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范文第1篇

1 政策性住房中是否包括棚户区改造房?

答:按照制度规定,政策性住房应包括棚户区改造房。

2 若建没项目已经符合竣工条件,但尚未获得竣工验收文件,是否应该填报“房屋竣工面积”?

答:对于已经取得竣工备案表或四方验收单的建设项目,必须及时填报房屋竣工面积,不得漏抿若建设项目已经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全部完工,达到使用标准,符合竣工条件,但尚未获得竣工验收文件,也应该填报竣工面积。对于已经竣工入住的建设项目,即便尚未取得竣工备案表或四方验收单等竣工验收文件,也应按已经取得的相应临时性内部认定文件为依据填报竣工面积。

3,如果建筑业企业没有为职工缴纳的劳动保险费,如何填报《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103表)》“劳动、失业保险费”指标?

答:如果建筑业企业没有为职工缴纳的劳动保险费,则以企业报告期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填报“劳动、失业保险费”指标。

4 《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C102-1表)》中“期末从业人员”指标与《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103表)》中“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标的口径范围是否一致?

答:两个指标的口径范围一致,均包括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人员和其使用的非独立核算的劳务工。《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105表)》中“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标解释中“劳务合同用工人员”指的是非独立核算包工队的劳务工,不能包括成建制的劳务分包企业的劳务工。劳务分包企业劳务工的平均人数应填报在《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103表)》补充资料的“使用劳务分包企业劳务工的平均人数”中。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1 在建项目没有“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或“施工许可证号”,如何填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201―6表)》?

答:对于上述项目,填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201―6表)》时,可以不填报“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或“施工许可证号”两个指标,表中其他指标正常填报。待项目取得相关批复文号时,再及时填报相关指标。

2 执行新的城乡划分标准后,如何填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201―6表)》中的“城乡分组”指标々

答: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制度中“若干问题处理办法”中相应之规定执行。新的城乡划分标准是指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国统字[2009]91号)。按照新的城乡划分标准,原来属于农村的区域调整为城镇后,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填报“城乡分组”指标时,注意对应调整。

3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201―6表)》中“控股情况”是否变化々

答: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度最新规定,“控股情况”指标的目录有所变化,增加“9其他”。

4 填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201―6表)》时,工业园区统一建设的厂房,并未确定用途。或没有固定用途,应如何填报“项目所属行业代码”指标?

答:按照制度规定,未确定用途的或没有固定用途的,可划归“其他房地产业”(行业代码:7290)。

5 处于筹建阶段的建设项目如何报送?

答:凡成立了专门筹建机构(如项目指挥部、建设部)的项目,或指定专人、专门机构负责的项目,且其财务能够核算,可以作为筹建项目,上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

对于其他项目(不论是否进行了土地、设备购置等前期投资),未有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一律不可按筹建项目报送,这些前期投资应在项目正式开工后再计入投资,以前年度完成的投资计入累计完戍投资中。

6 一些道路、桥梁等项目批文中的计划总投资不包括拆迁费用,这些项目的拆迁费用是否计入投资额?

答:此类项目的拆迁费用计入投资额,但必须由项目投资单位或具体实施单位(如政府委托的工程公司)报送,不得由政府部门代报。

拆迁工程发生的费用随投资项目填报,但尚未确定用途的或没有固定用途的单纯拆迁工程不填报固定资产投资报表。

7 由政府组织实施、农户参与的农业种植业、养殖基地、农村危房危窑改造、农村生态移民、设施农业建设等项目。如何填报投资统计报表?

答:分两种情况:(1)由政府出资统一组织,由专门机构承建,建设的成规模上述项目,作为农村非农户项目填报固定资产投资报表。(2)由政府补助,农户自己建设的上述项目,项目投资主体是农户,在农户抽样调查中已经统计,不再填报固定资产投资报表。

8 电信、交通、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如何填报?

答:上述行业项目相对分散,填报投资统计报表应按两个原则:一是有统一的立项、设计文件,二是项目投资方是独立财务核算单位。项目个数按照设计文件确定。特别注意原则上政府部门不可作为项目填报单位。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范文第2篇

一、修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现状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以来,修武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县上下掀起了新农村建设高潮,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增长阶段。

(一)农村固定资产总量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生活质量逐步改善.

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持续增长,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修武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多予”和减负,减免了农业税,积极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扶持措施,使农民直接受惠于党的政策,深受农民群众的拥护。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特别是20*年以来,修武县委、县政府积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投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20*年,全县农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948万元,同比增长64.3%;其中农村非农项目投资39108万元,占农村投资的57.6%,同比增长151.7%。

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用于不同的产业领域,使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生活质量逐步改善。

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修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悄然发生变化,非农户投资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和非农户在不同的投资领域里各自发挥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与非农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20*年,修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农户投资所占比重由20*年的37.7%大幅提高到57.6%,修武非农户投资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对农村固定资产的快速增长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修武农村内部形成的农业与非农产业投资结构比例,反映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变化过程,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农村固定资产形成的生产能力直接体现在对农民收入和非农产业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这种拉动效应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夯实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用于不同的产业领域,带动了各类经济实体的不断发展壮大,投资项目的增加和建设规模的扩大,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加快了非农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20*年修武乡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8.1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3.3%,比20*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2.6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20.3%,比20*年上升0.6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2.1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6.4%,与2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第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20*年,修武农民人均纯收入4903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3314元,增长17.4%;工资性收入1377元,增长31.5%;从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0.7%,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第三,农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了农户用于住宅和设备购置支出方面投资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一是住房条件改善显著。20*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8.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平方米,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面积17.4平方米,增加10.1平方米。二是生活消费支出稳定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529元,同比增长14.5%。。

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随着修武农业、农村经济外部环境的趋好,通过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生产设备及工器具投资的大幅度增加,装备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巩固了农业的基础,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年,修武农业机械总动力41.6万千瓦,比20*年增加0.3万千瓦。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加快了农业生产朝着机械化方向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修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善,为推进修武现代农业建设从技术装备上做了准备。

(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改善了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加快了城乡的融合。

1、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

随着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乡村道路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饮水问题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随着农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修武农村正朝着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的方向发展。20*年,修武通电村、通汽车村、通电话村、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交通、通信、供电等事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镇聚集,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拓展了农民收入来源渠道。电、电视信号、道路等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相应改善,汽车站、集贸市场、文化娱乐体育场馆、卫生院、互联网等配套设施的相继建立,启动了农村的存量需求,拉动了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加快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农民进入现代市场体系中去,促进了农村现代化,拉近了农村和城市现代文明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城乡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修武农村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极大收益,收入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消费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增长、生活质量、居住条件、文化娱乐、外出联系、健康保健等方面差距逐步缩小,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亟待改善的几大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三农”问题凸现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前提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首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核心问题。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投资旺,百业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修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投资结构上反映出的问题也亟待改善。

(一)自筹资金增长乏力,生产性投资增长放慢,对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生产为首要任务的实现产生较大冲击。

从农村固定资产资金来源结构上看,修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以自筹资金为主,20*年自筹资金占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5%,比20*年的100.5%下降47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乏力。

农户投资出现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比例不合理问题。从近几年修武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修武农户投资以非生产性投资(住宅)为主,非生产性投资(住宅)占将近80%,生产性投资仅占20%。农户投资显现的结构性矛盾,表明农民的住宅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但农户释放出多年积累的资金用于改善生活的比例过高,必然挤兑了发展生产的资金需要,缺乏有效引导必然影响生产。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农民收入的增长要靠生产的驱动,生产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户自筹资金增长乏力,凸现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户生产性投资力度下降,势必造成农业生产的基础不牢,影响农民增收的基础。

(二)公共产品投资不足,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羁绊着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国从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但是由于公共产品投资长期缺位,引致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事业方面投资的严重不足,城乡差距在短期内很难得到较大改观。

1、固定资产投资向城镇大力倾斜,造成农村投资总量规模偏小。

造成城乡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由于长期执行城市偏向的政策结构,城乡差距已由最初的外在制度设计引起,逐渐衍生为内在的自我强化,投资偏好加剧了投资鸿沟的形成,致使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成本过高,造成公共投资缺位,致使农业、农村长期失血,加剧了城乡鸿沟的形成。20*年,修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3.7亿元,其中农村投资所占比重只有20.2%,农村投资偏弱直接拉大了城乡差距。

2、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投资起步晚,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资来源有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农村集体组织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农业水利设施、农村公路等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积累水平下降,农民投资关注的领域更多集中在房屋投资上,对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特征的公共产品投资较少。与2005年相比,20*年修武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林水的支出0.2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6%,所占比重比2005年下降5.3个百分点,20*年,修武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林水的支出0.5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9.8%,所占比重比2005年下降1.1个百分点。此外,还有土地等生产要素受国家政策因素方面的影响,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无法实现规模化的大生产,遏制了技术设备的投资;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差,资源配置效率低,增加了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的风险。由于引致投资不足和制度因素的双重制约,使修武农村投资率在低位徘徊。

三、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建议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世纪工程,是一项需要巨大的投资来推动和构建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投入是关键。作为发挥最终生产能力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更应首当其冲。加快修武新农村建设步伐,有效解决农业农村投资上与新农村建设不相协调的问题,需要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机制,可以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两大“软肋”——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滞后和农民增收缓慢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目标实现。

(一)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打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瓶颈制约。

1、强化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所引发的联带效应,发挥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所起到的促进农业发展和吸引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双重作用。政府加大对包括农田水利、农村通水、通路、通电等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公共产品投资力度,会激发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农业、农村的热情;随着投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民会因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而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企业会因为通水、通电所带来的便利而增加在农村的进一步创业。

2、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投资重点应加大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重点支持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投资,这些项目周期短、见效快,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上,引入市场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发或独资开发等优惠政策,加大引资力度,鼓励农户和其他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进入,加快农村设施建设步伐。

(二)完善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稳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体地位。

修武现有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现状,折射出保证农民纯收入的持续增长,需要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和产业结构的再调整,通过激发农民的投资热情、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壮大县域经济活力“三大”发展路径,增加农民收入,为扩大农户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供资金保证。

加快形成一套旨在激励农民不断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强化农民在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惠农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扶持力度,激发农民的投资热情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农民理性投资,加大生产性投资,对农民自主投资的项目给予奖励和补助,增强农业生产后劲;引导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维护和改良进行适度投资,以提高农民的耕作方式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程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收益。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增值增效。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挥修武农业资源丰富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着力培养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投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

(三)加快农村小城镇投资规模建设,扩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发展空间。

建设新农村,城镇是基地、纽带和节点,农村投资的重点是建设小城镇,小城镇是集投资、创业、消费三位为一体的空间,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降低成本费用,而且能集中解决工业企业所需的能源供应和对交通、通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需要,并且企业的适度集中还能带来人口的适度集中,产生集聚效应。修武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发展空间大,承接各方投资潜力大。发展思路上应以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为主要路径,制定区域优惠政策,吸引各方投资者的资金进入。通过重视培育和发展重点中心镇,使有限的投资能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继而辐射、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步骤、有重点、因地制宜地搞好乡村建设规划,稳步推进村的整治和建设,逐步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范文第3篇

一、落实一个“责”字,加强组织领导。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政策出台后,县及时召开了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和部门专题会议,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林业、财政、农办、农业、扶贫、移民、水利、国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从相关部门抽调16名干部组成专门办公室,制定了《县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按照“县政府负总责、巩退办专抓、部门技术指导、业主负责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巩退办的综合协调及督促检查职责,各成员单位的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管职责,并逐级签订了责任状,将建设任务捆绑到人,建设时间安排到天。

二、坚持一个“严”字,强化项目管理。参照省里制定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及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时出台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监督检查、建设公示等方面的制度文件,切实强化项目建设管理。一是严格项目规划管理。严格执行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院编制的《—2015年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坚持做到以规划定计划,以计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严格项目质量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四制”,与业主单位逐一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和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等责任状,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腐败工程,确保项目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实行“专人、专户、专账、专款、专用”的封闭式管理制度;在资金拨付方面,实行先由县发改部门审核,再报县政府审批,然后由县财政部门拨付的程序,并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实行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在资金监管方面,实行发改、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共同监督审查制度。

三、突出一个“大”字,培育后续产业。为切实解决广大退耕农户生计和增收问题,县高度重视后续产业培育,立足本地实际,着力发展特色农林产业基地。一是放大视角选项目。为了选准选好后续产业项目,年初,县先后组织发改、林业、农办等部门工作人员60多人次,深入全县30个乡镇,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和部分退耕农户座谈会的方式,广泛征求对后续产业建设的意见,同时由县长亲自带队,组织相关人员先后赴重庆、浙江、江西等地进行学习考察,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的工作经验。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县依托引进培育的天泽生物柴油公司、猛洞河天然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等两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确定了以香桂(桉树)、光皮树和楠竹等三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后续产业建设格局。二是加大投入建基地。后续产业确定后,按照“相对集中连片,不搞遍地开花”的原则,确定在G209沿线的泽家等10个乡镇建设香桂(桉树)产业基地15万亩,在G229、S230沿线的青坪等10个乡镇建设光皮树产业基地22万亩,在万坪等乡镇建设楠竹产业基地10万亩。同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着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截止月底,全县投入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资金达5358万元,占总投资的39.9%,建设基地4.8万亩。三是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建设。今年初,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县积极开展两条风景线“八百里绿色专项行动”,大力支持“神秘湘西”旅游品牌建设。截止4月底,整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石漠化治理等项目资金600多万元,在张罗路沿线营造特色风景林2376亩。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范文第4篇

创优发展环境,抓牢招商引资第一动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首,牢牢抓在手上。培植县乡财源,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立足我县基础薄弱、财政困难的特殊实际,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增收节支并重,不断强化综合措施,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巩固现有基础财源,壮大支柱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发展后续财源,并高度重视乡村财源建设,保证基层正常运转。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财政调度和项目开发建设等资金支持,千方百计缓解资金压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20字”的目标要求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扎实推进”的指导思想,认真编制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和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种植业,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龙头市场,拉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扩规提质增效。这几个点为中心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建设的指导思想与落实措施。

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夯实工业立县基础坚持把大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渠道,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保制度,强化调度、管理和服务,积极帮助建设单位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重点行业投资增长加快,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今年新开工建设的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63个,完成投资4.3亿元;过5000万元的项目16个,完成投资4.3亿元;过亿元项目4个,完成投资0.29亿元。预计年内71个续建项目和28个新开工项目可建成投产。1-3月份,全县投资过50万元的固定资产项目完成投资15.8亿元,其中139个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完成投资15.7亿元。建材、化工和机械制造项目投资分别增长20%、80%和52%。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占全部项目个数的71.6%,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72.7%,同比分别提高16和11.5个百分点。本文出自:

二、创优发展环境,抓牢招商引资第一动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首,牢牢抓在手上。着眼于创优发展环境,以深化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着力优化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紧紧围绕引进大企业、大财团、大商社和“大、高、外、名、特”项目,瞄准欧洲、日韩。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等地县,把领导带头招商、企业主体招商、专业队伍招商和社会力量招商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定向招商、招商、地缘招商、亲缘招商和以商引商,不断提升项目策划水平,改进招商方式,健全招商体系,提高招商质量,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提高。1-3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65亿元,增长30%,其中,新引进项目57个,合同引资额25.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8亿元。新引进项目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占8.77%,过5000万元的项目占15.79%,过千万元的项目占59.65%;市外省内项目占62.5%,省外项目占33.3%。全县在谈项目47个,协议引资额56.58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8个,协议引资额42.2亿元;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14个,引资额9.45亿元;投资过3000万元的项目6个,引资额1.9亿元。全县上下形成了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招商新格局。

三、培植县乡财源,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立足我县基础薄弱、财政困难的特殊实际,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增收节支并重,不断强化综合措施,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巩固现有基础财源,壮大支柱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发展后续财源,并高度重视乡村财源建设,保证基层正常运转。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财政调度和项目开发建设等资金支持,千方百计缓解资金压力。加强社会综合治税、重点税源征管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大税费征收力度,保证应收尽收、应征不漏。加强财政收支监管,压缩公用经费支出,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1-3月份,实际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288万元,增长17.4%。其中,工商税收完成3947万元,增长45.5%;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56.4%、70.9%、48.2%。非税收入的比重调整为5.1%,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20字”的目标要求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扎实推进”的指导思想,认真编制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和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种植业,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龙头市场,拉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扩规提质增效。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加大农村基础公益设施投入,加紧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客车、自来水、有线电视和沼气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工作。组织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提升”工程,着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十件实事”,以点带面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1-3月份,预计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63亿元,增长4%;实现农业增加值3.39亿元,增长3.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47元,增长6.6%。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范文第5篇

一、明确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全年引进2个3000万以上的工业项目,2个投资500万以上的农业项目。

二、加强领导,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举措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发展经济富民强乡是全乡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招商引资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新的举措,因此,我们要广泛的宣传我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树立“促进经济发展有功,阻碍和影响经济发展有罪”的意识,放宽政策,转变观念,抓住契机,大力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努力使全乡人人思发展,个个论经济,处处谈招商的氛围。

2、落实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

(1)党政领导带头招商。乡党政领导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每名领导必须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主动积极为招商引资献计献策,全年每个领导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00万以上。

(2)机关单位关注招商。对机关单位不下达招商引资任务,但每个单位必须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

(3)村及乡干部主动招商。乡一般干部要处处关注招商,积极融入招商,全年每人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每个村必须摸清在外打工成功人士联系方式,主动出击积极地发挥外出打工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至少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并积极地进行招商。全年完成一个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项目。

3、突出招商重点,突破招商产业

根据新形式下国家政策及产业导向,结合全市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立足四大支柱产业,紧盯新兴产业,进一步明确招商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地区,千方百计招引有衍生和带动能力的大项目和好项目。

(1)明确重点招商产业。重点抓好产业,即建筑材料、机械船舶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矿冶化工产业、LED发光材料和LDK光伏产业、电子信息及生物制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

(2)明确重点招商项目。根据产业招商的重点方向,选择一批上中下游产业链相配套的重点项目进行招商。力争建筑材料产业新上年产水泥400万吨以上的水泥生产线;机械船舶制造产业再引进1-2家大型造船厂,总载重能力增加到100万吨;在现有企业基础上扩展和延伸纺织服装产业链,重点突破鞋业制造产业;围绕规模大、附加值高的有色金属冶炼项目开展矿冶化工产业招商;引进LED发光材料、LDK光伏、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项目;现代农业着重特色农产品种养和深加工项目;现代服务业,重点围绕星级宾馆酒店和港口物流业。

(3)明确重点招商地区。围绕重点招商产业,突出重点区域招商;水泥等建材产业主攻江苏和浙江;机械船舶制造产业主攻上海、深圳、浙江和江苏;纺织服装产业主攻广东、福建;矿冶化工产业主攻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LDK光伏产业、LED发光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主攻广东和上海;现代农业主攻山东、江苏和海南。

三、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项目的确认范围

(一)凡在瑞昌境内投资(含本市投资者)且符合以下标准的项目均确认为招商项目:

1、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

2、新引进种植、养殖等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

3、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三星级以上宾馆、1000万元以上港口物流业项目。

4、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且当年进资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旅游、商贸、基础设施招商引资项目。

5、新引进国内外投资商在瑞昌境内投资工业企业,具备以下条件,视为总部企业:企业集团在本市以外已有1个以上生产基地,集团决策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设在瑞昌,当年纳税地方所得部分在50万元以上。

6、新引进的符合相关规定并且当年有一笔以上担保业务的融资担保公司项目。

7、原已引进的并纳入当年考评的滚动续建项目。

8、原已引进的工业项目按合同总额投资到位后,新增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生产系统相对独立的增资项目。

(二)根据市招商局要求,以下项目不能确定为招商项目。

1、娱乐、餐饮项目,石灰石加工碎石、石粉的项目,采石、采砂及房地产开发项目;

2、往年的招商项目,只是企业名称、地址改变、法人代表更换、股东增减,其经营性质不变的项目;

3、希望工程和其他形式捐赠的项目;

4、财政、国债等资金(客商在银行贷款的除外)、银行拆借资金、移民建镇资金、扶贫资金、计划拨款的项目;

5、行业管理投资建设的项目;

四、强化措施,明确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

1、将招商引资工作与乡干部奖金挂钩。副科以上领导每人拿出1000元,一般干部每人拿出500元作为保证金与招商引资工作挂钩。

2、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村级目标考核,与村干部的工资政绩挂钩,作为村干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农业开发项目及养殖项目奖励办法

凡固定资产(指厂房、设备、土地费、道路、水利、电力等,下同)投入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奖励项目引进人500—1000元;实际投入固定资产200—500万元的,奖励项目引进人1000—2000元;实际投入固定资产500—1000万元的,奖励项目引进人2000—5000元;实际投入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奖励项目引进人10000元。

4、工业项目奖励方法:

凡引进实际固定资产投入人民币在500万元以上的(含500万元),奖励引资人5000元;引进实际固定资产投入人民币在3000万元以上的(含3000万元),奖励引资人10000元;引进实际固定资产投入人民币在5000万元以上的(含5000万元),奖励引资人15000元;引进实际固定资产投入人民币在1亿元以上的(含一亿元),奖励引资人20000元;引进实际固定资产投入人民币在3亿元以上的(含3亿元),奖励引资人30000元;引进实际固定资产投入人民币在5亿元以上的(含5亿元),奖励引资人5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