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共享服务劣势

财务共享服务劣势

财务共享服务劣势

财务共享服务劣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云会计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云计算 SWOT分析

一、引言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这些文献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云会计主要是针对中小型企业而言,而实际上在我国真正将云会计付诸实践并且获得良好成效的恰恰是大型企业集团,比如中兴通讯和中国铁建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标志着云会计已经不是一个理论上或者书本上的概念,更不是只限于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选择模式。当然,笔者也认同,云会计服务模式将是中小型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一种最佳途径。因此,无论是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集团都可以选择云会计服务模式作为其会计信息化的创新实施模式。由于云会计从实践到理论都远未成熟,特别是广大中小型企业,理论上讲,它们本应是云会计应用的主力军,但目前市场响应者为数不多;而对于业已推行云会计服务模式的大型企业集团,究竟应该如何应对云会计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威胁,也是非常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准备运用SWOT分析方法讨论影响云会计服务推进成效的内外部因素,系统分析梳理云会计服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其威胁,为云会计服务的深入推进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二、云会计服务的优势与劣势

云会计服务的优势是指相比较于其他形式的会计服务系统所拥有的超强竞争力以及随之可能带来的超值应用效应,通俗来说,就是指其具有的优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好处;而云会计服务的劣势则是指其具有的不足或者缺陷以及随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通俗来说就是指其具有的不足以及可能带来的坏处。在SWOT分析框架中,尽管是从四个维度来分析问题,但优势以及劣势分析属于前置分析,而机会以及威胁属于后置分析,外部环境因素是通过改变竞争双方的优劣势对比从而为研究对象带来一定机会或威胁的, 这是SWOT分析的基本结构。

(一)云会计服务的优势分析

1.站在单个会计主体上看,云会计服务具有比较成本优势。云会计的这一比较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单个会计主体在会计信息系统的部署实施以及系统运维方面的成本费用开支大大降低,因为支持云会计服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云会计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或购置以及对这些平台系统的维护管理等都不需要由单个会计主体自行来考虑,而是交由专门的平台供应商和系统供应商来筹划与管理,当然,后者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成本也是巨大的,是需要通过向云会计平台和应用系统的使用者收取服务费或租赁费的方式来补偿和回报的。因此根据规模效应原理,对于同一个云会计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来说,只要参与服务的单一会计主体数量越多,分摊到每一个会计主体的补偿成本也就越低,云会计服务的服务费或租赁费自然也就有降低的空间。所以说,云会计服务的比较成本优势是有条件的,也就是其服务对象要达到一定数量规模之后才会显现出来并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当前,许多中小型企业之所以对云会计服务不是很积极响应参加,有多重原因使然,但与目前推出的云会计服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因而也就不具有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有直接关系。而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而言,由于集团总部具有较强的控制权以及行政管理权,因此,他们更容易建成云会计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并且可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让下属企业必须使用这一平台和系统,从而形成规模效应进而显现出比较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当然,大型企业集团部署的云会计平台和应用系统大都属于私有云范畴,而中小型企业所能租赁使用的云会计服务平台则属于公有云范畴。目前,前者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极快,而后者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2.云会计服务模式具有系统运维、应用拓展和升级的巨大便利性。与传统会计信息化模式相比较,云会计的服务对象不用考虑云会计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事项,也不用考虑如何进行系统升级等问题,这些工作一概交由云会计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的供应商来解决,如此一来,在传统会计信息化模式下经常让用户头疼的系统运行故障与运行异常问题在云会计服务环境下很容易就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使用云会计服务平台的企业用户,伴随业务在异地大规模拓展与增长,往往就会在异地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此时在分、子公司所在地只需简单地部署客户端应用的必要环境就可以在云会计服务平台上构建自身相对独立的会计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经过适当的授权,公司本部管理层也可以方便及时地查询获得分、子公司动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这样无形中支持了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展而对扩展后的经营实体的管控却没有削弱。因此,从这点来看,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公司更应该考虑选择云会计服务模式作为其会计信息化实施的重要策略。 3.云会计服务可以推进会计服务的外包或共享,提升企业会计服务的专业水平。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可以借助部署云会计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来支持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而共享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从整个集团范围内来优选会计专业人员进入共享中心为集团所属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会计服务,因此,其整体的会计专业服务水平会有显著地提升。

对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来说,它们可以将本企业的会计工作外包其专门的会计服务公司或者记账公司,而后者可以利用云会计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来执行此项受托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委托方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向受托方提供必要的经济业务原始单据和票据(可以将单据和票据影像扫描进入云会计服务系统,也可以通过客户端人工输入相关单据和票据上的数据来实现),而受托方则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对这些单据和票据进行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账和表)随时随地提供给委托方查询使用。如此一来,企业会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4.云会计服务具有随时随地随设备持续提供的特性,对客户端应用环境的依赖度较低。传统上,企业建设基于两层或三层C/S架构的局域网会计系统,通常在客户端应用时不得不考虑其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限制性要求,客户端对环境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其结果就是随着公司建设不同的局域网系统,客户端应用的环境冲突就会比较明显。云会计服务则与上述应用模式有很大不同,通常在客户端应用时不需要过多考虑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制约问题,任何一个客户端只要其设备能够接入互联网并且有权访问云会计服务系统,客户端的应用请求就能得到充分及时的响应,因此其对客户端应用环境的依赖度非常低。

5.对于建成云会计服务系统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借助云会计服务平台将其部分或全部会计职能外包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云会计服务的实施推进有利于提高其财务监督控制的成效。这首先得益于云会计服务有助于提升企业会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伴随会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会计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监督控制也会更加专业,效果自然也就会更好一些。另一方面,借助于云会计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业务人员、财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层可以跨越时空制约充分进行有效的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监控氛围。再次,云会计服务系统内嵌的控制重点及其自动控制程序也会发挥积极的监控作用,因为云会计服务提供商要面对不同的企业客户,其在云会计系统中所提供的控制流程与控制程序必然会考虑更多企业的合理合法的诉求,因此按照国家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特殊要求要构建云会计系统的程序化控制体系自然会成为云会计服务提供商的一种理性选择。因此,云会计服务系统不仅有助于大型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开展经济活动进行持续有效的动态财务管控,对于中小型企业强化其财务管控力度也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实施方略。

6.云会计服务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实时共享。由于“云端”的会计服务系统具有随时随地随设备供用户进行7×24小时的授权实时访问的特点,因此,用户只需要通过客户端登录“云端”的会计服务系统就可以查询获得授权范围内的会计信息,从而可以保障企业内外部信息需求者实时共享决策有用信息的基本权利。

7.云会计服务有利于形成一种全新的业务财务协同关系,从而打破传统会计分工模式所造成的固有局限性。通过云会计服务模式,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将其所有下属企业的部分财会职能及机构撤销,而改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专门履行相应的职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从属于企业集团本部的一个独立部门,其形式上不再隶属于任何一个下属企业,但该中心通过云会计服务系统可以与下属企业形成一种全新的财务与业务协同关系,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其对下属企业的经济业务反映速度没有丝毫削弱,这是因为集团部署的“云端”会计服务系统可以瞬间完成电子单据、票据(包括纸质单据、票据的影像扫描件)在虚拟网络空间按照既定的流程要求进行自动流转、分派,但对其业务的财务监督控制力度和水平都得以大幅度提升。

对于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云会计服务模式,中小型企业也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的会计服务公司来本企业的财会职能,而后者借助于云会计服务系统也可以与委托企业形成一种新型的财务业务协同关系,由于会计服务公司是市场中的一个独立经营主体,其独立性有一定程度的保证,因此,借助于云会计服务模式,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反映和监督控制的水平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云会计服务的劣势分析

1.站在部署建设云会计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的供应商角度来看,其一次性投入成本巨大,如果不能通过实现“入网”企业用户数量的规模化效应,云会计服务就难以为继。笼统来说,云计算投入包括三个层次的投入:基础设施级服务的投入、平台级服务的投入以及软件级服务的投入。基础设施级服务的投入主要用以完成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设备集成工作,以便服务对象可通过互联网获得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服务;而平台级服务的投入主要用于构建软件开发的平台并将其作为一项服务内容提供给服务对象;软件级服务的投入则是指供应商通过互联网部署专用会计软件而必须承担的成本费用。一般而言,一个云会计服务系统的建成最起码需要有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的投入保证,也就是说必须要完成基础设施级服务和软件级服务的提供。当然这两个层次的投入并不必然由同一个供应商承担。不管是由单一供应商集中统一投入建设还是由两个以上供应商分别投入建设,其一次性投入的成本都需要通过被服务客户数量的规模化效应来补偿并最终实现盈利。

2.云会计服务具有天然的安全与风险隐患。毋庸讳言,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应用都存在这种天然的劣势,信息泄露、隐私权被侵犯、数据遭黑客窃取或被病毒破坏、企业商业机密遭受云会计服务供应商内部员工的“黑市交易”等乱象都是这种劣势的现实表现,这也许是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担心或畏惧应用云会计服务的主要原因。

对于云会计服务来说,也许更大安全与风险隐患在于海量数据的集中和会计应用程序集中之后可能面临的灾难问题:火灾、地震发生怎么办?竞争对手攻击集中的数据或程序怎么办?瞬间访问系统的客户数异常巨大所带来的并发控制问题怎么办?会计应用程序出现未被测试环节发现的“bug”造成大面积应用出故障甚至瘫痪怎么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3.云会计服务容易滋生新型的委托问题,致使被服务客户成本加大。云计算三个服务层次已经非常明显地告诉我们,从服务主体到服务对象实际上就是委托关系,每个服务层次都存在不同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因而委托关系随着服务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在每个委托关系中都存在委托者和者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从而都会产生成本的问题,服务层次的委托链条越长,最终被服务客户所需承担的成本就会越大。

三、云会计服务的机会与威胁

在分析了云会计服务的优势与劣势之后,我们再来简单分析其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前面已经提及,在SWOT分析框架中,机会与威胁分析属于后置分析。

(一)云会计服务的机会

云会计服务模式只是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形式之一,企业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或选择其他比较传统的会计信息化模式,比如通过自行购置商品化软件或者定点开发专业会计软件,并由企业自身负责构建软件应用基础平台来实施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那么,当前云会计服务的发展会面临哪些契机呢?本文认为云会计服务至少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发展机遇。

3.大型企业集团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迫切需求是云会计服务发展的重要机遇。当前,大型企业集团为了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管控力度,整合集团财务资源,“降本增效”提高集团整体竞争力,以便能够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都纷纷从管理创新上找出路,于是,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便成为许多集团高层的普遍共识,而为了将分散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的分、子公司的经济业务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统一核算与监督,构建云会计平台与会计应用系统就成为企业集团的必然选择。

(二)云会计服务的威胁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云会计服务的威胁概要归纳如下:首先,最大威胁来自于观念的陈旧以及企业用户对云会计服务缺乏完整、正确的认识,如云会计服务不容易把控,企业会计机密容易泄露,云会计服务会很昂贵,等等。在这种观念和认识下,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策略选择上就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比较保守的信息化模式;其次,互联网现实存在的较高的安全可靠性风险也对云会计服务的推广应用构成很大的威胁,这一点运用劣势分析部分的逻辑就很容易证明;再次,互联网环境下产权界定复杂以及对各种产权关系的保护性制度的缺失所导致的侵权容易、维权很难的尬尴现状,也对云会计服务的普及应用构成极大的威胁。

四、推进云会计服务的政策建议

财务共享服务劣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 共享服务中心 建设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将集团企业内部各子企业分散进行的、某些重复性的会计业务在共享服务中心内统一进行流程化、规范化地集中财务核算和报告,以达到企业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的目的,促进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主要优势

(1)财务管理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得到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集团内部所有子企业或同类型子企业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改变了以往各子企业处理同样业务标准不同、时间不同、质量不同的状况,优化和消除了子企业冗余的、不规范的处理流程,使集团整体财务管理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得到提高。

(2)企业管理成本得到相对降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各子企业不同财务岗位分散处理的业务统一流程化处理,减少了人员数量和中间管理审批环节,相对降低了管理成本。

(3)企业整合能力得到提高。随着经营战略和内部改革改制需求的不断扩大,企业间或企业内部各子企业兼并、重组、新设的工作任务越发繁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快速地将这些繁杂的工作统一进行处理,提供辅助服务,将管理人员的精力放在企业核心业务中去,从而提高企业快速整合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存在的主要风险

(1)认识理念上存在误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也不是所有企业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可以实现企业所有财务数据标准化和流程化操作。另外,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置的城市地点和其他因素所致,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不一定就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2)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维成本上升较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有一套强大的信息系统和专门的运维人员作为支撑,这需要企业较大的信息化投入,容易增加企业的负担。

(3)财务人员队伍可能出现流失。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基层单位财务人员面临工作地点调动、业务转型、沦为“辅助岗位”、工作兴趣降低等多重困难,容易造成部分财务人员离职,财务队伍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4)业务部门的满意程度可能会降低。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财务的报销流程及报销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服务将从面对面变成了异地服务,可能会增加传递链条和传递时间,一旦管理不当,容易出现业务部门不满意的风险。

四、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议

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统一规划原则。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集团企业集中化、精益化管理在财务方面的一个体现,是集团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必须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做好顶层设计,使集团企业各级管理者深刻了解和认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工作定位,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尽量减少实施过程的阻力,提高各类人员参与变革和接受变革的主动性,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构建初期就具备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2)分步实施原则。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基础和信息化基础,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要认真评估企业自身管理和信息化现状,分步骤、有计划地解决多系统“孤岛”问题,以业务财务驱动为基础,加强业财系统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提高企业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搭建业财一体化管理平台,合理确定和优化业财处理流程,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范围,为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3)人才储备原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除了需要处理基础业务的大量员工外,还要有一批精通业务的财务人员梳理相应的流程和架构。这些人员对内可以对基层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对外要能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所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时,就必须考虑相应的人才储备和选拔,加强对基层财务人员转型,实施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的激励绩效机制,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稳定,运转高效。

参考文献:

[1]李嘉.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路径探讨[J].财会通讯,2009(23).

财务共享服务劣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

一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意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指起点均得或机会意义上的均等,是一个按不同区域分阶段逐步推行的过程,并在全国范围内最终实现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无能享有水平大致相当的公共服务。

民族地区人口虽少但面积广阔,并多处于边疆地区,是我国与周边国家联系的主要纽带,对我国的安定统一具有战略意义。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的基本组成部分,关乎全国整体发展和共同富裕。它既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战略,也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构建

1.构建主体功能区的科学规划与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补偿相结合的政策调控机制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和经济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民族地区地域资源优劣势并存。面对机遇和威胁,将优势和劣势进行战略性的分析,化劣为优,规避威胁,抓住机遇。

党中央和国务院近期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科学定位和开发的战略。这对生态资源多样化、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及资源十分丰富的民族地区来说,是切中要义的科学设计和战略指导。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思想,主要把民族地区范围内不同区域按照各自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功能定位,发挥不同的资源优势,整合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涉及不同区域内的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模式选择,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选择又给相应区域带来经济发展快慢、得失多少的局面,必然导致发展不公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忽视而引发的很多社会矛盾变得更为复杂尖锐,这种局面与共同富裕目标背道而驰,也会使已有成果丧失殆尽。把科学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充分结合起来,使民族地区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其公共服务发展提供条件。

2.构建纵向多层转移支付和横向多元互惠相结合的立体式帮扶机制

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自治地方政府和人民管理本地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不意味着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的“自理主义”。要真正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级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和支出的比重,更要逐步建立健全明确规范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按照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缺口科学配置转移支付的比例,做到不浪费,又能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最优效果。但单纯依靠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是难以为继的,“国家主义”也并非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唯一出路。如果说“自理主义”是“点”的机制话,那么各级政府转移支付的“国家主义”可以看作是“线”的机制,公共服务发展还需要网络的治理,点或线的机制抑或两者的有机结合,仍不足以支撑其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调动全国社会各界力量,逐步完善以中央政府为引导、各级地方政府互相协作,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横向多元互惠帮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到以公共服务规划、指导、协调、监控和评估为工作重点;采用国家宏观调控等方式引导地方政府之间加强横向对口支援,利用财政倾斜和税收减免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事业、民间组织及个人进行跨区域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扶植公益事业组织、让具有公益精神的组织和个人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中贡献他们的力量。

3.构建政府与社会、市场相结合的网络治理机制

民族地区政治改革的滞后性将成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瓶颈;民族地区复杂的环境和公民文化素质不高的客观现实制约着社会发育和成长;落后的经济形态、粗放单一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要改变这些因素造成的困境,民族地方政府职能要转变到以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逐步成为社会发育和市场发展的服务者和引导者。发挥其自治权的优势,以引导型政府为目标来加强自身的改革,促进和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和市场的良好发展,加快形成民族地区政府与社会、市场网络治理的局面。

4.构建外来人才引进与民族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人才管理机制

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竞争的劣势地位造成人才流动和地区发展的不良循环的“马太效应”。地区间的竞争和发展取决于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一直以来国家和各级民族地方政府致力于培养和利用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层次民族干部,倡导并通过政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人才稀缺的地方去。这些政策保证了民族地区发展所需的一些人才,但仍是缺乏的。人才缺乏的,主因是人才开发和管理机制的弊端。民族地区实施自治,体现在人才使用方面的民族化,其积极作用是能够任用真正充分了解当地人特定需要的人来管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形态转型及参与未来竞争所需人才质量和数量看,不同层次的外来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用是其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的人才开发和管理机制对民族地区来说,是十分紧迫的。

参考文献

[1]迟福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之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美〕保罗·乔伊斯.张文礼等译.公共服务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高培勇.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勾画“路线图”—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公共财政建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财务共享服务劣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会计;互联网;信息安全

互联网的普及优化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它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网络以其高效、共享、互联等绝对优势迅速融入到各个领域之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相比于传统会计,网络会计在其基础上,对会计假设理论进行了扩展和更新,具有更广泛的经济核算业务、更快的会计处理速度。充分发挥网络会计的优势必能给企业带来更快的工作效率和更大的经济利益,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局限性和弊端,导致网络会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劣势。

1网络会计的优势

1.1会计处理速度更加迅速

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不仅提升了会计账务处理速度、财务报表编制速度、会计档案收集整理速度,同时还能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由于计算机网络不仅能够大量存贮信息,并且能以低成本、高速度、自动化、精确地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打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为日常管理提供更为详细、更及时的信息。如大量的会计信息可得到及时记录、汇总、分析。可随时查看、报送报表。行业、地区实现网络会计后,既提高了经济信息资源的及时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共享程度,又大大提高了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率。

1.2会计信息提供成本降低

网络会计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交易成本、审计监督成本,同时使会计信息资源更加充分地共享,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企业无纸化管理,既能降低和控制管理成本,还能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客观、智能。

1.3智能服务、信息共享

全球信息网络化趋势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会计领域而言,网络提供的电子化服务的特征为:智能化服务、开放式资源共享、模块化动态组合。网路会计下充分充分体现了会计这一应用学科的个性。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电子化服务技术,使其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动查找、跟踪各网站上的会计信息资源,进行应用间的相互沟通,充分利用其共享会计信息资源。

2网络会计的弊端

2.1会计信息资源质量存在问题

互联网具有隐蔽性、虚拟性、不确定性等不可否认的缺点,因此网络会计信息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互联网为我们提供大量会计信息资源的同时,也扩散了一些虚假的、不可靠的会计信息。而网络信息来源广泛多样且具有隐蔽性,这又使得会计信息作假更容易,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迷惑了信息收集者,也为信息收集工作带来风险。电子票据、电子凭证、电子账簿的出现,一方面有效避免了人为手写的疏漏,另一方面也存在对这类电子单据修改不留痕迹的缺点,导致权责不明晰,带来财务风险。

2.2网络会计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和多变性,各类信息的获取、传递、都变得非常容易,这样就存在信息安全漏洞,带来很多未知隐患。首先,网络会计软件本身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就为一些不法分子攻击网站、盗取财务信息、窃取商业机密提供了可能;其次,计算机系统本身很脆弱,需要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一旦计算机系统发生未知故障,感染病毒等,将导致整个会计信息数据的丢失、网络系统瘫痪;再次,会计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和方法,很容易导致信息泄露、资源外流。

2.3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网络会计问世之后,在此领域内的犯罪行为也相应的增多,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条文并不是十分完善,难以针对网络会计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及时、恰当、合理的处理。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为立法执法增加了难度,但这也是网络会计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之一。

3针对网络会计的弊端提出几点建议

3.1强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财务数据从录入起,就要明确岗位责任,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录入数据的工作应当由多人分担完成,之后还要由专员进行必要的校验,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同时做好会计信息日常操作管理,如果会计信息发生变动,应先向上级提出修改申请,确定修改责任之后再修改,坚守内部牵制制度。

3.2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观念上的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信息安全培训,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对网络会计软件定时更新换代,定时对计算机系统查杀网络病毒。再次还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对重要的财务数据加密或设置访问权限,防止财会信息泄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3逐步建立健全网络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应当尽快逐步建立健全网络交易的法规,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有法可依是有法必依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网络会计信息真实、口径统一、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跟随互联网这把双刃剑而诞生的网络会计虽然具有一定的弊端和不足,但是相比与传统会计而言,它的优势不言而喻。我们应当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完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网络会计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经济生活。

参考文献:

财务共享服务劣势范文第5篇

    第三方理财机构在面临巨大的市场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竞争时况,不断发掘自身优势,寻找并改进劣势,客观认识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完备的策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优势Strength

    1、科学的理财方案设计理念和创新的理财服务模式

    第三方理财强调以保证个人一生享受高品质生活为目标,长期、个性化的规划,以满足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预期支出,细至教育计划、退休金计划、结婚计划、购房购车计划、遗产计划等的投资计划,而非追求短期的资产增值。

    2、坚持第三方中立性、无偏见的立场

    保持第三方的公平公正的独立性,诚实守信,一切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遵守职业道德和依靠职业素质,为客户提供客观的咨询方案,决不会像其他金融机构推销和代销金融理财产品。

    3、充分的市场层次细分

    针对个人收入的地区差异、行业差异比较明显,收入分配差距悬殊,不同收入层次以及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对个人理财的内容、方案设计要求大相径庭,第三方理财进行了充分的市场分析和市场层次细分,提供客户最合适的理财方案,弥补了商业银行流水线式理财服务的不足。

    4、无准入门槛的制约

    默认的高门槛将成为普通百姓体验金融机构优质理财服务的拦路虎。据了解,国内商业银行都有设置相应理财服务的起点金额,如5万、10万、20万不等,而外资金融机构谋求中高端客户,开户金额低于20万的普通客户,将很难享受到外资理财的优质服务。

    二、劣势Weakness

    1、在国内起步晚,专业理财人才稀缺

    在亚洲,目前已有CFP约7000人,而香港、韩国、印度都是在2000年后开始引进CFP考试,随后个人理财业务才在中国民间蕴酿,理财金融师德培养才刚刚起步,其中上海、北京和深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三方理财机构在当地纷纷建立,但某些地区至今还较少人问津,做到全国理财市场普遍接受第三方理财尚需一段时间。

    2、理财人员职业道德问题

    金融业是一个容易让人浮躁的行业,从业人员成日面对大量客户资产,很难做到公平公正,保持平和的心态,抵挡不住某些机构不合理的佣金诱惑,易发生违背职业道德准则的事件,对第三方理财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三、机会Opportunity

    1、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近20年来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存量增长了200倍,年均名义增长率达到30%,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相关的理财服务市场将会空前地繁荣壮大。

    2、国内个人理财服务尚未成熟

    受制于国内金融机构不能跨业经营,银行等金融机构理财服务往往过于偏向某方面。如银行理财引导客户投资大多推荐购买开放式基金,因为代销开放式基金是银行业务。而第三方理财与金融机构无直接关系,选择投资可横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甚至创业投资等,填补了国内金融机构的空白。

    3、理财师资格认证逐渐规范

    近几年,金融理财资格认证制度的引进,加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将不断促进我国理财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理财这个大蛋糕也将吸引更多具有职业敏感性的证券、保险、银行业等专业人士投入第三方理财行业,逐渐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理财规划师。

    四、威胁Threat

    1、国内投资理财观念仍未转变

    在北京、上海等地第三方理财发展迅速,但其他地区方兴未艾,人们的投资理财观念仍较传统,更信任商业银行、证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而对第三方理财认识度还不够。如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打造第三方理财的品牌信誉,赢得人们的普遍关注和信任,是第三方理财发展的一个关键。

    2、外资理财机构介入

    外资理财机构有在国际金融市场上100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优势,拥有卓越的财富管理能力和硬实的品牌形象,国际市场期权和期货挂钩的理财产品,成熟的客户关系管理,相比之下,国内理财机构都是明显滞后的,如何向外资理财机构取经,提高国内理财服务质量是迫在眉睫的难题。

    3、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尚没有健全的模式条款保证理财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同时约束从职人员的法律法规也相当有限,应加快相关立法进程。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