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实训心得体会

财务实训心得体会

财务实训心得体会

财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实训地点:本班教室

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模拟实验培养我们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个星期的会计手工实习。我们按手工记账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全仿真性的了解。

实训中,我们组织三人一组。由一个组长带领两名组员组织和指挥实验小组会计模拟实验的操作。

首先,我们根据实验资料中的经济业务摘要编制会计分录。然后设置t字账,编制科目汇总表、开设总账、登记期初余额、且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并结账,最后根据总账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在我所在的小组中,我担任写分录、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登记记账凭证的工作。在登记记账凭证时,我自以为对单据等并不陌生,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还是出错了,例如,借方科目的金额写到贷方科目去了。存根联忘写日期等等,还有在写分录的过程中,感觉都是在学习理论知识见过的,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真正轮到自己做的时候,却是错误百出。有时看错了金额栏的位置,明明是在千位却写到了万位,导致数字错误,有时忘写会计科目的明细账,有时没注销空白的金额栏等。有时候登账时特别是三栏明细账,由于明细项目太多,金额栏紧凑一不小心就会把数字填错。但是在经过几天的熟悉过程之后,错误就慢慢的减少了,而且手工操作的速度也有提高。虽然实训这几个星期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之中,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心得体会:通过本次模拟实验,培养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了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且理解到会计人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细心。对于每天和一大堆数字打交道,绝不能出一点点错,要知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零点零几的差别,有可能造成与实际很大的距离。会计人员还要时刻注意了解会计准则,会计法规的变动情况,对于税率,比例,国家政策的变动一定要明确的认识,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财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人员;集约化;机制;培训

作者简介:田秦荣(1970-),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人力资源部,副教授;段骅(1968-),女,陕西大荔人,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人员培训部,副教授。(陕西 西安 710032)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50-02

近年来,国网公司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推进,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加强财会人员的培养、锻炼,提升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笔者对电力公司目前财务人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财务人员培养机制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财务人员培训体系,以期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形成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财务人才队伍,为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有效提升公司系统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一、财务人员培训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财务人员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人员培训学习内力不强和培训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财务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不清晰

虽然公司每年按照规定按部就班地安排培训,但是无法真正地实现“按需”的要求,对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不强。员工职业发展空间比较狭小,无法为个人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条件,使员工的奋斗目标不明确,职业生涯平淡而缺乏活力。

2.财务人员工学矛盾突出

近年来,随着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财务人员实际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工作难度、强度高。另一方面,公司系统大多单位财务人员配置不够,普遍存在兼岗、一人多岗的情况,造成财务人员工作繁忙,参加集中培训的精力和时间不足,参加培训的热情不足。工学矛盾一直是财务人员培训的突出问题。[2]

3.财务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模式单一

目前,财务培训缺乏科学的培训体系,无法按照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概念。

(1)培训需求分析机制不完善。公司在考虑年度培训课程安排时,往往忽略了将企业战略目标和职工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职工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对课程知识被动接受或敷衍以对,培训效果不理想。

(2)培训内容片面,没有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财务培训偏重岗位业务培训,忽视了管理能力、资本运作、风险防范、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忽视对财务人员思想观念、态度、人际交往以及心理健康的培训,导致财务人员不善于与业务部门打交道,不善于应付工作压力,缺乏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3)培训方法和手段单一。在培训教学方式上,大多数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方式,培训手段单一。理论灌输多、实践考察少;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多,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少;集中培训多,实地考察少;传统手段多,现代化手段少,缺乏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建立财务人员培养机制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财务人员培训体系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财务人员培养机制

1.建立分层次、差异化的财务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培训需求侧分析,将财务队伍按不同需求和培养重点,划分不同的层次,如按照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不同,可划分为针对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财务骨干(基层财务人员)和新入职人员。[1]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方式和培训时间,形成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各类人员提供学习锻炼机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以财务负责人和财务骨干的培养为重点

财务负责人和财务骨干是财务队伍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对整个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示范和推动作用。要把开发培养财务负责人和财务骨干作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切实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好。[3]

(1)财务负责人的开发培养。财务负责人是引领财务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应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大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加强领导人才的开发培养。规范财务负责人任职培训、轮训制度;完善挂职锻炼和学用结合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领导干部交流锻炼;改进和完善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制度等。

(2)财务骨干的开发培养。研究实施独立于管理专家的财务技术专家序列;采取专题进修、课题研究、参与国内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精选一批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骨干,委托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进行专业学位学历教育、培训进修;选派优秀财务人员到公司本部挂职或在基层单位担任财务负责人助理,结合实践锻炼。

(3)发挥财务骨干的带动作用,培养新生后备力量。鼓励职业资格较低的员工与财务骨干签订师徒协议书。通过签订师带徒协议,制定和落实培养计划,形成师徒携手共进的传、帮、带良好氛围。师带徒活动是带动财务人员人才队伍梯次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建立财务人员四维财务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对其成员为达成优秀绩效所应具备的核心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等的综合要求。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培训,能够从胜任力模型着手比照员工自身的不足之处,通过培训和培养等手段,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从而达到岗位要求。由于胜任力模型中体现的特质可以预测其未来的工作表现,所以基于胜任力的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通过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培训方法,不仅能够发现员工的不足,有针对性培养员工的核心能力,激发并强化员工的优势与潜能,而且能够为企业储备核心人才作出贡献。根据四维胜任力的基本架构,针对公司财务职种建立组织胜任力、通用胜任力、职业胜任力和岗位胜任力四维财务胜任力模型构架,见图1。

通过战略文化演绎法,借鉴权威专家研究结果,分析财务集约化管理下财务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以及针对岗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需求分析,确定组织胜任力、通用胜任力、职业胜任力和岗位胜任力的具体指标,作为培训体系建立的依据。

四、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财务人员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的建立是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策略制定出来的,是支持员工综合能力持续开发的体系,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培训体系是员工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1.构建基于财务胜任力的培训内容体系

培训内容的分类依据胜任力模型中的职位群划分,确定与之对应的培训内容。培训可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离岗培训。岗前培训的对象为入职的新员工,主要目的是使其尽快熟悉组织文化、结构设置、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及上下级汇报关系。在岗培训通常可分为管理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通用知识培训和态度培训四类。培训的形式可以采用授课、拓展、外派脱产以及员工自我培训等。转岗培训的对象为进行了岗位轮换的员工。由于不同职位设计的职责与工作流程有一定差异,对于变化部分的工作内容需要进行短期的培训指导。离岗培训的对象为绩效表现待改进的员工,主要针对技能提升及态度方面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

2.构建基于财务胜任力的培训课程体系

根据财务人员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分项分解分级并具体化,形成一系列阶梯式培训课程规划,不同的阶梯不但覆盖同一岗位不同层级标准,甚至能覆盖上下岗位层级。只有这样的培训课程规划才能具有培养个体成员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强,而且成体系,使个人发展有方向,同时有助于公司人才梯队建设。

在培训课程体系中,对于支撑组织胜任力的课程可以统一设置;对于支撑通用胜任力和职业胜任力的课程,对不同类型的人员按照等级标准设置不同的课程,按照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不同,可划分为针对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财务骨干(基层财务人员)以及新入职人员;对于支撑岗位胜任力的课程,可以按财务人员的岗位和业务技能需求不同进行设计,可以以国网设定的专业岗位为参照,将财务人员划分为成本管理、基建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电价管理、税务管理、资产管理、报表信息化管理、农电管理、出纳等,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培训安排。结合各岗位在各胜任力指标上的重点差异,分别设计对应的培训课程,形成分级的《课程目录》。依据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人员特点和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分布与组合,梳理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

3.构建基于行动学习的课程外培训体系

行动学习是员工培训开发中最为常用的方法。这是一种动态学习的方法,当发展对象为现实中的问题寻找真正的解决方案时,最有效、最持久的学习也就产生了。可参考的员工培训发展方式见表1。

4.建立内部、外部专家和能手构成的培训师资库

在培训体系中,师资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培训师资库的建设情况将直接影响培训体系是否能有效运作。培训师资库中可分为内部师资和外部师资。

(1)内部师资。从企业成长起来的培训师由于长期在企业内部工作,与学员的工作更为贴近,在培训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与认知,能够更好地理解学员所处的环境及所存在的问题。由这些培训师针对企业的现状编写培训课程并进行讲解,正能切中要害,针对性较强,培训效果也会更加显著。内部师资的主要来源是相关岗位的专家能手、业务骨干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人。为鼓励内部领导、专家、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尽快成长为企业内部培训师,应建立内部培训师的长效激励机制。可以提供给内部培训师参加外部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以提高其培训效果。

(2)外部师资。外部师资主要包括专业培训机构的优秀企业培训师、高等院校的教授名师和专家,以及省公司培训中心的专业教师。对于培训中心的专业教师,应结合培训中心培养方案在财务部门为其提供挂职、顶岗实践的机会,帮助专业教师贴近企业实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

总之,通过建立财务人员培养激励机制,构建全面、有效的财务培训体系,引入熟悉电力企业财务过程的培训专家、能手,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一定可以建立起适应“两个转变”及“三集五大”体系的电力公司财务队伍。

参考文献:

[1]田秦荣,段骅,刘艳丽.电网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创新研究与实践[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57-60.

财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建设高职财经类实训室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特色,必须突出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就能顶岗工作,这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优势。因此,教育部要求各学校建设与专业相应的实训基地,是完成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另外,还要把学生带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些都构成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因此,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需要高额经费支持。如果资金来源单一靠学费收入的渠道,显然会投入不足。

2.实训室重复建设的问题较为突出

财经类专业涉及面大,专业众多,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系,在构建专业实训室时,往往大而全,重复建设严重。表现在每个系都有自己的专业实训室,每个专业都建有专项实训室。这种筹建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同系之间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使一些财力不足的院校望洋兴叹,实训室的建设成了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

3.实训室的构建模式单一,综合性差

由于专业实训室分属不同的系,各系之间的实训教学资源没有很好的整合、综合利用,学生只得到了专项训练,而综合训练功能不齐全,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难以提高;同时,实训模式单一,很多财经类实训室都是软件加电脑,也难以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4.高职财经类实训室开发有待于创新

校内财经类实训室的功能,具体包括三种:教学功能、培训功能、生产功能。我们只是充分利用了教学功能,而其余两种功能并没有开发,即使开发了也是很少一部分的。因而流失很多经济效益与价值。例如,校内实训室一般不对社会开放,也没有生产任务。所以,实训室利用率低。学生只有上实践课时才来实训室,无实习课时,那些数百万元或上千万元的设备就闲置起来。

二、在建设高职财经类综合实训室时,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1.财经类综合实训室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实现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

构建财经类综合实训室不仅要覆盖本校所开设的所有财经类专业实训项目,而且也要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实训和科研服务。

注重综合实训与课程实训相结合。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有些内容可单独进行短期实训。如在讲授有关电子商务的内容后,提供一些相关网站给学生进行实际操练。有些内容则可以集中在一两个月内进行综合实训。如在学期的最后四周安排学生到连锁企业的各个岗位上轮转,实地学习商品采购、陈列、促销、理货、收银、盘点等基本作业,熟悉各项业务的流转程序,学会操作现代化的信息系统。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和合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共享性还应体现在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建设各方本着“自愿、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以资金、土地、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相关设备等入股,实行股份制合作或者其他协议型的合作。也可以校办企业的形式建设实训基地,或与学校联系紧密的企业专门设立教学管理机构来统筹学生实训的教学与管理,同时作为企业的培训基地等等。

2.财经类综合实训室要紧跟国际国内财经发展动向,有较好的前瞻性,兼顾先进性和应用性,为产学研提供服务

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应具有前瞻性。如,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电子物流、网上银行等悄然兴起。因此,实训室应设立相关的项目,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3.注重模拟实训与实战相结合

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一般将参与企业和社会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参与实训教学场所担当的角色没有实际的社会意义,只是对该社会角色的一种模拟体验。可通过引进一些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营造出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活动氛围,通过扮演不同职业角色,熟悉不同岗位的职责,让学生在特定的背景下身临其境地去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思路和方法,以缩短学校和社会间的差距,达到使学生较快胜任岗位工作的目的。

4.建成后的财经类综合实训室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与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创业园、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及职业技能鉴定站等组成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构建高职财经类综合实训室模式

1.体系:构建一套与理论教学相平行的实训教学体系

(1)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将学生的培养能力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种,使之与综合实训开发的项目相对应。

(2)对现有的实训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组建全校性财经类综合实训室,可采取集中管理模式,由院领导统筹,由主管教学的院领导分管,成立“财经类综合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由实训中心会同系部制定,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该实训中心在深入研究现代流通服务业的特点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单一实训模式。将原来各系部、专业的独立的实验实训室进行功能上的优化和整合,依托校园网实验管理系统,创建了集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工程――“财经类综合实训室”。实际构建时应针对各高职学院所开设的财经类专业的种类,如根据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特点,可下设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连锁经营、财务与投资、市场营销、现代商务策划等6个实训中心,通过学院畅通的网络平台,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将各个不同功能的实训室集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统筹安排全院内实训教学计划,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

(3)在条件成熟时,实训室应争取办成实训中心这样的实体,类似于分析测试中心,对各院校、企业提供实践或培训班服务。

2.场所:营造一个仿真、全真的职业环境

模拟工厂企业和生产现场的工作场景,努力营造现代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理想的职业技能训练场所。

(1)“仿真”实践教学:利用实训室建立的模拟环境、场景及实训室安装的相关软件,模拟企业(公司)经营、政府审批的整个业务环节和流程,达到了解企业经营和政府审批过程的目的。

(2)“全真”实践教学: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园,内设学生营销公司、实验商场、动感地带品牌店、自行车吧等业务部门,提供必要的资金,让学生在适当的范围内开展真实的经贸业务;同时,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如国美电器、百货大楼、梦之岛等大商场)顶岗实习,让学生参与企业营销策划、网站建设等经营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3.管理:对内企业化管理,对外准市场化运作

所谓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就是在学院内以实训室主任为部门经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现代企业的理念与价值观,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实训内容与项目来源于企业,实训方式、过程企业化,实现科学管理。对外实行准市场化运作是指按市场化要求进行实训成本核算,加强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以及学生管理,部分子实训室可采用租赁制,确保实训教学优质高效;全面向社会开放,企业可利用实训室作为人员培训、软件开发等的基地,其他院校也可利用实训室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从而缓解我国教育资源不足以及资源分散的矛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财经类综合实训室的建设可采取与企业、学校协作建设的模式。学院作为财经类流通服务业的牵头人,可与当地大、中型商贸企业,达成共建财经类综合实训室的共识,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协作关系。协作单位为实训室提供兼职教师,参与实训室建设规划、实训项目开发、实训设施选型、实训教材建设、实训质量评价;企业的富余设备和最新设备优惠租赁给学院,负责向协作院校提供就业信息,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协作院校的毕业生。“财经类综合实训室”以最优惠的方式为协办院校、企业服务;按协办院校的要求进行教学,按照企业的要求提供“订单式”培养服务;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等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实训费按投入与消耗比例,由双方根据具体的实训时间、内容、要求等共同协商确定。

4.师资:建立一支精干的、双师型、实训教学队伍

(1)通过校企互聘等形式,培养一批适应财经类专业实训教学的教师。一方面从企业引进必要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即由学校出面聘请校外实训基地的经营业务骨干作为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向企业推荐等方式,让企业聘请我们的中高职称教师到企业兼职,作为企业的兼职经理或研究人员,以此形成一支实践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对每一位专业教师进行了专业方向定位,明确各自承担的实践指导任务,并要求教师先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通过高职称教师作访问学者、初级职称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手段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专业教师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

5.未来的构建模式:建设专业服务公司型的财经类综合实训室

财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基本情况

(一)培训计划完成情况

村级财务问题历来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问题。为保障农村财会业务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顺利进行,去年,我县结合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刚颁布施行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的现实状况,制订了农村财会人员20__-20__年三年业务培训计划。今年培训的对象主要有:

1、业务还不够熟练的村会计、村报账员、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

2、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会计;

3、各乡镇农村财会业务辅导员。

今年计划培训学员166人,实到161人(其中:乡镇财会业务辅导员1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人员36人、村级财会人员115人),计划完成率为97%。

(二)培训方式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教程》为主,以《新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材》为蓝本,编印《__农经》培训专刊,采用投影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三)培训内容

1、__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

2、__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3、__县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办法;

4、__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票据使用管理规定;

5、__县村级集体财务“村账乡”操作指南;

6、会计分期与权责发生制;

7、会计凭证;

8、会计账簿;

9、《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之会计科目对比;

10、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报表;

1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四)上岗证办理情况

培训后,经考试合格,新办理农村财会人员上岗证123本,通过年审38本。

二、主要成效

(一)通过培训,强化了学员对财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员贯彻落实财会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规范了会计核算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推进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进程。

(二)通过考试,增强了学员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效对接的结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进一步为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通过办班,拓展了农村最基层的财会人员与各级主管部门的沟通渠道,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错误的纠正和工作方法的改进,不断夯实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基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农村财会辅导经费未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或者预算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农村基层财会业务培训工作举步维艰,常常“节衣缩食”,一是培训次数少;二是培训时间短;三是培训内容尽量缩减。加上参训学员业务基础差异大,文化素质与个体接受能力不一,造成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培训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二)村级财会人员变换比较频繁,究其原因:一是村(居)委会干部每三年一次的换届选举,原财会人员可能得到提拨重用,也可能因此变换岗位,还有可能落选,如此等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级财会人员岗位的不稳定性;二是少数村级财会人员的任用和变换存在主观随意性,不按程序办事,破坏了农村财会队伍的相对稳定。这种现象的存在,难以保障村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长期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和层次。

(三)乡镇农经机构与其他机构合并,职能混淆,人员紧缺且兼职过多,指导与监督难以到位。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经站已与乡镇其他农业事业机构一同合并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一定程度上造成职能混淆,职责不明,队伍不专一。同时,在乡镇农经站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后,每个乡镇基本上只保留了2名以下农经工作人员,与当前农经工作职能极不匹配。相反,在乡镇农经工作人员极其紧缺的情况下,乡镇农经工作人员还全部兼职了乡镇其他各项工作,比如会计、出纳、统计、纪检、民政、医保、妇联、能源、计生工作组、驻村等,而且往往本末倒置,兼职工作成了专职

工作,本职工作反变成了副业,非常不利于农经工作的开展,对村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会业务的指导和审计监督很难到位。

四、建议

(一)将农村财会辅导经费足额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农村会计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加快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步伐。

(二)保持农村财会队伍的相对稳定,严格执行“村级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必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县农经站备案后执行”的规定,严禁出现农村财会人员因秉公办事等遭遇打击、报复的事件发生。

(三)加快农经机构改革进程,确保乡镇农经机构队伍与新时期农经工作的职能相匹配。一是恢复乡镇农经站的单独设置,确保乡镇农经队伍的专职专用;二是将基层农经部门尽快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畴,赋予农经部门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三是适当增加乡镇农经工作人员编制,根据乡镇管辖范围的大小按3至5个名额配齐配足乡镇农经工作人员。

财务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经费,缺失,修补路径

对于体育院校而言,运动训练和教学、科研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内容,因此运动训练经费的管理自然成为体育院校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沈阳体育学院近年来在运动训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主培养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队,代表国家先后参加了多届冬奥会的比赛,取得了一枚金牌、两枚银牌的优异成绩。单板、滑冰、拳击、跆拳道等专业运动项目和板球、橄榄球、脚斗士等业余训练项目也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充分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同时也给相关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目前我院运动训练训练经费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缺失现象,如管理动力的不足、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管理制度的漏洞等。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修补路径,才能使得运动训练经费管理趋于正常和高效率,从而保证运动训练的高水平、质量进行,进而促进学院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同时也为体育院校运动训练财务管理提供积极而有益的借鉴。

1运动训练经费管理制度的缺失

1.1运动训练经费动态化特点导致财务宏观管理的混乱与失序。所谓运动训练经费的动态化,指的是由于运动项目经常发生突发性情况而相应产生的随机性结果,如由于自然性事件致使运动队的正常生活费用上涨、由于物价调整等社会性原因致使运动队旅差费用大幅度增加、由于运动员的意外受伤进而产生的医疗费用等,以及其他突发性事件衍生的费用。虽然对于这些不可预知现象在预算管理上有所准备,但毕竟不可能完全达到应付自如的境地,因此反映到高校财务宏观管理层面上,就是给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调控等行为带来混乱性的后果,甚至导致财务宏观管理处于疲于应付的困难局面,从而形成财务管理失序、财务核算失准、财务监督失位、财务信息失真等不良局面,显然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和全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为各种违反财务管理的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1.2运动训练经费特殊化特点导致财务监督职能的虚设。作为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无疑是展示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具有“窗口”的示范意义。能够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项目,自然而然拥有一定的特殊地位,使其具有一种特别的话语权和支配权,因此在财务管理上延伸为一种特殊化,使得财务工作者的核算职能加强而监督职能弱化,久而久之形同虚设。这种情况容易使得某些优秀运动队无形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所谓“优越感”和支配意识,将自己与财务部门的平等业务关系转化为强势与弱势的不平等关系,从而为自己的项目获取财务管理的便利。其极端化的倾向,是逐渐藐视或脱离财务监督,将自己完全置身于没有监督、没有制约的状态中,当然容易滋生和蔓延种种非科学管理现象,乃至违法乱纪现象。

1.3运动训练经费来源多元化特点导致财务核算标准的紊乱。高水平的体育项目,往往意味着高投入、高成本,因此体育院校在运动训练经费的来源上煞费苦心,尤其是注意吸收社会资金,以投资入股、拉赞助、做广告等形式赢得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以确保运动训练的正常进行。经费来源多元化无疑缓解了高校的压力,但也给财务核算带来了不便。例如根据赞助单位的要求,经费支出要按照他们的标准和要求执行,而这些标准和要求与高校并不相同,甚至有抵触之处。运动训练是系统工程,需要体育院校统筹兼顾、协调安排,因此财务核算标准的紊乱显然不利于财务管理和高校管理的全局性。

2运动训练经费管理制度缺失的修补路径

2.1常态化与动态化有机结合,确保经费预算的指导性和严肃性。在年初进行财务决策并制定财务预算时,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运动训练经费动态化的特点,将各种可能发生又不可能事先预知的因素进行大致的预判,使得运动训练经费预算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既适应了动态化的特点,又契合常态化的模式,可以为运动训练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尤其是遇到重要比赛时,这种财务调控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及时。在此基础上,形成运动训练经费管理的调节机制。

2.2特殊化与一般化有机结合,理直气壮地行使财务监督职能。虽然运动训练的意义比较重要,有时甚至代表学校的形象,是学校办学实力的标志性体现,但财务监督无,任何部门、任何人、任何领域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财务监督,也就是接受财务人员的质疑、询问和检查。如果发现有违纪国法和财经制度的业务,财务人员不仅有权力制止和拒绝,而且要反映到上级机关处理。因此,对于运动训练经费财务部门和人员应该摒弃畏难情绪,大胆行使监督职权。当然,财务监督并非单向度地挑毛病,而是要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遵守法纪的前提下提高运动训练效益,进而建立高效率的运动训练经费财务监督机制。

2.3多元化与科学化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财务核算效率。运动训练经费来源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注入了生机活力,因此财务部门和人员要适应形势,主动出击,将资金多元化与管理科学化结合起来,既要保证资金的高效率使用,又要保证核算的高水平进行,找到契合点,全面提高运动训练效率和财务管理效率。两者之间是共同促进、共同影响的关系,并非互相制约、互相对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运动训练经费来源管理机制。

2.4加大财务管理力度与强度,构建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财务奖惩机制。在科学化、透明化的基础上,运动训练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充分调动运动训练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学校获取更大的荣誉,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奖惩机制十分必要。对于能够遵守财经制度并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要适当提供优先便利,排忧解难,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对于那些遵守财经制度且没有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单位,要适当提醒和加大监督力度。对于个别不遵守财经制度但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单位,既要奖励又要批评,而且批评的尺度要大,使之保持清醒的头脑。

3结束语

运动训练财务管理制度既包括最基本的核算、监督机制,也包括更为重要的决策、预算机制,还包括来源、反馈、奖惩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发现和解决缺失,并适时修补和校正,才能建立健全运动训练财务管理制度,为高校财务管理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成军,雷江,张玲杰.高等院校预算外管理问题浅析[M].当代经济,2012(24):118-119.

[2]吴静慧.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M].市场论坛,2013(3):43-44.

[3]范宁宁,闫翠丽.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浅析[M].企业导报,201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