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范文第1篇

一、解放思想,寻求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无论是吸取中外传统文化中富有创新和再生意义的积极因素,还是进行我国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思想观念的更新与解放都是首要条件和基本的保障。仅仅靠少数行政官员或音乐教育家的呼吁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的全面改革开放和大众普遍的思想解放。纵观中日两国历史上的历次思想解放运动,诸如中国的、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等等,之所以比较成功,大众思想解放先行一步是其关键因素。就我国而言,无论在近现代的整个学术界,还是在当代音乐教育界,思想领域的中西之争、继承传统与现代化之争等,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新儒家先驱、倡导儒学复兴的梁漱溟和“全盘西化”、“充分世界化”论提倡者胡适为代表的中西之争,到近年来音乐学术领域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艺术的争论,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是我们这个改革时代的必然现象,这是思想解放过程中的阵痛,说明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解放大众的思想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理性而明智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强调以全球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不危及人类未来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下,谋求当代的发展,以自然生态持续为基础、以经济发展持续为条件、以社会进步持续为目的。这是一种多维立体的发展观念。在时间维度,强调了现在与未来的统一;在空间维度,强调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在文化维度,强调了理性与价值的统一。人类即将告别工业文明,进人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自然生物的多样共生和不同文化的多元并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其不谋而合。人类文明的繁荣昌盛与可持续发展,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在人类向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发的同时,教育是万万不能滞后的,音乐教育同样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一方面要向西方音乐文化学习;一方面应立足本国、本民族的乡土音乐,另一方面应涉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一方面要学习前人的古典音乐、艺术音乐、民族音乐,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当代的民俗音乐、流行音乐、现代与后现代音乐。我国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的音乐教育,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等多种音乐教育模式并存,各自担负着培养不同音乐人才的任务,各自占有不同的培养人才的资源配置,我们必须合理地继承、开发、共享人类音乐文化资源,有效地调整、改革、发展我国音乐教育的结构与机制,以适应实现我国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汲取精华,确立以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教育为中心的培养目标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其前人留下的遗产,对于当前来说,都可能既存在有用的部分,又存在起阻碍作用的部分,精华与糟粕同时并存。因此,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进行精心筛选和小心扬弃,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从西方引进了学校教育的模式,但其教育思想和理论却是自己的,这个思想理论的核心就是“富国强兵”。日本人围绕这个核心,牢牢地打好培养科技人才的高等教育和启蒙市民觉悟的初等教育两个基础,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曾于19HD3年发表文章《论教育之宗旨》,论证他的主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他在文中进一步从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孔子曾提出“兴于诗”、“成于乐”(王氏摈弃了“立于礼”);古希腊也将音乐作为学校的必修课。1922年8月,北京大学成立了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音乐系”――音乐传习所,其办学宗旨为“养成乐学人才,传习西洋音乐,保存中国音乐,发扬而光大之”。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乐理、唱歌、中西乐器等,可谓中西并重。很可惜这个传习所不久即被撤消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当官发财”的价值取向一直影响着我国教育的价值观念和培养目标,为了功名利禄而苦读寒窗的内在驱动力十分强劲,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居于学校教学的中心地位,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善于应试、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和挑战精神的考试能手。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尤其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不明确、甚至错位,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是由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表演技能的音乐教育观念和体制使然。殊不知培养具有高超表演艺术水平的人才主要是专业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的任务,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普及型音乐人才的目标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中小学音乐教育、高等音乐教育培养出具备音乐修养的多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音乐人才,以满足社会各个部门行业和音乐专业部门的需求。毕竟,音乐家、歌唱大师、演奏大师只占全国十三亿人口的极少数,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具有音乐修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三、提倡民主,建构音乐教育中音乐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重文史、轻理工,重权威、轻民主。而在音乐教育领域则表现为重技巧练习、轻情感培养,重技能表现、轻文化理解,重专项成绩、轻整体素质,重表演水平、轻创造能力,重教师权威性、轻学生独创性。提倡教育和音乐教育中的民主性:一方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的挑战、求异和探索精神;一方面教师应主动放弃教师主导教学、课本主导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觉适应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教育曾提倡“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这已包含了一种民主意识,我们应该在具体的音乐教育中将其发扬光大。每一个学生都有其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生理特征、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表演技能和情感兴趣等等诸多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清自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和丰富情感,把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上。

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多元化应该从幼儿园、小学抓起,直至中学、大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音乐风格区域性的多元化。我们以往对音乐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存在着重 汉族音乐、轻少数民族音乐,重中心地域音乐、轻边远地区音乐,重国家主流音乐、轻民间乡土音乐的倾向,这与我国编写音乐教材一向采取中央集权或省区集权的政策有关,未能给予某一民族或地区的音乐文化内容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对继承、了解我国各民族多元音乐文化十分不利。

(二)世界音乐文化的乐种类型多元化。我们过去的音乐教学内容,存在着重西方音乐、轻世界音乐,重高雅音乐、轻民俗音乐,重艺术音乐、轻流行音乐的倾向,在过去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学生所了解的外国音乐,基本上只有以欧洲音乐文化为主的西方艺术音乐,中国以外的世界音乐、中国和西方以外的艺术音乐、世界各国的流行音乐在教材中很少见到。这主要因为执掌编写音乐教材大权者缺少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家的眼光,未能从“文化价值相对平等”的观念和角度来看待音乐教育。

(三)乐理知识、记谱分析的多元化。在过去的中小学音乐课本中,涉及到一些基本的乐理、视唱、记谱、分析的初级知识,完全以西方的乐理、视唱知识和记谱、分析方法为主,中国传统的乐理知识被遗忘,记谱法只有五线谱和简谱两种,分析作品的方法也完全是西方音乐使用的曲式与作品的分析方法,学生们还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对音乐作品的“削足适履”了。其实,要求学生们在中小学音乐普及教育时代就掌握那些世界多种体系乐理知识、记谱分析方法是不可能的,但重在让学生知道、了解不同知识和方法体系的存在,它们作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具有相对平等的文化价值。

日本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实践,在教育管理上采取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卓见成效,这对我们建构音乐教育中音乐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尤其在音乐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最能体现这种特点。首先,我们可以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按照一定的比例,灵活规定中国音乐、世界音乐(包括西方音乐)和地方性乡土音乐在教学内容中的配置;其次,把体现国家艺术教育方针政策、目的、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与保存、体现地方性音乐文化特色和民族区域性的乡土音乐艺术相结合;再次,把有限的、固定的音乐课堂教学(国家规定的基本学时)与无限的、灵活的课外音乐观摩、参与表演(本地与外来文艺团体表演、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等)相结合;最后,我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的青少年儿童占全国中小学学生总数的绝对多数,那里还远未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音乐教育在那里还未能真正开展起来,尤其是那些经济、交通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制定的音乐教育标准很难实现,那里缺少师资,无法配备钢琴、手风琴等乐器,无法很好地完成国家教材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当国家按统一标准制定的教学方案、编订的音乐教材遭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时,就会产生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名存实亡和进一步扩大城乡学校的学生素质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如果我们能采取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方法,或许能弥补这一缺陷。

四、拓宽视野,力争实现我国音乐教育民族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

继承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再生价值和意义的优秀部分;吸取、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于中国文化更新、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这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进步、富民强国的两条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长期持久地在这两条道路上探索前进,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视野,具有全球性战略眼光。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改革开放、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和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普通教育和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同样需要坚持走这两条道路。就某种意义而言,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就是实现民族化,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就是趋于国际化,民族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教育立足于世界之林的两个重要条件。

民族化与本土化相联系,但不等于本土化,其重在强调具有民族特色,能够对世界做出贡献;国际化与现代化相联系,但二者内涵不同,其重在强调走向世界,寻求国际理解,在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让对方理解中国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认识、理解对方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相互学习、互惠互利、彼此尊重、共同进步。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侧重于向所谓的西方先进文明学习,是单向地输入、引进,是以西方的现代工业文明为最高标准,而21世纪的人类即将走向生态文明,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将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国际化意味着中国文化也应能对世界有所贡献,也有值得引以为荣、令别人羡慕敬仰的地方。诚然,近代以来西方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比我们先行一步,然而,21世纪西方人却要回首追溯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孑L子的思想,在儒家思想文化中寻找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年轻一代,既不应盲目自大,视中国音乐为独尊,也不应完全照搬西方。他们必将凭借民族化走向世界,将中国的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实现中国文化的生命价值,为全球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未来发展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在西方一些著名高等学府,从事自然科学、经济学、国际贸易研究的学者,对其他社会人文学科提出了非议和批评。由于西方跨国公司和企业需要他们的经济和贸易在世界各地受到保护,希望有一种全球通用的经济贸易“游戏规则”(实际是西方或美国规则),因此,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叠起,然而这种西方经济发展趋势和模式也受到了社会人文学者的抵抗和回击,尤其是人类学、社会学界,他们高举“文化价值相对论”、“多元经济和文化并存”、“地方性知识、经济和文化保护”的旗帜,公开向现代化、全球化提出了质疑、批评和挑战。其实这种反现代化思潮在近代以来一直未间断过,中日两国皆出现过一些这一学术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中国有辜鸿铭、梁启超、梁漱溟等人,日本有冈仓觉三(Okakura Kakuzo)、北一辉(Kita Ikki)、大川周明(Okawa Shumei)、西田几多郎(Nishida Ki-taro)等人。从这些学者的思想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现代化往往是科技、经济的现代化,必然伴随着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一体化和西方化。美国当代学者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也认为,“由于现代化的激励,全球政治正沿着文化的界限重构”。因此,一方面现代化带给我们很多实惠和利益,同时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我们曾经试图用本土化加以改进、弥补,然而本土化往往与固守传统紧密相联,又以民族化取而代之,民族化与现代化并举、互相补充,似乎是一上乘良策。笔者认为,如果能加上国际化才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眼光,因为中国人必将以开放平等的 心态、客观务实的态度、自强自尊的精神走向世界和未来、参与国际交流和互动。就我国教育和音乐教育现状而言,我们一方面要向日本学习、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还要向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学习,他们和我们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印度、伊朗等发展中国家的音乐教育,他们同样遭遇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矛盾的冲突与融合。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的教训同样也可以提供给他们参考。

五、正确定位,认清音乐教育在未学校整体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初中、高中)、综合性大学本科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普及性、基础性教育(音乐学院、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以培养音乐专门人才、音乐家为主,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以培养音乐师资为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这种普及性音乐教育的中心任务。在大学本科阶段,它应该和政治课、外语课、体育课一样,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随着历史时代的前进、科学文化的发展,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日渐突显出来,从政府到基层,从专家学者到一般群众,对这一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

(一)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担负着促进健全人格与良好品德养成的重任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修、齐、治、平”,还是日本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忠、孝、义、诚”,都离不开音乐教育,只有当“礼”与“乐”结合,才能培养出当时社会所需要的有道德有人格的人才。尽管我们今天质疑以道德教育为唯一中心的旧的教育观念,但并不是完全抛弃道德教育,其中的合理部分必须继承发扬,将其变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动力。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练习、表演、欣赏、创作,打动情感、激发兴趣。它能通过具体音乐作品的学习、欣赏,使冷峻的思想、枯燥的理论、冗长的说教在潜移默化、细雨无声中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这种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二)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美育,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做人做事双重能力的重任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日本传统文化中强调“尽责尽职”、“团队精神”,这些对于未来人才的要求似乎都还不够,21世纪需要大量具有全面素质和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人才。音乐教育是一种美感教育,追求美好、完善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既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又能激发人追求完美、敢于想象、大胆超越,前者与做人有关,后者与做事相联。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是做人必须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超越精神是做大事、做好事、发明创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音乐的美,体现在和谐、对比,矛盾冲突、融合解决,旋律线条、和声对位,快、慢,强、弱,明、暗,喜、悲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等等众多的美学原则上,通过心灵情感的感化和思想理智的沉思,这些音乐要素可以转化为一种情感兴趣导向和精神情操动力,进而辐射到做人做事能力的形成。

(三)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美育,担负着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培养情商智慧和发展创新能力的重任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先是艺术,然后才是科学。反之,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科学与艺术分家,其实它们是分不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也十分重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李氏经常提到“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艺术与科学是不可分割的,二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根植于自然,而且对它的探索是人类创造性最崇高的表现”。1991年3月27至29日,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高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课题组等联合在北京大学召开了“音乐物理与音乐心理研讨会”,把音乐与物理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研究。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特点 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出现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也必然要向多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体现出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与趋势。

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

高等教育改革是对高等教育制度、体制、结构、主体、目标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变革,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体现了变革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多元化

高等教育改革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多元化、改革政策的多元化和主体的多元化。

1.高等教育改革目标多元化。高等教育改革目标多元化是指对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改革目标。对国家一流的、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院校,要加快国际化改革步伐,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提升这些院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一般的院校要加快大众化的改革步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学管理为目标;对沿海发达地区要加快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改革目标的实现;对内陆地区的院校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2.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多元化。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要针对不同的改革对象、主体实行不同的政策,避免改革政策“一刀切”现象的发生。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时,撤销和合并了大部分大、中专院校,致使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一度出现中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同时又出现本科毕业生供给过剩的问题,导致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发生了质疑。可以说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单一,是高等教育改革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必须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3.高等教育改革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改革主体多元化是指高等教育改革要分对象、分层次实行不同的政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来进行相应的改革,中央不要过多的进行干预,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步伐;内陆农业大省、工业大省,要加快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伐,加大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和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应用型、技术开发型的多层次的高等院校,以此促进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伐。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策略、改革模式、价值取向更加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1.高等教育改革的策略更加科学。教育改革的策略是指推进教育改革所采取的策略、方法、手段、步骤等,正确的改革策略是顺利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并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美国学者罗伯特软、贝尼斯、贝思将教育改革的策略分为三种类型:“经验—理性策略”、“规范—再教育策略”、“权力—强制策略”。在这些策略中,有的强调对未来的预测,有的强调观念的变革,有的强调权力的运用,虽然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在积极研究高教改革和发展的策略问题,且不断有文章发表,尽管许多观点尚在讨论之中,但对于要增强改革的实效性必须注意改革的策略性这一点已初步在教育界形成共识,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一定会寻找到更加科学的策略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2.高等教育改革的模式更加完善。教育改革的模式主要是指教育改革以何种形式展开,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模式基本上有三种:国家主导型、高校主导型和利益协调型。国家主导型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进改革,弊端在于不利于调动高校改革的积极性;高校主导型的改革有利于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弊端在于不利于教育变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支持;利益协调型的改革有利于兼顾国家、学校、社会的利益,弊端在于易使改革的主体各谋其利,缺乏主导,迷失方向。21世纪,随着政府、高校、社会之间联系的加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规律的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改革的模式将进一步完善。从历史的经验和未来的我国国情出发,预计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模式将会是国家主导下的学校、政府、社会协同推进改革的模式,学校和社会在改革中发挥的作用将比现在大得多。

3.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更趋功效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结构相联系的。欧洲前工业时代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某种象征性的资格。进入工业时代以后,西方国家越来越强调教育的功用性,即教育实际上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好处。20世纪初,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始提倡教育的功效性,甚至有教育救国的倡议,但由于国民中能享受高等教育者甚少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象征性教育的特征仍在高教领域普遍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和社会逐步强调了教育的功用性。21世纪,随着知识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及教育投资收益的增加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高等学校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程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功效性特征将日益突出,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将更趋向于功效性。当然,这种功效性是建立在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适应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绝不是急功近利。

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等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促使高等教育向多元化、社会化、大众化、科学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

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就是要实现高等教育向社会化、大众化、区域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1.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化。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必须由单一的政府投资变为社会融资,建立高校董事会。投资主体的社会化有助于政府由全能型向有限责任型转化,有利于改善教育投入的不足,也有利于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更有利于突出高等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前瞻性。政府可以致力于教育大政方针的制定,扮演好“公益人”、“协调人”、“监督人”和“部分管制人”角色;校董事会依据国家的教育法规制定本校的发展规划,校长在校董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交互式网络系统的延伸和多媒体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将会使很多学生能够在家里学习,学习不受时间限制,学习效率日益提高,并且满足了那些因病、因交通和住宿等原因不便到学校去上课的学生的需要。教育手段现代化满足了人们渴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欲望,这就必将导致了高校教育的大众化,高等学府不再是“象牙塔”,它将是越来越多的人受教育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因此,知识经济时代要建立一个能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

3.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化。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化包括两个方面涵义: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区域经济的科学、文化、教育的中心;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归属地方政府,并以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效显著,在美国、日本、英国形成了以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公司群体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生产统一体的技术基础,其典型特点是高校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殊有效形式。

4.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教育的发展受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一种表现,高等教育由单一的长期学术性教育发展到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框架,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多种形式并存。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打破旧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一个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

1.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化。所谓“科学化”,一是高等学校中的系科日益分化,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科学体系为结构框架的多学科的组织体系;二是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体制化。要实现“科学化”目标,就要根据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发展适时对高等院校的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同时,加快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制度化的建设步伐,以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2.高等教育发展的产业化。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过程,也是不断创造科研产品的过程,而科研产品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应该建立高校科研产品产业化的机制,以免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或丧失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科研产品产业化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出让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外,还可以通过与教育投资者的合作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可以由高校自主开发、生产,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既可以提高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又可以增加学校办学的教育经费。

3.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国际化是指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强化国际竞争意识,应当进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去,即高等教育应进入世界“教育坐标系”之中,面向国际开放,进行双向式多边合作与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捷,大量的互访学者、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众多国际性学术会议与交流等等,使现代教育再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一种国际现象。教育的这种国际化现象必然要求它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适合一国一专业,更要求适用于多国、多专业。专业精通,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与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成为国际性人才的标准。

4.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化。高等院校后勤市场化就是要建立高等院校后勤服务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般所说的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是指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向市场调节转化的趋势。面对市场经济,高校作为提供知识教育服务和培训劳动力的机构,必须积极参与竞争,它以教学、科研、经济服务为优势参加竞争。从目前来看,高校面临四大市场,即生源市场、科技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这四大市场,互相渗透,互相作用。

高等教育现代化与现代社会大生产及现代化的市场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生产性、商品性的特点。现代高等教育应当与市场经济互相支持、互相适应,形成教育和整个社会相辅相成的发展机制。因而高等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过程,是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变化、适应时代变革的过程。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范文第3篇

(一)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只是片面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强度,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虽说高喊改革许多年,但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仍然被应试教育所束缚,更多的仍然是只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理论等的培训,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兴趣等方面进行教育。“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目前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

(二)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者是教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团队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第一,体育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高校体育教学长期处在一个低质量的教学状态中,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因素。第二,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大多数知识结构不合理,在经济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疑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道坎。第三,近些年来,各大高校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再加上大多数高校对体育学科并并不重视,造成教师与学生的数量不成比例的情况,使体育教师一直处在一个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严重拉低教学质量。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滞后

在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中,体育实践教学都需要在户外进行,受这个特点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的应用并不广泛,首先,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一般都必须在固定的场地进行与体育课程一般都需要在户外进行有所矛盾;其次,体育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上也存在诸多的偏差,再加上大多数高校网络资源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普及;最后,单单只把现代教学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而没有想办法将两者进行融会贯通;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滞后。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教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首先,现代教学技术重新定义了教与学,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其次,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多种高科技技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听觉、视觉的相互作用,将全身感官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同学们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学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动查阅,提高学习效率。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系统整体的发展观念,新课程改革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才能够真正有所收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还是应该从人入手,充分发掘教师资源,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团队。

三、如何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一)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认知

教师作为整个课程的引导者,要充分的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改革过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充分了解到现代教育搞个的需求,技术跟观念若步调不一致,现代教学技术很难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发挥该有的优势。因此,要进行体育教育改革,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二)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所以说,要想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之下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简史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关键。

(三)加强教学环境建设

建设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环境,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硬件软件两不误,像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远程教育中心等,都要进行完善的优化。同时,软件建设也要随之跟进,像与各硬件相应的软件建设、网络资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软件硬件协调发展,保障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正确对待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范文第4篇

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简要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始终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集中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据邓小平理论和基本国情,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是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湖南省30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2年,是基础教育调整整顿与发展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湖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按照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恢复规章制度,建立正常秩序,调整了基础教育事业,夯实基础,为改革和发展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1992年,是基础教育全面改革和低重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启动。初等教育长足发展,探索了为农服务的路子;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确立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把“两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德育工作抓落实,学校工作抓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四阶段从2002年至今,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我省坚持把基础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的普惠性,为建设教育强省奠定基础。

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

30年来,湖南基础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构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教育办学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湖南基础教育构建了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布局适宜、满足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教育办学体系,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2、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

在20世纪末全省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目标,2006年,我省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并获得充分肯定和评价。普通高中迅速发展。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比例达81.65%,满足了高中教育需求,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2007年的8年以上。学前教育有显著进步,已经基本满足社会的需求。

3、进行了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成功探索

素质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手段、改进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在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涌现了以汩罗为代表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而且在全省各地不断涌现新的典型,有新的发展。

4、探索了基础教育为农服务的新路子

从20世纪70年代末桃江“三种教育”一起抓为农服务的经验为起点到郴县、怀化、桂东等地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总结了较完整的为农服务的经验。不断优化和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坚持“三教统筹”,建设适应农村需要的农村教育体系,以“农科教结合”为实施途径,增强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湖南省情为“三农”服务的发展农村教育新路子。

5、建设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建立了一支“数量适当、质量合格、结构合理、师德高尚”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与1983年相比,小学教师由18.19%上升到99.51%,初中教师由29.54%上升到96.82%,高中教师由36.22%上升到91.06%。2000年,全省妥善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师德建设得到加强,广大教师政治业务素质、教学能力普遍提高,还涌现出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典型。

6、完善了基础教育体制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建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后,县一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进一步加强。“以县为主”的体制得到确立和完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办”到“国家办”的历史性转变。

7、完善了基础教育法制体系

建立了以《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专门法为骨干,地方法规相配套,内容较为完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湖南基础教育地方法律法规体系。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人大、省政府都加强了教育法制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法规。标志着湖南基础教育走上全面依法治教的轨道。

8、开拓了具有湖南特色的基础教育发展道路

从湖南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发展基础教育。合理配置了教育资源,盘活了教育资产存量。提高了教育的有效供给能力。从湖南的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用必要的投入、基本的条件、高素质的师资、办学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有自身特色的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三、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30年来的改革实践,湖南开展的工作中有许多带根本性和规律性的经验值得总结,对今后湖南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政重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湖南各级党委和政府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基础教育工作,加强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为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全民兴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保障。湖南素有尊师重教、全民兴教的传统。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进一步激发了湖南人民兴教办学积极性。完全可以这样说,湖南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举全社会之力的结果。师资强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人力支撑。师资强则教育强,师

资是湖南教育的传统优势。湖南始终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始终突出师资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切实保证教育质量。依法治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律保障。1985年以来,湖南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抓好《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落实,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遵循规律,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湖南始终关注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始终关注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社会经济环境,坚持按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服务经济建设,实施基础文化素质培养。还根据湖南实际开设地方课程、传承地方文化、培养具有湖南地方特质的人才。分类指导,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湖南基础教育突出的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成为湖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典型推动,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方法。坚持典型推动,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促进面上工作,最终达到共同发展。湖南义务教育普及、农村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等都是典型引路,发挥其辐射作用,推动基础教育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继承创新,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湖南省情的发展基础教育的路子。湖南基础教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得益于湖湘文化的真传。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优秀文化传统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创新。并始终在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四、用科学发展观统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必然的归宿。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物质文化的需求,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在,湖南的基础教育正面临构建和谐湖南的重大历史机遇,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目前,湖南正处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时刻。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出发。认真思考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确分析湖南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基础教育的时代特征,深入了解基础教育的现实,把握基础教育未来走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转变

立足新世纪。适应新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湖南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潜在优势在于人力资源。走新型发展道路,必须把湖南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上来,集中力量把人口压力转化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大省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局。提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方略,不失时机地实现战略转变。

基础教育必须从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实现公平教育。这一转变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树立公平的教育发展观,对于湖南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遏制当前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趋势,促进社会公平,都具有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深化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二是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和资助扶持政策,支持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发展教育:三是调整教育政策,逐步形成均衡发展的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

基础教育必须从注重规模速度向重视质量效益转变,扩充优质教育。这一转变既是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基础教育发展是由数量、质量、结构、效益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过程。现实情况表明,基础教育规模扩张已基本结束,质量和结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相当突出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有效调控,从湖南的省情出发,推进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要响应市场的呼唤,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推进教育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必须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向素质型人才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指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集中反映了教育发展的重点正在转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实施素质教育应始终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培养创新与加强德育相结合: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的终身发展相结合:三是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我们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必须从传统性的继承向时代性的创新转变,实现现代化的创新教育。传统的基础教育是以传承前人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新时代的基础教育不但要继续传承前人的知识,更要在传承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开放的环境中和信息化的技术条件下,使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成为可能。

2、统筹协调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学校之间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教育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突出表现在农村和山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制约了湖南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义务教育财政投人与需求相比尚有差距,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仍然不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还有大量问题需要研究与探索。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统筹协调,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矛盾和问题,舍此别无他途。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发展大趋势。湖南在实现“普九”后,教育公平、质量、结构、投入和效益等深层次问题便日益凸现,教育发展仍然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由于湖南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也由于基础教育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明显,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焦点。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要解决发展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采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

略,实现教育公平。

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实现普惠性。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具有显著公益性的事业。教育的公益性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帮助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公共教育和教育公共服务的要求,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贯彻,采取切实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社会公平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平的现实道路,但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普惠性。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全方位的教育创新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也是湖南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如果我们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始终体现人的主动发展、人的个性发展这个目标,人的素质就能得到充分发展。

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教育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当前,湖南城乡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农村骨干教师严重缺乏,整体素质偏低,流失严重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障碍。因此,国家要建立免费师范教育与毕业生服务期并举的制度。强化师范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补充作用。要明确规定准备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必须与学校签订有关协议,毕业后需在教育领域内从事教师职业,至少要完成服务期(一般为五年),违约者应按协议进行赔偿。同时,制定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激励政策。除了继续推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外,还要创新吸引人才到农村任教的激励机制。制定全国性的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完善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学校的长效机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财政对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步伐将大大加快。由国家为农村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做到。只要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在法制保障、制度安排、财政支持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农村教育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3、适应时代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论述坚持科学发展观时指出:“要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也是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动力。

当前。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取向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由普及向提高转变。20世纪末湖南基础教育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个历史目标之后,它将进入巩固提高、全面普及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认真研究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制度中注重面向全体和提高质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人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人的各种秉赋和潜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其次是由城市取向向农村取向转变,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湖南人口的70%在农村,在校学生的70%也在农村。这两个70%决定了湖南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是湖南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最基本的省情。最后是由一般发展向特色发展转变,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作为基础教育发展新的价值诉求。教育公平的最高境界和价值追求是,教育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成长的需要。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跟时代,适应社会的教育取向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实现战略转变,真正办适应需求、满足需要,人民满意的教育。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范文第5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纪宝成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大会的召开恰逢举国上下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强调职业教育“要在全面系统正确的领会决定精神上下工夫,要在全面系统正确领会决定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方面下功夫,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来认识研究如何推进在改革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就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大会主旨报告。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作了题为“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报告。会议安排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继平作了题为“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专题报告;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李进作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展望与思考”的专题报告。大会报告个个精彩,专家点评精辟独到,特别是专家点评和代表互动环节,在激发和汇聚精彩观点的同时,点评专家的高端视野,引起现场的强烈反响。

为了加强沟通和交流,大会开设了六个热点专题探讨和交流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分别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中高职协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产业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现代职教德育和学生工作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与实践”、“职业院校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创新”,50余位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有关机构的代表分别在分论坛发言。同时,每个论坛都安排了提问与专家点评环节,增加了互动性,使得论坛高潮迭起。

大会报告之宏观视角: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态势如何,其发展的走向又是如何?对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葛道凯司长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葛道凯指出,十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七大报告提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六大报告提的是“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因此,如果对十六大以来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部署作一个梳理的话,可以发现,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葛道凯指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也与此完全吻合。以高职和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2012年高职的就业情况有三个特点:一是就业率持续走高,独立设置高职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远高于一般本科高校。二是毕业生就业3年后收入水平翻番。三是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持续走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则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按所学专业分,制造大类的毕业生最多,就业率最高。19.99%中职毕业生学的是制造类专业,就业率达98.03%,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二是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本地就业,而且在本地就业的人数比例持续提高,到2012年本地就业比例达69%。这说明近些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三是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最多,比例持续增加。2012年在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是67%。四是抽样调查表明,中职学生有74%来自农村,但95%在城区和镇区就业。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到中国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葛道凯认为,职业教育就业情况的变化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反映我国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他将此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坚持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三是聚焦内涵建设。四是扩大优质资源。五是促进教育公平。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教育公平开辟新的领域,提供新的路径。六是推进综合改革。

对于职业教育整体形势的判断,葛道凯强调除了要考虑内部还要考虑外部的情况。他指出,在教育外部,我国人力资源发展的总体态势也要求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要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3年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 2012年我国15岁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是93727万人,比2011年少了345万人。这是几十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第一次出现下降。2008年是我国18岁人口的高峰,有2620万人;2013年我国初中毕业生是1587万,而且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是101%,这意味着现在一年新增的劳动力数比高峰时候要少一千多万人。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另外一方面,新成长劳动力的供给大幅度快速下降。这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人力资源价值快速提升时代。因此,从教育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来分析,都说明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对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后职业教育的改革走向,葛道凯认为有些问题可能会迎来突破的机遇。一是企业广泛深入地参与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校企合作难是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进入到新的阶段后,这个环节有可能突破。要实现这个突破,需要观念上首先突破,就是要明确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除此之外,还要有利益的引导,比如政府购买;也要有社会责任的约束,发展职业教育也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二是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推动教育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在我国,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新成长劳动力应占多大比重,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发展职业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教育结构能够和社会的需要更加贴近。三是建设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成为职业教育战线和行业企业共同加快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教育要提高质量,核心在于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这个可能见仁见智,但职业教育的质量一定是和其他教育的质量有区别的。其中普遍认同的一点,就是职业教育毕业生走向岗位之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岗位需要。这样的质量要求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教师配置等都要随着产业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并根据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持续改进教育的管理和运行,这样的调整只靠行政命令是难以完成的,必须要有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是质量保证体系,就是要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方都建立起随着产业发展,随时调整教育教学,确保实现教育目标的机制。

大会报告之政策取向:深化改革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

当前,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于如何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全面深化改革当中的重要性,以及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如何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继平对此进行了深刻阐述。

王继平指出,当前职业教育存在五大困难,面临五大挑战。五大困难:一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多头管理的问题没有解决;二是办学体制不完善,行业企业参与不足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是职业教育内部及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相互沟通衔接不完善;四是职业教育总体办学条件仍然很差,各项保障制度仍不健全;五是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没有解决。五大挑战:一是面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面临环境的恶化;三是面临人口红利出现拐点的挑战和机遇;四是面临终身学习的挑战;五是新型城镇化的挑战。

面对上述形势,王继平认为深化改革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同时也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重点举措和重要目标,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职业教育应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深化改革,改革的任务就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培训体系。改革的措施就是《决定》中所明确的举措,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三是施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对于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如何来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王继平认为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点,要吃透《决定》精神。职业教育的改革要贯彻决定,总的来讲要贯彻它的总体精神,要把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主要任务、出发点和落脚点等联系起来,特别是要与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的要求联系起来。第二点,在整个贯彻过程当中,要紧紧的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抓住不放,着眼于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着眼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着眼于增强活力和吸引力来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升级版。第三点,要以《决定》明确提出的举措和要求为重点,来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一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中心,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体系改革;二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是以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大会报告之理论探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展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点是什么,发展的聚焦所在,体系建立过程中又有哪些思考?对此,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李进着眼于“现代”背景,对构建与外部系统良性互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阐述。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首先把概念讲清楚。李进认为,所谓“现代”可以指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期,同时指的是一种目的性的状态。现代性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个是社会的组织结构方面新的体系开始形成;另一个必定伴随的是在组织变革之前就产生的思想文化方面新的认知体系开始建立。现代性一定是两个方面,社会的组织结构新的体系建设,思想文化方面新的认知体系开始建立。现代从时间概念来说,现代界定就是从工业革命以后,但是我们关注的是二十一世纪以后职业教育体系的新环境和新发展,在中国关注的是现在的环境和发展。当然现代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代表时展的要求,它要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包含着当前和以往的一种特殊差异,有教育的理念和组织的运作,现在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注的是更进步、更优越,具有中国特色。

李进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不同维度。从形态描述的维度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多个子系统,很多系统存在着制约的互动关系。在外部关系上,它首先是教育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又和就业体系联系极为密切,还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社会环境有着互动关系,表现出鲜明的跨界特征。从功能分析维度看,包括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和内在协调性。外部适应性,是体系积极满足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系统发展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内部适应性,是指职教体系满足各级发展的教育教学需求,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选择;内在协调性就是体系内部组织完备、结构适当,形成积极的动态的互动关系,通过内部的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出对内对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