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个人年中总结

银行个人年中总结

银行个人年中总结

银行个人年中总结范文第1篇

   

银行营业部中层干部上半年个人总结

   

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我在单位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半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营业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营业部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领域。作为营业部的中层干部,自己清醒地认识到,我是营业部经理的助手,有义务协助好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力争把顶点推向高峰。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自我强化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至今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上半年本人能认真做好各项领导交代的工作,没有出现过一笔特大差错,能按时完成报送各项会计报表和分析报告;及时了解客户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切实抓好本行业务管理的日常工作,按照审批制度,严格把关;atm机业务能坚持每天记帐、对帐、清帐等一系列业务,确保atm能正常运作,不仅增加我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疏散了不少客户在柜台前的滞留;在安全保卫工作方面,本人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及柜员决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不得有任何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抓好各项安全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随着扁平化的实施管理开始,我们员工身上的担子就很重,而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其任职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向书本、向周围的领导、同事学习。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营业部的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半年来,本人能敬业爱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吸存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营业部的工作由于是新系统上线后我接触较少,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岗位,许多工作我都是边干边摸索,以致工作起来不能游刃有余,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有些工作还不够过细,一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第三,在工作中处理问题言行举止不善于表达,导致同事对我的误解。

   

在下半年里,本人决心认真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为单位经济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我想我应努力做到:第一,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常识;第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真正做好领导的助手;第三,注重本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加强管理,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形成良好的部门工作氛围。不断改进我支行服务水平,积极为我支行创造更高价值,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银行个人年中总结范文第2篇

xx中国工商银行柜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开头

时光飞逝,转眼我已经与工商银行北塘支行共同走过了一个春秋。当我还是一个初入社会的新人的时候,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美好的憧憬走进工行北塘支行的情形油然在目。入行以来,我一直在一线柜面工作,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完善业务素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经验日益丰富,越来越自信的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一年来,在北塘支行的大家庭里,我已经从懵懂走向成熟,走在自己选择的工行之路上,勤奋自律,爱岗如家,步伐将更加坚定,更加充满信心。 进入北塘支行伊始,我被安排在现金柜员的岗位。常常听别人说:“现金柜员是一个烦琐枯燥的岗位,有着忙不完的事”。刚刚接触,我被吓到过,但是不服输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认输,而且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大半年。

当时的我,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平日积极认真地学习新业务、新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虚心向领导及同事请教。我知道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必须拥有一身过硬的金融专业知识与操作基本功。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为此,我为自己规定了“四个一点”,即:早起一点,晚睡一点,中午少休息一点,平时少玩一点。班前班后,工作之余我都与传票、键盘、点钞纸相伴。每天像海绵吸水那样分秒必争地学习业务和练习基本功。相对其它技能,点钞是我的弱项,为了尽快提高点钞的速度和准确率,我虚心向行里点钞能手请教点钞的技巧和经验,改正自已的不规范动作。一遍遍地练习,虽然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累了,但凭着对工行的热爱和永不服输的拼劲,常常练习到深夜。离乡背井的我在接到母亲电话的时候,总是说我过的很好让她自己保重,其实有多少心酸只有自己知道。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一年中只是回家一次与家人团聚,其他时间用来不断的学习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刻苦地练习,我的整体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我在日常的一线服务中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北塘支行的每一位客户都是员工辛辛苦苦开拓来的,这不仅要求我们具有熟练的业务技能,更要求我们能针对每一位客户的不同心理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我都以“点点滴滴打造品牌”的服务理念来鞭策自己,从每件小事做起。记得有一次我正准备下班时,一位客户一脸焦急地冲进来,说自己的卡和身份证被偷了,要求挂失。按照规定挂失要提供有效证件的,但是面对焦急的客户,我一面安抚这位客户,让他不要着急;一面重新开机,按照客户提供的身份证号码进行查询,查出他的卡号,协助客户通过我们95588客服电话进行口挂,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这样的小事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虽然是点点滴滴的小事,这些小事,却折射出员工的素质、企业的文化。我的岗位是一个小小的窗口,它是银行和客户的纽带,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工行的形象,为此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坚持做好“三声服务”、“站立服务”和“微笑服务”,耐心细致的解答客户的问题,面对个别客户的无礼,巧妙应对,不伤和气;而对客户的称赞,则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从不对客户轻易言“不”,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的业务需要。我始终坚持“客户第一”的思想,把客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换位思考问题,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满意的服务。

今年四月份因为工作的需要,我被安排到会计岗为,开始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为下一步实行综合柜员做准备。半年多的银行工作经验让我对新的挑战从容不迫,我虚心向其他的会计师傅请教,认真学习会计操作规程。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从储蓄柜员到会计柜员的角色转换。由于我所坐的柜台主要是从事银行本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单位回单的打印与整理。与现金柜台不同的是会计柜台,一天也见不到几个客户,但是依然会有忙不完的工作。 银行承兑汇票是一项十分繁琐和细致的工作,而大部分客户对银承的不熟悉导致我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繁琐。不过,在我耐心细致的指导下,现在经常来柜台办理银承托收的客户都能做到完整的填写被背书和托收凭证,以及出具基本的证明。经过我检查的银承基本上能杜绝退票的出现。 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的持续磨练,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业务以及规章制度,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熟手,这时我渐渐明白无论是做储蓄还是当会计都是具有挑战的工作,重要的是如何将它做的好,做的更好。 进行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严加要求自己不放松,行里的培训与考试能参加的尽量参加,先后通过了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反假币上岗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专业技能考试,从一名新人过渡到一名合格的银行柜员。 在无锡五年来,繁华的无锡也变得的不再陌生,每当从银行晚归,带着行里的温馨,一路也不觉得那么孤单。在这里我全心追寻我的理想,我用心学习每一点知识,用心理解我的每一样工作,用诚心和热情去对待我的工作。

银行个人年中总结范文第3篇

xx年,xx支行在抓好业务经营的同时,围绕上级行安全保卫工作年度工作意见,针对上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立足于“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通过对全支行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提高了全支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全年辖内各网点实现了无盗窃案件,无抢劫案件,无诈骗案件,无火灾事故,无财产损失等,确保了支行资金、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为支行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基本情况:

我支行现有职工 20人,配有兼职保卫人员、消防员1人,营业网点2个,其中:地处城区的营业网点2个。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工作原则,我支行成立了以文琦为组长和主办信贷、主办会计、二级支行负责人为成员的“xxx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我支行安全保卫工作的部署、安排、检查、总结等工作。同时配备了兼职保卫人员,落实了《xx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对全支行和各分支行安全保卫工作进行了分工,落实了主任、支行负责人、兼职保卫人员、各岗位职工的安全保卫工作职责。年初与各支行以及每位职工签订了《经济、刑事、治安案件、责任事故防范责任书》将安全保卫工作分解到各营业网点,细化到岗位人头,形成了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格局。

(二)加强教学习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今年,我支行从讲政治、讲安全、讲效益、讲发展的角度出发,正确看待安全与经营之间的关系,树立了“安全出效益,安全促发展”的经营思路,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案件防范的严峻形势,努力消除职工中普遍存在的侥幸、麻痹以及与己无关的心理,力争做好案件防范的主动性。结合“执行年活动”重要思想我支行每月组织职工召开了不少于两次的安全学习,重点学习了各项基本规章制度和金融系统发生的典型案例。在学习时立足于通过对全支行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法律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教育,使全支行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我支行员工提高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增强了安全责任感和安全警惕性,防范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突出表现在发现可疑情况和异常情况能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等。

银行个人年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比较研究

事业部制作为解决商业银行由规模大、经营范围过宽等问题所引发的管理效率低下、市场响应慢、风险控制不力的有效应对措施之一,从2000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尝试局部或整体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对此,2005年银监会颁布《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客户需求,逐步实行以产品单元,业务线为流程的事业部制管理制度,以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增强总行的控制能力、切实体现商业银行法所确定的一级法人治理结构。有鉴于此,本课题立足于国内外理论和实践,对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进行系统化研究,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事业部制推进服务。

一、中外商业银行的事业部制实践

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对银行业经营范围和地理区域的管制逐步放松,大型银行得以迅速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直线职能制僵化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生产导向型的直线职能制不得不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开发新产品为宗旨的市场导向型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的采用有助于解决银行规模过大、市场跨度过广、经营范围过宽等因素所引发的管理效率低下、市场响应缓慢、风险控制弱化等管理问题,也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解决商业银行在追求综合化、标准化的同时与实现专业化和个性化之间的矛盾。70年代中后期以后,事业部制逐步取代直线职能型结构,从8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架构形式。此后,在追求综合化和专业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同时,大型国际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普遍经历了从区域型事业部制向条线型事业部制演进,又逐渐向区域型结构和条线型结构相结合的矩阵式事业部制方向转变。在这一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西方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主流模式,经过不同国家市场环境的实践日趋完善。与此同时,相对于国外同行的先进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组织架构与西方商业银行主流模式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一因素影响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1.国外商业银行的事业部制实践

(1)美国商业银行多采用内部制衡、清晰明确的直线汇报模式和派驻制的后台支持保障的事业部制模式。其中,花旗银行设有全球消费者集团、公司及投资银行集团、全球财富管理集团、另类投资等四大事业部;美联银行设置了普通银行部、公司和投资银行部、资本管理部和财富管理部等四个事业部。(2)在组织架构的演变趋势上欧洲商业银行紧随美国之后进行了事业部改革:德国的德雷斯顿银行将其内部分为事业部和功能部两大板块,事业部设为个人银行、私人银行、公司银行、投资银行和机构重组等五个部门;英国渣打银行将业务部门分为批发银行、个人银行和资金业务三大事业部;劳埃德银行、巴黎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对这些主流模式加以了仿效。(3)亚洲地区商业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总行将客户部门分为中小企业银行部、企业银行部、个人银行部;韩国韩亚银行内设机构分为业务、计划、支持三大板块,具体划分成20个事业部;香港汇丰银行设有个人金融服务、投资银行及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等四大事业单位;台湾的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和台新国际商业银行也采用了这一体制。此外,荷兰银行为了增强对全球市场的应对能力,将全行业务按地区、客户和产品维度划分为10个事业部。

2.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探索

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制的改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局部突破。2000年,工商银行组建票据营业部,作为总行直属机构,专门经营票据业务,对内实行独立核算。此后组建的牡丹卡中心,按照一级分行的基本模式和公司化运作的要求进行管理,专门从事银行卡业务经营和管理。票据营业部和牡丹卡中心均采用事业部的形式,除共享品牌之外,与所在区域分行没有管理上的隶属关系。2006年9月,建设银行在宁夏区分行实行个人银行事业部管理试点、2007在部分地区实施了个贷中心试点。中国银行2008年成立私人银行部,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为了适应 “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特点,成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另一种是以中小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整体突破路径。2007年民生银行启动全面事业部制改革,目前已经形成了4 个公司金融业务部和6 个行业金融事业部,建立了十大利润中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开始将个人银行业务成建制地进行单独核算。2006年兴业银行零售银行管理总部在上海成立,并力图发展成为零售银行事业部,下设综合管理部、零售信贷部、财富管理部、银行卡及支付产品部等二级部门,成为国内第一家实行双总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2008年按照战略事业部制的运行模式设立小企业信贷中心,中信银行对信用卡业务采取特殊政策,组建独立于传统构架之外的信用卡中心,即信用卡事业部。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事业部建设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是这一推进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工商银行的牡丹卡中心2006年左右被重新纳入职能结构,成为产品及营销部门之一。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建立的私人银行由事业部转为零售银行下的二级部门,建设银行试图推进多年的事业部模式的信用卡事业中心仍未独立。由于私人银行业务与个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客服高度重合,2009年,民生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受阻,该行将2008年成立的私人银行事业部下属的业务及人事职能划归到分行,成为总行的一个职能部门。

二、商业银行事业部制研究综述

1.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钱德勒是最早系统研究事业部制的学者之一,他以杜邦等四家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作为对象,对事业部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后,威廉姆森在钱德勒的研究基础上,从交易费用的视角对事业部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了事业部制的合理性。提出X低效率理论的莱宾斯坦认为事业部制是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产物,与U型结构相比较,能够更有效激励、督导事业部经理,约束事业部经理的偷懒、搭便车等行为,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克服低效率。巴特利特和高夏尔以ABB公司为例提出了实行专业化分工,强调各子公司对全球经营的贡献以及加强各子公司之间网络链接的“一体化的事业部模式”。事业部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彼得·S·罗斯和西尔维娅·C·赫金斯对西方商业银行数百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总结,认为西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在不断发展中调整,其组织结构历经了单元银行制到总分行制的演变,而总分行制则又分为单纯总分行制、事业部制以及在事业部制基础上的矩阵式事业部制。

2.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银行经营变革研究,到90 年代以后的银行再造研究,基本局限于从对银行经营的困惑做出有效解读和指导的角度,研究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架构再造。基于国内外银行竞争力差异,许多国内学者从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审视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现状和缺点,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国外商业银行事业部组织结构研究:交通银行总行课题组(2003)、胡光荣(2004)成峰(2006)、李范婷(2008)、赖秀福(2008)、刘明彦(2008)、吴成良(2005);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设计原则的探讨:刘奎(2000)、王宵勇(2001)、江进(2002)阙方平(1999)、王惊奇(2003)、彭纯(2003);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推进策略研究:尚煜(2005)邓智毅(2007)、张 (2006)、林治洪(2008)、白雪峰(2008)、吴晓辉(2008)、石岳(2010)、李公民(2010)、周景辉(2011);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推进影响因素研究:李茜(2012)、高玲侠(2008)、乔彬(2008)、刘理(2006)。

综上所述,国外事业部制的研究较早也为较深,这也是国外一些商业银行能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及其宏观、微观效应,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也主要作为一种实用主义的应用工具,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事业部制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意义

纵观国际主流银行发展历程,事业部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确定事业部的组织形式,是按区域为主,还是按业务性质为主划分事业部;二是如何授予事业部与其职责相匹配的授权。民生公司金融几大事业部调整无非是“区域与条线”关系的优化。目前,中资银行处在一种典型的二元金融结构中,既面临着依赖区域网点经营的传统存贷款业务(目前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市场,也面临着全国甚至全球一体化经营的金融市场。由此来看,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目前还未有发展事业部的土壤。个人客户尤其是私人银行高端客户既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征,又对银行客户经理存有严重的“人际信赖”。对银行内部而言,私人银行业务缺乏进行事业部管理的考核、人员和IT基础。由于内部羁绊,急于追求自立门户的私人银行往往产生人员配置低端化、移民化,客户竞争内部化的恶果。这在战略上也违背了中资私人银行优先维护存量高端客户的初衷。一些中资私人银行业绩不彰正说明盲目照搬国外私人银行的事业部制模式并不可取。客观而言,当下国内市场已经为公司金融在银行内部施行事业部管理提供了内外部条件。一方面,公司金融业务已经从早先简单的“拉存款、放贷款”发展为集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各币种资金交易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基于上述服务需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搭建涵盖这些服务内容的IT服务平台。银行的服务受地域空间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且一旦企业选择了一家银行的网上银行产品或平台,则该银行必然成为企业的主要合作银行之一。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群落中举足轻重的央企、外企和大型民营企业在本世纪以来日益加强了集团管理——统一授信、统一结算、统一信息、统一物流进而与银行“总对总合作”成为集团(连锁)企业的基本管理需求。十多年前,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在与银行“打交道”中“存贷双高”——不同的分公司、子公司在各地银行往往“有存有贷、冷暖不一”。而今随着集团财务和现金管理水准的提升,这种资金低效的典型病态已日渐减少。“兵无常法,水无常形”,自1924年诞生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后,“事业部制”虽然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历经了近百年的时间,但对中国的银行业而言,还是一个较新的模式。允许并鼓励试验和试错是业内和舆论对这一模式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杨德勇.现代商业银行组织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郑先炳.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刘桂平.中国商业银行再造北京[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银行个人年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实证分析;影响因素

Abstract:There are risk,operations and business factors to affect bank profitability. In addition,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market structure and bank size will impact on bank’s profitability. In the future the four major banks must improve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cost control ability,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tail banking,develop intermediary business and credit card business,strengthen innovation ability and marketing,and raise the ability to withstand market risks.

Key Words: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profitability,empirical analysis,factors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6-0051-05

一、引言

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一直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全面提升竞争力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目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议题。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银行的实力有了巨大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银行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综合实力也相对较弱。在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中,盈利能力是一个核心要素,它通过银行当前收益水平的高低以及今后收益的持久性和增长性表现出来。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盈利水平越高,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盈利是商业银行充实资本、增强经营实力、吸引客户的重要条件。

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及实证检验

在现实中,商业银行自身的因素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均会对其盈利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概括为三个大类:风险类因素、银行运营因素、业务因素。其中,风险类因素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银行运营因素主要包括银行效率和现金比率,而业务因素主要包括银行的资产结构、体现专业化程度的传统业务与非传统业务等。另外,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及市场结构等外部因素和银行规模均会对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一)理论假设与模型建立

1. 理论假设。综合国内外对盈利能力的研究成果,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风险控制、自身规模与效率、业务多样化水平均有很大关系。

(1)银行规模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关于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是,一般认为,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银行盈利能力并不一定提高。以往的研究结果也有比较大的差异,Demirguc-Kunt和Huizinga(1999)认为银行资产规模对银行利润率有正面影响,而姚勇和董利(2005)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研究表明,银行资产规模与银行盈利显著负相关。不同的研究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国内的研究普遍认为,股份制银行相对于国有银行来说是规模经济的,国有银行表现出规模不经济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国有银行的规模与其盈利能力负相关。

(2)通常认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其违约风险和潜在的经济损失就会越高,从而导致更低的盈利水平(周中明,2003)。银行的资产质量越好,就越能表现出持续及稳定的盈利水平,在资本市场上也能获得更高评价。反之亦反是。本文使用的贷款呆账准备值是根据不良贷款风险程度的不同而赋予不同加权值的和,较能反映银行承受的贷款违约风险。同时,由于在所能获得的数据中缺少国有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故在本文中不考虑流动性风险,但并不代表其不重要。故有假设2:银行的信用风险与盈利能力负相关。

(3)银行的管理费用越低,说明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越强,因此,该银行会表现出比成本控制能力较差的银行更高的盈利水平。该因素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结论较为统一,Guru(2002)和付强(2004)等均认为该指标对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由此,提出假设3:银行效率指标与盈利能力负相关。

(4)现金资产是银行流动性需要的第一道防线,是非盈利性的资产,从经营的观点出发,银行一般都尽可能地把它降低到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现金资产没有利息收入,只要不造成交易障碍,银行总是尽可能少地保留现金。但是,银行现金准备过少,又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拥有现金资产太少对清偿能力会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并增加借款成本。故银行现金资产应保持一个合理适度的水平。越高的现金比率会降低收益率,由此,有假设4:现金总资产比率与盈利能力负相关。

(5)商业银行的收费业务在增加银行盈利的同时,又可以增强其运营的安全性,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一般认为,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水平越高,代表银行业务多样化水平越高。多样化产出使得银行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获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特别的,从非传统业务获得的收入(包括非利息收入)可能补偿因传统部门的激烈竞争而使得利息收入降低。由此,本文提出假设5:收费业务指标与盈利能力正相关。

(6)银行卡业务不仅能提高银行的收入,并且代表与客户有长期关系,能在未来提高银行的收益。银行卡业务集聚了最详细的客户基本资料、信用资料和交易资料,这些信息对银行也是一笔无形的资产。由此,有假设6:银行卡业务指标与盈利能力正相关。

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银行的传统业务指标、现金比率和市场占有率指标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较不明确,正负相关性会随着该数值的大小和其他相关因素产生变化,故不在此部分作出假设,以期在随后的研究中给出结果。而GDP对盈利能力的正相关性已由以往研究证明,从理论上分析也可做出盈利能力会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推断,故仅以此指标提高结果方程解释度,不作考察重点。

2. 模型建立。本文参照Berger(1995)、Demirguc-Kunt和Huizinga(1999)、Guru(2002)与姚勇、董利(2005)等建立的多变量回归模型研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方法来设定方程,模型如下所示:

公式中,EARN代表银行的盈利能力,本文分别对样本银行的ROA、GROSS和PER这三个指标进行分析。 是截距, 与 分别是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 代表第i个解释变量, 代表第j个控制变量, 是残差项。

对于银行来说,资金、人员可以视为银行的投入,而各项业务水平可以视为银行的产出。鉴于本文建立的模型考察的侧重点是风险因素和业务水平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所以可将该模型定义为银行的多样化产出模型。

(二)变量、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1. 变量的选取。

(1)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变量。为了反映银行不同方面的盈利能力,本文选取了以下三个指标来综合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指标的选择基于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指标,包括了相对值指标和绝对值指标。

ROA:银行资产收益率,等于银行净利润除以银行总资产。

GROSS:全部资产的毛收入,包括非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支出。本文认为,利息支出伴随着存款的产生而产生,属于获得存款的固定成本,并且在数值上占营业支出的较大比重,因此,应在营业收入里面直接扣除利息支出,以利息净收入加上其他业务收入计算GROSS值。

PER:人均收益,等于税前利润/员工总数。

(2)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解释变量。本文选取CR、INF、CAR、LAR、DLR、BC、FER和AB等变量,作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Credit Risk(CR):信用风险是一个滞后值比率,考察银行的贷款质量,从所能搜集到的银行的信息来看,使用贷款呆账准备/总贷款这个比值能较为理想地反映银行的贷款质量。

Inefficiency(INF):管理费用/总收入。

Capital to assets ratio(CAR):现金/总资产,代表银行的偿付能力与流动性水平。

Lending/total assets(LAR):贷款/总资产比率,包括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Deposits total liabilities(DLR):存款/总负债比率,以此指标作为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来源。

Bank card(BC):银行卡业务交易总额/总资产。

收费业务(FER):高水平的收费业务收入反映出更高的非传统业务收入多样化。

交付渠道指标(AB):代表交付渠道的数量增长,取ATM数量与分支机构数量的乘积。

(3)其他控制变量。除以上银行内部指标外,盈利能力还跟银行总资产规模、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及金融业市场格局有关,所以将以下三个控制变量加入回归模型:

银行规模(SIZE):反映银行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大多数的文献以银行的资产量近似反映银行规模。本文中采用对数值进入回归模型,变量名称为SIZE1。

宏观经济变量: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代表经济的发展程度。

市场结构变量:本文取各家银行存款的市场份额(SHARE)作为市场结构变量。

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以1998年国家大规模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为分界点,收集整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4家主要国有商业银行1999年至2008年的相关数据。其中,银行财务数据与银行卡业务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0年至2009年版、各银行网站和银监会网站,员工、分支机构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至2009年版。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通过股份制改革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笔者所搜集的数据仍限于银行部分,未包括各母公司控股的下属子公司。在实证分析过程中使用了Excel软件进行数据存储和必要的初步计算,并运用SPSS、EVIEWS等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

(三)检验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分析。选取ROA、GROSS、PER、总资产和市场占有率等5个指标进行分析,如表1。

表1中的数据除了显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的成果以外,还应看到,在2003年底,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获得财政部各225亿美元的注资,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大幅提高,以建行为例,新注资金超过原来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之和,但该指标并不能完全体现国有银行在内部管理和经营水平上的提高。

2. 回归分析。先后将ROA、GROSS、PER这三个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变量代入公式(1)左边项EARN,作为因变量,其他变量作为自变量代入公式(1)右边项。

(1)将ROA指标代入公式,对各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检验。其结果如表2。

从ROA指标的回归结果来看,模型总体参数和方差分析表显示的模型总体回归效果较好,但在回归系数与显著性检验中显示,只有一个指标的系数通过t检验,其余指标都在0.1的水平上与0没有显著性差异,回归效果不理想。

(2)将GROSS指标代入公式,对各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检验。其结果如表3。

从GROSS指标的回归结果来看,回归效果较为理想,判定系数R2值和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值分别达到0.983和0.972,对因变量GROSS的解释情况良好。而F统计值也达到了85.579,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模型的总体回归效果是显著的。

从回归系数与显著性检验表可以看到,INF、DLR、BC和GDP这4个指标的t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5,说明在95%置信度水平上与0有显著性差异,而CAR指标的t的显著性概率在0.05与0.1之间,说明在90%置信度水平上与0有显著性差异。这5个指标都可以纳入方程来解释GROSS指标。常数项的t的显著性概率为0.325,大于0.05,认为常数项在95%置信度水平上与0没有显著性差异,故结果为:

GROSS=-0.537INF+0.135CAR+0.268DLR-0.326B

C+0.682GDP (2)

效率指标取得了一致的结果,即与盈利能力负相关。而现金/总资产比率第一次进入方程,对营业收入有正面影响。银行的现金储备要满足银行日常经营的需要,要满足顾客提存的需要,过低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并需在同业拆借市场中借入资金;另一方面,现金不产生收益,过高的现金储备会降低银行收益。所以,宜将现金/总资产比率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充足的现金储备是国有银行满足日常经营必要的因素,故而与总收入正相关。但是,控制变量只有GDP指标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依靠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四家银行个体之间的营业收入区别更多地体现在银行内部指标上,市场份额影响不大。

(3)将PER指标代入公式,对各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检验。其结果如表4。

从PER指标的回归结果来看,模型总体参数和方差分析显示的模型总体回归效果较好,但在回归系数与显著性检验中显示只有收费业务指标和交付渠道指标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0有显著差异,结果不理想。

3. 回归结果分析。从回归结果看,3个变量指标中,只有营业收入变量指标能用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检验。而ROA主要由银行个体因素决定,总营业收入指标更多地受宏观经济影响,人均收益与ROA指标的回归结果较为相似,并发现收费业务指标能进入方程,与人均收益负相关。

从各指标来看,信用风险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假设2。这主要是由于各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上较不规范,无法从该指标中反映出真实的银行贷款质量。我国金融机构实行呆账准备金政策最早是1986年确定的,1988年财政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以后逐步调整与完善。到2001年,财政部下发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虽提出“根据提取呆账准备的资产的风险大小确定呆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最低为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的1%”,但由于它将计提比例的自交给银行,且对超过1%部分计提的呆账准备金仍需作纳税调整,所以,各银行对提取呆账准备金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并且,出于谨慎性的不同和调节利润的需要,各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等于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也有较大差别。同时,由于我国国有银行上市年限较短,通过年报的渠道获取的不良贷款率数据太少,不能完全使用该数据来反映信用风险指标。所以,该指标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在以往研究中对信用风险的观点比较统一,越高的不良贷款水平会显著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

效率指标与营业收入和人均收益都负相关,支持假设3,符合以往研究结果。银行的管理费用支出越低,说明该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越强,经营效率越高,就越能取得更高的收益。

现金/总资产比率对银行的营业收入产生了正面影响,支持假设3。鉴于现金资产的两面性,银行应将现金总资产比率控制在一个适当值,并积极参与同业拆借市场,利用多余的现金获得收入。

贷款/总资产比率对银行的ROA和人均收益都有负面影响。贷款数量的增加会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并且,该比率越高,说明用于经营非传统业务的资产越少,降低银行的多样化水平,从而降低银行的盈利性。

存款/总负债比率对银行的总收入指标都有正面影响。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鉴于中国银监会关于贷存比75%的规定,各家银行无法像国际先进的银行那样,通过提升风险控制能力来利用派生存款提高贷存比,只有吸收更多的存款,才能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放贷,进而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

而银行卡业务指标与国有银行的营业收入负相关,不支持假设6。银行卡业务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产品的特性。银行卡业务属于零售业务,单笔业务或单个客户所能带来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但银行要提供银行卡服务,其固定投入或沉没成本较高,如较先进的银行卡业务系统和硬件设备。另外,ATM网络、Call Center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都是必备的,只有客户数量和业务笔数增多,单位产出上的固定费用的分摊才能相应降低,才能逼近盈亏平衡点。并且银行的风险意识较为薄弱,低门槛的办卡条件导致了很多违约事件,给银行造成损失。从发达国家的银行卡市场来看,该业务前景良好。西方各国的信用卡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十分发达,如美国的信用卡市场在全球同业市场中独占鳌头,美国的信用卡发行量居世界首位,美国人已习惯信用卡消费,信用卡消费在美国人的消费总额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这样就为美国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包括信用卡的年费、商户结算手续费和透支利息收入等。通过发展非传统业务,实现银行收入渠道的多元化,抵御市场变化风险,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

收费业务指标的结果较为失望,只进入了人均收益的回归结果中,并且是负相关,假设5。比起负债管理,中间业务的成本相对来说较低,收取的手续费相对于其付出的可变成本来说则较高,可使商业银行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增加其盈利,提高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约占40%,有的甚至高达盈利收入的60%。而我国银行享受着较高的利差收入,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短期内无法产生高回报的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在产品品种上仅仅限于结算、收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中间业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没有开展。

交付渠道的指标会提高营业总收入,但对ROA和人均收益指标有负面影响,说明各家银行在扩张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经营效率,促使市场力量转化为盈利能力。

银行规模指标未能进入方程,假设1。这可能是因为银行个体差异的指标对因变量有更大的影响力,并且使用市场占有率的指标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银行规模差异。

另外两个控制变量,市场占有率会提高银行的营业收入,而宏观经济指标与银行的各项盈利指标显著正相关,说明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结构的影响较为显著,金融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中国银行业的繁荣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通过建立银行多样化产出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银行利润率指标主要由银行内在因素决定,而宏观经济因素与市场结构变量对银行的营业总收入有显著影响;传统业务中,贷款/总资产比率得到了负相关的结果,说明银行业务的多样化水平能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收入;非传统业务中的银行卡业务在国有银行中产生了负相关的关系。收费业务在结果中没有产生预期的正效应,一方面是因为费用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过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收费业务所需前期投入的科技与人力资本较大,而我国银行长期专注于经营传统业务,对此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科技水平低,从而导致该业务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仍需加大投入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基于上述的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确立决策、经营与监督三权分立的有效制衡机制,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2)适度降低信贷资产比重,不断提高投融资资产比重,并大力提高信贷资产中的个人资产比重。(3)改善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能力,加强问题客户管理,研究和挖掘不良资产的“价值”。(4)在人力资源方面,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考核机制,构建良好的激励体系。(5)重视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完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经营管理架构,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强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着力发展信用卡业务,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Afanasieff,T.,Lhacer,P.&Nakane,M.The determinants of bank interest spreads in Brazil[J].Money Affairs,2002,15(2):183-207.

[2]陈建明.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1,(12).

[3]陈敬学.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