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业风险管理

银行业风险管理范文精选

银行业风险管理

银行业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银行内各个业务层次,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量化并加总,并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风险管理与我国银行业现行的风险控制是完全不同的,现行的风险控制涵义及管理范围往往仅局限于信贷资产上,管理手段和技术单一化。而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银行风险控制的更高阶段,它包括对风险的识别、度量、控制和监测等四个部分,是全程的、全员的、动态的风险控制,是建立在丰富的业务数据、科学的管理模型以及高素质的专家队伍基础上的风险控制。无论是从外延还是从内涵看,风险控制都只是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初级阶段,风险管理则是动态的、全程的、计量的、立体的风险控制。

二、银行资本是抵御风险损失的重要资源

银行的本质是管理风险的企业,资本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是银行整个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的资本能够十分有效的抵御各类风险:一方面,它可以吸收包括风险损失在内的经营亏损,保护银行的正常运营,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缓冲的余地;另一方面,充足的资本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向银行的债权人显示其实力。由于资本具有这种可直接吸收银行风险损失的特性,使银行风险与资本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因此,银行资本作为吸收意外损失和消除银行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力量,是一种珍贵的、稀缺的资源。

三、引入经济资本管理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一)经济资本涵义及经济资本管理原理

经济资本管理是国际商业银行比较先进的管理技术,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风险管理手段,经济资本的计量实际就是风险水平的计量。经济资本是指为抵御各项业务的风险所需要的资本支持,是各项业务的风险所产生的资本需求。它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而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的非预期风险损失等额的资本,是一个“算出来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手段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浅议国内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与经济资本管理银强中信银行南宁分行(会计部)530021的”的数字,在数额上与非预期损失相等,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其公式为:银行的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银行的风险体现在各级机构及各项业务上,这些风险面临着潜在的损失,我们在实践中通常将这种潜在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两部分,当损失真正发生时需要我们进行补偿或消化,以维持银行的稳健运营。预期损失是历史的平均损失,由于比较有规律,可以预计出准确数额,在管理中可将其量化,直接在当期成本中列支,从收益当中扣除。但是,非预期损失是超过预期损失的可能损失情况,是一个波动数据,无法准确预计其数额,由于不知道这项风险损失会不会发生,所以无法列作当期成本,须用资本来做准备,待损失发生时以银行资本来消化。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个能与风险程度相适应的资本可在非预期损失发生时,对这项损失进行弥补和消化,这个资本就是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实际上是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的另一种名称,经济资本的大小决定了可以承受的风险损失大小。经济资本管理是指在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和方法的基础上,以资本制约风险资产的增长,将经济资本控制在既定的目标范围内,并确保获得必要的回报,使业务发展的速度、效益与风险承担能力相协调。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经济资本的适度增长同时提高回报水平。经济资本的计量范围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对一家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银行承受的非预期损失进行约束,控制经济资本的增长就是控制风险的增长,因此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的管理。将经济资本在银行各分支机构中分配实际上就是分配风险,就是核定各分支机构所能承受的最大的风险。经济资本的特性决定了其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一是经济资本能直接反映各分行的风险状况,银行各分支机构存在多少风险,就有多少非预期损失;另一方面,分支机构占用多少经济资本,就意味着承担了多少风险。通过将经济资本在银行分支机构中进行分配,在清楚地显示了各分支机构及各项业务的风险水平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本与风险的匹配;二是在经济资本分配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利润率指标对各分支机构及各项业务的度量,既考察了其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三是经济资本是银行确定其风险控制边界的基础:经济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当它在数量上接近或超过银行的实际拥有的资本时,说明银行的风险水平接近或超过其实际承受能力,这时银行要么采取措施增加实际资本,要么控制或回缩其风险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受到威胁。经济资本的多少,与资产规模及风险状况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具有的资本数量,跟我们业务量的大小,跟我们业务的风险状况成正比。反过来,一个银行经济资本的大小也决定了这个银行业务量的大小和业务风险的大小。我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其目的就是使经济资本的增长与监管资本的增长相适应,使业务(资产)风险有足够的资本支持,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经济资本与权益资本、监管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有两种,一是权益资本,即银行资产负债报表中显示的所有者权益,这是财务意义上的资本,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二是监管资本,它是按金融监管的要求计算的资本,管理要求各行必须达到风险加权资产的8%,这是监管意义上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银行的权益资本基本上等同于监管资本中的核心资本,监管资本可被视作广义的权益资本,权益资本与监管资本具有相似的特性,是银行“实际有”的资本。而经济资本是从经济意义角度来看的,它是业务风险所产生的资本需求,是一个计算出来“应该有”的数额,即通过对某一时间内银行全部资产和业务中隐藏的风险进行分析、度量,计算出需要多少资本量才能够抵御可能发生的损失。从风险的角度看,经济资本是业务风险的反映,应越小越好;监管资本是实际可以用于抵御风险的,应越大越好。但从效益的角度讲,高风险高收益,经济资本大,则能得到较多的收益,应是越大越好;监管资本是股东的资本投入,必须要给予较高的回报,成本很高,应越小越好。因此最理想的情况就是经济资本等于监管资本,此时,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充分,而且资产规模扩张充分,效益和回报率水平也较高。

(三)实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实需要

实行经济资本管理一是适应资本监管的需要。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从外部监管要求看,《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银行业建立了资本的外部管理框架结构,中国加入WTO,要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就必须遵守该协议的要求。我国银监会从实际出发,在尽量与1988年资本协议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借鉴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并于2004年3月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提升了国内银行监管水准,要求国内各家银行在2007年1月1日前,资本充足率必须要达到8%。为逐步提高全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总行必须要通过相关管理政策和管理工具,将资本充足率管理要求传导到各分行和各经营主体,使风险资产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相协调。二是优化资产结构,降低总体风险的需要。现行信贷计划管理是对各分行分配贷款规模增量额度,但由于各项业务的风险程度不同,规模管理使各分行偏重于数量的增长而弱化了风险增长的控制,加大了经营风险。而经济资本管理分配经济资本量,其实质是分配风险资产的控制计划,以达到控制风险资产增长的目的。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以经济资本的回报率衡量银行经营资产承担的风险所应有的回报,使各行在发展业务时必须要考虑其风险回报,引导各分行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上。四是促进全行区域结构调整的需要。现行的贷款计划规模管理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张方式,它实际限制了低风险分行的合理发展,抑制了其潜力的发挥,却使高风险分行超负荷运行,业务规模的增长,应与一个分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五是为建立以经济利润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创造条件。以经济利润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指标,是国内外金融同业公认的比较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追求利润与控制风险之间的矛盾。六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需要。发达国家银行业在经过激烈竞争与过度扩张后,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均开始重新重视资本及其管理的作用,从自身业务的角度来探讨资本内部管理问题,采取各种办法最低限度的降低风险,提高资本收益。

四、建立以经济利润与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保证

(一)经济资本成本是银行经营的最低回报要求

经济资本是一种经营资源,根据商业化经营原则:占用经营资源必须提供相应的利润回报。那么,对各行占用经济资本所期望的最低经济资本回报,就是各行占用经济资本而应付出的成本水平。对一个行占用经济资本所要求实现的最低利润,就叫做经济资本成本,它是一种机会成本。

(二)经济利润反映银行的真实利润

经济利润,也叫“经济增加值”。是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考虑了经济资本占用这一种机会成本后的利润沉淀。经济利润的公式为:经济利润=风险调整后的税后利润-经济资本成本。经济利润是考虑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后的利润,它使收益与风险直接挂钩、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经济资本是有成本的,所以我们必须在经济资本的成本与风险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只有当经营获得的收益超过资本成本时,全行才真正实现了价值增值功能。当一项业务实现的利润不足以弥补它的风险损失时,虽然这项业务账面上是盈利的,但实际上却是亏损的。而经济利润就能够实时反映银行风险的暴露情况。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理解,即将上级行看成各下级行的股东,下级行取得的利润首先要满足股东投入股本后要求的最低回报,还有剩余才算是自已的真实利润,上级行要求的最低回报就是经济资本成本。我们通常所说的经营利润并不反映潜在的损失因素,各行可通过追求简单的规模扩张来实现利润的增长。而且,在我行目前没有充分计提损失准备的情况下,对经营利润的考核无法反映出各级机构的实际风险和业务发展的质量。经济利润与传统的经营利润相比,更能体现出银行的真实利润积累和真正的价值创造。

银行业风险管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在2006年12月11日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而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无疑能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并促使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在阐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风险管理的主要框架

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监管和风险管理的规定更为全面和复杂,其主要建立在3大支柱的基础上: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对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仍是新资本协议的基础。新协议保留了旧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构成的定义和资本充足率8%的规定,即银行的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构成,其相对于加权风险资产的资本充足率应为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应至少为4%。但与旧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不同,新协议以明确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取代传统计算公式中笼统的“风险资产”的概念,这较之旧协议拓宽了监管视野,从而使资本充足率的估算更具有风险敏感性,更能反映银行资产所面临的真实风险状况,有利于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具体风险的计量方法上,新协议也对旧协议的方法作了完善和发展,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提出了不同的计量方法。

第二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具体包括二大原则。原则一:银行应具备一整套程序,用于评估与其风险轮廓相适应的总体资本水平,并制定保持资本水平的战略。原则二: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略,监测并确保银行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检查结果不满意,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银行业的整体水平、以及银行发展的软件和硬件水准等,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尽管我国银监会基于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宣布不在2006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但毫无疑问,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对此,我国银行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2.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至2005年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部分都超过了8%,核心资本充足率大部分也超过了4%,不良贷款率也多数控制在了5%以下。至2005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5.13%,比上年提高3.82%,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监管要求的城市商业银行从2005年初的18家增加到36家;平均不良贷款率为7.73%,较2004年年末下降3.96%,比5年前降低了近30个百分点。从上可以看出,我国银行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新资本协议下,虽然规定资本充足率仍维持在8%的水平上,但对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作了重大调整。具体来说,新协议将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纳入资本计算中,增强了资本的风险敏感度,这就意味着保持更高的监管资本水平,也就是增加了公式的分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会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这样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一旦实施新资本协议就会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较为明显,从而使得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问题更加严峻。

2.2现有状况难以实现全面风险管理

当前,我国对于银行风险资产以及资本充足的监管,主要是考虑信用风险,基本上没有考虑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波动将更为频繁,利率风险日渐凸现。银行业务操作环节的不断增多,技术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同时也相应增大了操作风险。因此,要真实反映银行风险状况,就必须考虑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我国银行必须由单一信用风险管理转向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如果不能对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很好的管理,就会加大银行的风险程度,势必要求配置更高水平的资本金。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实行统一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需要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统一协调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也无论是从外部还是内部来说都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如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外部信用评级制度不发达、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风险模型难以建立等等,从而难以实现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

3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宣布不在2006年实施新协议,而是继续实施原协议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然而我们并非固守原协议一成不变,新协议代表了银行业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我们应以其为契机,借鉴国际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做出积极的探索,为新协议的实施创造条件。

3.1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有以下两个途径:①“分母对策”,即降低加权风险总资产,包括缩小资产总规模或者降低风险资产权数。降低加权风险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银行的市场份额,使银行的竞争力下降,进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安排风险资产结构,压缩不良资产规模,扩大优质资产比重,从而降低风险资产权数,促进银行稳健经营。②“分子对策”,即增加资本,包括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财政资金注入;从自身内部积累资金;发行长期次级债券;从股票市场上募集资金等。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上市融资是商业银行筹集、增补资本金的基本途径之一。从我国银行业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在其他增补资本金渠道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上市筹资来壮大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显然是银行的必然选择。近一两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股市发展状况良好,吸引了国内外的大规模的资金流入,这为我国银行的上市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多家银行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通过股份制改革在国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大大提高了其资本充足率,这对其它非上市商业银行无疑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3.2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环境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环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性银行的内部评级法,充分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机构的技术力量,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基础数据库,设计与内部评级相匹配的新的贷款流程和贷款组织架构,从而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②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的组织架构体系,确保各机构间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建立和健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玉霞.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2005,(4).

银行业风险管理范文第3篇

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风险管理一般原则的分析,探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法。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早期的银行业务以提供货币兑换或向那些需要流动资金的商人贴现商业票据以赚取手续费为主。银行的资金来自于自有资本或从殷实的大客户获取存款。即便这种现在看似简单的业务在当时也由于客户大部分为远洋的商人而具有较大的风险。由此可见,“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是银行存在的原因。”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对象和性质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内涵。从对象上看,已经由单一的借贷产生的信用风险演变为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多类型风险;从性质上看,从最初的局部风险演变为全球风险。尽管风险对象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体上都可以纳入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范畴。当然,无论如何划分风险的种类,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也就是承担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国际活跃银行风险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国际活跃银行重视从全球范围管理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强调风险管理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过程,并且大量利用数理模型等工具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从整体上衡量银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在国际活跃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正在从高深的理论变为所有从业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尚未建立信用体系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国外银行业务强调诚信原则,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信用,这体现了客户的信用习惯和社会地位。但目前,我国还是“非征信国家”,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征信中介服务还没有普及,不仅造成了银行进行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极高,而且也造成了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直接给银行风险管理带来了难度。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尽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通过信息的规范化披露,加强投资者和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但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是:“2R”(RiskandReturn)isthesamecoin.即风险和利润(回报)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一方面,一些基层人员或业务人员往往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不能正确地评价风险,不能正确地看待风险,认为风险管理是阻碍业务发展的。另一方面,部分风险管理人员不能研究业务、研究市场、研究效率,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使很多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具备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风险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缺乏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风险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如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市场,对借款企业产品需求的变量因素的微观分析往往不足。

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从国外银行看,基本都具有从董事会、风险管理部门到风险管理官在内的较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还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等方面。例如在德国的银行系统,风险控制上奉行“四眼原则”(FourEyesPrincipal),即至少有四只眼睛同时盯住一笔业务。这种“四眼原则”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笔信贷业务要有“双人调查、双人审批”,而是强调有两只眼睛来自于市场拓展系统,有两只眼睛来自于风险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对风险的分析和业务的判断会更全面、更准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

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风险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也为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作为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仍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入世之后,商业银行面临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竞争压力,再不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业务发展健康和持续。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风险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要的一点是有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而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又是以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为基础的。以往我国银行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管理,层次多、权力集中。今后商业银行将按照各自的业务特点围绕盈利中心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相应地风险管理组织模式也要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只有这样,风险管理才能实现与业务的紧密结合。

第四,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几十年来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未来几年,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时期。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做好未来的风险管理,应该体现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独立性与开放性统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必须是独立的,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四眼原则”是保证风险管理发挥制约作用的关键。但同时,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使风险增值,使风险由成本变为利润,因此,风险管理体系必然是开放的,要面向市场,要面向国际同业,要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和变化,业务没有发展,关起门来控制风险,那是最大的风险。

第二,统一性和差别化统一。一个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战略、偏好应当是统一的,银行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承担多大的风险、追求什么样的风险收益配比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任何部门和业务都应贯彻这个原则。但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风险,同一类型的业务中也往往存在不同类型的风险,如瑞士信贷银行把银行业务运作的风险划分为七类:战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保险风险、业务数量风险、操作风险和信誉风险。商业银行必须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第三,控制性和服务性统一。银行风险管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风险管理要合理控制业务的发展,使收益和风险相互匹配;另一方面风险管理从根本上讲又是服务于业务发展、服务于客户的,真正实现风险管理价值的最大化。

第四,矩阵式和扁平化统一。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千差万别,采取何种模式主要以效率和效果为原则。但应该突出两个原则,一是强调风险管理要涵盖所有业务领域,对不同业务部门实现矩阵式管理,实现对银行整体的风险监控;二是要强调风险管理的效率,在原有垂直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压缩管理层次,进行扁平化管理。这两者要相互协调统一。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今后几年,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努力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六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家族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范围由国内管理向全球管理转变。在原有的体制下,我国金融体制与国际接轨的程度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的影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银行业将逐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将加快。目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已经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业务触角大大延伸,与之对应,风险管理正在由只管国内向管理全球转变,形成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银行将更加注意综合衡量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承担,系统防范在世界任何地区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对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统一的衡量。

第五,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巴林银行、大和银行、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第六,风险管理技术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转变。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将更加强调定量分析,通过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这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数理化、定量化的特征,逐步由简单的技术管理过渡到复杂的统计分析管理,并最终走向定量分析。但在短期内,风险管理技术还是以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做好定性分析就是要在信息尚不完备的条件下,通过对市场、行业变化趋势的分析,凭借与客户的接触对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发现和甄别。

要实现以上六个方面的转变,就要按照银行业运作的规律,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观念和竞争意识,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目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除了政府应在外部营造规范有利的竞争环境、明晰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外,关键商业银行还要在内部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围绕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理念、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首先,要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积极寻找、发展防范风险的办法,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要改变以往对风险管理的偏见,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很少通过沟通去消除文化上的差距,业务流程前台和后台的矛盾往往被动解决,而不是通过沟通来消除这些差异,换位思考不够。同时,风险管理的方法还不到位,对业务发展理解不深,不能按照业务发展规律进行风险控制,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还很普遍。

其次,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目前还沿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的总分行制,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机构下设风险管理部门。这种组织体系的弊端是管理层次多、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差。未来,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应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在董事会的下面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银行风险管理战略、政策的最高审议机构,确保全行风险管理战略、偏好的统一和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应该以一个银行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银行要在承担风险的水平和收益期望和对风险的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体现银行总体和各个业务单元承担风险的性质和水平。其次,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应该涵盖所有的业务和领域,每个业务部门和地区都必须执行,不应存在政策制度的“死角”;同时,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又要体现分类管理和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原则,针对不同业务和地区的特点在风险管理方面区别对待。

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主要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决策体系来体现。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核心是坚持公正和透明原则。目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借鉴国外银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尽职调查、风险评审和问责审批为主要内容的风险决策体系,尽职调查提供专业意见,风险评审委员会进行集体审议,审批人按照yes—no原则作出决策并承担相应责任。科学的决策体系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风险,但可以通过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杜绝“反程序”操作,实现决策水平的提升。

风险管理政策制度要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就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从事后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检查和回顾。后评价体系要以风险和收益的量化为基础,在目前情况下,要以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为主要内容,降低不良资产的比率,提高资本回报率。同时,对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决策过程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并据以调整人员、改进流程、加强管理。

第三,要优化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和有效关键在于风险管理理念是否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目前,改进风险管理理念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辨证关系,核心是采取差别化管理的原则。

首先要实现不同业务风险管理的差别化。银行业务种类不断增多,不同业务种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业务特性和风险差异。如公司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对具体客户或具体项目的审查和分析,在授信审查中重视企业的规模和现金流的分析;但零售业务的风险是分散的,更多的强调整体违约率的把握,在单个授信审查中则强调对借款人未来收入和偿付能力的分析。如果简单套用公司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零售业务风险管理,不仅不能控制住风险,还会增加管理成本。

差别化管理原则不仅体现在不同业务风险管理中,还要体现在不同的业务品种之间。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应合理划分业务品种,根据不同业务品种的特性和风险大小、形态确定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如消费信贷和投资经营类贷款,在贷款用途和还款来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消费信贷一般金额小、期限短,还款来源主要依靠家庭收入,是公认的风险较小的授信品种,对这类业务适宜通过批量化处理从整体上进行违约率控制;而投资经营类贷款一般金额较大,还款来源主要依靠投资所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投资经营类贷款不仅要分析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还要相应进行行业和地区风险分析,采用不同于消费信贷的管理方法。如果对不同种类的业务采取同一的风险管理方法,要么限制了业务正常发展,要么放松了风险防范。

此外,对不同地区也应实现差别化风险管理。银行业务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与经济水平、信用体系、文化理念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如上海集中了世界五百强企业,而苏州主要是台商企业在发展,浙江主要是民营经济。同时,各个地区的风险管理水平、风险状态也不同,有的地方不良率居高不下,有的地方资产质量非常好,因此,风险管理应该重视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采取差别化的标准和管理方法。

第四,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如果说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先进风险管理理念为银行强大的风险管理功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那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则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业务和风险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的需要也是不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风险管理的整体效果不取决于任何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单独使用,而是所有风险管理技术综合运用的结果。

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是建立先进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通过收集大量和连续的客户信息和市场信息,对客户的风险和市场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合理确定风险防范的措施。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内部评级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定价、盈利性分析、资产组合分析与提取准备金、决定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等方面工作,因此如何通过内部评级模型准确度量风险至关重要。实现风险度量后,利用资产组合模型度量整个银行资产的未预期损失,利用地区、行业、产品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风险分散,通过证券化、衍生工具等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银行的风险敞口。授权管理是风险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以往风险授权简单与行政职务挂钩,并末体现授权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应采取差别授权的方式,如资金业务,市场变化快,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操作人员的水平“因人授权”;信贷业务中,在提高客户评级准确性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因客授权”的方式,对优质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对于特殊的银行服务,可以采用“总量授权”,通过资产负债业务的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同时,授权管理也是风险评价的必然结果,通过后评价实现动态授权,体现权责对称,提高授权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银行业风险管理范文第4篇

关健词:国有商业银行银行风险风险管理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1.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银行财务因利率的不利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市场利率发生波动以及银行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都会造成该种风险。在现实市场中,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造成市场利率不断发生变化,利率风险的存在使银行暴露在利率的不利变动中。利率风险主要有基准风险、重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等四种表现形式。过高的利率风险将对银行的利润和资本造成很大的威胁。

2.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在贷款到期没有偿还贷款本息,或由于借款者信用评级下降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信用主要分为道德风险和企业风险两大类。其中.道德风险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即银行由于缺乏对于借款者借款的目的和用途的完全了解而产生了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企业风险则是由于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而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3.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风险前者是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交易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付的需要迫使机构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的风险。目前,上述特点还未暴露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但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型企业的转变,流动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加大。

4.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市场上一个或多个汇率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商业银行资产损失的风险,包括外汇买卖风险、交易结算风险等。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频繁变动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资产及负债市场价值的稳定性使拥有大量外汇资产和经营外汇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高的汇率风险。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营运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和操作不当产生的经营风险,分为非善意和善意操作风险。非善意操作风险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分散或怕麻烦、图方便而违规操作造成的风险。善意操作风险是操作人员出于方便客户的考虑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而酿成的风险.由于工作人员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因此这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在此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商业银行出于善意而降低风险管理标准、放松风险监控的现象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以规避操作风险。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银行风险管理权力责任制度模糊缺少必要激励约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权力责任制度的缺陷是指目前贷款权力的分布完全根据行政级别而不是根据风险管理能力来划分而激励约束制度的缺陷则表现在激励不足、约束过度时银行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约束不足时则会选择挺而走险。

银行风险衡量方面存在缺陷风险量化体系有待完善。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运作过程。受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信用评级的其他重要作用发挥不够:在信用评级方法上目前商业银行的做法与巴塞尔银行新框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信用评级的组织和程序方面存在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风险量化时.计量分析不足,缺乏量化手段现有量化

指标不能体现出行业和规模之间的差别;指标的调整速度和行业风险的变化不协调使计算结果失真。

社会经济环境有待加强.外部作用加剧商业银行风险。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力不大,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信用中介行业发展滞后,已有信用数据库小、覆盖面窄无法对市场主题的信用级别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1培养和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营造健康积极的风险管理氛围。加强风险管理.应首先注意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即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形成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的风险与内控管理文化.上行下效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上级应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及时揭示和报告风险。

2.调整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度改造或完善。同时按照业务需要调整分支机构的设置,建立经济、高效的分支机构网络.解决内部控制结构重叠,控制效力低下控制成本高等问题。建议在总行一级设一个风险控制委员会由全行的首席风险控制官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与此同时各业务部门和每一个分行都设有风险控制官,但他们都是对上一级风险控制官负责,而不是对同一级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负责。

3.运用科学信息决策系统,建立风险测评模型。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收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有利于将商业银行的信贷、会计、风险管理、市场拓展等部门搜集整理的信息汇集后自动分类、整理并分析供内部人员作信贷审批、风险审查之用以此给银行整个业务管理过程提供及时、完备、明晰的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同时借鉴西方风险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及量化计算方法。例如风险价值法、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信贷矩阵法、建立科学而实用的风险评测模型,以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水平。

银行业风险管理范文第5篇

一是风险管理定位不够准确。重操作风险控制,轻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其他风险研判,视野过窄;二是风险预警不够及时。缺乏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发现滞后、管理滞后、查处滞后。三是风险分析工具不够。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局部分析多全局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事后分析多事前分析少,上层分析多基层分析少,对风险的潜在性无法及时或准确预见,对风险的事前控制和防范能力不强。

借鉴国际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经验,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实行四个方面的信贷风险治理策略,建立联动的风险管理体系以降低不良资产比例,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1)建立全过程的风险监管机制。

一是建立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较为科学的管理模式。按照体制牵制、程序牵制、责任牵制原则,健全业务管理体制,规范业务流程,明确贷前调查、贷款审批、贷后检查、贷后管理等各环节的职责。

二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全过程自动监控,从技术层面提高内部控制能力,降低内部控制成本,遏制违规越权行为的发生,有效地平衡风险控制与效率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是强化贷后管理和监测。密切关注客户经营状况,特别要加强对信用差、经营状况不理想的客户的调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全银行资产;完善信贷风险分类控制制度,积极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建立合理的风险分类标准,强化资产分类的内控能力,增强分类结果可信度;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准确把握存量贷款的风险状况,及时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

(2)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监管体系。

其一是建立多层次的风险监管平台。风险管理应纳入决策管理层次,每级经营层次都要有具体的组织和人员专门关注、检查、审理、测试风险;要强化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整合风险管理、审计、监察等监管资源,扫除监管盲区,切实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风险指引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其二是构筑全方位的风险监管平台。建立涵盖主要国家、主体行业和重点客户的“风险窗口”,通过窗口来监测风险变化,依据风险变化来及时调整或修订信贷政策,用信贷政策指引信贷经营行为。

其三是建立风险监管信息平台。国外银行风险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国有商业银行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特点,建立独具特色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如“信贷风险评级预警系统”。

(3)采用全新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法。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概念的引入和发展,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创新。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历史和信用风险的现状,国有商业银行要在展开深入分析和历史统计的基础上,对国际模型进行修正,按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级模型、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企业破产失败模型等信贷风险分析的定量模型,准确评估信贷风险,以便于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4)培育全员的风险控制氛围。信贷风险控制涉及银行多个业务部门和员工,需要全员的参与和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因此,风险控制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控制氛围。

一是强化道德约束。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文化,强化每位员工特别是信贷人员和各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