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教学体系

思政教学体系

思政教学体系

思政教学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政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209-02

当前,推进党的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实现党的十精神从教材到学生头脑的有效进入,需要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各种教学内容。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对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及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需要重视以下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必须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一)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相互联系

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是为了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而创设的一套教学资源系统。如果说教材体系主要解决了讲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学体系的侧重点则在于怎么教,怎么学[1]。教学实效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重要职责。思政课教材体系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思政课不能只是传授教材的系统理论,而主要是通过理论的宣讲传输,引导学生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如“概论”课无论如何构建教学体系都不能离开教材体系内在设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点。

(二)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相互区别

教材体系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性,且更多地是以文字来表述的,是高度的概括与抽象性,体现的是共性、本质的内容。而教学体系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依据教学对象,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环节进行重新整合,以促进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过程。教学体系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问题针对性,根据具体授课对象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如果把教学体系等同于教材体系,“概论”课程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就会变成照本宣科;如果脱离教材体系,另搞一套所谓的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就容易迷失方向。这两种做法都体现不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立足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研究并吃透教材,选择精讲内容

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材体系能否成功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关键。任课教师对教材及相关教辅材料做到“吃透”并“消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把握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切入[2]。“概论”课要围绕教材体系内在设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点来进行内容选择。

(二)反映时展的最新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和补充

思政课教学虽要突出理论,但不能就理论讲理论。因此,在吃透理论的基础上,把教材所表达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思想内涵,转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对思想理论素养的内在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概论课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在授课过程中应把党的创新理论、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等及时引入课堂。为了让十精神真正地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在教学内容上应渗透十的精神和内容,如问题、生态文明、海洋强国战略、法治精神、惩治腐败等;并在实践教学中安排关于十的热点讲座。

(三)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入课堂进行专题化教学

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本身就是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只有真正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联系大学生思想的实际,才能使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同,引起共鸣和思考。在教学中把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与课程的理论相结合进行专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理解得更为透彻,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比如讲对外开放这一章节时结合当时中国加入WTO这一热点,可以讲专题:入世―中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在这个专题中可以介绍世贸组织的基本知识,分析加入WTO对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由于学生比较关心中国加入WTO会对他们个人产生的影响,所以课堂上可以讨论加入WTO与就业。再比如,可以结合讲授与祖国统一,结合通胀与加息讲授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结合反腐问题讲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化进程,甚至结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讲中国国际战略问题。由于热点在变化,教学内容也就要不断进行调整。

(四)强化问题意识,不断解答当代大学生各种思想理论之“惑”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困惑的问题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是学生经常讨论备感困惑的问题。在讲授收入分配制度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时应结合这一困惑进行正确引导。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展示主题,再引出问题,共同探讨,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引导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问题意识,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也会因此变得生动活泼。

三、完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一)讲求授课技艺,做好课堂设计

做好课堂设计才能使教材内容真正转换成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教学设计中应将教材阐述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教材语言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概论”课理论性强,教师在讲授时要体现课堂用语的专业性和对概念阐述的准确性。同时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理解接受的大众化语言表达形式。教师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仅如此,幽默还可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是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学生讨论(辩论)――教师引导”的模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政策和问题的理解;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由学生围绕布置的问题自愿自由讨论发言,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当发言、争论或辩论比较充分时,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述。三是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把现实中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及时变成案例,提倡“研究式学习”。

(三)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形象教学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注入了活力,开辟了新的前景,但教学手段在本质上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善于通过多媒体语言来表达教材语言,使课程内容内化为此,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精心选取视频、图片等资料,并认真进行编辑、制作,使之衔接合理,内在关联紧密。比如在讲述概论课第一章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观看和邓小平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走近伟人。

四、探索构建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明确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要求,深化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让学生了解、认识国情的重要手段,更是思政课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要根据教学大纲,精心进行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实践教学的主题、理论引导及目的要求;明确实践的步骤、计划,准备实践教学各方面的保障条件;明确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安排好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所占学时数。

(二)不断创设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必要的平台和基地。在基地建设方面,首先,疏通与各地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联系渠道,以便组织学生及时参观有关展览和参与其他有关活动;其次,开辟与附近村委会、居委会、敬老院和典型的企事业单位等联系的渠道,以便为其提供义务服务和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

(三)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课是学生政治、道德和法治素养获得验证、升华的关键途径。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紧紧围绕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构建新型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满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完善两个课堂。第一课堂组织学生“三论”即讨论、辩论、评论。主要针对与课程有关的当前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并辅以教师点评。第二课堂指导学生“三写”,写调查报告,写活动总结,写学习感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相关的前沿及热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在第二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公益活动或参观考察、进行热点讲座等。

综上所述,要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必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探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思政教学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政教育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

思政教育学理论形成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这门学科取得了显著发展与进步,其理论体系逐步趋向完善。从形成至发展阶段,在教育体系的地位与作用较为显著,对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一)理论背景的提出

1984年中共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召开了会议,会议围绕全国高等学校是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而展开。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作专业课程,并初步拟定了专业课程教学方案。1987年首次将“思想政治教育”列入本科专业目录。该专业课程的专业代码为0804。课程目录的安排和代码的制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代表作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办与初步发展,其理论体系供应链更加牢靠,并衍生出大量代表作。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的主要标志。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并对思政教育学展开了科学界定。认为思政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展开的出发点是实现政治目标,其落脚点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行为的转变。第二,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明确的判断。思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事物形成规律、事物发展规律、思政教育规律。第三,为构建体系化、科学化、层次化的学科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该书中,马克思和思想是其主导思想,并以此展开理论描述和行为指导,并为初步探索思政教育学指明了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发展阶段

(一)专业背景探析

随着思政教育专业课程的完善和教育学理论的构建,设立思政教育专业硕士点问题成为教育界和中共宣传部之间探讨的焦点。随后,中共中央拟定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并指出思政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含的思想理论和知识较为广泛。这就需要学校在健全和完善思政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机构的同时,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师资力量,尤其应重点培养思政教育专业。除此之外,并要求学校应认真贯彻和落实思政教育理论体系和专业教学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建学士学位班,为培养雄厚的师资力量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代表作

在思政教育学理论发展阶段的代表作以补充和修改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等为主。修改和补充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更加完善,重点凸显了思政教育学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添加了思政教育环境、教育者权利与义务、思政历史理论体系等相关知识。该书的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论述了过程矛盾论原理。该书作者认为思政工作的实质是矛盾的处理和解决。思政教育工作基本矛盾为:社会发展所需与思政教育工作水平不相符合。在该书中,无论是思政原理的探索、思政教育过程还是工作体系的分析,都主要围绕基本矛盾而展开。第二,内容的改进。该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思政教育过程机制研究分析、思政教育环境分析、思政教育学地位和价值分析等。第三,对概念的系统分析、对基本原理的抽象分析。由于该书的主导思想以马克思思想为主,因此运用马克思思想对思政教育学理论和概念进行分析与探索,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概括,进而帮助读者站在多种角度探索思政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框架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的层次更高,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基础,吸收了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学术观点、评述了代表著作。因此该书更加系统,揭示了思想变化规律、思想变化发展规律,并系统阐述了思政教育对象特点、思政教育管理体系等。就《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而言,其特色较为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础性理论问题的剖析,在基础理论体系中,明确指出了思政教育学的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并对问题和矛盾的源头进行了简要分析。二是将范畴独立成章,这是思政教育学专著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并运用大量语言论证了思政教育学范畴问题。三是思政教育环境问题,在教育学原理中,思政教育环境问题被纳入体系中。四是基本观点的分析,即思政工作原则和基本点的阐述。无论是基本问题还是教育环境问题的阐述,都对后期思政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条件,并为思政教育价值问题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三、结语

思政教育学理论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但其联系紧密。形成阶段的代表作品为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思政教育环境和思政工作矛盾等各个问题进行了系统化、层次化的阐述。对于丰富思政教育学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骆郁庭.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李德顺.学习和应用价值理论———价值论与思想政治工作漫谈[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1):36-37.

思政教学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现状;类型;结构

在没有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之前,我一直认为范畴是指某一事物的范围,错误地把范畴同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外延等同在一起。在学习之后,我才知道范畴指的是学科的一些基本的概念,也就是说某一个领域当中的基本概念就是这个领域的范畴。我们通常认识某一事物都是从概念开始的,概念帮助我们对事物现象有了更清楚的界定和认识。也可以说范畴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成果,是帮助后人认识事物的阶梯。通过这些阶梯不仅可以较为清晰地看清楚我们所要了解的事物,并且可以让我们在认识事物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像骨架一样构成了学科的知识体系。使得这一学科能有效的区别于其他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也是一样,对于本门学科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也是本门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标志。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研究总体来讲还是有些欠缺。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而言就是学科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和思想政治教育学规律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内容,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虽然二者都是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形式,但是我个人的理解是,二者有“点面关系”。之所以说二者是点面关系,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其实就是本门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概念本身就是用来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形式。只是概念上的反映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受教者在概念之间不断找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正好解决了这一需要,他把各个独立的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较为全面和稳定的思维形式,更好地帮助人们去理解和追逐本门学科。可能此时有人会质疑,既然规律更全面更稳定,那么完全可以用规律去替代范畴。我觉得这种质疑有一定的依据,但是却不是准确的,如果没有基本的概念,根本谈不上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所以如果没有范畴,根本就谈不上学科的规律,二者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只能有机结合才能正确运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类型结构的理解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认识本门学科的范畴体系。有的范畴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内容、实实在在的基础以及具体的环节,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等范畴;有的范畴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本质联系所规定的内在的属性、特点、功能性,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阶段性、历史性、价值性、层次性等范畴;有的范畴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各种现象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对应的,比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有可能是立体的,比如“优秀―中间―后”,还有可能是综合性的,通过范畴之间的联系来及时发现某种规律,比如行为受思想支配、行为表现思想等。可以看出这种范畴划分的标准是范畴性质和状态的差异性。

我们还知道,不同的范畴在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大小和高低层次是不同的,根据这样的划分标准,可以将范畴划分为高层次的基本范畴、中间层次的重要范畴以及低层次的具体范畴。高层次的基本范畴,是指在思想政教育学中能反映和概括本领域中各现象之间最普遍、最稳定、最本质、最重要的特性和关系的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高层次的基本范畴一共有八对。中间层次的重要范畴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揭示学科内某些规律,又能创造出一定的条件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比如说思想教育的过程、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以及价值。低层次的具体范畴是指那些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并且可以反映学科内许多具体现象的内在本质联系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和划分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意思是说同一范畴在不同视角或者不同划分标准下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类型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中的不同类别和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低层次范畴是基础,高层次范畴对低层次范畴又起着引导指导的作用。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思政教学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跟进体系 心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71-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学生只有学会如何主动地去学习,如何掌握一项过硬的技能;如何正直做人,如何展现真实的个人魅力,如何积极生活,如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向上成长。

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性格外向张扬、积极表现自我突出自我、有明确的个体目标、有独立的主观意识。随着世事变迁、万物更新,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科技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当代大学生受到国外文化、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因特网的全球化使用也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潜移暗化的影响;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莘莘学子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大胆提出了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跟进体系。

大学生思想教育跟进体系分为4个阶段:预防、诊断、干预、反馈;并且“诊断―干预―反馈”形成一个循环,让大学生在不断地“诊断―干预―反馈”过程中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政治思想。

1 预防阶段

此阶段旨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意识,面向对象的是所有大学生。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以下3种。

1.1 建立稳健的理论基础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承担教育的责任,还应肩负教化、培养、塑造的重要使命,建立起强大健全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与教育现状因材施教,并结合当代大学生几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性格外向张扬、积极表现自我突出自我、有明确的个体目标、有独立的主观意识),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课堂教学方式。

1.2 社会实践是提升思想政治的必经之路

大学生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包括以下几类:调查报告、理论讲解、志愿者活动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社会实践,不仅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参与度有所帮助,而且对社会相对脱节的大学生来说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3 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和法制教育

在科学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更应加强对网络道德的监管和法制教育的宣讲。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班会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监管和法制教育的宣讲。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客观地对待虚拟网络世界,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和手机,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认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

2 诊断阶段

在此阶段,旨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的诊断,筛选出思想方面出现偏差的一部分学生,以便及时发现预防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防止简单问题变复杂、变严重。此阶段面向的对象是所有大学生。

固定诊断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12月中旬。另外,每月辅导员还应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简单的思想状况诊断,做到“无遗漏、无偏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诊断方式可参考量表编制、测试方法、统计方法。对诊断结果,可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力求诊断的准确性、真实性。在诊断阶段,一旦发现有思想出现问题的学生,要采用正确恰当的手段进行及时干预。

3 干预阶段

对大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一定要及早发现,尽早处理。对于处于萌芽状态的思想问题,相对容易处理,并且处理所付出成本和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然而有些思想问题,一开始可能是微不足道、不易察觉的,一旦疏忽大意、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酿成大错,更甚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键是要对这些问题未雨绸缪。具体干预方法可参考以下4种,各种方法可自由组合使用,不同情况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3.1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如何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那势必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做这项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心、耐心,熟悉并善于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知识,并且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威望,或者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3.2 带入感情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论理,更要带入感情,这样才能让被教育者放下心理防备,逐渐消除教育主客体心理上的距离感。当代大学生性格外向张扬,积极表现自我、突出自我,有明确的个体目标,有独立的主观意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让大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这个意义上讲,动之以情比晓之以理更为重要。所以,带入感情的教育方式是走进其思想世界、做好其思想工作的基础。

3.3 及时分析并记录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

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准确地建立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态信息跟踪数据库,包括学习状态、思想行为表现、生活状况、课余兴趣爱好等方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详细记录在案,并进行动态更新,及时监测,建立预警机制,便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有选择地重点跟踪需要帮助的学生。

3.4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情况,把对其选拔、培养、发展的过程中当作是进行更为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且,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把党支部建到每个班上,使其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同时,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表现出到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提高其发奋学习的自觉性。

4 反馈阶段

学院思政教育科设立学生思政信息总站,设立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定期参与学院思政信息站的活动并对学院开展活动进行指导服务,处理与协调学生反馈的问题。大学生思想动态情况上报流程如下。

4.1 收集学生思想动态

通过同学交流、师生座谈、调查走访、网络监测等形式对学生思想动态情况进行关注。

4.2 整理学生思想动态情况

信息员每月15日、30日分2次撰写学生思想动态情况报告上交至学院思政信息站,思政信息站每半月整理一次该学院学生思想动态情况,并形成综合性学生思想动态情况报告。

4.3 上报学生思想动态

学院每月15日、30日前分2次向学生工作部上报学生思想动态情况,如遇学生突况随时上报。

反馈阶段并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结束,反馈结果出来后,应根据结果是否理想,斟酌是否再次进入“诊断―干预―反馈”的循环;该循环可反复进行,直到诊断结果为理想状态或正常情况。

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纵向思维习惯作为首要任务,使其能够用理性的思维去追溯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发展眼光的潜力股,把民族、国家的问题视为世界的问题,从根本上破除历史残留的禁锢和偏见。

参考文献

[1] 张中伟.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D].合肥工业大学,2009.

[2] 闫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D].继续教育研究,2008.

[3] 周恒,h家政.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

[4] 熊湘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J].常德师范大学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98-99.

思政教学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PBL教学 思政课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83-02

PBL(Porbelm-Basde Learnig)是指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最早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引入到医学教育领域,试行并成熟运用于医学院校,并逐步推广到其他教育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学习和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虽然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运用PBL教学模式,但却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或完美的评价体系来对其进行评价考核。通过对国内外PBL教学评价体系实际效果的分析,结合我院思政课程的PBL教学实践,我们认为:PBL评价体系中除了对学生知识的评价外,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和网络,构建相应的PBL学生评价体系。

一 建立动态的、综合的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体系

在PBL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需要一个渐进的、长期的积累过程,所以PBL教学效果的体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评定考核也需要综合考虑,采取多参数累计计分的方式,根据学生对给定问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学习过程、成果提交或汇报、拓展反思中的表现,对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多项评价指标累计加分。

在对学生前期准备工作的评价考核中,在教师详细向学生介绍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操作流程、评价规则并且设计呈现教学问题后,要看学生是否对PBL教学模式有明确清晰的了解、对教师提出或设计的问题是否有相关的预习了解以及对该问题是否参与了相关的方案设计,然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进行综合评价。

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核中,要看学生对设计的问题是否有充分的思考、是否有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对问题的解答是否有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和计划、是否与小组成员对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然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在对学生的成果提交或汇报的评价中,要看学生研究成果的方案是否可行,成果陈述时思路是否清晰、口齿是否流利,辅助工具是否适宜,同学互动情况是否良好,然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进行综合评价。

在对学生的扩展反思评价中,要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有无合作精神、学法可行与否、问题是否被合理解决、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等纳入评价范畴,要看学生是否有心得体会、对知识是否有拓展迁移、有无后期改进,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进行综合评分。

二 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全面的、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和评价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很少有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而,可能出现评价不客观、不全面甚至不公平的现象。学生有可能不满教师的评价结果对教师产生对立、抵触情绪,进而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PBL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了教师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全面的、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也是学生成绩的主要评定者。教师能否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PBL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作为评定者的任务非常艰巨。首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协作者,要为学生创建一个比较宽松的、开明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平等的、自由的信息交换和意见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积极解决问题。其次,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直接反驳学生的观点,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发表意见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紧张和不安,不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比较委婉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及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力求客观公正,并且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专业特点,这是延续PBL教学模式生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会不会评价、是否善于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PBL教学成效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评价水平。

PBL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评和反思、学生对他人的反馈都直接影响到PBL的效果;同时,PBL教学模式非常强调过程,学生本人、小组同学和教师都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在PBL教学中,除了教师评价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学生自评,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最终自信自立;通过小组互评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增进了解,形成积极、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帮助被评价者接受、认同评价结果,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完善自己、获得激励和发展,从而真正发挥评价激励、诊断、改进的功能。

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多主体共同评价体系中,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按事先制定的评价量规(具体评价标准可通过师生讨论后共同制定)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最后根据几次评价的分值生成总分。

三 建立网络整合式评价体系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和网络评价逐渐登上评价舞台。利用网络评价,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动态评价和及时评价。PBL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网络学习评价正好为PBL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评价思路。在网络平台中,学生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更方便地进行相互间的即时评价和信息反馈;能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反思过程,能逐步建立起信息素材库,有利于PBL教学的持续发展。因此,PBL教学评价中除了对学生知识的评价、学习态度和能力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外,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构建相应的PBL评价体系。

从实际操作和技术层面上讲,网络学习评价的实现一般包括四个步骤。首先,应该建立一个评价系统的模型。对于网络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通常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使用这种模块化的体系结构,能够很好地对各个模块进行管理和维护。同时,各模块之间又可以很好地协作和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学习的评价,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其次,要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非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动态地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相互间的实时互动评价以及师生之间的及时评价。再次,收集评价信息。通过网络评价平台,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学生的互评信息、师生的互动信息,从而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后,处理评价信息,包括数据分析、数据反馈等。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较为核心的环节,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灵魂,也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以及不足之处的指正。研究探索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极大地影响PBL教学的教学效果。鉴于我们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PBL教学的时间不长,关于PBL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探索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颜新跃、邵建平、聂其元等.高校思政课PBL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考试体系[J].知识经济,2014(7):178~180

[2]陈其梅.PBL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型及资源平台的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