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时刻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力求做好“过程与结论”“能力与知识”的辨证关系。而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的精髓,实验教学的效率决定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实验教学

一、挖掘实验的深度

挖掘实验的深度,并非挖掘实验的难度,而是实验的思维深度。我想指的是,教师可以以实验为载体,运用更佳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向更深一层发展。

1.将一些活动有意设置成探索性实验,体验探究过程

“探究的操作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括、表达、运用及其他活动。探究部分是一种思维状态,即好奇心驱使的心理倾向。”因此,将一些活动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是实验功能得以发挥的一种策略。

例如,在上《神经调节》时,将这个活动以问题“人的反应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提出,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猜想,设计实验,再展开探究活动,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显然,这样更能发挥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2.巧妙设置一些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问题能开启思维,问题能激发学习的动力。实验时,如果带着一些问题进行探究,这使学生的实验目的明确,观察时方向性明确,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什么预先要在集气瓶底铺一层沙或少量的水?这个实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仔细观察,你一定知道其中的道理。”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而且,会更加仔细观察,明确观察的方向性。②“铁丝在氧气中究竟能否燃烧?为什么要缠绕一根火柴?火柴的燃烧岂不是会影响铁的实验现象吗?火柴一被点燃后就放进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行吗?”使学生仔细观察后,领悟火柴的作用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从而减少观察的盲目性。

二、挖掘实验的延展度

挖掘实验的延展度,是指增加实验的多样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将有限的实验尽可能地延伸,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1.补充课本中的实验

老师可挖掘一些效果更佳的实验,如启发性强的实验,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验,现象更明显的实验,更加安全、简便的实验等。

如《大气压》一课中我添加几个贴近生活的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用不同的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有利于思维的发散。

2.利用自制的器材展开实验的探究

鼓励学生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器材进行实验。例如,利用大气压抽水的原理,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小水泵”。这样提高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自制实验器材以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强烈兴趣,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智力。

3.将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验结论延伸到生活中去

实验中的困难往往也是生活中的困惑,实验结论的得出并非实验的终结,实验的意义并非是实验的本身,而是这个实验过程中能力提高以及结果延伸中能力得以升华。

例如,在课堂上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可以让学生针对今年暴风雪的情景,利用所学知识探讨抗暴风雪应采取的哪些措施,解释“穿草鞋、绕铁链、洒盐、撒煤渣……”。

三、挖掘实验的效度

挖掘实验的效度,是指通过将基本实验进行改造,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的热情。

1.挖掘实验的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错,学生喜欢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喜欢有趣的事物,才会不由自主地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老师可以选择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白磷自燃”实验改造成“坏蛋自焚”实验(在白纸上画一个坏蛋,然后,再用蘸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在坏蛋脸上打上“×”,一会儿后,“坏蛋”因白磷的自燃而“自焚”了。)使实验带上情感色彩。

2.挖掘实验的微型化

利用微型实验,具有污染小、现象明显、快速、节约、安全等优点,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实验原理、实验的条件、实验用量等方面,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发微型科学实验,能有效地发挥实验的优点,使其向“绿色科学实验”迈进。

我校一位老师在公开课上,利用U弃的小瓶、自制的酒精灯等一套微型实验器材进行“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本来需30分钟以上的实验时间缩短成7分钟左右,大大地节约了能源,而且将老师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随堂实验。

3.挖掘实验的生活化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2篇

1.1《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理论教学研究与改革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理论教学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优化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课程教案几个方面。如前所述,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需要克服“四个脱节”。因此在课程体系研究方面主要解决实现理论基础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及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相结合两个问题。

(1)实现理论基础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针对因该课程数学基础较多导致工科学生畏难情绪大,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在课程数学理论基础等知识点方面,侧重算法原理的讲解而非算法过程的介绍;侧重使学生掌握使用现有数学工具解决工程问题,而非自行编制算法程序求解数值问题。从而使学生从算法原理和理论基础中跳出来,提升到知识的应用的层次。

(2)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相结合机械设计问题已经从求解小规模单一问题发展到求解大规模复杂性问题。因此优化方法也从经典的优化方法发展到多学科设计优化、智能优化方法、基于仿真的优化等领域。因此课程内容应和技术发展相结合,适当引入先进优化方法的介绍。为学生从解决简单数值问题过渡到今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知识储备。适应“卓越计划”提出的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

1.2《机械优化设计》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

《机械优化设计》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内容与实验项目的设置、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指导书几个方面。实验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实验项目设置与工程问题相结合,实验内容与工程实践所需的综合性知识应用相适应。

(1)首先在实验项目设置时,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建立知识-能力-实验内容关系矩阵。将各个知识点的能力培养落实到各个实验项目环节。并且实验项目的设置突出和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工程问题相结合。避免知识点与工程应用脱节,从而达到工程技术人才的具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

(2)其次在实验项目设置时,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优化其实验方法及其目的。主要改革体系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算法原理类实验,避免要求学生采用通用语言编写成熟优化算法的实验。而采用数值计算软件验证,并要求主要对比分析不同算法的求解过程的特点。工程问题类实验。侧重于工程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构建,如何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求解。综合类实验,和考核环节的课程project相结合,采取开放式的实验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工程素质和合作意识。

1.3《机械优化设计》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其适应性。本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拟比较几种方法的特点,将其融入到不同实验的教学过程中。

(1)对于基础理论的介绍,以板书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基础,克服学生对数学推导的畏惧心理。

(2)对于各种算法的介绍,在简单介绍其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侧重于各种算法特点和适用性的比较。并应用结合成熟的数值计算软件,采取现场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讲解。

(3)在考核形式方面。除日常的考核和实验成绩考核以外,结合课程项目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一个自选的项目(Project),并以组为单位做一个展示(Presentation)。一方面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工程素质。

2改革特色及成效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契机,在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我校《机械优化设计》实验教学已初步形成了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理论教学建设方面实现理论基础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从算法原理和理论基础中跳出来,提升到知识的应用的层次。适应“卓越计划”提出的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

(2)在实验课程建设方面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建立知识-能力-实验内容关系矩阵。将各个知识点的能力培养落实到各个实验项目环节。并针对不同类型实验,优化其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学生主体;教学优化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实验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课能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示化学课程中的各种内容,让学生对化学课程、化学世界有更加深刻形象的理解。教学改革后要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优化实验教学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提升化学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化学实验优化教学方式的理论探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式和作用,希望借此能找出让教学效果更好的化学教学方法。

一、优化实验教学引导形式,让学生主动去做教学主体

教学引导工作贯穿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实践实验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引导工作。只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错误或者不恰当的教学引导形式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为监视或者管束,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所以,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必须从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引导形式开始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引导形式的优化主要包括:第一,改进教学引导的方法。教师应该深入体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第二,注重引导教学的数量。化学教师的教学引导次数要适度,过度引导反而会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第三,注重教学引导的时机,在学生需要帮助和引导的时候给予支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助手和帮手的身份和形式存在,更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二、优化设计化学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参与性

设计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看似完全属于教师的工作任务,但在优化后要处处体现出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和发挥。首先,教师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课程的设计都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参考学生的化学学习程度、适应状况、教学进度和接受能力等因素。其次,化学实验设计需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各项功能,包括“兴趣培养功能”“认知功能”“德育美育功能”等。第三,优化后的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性,逐步将学生主体带入到实验教学的课程设计之中。如此,学生既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受益方,又是主要参与者,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设计《水的净化》一节的实验教学时,实验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掌握必要的水的净化方法和过滤实验操作方法,净化水的效果由低到高的顺序等。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着这一课程设计的成败。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中,也要有非常明显的学生参与痕迹。比如做水的净化实验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看书、交流或者自主思考得来的有关水的话题引入教学,由学生做出选择确定用哪种方法来净化水,要将水处理到何种程度。然后让学生自行比较未处理的天然水和净化的水,让学生直观理解化学实验中的水的净化方法和净化效果。

三、优化实验演示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思维

演示性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二是学生演示实验的过程。对实验演示教学的优化也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优化实验的演示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优化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在这两种优化方式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可通过演示前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来实现。以演示前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演示中的对话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发现实验中应该重视和注意的地方。还有演示后的对话,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反思,了解化学变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原理,并深刻理解这一个化学实验的意义、作用。例如:在《铁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这一节的演示教学中,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时会有哪些现象,二者有没有相似点,有哪些区别等问题。引发学生对这个化学实验的好奇心,然后分别将铁与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进行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并鼓励学生主动叙述他看到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对“两边管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两个反应产生的现象为什么一样”等问题的问答中,引发学生得出“两种反应产生的气体相同”的猜想,再通过实验证明两个反应都有氢气生成的结论。这样既达到了实验演示的教学目标,又在演示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很好地发挥。

四、优化实验教学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看千百次的化学演示也比不上一次亲自实践带来的效果明显。化学实验的学生实践过程是化学实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优化实验教学实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交叉开展“演示实验”课和“探究性实验”课程,形成“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经验总结”的良性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身体到思维都处于化学实验教学影响范围之中,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化学实验认知规律,培养出自主的实验学习能力。②烘托实验教学气氛,创造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实践中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③对实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希望学生能在实践中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但能促进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能力的培养,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是提升化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所有教学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为实现这个要求,我们不仅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充分优化,还要在所有化学教学过程中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统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优化化学实验教学[J].新校园,2013(8).

[2]丛芳.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DB/OL]. http://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优化设计

初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科学教学中的落实,都离不开科学实验。改进实验,使之易于操作,突显实验所蕴涵的“思维”教育教学功能,既可以直观的展现、示范抽象的思维方式,又可以训练学生,避免思维“惰性知识”的形成,让思维的理论和实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本文分析了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化设计,希望对广大学校的科学实验教学有所借鉴的价值。

一.改进现有实验装置,力求精细和有效

(一)改变实验目的,实现一材多用。

每个实验都有一定的实验目的,利用一定的实验器材,往往可完成许多个不同目的的实验。综观初中科学教材中的很多小实验,多次用到了同样的实验器材,如果能够加以整理,则能实现一材多用,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就地也能轻松取到的“材”。如:一支铅笔,可以完成光的折射现象,惯性实验,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压强的大小因素,利用积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区分导体和绝缘体,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等。一只饮料瓶,本来是用来装饮料的,但我们可以用来做水火箭实验、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实验、大气压强实验、压强与水深的关系实验、液化实验等。

(二)改变实验原理,实现殊途同归。

每一个实验都有其依据的实验原理。为达到同一实验目的,可依据不同的实验原理进行实验。如案例:微小形变

在学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时,用瓶子演示微小形变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该实验采用了用玻璃细管中的液柱使微小形变放大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采用通过光杠杆使微小形变放大的方法:将两面平面镜放在坚硬的板上,激光笔用铁夹子夹住置于两平面镜之间,使激光笔发出的光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天花板上。演示时用手压板,观察天花板上的光点,光点移动便说明了板已形变。本实验直观形象,又联系了学生前一章刚学的光学知识,而且可见度好,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以上两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物体的微小形变,能加深学生对微小形变的认识。

(三)改变实验器材,实现因地制宜。

有些课本实验只需改变一些小细节,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比如我们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时则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或粉笔或面粉就能清晰的观察到光路。再我们为了突破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这一难点,设计这样的实验:向烧杯中注水会发现沾有细线的乒乓球浮起,此时细线与水平面垂直,说明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当倾斜烧杯时细线仍然竖直,说明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优化实验内容,力求提高思维能力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不同的,要想取得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就必须了解,掌握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从而确定他们的学习障碍在哪里。比如初中学生的学习障碍之一就是思维问题,因为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优于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注意根据这一学情设计、优化实验内容,将许多抽象的问题转变为形象、直观的问题,让他们去理解,去分析,教学任务的解决就顺利多了。

我们可挖掘一些效果更佳的实验,如启发性强的实验,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验,现象更明显的实验,更加安全、简便的实验等。如《大气压》一课中我添加几个贴近生活的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用不同的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有利于思维的发散。在“气压和液体的沸点的关系”的实验,书本安排了“抽去液体上方的一部分气体,以减小气压,促使液体重新沸腾。或继续加热,提高温度,使之达到沸点而重新沸腾。”我问学生:“能否用雪使水重新沸腾起来?”学生一致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雪只会降低温度,怎么可能使水沸腾起来?我当即将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上塞子,将瓶倒过来,然后,烧瓶底放上一些雪,瓶内的水立即剧烈沸腾起来。惊奇之余,学生讨论其中的奥秘,悟出了“雪冷却了液体上方的气体,降低气压,从而降低水的沸点”的道理。

三.优化实验方法,力求最佳实验效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的作用,相同的实验目的与原理,我们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改进实验设计方案,优化实验方法,使实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力求有效的指导

传统的科学实验教学内容往往把现象明显和结果正确作为首选标准,而常常忽略学生的过程性体验。在实验指导过程中,往往把正确的做法直接告诉学生,而为什么这样做,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等问题则很少体现。而这些过程性的体验正是科学探究教学所必需的。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将这些所谓的正确方法,用“为什么”、“怎么会”“怎么样”等进行设问,从中创设实验方法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相同的实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

如案例: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

戴维・梅里尔提出:“思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的。”这样趣味化的教学设计,相比较于先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然后再实验验证的教学过程无疑有很多优势:创设了水竟然不能灭火的的矛盾情境,一下子就引起学生极大的注意和兴趣,充分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激起他们强烈的思维冲突,渴求新知去破解疑问。

总之,只要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知识,有利于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我们都可以大胆尝试对教材中存在问题的实验进行改进,以便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化学;优缺点;问题;对策

本文是对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研究。在我国,对学生的教育是否能够达标是受到教材的影响,苏教版高中化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缺点,需要使用者进行考虑。本文就现今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普遍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使用对策。

一、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优缺点分析

1.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明显的优点

一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十分注重实验课,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使学生通过眼看、耳听、手操作直接获得实验相关的知识,并且由于是亲自动手,对其的记忆程度会远远超过知识的讲解;二是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三是其创新能力非常强,表现鲜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四是教材针对学习方法的介绍和指导,通过各种栏目将对应方法阐述和表达给学生,会使学生觉得使用教材十分容易,也会使教师用此教材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

2.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存在明显漏洞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育教材存在着明显的漏洞,主要体现为化学实验上的一些问题,比如在教材中的一个明显例子,氯气的性质实验上,教材便采取了将一团玻璃棉放入集气瓶中,再放入两小块纳玻璃棉,导入氯气,就可以进行实验观察,但是实际上这个操作并不能出现什么化学反应,这便是其中的一个错误。其实,在老版的教材中可以得知本实验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是直接将钠放在玻璃燃烧匙上,就可以观察到实验了。

3.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使用操作难度更大

对于使用操作的这一方面而言,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相比会更显得实验难度大,操作难度复杂,比如必修2中的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在旧版教材中,同样显得更加简单,操作便利,新教材便是将简单的化学实验环节难度加大,使实验更加复杂,同时也增加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难度,但实际上属于画蛇添足的环节,让学生理解更加复杂,使教师的教学难度也提高了。

二、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使用对策

1.教师需要对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我们知道,对于教材的使用,并不全是只依靠教材,而是教师根据教材再结合实际情况,比如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经验,教学的教具准备程度,学校教育观念等,因此,教师在使用苏教版的教材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教育更加适合自己班里面的学生,也让教材在学生面前得到更好的使用。在教材的使用上,教师需要多花费心思去思考如何利用好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推进教材的使用。对教材的思考可以进一步开发教材的使用,使其更加适合于教师的教学。

2.以化学教材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我们知道无论是什么版本的教材,都需要理解教材本身,毕竟无论是什么版本的教材,都是各位老师和众多教育专家花费大量心血编写的学习材料,这种材料覆盖着教学老师对于化学的所有知识和智慧,是适合普通学生进行学习的,并不是针对特例学生的教材但并不是让教师不使用这本教材。

3.以问题引出问题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最喜欢,也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强烈的学习心态,教材可以帮助教师把控课堂提问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提问,进行有效文体的探索,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为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师提问时,需要结合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进行课堂提问。当然,教材的提问也是值得学生自我探索的。我们知道,在预习和复习中,教材中的提问至关重要,学生通过教材便可以知道知识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提高提问的频率,也就是通过提问增加提问,这便是苏教版教材使用时可以运用的一个有效对策之一。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是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学科的材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工具。笔者认为能够合理认识教材的优缺点,便会更好地使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也会让教师带给学生更好的教育。笔者同时也认为对苏教版高中化学作文教学进行研究,对提高使用本教材的质量具有深远意义,也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到这个话题,对其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