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牌策略的含义

品牌策略的含义

品牌策略的含义

品牌策略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以理性的数据分析出品牌建设的现状、品牌建设策略,从而指导企业的品牌建设。本人将之冠名为品牌体检,这犹如人所做的体检。

一、品牌体检指标

首先,品牌体检与身体检查有类似之处:都要有一套指标体系。通过这套指标体系,企业才能够比较完整的了解品牌(身体)各个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一)基础类指标

1、未提示第一提及

含义:在不提示的情况下,消费者说出的第一个品牌,非常简单清晰的了解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排序

检测方式:就被检测品牌的行业,让消费者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品牌。记录下消费者说出的第一个品牌,此即为未提示第一提及。

意义:非常简单清晰的了解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排序,可以很容易知道该市场的状况:是有序市场还是无序市场;如果在未提示第一提及中的提及率第一的品牌频数超过第二的两倍以上,结合产品渗透率可以判定该市场是否有序市场。

2、未提示累加提及

含义:在获知未提示第一提及后,继续追问消费者所知道未提示的品牌,可知道各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所有的情况。

检测方式:在获知未提示第一提及后,继续追问消费者所知道未提示的品牌

意义:第一提及往往只是消费者头脑中第一位置的了解,未提示累加提及可以了解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所有的情况,尤其一些竞争者、跟随着、补缺者的状况。

(二)品牌资产类指标

1、品牌知名度

含义:就是一种心理份额,高知名度的品牌就能够占领制高点,这对品牌进入购买考虑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检测方式:在完成第一步未提示调查后,展示调研卡片,向消费者提示该行业中所有品牌,计算消费者所知道的品牌累计频数。

意义:品牌知名度是品牌资产的基础,唯有消费者知晓了该品牌才能够积累品牌资产。

2、品牌美誉度

含义:是指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喜爱程度。高的美誉度在消费者购买时,其倾向性会更高。

检测方式:展示被调查品牌行业中的所有品牌,让消费者选择“心目中最喜欢的品牌”,一般为单选,计算所有样本的品牌选择累计。

意义:一般来说美誉度与未提示提及的频数相关性比较大,所以美誉度在代表消费者对某个品牌喜爱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3、品牌忠诚度

含义: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多次表现出来对某个品牌有偏向性的(而非随意的)行为反应。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决策和评估)过程。

检测方式:在最经常使用该品牌消费者中最喜欢该品牌的消费者所占的比例,一般实际操作在SPSS中将“最喜欢的品牌”与“最经常使用的品牌”进行交叉即可

意义:品牌忠诚度在品牌检核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品牌忠诚度是品牌的核心资产,它反映的是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及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即产品力的强弱。品牌忠诚度越高,企业维持其现有消费者的能力越强,抗竞争能力越强。

4、品牌联想

含义:指消费者对该品牌所联想到的品牌形象。检测品牌联想,可以了解公司对品牌形象的塑立与消费者感知的差异。

检测方式:询问消费者把被检测品牌当成一个人,他应该是什么形象。再将所获得的信息与该品牌传播的核心形象作比对即可知道品牌联想。

意义:如果检测出消费者感知与公司传播的品牌形象差异大,则要考虑公司的品牌形象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公司传播途径是否有误。

(三)品牌成长类指标

1、市场渗透率

含义:指消费者最经常使用的品牌

检测方式:询问消费者最近使用的品牌或者直接询问消费者最经常使用的品牌

意义:如果仅仅是想通过市场渗透率了解市场格局,对样本抽样的要求不高,但是如果需要了解精细的市场份额,则在抽样方面需要进行精心的计算,不同的消费者在消费数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一方面抽样上各种样本都要兼顾,另外一方面在计算市场渗透率方面需要进行权重的考虑。

2、品牌成长指数

含义:明年市场渗透率/今年市场渗透率而得出的比例,成长指数是一个短期趋势的预测指标。

检测方式:一般在问卷中通过:今后你最可能购买的品牌与目前你最经常购买的品牌两道题目的设置来完成成长指数的计算。

意义:成长指数是一个短期趋势的预测指标,他不仅仅可以来计算同类产品不同品牌将来的销售趋势,而且可以通过类似的题目来了解某类产品款式、规格的变化趋势;当成长指数高于100,表明该品牌的销量目前还不会衰减,如果低于100甚至更低,则表明该品牌已经在销量上开始衰退。成长指数可以作为一个维度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矩阵分析。

(四)品牌竞争类指标

品牌竞争指数

含义:是综合体现品牌目前、将来整体竞争实力。竞争指数=相对市场份额×品牌忠诚度×品牌成长指数×100%

检测方式:是通过对多个指标检测后进行综合分析而得的指数。

意义:品牌竞争力指数综合体现品牌目前、将来整体竞争实力,在同时比较多个品牌竞争力量时具有很好的量化作用,但是在采取具体的决策时意义不大,通过矩阵分析观察更加透彻。

二、品牌检测分析

在有了这些品牌体检指标,也知道了该如何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了,但又该如何进行指标的相关分析呢,以得出指导品牌建设的策略呢?

做品牌检测的目的之一是对品牌未来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也是为未来选择合适的竞争策略。在已经得到了以上的品牌检测指标后,我们就要对品牌各个指标之间进行矩阵分析,通过矩阵分析得出各种适合品牌发展的策略和决策。主要的品牌检测分析矩阵如下

(一)未提示第一提及与品牌知名度矩阵

分析目的:知名度与未提示提及的矩阵分析可以很清晰的判断各品牌在传播上的缺失。

分析综述:将品牌知名度与未提示第一提及进行矩阵分析,可以得出四个象限,其中第四象限是属于基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此矩阵只分析另外三个象限的意义。

1、双高区

未提示第一提及和知名度都高,表明该品牌不仅消费者很熟悉,而且在消费者头脑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此品牌需要做的策略是继续加强对该品牌的传播,以维持现有状况。

2、熟悉的陌生人

知名度高,但是未提示第一提及低,表明虽然该品牌消费者都知道,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却没有占据什么位置,主要原因是品牌已经老化或者钝化。此品牌的传播策略是需要进行品牌活化,以一种新的形象与目标消费群进行沟通,扭转品牌老化的影响。

3、双低区

知名度、未提示第一提及都很低,说明该品牌还是一个跟随品牌,需要在品牌传播上大力加强,以提高知名度和未提示第一提及。

(二)品牌竞争格局现状矩阵分析(品牌渗透率-忠诚度矩阵分析)

品牌的市场渗透率反映的是了一个品牌或一个企业依靠营销力量来推动消费者消费产品的能力,即销售力的强弱。市场渗透率越大,意味着品牌的知名度高、品牌的广告、促销力度强。

品牌忠诚度是品牌的核心资产,它反映的是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及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即产品力的强弱。品牌忠诚度越高,企业维持其现有消费者的能力越强,抗竞争能力越强。将品牌的市场渗透率和忠诚度进行矩阵分析,可以直观的描述品牌竞争格局现状,如图所示,该图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每个品牌在图中的位置,可以确定每一个品牌在竞争中所处的市场地位,将各品牌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领导品牌(Ⅰ象限)。典型特征:品牌市场渗透率高,并且消费者忠诚度高。

细分市场品牌(Ⅱ象限)。典型特征:品牌市场渗透率低,但消费者忠诚度高。这类品牌通常在细分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如区域市场、特定消费群体市场等。

跟随品牌(Ⅲ象限)。典型特征:品牌的市场渗透率低,并且消费者忠诚度低。

问题品牌(Ⅳ象限)。典型特征:品牌市场渗透率高,但消费者忠诚度低,通常是由市场中的领导品牌或者是跟随品牌转变而来。

其次,根据各象限内品牌数量的多寡可以判定市场竞争的基本格局:若Ⅰ象限内品牌数量较多,说明该市场趋向于垄断竞争格局,竞争主要表现为几大品牌间的竞争。若Ⅱ象限内品牌数量多,说明该市场细分化程度高、产品同质性低、领导品牌的优势地位并不稳固,反之则说明该市场细分化程度低、产品同质性高,领导品牌的优势地位稳固。

在该市场上,A、B、C、H是领导品牌,他们同处于Ⅰ象限,该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这四者间的竞争。D和E在区域细分市场上优势明显;位于Ⅱ象限内的品牌数量少,瓶装水市场的细分化程度不高,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四个领导品牌的优势地位很稳固

品牌竞争格局的现状对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对于领导品牌而言,其竞争策略主要有三种类型:扩大市场需求总量;保护或进一步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攻心为上,维系核心消费者。

(2)对于细分市场品牌而言,其品牌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在维持现有忠实消费者的基础上吸引新的忠实消费者,从而发展成为领导品牌;

(3)对于跟随品牌而言,品牌战略关键在于能否主动的细分和集中市场、有效地研发适合细分市场的产品,着重于盈利而不着重于市场份额的扩大。

(4)对于问题品牌而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因为缺乏消费者忠诚度的市场份额是相当不稳固的,随时可能因为竞争对手的价格及宣传攻势丧失在市场上的优势。

(三)品牌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矩阵分析(品牌渗透率-成长指数矩阵分析)

品牌的渗透率-忠诚度矩阵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品牌竞争格局的现状。我们还可以运用渗透率-成长指数矩阵从动态角度分析品牌竞争格局发展变化趋势。在这里,品牌的成长指数是指品牌渗透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品牌的成长指数大于100%,则说明品牌的市场渗透率提高,反之则降低。

强势品牌(Ⅰ象限)。典型特征:品牌的市场渗透率高,并且在进一步提高。

新锐品牌(Ⅱ象限)。典型特征:品牌的市场渗透率低,但渗透率呈增长的趋势。

衰退品牌(Ⅲ象限)。典型特征:品牌的市场渗透率低,并且渗透率呈缩小的趋势。

问题品牌(Ⅳ象限)。典型特征:品牌的市场渗透率高,但渗透率呈萎缩趋势。

在此市场上,从短期来看,H、E是成长最快的品牌。几大品牌中,A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C的市场渗透率保持不变,而B的市场渗透率下降。从长期来看,H仍然是成长最为迅速的品牌,领导品牌的市场渗透率均有所扩大,H扩张的最为迅速,说明此市场日趋向大品牌集中。

从广义上讲,品牌的成长不仅指市场渗透率的提高,也包括品牌忠诚度的提升。通过品牌成长性矩阵分析一方面可以更完整的考察品牌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主要品牌竞争策略的效果:

Ⅰ象限:均衡发展策略。品牌的市场渗透率扩大,并且消费者忠诚度提高,从销量上看,这种品牌的销售额肯定增加。

Ⅱ象限:培育忠诚消费者策略。品牌的市场渗透率缩小,但消费者的忠诚度提高;当竞争对手通过降价、促销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时,该品牌非忠实消费者会部分转移到竞争品牌。

Ⅲ象限:退出策略。品牌的市场渗透率缩小,并且消费者忠诚度降低。这类品牌面临比较危险的竞争环境,可能会被挤出市场。

Ⅳ象限:抢占市场份额策略。品牌的市场渗透率扩大,但消费者忠诚度降低。这类品牌通常是通过降价、促销、广告攻势等手段吸引新的消费者,但或者因为新消费者的忠诚度尚未建立,或者因为降价导致产品质量的下滑,现有消费者的忠诚度降低,使得品牌的忠诚度下降。

(四)品牌区域渗透率-忠诚度矩阵分析

由于中国市场差异相当大,各个市场的区域特征非常明显,利用此矩阵分析可以考察每一个品牌在各个市场上的表现,或者说用矩阵分析来衡量各个细分市场对每一个品牌的重要性程度,如图所示:横轴代表某品牌在各市场上的消费者忠诚度、纵轴代表该品牌在各市场上的相对渗透率

A核心市场。在这些市场上,品牌的市场渗透率高并且消费者忠诚度高,企业有稳定而可观的现金收入及利润。

B可扩张市场。在这些市场上,品牌的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但品牌忠诚度较高,说明在这些市场上,品牌的营销力度不够,应加大营销力度,提升市场渗透率,把这些市场培育为核心市场。

C狗市场。在这些市场上,品牌的市场渗透率低且消费者忠诚度低,在企业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放弃的市场,或者企业需要花较高的投入来培育这些市场。

D问题市场。在这些市场上,品牌的市场渗透率高,但消费者忠诚度较低,企业的竞争地位不稳固。

(五)品牌区域渗透率-增长率矩阵分析

利用矩阵分析,我们可以动态分析每一个品牌在各城市的表现,如图6所示:纵轴代表某品牌在各市场上的渗透率;横轴代表该品牌在各市场上的成长指数(即渗透率的变化)。

A区域:强势市场。品牌渗透率高且在进一步扩张。品牌的核心市场和强势市场重叠率越高,说明品牌成长越健康,如果品牌的核心市场出现衰退的趋势,则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从竞争者角度看,则是市场机会)。

B区域:新锐市场。在这些市场上,品牌的渗透率低,但呈现出扩张的趋势。

C区域:瘦狗市场。在这些市场上,品牌的渗透率低,并且市场呈萎缩的趋势。

D区域:问题市场。在这些市场上,品牌的渗透率高,但由于竞争对手的攻势,品牌的渗透率有所下降,如果品牌的核心市场落入这个区域,则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品牌策略的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统一品牌 多品牌 竞争 复品牌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而传统的品牌策略不能适应当今的市场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复品牌这一营销利器参与市场竞争。复品牌策略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我们还要从传统品牌策略谈起。

传统品牌策略

在以往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常采用的品牌策略不外乎统一品牌策略与多品牌的策略两大类。

统一品牌策略

统一品牌策略是指企业生产的若干产品皆使用一致的品牌。如雀巢公司生产的3000多种产品(包括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都冠以雀巢品牌。三菱、索尼和菲利浦等世界著名公司也都是采用统一品牌策略。企业运用统一品牌策略主要是因为:

有利于新产品开拓市场。一般采用统一品牌策略的企业,是在原品牌取得成功后,把成功品牌向企业生产的新产品延伸。这样就可使新产品天生就拥有了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新产品切入市场取得成功。

降低产品促销费用。宣传企业的统一品牌即宣传了这一品牌下的所有产品。

有利于企业创建知名品牌。企业集中资源标榜一个品牌,容易树立品牌形象。

统一品牌策略亦有其不足之处:某项产品一旦出现则会泱及其他产品,企业的品牌信誉很可能受到严重威胁;把所有产品冠以统一的品牌,很难突出产品各自的特色,特别当产品之间关联度较低、差异性较大时尤为明显;统一品牌很难适应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一般来说企业在为产品设立品牌时,均会投其所好,设定符合本地文化和消费者的偏好品牌,但是由于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差异较大,因此统一品牌很难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偏好。

多品牌策略

多品牌策略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使用若干个品牌。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可口可乐”(Coca—Cola)、“雪碧”(Sprite)、“芬达”(Fanta)、“飞雪”(Bonaqa)、“皇廷”(KREST)、“阳光”(HI——C)等品牌;宝洁公司的“飘柔”、“海飞丝”、“潘婷”、“碧浪”、“汰渍”、“舒服佳”、“佳洁士”等品牌。多品牌策略的主要优点是:

便于企业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树立能够吸引特定消费者的品牌,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比如宝洁公司的飘柔、海飞丝和潘婷三种品牌洗发水在市场上的总占有率已达66.7%。

个别品牌失败不会其他品牌产品的声誉。

能较好地突出产品的个性特征。宝洁公司的“碧浪”突出的是产品清洁、清新、清香的特征;“汰渍”意味着污渍、汗渍不留痕迹;“舒服佳”暗示杀菌、永葆皮肤健康舒畅。

多品牌策略的缺点有:新产品无法得到公司现有成功品牌的带动;促销费用高,公司为提高所有品牌的知名度需对每个品牌进行宣传,势必会增加促销费用。如宝洁公司每年的促销费用多达40多亿美元;无集中品牌效应。一般运用多品牌策略的企业,即便各品牌声誉都不错,也很难有非常突出的品牌。尽管宝洁公司一直被称为是运用多品牌策略最成功的企业,但在世界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却难见一二。

传统品牌策略是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选择统一品牌策略还是选择多品牌策略,都有利有弊,因此有必要进行品牌策略创新,寻找一种两全其美的策略。而复品牌策略则是摆脱这种两难境地的最佳选择。

复品牌策略

复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在某项产品上设定一主一副两个品牌的策略。其中主品牌代表产品的声誉,是产品品牌识别的重心和顾客的价值取向;副品牌则代表该项产品的特征与个性形象,是顾客的情感取向。就拿“海尔—双王子”冰箱来说,“海尔”是产品的主品牌,“双王子”是副品牌。采用复品牌策略的具体做法是:

把企业知名品牌作为主品牌,用其涵盖企业的若干产品;同时给各产品再设定不同的副品牌,以副品牌来突出产品的个性形象。复品牌策略兼容了统一品牌策略与多品牌策略的优点。它既可保证公司产品均能在主品牌伞下受益,收到 “一荣俱荣”之功效;又能减少因个别副品牌失败给整体造成的损失,避免“一损皆损”之风险。除此之外,复品牌策略还有如下优点:

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企业在国际市场扩张中遇到的主要难题就是产品品牌与当地文化不相适应。如我国的“白象”牌电池,质量很好,在国内声誉不错,但出口到欧洲却倍受冷落,因为在欧洲人眼里,大象是“呆头呆脑”的象征,“White elephant”意为“无用而累赘的东西”,这样的品牌当然不会受到欢迎。为使产品能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新词语”(品牌本身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均无具体含义)便成为众多企业制定产品品牌的原则。如柯达(KODAK)、埃克森(EXXON)、索尼(SONY)等世界品牌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品牌本身无具体含义虽然增强了品牌的全球适应性,但对各国消费者来说,往往由于生疏而不能适应各国的不同文化和迎合各国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不同偏好。而复品牌策略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用新词语品牌作为产品的主品牌,以适应企业全球的需要,再依世界各地消费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偏好,为产品分别设定与之相适应的副品牌。我国生产的“菊花”牌电扇若出口到意大利会很受欢迎,因意大利人把菊花奉为国花,而出口到法国则无人问津,因为法国人视菊花为不详之物。显然菊花不宜做产品的全球性品牌,不过可把它作为向意大利出口产品的副品牌;而向法国出口的产品副品牌则可用“莺尾花”,因为法国人喜爱莺尾花并视她为国花。

有利于抬升主品牌的价值

我们以海尔集团的品牌策略加以说明。 “海尔”从冰箱起步,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已从品质、服务、技术等各方面树立了一流家电品牌形象。随后,“海尔”人便把“海尔”这一知名品牌不断延伸至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电视机等领域。在品牌延伸过程中“海尔”人巧妙地运用了副品牌策略。仅海尔洗衣机一项产品就有如“小丽人”“小神泡”“小神童”等十多个副品牌。利用副品牌使海尔集团避免了多角化经营可能给“海尔”这一优质品牌带来的风险。而每次延伸成功又会使新产品的声誉集合到家族品牌“海尔”上,从而不断提升“海尔”品牌的形象与价值。 “海尔”被评为中国家电行业最有价值品牌。

“海尔”的成功不仅归功于质量、服务、文化、管理、还应归功于其成功的复品牌策略。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

运用复品牌策略,每当企业推出一款新品便随之诞生一个副品牌。这样能使消费者耳目一新,让顾客总能感受到企业不断创新的步伐。从“小小神童”微型洗衣机、“小小王子”微型电冰箱到“探路者”数字化彩电、再到“画王子”彩色冰箱,“海尔”每推出一种新产品总会给市场带来一次冲击,同时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海尔“不断创新、锐意进取、蓬勃”的企业形象。

促销费用少效果好

采用复品牌策略进行广告宣传时,副品牌不单独对外宣传,都是依附主品牌一并进行宣传。这样一方面宣传了主品牌,另一方面运用主品牌的力吸引消费者,同时副品牌又张扬了产品的个性形象。可谓“一箭三雕”。如海尔集团推出的“海尔画王子”冰箱广告:“海尔画王子——带画的冰箱”。首先宣传“海尔”这一品牌;其次“海尔”响亮的名字又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消费者关注广告;再者,“带画的冰箱”又告诉了人们,海尔生产出了一种彩色冰箱,很好地宣扬了产品的个性特征。

运用复品牌策略应注意的

广告宣传以主品牌为重心

企业运用复品牌策略,在进行产品宣传时,应竭力推崇主品牌,把副品牌放在从属的位置。首先主品牌是消费者识别和选择产品的依据。人们对“海尔——小超人”空调器的认可、信任乃至决定购买主要是基于对“海尔”品牌的信赖。其次,主品牌是企业创名牌的中心,企业为扩大影响力、提高声誉,宣传必然以主品牌为主。若副品牌成为宣传的重点,无疑是喧宾夺主,势必会淡化主品牌形象。久而久之,主品牌将逐渐被消费者遗忘。

副品牌应形象鲜明地表达产品的个性特征

副品牌是企业产品与消费者情感沟通的纽带,因此要符合目标顾客的偏好。一般成功的副品牌不是以情动人就是以特色吸引人。如日本松下公司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推出以“爱妻号”为副品牌的洗衣机,深受中国年轻夫妇的喜爱。顶新国际集团推出的“康师傅——小虎队”方便面,用副品牌“小虎队”象征在竞赛中“虎虎声威、赢得干脆”的胜利者,牢牢吸引了青少年消费群体。以上两种产品的副品牌是以情动人,而海尔集团的副品牌则多以突出产品特色来引导消费者。该集团分别以副品牌“小小王子”突出冰箱微型化的特点;以“冰王子”暗示冰箱制冷迅速;用“双王子”表现产品分体式功能;而用“画王子”说明冰箱具备彩色的外观,每个副品牌均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产品的各自特点,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与购买。

主品牌应尽量采取新词语或中性词

由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与价值观的不同,只有“新词语”(品牌本身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均无具体含义)在世界各地才不会产生异议。当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更名时,为了能够寻找到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均能发音又没有任何含义的词语,而且要求容易记忆,历时3年,花费近1亿美元最终确定为埃克森(EXXON)。另外,主品牌确定为中性词有助于企业业务的扩展与延伸。比如海尔可以延伸到很多产品上,而康师傅局限性就很大了。

复品牌策略要以较高的企业知名度为基础

企业在创业之初,产品知名度较低时如果采用复品牌策略,就意味着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会面临两个不熟悉的品牌,极不利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和记忆。心家表明:人很难一下记住五个以上的字节。因此,企业产品知名度不高时,不应采用复品牌策略。当企业产品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品牌也有较高知名度时,则可用复品牌策略进行市场扩张。如“东芝——火箭炮”、“三星——名品”、“National——爱妻号” 等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因主品牌知名度高,消费者对其有很深印象,所以在选择、识别品牌时,只需对副品牌加以确认即可。同时,由于主品牌是人们熟知的品牌,与之一起推出的副品牌也就容易被识别和记忆。心理学家表明:人们最容易记住与熟悉事物相关的东西。

一种产品上具有主副两个品牌,构成了当今市场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这道风景线也必将给企业带来美好的未来。

:

1.田光,任志新.营销原理与决策.河北出版社,2000

品牌策略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牌策略;平行品牌;多品牌;比较研究

一、两种品牌策略的概念理解

当一个企业是著名的企业,其企业名称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这样的企业就可以考虑采用平行品牌策略。平行品牌策略的构成方式是,企业名称与某上一个具体产品的个别品牌名称合在一起,来共同完成以一个具体产品的品牌命名。在这其中,企业名称被称为主品牌,个别产品的品牌名称被称之为副品牌。因此,平行品牌策略又被称为主副品牌策略。

一个著名的企业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设置许多副品牌,并在每一个副品牌前面冠以企业的名称来共同组成一个主副品牌。著名企业的名称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给了许许多多的副品牌以强有力的支撑,而每一个个性鲜明的副品牌又传递出了某一类具体产品的独特个性。

采用主副品牌策略的企业,可以避免像同一品牌那样的一损俱损的局面,即便是某一个产品在某一个市场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但是由于副品牌将它与企业的其他众多不同副品牌的产品隔绝,所以不会将不良效应传导到企业其他众多的产品身上去。采用主副品牌策略的企业,在制定广告策略时,可以将重心放在传播主品牌身上,只要主品牌深入人心,就能给许许多多个副品牌带来有力的支撑,从这一点看,主副品牌策略在广告费用支出上,显得重点突出,很有针对性。

多品牌策略,是指企业明明只生产同一种产品(比如上海牙膏厂生产的牙膏),却故意地为这唯一一种产品设置不同的品牌名称;或者企业虽然生产许多种类的产品,但是在同一种产品中(如宝洁公司的洗发水),故意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

企业采用多品牌策略的意图,首先是为了促销。因为在具体商店中同一种产品出样的货架或者展示位置有限,多一个品牌就多占领一个展示位置,这样就提高了被消费者选中的概率;其次,有一些消费者可能是品牌转移者,要抓住他们,多品牌策略就很有效;再次,企业为其同一种产品设置不同的品牌,还有为了达到细分的目的,虽然是同一种产品,但是由于品牌不同,于是就用不同的品牌来有针对性地划分与凸现不同的消费者群。

二、从平行品牌角度出发对两种品牌策略进行对比分析

1.平行品牌能够造成一种企业中的众多产品之间既相对统一性又有各自独立性的特点,即从主品牌角度看,这些产品具有相对统一性,而从副品牌的角度看,这些产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当主品牌的无形资产给各个副品牌带来支撑与帮助时,这就是它们之间具有相对统一性的表现;当某个副品牌发生危机时,又由于各个副品牌的不同与它们之间的相对隔离,有限度地防止了“一损俱损”现象的发生,这又是它们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看,多品牌策略具有了品牌之间相对独立性的优点,却缺乏它们之间的相对统一性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因为这种品牌策略无法对一个已经成功的品牌或者企业名称进行延伸与共享。

2.在平行品牌策略中,企业广告的重心应该在主品牌上。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不管拥有多少副品牌,它只要集中投入精力与财力去塑造一个主品牌即可。比如海尔可以拥有许多副品牌,但它只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个广告“海尔,真诚到永远”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够给许许多多的海尔副品牌以极大的支撑与帮助。因此,平行品牌策略对企业产品与品牌的宣传与推广费用的节省,起到了显而易见的效果。

而多品牌策略如果要推广产品的话,就必须一个品牌一个品牌地单独做广告以及单独做其他促销方案,这样将非常耗费企业的推广费用。如果一个企业的品牌数量非常多的话,其推广费用将是企业的一项巨大的开支。也只有像宝洁公司这样的财力雄厚的大企业,能够挥洒自如地为其属下的众多品牌一个一个地单独做促销方案。

3.平行品牌策略能够通过主品牌的统一传播,提高公司的整体识别度,不断强化公司的稳定、统一的形象。虽然平行品牌中,主品牌的知名度可以给众多副品牌的有力支持,这是一个主要的方面;但是,反过来,成功的副品牌也同时在为主品牌的建设“添砖加瓦”,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完善主品牌的内涵,提升与巩固主品牌的价值。多品牌策略由于在各个品牌中并不包含公司名称的信息,因此,对公司整体形象以及无形资产的建设与塑造,并不像平行品牌那样直截了当,因为消费者在购买这个具体品牌产品时,很少在脑子想到它背后的公司名称。当然,这样做,一旦发生个别品牌危机时,公司受到的牵连度要最小。而平行品牌策略,其副品牌的成功与否,通过其对主品牌所发生的牵连,对公司的形象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这样的影响,较之统一品牌策略要小一些。

因此,可以认为,主副品牌策略在对公司形象的影响上,是一把双刃剑。当副品牌成功时,对主品牌的形象塑造是一个极大的帮助;而一旦副品牌失败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声誉。

4.平行品牌策略比较适合用在企业的同心多角化战略上,也就是说,其品牌策略的运用范围大致有一个核心方向。这样做,既可以让消费者感到企业在某一个领域很具有实力,并在这个领域范围内具有权威感;同时,丰富的副品牌又给企业增加了新鲜感,使消费者感到企业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没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由于主副品牌策略中,主品牌所表示的是企业的名称,如果企业采用综合多角化战略,那么主副品牌策略就会用在差异非常大的、完全不相干的两类产品身上,这样的结果,就会使得消费者对企业的特长与核心技术发生怀疑。如果企业已经在某一方面独树一帜,并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一个鲜明的独特形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将其主副品牌策略运用到与原先已经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域完全不相一致的产品上去,会使消费者产生心理认知上的困难,从而产生了不信任感。而多品牌策略由于其企业的名称并没有在品牌中出现,消费者只是看到一个个单独的独立品牌,所以,这种品牌策略可以将运用到完全无关的领域中去,并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5.平行品牌中的主品牌由于是公司的名称,所以没有什么好再进一步修改与策划的。但是,平行品牌中的副品牌的设立与策划,却大有经营者发挥创意的空间。首先,由于公司名称往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甚至是一个生造词,那么,副品牌一般要能够比较直观、形象地表达产品的优点和个性形象。比如,解放牌卡车,将自己的某一款卡车命名为“解放三吨王”,“三吨王”这个副品牌,非常形象、直观地表达了产品的个性特征,其目标消费者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鲜明的品牌名称与产品形象。麒麟啤酒要将自己的啤酒命名为“麒麟一番榨”啤酒,这个副品牌中隐含着麒麟啤酒一直所着重宣传的其啤酒只取第一道麦汁的含义。

第二,在品牌的语言风格上,副品牌还应该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由于主品牌既然表示了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么副品牌应当能够将一个具体产品的鲜明形象活生生地刻画出来。比如松下曾经将在中国销售的彩电命名为“松下画王”,曾经使我们感到耳目一新,并引发了中国彩电业命名中一轮“称王称霸”的风潮;松下的洗衣机命名为“松下爱妻号”,也曾经风靡一时。

第三,副品牌一定是比主品牌内涵丰富、适用面窄。这是因为,副品牌由于要直接表达具体产品的特点,要刻画具体产品的鲜明形象,在品牌命名上,就会很自然地选择内涵丰富、又仅仅适用某一具体产品特征的词汇来表达。比如,东芝公司曾经将在中国发售的一款具有朝上放置的低音喇叭的大屏幕彩电,命名为“东芝火箭炮”,之后,我国的彩电企业TCL也将自己的一款具有低音炮的大屏幕彩电命名为“TCL巡洋舰”,而我国另一家彩电厂家康佳却将自己的一款用在儿童房内的外壳色彩艳丽的卡通型14英寸迷你彩电命名为“康佳七彩小画仙”。从这些的彩电副品牌的命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副品牌具有内涵丰富、适用面窄的特征。因为,一台卡通型的14英寸迷你彩电就不可能用“火箭炮”或“巡洋舰”来命名,而同样道理,一台具有低音炮的大屏幕彩电,也不适合用“七彩小画仙”来命名。统一集团的果汁类饮料的副品牌命名,更典型地表达出了副品牌具有适用面窄的特点。统一集团的果汁,其主副品牌分别有:统一鲜橙多、统一蜜柑多、统一密桃多、统一葡萄多、统一菠萝多、统一荔枝多、统一苹果多等等。

第四,主品牌如果已经有代表具体产品类别的意味了,则副品牌要突出传递与体现其所代表产品的类别差异。一般来说,主副品牌策略中主品牌是一个抽象、生造的名词,比如Haier,但是,有一些公司的名称在其长期的经营历程中,给消费者造成了一种具体的产品类别代表的概念,这个时候,企业在生产其他产品的时候,如果决定运用主副品牌策略,则要慎重地考虑到其主品牌已经具有了代表某类具体产品的意念,则副品牌一定要从主品牌给人所带来的产品类别印象中突围出来,要传递出与主品所代表的产品类别所不同的差异性。比如雀巢(Nestle)这个企业名称,确实给消费者不是鸟巢的意思,而是消费者一看到雀巢这个词,就想到了咖啡。那么,雀巢公司在生产非咖啡类的产品时,如果是运用主副品牌策略的话,那么其副品牌一定要传递出类别差异来。比如,雀巢公司生产的巧克力,使用了“雀巢奇巧(KitKat)”,雀巢生产的牛奶使用的是“雀巢全仕奶”,雀巢的休闲食品被冠以“雀巢可可味滋滋”、“雀巢蛋奶星星”、“雀巢果然多”等主副品牌。这些副品牌的运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让这个品牌从原有主品牌的咖啡意念中脱离出来,从而鲜明地表达出了类别差异。

多品牌策略由于是在同一类产品中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所以它并不承担着要划分类别差异的功能。但是,如果将多品牌策略所适用的具体产品,从一个类别延展到另一个类别中去,那么,品牌策划如果也能表现出从原来产品类别中脱颖而出的细微差异,则消费者对不同类别产品中的各个不同的品牌进行有效的分辨与识别,将会产生印象深刻的效果。比如,宝洁洗发水中的中文品牌“飘柔”,就隐含着能使头发造型更美、更柔顺,从而造成长发飘飘的效果,宝洁婴儿纸尿裤品牌“帮宝适”,很显然,从品牌名称的构词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产品的大致功能与适用范围,而宝洁洗发水中的英文品牌海飞丝(Head & Shoulder),从英文意思上理解是“头和肩”,隐含着头屑是从头掉到肩上的这一用意,从而使人联系到该洗发水的功效。

但是,多品牌命名与平行品牌中的副品牌命名也有区别,那就是多品牌命名不一定严格限定其具有某种特殊、具体的特指含义,比如宝洁洗发水的中文品牌“潘婷”,其中并没有特指或者暗含的特殊意义。因此,多品牌策略中的同一类产品的品牌命名,并没有一定要求要具有某种内涵丰富、适用面窄或者形象生动的要求,但是如果这样做也未尝不可;而平行品牌中的副品牌,则通常要符合这些特殊的要求,以形成与主品牌分工不同、各司其职的效果。

6.平行品牌策略最适合用在企业采用同心多角化的战略中,即企业的多角化扩展的程度与范围,没有超越企业原有核心产业与核心技术的范畴。因此,这就带来平行品牌策略的一个特点,其副品牌所代表的产品种类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说,平行品牌策略中的副品牌所代表的产品类别一般是在企业同心多角化的范围之内。在海尔的众多副品牌中,基本上都没有能够超越大、小家电产品的范畴,如果有朝一日海尔的副品牌代表的产品类型与家电产品的形象太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比如让海尔的副品牌去代表煤炭、钢铁、快餐和服装等行业的产品,那么这样的平行品牌策略一定会遭致失败。也就是说,海尔的平行品牌策略中的副品牌,要受到海尔同心多角化中的那个核心产业与核心技术的制约。

而多品牌策略由于是指在同一类产品当中采用不同的品牌,从这个角度看,不存在其品牌所代表的产品类别是否受限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企业如果在同一类产品中都可以使用众多不同的品牌,那么,在不同类的产品中,当然其品牌也更不会相同。比如,宝洁公司在洗衣粉产品中,既可以用“碧浪”,也可以用“汰渍”,那么宝洁在非洗衣粉产品中,更可以用不同的品牌了,比如薯片可以用“品客”,牙膏可以用“佳洁仕”,卫生巾可以用“护舒宝”等等。因此,从宏观的角度看,多品牌策略的品牌运用是不受产品种类限制的。

7.平行品牌的原理,由于是由企业名称再加上个别产品品牌名称所构成的,所以,平行品牌策略的品牌命名层次最多不能超过两层。主品牌代表该产品的出处与来源,副品牌则代表该产品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消费者因为副品牌所传达的具体产品独特、鲜明的形象,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因素的冲动,但这还不足以使消费者下定决心去购买该产品,只要当消费者被副品牌深深吸引,然后上溯去追认其主品牌,发现其主品牌是一家富有声誉、实力雄厚且在该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时,从而从喜欢副品牌的情感因素因上升为对主品牌认知的理智因素,两者结合起来,促使消费者义无反顾地购买该产品。在这里,平行品牌的两层结构,功能各异,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消费者的同一个诉求。比如,海尔小神童洗衣机,消费者看到小神童这个副品牌,觉得非常亲切、惹人喜爱。一个“小”字儿,传达出了紧凑、迷你,能够节省使用者家里的空间等概念;而“神童”这个词,则表达出这台洗衣机即灵巧、智能,而且还富有高科技的技术含量,比如能使消费者联想到了微电脑控制、全自动、智慧型等等概念。

但是,如果一台洗衣机仅仅被命名为小神童,要求消费者痛下购买决心也许十分困难,因为消费者不知道生产这台听起来饶有趣味的洗衣机的,是哪一家工厂,那家工厂实力是否雄厚,在洗衣机制造领域是否具有特长或经验,他们的售后服务是否可以信赖,会不会是“三无”产品等等。于是,消费者会自然而然地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当他们从醒目的主品牌中发现,这台洗衣机是海尔的,一切疑虑将烟消云散,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海尔是一家大企业,在生产洗衣机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他们所具有的企业信誉与出色的售后服务都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平行品牌策略中的主副品牌层次超过两层以上,就破坏了平行品牌策略赖以构成的原理,会给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认知上带来混乱和矛盾。比如,日立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一款洗衣机,被命名为“日立好用”洗衣机,曾经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家电商场占据着显著的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在这里,“日立”是主品牌,“好用”是副品牌,其副品牌的构词与用意也都非常生动、通俗,符合我们前面所阐述的副品牌策划的具体要求。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日立公司在“好用”的旗帜下,又推出来一款新的洗衣机,名叫“好用悄悄静”,应该说“悄悄静”这个名称如果用作副品牌,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这样一来,日立原来的主副品牌的构架发生了变化,品牌层次突破了两层以上,变成了三层。在日立的广告中,在同一幅画面里,同时出现了“日立”、“好用”和“悄悄静”三个品牌名称。

上海冠生园集团有一个营养性的黄酒,名字叫“和酒”。冠生园集团为自己的集团设计了一个品牌标志,即“生”字牌。由于“和酒”是由冠生园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华光酿酒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而华光酿酒药业有限公司又有一个品牌标志,那就是“华佗”牌,于是,在和酒的包装和广告中,出现了“生”字牌、“华佗”牌和“和酒”三个品牌同时亮相的场面,接着,上海冠生园集团又将“和酒”中五年陈的“和酒”命名为“金色年华”,并在广告中同时出现“生”字牌、华光酿酒药业、和酒和金色年华等四个层次。

如此一来,消费者在认知和酒产品时,大脑就开始发生了混乱。“和酒”作为一种营养性的黄酒,消费者到底因为哪一个品牌概念而买它?消费者因为“冠生园”而买它?因为“华佗”而买它?因为“和酒”而买它?还是因为“金色年华”而买它?就连商场里的营业员也发生了认知的困难,笔者曾经在上海农工商超市金沙江路大卖场里,发现营业员将一款三年陈和酒赫然标识为“华佗”牌。

当平行品牌的两层品牌结构遭到了破坏,变成三层以上之后,消费者的心智也受到了混淆和破坏,从而使得平行品牌策略的成效全功尽弃。因此,我们认为,平行品牌策略的品牌名称构成不能超过两层。而多品牌策略由于公司的名称隐藏在背后,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只有一个品牌名称或标志,所以根本不存在要不要超过两层的问题。

8.企业在决定采用平行品牌策略时,有一个现象要注意,那就是如果企业的名称被广泛用在了主副品牌的主品牌中,那么,企业的名称最好不要再去直接代表平行品牌策略中所代表的类别产品以外的其他类别的具体产品,即去亲自担当另外类别产品中具体产品的品牌名称。前文曾论及,平行品牌策略最好运用在企业的同心多角化战略中,也就是说,主品牌所代表的产品范围大致有一个方向,而众多的副品牌的运用,使得主品牌得以超脱出来,变成了一个大致代表某个领域产品的抽象概念。而企业如果在将这个副品牌名称同时直接运用到其他类型的具体产品身上时,企业名称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就开始模糊了。

还是举冠生园集团作为例子。如果冠生园集团以“生”字牌作为主品牌去统领冠生园旗下众多的食品类产品的副品牌,那么,“生”字牌就应该是一个抽象、超脱的概念,这样才能与具体的、纷纭复杂的副品牌相得益彰。但是,冠生园集团不知为何用意,又将一个很小的具体产品――蜂蜜――直接冠以了“生”字牌;另外,又将另一个很小的、不起眼的产品――苏打饼干――直接命名为“冠生园”牌。如果冠生园这个名称直接拿去代表蜂蜜和苏打饼干,那么,就和作为众多副品牌统领的主品牌所具有的超脱、抽象的形象相矛盾和冲突,最终会导致企业的品牌策略的失败和消费者在品牌认知上发生混乱与困难。

采用多品牌策略,其公司名称是作为一种标明产品的出处和来源,是躲藏在产品品牌背后的,企业并不在某个具体产品中去着力宣传、突显或者让消费者注意其公司名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名称当然可以标注在企业任何类型产品的落款处,以证明产品的出处或生产者。

三、小结

总之,从多品牌与平行品牌这两种类型的品牌策略来看,实施多品牌策略,企业经营者的意图是要淡化企业形象,故意使单个的品牌之间减少联系,突出每个品牌的独立性,使消费者只注意与记忆单个的品牌,而忽略背后的企业名称;而实施平行品牌策略,企业经营者的意图是要强化和利用企业名称的强大无形资产效应,故意使每个个别产品的副品牌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这种内在关联性是以主品牌作为纽带维系起来的,促使消费者在辨识每一个副品牌时,都强烈地受到了主品牌的冲击与感染。

正由于企业经营者对自己产品给消费者所产生的预期感受不同,所以其制定与运用的品牌策划也不同。不同的品牌策略,最终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企业与具体产品的感受与认知。而每一种具体的品牌策略都有自己非常明显的优点与缺点,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要仔细研究与辨别每一种具体品牌策略的优点与缺点,辩证地对这些品牌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结合目标顾客与目标产品的具体特性,找出一种最合适、最有效的品牌策略来为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服务。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Gary Armstrong, Philip Kotler.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7e)[M].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2003.241- 249.

[2]Charles W. Lamb, Joseph F. hair, Carl McDaniel. Marketing(Third Edition)[M].Cincinnati,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1996.281-310.

[3]Randall G. Chapman. BRANDMAPS: The Competitive Marketing Strategy Game (Second Edition) [M].New Jerse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1992.17-23.

品牌策略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品牌名称 英汉翻译 音译 意译

一.引言

中国加入WTO后,商务翻译正在成为翻译的主体[1]。外国产品品牌名称的翻译是商务翻译领域里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众多语言学大家及学者对外国品牌名称翻译的问题和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很多有意义的发现和好的翻译建议。[2][3][4]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美国企业在品牌创建、营销方面有着大量的成功经验。本文拟对50个美国美妆产品品牌名称中文译名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下文中,将“该50个美国美妆产品品牌名称”简称为“品牌名称”。

二.品牌名称翻译策略

本文探讨的50个品牌名称为Pond’s, Kiehl’s ,Avon ,Murad, Mary Kay,Anna Sui,Paul Mitchell, Bobbi Brown, Perricone MD, Max Factor,Donna Karan,Laura Mercier, Laura Geller,Deborah Lippmann, Peter Thomas Roth, Elizabeth Arden,DKNY,Fresh, Office, Bumble and Bumble, Make Up for Ever,Prestige,Benefit, Origins, Artistry, Clean&Clear, Nature’s Gate,Reviva Labs, Philosophy, Kiss My Face, Bare Minerals, Prescriptives, Bath&Body Works, Smashbox,Aveeno, Maybelline, Dermae, Aveda,Neutrogena, Mentholatum, Olay, Almay, Revlon, Carmex, Burt’s Bee,Avalon Organics,NARS,La Mer, Clinique,Stila。其中,有7个品牌暂时没有中文译名:NARS, DKNY, Kiss My Face, Bare Minerals, Prescriptives, Bath&Body Works, Smashbox。43个品牌有中文译名,其中“make up for Ever”一共有三个中文译名“玫珂菲”、“美卡芬艾”和“浮生若梦”,此三个译名译法各具特色,都列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因此,我们共有45个品牌译名。

在45个品牌名称中文译名中,音译的共计32个(占71.1%):雅芳,慕拉,雅达,玫琳凯,贝玲妃,安娜苏,贝丽丝,美宝莲,露得清,裴礼康,宝美奇,玫珂菲,阿瓦隆, 德玛依,雅姿,芭比波朗,罗拉马斯,美卡芬艾,彼得罗夫,馥蕾诗,爱尔美,丝荻拉,露华浓,阿维诺,欧菲姿,伊丽莎白雅顿,德博拉李普曼,蜜丝佛陀,唐娜卡伦,曼秀雷敦,可伶可俐,劳拉盖勒;,意译的4个(占8.9%):海蓝之谜,品木宣言,自然哲理,天然之扉;音译兼意译的5个(占11.1%):伯特小蜜蜂,宝宝与宝宝,玉兰油,旁氏,科颜氏;另有4个(占8.9%)为创新译法,既非音译也非意译:倩碧,丽蕴,浮生若梦,小蜜q。

音译策略占绝大多数,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推测其原因,对于任何一个品牌而言,书写形式及特有的读音都是一种鲜明的品牌标志。外国品牌名称音译的最大优点是能帮助一国品牌名称在外国市场经过文字翻译改变书写形式后还能在读音上保留本色,使品牌译名既能融入外国市场,又与原品牌名称保持一定的共同之处,不至于读音和字形上完全面目全非。

以下,我们对这四类翻译策略的具体细节加以讨论:

(一)音译

《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对音译(Transliteration)的解释是:把一种语言中的词语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了的翻译方法。大部分的外国产品品牌名称译成中文时,采用音译的翻译策略。这一点在很多讨论外国品牌翻译的论文中得到印证。本文从音译步骤细节上对这种品牌名称译法进行介绍:

1.确定品牌名称中需要翻译的音或音节

英语单词中的音节由元音和辅音构成。这里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将音节中的辅音分为两类:元音前一位辅音(元音前与元音相邻的辅音)和其它辅音(元音前不与元音相邻的辅音和元音后的辅音)。

(1)如果音节中只有元音没有辅音,则用一个汉字读音替代该元音。例如:Dermae(德玛依)中的第三个音节[i:]用汉字“依”替代译出。

(2)音节中有辅音的,音节前一位辅音与元音连读后用一个汉字读音替代;其他的每个辅音可以分别用一个汉字译出或不译。

例如:Fresh(馥蕾诗), 一个音节中有三个辅音,元音前辅音[r]与元音[e]连读,译作”蕾”,其余的两个辅音分别用“馥”,“诗”译出;Benefit(贝玲妃), Murad(慕拉)中,辅音[t]、[d]略去未译。Max Factor的译名“蜜思佛陀”中省略了两个[k]音。

(3)音译时要注意到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中文译名不超过四个汉字,不少于两个汉字 (人名等特殊情况除外)。

当品牌名称读音中只有一个音节时,可将其他辅音全部译出,确保品牌中文译文有2-3个汉字。如Fresh 译作“馥蕾诗”,Pond’s 译为“旁氏”,Kiehl’s译作“科颜氏”等等。

不少双音节品牌译成了三字,如Olay(玉兰油), Almay(爱尔美),Stila(丝荻拉),Revlon(露华浓), Office(欧菲姿),Carmex(小蜜q);也有四音节品牌名称译为三字的,如 Neutrogena(露得清)。可见译者似乎特别青睐三字译名。

当品牌名称读音超过四个音节时,要对排在最后的音节进行删减。Make Up for Ever,原有5个音节,中文译名中省去最后一个音节,译为 “美卡芬艾”。甚至,还可以将其音译为三个汉字“玫珂菲”。又如,Peter Thomas Roth共有5个音节,译者略去了“Thomas”部分,得出一个四字译名“彼得罗夫”。

2.就确定的中文品牌读音选定字形

汉语中同音字众多,确定好读音后,对品牌译名中汉字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徐善文(2007)[5]撰文例举了外国化妆品品牌中文译名常用汉字,能够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以上品牌音译译名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Revlon音译为“露华浓”。此字形取自李白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诗文描述了唐妃杨玉环的绝世美貌。这种诱发美好联想的品牌名称用于化妆品上,实在是绝佳的。这则音译,既保留了语音上的相似性,又体现了名称与产品的相关性,值得效仿。这样的音译佳作来源于译者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学功底。外语工作者必须加强中国汉语文学方面的修养,才能厚积薄发,创造出优秀译名。

(二)意译

意译的策略是综合考虑品牌名称词语的含义,品牌理念,化妆品产品特点、产品档次等因素,对品牌名称词语进行美化的翻译,既传达文字含义,又塑造美好的意境,吸引消费者。

例如,La Mer在法语中是“海水,海面”的意思。译者为了体现该产品的神奇效果,并增加译名的美感,体现产品的尊贵地位,艺术性地把“La Mer”译为“海蓝之谜”;Origins,字面意思为“起源”。其品牌标志寓意深长,以两棵翠绿大树设计而成,表示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在图形下方还注明“Powered by Nature. Proven by Science.(天然为本,科学为证)”的品牌宣言。翻译此品牌时,译者综合考虑了品牌背景和品牌理念。对“origin (起源)”含义进行了合理的补充说明,译为“悦木之源”,号召消费者信赖天然植物成份。另有两个品牌名称也进行了美化的意译,“Nature’s Gate”译作“自然之扉”,“Philosophy”译作“自然哲理”。囿于篇幅,这里就不作详细分析了。

上述四则意译例子中,不约而同地把原品牌译成四字词语的译名。这仅仅是巧合吗?笔者以为不然,四字词语读音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更具节奏感和音乐美,给人以或庄重或抒情之感,并且四字能够为塑造名称意境提供一些创作空间。

(三)音译意译混合

音译意译混合的翻译策略就是,品牌名称中部分文字采用音译的方法,部分文字采用意译方法。

“Pond’s”化妆品由美国纽约州的药剂师Theron T. Pond研制。品牌名称Pond’s译为“旁氏”。听其字音,“旁氏”是对“Pond’s”的音译。观其字形,“氏”在《新华字典》中有“ 姓”的含义。“旁氏”也是对品牌名称pond进行了意思的解释,即姓氏为“旁”的人士创建的。类似的译法还有“Kiehl’s”译作“科颜氏”。

Olay为新创词汇,译者结合化妆品的特点,将Olay名称中两个音节译为“玉兰”,体现女性柔美之意,再创造性地增加一个“油”字,语音上念起来更为顺畅,且意思表达上更加明确,易于让人联想到是用于涂抹的护肤产品。

Burt’s Bee译为“博特小蜜蜂”,也是部分音译,部分意译。

(四)创新译法

有些情况下,译者对品牌名称的翻译既非音译也非意译。我们称之为创新译法。

Clinique是德语单词,意思是“诊所”,由此可见该护肤产品配方与医学的渊源,该品牌所有产品经由皮肤学专家研制,每个配方都通过过敏性测试。将Clinique译为“倩碧”的译法既非音译,也非意译。这种译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倩碧”字形字义来看,的确适合美妆品产品,并且该译名已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由此可见,进行品牌名称翻译要敢于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积极寻找灵感,正所谓“译无定法”。

Make Up for Ever的另一个中文译名为“浮生若梦”。译者采用了创新的手法,摆脱一词一字的束缚,综合“Make Up for Ever”的含义和该品牌“艺术生活化”的理念,着力描述该品牌名称体现的意境,得出“浮生若梦”这一译名。这种翻译思路值得嘉许。然而,笔者以为,该译名过于抽象,似是抒发感慨,更像是小说、戏剧等名。

“Reviva Labs”字面义为“使恢复活力的实验室”,不太好直接翻译,译者摆脱音、义的束缚,创造性地将其译为“丽蕴”。“Carmex”译作“小蜜q”,也是采用了创新译法。

综上所述,品牌名称的翻译策略主要有四种,译者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翻译时还应仔细斟酌,注意好细节。

三.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各国品牌都争先涌入中国市场。品牌名称可以说是企业最重要的招牌。本文以50个美国美妆产品品牌名称为例,综合介绍了品牌名称翻译的四种常用策略。进行品牌名称翻译时,译者需具备深厚的中文文化根基,同时深谙相关品牌起源、外国文化、人文风俗,亦要知晓品牌名称翻译中约定俗成的惯例做法,这样才能译出意美、音美、形美的[6]品牌译名,正确引导消费者,同时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立非. 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中国外语[J].2012(3):4-9.

[2]胡开宝,陈在权.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0(5):51-53.

[3]刘法公.论商标汉英翻译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翻译:2003(6):68-71.

[4]关熔珍.进口商标翻译的文化剖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12-114.

[5]徐善文.化妆品品牌汉译的美学特征[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127.

品牌策略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品牌;全球化;传播策略;联想

中国名牌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场占有份额较大,拥有较高的品牌价值。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名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远不及同行业的国际大牌,如国内啤酒行业第一品牌青岛啤酒完全无法和世界大牌喜力啤酒同台竞技。所以,品牌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决战中最为需要的能力,品牌的全球化传播成为中国名牌进军国际市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莱维・多尔(Ravi Dhar)博士谈到中国品牌的发展时表示:“很多中国品牌希望加快全球化步伐,然而全球化要求管理者具备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国际化的工作团队,以及理解国际文化的市场营销,这三个要素显然也是中国企业欠缺的。”鉴于此,本文将以联想集团品牌发展历程为例,分析总结中国名牌全球化发展策略,从品牌定位、全媒体传播、关系营销、文化传播等多角度思考中国名牌发展的未来之路。

一、中国名牌全球化传播的重要性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传播、产品销售日益全球化而全球消费者日益细分化、小众化的时代,品牌成为营销丛林中指引方向的呢喃精灵,带着消费者从众多品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品牌的作用在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品牌忠诚度、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保证。但是,我国很多知名品牌凭借国内积累的较高知名度准备进军国际市场时才发现存在品牌无法注册、品牌形象不鲜明、本土化传播失利等诸多问题,而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品牌全球化发展的前提。

以联想为例,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联想集团以“联想”为品牌名称,采用英文Legend作为自己的标志。在其吹响了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号角时,发现“Legend”这个名字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被注册了,注册范围涵盖计算机、食品、汽车等各个领域。联想不得不将自己沿用多年的品牌标识进行全新构建。这对于一个在国内外已经颇具知名度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但是只有经过涅重生的凤凰才具有百折不挠、一飞冲天的神奇。2004年4月1日,联想集团的英文名称由“Legend”改为现在的“Lenovo”。“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整个单词寓意为“创新的联想”。打江山时需要缔造“传奇”,想基业常青则要不断“创新”,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对品牌标识更迭过程中标识含义的转换特别满意。联想的确迎来了走出国门全球化发展的春天。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将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服务于世界各地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

从联想的品牌转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品牌对于一个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具有全球化发展需要的企业通过品牌的有效传播,可以使品牌为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所认知,使品牌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品牌的有效传播还可以实现品牌与目标市场的有效对接,为品牌及产品进占市场、拓展市场奠定宣传基础。

二、中国名牌的全球化传播策略

品牌传播全球化是指企业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其广告策略、表现方式、品牌个性形象等都采用统一化策略,通过品牌形象国际化元素的融入,获取公众认同和支持的策略。利用品牌传播全球化策略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有利于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传播强势的品牌概念,形成大范围的感染力;有利于树立统一的全球化形象。例如,2005年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新联想集团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立在北京和罗利(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快速占领市场两年后,联想已在全球6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建立了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还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从联想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提炼出中国名牌进行全球化传播的策略。

第一,品牌联动策略。当自有品牌在国际市场知名度不高时,可利用收购等方式实现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嫁接,借国外知名品牌所形成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全球范围提升自有品牌的传播效果。当然,采用品牌联动策略一定要保证所依附的品牌具有较好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品牌号召力。在保持联动品牌声誉的同时还应配合多种营销手段,尽快实现自有品牌的成长,防止给他人作嫁衣的现象出现。联想在国外知名度比较低,而IBM的THINK品牌在全球享有极高知名度,所以联想借助IBM品牌开创国际市场,在海外市场推出LENOVO THINKPAD的品牌战略,借助IBM THINKPAD积累的品牌美誉度,提升LENOVO的品牌知名度,逐渐淡化IBM的品牌商标,在全球范围构建LENOVO在PC市场中的显赫地位。

第二,国际化平台推广策略。中国名牌要在国际上构建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就要选择国际化传播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品牌要想达到全球化传播效果,就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寻求全球化的传播平台进行品牌信息的刊布,尽量规避全球化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世界级的体育赛事是品牌推广的首选传播平台。当然,在众多世界级的体育赛事中,奥运会的分量是最重的,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如可口可乐、阿迪达斯、三星等都是世界顶级品牌。独家性和排他性是奥运顶级赞助商计划的最大含金量所在,和世界一流品牌并驾齐驱,也说明了自己在本领域舍我其谁的王者地位。联想就曾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顶级赞助商跻身于北京奥运会11家顶级赞助商之列,加之联想在其他体育赛事上推出的一系列营销活动,联想全球化品牌形象逐渐确立起来。

第三,产品生命周期再定位。为品牌注入生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目标受众定位更新。很多大品牌之所以能走向全球,都在本国积累了多年品牌推广经验。而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很多知名品牌都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此时的广告策略也多采用以维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为主的形象广告,缺乏锐力和进取性。所以,要想进行全球化传播,必须要给产品规划新的品牌形象,在原有基础上注入活力和斗志,精心策划品牌形象定位及目标受众定位并借助有效的传播方式提高品牌传播到达率。联想集团2010年上半年了全新的全球品牌传播策略,包括新的logo、宣传语等。新标语lenovo:for those who do(为了行动派)传达了“我们不仅仅制造机器,我们更是为了让有灵感以及肯实干的思想家们成就大事”的潜台词,不仅承接了联想以往广告语中关于“想”的核心理念,同时又重点推出了“做”这样一个更具锐力的概念,体现了联想全球化发展的雄心壮志,增加了联想品牌的鲜活生命力。同时,联想将年轻人作为自己的品牌推广目标受众,在广告中对产品的体验性及功能性的强调程度大于产品本身的性能,充分挖掘青年人思行合一、注重生活体验的特征。此外,联想利用twitter、facebook等新媒体社交平台构建自己的全球化品牌形象,借助《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片的电影植入和目标受众实现对接,很好地构建了自己的品牌全球化传播社交平台。

三、中国名牌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

联想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球化品牌传播的成功要义之一就是要进一步细分行业市场,将巩固成熟行业与突破新型行业相结合。同时,要从产品、方案、服务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企业级业务的竞争力,更要以客户应用为中心,跟上游供应商、渠道伙伴建立完备的生态系统。在全球化时代,进行跨文化的品牌传播活动,不但要构建具有最广泛的共通意义空间的全球化品牌识别系统,而且在推广市场要结合当地文化、风俗、价值观,利用当地的文化象征和语言,进行品牌推广的本土化。同时,要赋予品牌更强的活力和更为持久的生命力。中国名牌走向世界的未来发展契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品牌定位找准未来发展的基点与方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定位理论在今天仍然对企业品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品牌全球化发展就是要找到目标消费者的共性与特性,决定品牌是国际化还是多元化,在详细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再定位。品牌定位的实质就是进行市场细分、确定品牌形象、树立品牌个性的过程。在国际舞台上寻找国际化的理念,注入产品品牌内涵,直抵目标消费者内心需求,占据有利营销传播地势是全球化品牌传播的关键一步。

第二,全媒体推广,选择与品牌定位相吻合的传播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在信息时代,有人关注就意味着有商机、有市场。所以,进行全球化品牌传播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全媒体平台,形成电媒与纸媒、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大众媒体与自媒体相结合的立体传播网络。同时在twitter、facebook、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平台上构建品牌与目标消费者的关系营销网络,使企业走上品牌形象构建的信息坦途。

第三,开展关系营销,发挥公关优势,集聚勇担社会责任的品牌正能量。在产品同质化时期,产品功能性广告已经让位于品牌形象广告。而在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环境中,商业广告又逊色于公益广告和公益活动。关系营销所倡导的全方位关系构建是通过与目标消费者、社区、企业上下游之间的多向沟通来塑造品牌的形象。所以,全球化品牌传播要注重利用关系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使企业成为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正能量的传递者,形成公共关系传播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多级传播形态,从而在全球范围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第四,借力文化传播,构建蕴含企业文化的品牌传播体系。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全球化品牌传播一定要注重文化传播的力量,寻找人类亘古不变的核心文化元素,将之应用在品牌文化传播之中,和全球范围的目标消费者建构共通的意义空间,引发共鸣,从而完成品牌文化植入。就如同“苹果”品牌的全球化发展一样,让产品在为目标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更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文化认同空间及品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罗杰・凯林,史蒂文・哈特利.市场营销(插图第九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刘晓英.金融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