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

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

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

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 审计 绩效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096-01

审计工作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审计工作需要在较长时间内改革,促进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保证内容的丰富性与行为实施的规范性,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有利发展。

一、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比较

1.适应形式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适用形式差异,财务审计能够满足人们对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好奇心理。政府部门以及事业单位在为人们审计期间,需要对各个经济情况、财务信息详细分析,并为其提供合理依据。但随着政府职能的充分利用,我国面临一定的财政资金问题。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绩效审计,保证在根本上解决财政方面遇到的浪费问题,保证为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提供决策。

2.审计要素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审计要素差异,基于审计目标目的,能够促进财务活动的真实性。绩效审计能够为财务活动提供效益性发展。根据审计标准来说,财务审计需要将会计准则作为执行标准;绩效审计是以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作为标准的。在审计技术与方法上看,财务审计主要的实施程序是以调查、分析等作为流程的;绩效审计的实施程序是以调查、分析等各个阶段执行的。对于审计对象来说,财务审计是根据审计单位的财务活动、会计资料为主的,绩效审计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实现的社会效益。基于时间导向,财务审计重视历史因素,绩效审计重视未来因素[1]。

3.审计目标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目标,财务审计是政府以及其他部门存在违法乱纪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纠正、检查,并法律制度提供有效的实施保障。绩效审计是根据绩效与结果实现导向审计,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性,保证绩效水平的提升。例如:在绩效审计工作中,为了使其获得更多效益,需要在工作中遵循相关制度,审计人员究根据效益因素对制度进行修改。

4.关键点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审计关键点差异,绩效审计是对单位、个人实行的决策效益进行审查,并重点关注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分析单位中存在的问题。财务审计工作是将资金问题作为主要关键点,并对其存在的资金问题进行审查,保证能够对审计单位中存在的违法现象进行判断。在资金使用期间,要充分考虑其存在的问题,对其严格审查,以保证效益的充分体现。

5.人员素质要求

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因为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人才的要求也具有不同差异。所以,在财务审计工作中,需要将会计准则、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标准。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财务审计人员要基于经济形态对其充分掌握,在工作中更为严谨,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绩效审计对人才的要求也更为复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专业的素质能力和专业能力,还要掌握统计学、计算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熟练掌握政府部门中各个工作环节,保证在执行期间能为工作提出有效意见,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2]。

二、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

促进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发展,能够将两者的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审计工作在实施期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将财务审计工作作为主要的实施手段。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一定要促进两者的结合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效益的充分发挥。因此,在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中,需要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1.结合原则

在审计期间,需要根据项目的主要特点促进审计方式的合理x择。因为我国的审计工作处于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在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相互结合下,容易受地域要素、政策要素以及经济要素的影响,所以,在对其结合期间,需要针对其特点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3]。

2.结合范围

在目前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审计工作中的财务审计已经得到应用,但绩效审计在工作中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所以,要促进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性,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绩效审计工作受到的影响。特别是工作中存在的有些违法行为,所以,在该环境执行过程中,就要保证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促进区域性与领域性的专业调查,保证专项资金、财政预算等工作的合理性[4]。

3.结合方式

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审计工作还处于比较复杂的阶段,绩效审计也从理论性思想过渡到实际应用工作中去。因此,要促进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性,需要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选择出不同的审计手段。比如:对于一些存在的违规记录,实际的审计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要将绩效审计作为其中主要的审计方式,促进财务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对于一些审计效果良好的单位,主要将绩效审计作为主要方式,发挥财务审计的辅助功能,能够实现直接性的绩效审计工作[5]。

4.具体实施

在一些具有公共性质的项目中,投入的大量资金都不是个人财产,在该条件下,将会面临资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对于财务审计来说,在保证资金合理利用情况下,为了促进实施的具体性,需要注意到不能使其被他们、被个人挪用。对于绩效审计来说,在对其使用过程中,不仅能促进项目建设资金的充分利用,还能为项目工程的实施和经济效益提供有效保障。

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审计人员在今后工作中,促进审计工作的积极发展,需要为审计工作制定合理的实施方向和实施计划,保证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盛良.杭州市萧山区社区财务收支与服务绩效同步审计调查案例解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3(3):55-57.

[2]李军.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刍议[J].审计与理财,2011(6):42-43.

[3]罗平丰.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D].浙江工商大学,2012.

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勘单位 财务绩效 评价体系

一、地勘单位财务绩效评价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都是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机制是建立在“吃皇粮”基础上的,很少考虑市场因素。1999年4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地勘单位推行属地化、市场化管理后,尽管近年来不少地勘事业单位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很多绩效考核办法,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单位绩效目标。

就河南省地勘单位而言,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直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豫政办〔2011〕13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直驻郑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2〕166号)等文件要求,各事业单位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管理办法。主要提出面向市场要经济效益,提高财务绩效管理水平,设置了净资产收益率、地勘工作完成情况、职工收入增长率、应收款项回收率、安全生产情况、党风建设情况、队伍稳定情况等7个方面的考核指标,然后对这些指标进行处理后打分,各考核指标分值均以1为单位,乘以相应权重为实得分,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

综合来看,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是其操作性和科学性不强,对于单位内部财务目标之外的因素缺乏考虑,把财务绩效评价仅仅作为内部事务,没有考虑到财务目标与外界的联系。财务评价技术落后,领导意志对对地勘单位的财务绩效客观评价影响较大。

二、财务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单一,金字塔式等级体系明显

当前地勘单位的财务绩效管理工作很不规范,单位高层对财务绩效考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仍停留在“大锅饭”阶段,缺乏明确的管理和评价主体,财务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化,走过场现象比较普遍。体制内等级森严,上级领导对普通员工的监督和考核过严,而对同级别管理层松,双重标准现象时有发生。

(二)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技术性指标缺失

财务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相对过于简单,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很多指标都是内部纯粹的业务指标,还有党政、工会等工作任务指标,缺乏员工的培训学习、基本权利、价值等考核指标。单位领导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评价标准和方法不够科学,又缺乏明确的技术性指标,很多都是定性为主、民主投票,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三)不同等级之间的考核标准操作性不强

绩效管理奖励策略覆盖面不高,针对管理层、经营层与下属员工考核标准混乱,导致绩效管理形式化,都是孤立的考核年度财务完成指标,很少关联性的讨论。很多地勘单位并没有建立起一套明确的、完整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存在不少问题。

三、应对财务绩效评价困境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地勘单位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地勘单位应当客观的评价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积极推动新的财务绩效管理改革,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平衡计分卡的新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涉及面很多,既包括财务指标,又包括非财务指标。为此,就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信息和技术共享,及时反馈数据,保证财务绩效的信息化途径畅通。

(一)自上而下建立健全财务绩效管理组织,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

单位内部组建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团队,明确财务绩效评价主体,加强财务绩效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强高层领导、财务人员、企业员工的财务绩效培训,提高整体认识,并按照财务绩效评价的要求,编制单位层面、部门层面、个人层面的平衡计分卡与绩效计划,并将四个维度的指标进行细化。

(二)实施财务绩效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平衡计分卡实施计划

由财务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强力组织单位战略目标制定,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将各部门财务开支明细给予公布,让每部门明确实际情况,严格执行财务绩效计划。将评价指标、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等及时进行公布,鼓励各个部门参与二级、三级指标的确定,从而形成更加完备的评价体系。

(三)开发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系统

可以聘请专门财务绩效咨询公司参与,通过与高层进行战略目标讨论,开发平衡计分卡与财务绩效管理系统,明确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流程,并将平衡计分卡与财务绩效管理表单数据进行规整,建立明确的数据库系统,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

四、结语

本文对新形势下河南省地矿局的财务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构建完整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目前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平衡计分卡方法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河南省地勘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测评绩效指标,不仅实现了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弥补现行评价体系中只用单一财务考核指标的不足。

此外,利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地勘类单位存在的真实问题和潜在因素,有利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做出下步整顿改革的方向。同时,对于平衡计分卡的适用性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受研究方法以及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数据限制,对整个地勘类事业单位的长期绩效以及管理过程缺乏有效的跟踪和动态分析。

参考文献

[1]黄靓.平衡计分卡理论与实施研究[J].学术理论,2014,7:185-186.

[2]刘俊勇,孟焰,卢闯.平衡记分卡的有用性:一项实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5:36-44.

[3]张欣.对我国地方普通高校业绩评价的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7(10):171-173.

[4]张安定.平衡计分卡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228(6):69-74.

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运行 绩效

一、影响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绩效提高的不利因素

(一)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财务的预算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效率的提高,而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会对财务运行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问题表现为:

1.预算编制滞后,譬如某事业单位的预算年度是从公历1月1日-12月31日,而年度预算方案的编制时间是在3月份,3月份之前预算是根据旧的预算编制,削弱了预算执行的力度,甚至脱离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

2.预算编制时没有根据零基预算的方法,影响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常见事业单位为取得财政资金而追加预算,造成财务资源不能够得到有效配置。

(二)资产运行方面的问题

经营性事业单位目前资产运行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针对存量资产建立资产调度使用制度,使得很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这样一来,长期闲置的资产利用效率将会处于低下状态,而重复购置资产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2.购置资产的时候没有根据预算方案,也没有上报财政部门批准和审核,有可能出现重复购置或者超预算标准购置的情况。

3.资产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在资产信息传递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系统,使得保管、领用等相应的台账、盘点资产运行无法得到有效管理,而固定资产明细账记录中各项资产数量和价值的缺失,使得事业单位的资产存量和使用情况不能够被真实反映出来,也不利于账面价值调整处理工作的展开,成为资产账实不符问题出现的根源。

(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会导致财务信息的失真,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绩效的正常运行:

1.财务管理人员法律观念薄弱,存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甚至存在数据造假的违法违纪行为,严重影响财务运行绩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学习,难以胜任财务管理的工作,譬如某些事业单位的财务单位从其他部门调入财务工作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致使专业技能出现偏差,业务素质水平不高。

3.工作作风方面,由于工作压力的增大,某些财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绩效的建议措施

(一)进行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旨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分为几个步骤实施:

1.做好前期预算编制工作,为财务运行绩效管理提供基础条件,事业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财务实情列出经费预算,然后编制所有经费的收入和支出,合理分配各支出项目,尽可能细化预算支出明细,使得预算方案得以有效执行。另外,预算支出的绩效管理要根据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对支出的效率做出科学评价,确保事业单位能够将有限的财力资源实现于既定的经营目标上。

2.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中的绩效控制,首先要建立绩效预算管理的信息库,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收集信息,并通过科学整理和分析,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是部门预算的严格执行,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譬如预算方案的调整,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同意后,方可调整。再次是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预算支出安排和执行的监督,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执行进行有效监控,而且在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规范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财务管理的各个控制点执行的有效性。而对于相关项目的支付进度和拨付条件,要遵循资金使用的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保证资金的安全。

3.预算绩效的反馈,一方面可以作为事业单位奖惩的依据,从侧面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则是找出工作水平差距,促使个人或者单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将预算管理置于财务管理的核心位置,通过将预算管理和事业单位战略管理的结合,指定单位内部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的人员,保证预算编制的可行性。业务发展方面,要确定当年的预算外收入,详细计算经费支出和服务性支出等,细化各预算项目,提高预算的可操作性。

(二)提高资产运行绩效的方法

资产运行效益的提高,需要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制度,按照严格审批程序进行资产的配置,具体的方法有:

1.为了有效解决资产购置与预算管理脱节的问题,笔者认为主管部门在下达经费之前,需要将资产购置的具体事项上报本级财政部门的审批,然后引导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财政的资金支出,设置资产购置限额,超过限额的,要求事业单位上报主管部门审批。购置资产后,将相关事项汇报给财政部门,以便备案。

2.根据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情况,建立相应的资产调度使用制度,旨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并节约财政资金,一方面,要求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掌握下级单位的资产拥有和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建立和完善资产流动审批手续,加强资产调度的管理,譬如同一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调度需要报单位负责人审批,而单位之间的资产调度需要报主管部门审批。

3.在事业单位资产运行管理中,为解决资产配置的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的预算联动机制,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率,也可以作为资产购置预算的编制依据,二是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职能部门的明确分工和明确资产配置审批程序,发挥财务部门资产调度的职能,三是资产配置标准的完善和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实现单位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保证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三)将绩效管理运用到人员素质管理当中

结合上文提到财务人员素质问题,笔者认为加强财务人员的有效管理势在必行,而财务人员素质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综合绩效管理,具体方法有:

1.对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目标。

2.作为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实施需要将目标和评估联系起来,在绩效实施工作中,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绩效管理信息,然后根据目标进行绩效评估,而部门内部的工作要进行定期检查,找出财务运行绩效的差距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3.确定评估指标的同时,达成评估者和被评估者的共识,让被评估者找出自身存在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利于完善相应的绩效运行工作。

4.反馈的绩效评估结果,营造良好的绩效评估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营性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绩效的提高,需要结合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根据事业单位的财务环境,借鉴国内外企业财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影响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绩效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碧.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绩效的措施[J].会计师,2010(08):102-103.

[2]张秀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财经界,2009(04):104-105.

[3]王丽梅.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的难点与建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236):77-79.

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算单位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改革

2011年,财政部正式提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明确提出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但是,从理念的提出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再到取得实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近年来,虽然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不少问题和阻力。这里既有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也有理念未深入的问题;既有政策层面的问题,也有技术层面的问题。本文将结合预算管理工作实际,从预算单位角度,尝试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做一些浅显的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及改革成效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重视预算支出成本的节约,更加注重资金的产出和效果,要求花尽可能少的钱,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从预算单位角度来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一是预算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和事业发展规划,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并细化为各部门绩效目标和工作计划;二是为实现各部门绩效目标和工作计划配置财务资源,即分配预算;三是各部门分别围绕绩效目标实施工作计划,并报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四是由评价机构按照确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各部门的项目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五是应用评价结果,调整单位和各部门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据此调整以后年度预算。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提出以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转变了预算管理理念,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初步树立了结果导向的绩效理念。二是明确了“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强化了部门和单位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预算的规范性,减少了资金支出的随意性,优化了支出结构,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提高了各部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了高效、透明、责任政府的建设。目前业内已基本形成共识,即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一个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改革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预算单位视角,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绩效目标编制不科学,随意性较大。在预算编报环节,由预算单位项目执行部门同时编制试点项目的绩效目标,经财务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财政部门。这一环节的主要问题是:绩效目标与预算单位的职能和工作计划联系不紧密,与项目规模和项目实施内容不匹配。绩效目标定性的多,定量的少,且标准偏低,很容易达到,起不到正向激励作用。财务部门受专业和人手限制,往往直接将项目执行部门报来的绩效目标转报财政部门,审核形同虚设。由于绩效目标在预算编制环节未得到充分重视,预算执行与之脱节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绩效评价结果可信度和权威性不高。试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由预算单位自行组织,无论是预算单位财务部门自己评价,还是预算单位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价,都一定程度上存在自说自话、自吹自大的现象。评价报告往往依据项目执行部门提供的自评报告,回避问题,夸大成绩,报喜不报忧。甚至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要通过调账等手段先解决问题后再出评价报告。会计师事务所的评价报告要经过预算单位审核,并根据预算单位的意见修饰后才能上报财政部门,导致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流于形式。

(三)工作流程和协调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仅涉及资金预算管理,还涉及项目和行业管理;不仅是预算单位财务部门的事情,也是单位领导和项目执行部门的职责。当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受预算、项目、资金、财务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预算单位内部工作流程还不够顺畅,各项目执行部门对财务部门普遍存在依赖心理、抱怨心理和习惯性对抗心理。所谓依赖心理,就是希望所有的有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都由财务部门具体来做;所谓抱怨心理,就是认为预算绩效管理是财务部门没事找事,给他们增加了太多“额外”工作量;所谓习惯性对抗心理,就是把绩效评价工作等同于审计检查,认为评价就是找他们工作中的毛病和问题,因此千方百计掩盖问题,突出成绩,希望评价报告尽量往好处写。这些都使得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阻力重重。

(四)普遍存在“上热下冷”、“财政部门热,预算单位冷”的问题。财政部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机构,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指导意见、工作规划,多次召开以预算绩效管理为主题的全国性专门会议,通过增刊、有奖征文、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绩效文化和理念,不遗余力地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比之下,截止到2013年底,100多个中央部门中只有工信部等12家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小组,只有不到50%的市级财政部门和不到30%的县级财政部门设立或批准设立了独立的预算绩效管理处室。具体到基层预算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可能只是一句口号、一个概念,仅仅是增加了一些工作量而已。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理念上的原因。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需要绩效理念的深入。良好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文化是推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思想基础和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对绩效的广泛认知和深度认同,就不可能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化为自觉的行动。从预算单位来看,显然预算绩效的理念还未真正确立,绩效文化氛围还十分淡薄。

二是制度上的原因。尽管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但总的来看大都是指导性质的,可操作性较差。当然,由于项目内容、资金性质、使用范围千差万别,财政部也不可能做出统一的规定。这就要求各预算单位要根据行业特点、项目具体内容,制定可操作的制度、办法、细则等。目前这项工作也较缺乏。

三是技术上的原因。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技术难点。由于行业和业务的差别,无法制定统一的指标体系。财政部制定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只能作为参考,各预算单位还需要根据本单位项目特点另行设计具体的个性绩效评价指标。有的预算单位把绩效目标当成评价指标使用,而绩效目标设定较低、较模糊,很容易达到,给操纵绩效评价结果留下较大余地。可以说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绩效评价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四是人员上的原因。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理念新、工作内容新、工作量大、推进难度大,需要既懂财务又懂业务还懂绩效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这样的人才还十分缺乏。此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给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带来较大工作量,而财务人员配备并没有及时跟进,给现有财务人员带来较大工作压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审核、报送绩效管理相关资料的时间和质量。

三、推进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培育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文化。预算绩效管理强调“花钱更少、办事更多、办事更好”的理念与当前中央提倡的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有关精神及社会公众的期盼不谋而合。预算单位要密切关注财政部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利用单位门户网站等途径,结合单位实际,在单位内部积极倡导绩效预算管理理念,培育绩效管理文化。要让单位领导和项目执行部门充分认识到,加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不是财务部门的新创造、新发明,也不是额外工作,而是财政部的统一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也是公共财政题中之义。

(二)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重点是根据本单位项目特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果本单位技术力量不足,可以联合高等院校等学术机构。借助研究机构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本单位业务骨干的实践优势,针对具体某个项目、某项经费开展研究,制定出个性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摘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单位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单位的日常经济管理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如何推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不足;提高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是对预算管理进行的一个考核和评价。

一、实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措施

(一)制定方案,分步实施

当前,街道办事处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有个别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对其疏忽,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单位的基层员工对此并不了解;还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是却“疏于职守”,导致制度“流于形式”。基于此,我们应该制定一套具体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这套方案要明确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采用小组制的监督管理方法,成立一个以街道办主任为组长的街道办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小组,然后由组长带领着各组员从事财政绩效管理工作,实现以领导小组来统领全局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机制。(三)广泛动员,明确分工

小组成立之后,就要对组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了,单位内部可以召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启动会,与此同时,要求单位的各科室要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开展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只有建立健全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让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有内容可查,有依可循。内控制度,包括收入支出控制、各种物资的消耗和琐碎的支出等等,单位各科室要以此为参考,根据自身情况完善其内控制度。

2.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单位要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单位负责人要对单位的总体预算负责,其他各科室的负责人也要为其负责的科室预算负责,要保证预算管理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3.建立审查监督机制。对于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科室经济分配、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等等工作展开经常性的检查,进行审计监督,通过这样的例行检查,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防止问题的扩散,提出改善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二)加强财务部门职能建设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正的落到实处,我们不能让这项工作变成了“表面工作”,流于形式,疏于执行,为了防止这种状况,我们要成立一个专项考核组,重点针对单位内部进行监督审查。要将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全部纳入财务部门,进行统一核算,统一审查。财务部门认真进行财务核算。

(三)加强财务监管,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1.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机制。预算管理组织成立后,就要充分发挥该组织的作用,预算管理组织要负责对预算管理的指导、审核、平衡和确定预算草案,每年根据单位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年度预算。

2.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定期公布经济评价指标。对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要进行按月汇总,按季分析,并且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公布评价结果。

3.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当前,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报告严重滞后,我们要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完善财务信息平台机制,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网络直报,让整个单位的会计信息得以及时、准确、系统的进行通报。单位要按月收集汇总这些会计信息数据,然后进行整合,提供给单位领导,予以参考,为其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依据。

三、财务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不通畅

目前,众多行政单位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都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运行机制不通畅,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要求简单粗略,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监管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功能作用。

(二)财务监督管理不足

部分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内控的不完善为单位的财政监督管理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导致单位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有很多漏洞。此外,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的核算体系。财务监督管理不足,严重影响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绩效管理理念不强

对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资金的使用效益性和效率性不够重视,预算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足;没有将“要我评价”的被动绩效管理为“我要评价”的主动绩效管理,成为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瓶颈”。

四、推进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一)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建设

针对当前街道办内部存在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首先,要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促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规范和准确性。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来积极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加强内部监督,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要加快内部监督,完善机构建设。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内部监督体系是由不同的部门机构所负责的,各机构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畴,单位内部还要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机制,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以此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开展创建“节约型单位”活动,推行全成本核算

应该努力创建节约型单位,倡导单位内部各员工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运用中推行全成本核算,积极开展节约型单位建设活动,同时在单位内部必须推行全成本核算,加强财务控制。

(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做到“专职专用”

作为政府的基层单位,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面,必须要聘请一些专业的、高素质的会计和审计专业人才,单位要定期的引进相关专业人员,在聘请人员时,要注重对应聘人员职业技能的考核,根据单位岗位所需,和管理的需要,引进专业的人才,“做到专职专用”。对单位原有的财务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培训,要不断的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朱静.绩效利刃———北京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特别报道[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