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篇

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内涵是优化与重组现有资源。应该说,没有开发,资源就得不到及时的数量补充和内容的更新,就有枯竭之虞;而没有整合,资源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和发挥效益,就有浪费之弊。因此,从辩证的观点出发,资源开发和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一、教材资源——合理调整,充分利用。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了解教材的内涵,立足教材,用好教材。

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发展概貌应包括中国古代主要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史实(包括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特点、主要经济政策的内容、影响。本课教材分三目表述:第一目“商业的发展”概述了古代商业发展在各个阶段的主要表现;第二目“城市繁荣”介绍了作为古代商业发展的中心——城市在格局和职能等方面的变化,城市的繁荣实际上可以作为商业发展的一部分,所以第二目完全可以拿到第一目商业的发展当中去讲;第三目“重农抑商”阐述了古代商业发展艰难的政策环境,这既是重现古代商业发展概貌的重要部分,也是分析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的重要依据。重农抑商虽与商业有关,但也与农业有关,重农抑商实际上就是古代的一种经济政策,应与商业的具体内容相区别。所以应当把这一课与整个第一单元相联系,重新理顺教材内容,下一节课重点讲述,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理解这一课的内容。

再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书社)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其影响因素有: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一目本属下一课“新中国的外交”的内容,把它提到本课重新整合课本内容,可以有力地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同时也更加凸显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资源——因势利导,巧妙利用。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

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书社)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在前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上师生共同对“朝鲜战争”已经进行了分析,并得到认识:在两极格局下,我们只听到了两种声音:一个是来自美国及依附于美国的声音,另一个是苏联支持下中朝的声音。本课“多极化”概念学生不好理解。依据此学情,教师提出了的这样的设计思路:用具体事件说明抽象概念。即课前依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学生了解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进程,形成探究成果并提出质疑:在美苏两极格局下,为什么各种政治力量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充分利用学生收集整理的材料,教师适当补充史料,并对教材进行整合,从而生成本课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本课导入也是根据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用这句话作为引言:为什么短短20年后美国总统会发出如此感叹“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挑战美国?

这节课充分运用了学生课前探究成果的资源,生成思维过程,教师通过分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得出“多极化”概念,形成对多极化趋势发展历程的清醒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走进历史、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

再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知识点一“先秦商业产生”。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下列材料感受历史:假如你是一位商人,穿越时空隧道到古代的不同时期去调查市场状况,你会发现哪些历史现象?

第一组:呈现原始社会神农氏画像及材料:“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第二组:商周时最早的货币贝币图及材料: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一曰食,二曰货。” 周朝:“工商食官。”

第三组:呈现范蠡画像和材料:“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通过创设这些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从而了解先秦商业产生和发展的具体表现。

此外,教师还补充了图片信息,包括:成语“自相矛盾”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这些是学生初中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利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得到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政治中心形成都会。

三、其它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1.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如教师在讲授“北宋城市经济”时,从经营场所(街市制代替坊市制)、经营手段(招牌幌子大行其道)经营时间(夜市开始兴盛)经营理念(服务性行业勃兴)经营活动(八方辐辏)经营地域(“草市”蓬起)等六个方面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演示,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了解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体验探究历史实物是感知、理解和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并从中获得情感认识。

2.相关学科资源。俗话说:史、地、政不分家,其实各个学科之间都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完全可以互相借鉴,从而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用唐诗引入主题“近代交通与通讯”,一下子拉近师生距离,引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在分析交通进步带来的影响时,学生只能从已有经验中得出苍白而单一的结论:推动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引用地理教材中的实例并做适当资料补充: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史料;甲骨文;金文;玺印;载书

一、史学与古文字的必然联系

史学是什么?白寿彝先生认为,史学是通过史料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学科。史学的任务就是要从历史的遗骸之中去重新认识那段活生生的过程。是学的研究要通过史料,史料又是什么呢?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必定会留下人类的痕迹,这种痕迹就是史料。

史料包括史迹遗存与文字记录或历史文献两类。史迹遗存是实物:一种是遗址,二是墓葬,三是遗物。文献史料即文字记录的史料,古文字便是属于这样一类史料。除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之外,尚有种类繁多,体裁不一的史书。甲骨文、金文、简牍、敦煌古籍、政府档案、地方志、私人信札、笔记、碑铭、墓志、契约、账簿等等,都是文献史料。这一类史料都是由文字记录的,史学便与文字发生了联系,尤其是古文字。

考古学便是历史学的一种,而考古学定然离不开古文字,古文字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基础课。古文字具有工具课的性质。文字本身就是交际工具,用于记录语言,传达给生活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人们。“由于文字是记录语言、表达思维的工具,所以古文字学既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同时与其他专业,诸如:古代史、经济史、地历史、哲学史、法律史、文学史、音乐史、美术史、语言学、考古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1

经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铜器铭文、陶文、玺文、简书、帛书等,既是历史文献,又是历史文物,不能分割独立地研究。尤其是秦汉以前的史料,有的直接来自古文字。比如商代的历史,文献资料极其匮乏,主要是依据甲骨文和金文的材料,才使得商朝历史的研究大大提高进步。

二、古文字对于历史的表现作用

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汉字已经有3600年的历史。汉字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两个大阶段。从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个阶段;从秦汉时代的隶书到现在是一个阶段。从甲骨文字到小篆――秦(包括秦)以前的文字,我们现在统称为古文字。古文字有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大篆是秦统一六国前所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改用小篆。从秦汉时代的隶书开始,中国的文字就进入了今文字阶段,包括:行书、草书、隶书、楷书(真书、正书)。

史学上所讲的文字,一般指的是古文字。

(一)甲骨文

一提到甲骨文,人们首先想到是商王朝,所谓殷商甲骨文,需要指明的是,甲骨文不只是商代有,西周、春秋也有。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的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此外,河南辉县、偃师、洛阳、郑州二里岗及河北藁城等地的商代遗址也有有字甲骨出土。陕西岐山、山西洪洞、北京昌平等地还发现了周代的有字甲骨。因此,甲骨文所能解释的不仅仅局限于商代。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表现的首先是王室的遗风――贞卜。卜辞就是记录贞卜事务及其决定行止的刻辞,内容丰富,俨然是一部记录商王平日处理政务和日常生活活动的日志。从卜辞所记载的内容分析,包括“商王对先祖的祭祀,对边境外族的征伐,祈求农业丰年,以及畋猎、出行、气象、地理、人物、营造、梦幻、疾病、死亡、吉凶、灾害、家族、俘虏、奴隶、占卜、文字,等等。” 2如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该书对近代以来甲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因各革损益、继承发展。他在甲骨的整治与书刻、甲骨文的出土与研究、甲骨文的构造与文法、殷代的历史断代、天文历象、方国地理、政治区域、先公旧臣、先王先妣、亲属百官、农业生产、宗教文化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研究。详细地分析了殷代的文字、文法、年代、立法、地理、农业、、亲属关系、商王世系等,对研究商代历史和考古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殷虚卜辞中所见地名考》以及《古史新证》等,以地下的材料与纸上的材料相比较以考证古史的真象。这种考证方法既继承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又运用了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古史研究上开辟了新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对甲骨文的研究基础上的。

(二)金文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殷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前221年~219年)。

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续延至秦汉。但商代器物和铭文皆少,秦汉以已至末流,所以应算周代为主流。商周的金文,都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铭文所记载的内容,其价值远胜于文献,因为当时贵族制造礼器,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或者本族的名字,以及做器的时间、原因,通通记录在上。有些是称扬其先祖之美,有些则记录了当时的重要事件。据统计,铜器铭文不下六千五百余件,这些资料记载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古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三)战国时期的古文字

籀文又称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籀文的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石鼓文发现于唐初,共十枚,高约二尺,径约三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

载书,即盟书,会盟时所订的誓约文件。当时诸侯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活动,盟书皆有数本,一本埋在盟所或沉河,以取信鬼神,与盟者各持一本归,藏于祖庙或司盟之府。

近年来,在河南沁阳和山西侯马两地先后发现数批战国时代的载书,这些珍贵资料的出土,对当时盟誓制度和历史情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兵器刻辞。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战国兵器出土的数量日益增多。尤其近几年来通过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掘,发现了大批的青铜兵器,为研究秦代的兵器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特别可贵的是已出土的秦国兵器中有许多件带有刻辞,有明确的纪年,为兵器的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些对于秦朝时期的兵制、兵器产地、秦中央主管兵器制造的官署等的研究都有着重要作用。

玺印文字。先秦前,玺、印是一物。秦始皇后,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官吏及一般人称“印”。印有官印和私印,作为官府书信往来和私人交往的凭证。汉代印又称“章”和“印信”。玺印不单单是玺印上面的文字那么简单,还包括与之不可分割的“封官授印”,这便成了一种制度,这些对于古代官制、俸禄、爵位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近些年出土的敦煌文书、汉晋木简,都是极为珍贵的史料,整理这些史料,没有过硬的古文字知识是行不通的。

古文字是手段,史料才是目的。通过史料认识历史,发展史学。傅斯年说“史料即史学”,然而,没有通过古文字所辨伪的史料构不成完整的史料。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历史古镇 保护和重建 原真性 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历史古镇的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小城镇的自然地貌、风俗文化、民族特点、经济水平都差别较大,形成各具特点的城镇特色。这里我们讨论的传统历史古镇,主要代表了一定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城镇发展过程,体现了一定历史阶段风貌特点的“古镇”。这类古镇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遗迹、流传久远的历史故事,如苏州的周庄、安徽的宏村等。

第一,传统古镇有着悠长的历史,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能够反映该地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以及建筑的风貌特点;第二,传统历史古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一些历史古镇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如贵州的千户苗寨;第三,传统历史古镇能反映一定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一样的自然风貌,古镇在适应这些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亦产生了不同风貌,如藏区的土库房;第四,传统历史古镇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大量的传统建筑风貌,本身就是一座城市的景观形象,而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的融合统一,构成了传统古镇别具一格的景观特征;第五,传统古镇的形成往往有其独特的功能特征,在文教、政治、军事、商贸、交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丽江古城是当时茶马古道重要的驿站。

传统历史古镇保护和重建的价值

传统古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都是自发的,不同于现代城市有着统一的规划。现存历史古镇的建筑风貌并不仅代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建筑,还会有各个时期建筑风貌的并存,如成都的宽窄巷子,不仅有明清时代的中式传统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欧式混搭建筑形态。但由于我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木结构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我国不同地方传统古镇的历史遗存也并不均衡。总的来说,明清以前的传统古镇建筑已基本消失,现存的传统古镇主要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这些古镇为我们了解不同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传统历史古镇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往往会形成适当的发展规模。例如在南方以水路为主的地区,交通以人力的渡船为主,商品贸易以面对面的交易日常用品为主,因此街道的尺度规模较小,从而形成了江南古镇前街后院,下街上宅的建筑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形式逐渐取代了水路交通,这些依水路而建的小镇,失去了交通便利的优势,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传统历史古镇传承千百年,古镇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无不印着历史的痕迹,反映着当地城镇的历史脉络和人文气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很多还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使这类古镇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情特色。大多数古镇的建筑群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经过漫长岁月,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传统历史古镇在保护和重建中的问题

警惕以保护为名的商业开发。中国现代城市在建设中普遍面临同质化问题,各大城市在大规模扩建或改建的过程中,建筑形态和风貌丧失了本地特色,而传统历史古镇恰恰弥补了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城市所没有的韵味和美丽,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岁月。因此,在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各地都在大拆大建的背景下,保护传统历史古镇的紧迫性毋容置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历史古镇的保护和重建过程中,需要警惕以商业开发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古镇保护,过度的商业开发可能会造成古建筑的二次破坏,甚至出现各类伪古建筑。

古镇中传统建筑格局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传统古镇的建筑格局,基本以商住合一、上宅下店、前街后店为主,街巷尺度比较适宜,从而形成了传统古镇丰富有趣的市井生活场景。但现代中国家庭趋于小型化,不再是大杂院三世甚至四世同堂的居住方式,小型的家庭结构对私密空间的要求较高,对家庭空间功能分区也有诸多的要求,这些是传统古镇所难以满足的。另外,传统古镇往往是因水运而产生的,临水而居,现代社会水运逐渐被公路、铁路所取代,现代生活方式要求较为便利的交通在传统古镇里实现也有难度。

传统古镇建筑在保护和重建过程中存在建筑技术问题。首先,中式传统建筑基本以砖木结构为主,而出于环保因素考虑,保护和重建过程中必需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其次,传统建筑修建的工匠、技师都是采用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大木工艺技术,在目前建筑院校比较缺乏传统建筑营造课程,从而造成相关技术人才紧缺。另外,因为对材料和技术的要求,导致保护和重建传统建筑成本较高,从而导致许多伪古建筑出现。

传统古镇保护和重建的思路和原则

在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各地都在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对传统古镇保护已经处于最紧迫的历史阶段。对现代城市建筑的审美疲劳,对传统建筑的集体记忆带着近乎本能的亲近和喜好,政府各部门也逐渐重视和强调传统文化建筑的回归等。在这些前提条件下,逐利而动的投资者们也看到这其中巨大的潜力和市场,推出各种特色商业街和文化旅游项目。但无论是何种项目,投资者们对投资的回报率的关注,远远大于真正意义上对传统古镇保护的关注。在这两者难以平衡时,往往会以牺牲后者利益为代价,保障其利润的回收。所以,经常会看到某传统建筑被破坏性拆除,代之以钢筋混凝土的假古董,甚至现代建筑的做法。随着这些有故事的建筑被拆除,也意味着一个城市的一段历史、一段记忆被抹灭。

解决原住民和传统古镇保护和重建之间的冲突。要转变观念,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看问题,保护和重建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短期的大拆大建。保护历史古镇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结构,既要保护原住民的权益,同时要让原住民在保护重建中得到实惠。只有保证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保留与发展,才能留住传统古镇精神层面的东西。

坚持“原真性”原则。“原真性”的本义是表示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这里引申到传统古镇的保护和重建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建筑的物质实体上,构成建筑的各种元素,一砖、一瓦、一块木雕都尽可能保留其原汁原味的特征。二是指精神层面的,传统古镇的生活方式、业态、风俗等都属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隐性的东西共同构成传统古镇的特色。

强调传统古镇的地域特色。在我国传统古镇受民族特色、地域地貌、自然条件等影响,形成千差万别的地域风格。如川东的吊脚楼,川西的四合院等,我们在传统古镇的保护和重建过程中必须保留住这些地域特色,如果这些特色消失,那么古镇也就会失去了它的唯一性。

保留古建筑的多样性。不管是什么风格的建筑,只要有其历史意义和自身特点,都可以和谐并存,而不必强求同一种风格。这点可以从西方得到借鉴。例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之所谓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正因为其是融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兰式和文艺复兴式等各种流派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杰作,尊重并包容所有一切有历史价值和流派的风格。

可持续发展是古镇保护和重建的要点。旧式商业街等传统环境不断为新的发展潮流所淹没。即使幸存的也已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新的环境在取代旧的环境的同时又很快被新时代的发展抛在后面。人们始终在面对新的没有记忆的建筑和城市,这些虽然满足了人们在物质功能上的需求,却无法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而小城镇传统商业街正好能够满足种愿望,人们希望看到的是自然的传统的物质环境和鲜活的传统人文、风俗的表达,只有这种原真性的物质和人文环境才能激起人们的感情联想,产生共鸣。任何博物馆式和过度商业化的保护更新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之,城市的发展不能以割断历史为代价,这对过去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都是一种尊重和负责。我们不是强制性要求必须原汁原味、一成不变地对传统古镇进行保护,而是注重建筑和文化的传承,使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不至于被淹没在由钢筋混凝土形成的森林中。对传统建筑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是不现实的,因为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城市是时间的艺术,我们不是单纯强调建筑的恒定不变,也不是简单否定建筑的发展,只要城市传统区域的传统功能基本不变,亦或建筑基地不变,那里所承载的文化历史氛围也会被人们一直接受。因此,传统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固然具有现代建筑无法比拟的存在价值,但保护传统建筑并不意味着冻结固定城市的发展步伐,或大量恢复已经消亡的传统生活场景,而是聚焦于保护即将消亡的传统文化、民俗特征,去重建一座城市的历史,去恢复人们关于古镇的共同记忆,同时不断补充城市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内容。所以,城市的发展与传统建筑的保护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能满足城市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又可以不断促进城市形成独有的形象和性格。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城保护;文化传承;生态规划;商丘古城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78-02

一、目前现状及问题

(一)商丘古城背景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新城区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也随之加快,很多古老城市的传统文脉及建筑风貌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城市特色,沦为缺少历史根脉的城市,古城保护已成为许多城市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对古城改造和规划的过程中,应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对其整治和改造,保护好原始的古城文化风貌,从而协调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关系。

商丘古城是明清时期的归德府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墙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950米,总面积1130m2,并被水域面积达8000多亩的护城湖怀抱其中。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渗透进这方水土,商丘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于是“商丘古城”名扬其外。古城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城墙、城湖、城廓“三位一体”、外圆内方,形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以及优美的护城湖水利风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沉淀及大量的文化遗迹,现已开发为旅游项目。旅游开发较集中在由城墙北门“拱辰门”至城墙南门“拱阳门”的中山北街以及直穿古城南部城湖的中山南街沿岸,街道两侧名胜古迹众多、官宅府邸毗邻,钱庄、店铺、作坊林立,成一字线性串联分布,形成了具有古城风韵的集旅游观光、购物娱乐、休闲游憩中心。

(二)经济发展下古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商丘归德府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带动了旅游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古城人口和建筑密度过高、危旧建筑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居住环境恶化等使古城老化和衰退的问题日趋严重。随着旅游开发古城流动人口的增多,以及经济大发展下交通的人车混合,古城原始街区的建筑材料和构造及原始空间设计和公共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古城原住居民和旅游带来的大量流动人口的使用需要。古城旅游街区改造已成为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二、古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理念

(一)商丘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商丘古城中山街是商丘古城历史上经济、文化中心。街道两侧名胜古迹众多、官宅府邸毗邻、钱庄、店铺、作坊林立,展现着历史发展时期的民俗、民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合理的改造规划与空间设计和公共设施设计,可满足商丘古城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娱乐活动中心的现实需要,满足成为商丘古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载体。商丘古城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观赏价值、旅游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就是对古城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对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

(二)保护性生态规划的理念

秉持古城文化性、原真性、自然性、生态性,进行保护性古城旅游区规划设计。古城保护的终极目的,是更适合人居,供世人观赏、研究和利用。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促进商丘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商丘古城文化传统环境和风貌;既保护文化历史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古城基础环境设施,提高古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生态景观旅游轴线。调整商丘古城内不合理的用地,改善居住环境、交通条件,达到人、自然、古城的和谐统一。

历史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商丘古城文化传统环境和风貌;既保护文化历史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古城基础环境设施,提高古城居民的

活质量。实现古城保护、城市发展、适宜居住、生态优先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生态古城文化旅游区。

三、可持续性规划的实施方法

1、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本着保护原始的古城文化风貌的原则,在规划和设计中协调好古城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关系,创造更适合人居,供世人观赏、研究和利用的古城文化旅游区。保秉持古城文化性、原真性、自然性、生态性,既能传承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以及改善古城基础环境设施,以人为本,满足原住居民生活以及旅游流动人口的需求,达到人、自然、古城的和谐统一。

2、保护原有的丰富的景观轮廓线,保护城湖水系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景观轴。绿地系统规划秉承合理布局、生态优先、多层次公园结构体系、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城湖生态景观旅游轴线。对城湖绿化景观采取分异化、差别化生态聚落处理方式,将生态聚落分为陆地公园型、湖堤型、湖心岛屿型三种主要类型。同时维护城湖水利生态系统安全,对水资源进行生态景观利用和保护以及对太阳能、沼气、风能、地热能源的利用,确保古城人居环境及古城文化风貌的可持续发展。

3、在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方面,设计风格保持与古城文化风貌相协调,将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的表现手法与传统元素相融合,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将合理的空间形态表现古城风貌的精神内涵。通过对平面、空间、院落等特征的分析研究,从中发掘地域性文化建筑、民居建筑、及商业建筑等特点,将建筑风貌传承与满足现代化生活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创造古城居民生活生态、环保、舒适的宜居空间。创造功能合理、环境舒适、既能与大环境相协调又能符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实现古城保护、旅游发展、适宜居住、生态优先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古城文化旅游重点街区。

四、结论

商丘古城区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观赏价值、旅游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保护性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既关注了对古城建筑、街景的整体改造,又注意保护文物周围的历史性环境,使得两者有机融合。最大限度保护古城风貌的原真性和整体性,既要保护其形式,也要保护其内涵。注重全面保护古城有形风貌即物质文化历史遗存的同时,强化了对古城无形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形成相得益彰的优势叠加整合效应。对古城文化资源的整合,是一次传承性的再创造。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开发和谐地统一起来,保持原住居民的地方性生活和文化风貌,既不损害历史整体美感,又能步入良性循环的现代可持续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杨瑞奇著.商丘地区建筑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3.1.

[2]赵保佑.商丘与商文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古街;历史文化保护;创新开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1;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20-02

一、研究现状

关于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提出的,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式提出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直到2015年4月,国家城乡住房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才对外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以商品消费为主要功能。随着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商业化,出现了一批商业古街,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也从单一的“保护”角度,逐步趋于多元化,出现了“创意旅游开发”、“街区商业开发模式”、“公众参与”、“视听味觉开发”等多种研究角度[1],并且更多的研究主题是围绕“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维持”展开的。这也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至于如何协调“保护”与“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此提出具有时效性的方案、策略,仍是当下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将以商业古街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与措施。

二、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开发现状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遍布各省,几乎在各大历史名城都有出现。其以当地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商品消费为主要开发形式,在保留原有建筑以及街道风貌的基础上,销售当地特产,展现民俗文化。其以安徽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苏州平江路为主要代表。但当下由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这些老街也出现了诸多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一)商业开发过度,对历史文化元素造成冲击

这是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共同存在的问题。过度的商业化使其逐渐演变为现代商业街、购物步行街,许多历史名街从此销声匿迹,建筑风貌也沦为文化的空壳。以北京南锣鼓巷、什刹海为例,其之所以落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多具有现代时尚元素的店铺的进驻,使老北京文化变了味道,休闲、娱乐、购物占了太多的比重,与老北京巷弄格格不入。

(二)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由于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大多是个人经营的店铺,加之疏于管理,缺乏监督机制,市场上出现无特色商品泛滥、商品价格相差悬殊、“宰客”,甚至销售虚假商品、食品安全无保障等现象,造成市场混乱。以屯溪老街为例,街巷中有很多移动摊位贩卖一些无特色的小商品,且店铺销售大多为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其要价高昂,且无统一定价。

(三)街区功能单一

大多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以出售商品和美食消费为主要功能,其结构功能过于单一,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也仅限于购物和饮食,因而限制了公众参与度。从社会效益来看,对文化的宣传只通过商品销售,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四)环境问题突出

随着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尤其是美食街知名度的提高,环境问题变得严重,街道上垃圾、废水随处可见,加之机动车、自行车随意进入、停放,造成本身狭窄的街道拥挤不堪,噪音污染严重。

(五)古建筑缺乏维护

历史文化街区的许多古建筑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房屋结构变形,或在特殊历史时期遭到破坏,由于无人负责、政府机构不重视、互相推诿等原因缺乏维护。

三、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对于古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作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一方文化的符号,历史文化内涵是其向世界发声的资本,也是脉络传承的核心。某种程度上,这强调的是对于“文脉”的把握和延续,“即其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积淀、社会经济水平四维时空组合。”[2]而对于商业古街历史文化的传承则包括两方面――建筑的维护与修缮,以及民俗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首先在古建的维护方面,意味着在保留原有建筑、街道等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对单体建筑及街道桥梁进行定期维护,或是在不影响其外观和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防护和加固措施。而对于古建的修护工作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资金和技术[3],同时还需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民众以及游客的监督举报。

其次在民俗文化的传承方面,其首要途径是对于文化的发掘,将流于民间的传统手艺、风俗挖掘出来,在维护其“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化包装,展现在世人面前,如北京传统京绣、剪纸,安徽黄梅戏,苏杭丝绸等等。而其形式并不拘泥于商品化销售,还可以出现表演、“传承人”讲解、游客参与互动等等,以多种形式将文化荟萃,并向世界传播。但在传播的过程当中,也要坚持文化的“原真性”,避免过度商业化造成的产品造假、艺术失真等现象。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人们民俗文化保护的意识,并通过市场监管、消费者监督的形式实现。

(二)注重创新旅游开发

保护商业古街的社会历史文化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当下,文化的传承需要现代时尚元素的添加。某种意义上,商业古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创新作为推动力。

1.加强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

商业古街的产品服务亦如企业商品销售,需要对市场情况有所把握,盲目地产品开发必然限制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以问卷调查、采访、短期试运营等方式,了解主要的消费者人群、消费者目的及倾向,进行摸底后,调整产业结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

2.拓宽受众面,增强文化兼容性、包容性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面对的消费者除了当地游客以及周边城市外来游客外,还要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需要考虑到消费者来自不同的文化,适当引入现代时尚品牌,或是以多样的形式展现当地民俗文化,给予不同人群文化认同感。

3.综合开发视听味觉,增强消费者参与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当前公众参与仅拘泥于购物一种形式,消费者对文化的感受单一。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例如,当地曲艺表演、手工艺制作展示,并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增强对文化的体验;或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进行多样化旅游项目开发,如江苏苏州平江路可开发游船参览路线。此外,调动游客的感官,例如,在视觉上增强店面外观色调、装饰、结构的文化特色,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使游客对文化有全方位的感受。

4.增强旅游开发的专业性、规划性

大多历史文化商业街区需要进行专业的整体规划,统一市场商品定价,避免商品过度雷同造成消费者审美疲劳。同时,要加强对于古街文化的对外宣传,通过多媒体放映、讲解员讲解等形式建立专业的讲解体系;对店铺进行专题规划,加强游客对街区的整体感受;在当地的传统节日或定期举行主题活动,以加强对当地文化特色的宣传力度,提高古街知名度。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原则。针对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利用当地有限的文化资源对外界产生“正外部性”影响。即是说,通过历史文化商业街作为传播当地文化的窗口,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避免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

(四)多方参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把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而机制的建立不是单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责任,其需要多方的参与。在政府部门的统一管理下,与旅行社、当地居民以及游客协同合作,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并且具体执行也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监督。政府部门成立专门负责组,对商业古街进行定期的情况调查和调整,如进行古建的修缮、基础设施的完善。旅行社协同制订古街旅游开发具体方案,居民及游客负责监督,通过多渠道反映古街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