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技术教育总结

劳动技术教育总结

劳动技术教育总结

劳动技术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一、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通过其劳动需求直接对职业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提出了需求,同时,职业教育提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影响产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一)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规模

产业结构不但表明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决定在业劳动力的构成和劳动力就业方向。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通过对比“十一五”和“十五”末期我国三次产业产值比的变动(如表1)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占最大比例正逐渐向第三产业过渡;与此同时,就业人口也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变动最为突出,在五年的跨度内,第二产业产值下降幅度低于劳动力转移幅度,说明在第二产业内部由较少的人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即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企业对劳动要素的要求有所提高。

在工业内部,按照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分为四类,将其中12个重点行业产值和就业分别进行比较(如表2)。2010年12个重点行业产值共397215.38亿元,容纳就业5238.04万人,四类行业产值比为16.79‥36.94‥28.20‥18.07,就业比为18.06‥31.54‥20.65‥29.75。2005年12个重点行业产值共144500.98亿元,容纳就业3736.29万人,四类行业产值比为21.62‥31.82‥26.72‥19.85,就业比为15.07‥28.36‥22.39‥34.18。从技术分类计算的数据看,2005年到2010年,四类行业产值中,中高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增长幅度最大,但就业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高技术和中高技术行业,即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劳动需求量越大,说明在工业内部,虽然中等技术水平的行业仍占最大比重,但劳动要素呈现向高加工制造端集中的趋势。这种就业趋势的转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结构

1、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

产业结构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者素质水平。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必然要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而不断优化自身结构。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都是高、中、低技术并存。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的中高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开始超过50%时,是其技能型人才培养重心由中职转向高职,并要求高职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逐渐向技术含量高端迈进,相应的职业教育发展层次必须提升。

2、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日益加深,新的专业技术性岗位不断产生,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也相应变化,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结构发生变化。目前,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激增,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然而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也需要相应与产业结构对应的专业设置。

(三)职业教育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和优化前景

产业结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合理配置。职业教育根据产业需求设计合理的教育结构,为其培养人才,实现产业劳动力类型和层次的最佳配置,以满足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反之,如果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培养的人才结构难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将延缓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甚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水平。

1、合理发展的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推动作用

职业教育通过提供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能够迅速从战后经济严重衰败中恢复,并于90年代跃居世界经济前列,其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70年展起来并在全德国范围推广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功不可没。我国属于后发型、赶超型国家,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从劳动要素方面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2、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度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国家或地区产业特征从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知识或人才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应的劳动力结构由金字塔型,向葱头型,再向橄榄型过渡,如图1所示。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对应的劳动结构为金字塔型,即高端人才占有极小比例,技术或技能型人才居中,绝大多数一般劳动力居于底部。我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否过渡到技术或资本密集型阶段,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劳动供给能否实现“葱头型”结构,即技术型人才超过一般劳动工人,达到劳动人口的1/3左右。实现这一劳动机构的转变,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型人才产生大量需求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发展都必将从当前以熟练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社会生产由一般劳动要素需求转向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以一般劳动投入为主的产业竞争优势在降低

工业化进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阶段,美国工业化大概经历了近一百年,欧洲国家则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我国大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最主要的产业特征就是加工制造环节的产值占有绝大多数比例,而且从事此环节的劳动者也占有较大比例。从第二产业来看,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87581.4亿元,就业人数为21842万人,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为3637.2万人,远高于其他行业类型的就业水平,占第二产业就业总人数的16.7%。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总额达47269.9亿元,平均工资36539元,劳动报酬较低。我国不但加工制造占绝大比重,而且普遍存在要素投入中劳动所占比重大,企业平均利润和职工工资较低的情况。

(二)劳动供给增长趋缓,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201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达78388万人,就业人员为76105万人。从数量来看,适龄劳动供给较为充足,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27931万人、21842万人和26332万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劳动供给总量充足和劳动成本较低。然而,这种基于“劳动无限供给”假定条件下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将随着劳动供给约束而退出历史舞台。

采用15—64岁的标准作为劳动年龄人口的口径,我国学者计算出中国新增劳动力在2006年之前一直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从2007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开始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虽然从目前来看,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总量仍较乐观,但未来增长不容乐观。据联合国2009年的信息,预计到2015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达到峰值,随后进入下降轨道。

随着廉价劳动力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将消失,制造业劳动成本必然上升,企业生产必然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采用技术或技能水平高的劳动者并提高工资;二是通过资本投入或设备引进进行劳动替代,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用工总量,但新用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或技能水平以操作现代机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生产要素从一般劳动要素向技术、技能型劳动转变的趋势不可避免。

三、当前我国教育结构亟待调整

(一)劳动受教育水平有所提升,但技术、技能型不突出

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64岁适龄劳动人口中,初中及以上学历占63.38%;据2005年1%抽样普查数据推算,适龄劳动人口中,初中及以上学历比例达66.9%;2010年我国初中及以上学生毕业数达到3350.4万人,比2005年的3244.9万人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按经济活动人口标准,在学历教育中,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比例为21.93‥15.87‥66.2,职业教育比例远低于高等教育及其它类别;职业教育毕业生为6670743人,仅占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总数的16%左右。而且,当前我国培训类机构普遍存在时间短、规范程度低的特点,对于提高劳动者技能及解决就业的贡献度很难量化。

(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结构性失业突出

目前,我国劳动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高技能人才、技师、技术工人等高素质技能性劳动者非常短缺,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化推进的突出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二是大学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突出。“十一五”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现,由于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性不高,造成每年都有部分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难以就业,或高学历低。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失衡,不但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搁置和浪费,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依照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通过三次产业比例的调整达到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即由当前第二产业居第一位,演变为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并大于第一产业。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劳动力的转出,第一和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升,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优化,必然要求劳动要素各项条件相应的提升。

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将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机械化和经营信息化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业。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的大幅提升,职业教育要培养农业从业人员适应技术革新的素质,尽快掌握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第二产业是我国当前的支柱产业,亟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大量制造企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造成产品数量大、质量优,但附加值较低。要继续保持和提升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仍将是中国产业未来国际竞争优势所在。我国从世界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一线劳动者。加大人力资本在第二产业的投入,将是“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职业教育必须承担培养与现代技术装备相适宜劳动者的重任,推动制造环节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劳动技术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就业问题;教育;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活动积极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教育经济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教育培养的劳动力或专门人才是否能顺利就业。教育与就业有着天然的相互联系。如何解决适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劳动力或专门人才能够人尽其才,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就业问题存在的根源

(一)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引起的一般性就业问题

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虽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的降低了,但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新增劳动力仍大幅增加,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居高不下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派生出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向集约经营转变、生产过剩与严峻的买方市场导致劳动要素不断为资本、技术所替代,众多企业经济效益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致使停工、停产和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企业大幅度增加,从而对劳动力的需要不断减少。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矛盾成为我国严峻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果调整造成的结构性就业问题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使得企业必须排挤大量的冗员,这直接加剧了当前的就业问题。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求企业调整产品、技术、组织、地区和产业结构。在这些企业中,职工岗位角色转换缓慢和部分职工技术技能相对落后,使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就业问题日益严重。

(三)以劳动者就业观念滞后为主要表现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拥有比较稳定的就业保障。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不少劳动者希望依赖政府,消极等待就业安排,同时,另一些劳动者,也包括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贪图安逸,对职业挑肥拣瘦,或是留恋国有企业,觉得个体劳动不光彩。铁饭碗、终身制、高福利是原有就业制度中突出的制度特点,它与就业相联系。主要由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职能,为就业的劳动者提供生、老、病、死的一系列无风险保障。从其实际作用看,一方面解除了职工后顾之忧,体现丁公有制的制度优越性;另一方面也淡化了劳动者的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了职工对这种无风险保障制度的依赖性。

二、教育对就业的作用

(一)教育对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根据奥肯定理,要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首先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1.教育是经济的发展的保障和前提。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是经济部门发展的主体,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的劳动力是保障经济部门发展的前提。不断发展经济部门也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高新技术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更高,这就加大了这些部门对教育的依赖程度。

2.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依赖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又需要教育,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通过培养大量的能够掌握运用和创新先进生产工具的技术工人来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发展,并以此使劳动力一般性就业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3.庞大的教育系统本身有助于一般性就业问题的解决。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以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巨大生产部门,直接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在我国,教育及其与教育相关的部门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部门,据有人估计,各级各类学校可以直接为全社会提供从业人员总量的4%的就业机会。同时根据估算,教育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一般为4%~7%,高于许多行业,间接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

(二)教育对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的作用

劳动力的结构性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适应而产生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改变劳动力结构,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调整教育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促进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首先,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促进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者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其次,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劳动者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的结构性就业问题就越容易得到解决;最后,教育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当新的行业、职位、技术出现时,只有有良好劳动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尽快的适应变化,尽快就业。

(三)教育在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尽管有一些岗位空缺,工作者也具有从事该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但由于个人对职业的选择,对该岗位不感兴趣,宁可待业也不从事该岗位工作。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得职业出现差别,经济收入的多少,福利待遇的好坏,个人兴趣的喜好,劳动条件的好坏等等都会影响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如果不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就很难对待职业选择的问题。教育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熟练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任务,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帮组学生了解自己,促使学生热爱他们的专业,乐意投身于未来的职业当中。

总之,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虽然教育不能在完全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但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劳动力结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J].人民教育出版社

劳动技术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一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包括“十字绣”、“种植”、“雕刻”、“饮食制作”,十字绣主要内容是十字绣的基本功和练习绣梅花;种植主要内容包括番茄的育苗、移植、管理保鲜与加工;雕刻主要包括果皮、萝卜、肥皂的雕刻和橡皮印章的雕刻;饮食制作主要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菜的制作方法。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四年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较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有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爱劳动,能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手工制作能力比较强。但部分学生劳动积极性不强,劳动技能不高,极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对他们应加强指导和教育。 四、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

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一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施要注重体现基本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全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实效性”原则。正确认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是为与之衔接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打基础的必修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实施中,要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具有为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打基础的通识教育意义,教学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技术思想和方法以及符合时代需要并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技术实践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批判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创造潜能、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依据

以“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作为劳动技术课程基本目标,以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为教学依据,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参考。

劳动技术课程课时安排应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来安排,满足7到9年级劳动技术课程100课时的要求。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劳动

技术》作为主要参考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突出学校特色。

三、教学要求

1. 认真学习研究《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理解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明确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注重学生在技术理解、技术实践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和基础奠定。

2. 认真备课,仔细研究和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指导,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3.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技术教学中单纯的技能培训模式,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考虑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谋求共同发展。

4. 遵循发展性评价理念。评价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

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评价要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与技术实践能力。评价方法注重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书面测试、技术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结合,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5. 增强科研意识,开展课题研究。以“初中劳动技术教师技术素养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契机,引领劳动技术教师从自身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寻求提升技术素养的方法;以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研究为核心,推动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6.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立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研讨、听评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本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加强校际之间劳动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7. 固化教学成果。重视经验、成果、案例等积累,将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汇总成教学设计、活动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同时将学生和教师作品进行整理。

四、教研活动

1. 研读本学期教学计划和要求。

2. 组织教材教法分析、研究课、专题讲座活动。

3. 组织木工、电子传统工艺技能培训。

4. 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基本功交流与研讨。

5. 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劳动技术教师研究意识。

劳动技术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我县的职业技术教育已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领导下,以县教育局、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等单位为实施主体,面向全县干部、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学生,开展了以提高素质、培养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术教育。现将我县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县职业技术教育现状:版权所有

我县现有职业技术学校1所,乡镇成校8所,村级成校150所。其中××职业技术学校1995年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职业学校,1999年成为省二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创办于1984年,占地面积41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有200米环形田径场,设有电子电工、财会模拟、计算机、烹饪、宾服、制图、服装、金工、舞蹈等13个实验室,计算机房2间,计算机百余台,图书资料3万余册,报刊杂志350多种。学校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70人。开设了电子信息与技术、财会电算化、烹饪、饭店服务与管理、综合教育、幼儿教育、机械加工技术、韩语等十余个专业,其中财会、电子电工、烹饪为市重点专业。有教职工71人,其中专任教师57人,中高级职称教师40人,专任教师8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专任教师5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

××县职业技术教育自84年开办职业技术学校以来,共开设了财会、电子、烹饪、宾馆服务、机械、幼儿教育、外贸经济、综合教育等22个专业,共培养学生3000余人,直接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的共有1540人,占总毕业生总数的52%。其中分布在第一产业的有130人,从事第二产业的有310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100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约为2:5:17,符合目前××从业人员分布现状。培养渔农村学生199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7%,其中90以上已转为从事第二、三产业。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有278名学生升入高一级院校深造,在全市职业学校名列前茅。

该校也是××县职成教中心,担负着全县各行各类的职业培训任务,至2002年底,共举办计算机培训34期,培训人员达1434人;会计电算化培训26期,培训人员达1179人;会计资格证书培训3期,培训人员达109人,获证率达96%以上;计算机维修培训人员达43人;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8期,培训人员484人。

8所乡镇成校中,有省级示范性成校1所,省一级成校2所,省二级成校2所,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4104平方米,专职教师27人,兼职教师118人,办学经费投入58.25万元(其中乡财政拨款22.03万元,教育附加费投入0.5万元,自筹资金33.72万元,其它2万元)。历年来,乡镇成校积极开展农民教育、职工教育、干部教育、职业培训及面向社会开展的各类非学历培训,年各类培训总人数为3.691万人,占劳动力人口比例的33.9%。在“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中,合计培训总人数1.22万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1.093万人,致富带头人培训0.04万人,转移劳动力培训0.087万人,共推广项目20个,推广面积11825亩,建立示范基地19385亩(其中省级示范基地4个,市级示范基地5个),综合效益达3544万元。

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举办了面向全县1964年1月1日后出生的机关干部的9期普通话培训班,共计483人参加,其中434人经测试取得合格证书;举办了12期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管道工、电焊工、维修电工等各类技能培训班,有918人参加,经县职能技能鉴定中心应知应会考试和鉴定,全部取得了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县目前形势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我县地处海岛,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共享性差,经济总量偏小。人口结构中渔农民比重较大,整体素质偏低;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离日臻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日益加快的社会进步尚有不少差距;全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工作针对性及效益均存在一定问题;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能力不强。我县现有11.4万劳动力资源中有9.5万人为渔农村劳动力,渔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9万人,未充分就业人员达2.6万人,无职业技能人员高达8.1万人。干部职工中整体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也列全省全市较低位次。全县近2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3700人。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结构已逐渐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制约因素。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腾飞,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热火朝天,杭州湾经济圈扩张触手可及,上海又成功取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县里又明确了大办工业、振兴旅游、拓展养殖、启动港口、推进航运等发展目标。为此,积极推进我县职业技术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能使我县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素质精良,从而具备较强的自主创业能力,引导广大渔民转产转业,主动适应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我县的辐射带动,使劳动力素质由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转为强有力的促进和推动力量,以人力资源的优势化解产业结构的单一和就业的沉重压力。

三、××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思路及做法

1、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多年来,尽管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几经换届,但始终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全县上下更是明确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战略思路。2002年9月,县委书记在职校主持召开会议,研讨我县职业教育工作。县政府教育分管副县长及教育、经贸、财政、海洋与渔业、水产养殖、旅游、人劳保障、××镇政府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总结和研讨我县事业教育的工作设想,极大地调动了各部门办好职业教育的热情。县政府拨款10万元,用于职业学校的家庭工业培训,落实了30万元资金,征用职校南面约3亩土地;与××镇政府协商解决××小学校舍腾空给县职校作为培训用房,同时明确了职业学校可以参加县里召开的各类经济工作会议,并以县委办会议纪要的形式加以明确和落实,大大提高了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营造了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2003年县“两代会”更是把职业教育列入了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把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加大统筹力度。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管理和统筹,早在96年已成立了县职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常务副县长任组长,教育分管副县长、教育局长任副组长,县府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各局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直接领导县职教中心工作,领导小组以董事会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职教工作会议,共同商讨职教工作发展大计。办公室配备精干人员,安排必要的活动经费,由政府领导牵头,把工作重点放在部门结合形式合力上,围绕主要目标使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尽其力,密切配合,提高效益。目前,县教育局又成立了职成教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长任组长,专设职成教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统筹各类教育资源。现我县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以“市场引导方向,主体积极参与、政府资助学习、企业按质定薪、社会享受果实”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使职教中心建成集职业需求预测、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咨询与指导,并兼有职业介绍功能的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3、加大支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劳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推动了全县职业教育事业步入依法治教轨道,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充分展示了县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果和知名度。坚持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大大提高了资金投入的总量,近五年,共投入400多万元用于职业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近三年县财政拨款逐年增长,2000年为128万元,2001年为208万元,2002年为220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和上级补助共93万元。现已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联办部门、行业、企业单位合理负担,办学单位自筹、学生交费上学、校办产业用于学校发展等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体系。

4、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县职教中心统筹协调各行业、各部门的职业教育培训,形成了上挂省市有关院校,横联县内各部门,下贯各乡镇教育点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职教中心以“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当地资源和经济特色,加强生产实习基地,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为当地培养培训人才服务,同时职业技校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努力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增加了学校的吸引力,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招生工作,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局面。

四、××县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困境1:认识尚不够到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足,重普教、版权所有轻职教,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我县职业教育生源数量和质量大大下降,影响了职业学校高质量人才的培训。一些企业和部门对普遍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发展职业教育,执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摆上议事日程,企业短期行为严重,没有建立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用工不按国家有关规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量招聘录用没有经过技术技能培训的员工,劳动力市场混乱,很大程度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困境2:经费投入尚不足。由于我县财政拮据,虽对职业教育予以一定的投入,但总量较少,融资渠道也欠畅通,经济来源不充足,导致职业教育资金匮乏,软硬件设施设备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跟不上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

困境3:人才储备尚缺乏条件。因地域关系和经济待遇问题,职业教育骨干专业教师外流,高层次专业教师引进比较困难,“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举步维艰。职业学校培训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大量外流,现在本地工作的毕业生1540人,只占××从业人员的1.35%。这些职业教育为本地经济各行各业培训的一线技术劳动者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建议与对策

1、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联办、学校实施”的体制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组织动员企业、行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职业教育;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优化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创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2、重新组建和明确县职教中心领导机构组成人员。由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或县教育局主管,进一步明确职成教中心职责。同时成立县职成教中心咨询委员会,由政府牵头,吸纳各行业协会、企业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宏观调控职业教育与培训规划,及时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可借鉴法国“企业培训之家”之做法,根据劳动力市场提供的种种数据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前瞻性研究。创建职业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建立覆盖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人事局、发展规划局、就业管理中心、职介中心、一二三产业经济主管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提供劳动力市场需求动向和××企事业单位用人信息,使职业教育更贴近地方经济建设。

3、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严格执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取得相应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或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工作中的作用,切实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就业渠道。

劳动技术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我国人才结构的主要特点

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国家人才发展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数量及其在全体国民中的比例,实际反映了一个国家专门人才的基本数量状况,代表了国家人才发展的潜力。根据2003年我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全国就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例,经估算,2003年我国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才为6655.19万人,占就业人才比例的6.8%,占总人口比例的5.15%,占15~64岁人口的7.2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达到420万人,是1985年的6.8倍;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280万,是1985年的8.9倍,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7%,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

人才配置进入历史性转折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带来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状况的根本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才1999年以来减少了130万,下降4%;党政人才减少59万,下降7%;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1998年的262.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212.3万人,2003年又有所回升。与此同时,1994~2003年,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分别增长了29倍和3.4倍;二者总量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3%和11%。我国人才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这一变化趋势将可能继续扩大。

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我国人才产业分布的突出问题是,人才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就业人员的产业分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从三个产业的产值看,2002年,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分别是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50%、21%和29%,而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分别是5%、18%和77%,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的比例分别是1.2%、15.2%和83.6%,差异较大。这意味着第三产业在集中大批人才的同时,人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产业,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制造业大国的目标不相适应。

四大趋势揭示未来十五年人才结构变化

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深化改革、全面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主要趋势表现为: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强。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专家预测,“十一五”到2020年,中国经济保持8%左右的增长是完全可能的,在2010~2020年保持7.5%左右的增长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现行生育政策不变,预计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在14亿以内,到2035年左右人口增长达到峰值后将逐年下降,到2050年人口总数将控制在16亿以内。按此推算,中国人均GDP从2000年856美元的中下等国家水平,经过20年的发展,到2020年将达到3150美元左右,进入到中上等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从目前状况看,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汇率折算刚刚超过1000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从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看,与发达国家90年代中期最低水平(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在人才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人才供求总体上存在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的状况。

产业结构变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结构。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产业结构变化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人才结构。但从经济学家有关经济发展阶段与GDP和劳动力产业构成的关系看,我国劳动力的产业配置明显落后于GDP的产业配置。2003年,我国三个产业GDP构成分别是15%、52%和33%,但劳动力产业构成却为50%、21%和29%,而人才构成则为5%、16%和79%,也与GDP构成形成鲜明反差。在人才培养方面,未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必须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和第二产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造就一大批信息、生物工程、新兴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以及国防现代化等所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制造业大国”的要求,大力培养完成工业化所要求的高级技能人才;适应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