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范文精选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料;古代文学

通常的情况下,很难保存历史的真相,而同历史实际相比而言,现存的古代史料又是十分片面的,局部的,往往存在个人情感上的偏向。而在文学史的研究上,人们一般不仅仅针对古代史料,不自主的介入主观就成为了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对当代而言,现存的史料往往是有限的,而对史料的理解认识却可以是无限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常常能对史料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时,应当重视并承认研究者主观作用,能够正确地体悟并分析,评价文学史料,不以文学史料为基础的研究,就可能会陷入相对主义。

1.古代文学史料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

想要研究真实的中国古代文化,就必须把客观的史料作为研究一切的基础和依据。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系统工程。从它的结构上来看,可以分成四个基本层次。

1.1史料确认

只针对于古代史料的本身的是史料的确认,其内容包含了辨认史料的真伪,辨认史料的年代和作者以及辨认查询史料的存在与否。而史料的确认又是一种类似的实证研究,古代地文学研究如果考虑研究方法这一层次,就大致的等同于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研究的要求是避免主观追求客观,使用的基本上都是逻辑的思维。

1.2体悟分析

在通常的情况中,文学史料中常常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自身情感,其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史料。而人类生活在被思想和感情填充了的空间中,众所周知,不可能没有独特的,来源于阅历,属于自身的思想情感,而这又在极大程度上使得人们在对文学开展研究时不会也不可能只满足史料的确认的这一浅显的层次就够了,同时,为了总结出某些规律,他们常常要超越这一层面,会不自觉地探讨史料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内涵,并开始分析史料的出现,而不是仅仅把文学看作一种历史的史实可供研究。在相同的文学史料中,因为不同的研究者的观点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常常有不同的结论产生。史料是丧失生命的遗迹,体悟分析是研究不会自己言说的文学的一个重要路径。史料往往是分散和孤立的,存在隐藏不露的联系。

1.3价值评判的主观性

社会和个人的思想认识可以保证一系列的价值的评判标准的制定,对于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针对文学研究整体来说,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并对自己接触的史料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地位等做出价值评判。而体悟分析以及价值评判的层次与史料确认的层次存在不同,这两个层次不同的文学观和审美情趣是不可避免的,文学现象在历史中被大量评价的命运实现它们存在的意义。当研究者们不能满足于仅仅对史料进行分析,在体悟和分析基础上对文学史料作出价值评判。,将自己放在比史料更高一级的位置上,就会产生价值评判。人们没有体悟分析以及价值评判,那么文学史料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也就失去了。通常这样认为,在两个层次上,文学研究是主观的,由于人们要评判它,体悟它,要分析它,所以史料才如此的重要。

1.4表述

文学研究要经历三个层次,分别是史料确认和体悟分析,价值评判,然后依靠表述实现自身价值并广泛传播。因为研究者们对史料的确认和体悟分析,价值评判等都是无形的,如果没有表述,那么研究是无法传递给读者的。语言文字的表述应当允许,甚至是倡导各种表述风格,表述凭借的必不可少的文字语言是因时和因人而异的。而语言最基本,就是要简练明确,无文字障碍。

2.不能将文学史料与文学史的研究混为一谈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提出并强调了文学史学就是文学史料学的看法,因为他们受到实证科学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文学史料和文学史的研究当作等同,虽然说文学史的研究基础就是文学史料。仅仅考虑存在并流传的文学史料是有限和局限的。变迁给历史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被记载下来的史料是远远少于没有被记载的,或者有些当时有记录,后来却散失了。实际上,历史永远是丰富的,繁多的。而流传至今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类史料,即使已经十分庞大了,可也仅仅只是所有文学史料的一小部分,而其它很多的原始文学史料都是没有留下任何实物或记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遗失。而且,分析流传下来的文学史料可以发现,它们当中有些是客观的,可靠的,主要体现于个别的史实上。此外,为了能够形成可理解的史实,使其可以叙述得简单明确,许多的个别史实往往被记叙者所组合。

3.结语

社会历史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人们愈来愈对文学历史的韵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不同于个人经历的历史来使自己的思想,精神生活丰富,提高认识以及审美的情趣,而这些研究论著全部必须以客观史料作为写作的基础,才有阅读的意义。文学研究和文学史料的价值相等,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应当把史料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包容研究者的偏爱和侧重。笔者在本文重点提出了在文学研究中应该最终客观的文学史料,而文学史料是研究的基础,但它们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打破无形中构筑的文学壁垒。

参考文献:

[1]张可礼.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24.

古代文学史范文第2篇

一、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刍议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其一,学时设置上,实践学时和讲授学时要进行有机整合,既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也要强调二者的可溶性。就前者而言,实践教学与课堂上的讲授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到众多的作家、作品,其没有讲授学时是不可能的。实践学时只能是讲授学时的有益而必要的补充。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实践教学与讲授教学二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实践的过程也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讲授的过程,也是实践的另一种模式。二者的融合,能够加强彼此所强化的领域,对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二,要探索有意义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方法。目前,工作在第一线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有了较成熟的案例,诸如古体诗词的写作、古籍文献的整理、经典叙事文学的排演、古诗文的诵读与传唱等。任何成熟的教学模式,都需要有相应可行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撑。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方法是统摄整个教学改革的灵魂。从教学实践中得来,应用到实践教学终曲,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方法得以成熟的唯一选择。其三,重视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关系的协调。理论上的宏观建构,或许不能保证微观与宏观的完全一致性。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如果微观教学现实与建立的宏观模块不能完全一致的话,会导致一系列因素的随之变化。没有基本固化因素的存在,教学模式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协调教学过程中宏观与微观的诸多因素,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二、个性化考查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课堂上的闭卷考试或者开卷考查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课程考查的改革,理应得到一定的重视。所谓的个性化考查,指在课堂的常规教学和实践之后,根据具体作家、作品或文学史现象,创造性地针对某一可操作性题目,进行考查问题的建构,问题要具有新鲜性和趣味性,其答案一定是开放性的,从学生的作答中,可以看出,其对专业的理解,以及对专业延伸部分的操作能力。中国古代文学的个性化考查的模式建构必须遵从以下原则。首先,无论是多么开放性或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必须以文学原典或文学史基本史实为依据。其次,个性化考查的题目设置要合理,以便给学生留出尽可能大的思考空间,并且这种思考尽量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最后,个性化考查切忌随意性。教师要认真思考,要像备课一样准备考查内容。个性化考查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师的思考维度要跳出文学史固有的局限,要尝试以当下的眼光,以大文学视角,重新审视并梳理原本的文学史基本事实,要让作家作品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流淌在文学历史中的血脉。只有教师具备了多维思考的能力,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当然,无论我们如何强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性,考查的独特性,我们都不能忽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对文学原典的通读和背诵,是我们进行个性化考查的前提。“通读、背诵重要的古籍和诗文名篇,似乎很笨,其实最巧。巧就巧在用力较省而收效较大:既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扎扎实实地扩大了知识领域,而写作能力、记忆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真是一举数得!”个性化考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找寻答案,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并不枯燥,且趣味横生。在此基础上,个性化考查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生不仅在学习知识,而且能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与学科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得到了相溶和转化。

作者:高政锐邓福舜赵丽单位: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古代文学史范文第3篇

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端正认识。目前很多学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距离当下遥远,除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下文化修养,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获得实用性的收益。笔者认为,由人文修养向实用功能的转化,并不是一个能够直接可以通过统计考量得到的结论,但就现实状况,它对学生从事文化教育、文秘生活、个人生活情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潜在而重大的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的潜在作用,并向学生讲清楚这一作用的重要性。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存在的客观困难之外,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讲求互动质量、拓展师生交流空间,改变课堂作为唯一教学方式、教室作为唯一场所的局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教改内容。当然,也并不仅仅是方式的变化就能带来最佳效果的,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在对中国文学史的建构、批判精神的贯通和审美文化的建构方面取得更好的进展。要注重吸纳当代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以及社会学的各种成果,充实生发文学史的讲授,增强现场感和日常性因素,或许也能够生动课堂,丰富文学史的功能。

(三)提高教学效率。目前的课程设置除了作为基础课的文学史外,通常还有专业选修课,一般而言,开设的选修课基本上是授课者研究或熟悉的专题。但是,教学毕竟与研究不同,知识的系统性要求往往高于创新性要求。因此,许多老师在讲授选修课时,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时时会出现与基础课重复的知识传授,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学者提出,在基础课、选修课的基础上增设专题课,将以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推行网状教学体系。打破基础课与选修课各自为政的局面,对其统筹安排,划清各自的领域与界限,形成有机配合的课程体系,让专题课在基础课与选修课之间形成润滑作用。(四)加强专业修养。专业修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东西,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但具体到某些问题,它还是有一个基本要求。对于古代文学教学而言,只具备基本的专业修养,是无法成为优秀教师的。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与浩渺无边的相关背景,需要教师有一个高深的爬梳剔抉功夫,把爬梳剔抉出来的知识以合适的量、适中的度教授给学生,又需要有一番拿捏的本事。只有练好了拿捏的本领,才能处理好文学常识与作品解析、常规定论与创新感悟之间的矛盾统一。

(五)主次分明、提纲挈领。“概述+要点+作品”基本可以看作目前古代文学教学的通用模式。但对具体作品和文本来说,这三个组成部分要如何合理地分配,如何利用这三个部分的搭配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摸索。在这三个部分中,尤其要强调“概要”的重要性。“概要”可以说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概要”可以让学生在接触具体作品和文本之前,对某一时期文学的概貌有所了解,做到“胸有成竹”。这部分“概要”如果讲得生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它两个部分的讲授奠定了一定基础。一直以来,多数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时,一头扎进去,不分轻重,不分疏密,从前往后,一板一眼讲下去,到头来却形成了虎头蛇尾的结局。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得到的是零散的知识,而对文学史的发展没有整体的感知。其实,我们应当先领学生俯瞰森林全景,然后再带学生细观每棵树木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观。也就是先从整体上框架式地感知文学发展史的概貌,然后再在框架里填充具体内容。

古代文学史范文第4篇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恰当渗透和运用民俗文化因素,在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文化素养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改善也随之取得成效。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民俗视角的切入与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

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

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

二、结语

古代文学史范文第5篇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它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古代文学课时被压缩,学习意义不明确。认为在当今社会,掌握实用性的知识更为必要,古代文学离现实生活太远,对个人发展没有直接促进作用,是附庸风雅的声音时而有之。与国人忽视古代文学教学相反的是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外国人对古代文学的向往。不少国家把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哪里,作为中国人的最典型特征又在哪里?这样看来,在当代社会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的思考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通过细读、诵读、解读作品能实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细读作品就是仔细读文字,细细玩味,关注的是具体的形、音、义及标点。细读作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文学史知识的多寡。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读时要抓住似是而非。接着分层铺叙,先说杨花的飘坠“抛家傍路”,次写念远之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再写梦“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细读时要抓住分层的关键词。下阕直接抒发主观情感,“恨西园,落红难缀”,美好春光已经逝去。紧接“恨”的内容,同样分层次来写,“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飘飞的杨花变成了破碎的浮萍,此为第一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伤春别离,此为第二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伤春之情推向顶点,此为第三层。诵读作品指用适合的话语声音形态、语调和节奏,在一咏三叹之间慢慢体味朗读并背诵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切的氛围、凄凉悲哀的感情多是通过叠字、入声字的韵脚来体现。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法,通过对作品文字声音的感知达到理解作品、体悟情感的目的。解读作品。解读作品不是简单地讲析诗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之外的东西。解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衡量其地位、贡献,等等。在解读秦观的《醉乡春》时,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贬谪广西时所作,“瘴雨”“椰瓢”等题材都带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说明词人在流寓广西时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可以把这首词同秦观的其他词进行比较,发现秦观的大多数词作都写自己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之时不能解脱的愁和恨,而这首词写到“醉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不再为谪居而自伤。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古代文学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的真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多读、多揣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鉴别力的重要方法。

(二)将心比心,体验情感

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读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诗词所负载的情感与今人有贯通之处。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离家白首归的体验,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领略到这种沧桑之感。李白的《静夜思》语言简单质朴,但诗歌中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思乡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写只是一件小事,却把人世间最朴实最高尚的母爱写得感人至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仅是词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处于同样环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超越了时空,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积极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在作品教学中至关重要。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将你心,换我心,必将有所得。”

(三)深度挖掘,领悟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