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医学研究方向

社会医学研究方向

社会医学研究方向

社会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224-2

自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国家开始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建设和功能的完善,到目前为止,社区卫生服务已在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开展[1]。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非传染性慢性病增多等一系列医学难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合理地使用医疗卫生资源,控制迅猛上涨的卫生费用,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做出决策,“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2002年8月,卫生部等11个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的通知中又指出:“允许大、中型医疗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大中型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流动”;从政策层面上允许大医院在履行自己医疗卫生职能的同时,可以和基层医疗机构一起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3、4、5]。面对以上问题和政策要求,构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研究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经验,对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进行了研究和试点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7月―2009年12月采用循证医学和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来构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

1.1.1文献检索通过查询医学期刊和INTERNET,以“城市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收集了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实践资料,同时查阅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文件汇编和会议资料等政策史料和时事政策,为本次研究提供借鉴。

1.1.2现场考察对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况进行考察。

1.1.3专家咨询活动遴选国内在医院卫生服务的知名专家和有一定社区卫生服务经验的医务人员组成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研究专家小组,通过专家会议设计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框架,经过多轮专家会议,定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初稿。

1.1.4试点研究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与铁路三村、八村、麻城、九江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预试验后,再经专家会议讨论制定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

1.2质量控制

1.2.1遴选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专家进行理论研究。

1.2.2充分地收集国内外有关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资料,寻找有最佳证据的服务方式构建“互动”模式。

1.2.3按照研究计划对参与本研究的人员进行分层次严格培训,包括课题组成员、现场实施者、有关行政领导等。

1.2.4使用统一的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情况调查表,并印发填表说明书。

2结果

构建了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

2.1网络的构建“互动”网络的构建以城市综合医院门急诊组成的社区科为枢纽,以医院相关专科和相关专家为一端,医院周边的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一端。

2.2“互动”内容的确定“互动”内容有患者双向转诊、医务人员“互动”、技术(设备)“互动”、信息管理“互动”、科研教学“互动”等。

2.3“互动”过程的设计以患者在城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获得相宜医疗服务为核心、以双向转诊为纽带,实现各类卫生资源(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等)在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和利用。一方面医院服务向社区延伸,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参与社区保健和康复工作;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包括城市综合医院的人员、技术、设备、管理等资源。

2.4支持系统构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城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确定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医疗保险部门制定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的医疗保障制度;双方签订相关协议,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流程。

3讨论

互动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群体和社会的形成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前提的,即“互动”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实现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可程度;同时又能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提高城市综合医院的品牌效应以及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的占有率,对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1本次研究的特点

3.1.1采用循证医学和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保证了“互动”模式的科学性。“互动”模式构建初期,课题组成员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循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文献,以此作为城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试图以最佳的证据支持本次的研究内容,提高“互动”模式的科学性;同时本研究在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实施性研究,通过预试验,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

3.1.2“互动”模式的构建以双向转诊为纽带,实现各类卫生资源(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等)在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和利用,保证了患者连续性照顾的同时又节约了卫生资源。双向转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危重和疑难病人及时转往上级医院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需要,康复病人转往社区是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重要措施[6],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是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铁路三村、八村、麻城、九江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特定的服务和管理环境下研制的,该环境有“互动”模式研究的良好基础。而各地社会经济背景千差万别,因此在推广该模式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所存在的不足,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卢祖询,姚岚,金建强,等.各国社区卫生服务简介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38-39.

[2] 卢祖询,孙奕,姚岚,等.国外社区卫生服务焦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3):209-210.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

[4] 卫生部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2002.

社会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问卷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001-03

临床医学研究生是祖国未来医学界的主力军,是医药卫生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守护人民大众健康的重任。医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之一[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患沟通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同等重要。美国医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The US 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等组织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未来医生时,仔细讲解、传授、评估其交流技能,使每一位医生不仅具备精湛的医术,更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2]。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对疾病的控制感及战胜疾病的信心[3]。为了解湖南省某高校(以下简称“该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本课题组设计、发放、回收、分析了问卷调查表,并根据调查结果探讨提升的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自行设计“研究生医患沟通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年龄、年级、性别、专业)、对医患沟通重要性认识、医患沟通教育现状、影响研究生与患者关系的自身因素及社会因素。以不记名方式分批向该校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到三年级的研究生发放问卷,每一批问卷在当天收回,于一周内完成调查。收回后汇总并通过Excel工作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93.9%。

(二)研究生一般资料

338名研究生年龄跨度范围为22岁~35岁,男性163人,女性175人,研一113人,研二110人,研三115人;内科148人,外科110人,肿瘤学32人,妇产科13人,传染科11人,儿科9人,眼科8人,耳鼻喉4人,口腔科3人。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

1.研究生对医患沟通重要性认识。

通过调查得知:绝大部分研究生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注重提升沟通能力。

2.研究生医患沟通教育现状。该校开设《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4](以下简称“教程”),关于对本教程的认识,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调查得知:绝大部分研究生支持开设该教程并对该课程很感兴趣,认为该教程对临床工作有帮助;但相当部分研究生不赞同目前理论课授课方式,建议采取多种形式教学。

3.影响研究生与患者关系的自身因素。

通过问卷得知:影响医患关系的研究生诸多因素中,首要因素是“医患沟通缺失”,其次是“缺乏医患沟通的培训”,最小的影响因素是“部分研究生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不好”。

4.影响研究生与患者关系的社会因素。

通过问卷得知:影响医患关系的社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其次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最小影响因素为“‘医闹’呈职业化趋势”。

三、讨论与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到目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能力状况、医患沟通不顺畅及医患关系紧张的各种因素。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试从个人方面、培养单位方面、社会方面探讨提升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对策。

(一)个人方面

1.增强医患沟通意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生们要顺应时代潮流,逐渐转变意识。作为医患沟通的主导者,研究生们要自觉、主动同患者及家属沟通,增加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时间,耐心倾听,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及时了解他们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疑惑,主动解答,积极疏导,将医患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2.提高医患沟通技能。为提高医患沟通技能,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与病人沟通前熟悉患者病因、诊疗方式,增强与患者沟通时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医患沟通技能,耐心倾听,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加强语言沟通的自我训练,注意谈话态度与肢体语言[5];参加相关专家的讲座,关注网上相关论坛,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正确区分临床经验与沟通经验,切勿混淆,从而错误评价自己的沟通能力[6]。在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3.综合提升自身素质,树立健康高尚人格。作为医学研究生,在工作之余也要多读书,陶冶情操,强化内涵,不断完善并提高人文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社交能力与沟通能力,综合发展。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研究生们应谨记《医学生誓言》,树立高尚医德医风,医德医风同医术并重发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升服务理念,以高度同情心、同理心、责任心和爱心对待患者。

(二)培养单位方面

1.完善培养计划,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单位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开设医患沟通方面的人文素质教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素质,并将医患沟通技能考核作为研究生培养期间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可参照国内外医患沟通考核量表,如国内学者田冬霞修订《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中文版进行考核[7]。作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大学,还应加大对医患沟通课题方面的支持与投入,不断探索提升医患沟通技能的方法,完善体系;鼓励研究生参加医患沟通方面课题的研究,在闲暇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深化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重视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导师对研究生起着向导和楷模的作用,其言行举止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思想品德、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8]。在临床工作中,导师应做好示范,积极向研究生传授沟通技巧,增强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同时积极向学生传授做人道理,注重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提高授课老师标准,注重多种形式教学。为更好提升并激励研究生提高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单位在遴选授课老师时,应选择临床经验丰富、口碑好、医疗事故少、沟通能力强、病人反映良好的老师。在教学方面,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专题小组讨论,以便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延伸[9]。除此之外还要增加社会实践,如Mini-CEX教学、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经验交流;运用三维评价体系、三级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量化式评价体系来强化研究生临床思维,培育实践综合能力,提高医患沟通技能[10]。适当安排研究生去医疗纠纷协调部门学习,更直观地面对医患纠纷,增强医患沟通意识及处理纠纷方式与技巧。

4.改善医院环境,注重管理细节。医院的硬件设施及环境对病人疾病诊治有一定影响,医院环境也侧面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与服务理念。因此,医院应强化管理,细化规则,更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如在病房中发放“健康宣传杂志”等。同时,医院应合理分配病人,适当减轻研究生的工作量,让研究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

(三)社会方面

1.客观认识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问题愈加重视,对疾病诊治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医学是一门要解决复杂生命中出现的问题的学科,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是临床和学术上目前还无法研究清楚的;在已经研究清楚的领域,甚至在一些成熟的领域,由于生命的复杂性和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医学也不可能预测到每一个患者每一种疾病的发展、演变和治疗情况[11]。因此患者应对疾病有较为客观的认识。

2.完善医疗环境。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难题正逐渐加剧医生与患者之间矛盾,严重影响医患关系。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保制度,降低医疗费用;完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走民营与国营相结合的道路,改善医疗条件与医疗环境。社会上部分媒体为博人眼球,恶意挑拨医患关系;一些非法组织蓄意谋划医疗纠纷,破坏医疗秩序。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媒体予以及时、正确的引导,还社会一个客观舆论环境;并对破坏医疗秩序的恶劣行予以严厉打击,构建安定、有序、和谐的医疗环境。

3.将医患沟通技能考核应用到执业医师考试中。为让研究生们更加注重医患间的沟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及考核细则,加快对医患沟通体系的研发,并应用到执业医师考试中去,让医学研究生在成为正式医师之前充分重视并掌握医患沟通技能。

四、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得知该校临床医学研究生能够认识到医患沟通在临床诊治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形式单一,医患沟通教程的理论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学习需求;在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缺失,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同时存在工作负荷重、病人对医疗期望值较高、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舆论媒体导向等一系列问题。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存在自身、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足,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需要个人、培养单位、社会的努力与支持,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全面协调,研究生的医患沟通技能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医患关系才能更加和谐,祖国未来的医药卫生事业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

[2]Makoul G.Contemporary issues in medicine: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Medical School Objectives Project[R].Washington D 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1999.

[3]李春艳,段志军,王莺燕,等. 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40-241.

[4]刘江华,贺军.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朱巍,陈雄生.加强脊柱外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83-84.

[6]Woelber JP,Deimling D,Langenbach D,et al.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dental education.A survey amongst dentists,students and patients.Eur J Dent Educ. 2012,16(1):200-204.

[7]田冬霞,刘俊荣.测量中国医学生学习医患沟通技能态度的工具――《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1):58-61.

[8]宋智.论导师参与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J]. 教育与职业,2010,(30):57-58.

[9]Jo Brown. Clinical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Some Fresh Insights[J].Academic Medicine,2012,87(8):1101-1104.

[10]贺军,王艳,杨林,等.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0):105-107.

[11]田甲乐.医患沟通的认识论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05):746-747.

社会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就业空间:许多本科学生认为本科毕业就业困难,读研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就业面广,选择空间大,可到不同级别和不同科室工作,而基础医学专业就业面窄,只能当老师,而且在“官本位”、唯利是图的思想观念下,一线工作的老师社会地位低下,许多本科学生更不愿从事教师职业。

社会认可度:社会认同感也是影响学生志愿方向的重要因素。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从来就被社会所尊重,当成功救治患者后常常会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感激和社会的认同,临床医生本人颇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学校因素①学校引导不足:许多学校对本科学生只注重就业率和升研率,至于对考研学生选择什么专业并没有过多考虑,没有从需要储备基础医学后备人才的角度出发引导本科学生考研。②招生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一般由研究生学院管理,基础医学院负责具体招生,而负责研究生招生的多为兼职人员,时间和精力有限。有的考生并不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学校的招生政策和优势等,多数考生对未来从事的专业以及导师并不了解。

转变观念和制度改革目前普遍认为,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在基础医学领域工作,而很多医院也只录用本专业的研究生。实际上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在经过5年的系统学习后,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从事临床工作,而在此基础上又读了基础医学的研究生,在学历层次、科研思维、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训和提高,为何不能进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事实上,临床研究生和基础研究生的差别主要是临床实践技能的多少而已,但这些均可在就业后得到提高。对医学研究生还可探索实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共同培养模式,并在硕士毕业生的简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中体现,其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就业难的现状,还可实现基础医学导师和临床医学导师的优势互补。

加强宣传力度首先,医学院校可以在本科学生考研前,向拟报考学生介绍基础医学各专业的教学科研概况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其次,在对本科生授课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与基础医学各学科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使学生正确认识基础医学在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在招生过程中适时向考生介绍基础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录取后的待遇等,例如:基础医学全是公费生,毕业后实际上具有多种就业途径等。我院基础医学往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最终选择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如内分泌、肾内科、骨科、病理科)或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者比比皆是。

社会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 法律视角下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 医患纠纷诉讼的常见法律问题简析 浅谈当代背景下的医患纠纷 法律视角下的存款失踪问题研究 人际传播视角下的医患沟通研究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医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法律问题研究 当代河南医患纠纷审理常见法律问题论略 关于立法解决医患纠纷问题的初探 医疗信息披露视角下医患纠纷成因与对策分析 医患纠纷的产生及防范措施研究 医患纠纷及法治化处理的研究 新医患关系视角下的医院档案管理问题探讨 冯玉祥经历的医患纠纷 医患纠纷的“南平解法” 医患纠纷的“宁波解法” 有关我国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思考 病案资料在医患纠纷诉讼案件中的法律价值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4-03-15/2013-10-15.

3 李曦.关于医患纠纷诉讼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曦.关于医患纠纷诉讼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姜柏生.医疗事故法律责任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浅析医患纠纷中的举证责任[EB/OL]. ,2011-08-29/2013-10-15.

社会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服务苏北医学院校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元栋(1981- ),男,江苏沛县人,徐州医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刘慎军(1972- ),男,江苏邳州人,徐州医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高等教育管理;蔡红星(1962- ),男,江苏启东人,徐州医学院副院长、司法鉴定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法医学、医学教育管理。(江苏徐州22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苏北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SJD880045)的阶段性成果和2010年徐州医学院科研课题“苏北地区高等医学教育资源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KJ3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37-02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校职能的内涵必将随着高校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密切逐渐向深层次拓展。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认为大学应成为灯塔,积极促进社会发展,成为社会服务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一思想强调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拓展了高校的职能。国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动力来自知识经济的内在需要。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区域高校的发展具备了内部的发展张力。区域高校加强社会服务,具有适用性和必然性。

地方医学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高等医学教育既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承担为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应当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服务。地方医学院校能否认清自己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及时调整自身办学目标与发展策略,为社会培养顺应时展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直接关系到地方医学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苏北医院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1.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是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当前,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如何使高等教育适应知识经济需要,并通过与区域的互动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区域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加大,高等医学教育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高等医学教育为区域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2.国家提出“坚持医学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对于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愈发重要。人类自身的复杂,使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各种顽疾的威胁日益凸现,这些决定了医学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医学人才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早投入、大投入,方能奏效。发展高层次高质量的医学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2008年年初,教育部和卫生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周济同志曾经指出,要“努力建设医学教育强国”“把医学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推动我国从医学教育大国向医学教育强国迈进”。

3.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是振兴苏北的需要。近年来,江苏省提出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要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苏北高等教育,特别是医学教育。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实现医学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优先发展医学教育。作为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的江苏省,理应率先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地方医学院校承担着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建设,为地方培养医药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职能。无法稳定人才,难以留住人才,更难引进人才,严重影响了苏北及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整个苏北地区医学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医学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根据笔者2009年的调查,苏北各大医院的医技人员中,博士生人数与苏南、苏中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苏南地区三甲医院医技人员中,博士比例平均为6.12%,其中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技人员中,博士比例均已超过10%,而苏北地区三甲医院医技人员博士比平均仅为1.44%。由此可见,不论是从苏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还是从作为本地区医学教育机构发挥的作用分析,苏北地区医学院校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适应苏北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并通过辐射作用带动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必要性、特殊性和适应性。

二、苏北医学院校人才培养适用性调查――以徐州医学院为例

1.徐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卫生状况。徐州市现有各类卫生机构12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6个,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所,各类卫生机构床位3.0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78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2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18万人、注册护士1.2万人。全市有乡镇卫生院156个,床位0.6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85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4万人。总体来看,城镇居民有较充足的医疗保障。但是,徐州是个农业大市,辖区内农业人口众多,广大农村和乡镇医疗卫生水平低,农民的就医服务水平比较低下,就医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和乡镇卫生人才匮乏,总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和乡镇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徐州医学院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分析。高校首先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培养符合本地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苏省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也在规模和质量上对江苏的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徐州医学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利用丰富的临床和预防保健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和促进人民的健康。培养五年制本科医学人才,是地方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也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点。徐州医学院长期以来坚持面向苏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扩大办学规模。从2005年起,徐州医学院连续6年本科招生规模位居江苏省医学高等教育第一位,目前医学本科教育在我省规模最大。据2008年调查显示,苏北五市二级以上医疗单位中,有56.0%的医疗骨干本科毕业于徐州医学院;2009年的调查显示,在苏北地区工作的省内高校毕业的医学硕士中,59.27%的人来自徐州医学院。苏中、苏南高校的医学毕业生虽然数量较大,但能到苏北工作的很少,徐州医学院为苏北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显而易见。建校五十多年来,徐州医学院已为苏北地区培养出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性医学人才。

三、苏北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策略选择

1.转变观念,培养社会服务意识。据全国性的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有了一定提高,认为高校应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并举的占71.74%;关于地方高校是否应开展直接为地方社会服务的活动,选择“应该”的占91.3%,选择“不应该”的占8.7%①。这些调查充分说明,地方高校的大多数干部和教师认同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地方医学院校能为地方开展有效的服务,政府和社会就会在财政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虽然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合作日趋紧密,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部分医学院校的干部和教师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缺乏必要的认同,不能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服务社会的热情不高,缺乏主动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意识,因此,必须破除影响高校服务社会的观念,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苏北医学院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坚持差异化战略,培养适用型医学人才。差异化战略应成为苏北医学院校区别于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的独特性品质。苏北医学院校不能和综合性大学的医学教育进行同质化竞争,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产品需求的多样性,也主要体现在办学层次、服务面向、学生就业去向等方面。因此,苏北医学院校必须通过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和学科建设的差异性发展,形成和凸显自己的竞争优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层次,不断适应苏北的卫生服务需求。如针对社区和农村卫生人才不足、学历普遍较低的现状,组织专家开展城乡卫生人才现状、未来需求等方面的调研,据此做好卫生人才培训的规划。

苏北医学院校要根据实际,适度增加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为社区和农村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从2007年起,为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江苏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和建设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徐州医学院选招苏北地区生源的学生作为苏北地区定向生进行培养,定向生须与培养学校和定向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就业协议。如果定向生毕业后定向到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服务5年以上时间,凭就业单位出具的证明,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由地方财政为其支付在校规定学制期间的培养费。这种“订单式”培养方式,受到地方及考生的大力欢迎,为农村基层培养不少“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逐步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但是,目前的培养层次尚停留在专科层面,未来可以积极探索本科甚至研究生层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实现苏北地区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3.优化培养方式,服务区域发展。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可以从“开门”“出去”“合作”等几方面入手,促进人才培养与苏北地区发展的相互协调。

第一,“开门”办学。人才培养培训的形式要多样化。以国家计划内学生的培养为中心,兼顾各种形式的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全日制培训和业余培训、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等。同时,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及科研资源,积极为苏北地区发展服务,如利用实验动物中心为苏北地区医药企业服务,建设并开放生命科学馆进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等等。

第二,“出去”办学。坚持建立基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各级各类医药专业人才,如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师培训等。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等学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负有重要职责。由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相对比较稳定,不可能及时满足学习型社会的诉求,这就需要高校积极通过其他各种形式,及时而灵敏地满足“全民学习”的需要。生命科学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医学人才的培养又是一个漫长的连续性学习过程,不能通过学校教育一次完成。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而言,终身学习尤为重要,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医学继续教育这一重任,为本地医务工作者的终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和提供各种帮助。苏北医学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为基层、广大农村培养培训医药卫生类高层次实用人才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如各种委托培养、集中培训等,为地方社会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持。

第三,“合作”办学。利用现有办学条件以及与其他大学建立的合作关系,积极为苏北各级卫生管理机构和医药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高层次研究生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例如徐州医学院可以和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利用中国矿业大学MPA平台和徐州医学院医学资源,设立苏北地区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中心,招收MPH硕士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提高医学人才素质,提升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水平;可以利用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科的优势,开设并加强医学救援培训基地的建设,突显学科特色,争做国内灾害急救医学的领跑者。总之,苏北医学院校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切实提供咨询服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而可行的政策支持。同时,针对自然灾害等应急专项医药卫生需求,在国内率先开展医学救援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研究工作,拓展相关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四、结语

苏北地区医学院校应该积极针对医疗卫生基础薄弱、缺医少药严重的情况,坚持“扎根苏北”的办学理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根本任务的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狠抓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努力探索和推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内化三者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之,苏北医学高校要寻求大的发展,应该立足苏北,准确定位,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抢打地方品牌,主动将自身发展与苏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好地为地方建设和发展服务。

[注释]

①莫光政,李忠云.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实证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1(4):22.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刘在洲.地方高校特色化的本质特征与原则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