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证券投资

银行证券投资范文精选

银行证券投资

银行证券投资范文第1篇

其实,投资银行就是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并不神秘。如果把1801年英国银行家霸菱帮助美国政府融资向法国政府购买路易斯安那州算作是投资银行业务的雏形的话,那么投资银行至今也有近200年的历史了。长期的风雨历程中,投资银行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资源配置、资金融通、企业扩张等方面发挥了无法比拟的作用。每一次经济格局变动,每一次产业结构升级,每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幕后都有投资银行的导演和推动。如今,投资银行已发展成独具魅力、特色鲜明、极富创新性和挑战性,又不乏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全球性金融产业。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所罗门美邦、第一波斯顿等都是当今世界颇具影响的跨国投资银行,可谓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在它们的麾下,聚结了一大批顶尖级的精英人才,在世界并购浪潮中创造了一大批闪光的成功案例,留下了无尽的话题。

说神秘,是因为投资银行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屈指算来,中国改革开放不过20多年,股份制诞生才十几年,股票市场真正发展也只有十余年,以之为根基和背景的投资银行也不过七八年时间。在我国,目前尚没有一家真正的投资银行存在,伴随着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而产生和成长起来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现实地扮演了早期投资银行的角色,发挥着投资银行的部分功能。尽管其中一些机构标识自已是投资银行或向投资银行方向发展,但毕竟时下的券商和典型意义上投资银行还有不小的差距。准确地说,称之为“准投资银行”比较妥贴。

投资银行是什么?国内外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如果说商业银行象公共汽车,具有固定的线路和站点,为所有人提供同样的常规的标准化的服务的话,那么,投资银行就是出租车,为企业家提供特殊的专门服务,以最快的速度,选择最佳路线到达目的地。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概括出了投资银行的本质内涵和业务特征。如果还不满足于此,一定要给它下个比较专业的定义的话,我们认为: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通过资本运作来经营企业的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是它的行业归属,资本市场是它的活动舞台,资本运作是它的操作手段,而“企业”则是它的经营对象和产出产品。资本运作使它同单纯经营货币的商业银行相区别;经营“企业”使它同经营一般产品的企业相区别。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投资银行,这样界定似乎更合适些。

投资银行做什么?一句话,就是“做企业”。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成功的企业背后都站着自己的投资银行。IBM与所罗门美邦,得意志电讯与高盛,通用电器与基德·皮博迪,美国钢铁与摩根,运通与西尔森……无不如此。投资银行总是在现实经济中,以自已的慧眼发现潜质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和动力,通过资产重组等有效“包装”,注入自已的智慧和服务,使之价值升华并为公众所认识,然后推上市场脱手套现,从而回流资金并实现增值,达到预期目标。企业改制上市、收购兼并、直接投资等操作过程可能千差万别,但“加工”思路莫不如此。当然如果谈到投资银行的具体业务,用包罗万象来形容并不为过。不过,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一级市场的发行承销和二级市场的经纪自营,这是其本源性、传统型的业务,在这里投资银行的角色是证券承销商和经纪商;二是企业的兼并、收购、资产重组、资产证券化等,这是其创新性、核心型业务,在这里投资银行是金融工程师、资本运营专家;三是风险管理、直接投资、产融结合等,这是其引申型、深层次的业务,在这里投资银行是企业的合伙人、命运共同体。从事哪个层次的业务,取决于所处的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当然也是投资银行实力和品位的象征。

银行证券投资范文第2篇

一、公允价值及其确定方法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在不受任何非正常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假定企业在报告日出售某项资产或解除某项负债所估计的成交价格(estimatedexitprice)。公允价

值被定义为估计成交价格是因为只有在真正成交时才会有交易价格。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交易很频繁,其公允价值就会比较容易估计并且也会比较准确,但这仍然是估计值,其后发生的交易仍有可能改变其价格。有时候,交易价格并不能很好的代表公允价值,例如当交易一方或双方正处于财务困境时达成的价格,或是关联交易的价格。

有些资产或负债没有交易价格可供参考,此时确定公允价值的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采用定价模型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未来现金流量指的是如果将来在与现在的市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置该项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现金流量时应考虑风险。市场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信息可以获得,应据以对现值进行调整。

二、公允价值的相关性

根据Fama的结论,在有效的市场中,交易价格可以充分地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所有最新的信息都会被价格迅速地无偏地反映出来。用数字模型来表示是这样的:

其中:

表示证券j在第t+1期的非正常报酬;

表示证券j在第t十1期的实现的报酬;

表示根据预期的证券j在第t十l期的报酬;

表示被证券价格充分反映第t期的信息。

因此,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特定的时点和特定的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而公允价值的变化,也反映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所认可的变化。在完善的市场中,市场定价反映的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期望值,是一个统计上具有无偏性的指标,这个价值指标中包含了所有影响该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信息。而历史成本反映的是在资产获得时或者负债形成时市场对其价值的评价。而市场对其定价所发生的变化只有在资产转让清算或负债偿还时才被反映出来,即被确认为利得或损失。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是格格不入的,更何况,转让清算或偿还并不是导致损失或利得发生的事项。

在预测功能方面,公允价值也有历史成本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现金流量模型,公允价值代表的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即:

其中:

表示证券j在t时刻的价格或公允价值;

CFn表示证券j在n时刻产生的现金流量;

i表示折现利率。

因此,投资者只要知道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并估算出市场利率,就可以计算出资产或负债在将来某个时点的期望值。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首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购买(或形成)时间和历史成本都不会影响后续计量,只有报告日的市场条件、债务人的信誉等因素才会影响到公允价值。其次,公允价值也不会受资产或负债持有人及其持有目的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可避免资产或负债计量中的一些武断的标准并减少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字的空间。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却会使相同的金融资产变得不同,使不同的金融资产变得相同,甚至会误导决策。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的无偏定价,所以同一会计主体各个会计期间以及不同会计主体之间,计量技术都是一致的,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大大增强。

三、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在公允价值信息的质量特征方面,最大的挑战来自可靠性而不是相关性。但对可靠性的评价会间接影响对相关性的评价,不可靠的信息其相关性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可靠性往往是很抽象的,所以会计中还引入了客观性这个原则。客观性意味着不会因为编制财务报告的个人主观判断而发生偏差,如果多个人重复这项会计处理,其结果应该是一致的。计算结果的分散程度可以作为衡量客观性的指标。井尻雄主和Jaedicke以此定义了客观性V:

其中:n表示计量结果样本的容量;Xi表示第i个计量结果。

如上图所未的情况,计量A的客观性优于计量B。

如果真实值是x*,则可靠性R可表示为:

或可以通过下式等价表示:

也就是说,可靠性等于客观性加上期望值的偏差项。如下图所示,客观性高的计量结果偏差也会比较大,因此,会计人员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

这样,就在理论上确定可靠性的评判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论述了可靠性及其和相关性的关系:“信息要有用,还必须可靠。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信息可能会具有相关性,而在性质或反映上却不可靠,致使确认这种信息有可能使人发生误解。”随着金融学、财务学、数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不仅有了足够可靠的计量模型,而且这些模型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例如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摩根银行把VAR计算的软件放在了网站上,可以免费下载,摩根银行还会提供数据库和其他方面的技术支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的可靠性也都获得了大量经验证据的支持,应用也日益广泛。

坚持历史成本原则获得的只是客观性而不是真正的可靠性,会计准则需要权衡客观性和偏差的大小,但对于金融工具而言,较小的偏差应该优于客观性。有人认为公允价值是估计的结果,肯定不准确,并以此为借口来排斥公允价值,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估计是会计中固有的技术,如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残值、估计产品的完工程度等。关键问题仍在于估计的结果是否足够可靠,而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已经被大量经验证据证实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第86段提到:成本或价值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估计,合理的估计是报表编制工作的一部分。这并不会贬低其可靠性。

另一种对公允价值可靠性的怀疑来自公允价值的波动性。有人认为金融工具的价格会忽高忽低,例如12月30日的价格为60万元,12月31日的价格突然飙升到100万元,而1月1日又回落到60万元,如果在年报中报告此项金融工具的价格为100万元,便不可靠。这种论断也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因为价格是市场参与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所作的理性预期,由于不断会获得新的信息,预期会不断变化,所以波动性是金融工具价格的基本属性,会计人员既没有资格怀疑价格的合理性,也没有资格在财务报告中使其平滑化(smoothing)。当然,披露这种波动性也是很有必要的。四、经验证据的支持

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计量早已成为会计界关注的问题,许多会计学者都结合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对此进行过实证研究,为公允价值的推广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Ahmed等人选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和NASDAQ上市的152家银行控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净资产中其他项目的利率敏感性之后,未实现损益的变化对银行的股票报酬的影响为正并且显著。他们还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也为正并且显著;但在资本充足率比较低或资产报酬率比较低时,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显著性比较低。该研究表明投资者更关心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的信息。

Barth等人在美国银行统计年鉴中选取了1971年到1990年的数据,大约每年都有100个数据,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的解释能力明显比历史成本强;并且通过计量误差模型的测试,他们发现公允价值的计量误差比历史成本小。研究发现,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的投资者是相关的和可靠的。但当进一步对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的损失和利得进行检验时,结果却很难解释。

银行证券投资范文第3篇

一、公允价值及其确定方法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在不受任何非正常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假定企业在报告日出售某项资产或解除某项负债所估计的成交价格(estimatedexitprice)。公允价

值被定义为估计成交价格是因为只有在真正成交时才会有交易价格。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交易很频繁,其公允价值就会比较容易估计并且也会比较准确,但这仍然是估计值,其后发生的交易仍有可能改变其价格。有时候,交易价格并不能很好的代表公允价值,例如当交易一方或双方正处于财务困境时达成的价格,或是关联交易的价格。

有些资产或负债没有交易价格可供参考,此时确定公允价值的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采用定价模型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未来现金流量指的是如果将来在与现在的市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置该项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现金流量时应考虑风险。市场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信息可以获得,应据以对现值进行调整。

二、公允价值的相关性

根据Fama的结论,在有效的市场中,交易价格可以充分地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所有最新的信息都会被价格迅速地无偏地反映出来。用数字模型来表示是这样的:

其中:

表示证券j在第t+1期的非正常报酬;

表示证券j在第t十1期的实现的报酬;

表示根据预期的证券j在第t十l期的报酬;

表示被证券价格充分反映第t期的信息。

因此,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特定的时点和特定的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而公允价值的变化,也反映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所认可的变化。在完善的市场中,市场定价反映的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期望值,是一个统计上具有无偏性的指标,这个价值指标中包含了所有影响该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信息。而历史成本反映的是在资产获得时或者负债形成时市场对其价值的评价。而市场对其定价所发生的变化只有在资产转让清算或负债偿还时才被反映出来,即被确认为利得或损失。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是格格不入的,更何况,转让清算或偿还并不是导致损失或利得发生的事项。

在预测功能方面,公允价值也有历史成本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现金流量模型,公允价值代表的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即:

其中:

表示证券j在t时刻的价格或公允价值;

CFn表示证券j在n时刻产生的现金流量;

i表示折现利率。

因此,投资者只要知道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并估算出市场利率,就可以计算出资产或负债在将来某个时点的期望值。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首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购买(或形成)时间和历史成本都不会影响后续计量,只有报告日的市场条件、债务人的信誉等因素才会影响到公允价值。其次,公允价值也不会受资产或负债持有人及其持有目的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可避免资产或负债计量中的一些武断的标准并减少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字的空间。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却会使相同的金融资产变得不同,使不同的金融资产变得相同,甚至会误导决策。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的无偏定价,所以同一会计主体各个会计期间以及不同会计主体之间,计量技术都是一致的,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大大增强。

三、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在公允价值信息的质量特征方面,最大的挑战来自可靠性而不是相关性。但对可靠性的评价会间接影响对相关性的评价,不可靠的信息其相关性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可靠性往往是很抽象的,所以会计中还引入了客观性这个原则。客观性意味着不会因为编制财务报告的个人主观判断而发生偏差,如果多个人重复这项会计处理,其结果应该是一致的。计算结果的分散程度可以作为衡量客观性的指标。井尻雄主和Jaedicke以此定义了客观性V:

其中:n表示计量结果样本的容量;Xi表示第i个计量结果。

如上图所未的情况,计量A的客观性优于计量B。

如果真实值是x*,则可靠性R可表示为:

或可以通过下式等价表示:

也就是说,可靠性等于客观性加上期望值的偏差项。如下图所示,客观性高的计量结果偏差也会比较大,因此,会计人员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

这样,就在理论上确定可靠性的评判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论述了可靠性及其和相关性的关系:“信息要有用,还必须可靠。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信息可能会具有相关性,而在性质或反映上却不可靠,致使确认这种信息有可能使人发生误解。”随着金融学、财务学、数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不仅有了足够可靠的计量模型,而且这些模型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例如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摩根银行把VAR计算的软件放在了网站上,可以免费下载,摩根银行还会提供数据库和其他方面的技术支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的可靠性也都获得了大量经验证据的支持,应用也日益广泛。

坚持历史成本原则获得的只是客观性而不是真正的可靠性,会计准则需要权衡客观性和偏差的大小,但对于金融工具而言,较小的偏差应该优于客观性。有人认为公允价值是估计的结果,肯定不准确,并以此为借口来排斥公允价值,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估计是会计中固有的技术,如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残值、估计产品的完工程度等。关键问题仍在于估计的结果是否足够可靠,而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已经被大量经验证据证实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第86段提到:成本或价值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估计,合理的估计是报表编制工作的一部分。这并不会贬低其可靠性。

另一种对公允价值可靠性的怀疑来自公允价值的波动性。有人认为金融工具的价格会忽高忽低,例如12月30日的价格为60万元,12月31日的价格突然飙升到100万元,而1月1日又回落到60万元,如果在年报中报告此项金融工具的价格为100万元,便不可靠。这种论断也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因为价格是市场参与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所作的理性预期,由于不断会获得新的信息,预期会不断变化,所以波动性是金融工具价格的基本属性,会计人员既没有资格怀疑价格的合理性,也没有资格在财务报告中使其平滑化(smoothing)。当然,披露这种波动性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经验证据的支持

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计量早已成为会计界关注的问题,许多会计学者都结合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对此进行过实证研究,为公允价值的推广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Ahmed等人选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和NASDAQ上市的152家银行控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净资产中其他项目的利率敏感性之后,未实现损益的变化对银行的股票报酬的影响为正并且显著。他们还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也为正并且显著;但在资本充足率比较低或资产报酬率比较低时,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显著性比较低。该研究表明投资者更关心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的信息。

Barth等人在美国银行统计年鉴中选取了1971年到1990年的数据,大约每年都有100个数据,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的解释能力明显比历史成本强;并且通过计量误差模型的测试,他们发现公允价值的计量误差比历史成本小。研究发现,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的投资者是相关的和可靠的。但当进一步对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的损失和利得进行检验时,结果却很难解释。

银行证券投资范文第4篇

一、公允价值及其确定方法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在不受任何非正常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假定企业在报告日出售某项资产或解除某项负债所估计的成交价格(estimatedexitprice)。公允价

值被定义为估计成交价格是因为只有在真正成交时才会有交易价格。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交易很频繁,其公允价值就会比较容易估计并且也会比较准确,但这仍然是估计值,其后发生的交易仍有可能改变其价格。有时候,交易价格并不能很好的代表公允价值,例如当交易一方或双方正处于财务困境时达成的价格,或是关联交易的价格。

有些资产或负债没有交易价格可供参考,此时确定公允价值的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采用定价模型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未来现金流量指的是如果将来在与现在的市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置该项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现金流量时应考虑风险。市场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信息可以获得,应据以对现值进行调整。

二、公允价值的相关性

根据Fama的结论,在有效的市场中,交易价格可以充分地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所有最新的信息都会被价格迅速地无偏地反映出来。用数字模型来表示是这样的:

其中:

表示证券j在第t+1期的非正常报酬;

表示证券j在第t十1期的实现的报酬;

表示根据预期的证券j在第t十l期的报酬;

表示被证券价格充分反映第t期的信息。

因此,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特定的时点和特定的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而公允价值的变化,也反映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所认可的变化。在完善的市场中,市场定价反映的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期望值,是一个统计上具有无偏性的指标,这个价值指标中包含了所有影响该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信息。而历史成本反映的是在资产获得时或者负债形成时市场对其价值的评价。而市场对其定价所发生的变化只有在资产转让清算或负债偿还时才被反映出来,即被确认为利得或损失。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是格格不入的,更何况,转让清算或偿还并不是导致损失或利得发生的事项。

在预测功能方面,公允价值也有历史成本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现金流量模型,公允价值代表的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即:

其中:

表示证券j在t时刻的价格或公允价值;

CFn表示证券j在n时刻产生的现金流量;

i表示折现利率。

因此,投资者只要知道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并估算出市场利率,就可以计算出资产或负债在将来某个时点的期望值。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首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购买(或形成)时间和历史成本都不会影响后续计量,只有报告日的市场条件、债务人的信誉等因素才会影响到公允价值。其次,公允价值也不会受资产或负债持有人及其持有目的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可避免资产或负债计量中的一些武断的标准并减少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字的空间。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却会使相同的金融资产变得不同,使不同的金融资产变得相同,甚至会误导决策。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的无偏定价,所以同一会计主体各个会计期间以及不同会计主体之间,计量技术都是一致的,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大大增强。

三、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在公允价值信息的质量特征方面,最大的挑战来自可靠性而不是相关性。但对可靠性的评价会间接影响对相关性的评价,不可靠的信息其相关性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可靠性往往是很抽象的,所以会计中还引入了客观性这个原则。客观性意味着不会因为编制财务报告的个人主观判断而发生偏差,如果多个人重复这项会计处理,其结果应该是一致的。计算结果的分散程度可以作为衡量客观性的指标。井尻雄主和Jaedicke以此定义了客观性V:

其中:n表示计量结果样本的容量;Xi表示第i个计量结果。

如上图所未的情况,计量A的客观性优于计量B。

如果真实值是x*,则可靠性R可表示为:

或可以通过下式等价表示:

也就是说,可靠性等于客观性加上期望值的偏差项。如下图所示,客观性高的计量结果偏差也会比较大,因此,会计人员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

这样,就在理论上确定可靠性的评判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论述了可靠性及其和相关性的关系:“信息要有用,还必须可靠。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信息可能会具有相关性,而在性质或反映上却不可靠,致使确认这种信息有可能使人发生误解。”随着金融学、财务学、数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不仅有了足够可靠的计量模型,而且这些模型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例如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摩根银行把VAR计算的软件放在了网站上,可以免费下载,摩根银行还会提供数据库和其他方面的技术支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的可靠性也都获得了大量经验证据的支持,应用也日益广泛。

坚持历史成本原则获得的只是客观性而不是真正的可靠性,会计准则需要权衡客观性和偏差的大小,但对于金融工具而言,较小的偏差应该优于客观性。有人认为公允价值是估计的结果,肯定不准确,并以此为借口来排斥公允价值,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估计是会计中固有的技术,如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残值、估计产品的完工程度等。关键问题仍在于估计的结果是否足够可靠,而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已经被大量经验证据证实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第86段提到:成本或价值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估计,合理的估计是报表编制工作的一部分。这并不会贬低其可靠性。

另一种对公允价值可靠性的怀疑来自公允价值的波动性。有人认为金融工具的价格会忽高忽低,例如12月30日的价格为60万元,12月31日的价格突然飙升到100万元,而1月1日又回落到60万元,如果在年报中报告此项金融工具的价格为100万元,便不可靠。这种论断也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因为价格是市场参与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所作的理性预期,由于不断会获得新的信息,预期会不断变化,所以波动性是金融工具价格的基本属性,会计人员既没有资格怀疑价格的合理性,也没有资格在财务报告中使其平滑化(smoothing)。当然,披露这种波动性也是很有必要的。四、经验证据的支持

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计量早已成为会计界关注的问题,许多会计学者都结合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对此进行过实证研究,为公允价值的推广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Ahmed等人选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和NASDAQ上市的152家银行控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净资产中其他项目的利率敏感性之后,未实现损益的变化对银行的股票报酬的影响为正并且显著。他们还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也为正并且显著;但在资本充足率比较低或资产报酬率比较低时,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显著性比较低。该研究表明投资者更关心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的信息。

Barth等人在美国银行统计年鉴中选取了1971年到1990年的数据,大约每年都有100个数据,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的解释能力明显比历史成本强;并且通过计量误差模型的测试,他们发现公允价值的计量误差比历史成本小。研究发现,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的投资者是相关的和可靠的。但当进一步对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的损失和利得进行检验时,结果却很难解释。

银行证券投资范文第5篇

1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法制、监管、自律、规范”八字方针,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地区性市场迅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国性市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结构有所改善。截至2000年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达1088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从1990年的13家增加到955家,B股上市公司114家。2000年,经过科技部和科学院认证的高科技企业和金融类企业发行上市,开始改变传统产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上市公司结构也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境外上市公司52家,其中38家单独在香港上市,8家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3家在香港和伦敦同时上市,1家在香港、纽约、伦敦同时上市,2家在纽约和新加坡上市。

2、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截止2000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3791.70亿股,市价总值达48090.9亿元,相当于GDP的57%。10年中,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累计筹资近10000亿元。其中,2000年境内筹资1541亿元,加上境外上市公司和红筹股筹资,我国上市公司当年筹资金额3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3%。宝钢等特大型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顺利发行上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承受大盘股的能力明显增强。中石化、中石油等特大国有企业海外路演、和发行上市成功,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已经消除。

3、投资者开户数大量增加,机构投资者队伍逐步壮大。截止2000年底,投资者开户数达到5801.1万户。其中机构投资者2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0%。尽管散户投资者仍占到开户数的99.5%,但机构投资者队伍在证券市场的影响正在稳步扩大。一是证券投资基金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到目前为止,已设立基金管理公司10家,另有4家获准筹建,发行封闭式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33只,总规模达560亿元。去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试点工作将在今年展开。二是证券公司的增资扩股工作稳健推进。在清理整理证券公司的基础上,26家证券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其中13家成为我国首批综合类证券公司。现有101家证券公司的资产总额5753亿元,比1999年的3081亿元增长87%;净资本236.4亿元,比1999年的24.6亿元增长8.6倍。从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情况看,2000年底,余额总计3037亿元,比上年末的1642亿元增长127%。三是证券公司与基金管理公司融资渠道得到解决。经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商定,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一部分证券公司还允许以股票作抵押向商业银行进行质押贷款。四是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获准有条件进入股票市场。五是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股票市场。

4、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初步建立。到2000年底,我国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主要有:2部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多件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150多件部门规章。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与之同时,根据1997年1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决定和1998年4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中国证监会在全国中心城市设有9个证券监管办公室,2个直属于中国证监会的办事处,25个证券监管特派员办事处,并直接管理2家证券交易所和3家期货交易所。

5、证券市场风险进一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中。从1998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市场开展了五项清理整顿工作,即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清理整顿证券经营机构、清理整顿证券交易中心、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清理规范原有投资基金。到目前为止,期货交易所由14家撤并为3家,交易品种由35个压缩到12个,179家期货经纪公司完成增资和重组,69家证券公司完全归还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由于各项清理工作基本完成,证券市场的风险与隐患得到了有效化解和消除。与之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正在妥善解决中。2000年4月,中国证监会允许转配股在2年内分期分批上市流通。目前,已有128家公司的29.85亿转配股上市流通,没有对市场造成大的冲击。为我国进一步解决其他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经历了从多头到统一、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80年代到1992年5月,在国务院的部署下,主要由上海、深圳市两地地方政府管理的阶段。

1981年7月,财政部重新发行国债,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起步。接着,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的企业开始以股票、债券的形式集资,如深圳宝安、北京天桥、上海飞乐等。1986年,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开办窗易,代客买卖股票和企业债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静安区营业部开始证券柜台交易,有价证券转让市场恢复。1988年,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深圳等七个城市进行国库存券上市交易试点,国库券交易市场的形成。1990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分散的柜台交易迅速转变为场内集中竞价交易。

在这一阶段,我国对证券市场没有集中统一的管理,而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决策下,主要由上海、深圳市两地地方政府管理。首先,证券发行与交易限于上海和深圳两市试点,是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共同决策的。其次,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上海、深圳地方政府充当了主要管理者的角色,两地人民银行分行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法规,对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进行规范。

第二阶段:从1992年5月到1997年底,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予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

199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证券管理办公室,7月,国务院建立国务院证券管理办公会议制度,代表国务院行使对证券业的日常管理职能。中央政府参与证券市场的管理,是证券发行与交易规模日益扩大,要求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必然结果,但这种由中央银行代管证券市场的格局没有持续多久。8月10日,百万人拥至深圳争购1992年新股认购表,并发生了震惊全国的“8.10风波”。这一“风波”,反映了广大投资者对股票的狂热心理,也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到了需要按国际惯例设立专门的机构的时候了。为此,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同时将发行股票的试点由上海、深圳等少数地方推广到全国。这种制度按排,事实上是将国务院证券委代替了国务院证券管理办公会议制度,代表国务院行使对证券业的日常管理职能,将中国证监会替代了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管理办公室。

与之同时,国务院赋予中央有关部门部分证券监管的职责,形成了各部门共管的局面。国家计委根据证券委的计划建议编制证券发行计划;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和归口管理证券机构,报证券委备案;财政部归口管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从事与证券业有关的会计事务的资格由证监会审定;国家体改委负责拟订股份制试点的法规,组织协调有关试点工作,同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中央企业的试点。

另外,地方政府仍在证券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由当地政府归口管理,由证监会实施监督;地方企业的股份制试点,由省级或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审批。为了把对证券和期货市场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中国证监会向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地方证券期货监管部门授权,让它们行使部分监管职责。获授权的地区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陕西省、江苏省、四川省、吉林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江西省、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南京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武汉市、深圳市、成都市、广州市、西安市、长春市。

第三阶段:从1997年底到现在,初步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

1997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形势,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这次会议决定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垂直领导,加强对全国证券、期货业的统一监管。1999年7月1日生效的《证券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从而以证券市场基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总体上看,这项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将证券交易所由地方政府转为中国证监会管理。证券交易所肩负着一线监管的重任,对交易所的监管是政府证券监管体制中的重要环节。我国证券交易所是由地方政府建立起来并管理的,因此,初期的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由地方政府直接任命,“证券交易所由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管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总经理由证券交易场所所在地人民政府会同证监会提名,理事会聘任,报证券委备案”,随着沪、深证券市场由地方性市场发展为全国性的市场,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主对交易所管理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国务院就此作过调整。1995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在《1995年证券期货工作安排意见》中规定,“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的正副理事长和正副总经理人选,由中国证监会提名,商所在地人民政府后推荐给交易所会员大或理事会任免”。1997年8月15日,国务院正式作出决定,沪深证券交易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1997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经修改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证券交易所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同时“证券交易所设立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应当接受证监会的监督管理”,交易所“总经理、副总经理由证监会任免”、“证券交易所中层干部的任免报证监会备案,财务、人事部门负责人的任免报证监会批准”;同时增加了“对会员的监管”、“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内容,对其它内容也进行了修改。《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朝着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其次,将原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职能、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证券业监管职能划入中国证监会。在证券市场初期,法律曾确定了双重管理的证券监管体制,即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为“全国证券市场的主管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证券委的监督管理执行机构”,并规定“证券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归口管理,业务活动接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1998年4月,随着机构改革的逐步到位,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正部级直属事业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国务院证券委被撤销,其职能归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对证券经营机构的归口管理也划转到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的职能得到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