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文化内容

现代文化内容

现代文化内容

现代文化内容范文第1篇

【摘 要 题】马列文论研究

【关 键 词】马克思/世界文化/审美现代性

【 正 文】

在排山倒海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中,精神文化发展的趋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对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文化与审美的关系、对全球化境遇中精神文化发展的错综复杂趋势的思索。

有人说,只要现代化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题,讨论审美现代性问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句话之所以有道理,是因为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产物,一方面表征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因社会的巨大变迁而带来的文化、审美的深刻转向;另一方面也表征为在全球化语境中,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弊端的批判。

面向21世纪,在高度现代性的条件下,纳入我们视野的是,在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的语境中,审美现代性的选择。多元文化的对话,各民族文学(化)在互相影响、互相吸纳中以其民族文学(化)的独特性走向世界,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启示之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概念中“文学”一词既可以指文学也可以指文化。(注:“世界文学”中“文学”这个词,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6页上编译者的注:它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德文的“文学”同所有西文的“文学”一样,均来自拉丁文,狭义上系指文学;广义上系指学术文化。从书中“文学”一词的上下文看,它既指文学也指文化。) 应该说,在马克思的时代,真正普遍的审美交流模式尚未出现。

今天,世界的民主化进程明显加快,不同民族的文学、文化的交往对话的重要发展是由20世纪以来历史进程本身促进的。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市场世界力量不同国家被迫卷入到“交往”与“竞争”中;另一方面,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体系的瓦解使得众多民族得以独立并致力于民族认同。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普遍交往中的多元文化的对话提供了现实的经验。同时,还应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技术和通讯等方面相互依赖性前所未有地加速发展,这一方兴未艾的进程增多并改进了传插知识、文学、文化的手段,世界上最荒僻的角落亦被联结在单一的信息系统中,于是,马克思科学阐释的世界文学(化)的概念得以实现,审美的现代性从中获得了理想选择的可能性。

面向21世纪,多元文化对话,各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不是时代文学、文化的唯一表征。西方资本主义因其资本的扩张本性,资本主义的文化侵略依然是面向新世纪文化事件的危殆。对由资本主义现代性导致的文化霸权的批判,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选择的当代启示之二。

后现论家福科对如何掌握历史事件意义的独特特征,提出这样一个视角:他批判过去理性至上的历史传统的目的在于把单一的事件化解为一种理想的连续性,而“实际上历史是大量纠缠在一起的事件的集合。”他认为,“历史事件不是一种决定、一项协定、一种王权或一场战役,而是对各种力量的颠倒、权力的篡夺。”[7]福科的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思索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所蕴含的历史感的多重性、间隙、距离、非整一性和张力。亦如詹明信所说,“马克思对待历史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尊重历史辩证法的。认为历史有其不可捉摸的令人吃惊的性质。”[8]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了由于大工业生产、世界市场力量使得各民族文学打破民族和地方的局限走向世界文学,另一方面从强国对弱国的经济、文化的全球性扩张的事实出发,又在当时的现实基础上分析了由于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带来了不同民族的不平等关系,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真正的平等的相互往来并未形成。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历史发生必然导至将它们的文化作为一种普遍主义原则代替世界文学(化)。请看《共产党宣言》中如下一段话:资产阶级企图“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使未开化或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9]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义正严辞地批判了西方社会的欧洲中心主义、欧洲“所谓文明”文化中心主义。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理解在马克思的世界文学观念中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滋生出来的霸权文化逻辑的否定。马克思以现代性视角,切入批判,使人们悟出,审美的现代性,要求在自身的发展中,必须要对西方社会在经济霸权操纵下的文化霸权形成对抗。这一点,笔者在《马克思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0]一文中作了充分的论述。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马克思一向主张必须将理论的批判升为针对现实的批判,必须扎根现实,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通过解决时展的面临重大问题展开理论的探索。今天,大众传媒的技术力量,在跨国资本运作的国际化语境中,为各国民族文学(化)的交流、交往,从而促使世界文学(化)的发展提供了现代条件。但是,美国依靠它的经济技术优势在文化交流的形式下实施不平等的文化霸权,以挟持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出现,这是各民族本土文化认同在当下语境中又必须面对的问题。2001年台湾作家、批评家陈映真撰文抨击美国推行对中国文化的侵略的“政策”。他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自主防御》一文中提供了这样的事实:美国中央情报局初定于1951年而后逐步完善的《行事手册》中载有十大方案,其中有这样三条:(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替他们制造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中引开来,让他们集中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仅此三条就可以清楚地窥见美国政治意识形态的企图及其文化表现形式和运作机制上的霸权逻辑。[11]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阿多诺说过这样一句话: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已经成为它自己的意形形态。美国的文化霸权的全球性扩张,一方面把文化产品全面推向市场,变成“货币”,另一方面是以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将它们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趣味推向世界。以暴力、色情、恐怖、血腥及虚假的生活幻想作为文化工业生产的母题经常以诱人叙事来包装,被制作出来的光盘流向第三世界,作为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它们在第三世界面前树立一个“比照集团”引诱意志薄弱者追随仿效,放弃自己民族文化传统。西方思想家詹明信、赛义德、汤林森、法兰克福学派中激进主义思想家,对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推行的文化霸权和殖民文化所进行的文化批判,触及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本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触角与批判,在他们那里又有了时代的时空维度与现实的延伸。若放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上看,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其实质在于,一方面防止文化的同质化危殆多元文化的对话,另一方面是防止资本主义邪恶特征的扩张。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化问题,不难发现重塑审美自由的本真性,主持审美与艺术领域的独立自主作为审美现代性原则,必然要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携带的文化霸权对抗。这是回到马克思关于世界文化和审美现代性的言述方式的积极态度。

“现代性将我们丢进了恒久解体与更新的漩涡、卷起抗争与矛盾的漩涡、模棱两可兼有焦虑的漩涡。”[12]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的悖论式的言述方式正是透过对现代性活生生经验的观察而获得的经验性取向。他处于二难的言述给我们带来对审美现代选择的富有张力的思考。现代性与文化同谋促使审美机制的现代转向,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选择的又一当代启示。

人们置身于现代性境遇中,感受着现代性的变革。马克思是这样描述的:“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点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式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以冷静的眼光来看他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13]这里,马克思展示了这样一种景观:现代性带来历史过程、生活形态及其观念与整个文化基础的裂变。马克思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审视了这一过程中审美机制现代转向的残酷性与生机的可能性。

在全球化的境遇中,大众文化迅速占领世界文化市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它已成为文化现代性的标记。审美机制转向的重要特征是大众文化形式的兴起。我们必须把话题集中到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所衍生的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从而为审美现代性在文化现代性中发生如何成为可能找到理论上的依据。

诚然,马克思亦未使用大众文化这个概念,但是大众文化作为一个悖论潜藏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方式,由于利润的驱动,通过商品生产模式,把低劣的文化产品推向大众消费文化的负面性;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肯定了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必然关心消费者欲望需要的增长,从而引导我们理解大众消费文化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在世界文化现展的进程中,大众文化的悖论验证了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的历史辩证法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穿透力。下面就这二方面复杂关系加以分析。 马克思是以愉快的心情来看待文化从传统的恒定中游离出来带来的解放:“一切宗法的东西都消失了,因为只有商业即买卖才是唯一的联系,……旧社会的一切关系一般脱去了神圣的外衣,因为它们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同样,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从而宗教、法学等,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啊。”[17]历史只有通过灾难才能进步,坚持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才着重指出资本主义不由自主地带来了“世界文学”这一文化的解放形式。马克思还从消费者的“需求”与商品形式的关系着眼,指出“想方设法刺激劳动者的消费以使商品获得新的魅力,通过不断的宣传,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求,等等。正是资本与劳动在这方面的联系构成了文明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以及当前资本所具有的力量正建立在这上面。”[18]这里,马克思看到了消费者欲望、大众的快感对文明增长所具有的影响,他把商品生产关心欲望的增长,视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合理性。通过商品形式的逻辑,人们生产出了极大丰富的文化产品,也为大众文化造就“新的魅力”。马克思为现代性带来的大众文化形式审美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那么大众文化形式的“新的魅力”在哪里呢?从广义上讲,文化形式转变就是历史的主题。马克思有句名言: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件第一次是作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它可以拿来作为现代性转轨、大众文化形式出现的隐喻。大众文化作为喜剧形式出现的是以大众狂欢式的欲望化表达展示的。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部重要著作中指出,当伟大历史悲剧的叙事话语已经终结时,新的文化形式与过去发生了断裂,但却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了“为了要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的历史悲剧的高度所必要的理想、艺术形式和幻想。”[19]从而产生“新的魅力”。人类生存的必要的理想与幻想化、形式化相融合构成大众文化狂欢式欲望化表达形式的基本特征。马克思的论述为我们从文化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生成的可能性提供了巨大阐释空间。童庆炳等学者提出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现实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思想。法兰克福学派中的本雅明作为后现代思想家的先驱值得提出。本雅明的意义在于他从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出发,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古今社会对比的观点和艺术最终受到物质生产支配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了现代社会与艺术的转型中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他认为随着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这带来艺术巨大变革,传统艺术的“光晕”消失了,可用机械复制的艺术悄然崛起。本雅明以电影——这一大众媒介重要形式说明,正是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的艺术接受从侧重膜拜价值的凝视观照接受方式,转变为侧重展示价值的消遣性接受方式,从而将艺术的接受建立在实践政治的基础上。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大众媒介的复制,一方面调动大众文化民主潜力与参与潜力,消费者可以通过时空重组及抽象化机制而开发思想与知觉的无限性。另一方面精英文化通过大众媒介的复制、普及使大众的审美感知能力普遍提高。以精英文化品格渗透大众文化来提升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重视大众文化的本民族文化意象的塑造、防止大众文化在全球化境遇中走向一体化。这是我们理解现代性带来的审美机制的现代转向问题应当重视的。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启示,将在大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开放的未来性。

【参考文献】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 [7][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M].北大出版社2000,472. [10]傅腾霄、黄裳裳.马克思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J].文学评论2001(1). [12][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7. [15][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22.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C].人民出版社,1979,659-660.

现代文化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代码;课程内容;影响;学生群体

课程内容作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总和可以分为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其中显性内容主要是教材中的内容和教师的话语等,而隐性内容则是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教师的意向等。在学校教育中,课程内容主要是指显性的内容,最主要的是课本教材等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依据,而在教师传递过程中,在教师的话语结构中,存在着一种代码,这种传递作用代码具有群体差异,而课程内容也作为一种文化代码同样对于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一、群体的隔阂――代码与学生群体

代码在课程内容中主要是指内容的选择类型与呈现方式是以何种途径出现的,对于何种群体是易于理解的,适合哪个群体理解,那么这种课程内容的代码就属于那个群体,不同的群体间具有的文化代码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伯恩斯坦对社会与教育代码的分析中,家庭经济地位是家庭成员语言代码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家庭的成员和城市家庭的成员之间在表述特性上明显相异。前者的语言代码主要是一种局限型/限制型代码,后者则主要是一种精致型/精密型代码。使用局限型/限制型代码者主要关注事物的特殊性意义,其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情境依附/镶嵌的特性,语意含糊,语言简缩,多采用用隐喻、拘泥于个人身份的团体化的表述方式。而使用精致型/精密型代码者多关注事物的普遍性意义,其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情境独立性/超越性,语意明确,表达精密,多采用理性、个体化的表述方式。[1]

在我国的学校中,学生群体大致可分为农村学生群体和城市学生群体,这两个群体具有不同的语言代码,文化交流基础和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两种群体的不同的背景,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就具有了先天的不同。而对于课程内容姓“乡”还是姓“城”大概普遍的都可以认同,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上普遍具有偏向城市的喜好。对于农村群体的学生,他们所具有的文化资本对于这些内容具有先天的不适应性。他们要通过更加的努力去获得城市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先天的可以理解课程内容的文化的优势。所以,他们的学习应是更加努力的,稍有不慎则会成为失败者。

二、二元的结构――课程内容的考究

在我国,课程的内容是经过学科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根据经济社会的要求和学科的特点开发的,是以教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上述的要求和学科特点就会出现一个标准,在我国这种城乡两元格局体系下,就会出现是以城市的标准还是以农村的标准,而我们提倡的地方课程仍然以城市为主,农村课程的设置十分稀少,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所承担的必要的任务,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很大程度上属于城市课程,没有为农村立言,没有将农村的现实纳入课程内容的研究范围。在东北地区的一项农村课程改革调查中的数据显示,据“从内容上看,您认为新课程更适合于:”这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6.6%的被调查者认为更适合城市学生。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自选商场、用酸奶瓶和易拉罐做工艺品等脱离了农村实际。许多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应用的一些课程资源和学习方式,如参加少年宫活动、参观展览馆和博物馆、使用互联网等在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很难实施。[2]

在我们的实际应用的教材(显性的课程内容上),我们的话语是远离农村学生群体的。在教材中,话语形式多是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话语对城市地区的学生群体来说,有着特殊的亲近感,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代码就是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对农村群体的学生来说,有着一种陌生感。在隐性的课程内容上,包括学校的文化、教师的行为等也是以城市为主,能够为农村学生群体设置的隐性课程内容很少,其中就教师来说,大多数工作在城市,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已经被城市所熏染,尽管也有些教育工作者也出生在农村,但很多年的离土离乡经历,使其对农村已经不甚熟悉,很难再从农村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来以农村学生可以理解的行为和语言、站在农村学生群体的立场上进行讲授知识和教授课程内容。他们的隐性的内容也基本上是城市行为的表现,适应了城市化的要求。即使是农民出身,但一旦“贵为教授或者特级教师”等称号后,代言的对象就已经不是农村,对农村的教育以及农村的学生有了一种陌生感,甚至鄙夷感,而不是熟悉感和亲近感。[3]这种教师所能形成的“二级课程”在内容上也越来越城市化,使得农村学生群体更加没有课程的熟悉感。

三、矛盾与消解――代码屏障与群体适应

很显然,课程内容的是城市性的,那么课程的代码也是适应城市学生群体的,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就有了一种熟悉的很容易的适应性。在我们大多数的课本中,很少涉及农村的一些情节和内容,大部分都是城市的美好和现代社会的发达等等,就连我们认为应该展示农村情形的风土社会课程现在也越来越出现了城市的内涵,失去了农村的真实,在我国现存的城乡差距中,课程的内容的选择在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当中都是以国家和地方的标准为主,是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当然种标准当然是城市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照顾了城市学生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文化背景。

由于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所以对于课程内容来说就有了不同的理解能力,在课程内容的偏向城市的背景下,课程内容就与农村学生群体之间形成了一道文化或者说是代码的屏障:城市学生在其家庭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很快的理解课程的基本含义,以及里面的实质和课程内容所要传达的信息。这是因为课程里面很多的事情是他们所经历过的,所熟悉的,是他们文化里所包含的,所以,他们能够较快、较好的完成课程的目标。而对于农村学生群体,课程内容里面很多知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甚至没有听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曾认为,学习是儿童个人与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经历了与课程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形后,将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中的很多知识,加快理解课程的速度。由此,对于不同的群体来说,课程内容上形成了一道“代码”或者“文化”上的屏障,城市儿童具有先天的优势,而对于农村儿童来说,就形成了他们难以理解的文化横沟,他们在学习这种课程时,就需要逾越这个文化上的或者说是代码上的屏障。从而才能取得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成绩,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学业的失败者。

四、着实的困境――课程美好初衷的无奈

任何事物都会有着正面和负面这样的双重的影响,有些影响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却是在实施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的。课程的两元群体结构就是这样的结果。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专家和教育心理学者,他们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来选择课程内容,他们作为教育的主导人有着美好的初衷,就是使得每个学生都能适应课程和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所以,他们在选择内容是更多的考虑到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发展,忽略了其中的文化的内涵,忽略了群体的家庭背景以及文化背景,而身处城市依靠现代科技带来的极大方便的课程专家们以城市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使社会进步和农村学生能成为城市学生为目标,来选择课程内容,编写教材,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各个群体的学生都能够向上发展,能够和城市学生群体一样,实现城市的社会化。

这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无奈,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而作为隐性内容的教师和学校的文化,也具有和上述课程专家一样的无奈:首先,教师和学校大多以城市的教师和学校为楷模和准绳,他们的行为和文化模式向城市靠拢,越来越城市化,距离农村越走越远,形成了基本上与城市相同的文化氛围,农村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只有尽量的适应而无法去改变。其次,教师在课程开发上以现代化的城市为依据,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同时教师群体的城市化也越来越严重,他们已经忘却了农村的话语方式,也无法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再次,随着农村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学校建立的城市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学校文化的城市性也越来越强,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设施和学习条件,同时也创造了适合城市学生生活的文化环境。

五、解决路径――语言代码的影响降到最低

语言代码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课程内容的设置能做的就是把这种无意识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农村语言和城市语言的代码存在着先天的差异,一时间解决这种先天性的巨大差异是不可能的,要解决这种可以归类为文化上的差异的方法只能是渐进的,慢慢提高农村群体的总体文化水平,改变他们那种封闭型的代码结构,慢慢演变成精密型代码结构,这就需要对农村的文化支持的大力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他们这种总体的代码背景。对于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和农村相关的封闭型代码的课程内容,使学生不会全部沉浸在精密型课程内容的迷惑中,也能感受到自我存在和自我感知的快乐。课程的语言代码抽象性程度适当降低,朴实性增加,风土味道适宜,能让农村学生感到亲切,同时也可使城市学生群体感到好奇,可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适应农村教育的要求。可考虑在国家课程中的部分学科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等应当有地方版或农村版的教材。[4]

同时,随着我国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展,地方和学校可以在考虑自己自身情况下,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群体的校本课程,比如,农村地区可以考虑在自己的校本课程中加重农村知识的比重,甚至可以开发专门的农村常识课程,以农村儿童熟悉的代码及话语出现,体现农村学生群体的代码方式。内隐的学校文化的农村文化氛围适当增加,现代城市文化在学校的扩展适当降低,增加农村的象征文化符号,使两种文化能够和谐共同发挥作用。农村学生因为其先天的文化代码符号而受到课程内容的无意识的忽视,这是与课程内容最初设置和选择所不一致的,也是课程内容设计者不愿意看到了,但在不同群体依然存在的社会结构中,这种无意识的影响很多事不能避免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教师、学生以及课程设计者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泽宇.农村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教育科学,2007(2):29-30.

[2]郑金洲.教育絮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4.

现代文化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民歌;文化内涵;文化特征;文化价值

新民歌是指突破传统演唱风格和演唱方法的民歌。新民歌大多为民通结合,大胆创意并突破传统演唱方法,采取新式光电及舞美技术进行表演,歌唱新时代,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新民歌包括幸福万年长、家乡美、好运来等,与此同时,也涌现出很多深受人们喜爱的新民歌歌手。新民歌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不仅仅在于其鲜活的内容,时尚的音乐元素以及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更在于其传承了传统民歌的精神内核,融汇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汲取了时代精神,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气息,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文化魅力。新民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所展现出的文化价值,正是中国新民歌保持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一、新民歌的文化内涵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内涵,则是指通过一定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新民歌的文化内涵,来源于传统民歌,继承了传统民歌的文化基因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所发展,因而,深刻把握和了解新民歌的文化内涵,离不开对传统民歌文化内涵的考究。

传统民歌是与新民歌相对应的范畴,新民歌来源于传统民歌,因而,无论是传统民歌还是新民歌在本质上都是民歌。民歌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财富,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的精神文化现象,反映着人们的情感、愿望和追求。同时,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民族特色,对民歌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民歌也体现着特定文化环境和民族精神,两者相辅相承,相互作用。传统民歌的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民歌这种载体,以及歌唱的内容、歌曲的旋律以及表演者精彩的演绎,从而所体现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文化内容。新民歌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民族传统。新民歌的文化魅力,正是来源于新民歌鲜明的时代特征、浓厚的文化传统和各具有特色的民族精神。研究新民歌的文化内涵,就是要通过新民歌这一载体,探究新民歌所体现的精神文化现象。

二、新民歌的文化特征

准确把握新民歌的文化内涵,需要对新民歌的文化特征进行准确的把握。新民歌之所以不同于通俗、美声等歌曲,除了不同的演唱技巧、演唱内容、表现手法之外,新民歌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特征,使新民歌与其它歌曲根本不同。

1、新民歌代表着我国主流文化和价值

新民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能够被广大人们接受并喜爱,具有较强的流行性,根本原因在于新民歌充满了“正能量”,如新时期我国新民歌主要以歌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和典型人物,赞颂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忠诚的先进事迹,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2、新民歌集中体现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新民歌来源于传统民歌,是对传统民歌的继承和发展。新民歌传承了传统民歌的文化基因,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新民歌演唱的内容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内容,在体现新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带有传统农业文化的特色,在表现形式上传承了地方小调与各戏种的表现手法和曲式,因而,新民歌的内容既现代又古朴,演唱风格既恬静优美也充满生机动感,大雅而不失通俗,唯美而富有诗意,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

3、新民歌集中体现着我国的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正因如此,我国民歌种类繁杂,在不同的民族地区,甚至在相同民族的不同地区,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本民族民歌或地方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歌相互交流和发展,在相互融合中不断汲取新时代内涵和精神财富,新民歌也逐渐发展成熟,也使得新民歌能够以较为活泼和多样的方式体现我国的民族文化,促进我国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

4、新民歌代表着时展的潮流

中国新民歌将复杂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信息简化为人们可以一目了然的、形象的符号,通过精彩演绎使蕴含其中的复杂民族文化信息充分展现,对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民歌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现代化的舞美效果,使得新民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艺术展现形式,也决定着新民歌不断突破传统,创新形式,勇立在时代的潮头。

三、新民歌的文化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价值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新民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基于其本身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传播、应用、宣传等实用性的存在,文化产业化大潮的冲击,在世界、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新民歌基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散发出的文化价值,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新民歌文化价值的存在,更是增强了新民歌的无穷魅力。

1、新民歌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是体现国家、民族的文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载体。中国新民歌,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正是这种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新民歌卓而不凡的个性,反映着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新民歌的文化价值集中体现在新民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上。

2、新民歌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文化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的民歌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丰富着祖国音乐文化的宝库。新民歌在体现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同时也在不断的宣传和扩大特定民族的影响,不断的丰富自身民族的文化内容,促进包括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等方面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正是由于新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特定的表现形式,使得新民歌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3、新民歌促进和深化文化的经济价值

文化产业化对民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冲击着传统民歌的存在方式。新民歌新的时代元素的增加,丰富的舞美效果,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迎合文化产业化的需要。同时,文化产业化以及蕴含于新民歌中的巨大经济价值,也促进了新民歌的市场化发展。然而,新民歌在根本上不同于通俗歌曲,由于新民歌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决定新民歌不会过度低俗化和过度产业化,也正是新民歌的文化品质和有限的产业化,更增加了新民歌的文化魅力,深入的影响着新民歌的文化内涵。

4、新民歌不断丰富世界文化的内容

最是民族的文化也最是世界的文化,新民歌作为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思想内容的载体之一,正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和灵活的形式,不断走向世界,让世界加深对我国精神文化的了解。在不断增加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新民歌以其独特的形式,轻松愉悦的表现手法,向世界充分展示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同时,通过新民歌的广泛传播,也不断丰富着世界文化的内容,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

现代文化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语言;现代书籍;版式设计

0前言

书籍能够帮助人们表达思想与情感、传播文化与文明。现代书籍以其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思想与理念,传播了知识与信息。对于现代书籍而言,版式设计无疑是书籍的核心环节。无论是版式设计中的文字排版、图片选择,还是版面设计,都决定着现代书籍的气质与风格。在艺术语言视阈下,探索现代书籍的版式设计,一方面要保持现代书籍版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迎合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采用适当的艺术语言形式,丰富现代书籍的版式设计手法与表现力,从而更好地展现现代书籍的内涵与特色。现代书籍版式设计,即在规定范围内,利用巧妙的设计手法与设计理念,将书籍所呈现的内容信息,按照主次分明、主题明确的方式,通过艺术语言来更好地表现。客观上来说,一本好书除了内容的优质以外,首先需要在版式设计上多花心思,要有新颖的设计,使得内容与版式相得益彰,这不仅能够更快的吸引读者,而且还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现代书籍版式设计者而言,需要同时兼顾文本的内容,并搜索大量与内容相关的、更为贴切的图片,并通过结构的处理、图文的安排,针对人的五感体验来设计版式,这将有助于打造最佳的现代书籍版式,进而给读者带来心理与视觉的双重享受,让读者能够更多的体验到阅读的趣味性与舒适性。

1艺术语言视阈下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形式

1.1文字版式

作为当前全球硕果仅存的象形文字,汉字的艺术性与内涵远远超过其他语言、语系的文字语义,每一个字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充分利用汉字的艺术语言特点,可以为现代书籍的设计提供更多重的设计优势与设计特征。与此同时,在现代书法艺术的承载之下,汉字还能够在现代书籍的版式设计中,继续拓展、美化,局部设计单个字形。客观而言,通过借鉴我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能够让单个的汉字显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在此基础上,能够让现代书籍的版式设计样式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更加新颖化的艺术特色,从而提高现代书籍的识别性。在现代书籍版式设计中,设计者常常会采用现代化的艺术软件工具,对汉字进行再设计,并以形象化的汉字为基础,将汉字打造为现代书籍内的视觉化符号,从局部到整体,打造统一与和谐的编排版式效果。从专业性的角度而言,在现代书籍版式设计中,对文字版式的设计要求,需要基于一定的根据,要保持书籍整体的内外融合性与艺术美感。不能过度突出华丽的文字效果,而缺乏文字内容的底蕴支撑,这样会导致读者在视觉审美上的疲劳,甚至会出现文字信息表达不明确、不顺畅等问题,进而影响书籍的整体艺术效果。

1.2视图版式

在现代书籍版式设计中,除了文字信息之外,还存在着图形信息,在封面与内页都需要呈现一些图案或图形。通常现代书籍版式设计中的视图版式设计也十分关键,需要保持其与书籍文化内容的匹配度,并且要符合文字信息的排版情况,将统一、和谐的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客观而言,视图版式的设计需要避免简单的罗列,尤其是对于系列书籍而言,更要确保整体之间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充分地利用艺术语言。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现代书籍版式的优质成果,需要文字与图形的表现形式中,具备识别性、视觉形式美感以及文化性三个基本特征。所谓的视觉形式美感,即现代书籍的版式设计需要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要求,要有别致的独特性效果,通过简约的视觉效果,给读者带来现代化的审美体验;所谓识别性,即在大量书籍面前,读者能够快速识别书籍的有效视觉信息,能够通过书籍的识别性,简单地了解书籍的整体结构与文化内涵;所谓文化性,即现代书籍作为文化知识传播载体的重要属性。当现代书籍陈列在书架上,其视觉上的形式美感、文化性表现与识别性,都需要通过版式设计的编排有所呈现,并且内外还要同时兼顾。现代书籍的版式设计是一门价格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视觉艺术,除了要考虑美感的呈现与艺术语言的表达之外,还要注意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完善艺术视觉的表达,要选择适当的视图版式与视觉表达手法,强化版式设计的视觉识别性,强化识别度,并为书籍的传播与推广带来优势。

2艺术语言视阈下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原则

2.1一致性与思想性

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强调审美效果,而是要将其作为传播书籍基本信息的方式。在艺术语言视阈下,很多设计师往往过度沉醉于个人的设计风格,导致版式设计的主题与书籍的内涵并不相符,最终影响了书籍的有效传播。客观而言,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首要原则,即要保持内外的一致性,艺术语言的思想性,要通过呈现内容的主题思想,强化读者的理解力与注意力。唯有鲜明的主题特色,才更容易吸引到读者。

2.2装饰性与艺术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版面内容,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视觉语言修饰就显得非常重要,要通过艺术性的呈现,达到最佳的诉求效果。其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构思立意,要在明确主题之后,选择适当的布局、构图与表现形式,争取达到最佳的形美、意新、和谐统一的效果,能够赋予现代书籍艺术性的审美情趣。所谓装饰性,就是要将诸多艺术语言的装饰要素,包括文字、图形与色彩等,利用点线面的组合,采取象征、夸张或比喻等手法,美化版面,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强化识别性与传达性。

2.3个性化与趣味化

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个性化,就是要彰显书籍的鲜明个性,要让整体的版式设计具有灵魂。一方面要采取出奇制胜的理念,别出心裁地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与喜爱。而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趣味化,就是要保持形式的趣味性,要以现代视觉语言来设计版面,制造趣味性的话题,调动艺术语言,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让书籍的传媒信息更加有神来之笔的韵味,更能够打动人心并吸引读者。想要秉承趣味化的设计原则,可以选择适当的抒情、幽默与寓意的设计手法。

2.4协调性与整体性

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整体协调性非常关键,需要设计者能够同时兼顾版式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选择整体协调的色彩、结构安排,通过整体的图文协调安排,让版面具有现代美感,升华视觉效果,要在强化整体布局的同时,统一外在形式与内在内容,彰显现代书籍版式的独特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3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艺术语言表达

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艺术语言表达,需要借助色彩、图像和文字等艺术语言作为符号,这也是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核心环节。

3.1文字语言

作为现代书籍版面的核心,文字无疑是现代书籍版式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没有图片与色彩,现代书籍在文字的衬托下,依旧能够传播知识与文化,并且还会具有一定基数的读者。基于艺术语言视阈下,点和线是文字的基本元素,在点与线的组合之下,让汉字充满了艺术的特质。所以在现代书籍版式设计中,文字艺术语言的表达最为关键,需要能够正确的传递书籍的内容信息,还要借助现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内容自然性、流动性的美感。从字体的艺术表达上来看,楷体清秀典雅、宋体严肃谨慎、行楷飘逸舒展、隶书平缓柔和。不同的字体特点对应不同的版式设计,通过现代的艺术手法,能够打造现代书籍的独特风格。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审美需求,字体的大小与色彩安排,也需要多加注意。

3.2图像语言

作为现代书籍的重要内容,图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图像语言的好坏,也将直接关系到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最终效果。首先,书籍中图像语言的呈现,能够彰显出客观性与具象性。在现代书籍中,很多书籍的图像均出自文字写作人的精心挑选,其与文字的匹配度极高,而且图像凭借着表达力强、形式简洁与直观等特征,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眼光。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爆炸的时期,在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与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大量读者都进入到了看图时代,这种阅读倾向性,也在影响着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图像语言表达。其次,图像不仅存在着静态感,在特殊的情况下,图像还能够彰显出动态感,而且这种特性与优越性,可以大大提高读者在阅读现代书籍时候的阅读体验。客观而言,在现代书籍版式设计中,图像语言的可视性效果,甚至还要超过文字语言,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遵守一定的视觉规律,统一图片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图片不能过大或过小,应该以视觉趣味性为原则,强化图片语言的美学价值。

3.3色彩语言

在现代化的彩印技术之下,现代书籍版式设计中色彩语言的呈现,也成为了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结合书籍的实际内容,选择不同的色彩,都将是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呈现和谐统一的版面色彩,有助于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客观而言,彩色现代书籍由于其现代性、时尚感与醒目等特性,对现代读者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传统书籍。在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色彩选择上,需要同时保持韵律感与节奏感,更要兼顾文字、图形和色彩三者的协调统一,三者存在着相互配合与依存的关系,三者共同的艺术语言表达,就是版面整体的韵律感与节奏感。色彩的对比和反差,将有助于强化色彩的艺术语言效果,可以使用色彩来表达情感,营造更好的视觉效果。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色彩的关系,既要大胆创新,又要彰显个性。

4结语

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核心目的,即达到和谐统一,保持内部与外部的整体协调性,并且还要具备独特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的审美效果,要通过适当的艺术语言设计手法,突显现代书籍的艺术价值与魅力。作为视觉传达的公共语言,版式设计在现代设计理念下,存在着多样性与广泛性的特征,开拓了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设计空间。基于艺术语言视阈下,唯有注重现代书籍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采用适当的设计手法,遵循一定的审美需求与原则性,才能够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只有不断的实践创新和艺术革新,才能够让现代书籍的版式设计,更具有现代特色,更符合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从而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李湘媛.我国传统古籍印本版式对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影响[J].包装工程,2014(18):104-107.

[2]周明明.构成在书籍版式创新思路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5(01):56.

现代文化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培训,从方式到内容全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富于创造性,进一步为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03年4月至2006年底,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山东、湖南和山西等12个省、自治区先后分两批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党员教育传播途径与传统的党员教育和学校教育形式迥然不同。

1.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即教学内容的安排设置,由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教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并根据新形势任务的要求,以及农村党的建设需要和农村党员干部及广大农民学习的需求,适时制定阶段性主题学习计划。大纲是规划建设教学资源的依据;是制作开发计算机课件、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等多种教学媒体资源的依据;是建设中心资源库、省级资源库及辅助教学中心网站的依据;是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大纲主要特点是贴近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国性大纲的内容比较宽泛,各省级、市级应依据全国大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地需要的教学计划。在用好全国中心资源库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编制出具有区域特点的乡土教学资源。大纲的适用对象是农村党员干部、农民及其他农村从业人员。

目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主要安排: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国内外农业介绍、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经营管理、市场信息、致富经验、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典型经验等11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可划分为思想教育、知识普及、发展经济、文化娱乐四类。

1.1思想教育方面

安排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基础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我国基本法律制度,农村基本法律制度等内容。

1.2知识普及方面

主要有基本科学常识,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作物生产技术,林业生产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生态,农林产品加工技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农村环境卫生,常见病预防,意外伤害与急救常识,营养与食品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生殖,保健宣传教育等内容。

1.3发展经济方面

主要安排有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市场基本知识、农产品知识等内容。

1.4文化娱乐方面

主要安排有文化体育知识普及、影视节目、戏曲节目等方面。

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节目设置上,又可分为知识技术讲座、先进典型事迹介绍、在线咨询、影片展播等类型。河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通过五个教学传输平台,安排教学内容,即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河北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市厅之窗、网站博览、电视频道。每个教育平台又下设不同子平台,其中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平台,共有政治理论、使用技术、课程回放等12个子平台;河北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共设中共党课、法规顾问、燕赵戏院等10个子平台;市厅之窗有石家庄、保定和省科技厅、农业厅等16个市、省直部门教学认输平台;网站博览设有图文网站6个,新闻资讯类有9个,其中专家答疑备有专家百宝箱、有问必答等12个拦目。电视频道也设有CCTV7,福建东南卫视等11个频道。。河北省注重加强了教学内容建设,已为网络充实、储存了教学资源课件5100多个,计7000多小时,包括政策法规、农村科技知识、先进致富典型、文化娱乐等丰富内容。人们可以随时在网络上学习和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

2.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的主要特点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党员教育相比,具有传播途径上的优势外,在传播内容也上表现不同的特点:全面性、政治性、先进性、适用性、可选择性。

2.1全面性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涉及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国内外农业介绍、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经营管理、市场信息、致富经验、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典型经验等11个方面,可以说是比较全面的。具体行业教学资源:党校系统的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库包含了大量适合党员干部学习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课程;党委组织系统的各级电教中心拥有各类党员教育电视片4万多部;教育系统开发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网络课程和教学课件;农业部、中国科协等部门也开发和建立了农业适用技术方面的信息资源库;文化系统建立了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库群等等。

2.2政治性

政治性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最主要的特点和最鲜明的特征,这是党中央决定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要求之一,至在于通过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思想觉悟,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3先进性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党员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为此,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内容上要体现先进性,不管是政策法规普及、实用技术推广,还是市场信息等方面,都必须是先进的、最新的。

2.4适用性

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课件因不同地方、不同人群而制作不同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需求。比如农村种植养殖技术,要因地决定收看节目内容。。

2.5可选择性

这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的又一大优势,也正式由于它所传播的内容面广、全,几乎无所不包,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大范围的学习选择机会。可以说,只要农民朋友登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你所学、所要的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