/2

[2] [3]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曹劲松.《政府引导网上舆论的方法和原则》[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3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三个倡导”,开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局面。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空间成为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思潮交流交锋交融的最前沿。加快网络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一、网络舆论引导的内涵

 

长期以来,关于“舆论”的定义,不同学科和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代表性的学者有刘建明、李良荣、陈力丹等。刘春波从舆论的历史研究和现代诠释入手,从舆论引导的角度,认为舆论是公众针对社会现实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反映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信念、价值观。舆论引导是指一定政党、组织、群体、个人针对特定社会舆情,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设置议题并进行议题互动,引导公众达成社会共识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社会信念、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将网络舆论理解为:公众通过互联网形成的、针对社会现实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与以往的舆论形式不同,网络舆论具有离散性、反复性、影响大的特点。

 

二、网络舆论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发挥理论教育、实践养成、文化涵养的综合作用,使社会成员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首先要理清两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1.网络舆论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

 

第一,网络舆论引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网络舆论引导是帮助网络受众产生社会共识的一项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形象。当前,我国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提出要营造清朗干净的网络环境,弘扬主旋律。网络舆论引导担负着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在网络舆论引导者对网络中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引导中,充当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于社会公众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网络舆论引导的目标导向。面对网络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要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要有一定的目标指向,否则网络舆论引导将失去意义,而失败的网络舆论引导则会激化社会矛盾、增强社会事件的负面影响,网络舆论场的民意失控必将影响到现实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

 

第三,网络舆论引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统一性。网络舆论引导是手段、方法、途径和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标、要求和原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舆论引导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体而言,两者都有利于实现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建设网络强国,为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网络舆论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第一,网络舆论引导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这些环境在网络新媒体的覆盖下都受到网络的辐射。特别是手机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网民运用网络的成本与门槛。网络舆论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之中,引导网络舆论就是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入整个虚拟与现实、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区域的环境之中,通过对各种环境的净化与引导,达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作用。

 

第二,网络舆论引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形象。网络舆论引导重点在引导,是要主动为网民设置议题以转变网民意见态度,形成社会共识。引导要突出主动性、导向性,通过运用传播学舆论学的相关理论和舆论引导规律、利用“议程设置”等手段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得到积极正面的传播。就网络舆论、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传播的效果而言,网络舆论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加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和内容具有正强化的作用。

 

第三,网络舆论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接受。接受是教育取得效果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主体对核心价值观内容、形象的认同、内化、入心入脑,并最终转化为行为。网络舆论引导由于所面临的舆论本身的复杂性,在引导的方式方法上更具有灵活性,在对引导内容的表达上更贴近群众,如此方能了解好群众的所思所想,收集好想法、好意见。网络舆论引导主体的引导能力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接受具有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

 

网络舆论引导已经成为面向7.1亿网民的共同的大课堂,通过鲜活的网络话语与符号表达,正确发挥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渗透着、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在互联网时代,要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网络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和机制的构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的内容体系 当前,从网络舆论引导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需要在网络舆论引导的领导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反馈机制、问责机制等的建设上加大力度。

 

第一,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者的素养,确保网络舆论正确方向。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格局,确保党和政府对舆论引导的管理,要提高舆论引导者的素养。一要转变观念,避免不愿说、不敢说和不会说的突出问题。遇到网络舆论危机,做到舆论引导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在场,主动积极运用网络媒体设置议题,引导网民。二要创新方法,注重网络话语权的争夺和媒介素养的提高,多采用灵活巧妙、接地气的网络语言和网络符号传递舆论引导的正能量。

 

第二,建设网络舆情分析制度和平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监测预警能力。监测和预警机制决定着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时机的把握和选取。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及时发现网络热点和焦点事件,预测其发展成为舆论的可能性,有利于对舆情信息的把握,赢得舆论引导的宝贵时机。及时发现,即时在场,有助于疏导网民的情绪,降低引发舆论危机的可能。此外,对网络舆论划分预警等级,有利于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运用“两微一端”和培养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也是提高舆情分析预警能力的好方法。

 

第三,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评价体系,合理调整网络舆论引导。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有助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反之失败的网络舆论引导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而言,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历史上西欧各国先后出现的“颜色革命”充分证明了掌握舆论话语权和主导权的重要。当前,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水平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反馈,调整舆论引导的过程。

 

第四,明确网络舆论引导责任,避免网络舆论引导失效。面对突发网络事件,相关政府部门和个人由于观念、方法的不当,会引发网络舆论的“次生灾害”,导致政府公信力削弱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问责机制,促使网络舆论引导个体和组织提升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创新引导网络舆论的方法,避免产生引导网络舆论时的“失语、失实、失度”等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的要求

 

第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网络时代,虚拟空间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空间,自由的网络空间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传播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边缘化。“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必然去占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网络舆论引导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也必须以此为要求。

 

第二,运用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网络舆论引导是引导主体与网民通过互动的形式实现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需要遵循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根

 

据“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主动设置议题,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筛选,排除有害信息,传播社会正能量。网络舆论的发展往往具有反复性,网络舆论引导主体要抓住时机对网络舆论发展中人们关心的内容进行解读,将网络舆论危机转化为解决社会难题的机遇。离开网络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利用,我们的网络舆论引导将会失效,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注意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任何一项活动最终都要落脚于效果。具体而言,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过程中,要把“时、效、度”三个关键因素贯穿其中,在引导主体的方法方式选取上,在引导内容的灵活性接受性上,在舆情监测预警的时机把握上都不能忽视。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能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还要看引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