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干事考核细则

德育干事考核细则

德育干事考核细则

德育干事考核细则范文第1篇

【摘要】德育与道德是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学校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从近年来的社会风气看,学校的德育好像并没有发挥其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去深入地思考德育应该如何做。文章在分析德育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就如何改善德育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德育;道德;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127-02

古人把“德”注释为“得”,认为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显而易见,人应该从“德”字中得到有益的教化,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追本溯源,“道德”和“德育”,不论在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在西方及欧美的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在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信念和行动纲领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一不被崇尚为教化并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当然,从理论或意念上来讲,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首位,这并不难做到。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大而化之、空泛说教的德育量化成可视、可感、又可操作的管理举措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尊重教育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地从校本出发,探索出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新路子、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甚至单亲孩子愈来愈多,已成为当今学生的主体,而对这些未成年人的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深感棘手、困惑甚至忧虑的问题;可现代教育则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四育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的现实状况下,作为处在家庭和社会中间的学校,是未成年人从家庭走向社会不可或缺的纽带,也是他们必然要经过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天赋使命和神圣职责。至于孩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学校走进什么样的学生,这是无法选择也不好考量的。然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世良训,是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创立运用且盛传不衰的规矩。没有规矩,何来方圆?学校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地探究出如何教育学生的妙策良方,不能呕心沥血、精益求精地履行好教育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进而培育出“高品德、高能力、高成绩”的学生这一使命和职责。

正是从这个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双重契合点出发,平罗四中顺时应人地制定出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确保德育为首的核心地位,分解量化德育的管理目标:以一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加强德育管理为突破口,以做好身边的“六件小事”为切入点,强化训练、有序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使常规管理为课堂服务,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最终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扎扎实实地身体力行平罗四中的“校本特色”。学校把这一“校本特色”,赋之于可视、可感、又可操作的具体举措:将一日常规管理全员化、精细化、半军事化,从而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一如教育家叶圣陶说的那样,“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习惯。”

一、要凝心聚力——完善

1.实现“两个公平”、规范“三个管理”。

(1)完善《平罗四中绩效考核细则》、《平罗四中班级考核细则》等各类考核制度,基本实现“教师工作量核算公平”、“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公平”。坚持做到评优评先、评聘职称、晋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让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得到荣誉、鲜花、掌声和羡慕的眼光,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规范包括“教职工上班、请假”;“班级建设及班务工作”;“教案检查、听课评课、作业批改、考试登分”等三个管理,使教育教学工作在有检查、有考核、有结果、有公示的秩序中顺利开展。

二、要目标同向——对常规工作实行动态管理

学校提出从校级领导—中层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人员全体出动,对学校的日常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哪里有学生,考核就到哪里;哪里有老师,哪里就有人管理。每天都安排校级领导带队深入到楼道、年级、班级、操场、餐厅、宿舍等地方,对包括纪律、卫生、两操在内的“六件小事”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并将结果进行公示,以此促推加大常规管理的实效性。

三、要齐心协力——树立人人都是管理的责任意识

学校从校长、书记、副校长,到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普通教师,以及卫生员、宿管员、门卫保安、餐厅厨师等临时工,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人人都要重心下移,靠前指挥,参与管理。并在全体师生中实行了宿舍、楼层、班级的课桌凳、床铺、卫生工具、洗漱用品摆放定位等责任到人的细化承包管理模式。从而树立学校管理无小事,细节能养成良好习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是管理者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营造出强化德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校本管理机制。

四、要行动迅捷——推行半军事化管理

毛泽东同志指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针对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过多地溺爱、娇惯、迁就而形成的依赖、懒惰、任性等不利于健康成长的现象,学校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学生的饮食起居、穿衣戴帽、坐立行走等平常细小的行为习惯抓起,抓住每学年新生入学军训的有利时机,在强化训练学生体质体能的同时,加大对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行动迅速、穿着整洁、仪态端庄、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讲究卫生等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懂得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能成就大未来的道理。实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进而向“高品德、高能力、高成绩”的育人目标迈进。实实在在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体现在接受教育的每个学生身上。

若无千桩底,何处起高楼?平罗四中在努力践行精细化管理的校本特色,短短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喜的变化:

喜变之一:当校外来客走进学校时,迎面碰见学生,开口问候:“老师好!”对面走来教师,含笑说声“您来啦!”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素不相识但有缘相见就主动热情打招呼的亲切问候已是习惯成自然的礼仪!

喜变之二:当人们走进学生宿舍时,床铺上的被子都叠得四棱四正;床单都洗得干干净净;床下的拖鞋、洗脸盆都摆得整整齐齐;墙上住宿生的照片、名字都贴得端端正正,文明宿舍的流动红旗耀眼醒目。

喜变之三:今天的平罗四中,包括校级领导在与不在都一个样,学校的工作照例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上没有玩手机的,校园里没有骑自行车的这“五一样·四没有”在内的校纪校风、教风学风、仪容仪表、校容校貌、文明礼仪越来越好,已在全校蔚然成风!

不论是莅临学校巡视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还是前来观摩学习的外校同仁,对平罗四中将德育量化成可视、可感、又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许!

参考文献:

[1]钱佩芳.完善学校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措施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69-70.

德育干事考核细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干部品德评价体系;广西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1)06-0017-05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和选人用人公信度,广西的一些市、县党委和组织部门在干部德的考察评价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总结了一些做法和经验。据笔者调查,广西一些市、县先后制定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如 《百色市干部德的量化考核办法》、《崇左市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试行)》、《桂平市领导干部“四德”考察实施办法》、《柳州市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干部品德考评制度。这些考核评价指标及考评办法,为科学评价干部品德探索了新途径,对于选准用好干部,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有力地服务和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工作在广西尚处于试点阶段,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改进和完善。

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1. 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标准比较笼统,缺乏具体、便于操作的量化标准。调研中相当多的调查对象反映,虽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干部品德考核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共中央组织部也有一些明确的规定,但仍然是比较笼统、抽象的,这些要求和规定只是一些大的方向性、原则性问题的规定,还没有具体的细化考核标准。不少调查对象认为,干部的品德是难以量化、细化并进行考核的,就考核的指标体系而言,如果指标体系设置过于宽泛,难以考实考准;而如果指标体系设置过于细化,又容易陷于繁琐的困境。

2. 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工作难操作,要考实考准较为困难。由于个人的品德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可变性的特点,导致干部品德的真实情况难搜集。考察对象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外在表现容易评判,而内在素质如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准等方面的情况则难以把握。目前的考察评价,通常采用民主评议、个别谈话和座谈等方式,缺乏灵活性,形式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有的人对亲者的成绩任意夸大,问题袒护,不足轻描谈写或避而不谈;对疏者成绩尽力抹黑,缺点添枝加叶,这些因素往往真假难辨,不易分清现象和本质。为了考实考准,目前各地在干部品德的考察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仅限于当地实际,目前尚不宜普遍推广;有的却陷入烦琐费事的困境。例如,在一些干部品德考核体系中,虽然考核程序十分严谨,考核指标设计也十分周全,但在实践中操作起来却比较困难,十分烦琐费事。因此,需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这套评价体系要简洁适用,既能准确、真实、全面地考评干部的品德,又不太过于烦琐费事、操作困难。

3. 干部德的考核评价体系比较复杂,一时难以健全和完善。对干部品德的考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或周期,不能单凭一时一事、一言一行就作出定论,这样的“定论”必然是不科学、不可靠的。因此,需要把日常考核、定期考核和专项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对干部品德考核的总体评价。目前尚无明确的文件规定可供参照执行,各地也无一个统一模式可供借鉴。同时,个人品德除了一般的共性特征之外,还有特殊的个性特征,是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干部的品德,还是根据考察对象不同的特点分别制定出相应的具体评价标准?对这些问题目前尚有争论,存在比较大的分歧。

4. 干部德的考核评价结果有待于实践检验,难以立即定论与运用。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组织部门对干部品德的考核结果运用得还不够;有些干部则认为考核结果不宜马上运用。从实践探索来看,目前对干部品德的考核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摸索阶段,由于受考核指标、考核办法、考核手段等多种因素影响,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很难马上就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之中。究竟是把品德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约束性指标,还是作为否定性指标?究竟品德的考核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应该占据多大权重?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干部品德考核评价的舆论氛围尚未形成。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一些地区或单位对干部品德考核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虽然有的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一些地区或单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对此项工作仍持怀疑或观望的态度。从访谈情况来看,不少访谈对象都认为,对干部品德进行考核很有必要,但真正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却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从现实情况看,对各地关于干部品德考核的探索实践,不少人也是持怀疑、观望,甚至是否定的态度,这不利于此项工作的深入推进。

2. 干部品德考核评价的理论研究还不深入。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任何一项改革要获得成功都必须坚持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取决于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制度设计。访谈中部分干部谈到,比较重视进行实践探索而忽视进行理论探索,是当前干部德品德考评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从实践层面来看,目前各地都比较注重探索干部品德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但从理论层面来看,对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却研究不够,这样很容易导致盲目实践,影响考评工作的成效。

3. 干部品德考核评价的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目前干部品德考核的执行主体主要是具体从事品德考核评价工作的人员。而评价主体主要是干部,主要是由干部来评价干部。严格来说这是不全面的也不科学的。因此,如何把一般群众也纳入评价主体或执行主体,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的新课题。由于个人品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品德考核评价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考察探索的试点阶段,无论是执行主体建设还是评价主体建设,都非常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干部品德考察评价工作的质量和干部品德考评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专职与兼职结合的考察队伍,不仅是开展干部品德考评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而且也是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对策建议

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完善干部德的考核标准和考察办法,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干部品德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当前干部品德考评工作中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需要我们在考察标准、考察途径、考察方法、考察结果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健全和完善干部品德考核评价机制。针对目前干部品德考评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部分市县的做法和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把握干部德的具体要求,明确干部德的评价标准

健全干部德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1]。这“四看”,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干部的德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干部德的重点内容和评价标准。

1. 政治品德标准。主要考察干部对党、国家和人民是否忠诚,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是否自觉,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是否坚定,对待大是大非问题能否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在政治情操上是否有更高追求。具体分为:政治立场、政策水平、大局意识和价值观念。

2. 职业道德标准。主要考察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工作动机和态度是否端正,工作作风是否深入扎实,工作纪律能否遵守,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否在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具体分为:敬业精神、公仆意识、遵纪守法和职业规范。

3. 社会公德标准。主要考察干部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是否遵守公序良俗,在处理人际关系及邻里关系中是否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是否在社会生活中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具体分为: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艰苦朴素和爱护环境。

4. 家庭美德标准。主要考察干部在家庭生活中处理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能否遵循高尚的家庭道德规范,是否为营造美满幸福的家庭氛围作贡献。具体分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二)抓住干部德的关键环节,拓宽干部德的考察途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注重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履行岗位职责以及日常生活表现中考察干部的德。这五个方面是考察干部德的关键点,也是考察干部德的重要途径。

1. 要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干部的德。干部的品德能否经得起考验,最能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出来,如应对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等关键场合,要重点看干部的领导魄力、意志品质和对群众的感情;要看是否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能否坚持在第一线,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妥善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2. 要从履行岗位职责中考察干部的德。干部的品德,必然会在长期履行岗位工作职责中表现出来。对干部职业道德的考察,要看干部对工作是否爱岗敬业,对服务对象是否真诚热情,是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调查了解范围扩展到服务对象,有利于了解干部的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

3. 要从关键时刻表现考察干部的德。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党性原则等政治品德往往在面对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的关键时刻表现得最充分。在大是大非面前,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还是见风使舵、盲目跟从;是坚持原则、勇于斗争,还是是非不分、退缩逃避;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还是敷衍推诱、讨价还价,这是对一个干部政治品德的深刻检验。

4. 要从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中考察干部的德。关键要看干部对待个人升迁的态度,是以勤奋的工作、良好的品格、平和的心态接受组织挑选,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还是采取不正当手段,跑官要官、求情拉票。要看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是否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所动;在荣誉面前,能否正确对待、真诚谦让、见贤思齐[2]。

5. 要从日常生活表现中考察干部的德。主要看干部在公共活动中的各种表现,看干部是否有社会爱心,能否见义勇为,敢于与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看干部在家庭生活中是否尊老爱幼、夫妻和睦,与邻里是否和睦相处;日常生活中是否情趣健康,等等。

(三)细化、量化考评指标,完善干部德的考察办法

1.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增强考核评价的可操作性。要对德的考评指标进行细化、量化设计,分类设置考核内容,量化考评指标。通过对德的考评指标分解,形成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等较为具体、便于量化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变软指标为硬尺度、变不可比为可比。这样,便于对干部的德进行量化评价,使德的考评具有可操作性。例如,百色市在探索干部德的考评中,将干部的德细化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四项一级指标,在设置民主测评表时,将每项一级指标逐一分解为5个二级子指标,在设置职业道德的子指标时特别关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这两个关键点;在具体化社会公德内容时,除了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特别关注社会责任感这个关键点;在具体化家庭美德内容时,把夫妻和睦、邻里团结也作为评价的标准。在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中,设置了正向测评和反向测评表,将干部的“四德”内容细化分别设置了20项正向和20项反向的具体考核指标,实行正向测评和反向测评同时量化计分。根据“四德”在考核中的重要性、真实性不同,按3∶3∶2∶2划分不同的权重分,然后再对各个一级指标按权重进行量化计分,把四项指标分数相加,得出正向测评表总分;正、反向测评表计分办法相同,最后把正、反向测评表得分相加,得出考核结果综合分值[3]。

2. 完善干部德的考察办法,确保考核评价的准确性。对干部品德进行考察评价,应注重采取以下几种考评方式:一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行量化考察。对干部的“四德”表现按照权重比例不同设置,分别给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赋予不同分值,可以直观地反映每个干部的品德情况,增强考察评价的准确性。二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行专项考察。个人自评要求考察对象如实报告本人“四德”方面的情况,并由其所在单位进行把关审核。他人评价通过个别谈话、民意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考察对象的“四德”表现。三是经常性与年终相结合,实行定时考察。主要是通过年终考核和平时的提拔任用考察方式获得,这就要求组织部门从平时做起,通过参与各种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随时跟踪了解和掌握干部在工作与生活中德的表现;在年终考核时,通过综合分析正确考评干部的品德。四是正向测评与反向调查相结合,实行全面考察。正面测评,主要是通过年终干部考核,对干部的品德进行民主测评,然后做出全面综合评价。反向调查,主要是通过被考察对象所熟悉的人员调查了解其是否具有某些负面的反映。最后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测评结果的对比和相互印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例如,百色市采取干部自评、民主测评、谈话了解、走访调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等方式对干部进行考核,广泛听取单位职工、群众代表、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居民、干部亲属、过去的领导和同事等不同群体的评价意见,从不同角度掌握干部德的现实表现,从而确保干部品德考核的准确性。个人自评时,填写正向反向民主测评表,自评分不计入考核总分;民主测评时,规定参加人员一般不少于30人,正向测评中,按“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不了解”五个等次给予评定相应的分值,反向测评中,按“无议论无反映、偶尔有议论、社会上有议论、群众意见大、不了解”五个等次给予评定相应的分值,每个等次设置都有相应的分值;在个别谈话时,要求考核组详细了解干部群众对被考核对象德的表现的具体评价;在走访调查时,考核组到干部居住地,采取发放问卷调查表、走访邻居等方式,重点了解考核对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邻里关系、人际交往、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情况[3]。

(四)用好干部品德的考评结果,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水平

对干部品德进行考察评价,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水平,提升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干部选用的正确导向。因此,在干部品德考评结果的运用上要力求科学合理,不但要根据考评结果选人用人,也要根据考评结果教育、引导、挽救干部。

1. 搞好结果反馈和公开。首先,要在认真整理分析干部品德考察结果的基础上,将考评结果通过一定形式反馈给干部本人,及时提醒干部注意,促使干部自警自省,增强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其次,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考察结果。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才能对干部起到警醒和约束作用,才有利于对其他干部进行教育和引导。在调研中,多数干部主张只对个人公开,一些干部主张在本单位公开,只有少数干部认为应面向社会公开。笔者认为,目前的探索还存在公开范围过窄的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扩大公开的范围,可以首先考虑在本单位公开,尤其是对干部提拔任用的考核,更应该在本单位公开结果,使参与者对干部的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对于在社会公开则要相对慎重一些,因为这牵涉到干部的声誉,要考虑到干部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但原则上是要逐步扩大公开的范围,让干部德的考核结果发挥更大的教育引导作用和督促约束作用。

2. 妥善做好组织处理。要把品德考察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职务级别调整等的重要依据,并针对不同级别干部、不同类型问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不同的组织处理。如百色市规定:对品德考核评定为“良好”以上等次的干部,才能提拔任用;对评为一般或较差等次的干部,不能提拔任用,并视情况给予诫勉谈话或调整;对评为较差等次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相应给予免职、降职处理[3]。又如崇左市把干部德的考察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级别调整以及奖惩、教育培训的首要依据。对考察评价优秀的,优先考虑提拔重用;对经考察发现干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或社会公德表现中有一般性问题,或民意调查较差票达到三分之一以上的,进行批评教育,视情节予以函询、诫勉、警告等处理;对政治品德差或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视情节作出组织处理、建议免去现任领导职务,或责令辞去现任职务,或降职,是后备干部候选人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4]。

3. 建立干部品德考评档案。干部品德考察结果,不仅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也是监督、评价、教育干部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干部品德考评结果要建立专门档案,分门别类地记录通过专项考察、综合考察、日常渠道等各种考评方式了解的情况,把各次考核中干部品德的总评得分、突出表现及存在的主要不足等情况简明扼要地记录在个人档案里,跟随干部流动,作为选任干部、评优评先以及教育培训的重要依据。例如,为了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强化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崇左市委组织部将各项考察评价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建立干部德的考察评价档案,截止2010年底已初步建立干部品德的考察评价档案400多个[4]。

4. 加强对干部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干部品德考察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引导比对干部德的考察评价本身更为重要。因此,要根据干部德的考评结果,加强对干部德的教育和培养。对考核中品德欠佳但才能表现突出的干部,由相应部门加以重点监控、重点教育和结对帮助,从而鼓励优秀,带动中间,鞭策后进,提高干部整体思想道德水平。要将德的教育列为干部长期学习的课程,列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宣传,用正面的事迹教育干部、引导干部和激励干部;要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用反面教材告诫干部。要创新形式加强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党的宗旨教育,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艰苦奋斗和拒腐防变教育,增强广大干部应对各种诱惑的免疫力。

总之,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落到实处,除了上述途径和办法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干部德的考察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加强考察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熟、作风好的干部考察队伍;需要建立健全干部德的考察责任机制,有效预防干部德能考察结果失真失实;需要加大干部品德考评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等等。这样,才能让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和用人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干部品德考评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真正选好用好干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2] 沈跃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J].求是,2009(19):47-50.

[3] 百色市积极探索干部德的量化考核办法[EB/0L].(2010-09-08).

[4] 崇左市探索试行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EB/0L].(2010-10-25).czjjjc.省略/news-read.asp?id=4310.

Studies on the Problems and Measures in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Carder as per the Standard of Morality First

――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dre’s mor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Guangxi

REN Hao-ming

(Party School of Guangxi Committee of the CPC, Nanning, Guangxi 530021)

Abstract: Standards for promoting carder in a moral-oriented way will come across quite a few problems such as how to measure the standards, how to deal with the work ,how to promote the system and how to define the result. 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un-identified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simpl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lack of manpower of the unit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fully carry out the standard of promoting carder in a moral-oriented way, many measures must be taken including: setting clear standard and method to evaluate moral status, specifying evaluation elements and properly applying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o improve carders’ promotion system.

Key Words: promoting carder as per the standard of morality first; carder morality evaluation system ; Guangxi

德育干事考核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德育;思想政治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道:“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都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这是因为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德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高低。所以,作为21世纪的新型学校,应该站在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高度,把德育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以一种全新的、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使德育融入教学工作的一切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定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凸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整体性、针对性,以中小学德育创新发展为主线,重视学生基础道德教育。

笔者对中小学农村学校德育工作思考良久,在这里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校长是关键

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校长,一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提高也在于校长。管理学家曾言:管理就是自己干,和别人一起干,指挥别人去干。要当好一名校长,这三种“干”法值得琢磨。学校的核心目标在于育人,校长必须明确办学的方向。

首先,要创设一种育人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优化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在明确道德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自觉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创造优良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确立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提倡优良的学风、教风,从而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其次,要有突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举措,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核心,认真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再次,要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建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观点、治学态度、工作作风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对德育工作做出长期的规划和具体的计划,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德育意识。从德育队伍建设入手,提高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根据学校不断发展的需 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实行德育精细化管理。

然后,要建立健全一套全新精细化的德育管理制度。学校实行德育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要建立健全一套精细化的德育管理制度,大到宏观管理,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例如,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像《学生礼仪规范》《学生宿舍量化管理细则》《学生会管理制度》《班委会的管理制度》《后进生转化工作制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等制度。

最后,要加强自管自律,促进校风建设。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1.注重管理细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目前德育工作效能较低,对于未成年人来讲,思想道德建设应从小事抓起,从普通的行为抓起,从养成教育抓起。从小事着眼,小到物品摆放,大到校园环境都要求整齐一致,将学生的一日行为纳入规范化、秩序化的轨道,使学生在校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事事有标准。这样通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来培养他们的情操,进而促进校风建设。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树立自信意识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或父母经常忙着自己的事业,很少同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为此,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老师,定期开放,对单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咨询、矫治,同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会学生处理问题;开展赏识教育,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重树信心。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从情感困境中解脱出来,以确立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重拾信心。

3.强化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自管自律能力

开展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突破口。学生能做到的,教师绝不包办或干涉,这样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空间,如果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学习意识增强了,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班主任是核心

在校长的有力领导下,学生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还在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立足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处理大量具体业务工作和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有目的地塑造学生的灵魂。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得力助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引路人。所以,班主任应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德育活动。

1.召开独具特色的主题班会

围绕各年级德育工作主线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题班会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

为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专题讲座。

3.召开精彩的“家长会”

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意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架构家校“连心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三、思想政治课是催化剂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它是品德教育的催化剂,教师应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变注入式为启发诱导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其次,要深入挖掘教学中德育的培养点,将课本中的有关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明确在某一方面,怎样做是道德的,怎样做是不道德的。

再次,要注重学生的行为训练,达到知与行的统一。通过开设活动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统一,并最终落实到行动中。

德育干事考核细则范文第4篇

一、落实责任、量化标准、强化目标

进一步健全机构,保持行风建设机构不散,人员不撤,工作力度不减;继续坚持重点突出、标本兼治的方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治理力度,确实做到。“坚定不移正行风,持之以恒强队伍,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目标,把行风建设列入了“一把手”工程,喊响了“树诚信教育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口号,提出了“干部依法行政、教师敬业奉献、学生勤奋向上,”的工作要求。

二、规范理校、法律治校、制度管校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东沽港镇各学校把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作为教育行风建设的根本。近期各学校教师都利用每周政治学习时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这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为教师自觉地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各学校利用校会、班会、法制教育公开课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等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同时,为了规范学校管理,优化教育教学,名学校还结合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实际,从德育工作、教学管理、安全工作、考核评估等四个方面,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诸如:德育工作方面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承诺制度》、《学校德育工作制度》等;教学管理方面有《教学工作制度》、《教师教育学生要做到“六要六不要”》、《教师上课要做到“八不准”》和《校务公开和承诺制度》等;安全工作方面有《学校安全工作实施细则》、《财务室岗位安全责任制》、《食堂安全管理制度》等;考核评估方面有《学校管理考核细则》、《校务公开工作考核评估细则》等。特别是《教师教育学生要做到“六要六不要”》,即教育学生要下毛毛雨,不要刮暴风雨;批评要适度,不要把话说绝;和学生谈话要设个座位,不要罚站;对初次完不成作业的学生要给补作机会,不要随意撕毁学生作业;当学生不接受批评,当面顶撞时,要调整谈话方式,不要顶牛或体罚学生;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有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不要将学生随意撵出教室。《教师上课要做到“八不准”》,即上课不准接打手机,不准脱离课堂,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延长时间,不准在讲台上坐着执教,不准接见来客,不准随意调换课程或转让。更加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端正了教风,优化了教育教学。依法治校,建章立制,使各学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升华师德、培树典型、加强考核

1、升华师德

我们坚持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围绕师德建设重心,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各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职工文明行为准则》、《师德八条》、《应做十种事,忌做十种事》、《应说十种用语,忌说十种用语》等师德规范,对教师在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坚持不懈地对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三德”教育,使教师树立起“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纪律性强、进取心强”的“四强”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生”的思想。

2、培树典型

各校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评选“文明教工”、“师德标兵”,对大局观念强、责任意识强、业务素质高、服务水平好、教育质量高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教师身边的典范。

3、加强考核

为使行风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坚持师德检查督导与师德考核评比相结合、校内自查自评与社会监督评议相结合、学生评议与家长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强化行风评议,重点围绕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师德师风、和群众对教育系统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按照“宣传发动、调研自查、评议整改、巩固验收”四个阶段进行了评议,制定《文明教工师德考核表》,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贯彻方针、业务进修、职业形象”等方面内容。

德育干事考核细则范文第5篇

虚事实做实事细做细事勤做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前沿阵地上的先锋,是班级管理的舵手和学生眼中的旗帜。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和工作作风决定着班级的个性,班级良好个性的形成对学校德育工作水平起着水涨船高的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始终保持了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连年稳固了百分之百的遵纪守法率,已经形成的常规管理、团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都在张家港市的相关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这些成绩无一不与学校班主任队伍作用的充分发挥唇齿相依。无论是在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宏观上,还是在规划班主任日常事务的微观上,我校都遵循了这样一条管理思想:即密切联系时势的新情况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把虚事向实里做,把实事向细里做,把细事向勤里做。一、虚事实做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这项工作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实施正面影响的工作,因为实施影响的标的是无形的、抽象的,所以其工作的特点也往往是务虚的多、说教的多。但是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随着时代节奏的多变而波动。校园的围墙内那似乎已经老套了的道德说教好像失去了它原有的教育力量,而校园“外面的世界”却更多地吸引了学生们萌动着的心灵。铺天盖地的绵绵情歌、哗众取宠的搞笑剧作、利欲熏心的声色场所、无所不包的网络世界等已经在客观上冲淡了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对象,思忖新的环境,必须要采取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有效地收揽在课堂、集中在校园;必须要把德育这无形的、务虚的工作实在化、具体化。“虚事实做”,主要是班主任工作要实在化、具体化。我校在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工作能力养成、主要工作内容的定位和工作成绩的考核上,主要从“十项评比”、“活动组织”、“宿舍管理”、“公物保管”、“遵章守纪”、“资料建设”、“师德规范”、“安全防范”等八个具体方面着手,赋予了班主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内容。比如我们把活动的开展作为德育“虚事实做”的重要载体之一,每学期都分阶段举办大型的德育活动,基本上保证了每个月都有重要活动,确保班主任每个月都有一到两个工作的重点。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都通过科普周宣传、广播操比赛、运动会、星级宿舍评比、家长会议、大合唱比赛、冬季三项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为抓手,把学校德育的氛围营造得热烈而浓郁。班主任老师们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共识:实实在在的德育活动能够较好地凝聚人心、优化班风,既能对同学们的思想道德进行有效地潜移默化,又能为同学们提供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增进了解建立友谊的舞台,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二、实事细做“虚事”化为“实事”之后,关键[!]便是做的问题了。如何去做?我们要求班主任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要着眼于“细、小”二字。细处着眼,严字当头;化大为小,以点带面:这是我们实施“实事细做”的指导思想。比如在校园常规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十项评比”制度,它包括“勤学、清卫、公物、排车、两操、板报、宿舍、就餐、胸卡、礼仪”等十项内容。每项内容下面还进一步细化,形成四至八条的考评细则。仅就“公物”一项为例,我们的考核细则有如下六条:(1)桌、凳、门、窗、玻璃一例损坏分别扣1分;(2)夜自修后,电源一次未关、门窗一次未关或未锁扣1分;(3)宿舍内部水龙头一例损坏或一次未关、下水道一次堵塞扣1分;(4)卫生包干区的公物、绿化管护区的绿化一处破坏扣1分;(5)教室、宿舍开无人灯、晴日灯一次扣0.5分;(6)期末总评中,公物零损坏、财产零浪费的班级加考核分50分。我们要求学生会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在日常工作中,从十项内容的各条细则上对班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微观的检查评比,其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我们对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实施了以星期为单位、按月份为阶段的且与经济报酬和奖励评优密切联系的量化考核方案,从而在制度上能够有力地引导班主任工作向细处着眼,有效地调动了班主任从严从细地抓好小事的积极性。各项工作都细化了以后,我校的学生会和班主任工作起来就显得特别有事可做,更显得特别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事勤做在所有的工作当中,最不能认为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大概要首推学校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当前新形势下的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多边地接触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芜杂的意识形态。这使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趋于更加不稳定的状态。很多班主任不无疑惑和苦恼地总结了他们的教育感受:一个平常表现良好的同学何以一时糊涂,出人意料的犯了错?一个默默无闻的同学怎么竟也在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个犯了错后刚刚当面作了深刻反省和强大保证的同学何以转过身去却又故态复萌?实际上,形势的变化必然致使学生处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因此,只有反复抓、抓反复,严而细、细而勤,我们才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不留管理漏洞和管理死角。如此看来,寻求德育实效除了勤字而外别无捷径。要求班主任“细事勤做”,必须要利用考核机制予以鞭策。我校在班主任考核方案中,特别增设了“资料建设”一项。该项 考核的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手册》、《班级工作周报表》的及时交验与填写情况;班主任对学生《家校联系卡》的填写、签名和收况;《班级日志》、《点名册》的规范使用情况;学生请假手续、《出门证》手续的规范办理情况;期末学生寄语、班级工作经验的书写情况等。除学生寄语和工作经验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考核外,其余各项资料每周都由德育处进行全面地检查,确定“优、良、中”等不同考核等次并盖章核准。班主任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勤做、细做、多做,才能在资料中反映出充实的内容。在我校,考核方案的规范促进作用和常规评比制度的竞争带动作用双管齐下,使得班主任老师们成为学校最为勤勉的一群人:他们勤走班级、常去宿舍,点出勤、查卫[!]生;他们早到校、夜办公,勤与家长沟通、常和学生谈心;把简单的、平凡的常规小事当作了每天的必修课。他们不因为工作的简单而懈怠,不因为生活的重复而厌倦。“一勤天下无难事”,班主任勤于工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则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必定能够很快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