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结业论文

经济结业论文

经济结业论文

经济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按照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所谓“二元经济结构”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代部门”(现代工业)与“传统部门”(传统农业)的二元对立并存的现象,他认为,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在传统的以自给型农业为主体的不发达经济内部,出现并发展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现代部门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正是在一种传统农业为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广大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许多地区农村经济仍然处于劳动投入为主的生产方式,这就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不仅制约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若单从收入的量上来看,农民的收入水平是不断增长的,尤其是取消农业税等许多支农惠农政策实施以来,但是若要从增长率和城乡对比中来看,农民收入增长是相对缓慢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2年35年间,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7917元,城镇居民收入从343.4元增加到24556元,①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速是农民的1.21倍。1978年城乡收入比是2.57:1,随后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在1.5:1以上,并且在近10年保持在3.0:1以上(如图所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转移,这就必然会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

2.落后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经过多年的农村建设,尤其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比如2012年,全国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达到到95.2%,行政村通宽带达到87.9%,农村信息化建设下乡活动惠及82%的乡镇;②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55%;③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1.25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1.37人。④但是这其中的不少项目也是要农户筹集部分款项完成的,这影响了农民的自身积累。农村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还是极为落后的,在交通、通信和电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的公路、网络、电讯是修通了,但运行管理维护跟不上而受到损坏,导致基础设施效用发挥不出来,严重的多次投资建设也未能彻底解决问题。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农村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比如在医疗方面,2011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农村是2.80张,与城镇的6.24张相差1.22倍。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落后必然造成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根基和动力,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

3.农业生产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

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以来是以分散的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虽然有些地方也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产业化经营组织,但整体比例不高。截至2012年底,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63.4万个,实有成员达4436.0万个(户),带动非入社成员5646万户。⑥由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就难成规模效应,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再加上分散的小农户很难经营形成产品品牌,产品无法批量生产,还缺乏市场信息,这就大大降低了其在农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的工业、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而农村工业与服务业发展滞后,这就造成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所创造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影响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难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速度。农业生产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够,农产品加工和贸易发展的相对滞后,不能使农业生产形成与工业和商品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形式,这也是制约目前农业经济发展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4.二元的户籍制度及其衍生问题

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实行的是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把居民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这种户籍制度是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它以二元的户籍制度控制人口的迁移。这种户籍制度把农民束缚在了土地上,造成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政策上的放宽,大量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但这种二元的户籍制度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不同的户籍决定了不同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于是出现了人才和劳动力集中于城镇,而农村则出现了“空心村”等现象,这似乎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形成了恶性的循环,农业经济越是发展滞后,人才和资源越是涌向城镇,从而又反过来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但是由于户籍限制,他们并不能享受到与其所在地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于是就出现了近几年比较突出的“农民工”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的是城市化进程和农民收入问题,但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连锁影响。

二、成因归集:历史、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综合分析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必须面临的现实难题,它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历史、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等方面。

1.历史因素

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重农抑商”、“强本抑末”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我们在近代社会中工业发展的落后,新中国也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当时中国只有占国民经济总值10%左右的现代性工业,90%左右的仍然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需要有强大的国防来巩固新生政权和防止外部势力的入侵,因此就必须首先考虑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落后。优先发展工业,是一个后发展国家迫切要求改变其落后状况的战略选择,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由于长期地采取优先发展工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造成对农业投入的不足,从而使农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增长。虽然近些年我们也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张,并采取了许多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农业发展的长期积弱,并没有使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2.经济体制因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隔离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忽视甚至否定经济发展中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利用行政指令的办法规定农产品价格,利用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来实现从农业中汲取发展工业的物质和资金,直接削弱了农业自身积累的能力,这种工业对农业的长期的剥夺造成了农业发展的落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还有一系列的制度,如户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及燃料供给制度、住宅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人才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一起导致了一种封闭的城乡关系,这就大大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3.发展战略选择因素

建国后的几十年里长期奉行的是一种赶超战略,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与传统的其他工业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太一致,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模式一般是由轻工业到基础工业再到重工业,但由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由于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积累和资源消耗,而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于是采取“以农补工”的方式,将农业的资金资源转移到重工业上。据统计,“1952~1990年,我国农业通过税收、“剪刀差”和储蓄三种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量达11594亿元,扣除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同期我国工业化从农业中净调动资金9528.15亿元,平均每年高达250亿元”。⑦这种剥夺农业来满足重工业发展资本量的做法不仅造成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也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和机制的转换,农业经济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

三、路径选择:消解二元经济结构

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当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农业经济要取得进一步的长足发展就必须破解这个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1.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更多优惠政策繁荣农村经济

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就应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补上这个国民经济的“短板”。首先,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完善道路、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只有这样农村经济的繁荣才有了根基。提高农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水平,才能更有助于激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降低城乡之间的待遇差别,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其次,给予农业经济发展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比如在农产品的价格方面,国家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以减小由于市场波动和少数人投机对农户造成的伤害。除此之外,还应以培养良种和推广为重点,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做到这一点除了应不断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应加强农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农民科学种田的能力。

2.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

在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下,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农村产业发展为基础,促进城乡之间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双向流动。通过市场互动,帮助农民适应市场、把握市场、占领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市场价值和附加值,同时把真正符合农民消费需求的工业产品销往农村,扩大内需。通过信息互动,建立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实现城乡优势互动、资源互补;通过产业互动,逐步形成城乡分工合理、产业链对接、共同繁荣的格局。

3.加强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一体化的制度障碍

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为生产效率高的经济部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必须建立一套适于改造传统农业的制度,他指出“制度上的相应的改变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要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必须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来扫除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障碍。就要不断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即建立健全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等。

4.加快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经济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河南省经济总体实力较强,产业体系和布局基本形成,但传统工业所占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反映了河南产业结构现状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河南经济的发展仍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二、相关文献综述

库兹涅茨(1949)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要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去衡量,并对50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制造业部门的增加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这是最早关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系统研究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大多为定量实证分析。江小涓(2005)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蒋勇等(2010)认为经济增长的条件是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升级能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学者立足于某地区,分析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王兵等(2006)指出广东经济增长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李懿洋(2011)指出甘肃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最大,但发展较为缓慢,产业结构内部不合理。柴伟等(2013)认为吉林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第一产业次之,提出第二产业为吉林主导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了解河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找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及薄弱环节,本文将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三、实证分析

1.模型及数据样本

经济增长与各产业产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本文将经济增长设为因变量,各产业产值设为自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Y=a+a1X1+a2X2+a3X3。其中,Y代表经济增长,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指标。X1为第一产业产出值,采用第一产业产值CY1表示;第二产业产出值CY2为X2,第三产业产出值CY3为X3,各产业产出值选取《河南统计年鉴》中1979~2013年的数据,样本容量为36。由于时间序列可能存在异方差,对方程两边取对数,得到第一、二、三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Ingdp=a+a1lncy1+a2lncy2+a3lncy3。

2.平稳性检验

由于经济变量存在非平稳性,为避免使用回归方法所估计的方程可能存在的伪回归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若不存在单位根,即证明检验数据是平稳的。运用STATA12.0软件检验结果如表。检验结果表明,四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所以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3.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看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这里采用适合变量较多的Johansen法对四个变量lngdp、lncy1、lncy2和lncy3的时间序列进行检验,估计出来的协整回归模型为:lngdp=1.0527+0.2637lncy1+.05480lncy2+0.1869lncy3+et11.645.3922.575.33F值为61791.0,较大,ADR2值为0.999趋于1,说明方程拟合度较好,回归结果理想,即三大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回归结果可知: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1%,则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0.26%、0.55%和0.19%。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

4.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证明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本文运用格兰杰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是检验一个变量的前期变化是否能有效解释另一个变量的变化,一个变量若受到另一变量滞后影响,称其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河南省经济增长是第一、三产业产值增长的原因,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第二产业产值增长是促进河南经济增长的原因,但经济增长没有带动第二产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是13:56:31,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最大,符合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促进最为明显的结论。河南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少,对经济的贡献度小于第二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应在保持河南工业竞争力的同时,做大做强农业。第三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河南省应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撑工业和农业发展,带动河南产业结构升级。

四、政策建议

1.发挥优势,夯实第一产业基础

河南是国家的农业生产基地,近年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在14%左右,但其产业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较低。发挥河南人力资源和地理气候优势,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稳定农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的同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加工的机械化信息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业收益,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农业。

2.优化结构,提升第二产业竞争力

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均表明,第二产业对河南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一直较高,是河南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仍要重视第二产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实体制造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重视新兴产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研发掌握实体制造业核心技术;减少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产业集聚区上下游企业等重点企业的行政干预,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培育产业集群品牌,提升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升级传统产业、扩大巩固优势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形成良好工业体系,提升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3.扶持鼓励,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经济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调整

1知识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

1.1需求结构变化快,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使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1.2科技发展迅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

1.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很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加快各类要素、商品在国际间的速度,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外消费示范作用的冲击和带动下,必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一国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仅推动了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由于国际贸易活跃,引起其他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1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起先导作用,而且将成为第一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2.2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源原来是指自然资源,随后扩大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与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资源,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四个特征:①非消耗性。知识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并不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来越低。②共享性。知识较少受时空的局限,可为公众共享并可反复使用和同时使用而价值不被削弱,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③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绝对地减少,而知识则可以在使用中产生知识,人类可以无穷尽地创造知识。④易操作性。知识更易于传播和处理等等。

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经济结业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别以往的产业结构升级理念一一发展低碳经济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围绕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这些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为今天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在全面解读了低碳经济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O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文献综述

在各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理论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赫尔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的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以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此即不平衡增长。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认为:可以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分为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地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由于生产率上升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资一定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也必然上升最快。

张俊伟提到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由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过渡.产业升级将呈现如下趋势: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转型,环保型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步伐加快,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改善。蒋选的研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核心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掌握自主技术,且要有国家战略。蒋洪亮的研究提出要从以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以往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注重第一、二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升级过分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并过分追求产业对本地GDP贡献.相关企业过分的追逐高回报和高利润使得投资过于集中一些产业.导致了产业布局和调整时有很多不合理。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大多遵循以上这些理论。以往的研究并未把低碳经济作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全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其作为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新途径.弥补了以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方式的不足

三、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发展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白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低碳化进程也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且已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作为我党和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和必然要求。

从长远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低碳化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政策导向上有利于引导各级政府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的主流观点。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解决常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同时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瓶颈,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超级秘书网

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也可以避免国外的边境调节税和碳关税,有利于外向型的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结业论文范文第5篇

1.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赣州市完成生产总值11197412万元,比同期增长了19.0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1894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670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7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11144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8%。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5年的25.84%,36.39%,37.77%到2010年的18.92%,41.11%,39.97%,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格局。以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拉动赣州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相比2005年增长了2.73倍,增速超过了赣州市总产值2.24倍的增速。从表(2)可以看出,赣州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逐年递增,第一、第三产业及农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由2005年,2006年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格局转变为2010年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2.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比例分析。首先对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构成比例进行纵向比较。从赣州市2004年至2010年的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情况的直线图表(4)分析得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构成比例仍然较高,虽然今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是所占就业人口比重仍然很高,因为江西是个传统的农业的大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积聚上升,上涨的势头很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较为稳定,但是其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通过折线图可知,第二产业是迅速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致,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二、赣州市产业机构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赣州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对三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中得出赣州市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

1.调整农业比重,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今后农业的发展中,应注重科技的应用,将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分流,使得三产比例协调,同时对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种植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牧业、渔业,提高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扩宽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同时也要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尤其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

2.加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发挥优势产业。对于矿业、稀土等传统工业应发挥自身优势,采用高科技技术,建立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应注重行业重点优势的发展,工业是赣州市的经济命脉,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密切联系市场,了解与把握市场动态,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