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女大学生;素质提升

工科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专业特点以及自身发展等种种因素,在客观上面临着发展诉求得不到满足、职业发展机会不均等现实状况。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科女大学生是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强化成就动机,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1.工科女大学生总体学习成绩优秀,但就业择业困难

在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整体上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在各类评优评奖中人数较少的女生往往占据了较大比例。但不可否认,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却还是存在着就业竞争力偏弱,就业质量较低、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比如一些单位在公布招聘条件时,就已经限制应聘学生的性别要为男性,哪怕女同学各方面素质都优于男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毕业生其发展的机会也明显少于男生。部分工科类女生在一次次失败的应聘经历中,个人自信受到影响,产生焦虑乃至就业依赖心理,个人成就动机不断弱化。在一项调查中,全国随机抽取了25所高校约500名女生做了问卷调查,有30%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亲身经历过就业歧视,其中工科女生的歧视程度排在各学科之首。很多女大学生求职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工作难,找个好工作更难,找个适合工科女生的好工作则是难中之难!”。

2.工科女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处于被动、次要位置的困境

与女大学生较多的人文社科类院校相比,在以男生占多数的工科院校,虽然学校和班级给予女大学生特别的关心照顾,但这种关心照顾更多体现在生活、安全等方面,这并不能摆脱工科女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在校园生活中处于配角、次要角色地位的现状。总体上讲,在工科院校的教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择业以及各类学生群团组织中,女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明显,她们的发展诉求和权益得不到一种主动的满足和维护,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次要的位置。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的“弱势群体”。

二、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工科类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结为社会环境、工科院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偏见的驱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招聘是种市场行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招聘时往往考虑人才的性价比,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加之工科类单位工作性质对女生而言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建筑行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等性质,这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更合适男生。同时,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传统偏见并没有完全消除,总习惯将男生与高效、主动、能吃苦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对女生的工作能力存在疑问,认为女生“怕吃苦”,难以在工地、厂房等环境中工作,并且女生在结婚生子后,必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家庭上而影响工作。因此,工科类单位在对人才的选择上更偏重于男生,能不招聘女生就尽量不招聘。

2.工科院校无差别教育使得女大学生发展机会较少

虽然工科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都很强调女生的生活安排、安全管理等工作,但由于工科院校中女生人数偏少,也比较听话,往往容易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忽视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而实行无差别教育。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校园文化生活往往按统一标准来组织实施,而这些标准多是参照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订,女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和保证,她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心理成就动机自然受到制约。比如在工科院校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男生往往是担当测量、操作等关键环节,女生则被分配给数据记录、填写报告等辅助环节,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或是同学,都认为这样的一种任务分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地女生也就自觉自愿地成为辅助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锻炼提高。

3.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缺乏自身成就动机、综合素质不强

一方面受“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等传统偏见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性在事业上太要强、活得很累,会导致女性柔美气质的流失”等消极观点的影响,同时受现实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制约,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的自我成就动机较低,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缺乏开拓新的工作生活空间的勇气和胆识,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将“留在大城市,不愿下基层;工作要稳定,不肯担风险;收入要求高,不图有前景”作为自己的就业观。虽然工科女生认真细心的特点可以使她们取得较好的专业学习成绩,但由于自我成就动机的不强,她们缺乏主动磨练意志品格、拓展综合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往往在各类教学实践和校园活动中,甘当助手和配角,不能充分主动地锻炼和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她们良好的学习能力也就不能很好地转换为专业能力,长期以往便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工科女大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

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困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尤其要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强化自我成就动机,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更好发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发展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Blocker)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应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内学者认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相对于重障碍、重矫正的矫治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重发展、重预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注的是长远的、联系的、整体的目标,即把心理辅导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它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知识背景,强调多元化的引导措施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除了少数专业人员以外,众多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管理工作者都可以参与教育过程。

2.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满足工科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最常见的内容是正常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发展,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心理问题的类型、重点有所不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均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其中,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兴趣和同学交往问题;二年级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等问题;三年级集中在恋爱与情感问题上,兼有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等;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这些伴随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实质是发展性心理需求,工科女大学生不仅与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同样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且由于社会、学科特点等因素比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与需求,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工科女大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人格辅导,可以帮助她们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挖掘自身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的复合结构。而心理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结构中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和中介,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生理机能、更好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她们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全面素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提升中的实施路径

1.开设妇女学、心理学公选课和讲座,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

工科院校可结合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困惑,将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公选课和专题讲座所具有的生源广、实用性强,影响大等特点优势,开设有关妇女学、心理学的公选课或专题讲座,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妇女与传统文化、女性的成长与就业、妇女权益保障、恋爱与婚姻、形象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普及妇女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工科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格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与自我,提高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公选课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科的系统与逻辑来编排,而是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编排;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专题讲座要注意与学校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恰当的时期举行,从而提高讲座的针对性、实效性,比如为刚入校的女生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正确对待恋爱的讲座,对高年级女生开展女性职业发展指导讲座等。

2.注重开展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调适工作

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工科女大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多样的心理状况调查,可以较准确、较全面地掌握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发展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地帮助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奠定基础。根据心理发展需求不同的状况可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的心理调适手段,比如针对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的自我成就意识偏弱、缺乏自信、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等问题,可以根据团体动力原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灵电影欣赏、团体讨论、团体咨询、成功女性报告会、演讲会等团体辅导方法;对于具有特殊心理需求的个体,可通过以咨询为核心的个别辅导方法,来解决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

3.在学科课程教育中重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无论是学科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除了通过艺术、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女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调节消极情绪、锻炼意志品质以及改善人际关系以外,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强化心理成就动机、树立职业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发挥女大学生认真刻苦、踏实细心的优点,鼓励她们更积极地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工科女大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得到加强。比如以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为例,学院在施工实习、各类实验等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女生更多的指导关注,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实践任务,对于女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指导,在实践参与情况、独立完成成果等指标上进行重点考察,让女大学生真正成为主角。当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有机渗透、适度渗透和灵活渗透,不能牵强附会而影响学科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一首要目标的实现。

4.差别化、多渠道地开展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素质教育的整体单独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成功,只有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植于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通过素质教育各种形式的载体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工科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要考虑到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诉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安排相关活动,让女大学生在差别化、多渠道的活动过程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格完善,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要让女大学生在日益扩展的交往范围中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使她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艺体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 发展 助推器

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对艺术教育的关注不够重视。根据我国现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绝大多数中职生文化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差;自信心不足,不良行为习惯多,自我约束力差;身体素质普遍很难适应就业行业的要求;现行教育存在的人文关怀淡薄,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过程教育的关注不够等现实情况。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2009年2月18日,国家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将艺术课等列为必修课,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10%,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已开始重视艺术教育在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那么,如何通过艺术、体育教育的途径给予中职生关怀,使学校成为中职生理想的精神家园,笔者认为艺体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有效助推器。

一、艺体教育教学的开展构建了和谐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文化倾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特别对艺体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逐条分析,对艺体课程设置、实施内容、活动形式等进行全面的研究。第一,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规划所规定的课程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安排课时,确定内容,一切为了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二,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积极拓展、丰富和补充课外艺术、体育课程内容,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既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又注重艺体教育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方法,探索出适合中职生的愉快教学法。通过艺体教育实践探索,总结职业教育与艺术、体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和谐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中职生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艺术观、就业观,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力、创造力、体质得到加强和提高奠定基础。

二、艺体教育教学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挖掘职业成长的精神源泉。而艺体教育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往往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对美与丑、善与恶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合作共事能力不断提高,使学生将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的目标。我校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审美能力为中心,以不断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着力培养中职生的自信心、勇气和毅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每年均坚持组织一次全校性毛笔、硬笔书法现场竞赛,一次书画作品展览,一次黑板报评比,每逢“五一”“国庆”“元旦”节日举行全校性文艺表演,举办校园歌手大奖赛,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编导,教师给予指导,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实施阳光体育,加强二操一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树立“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美好的生活”的健康理念。每年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球类运动会,锅庄舞、拔河、拉爬牛民族传统项目比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歌咏、舞蹈、篮排球运动会、书画展等活动,充分发挥我县地域民族特色,深入挖掘学生能歌善舞的天赋,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课堂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从课内到课外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生活在具有感染和发酵的艺术天地里,大多数学生自主参加了形式多样的艺体实践活动,拓宽了艺术视野,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自立、自强、自信心不断增强,艺术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和勇气,极大地缓解了学生学习、就业心理压力,塑造了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和情绪。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职业发展中塑造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生,职业素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三、艺体教育教学的开展推动了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大发展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摘要: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良的就业心理,不但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而且关涉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在大学期间,针对心理问题,运用班级心理辅导模式,进行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对自己、职业和未来形成清晰的轮廓,为踏出校门进入社会做好各方面准备。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班级心理辅导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011zcj316)

作者简介:郭增波,男,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与研究、法学理论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4-0067-06

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也给日趋严峻的就业市场带来了压力,使本来就“难”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难上加难”。[1]然而,很多用工单位却叫苦招不到称心如意的职工,“珠三角”和“长三角”连年出现“用工荒”。[2]“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出现,表明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间存在错位,高职学生就业水平不高,职业发展能力偏弱。对菏泽家政职业学院405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约占75.3%的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对将来如何晋升和发展也缺乏设计。约有24.7%的同学表示做过设计,但有明确设计的仅占5.1%左右。针对高职学生在职业发展规划中的问题,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探讨利用班级心理辅导方式来增强他们的职业发展能力。从最初的自我认识,到职业认知,再到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和灌输,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了解职业的发展趋势,熟知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踏出校门进入社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不良的心理表现

(一)由学习和生活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在课程学习、校园生活和交友过程中,由于自身及环境等各种原因,经常出现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复杂的情绪反应,产生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等心理焦虑。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8.6%未及时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的过渡,学习吃力,考试成绩不理想;有约32.1%学生在校园生活和交友过程中,由于性格内向和不善交流而缺少知心朋友,产生许多感情问题;有18.2%的学生在学校就通过各种途径隐约获知残酷竞争的社会现实和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由于缺少这方面的认知和经验,没有勇气甚至害怕去面对深不可测、复杂多变的社会。学习和生活的挫败感以及对未来职业和社会的恐惧,使他们的心理产生焦虑,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

(二)因不能正确认知自我产生的心理问题

全面、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自我认识是健康的就业心理的基础,但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看不到自身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产生自卑感;如果过高地评价自己,则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自负。

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在大专院校中往往是较低的,许多高职生认为自己不如普通本专科学生,甚至认为自己不是真正的大学生[3],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占到受调查总数的87.9%。加之,因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基础建设落后,配套设施不全,学院规章制度不完善和师资力量偏弱等问题,使部分高职学生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落差,调查中,有约78.4%的高职学生对目前就学的院校不满意。由此导致自己对自己评价过低,产生自卑感,职业目标规划偏低。

部分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和社会需求,开设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甚至超过了普通本专科院校,这些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心存优越感,眼高手低,对未来职业期望过高。

(三)对职业认识模糊引起的心理问题

清晰、明确和科学的职业认识是健康就业心理的必要条件。由于职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认识模糊,造成职业认知盲区和灰色区。

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知除了来自于课堂上专业教师的讲授,大多来自网络、电视和报纸的相关报道,而这些信息往往是零碎或不系统的。缺乏相应的职业体验,也限制了他们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认知,继而导致对自己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职业兴趣的取向和适合自己个性职业种类的选择,很少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估,使得多数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特征认识得比较模糊(69.6%)。这种自我认知上的不足,造成职业生涯规划时的盲目心理。

许多高职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习惯性地依赖父母和老师,不积极主动计划自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对职业生涯规划缺少热情,对于职业和就业,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主动了解职业就业的相关知识,不主动收集有关信息,从而造成职业目标不明确,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认知模糊、自我规划意识缺乏。[3]甚至缺乏基本就业技巧,如整理个人推荐材料、收集和选择适合的就业单位,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等。在调查中发现,仅有20.5%高职学生因为喜欢而选择目前的专业,有57.9%的学生所学专业是由父母做主选定的。

二、班级心理辅导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优势

针对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除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外,还可以尝试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新模式。心理学相关研究证明,人具有社会性特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要与各种人交往,建立各种形态的人际关系,而人的心理适应主要是这种人际关系的适应。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不良的人际关系,这类心理问题就可通过从复原人际交往情景中重新纠正交往行为加以解决。班级心理辅导能够提供适当的社会交往情景,班级成员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彼此进行交往,相互启发和诱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和提高,发现自我,尝试学习和改变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进而解决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一)班级心理辅导的团体性优势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强烈追求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渴望获得友谊和关爱,渴望得到同伴、父母、老师、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班级心理辅导这种团体形式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未来的热情。[4]

在班级心理辅导过程中的讨论分享环节,团体成员间积极的、正面的反馈,如一面镜子,通过别人从多角度来看待自己,不但发现自己的短处,还能发现自我的优点,从而比较客观地进行职业定位,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克服在面对专业和职业问题时的自卑、自负和盲从心理。

(二)班级心理辅导程序的人本性优势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及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发展和维持的,因此,将这些在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放回到类似的情境中去加以解决,既具针对性又简单有效。(1)班级心理辅导能够营造良好气氛,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使组员心理产生安全、信赖和温暖的感觉,自己感到被他人需要和接纳,自然就有归属感。班组成员可从中获得力量与支持,在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增强自信,避免盲从和对他人的依赖。(2)加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后,学生会发现他人也有类似自己的问题,心理压力自然就会减轻,甚至在参加活动中有同病相怜的感觉,他们之间也能够建立起互帮互助的真正情谊,共同克服和战胜在职业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3)班级心理辅导过程可以给成员自我表达和宣泄的机会,通过宣泄可以有效释放压抑性心理负担,恢复到正常的精神状态。不少高职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积蓄了许多不安和忧虑情绪,宽松、安全而又互相关注的心理辅导小组为这种情绪的宣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5]

(三)班级心理辅导形式的灵活性优势

班级心理辅导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辅导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通过游戏、观看视频、演讲、讨论等方式,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班级心理辅导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组织和实施

丹麦心理学家艾鲍说,在辅导的过程中,辅导者能带进辅导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在进行班级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者除了在实施的不同阶段具有心理咨询相关技能和对团体氛围应有敏锐的察觉和组织利用资源的现场应变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个人特质,如亲和力、客观、诚实、耐心、有同情心等。[6]

(一)制定辅导活动目标

班级心理辅导要依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职业认知能力,最终帮助他们进行职业定位。班级心理辅导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班级心理辅导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在辅导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设定相应活动目标。

1.实现学生学习的目标。通过心理辅导,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现理想抱负和自身价值的可能性。

2.达成学校教育的目标。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学院能有效地实施教学计划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极大地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3.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班级心理辅导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克服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中的困境,提高长期职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不仅实现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而且,还为社会提供急需的人才,缓解人才市场中的供需矛盾。

(二)说明辅导活动方案

1.辅导的对象是大一学生,以自然班为一个团体,人数在30-50之间,并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成立5-8个讨论小组,每组的成员设定为5-8人。高职三年,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仅二年,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笔者认为,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时机合适。在高职学生对大学生活、学习和自己专业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心理辅导,无论对他们今后的学习还是就业,效果可能会更理想。

2.辅导活动共设计五套步骤,每套步骤设定四方面的内容,每套步骤活动时间为150分钟。

3.班级成员分别在第一步和第五步活动结束时填写“班级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其结果作为班级心理辅导事中效果评估和事后效果评估的指标参数。

4.辅导活动场所最好选择多媒体的教室或活动室,有利于开展活动,便于师生交流互动。

(三)设计辅导活动步骤[7]

根据所制定的辅导活动目标和活动方案,设计出具体的活动步骤(见表1)。

(四)效果评估

活动效果评估是对班级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实效性的评价,是整个心理辅导活动不可或缺的一步。它不仅影响活动进程,而且,对于积累辅导者的指导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干预具有基础性意义。评估分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及反馈评估三次进行。(1)事中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个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中,通过观察或问卷方法对活动情况进行适时效果评估,能够掌握班级成员的个体表现和整体表现,并随时调整心理辅导方法、手段和内容,及时变换辅导步骤,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如在自我认识部分的自身评价环节,按花名册顺序请班级成员对自己做出评价,大部分成员都不愿开口,好像也不知如何开始。出现这种状况,辅导活动就难以进行,就需要及时变更辅导方法。改为每位成员在名字下面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对自己做个总结并写到纸上,纸收起来后,辅导老师按顺序请每位成员进行解释,就能顺利完成本环节的任务。(2)事后评估。班级心理辅导结束后,填写评估表,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了解活动对班级成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对以后举办此类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对两次“班级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进行汇总分析表明,班级心理辅导课程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积极作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比如,“本辅导是否有利于缓解高职学生的‘就业难’?”,学生回答“是”的比例由事中时的32.1%提高到事后时的70.7%;对“本辅导能否解决高职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回答“是”的比例由15.3%提高到38.6%;对“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学生有意义吗?”,回答“有”的比例由9.8%提高到44?3%;对“本辅导对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回答“有帮助”的比例由13.4%提高到57.2%;对“本辅导对于大学的学习”,回答“有非常好的影响”的比例由7.4%提高到32.4%。(3)反馈评估。为了解班级心理辅导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持续影响力,在辅导活动结束后的3个月到半年后,通过问卷、访谈或调查的方法,选取30名曾经接受过辅导的学生进行反馈,获得辅导活动对学生学习、生活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通过反馈,心理辅导活动对班级成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积极地面对人生和大学生活,逐渐克服了不良的就业心理,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特别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②对自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经常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未来的职业和人生有了更加清晰和详细的规划。

参考文献:

[1]搜狐教育.就业现状:专科生不挑研究生不怕本科生遇尴尬[EB/OL].[2013-12-10].http://kaoyan.eol.cn.

[2]新快报.珠三角长三角齐遇用工荒部分企业缺工三四成[EB/OL].[2012-02-10].http://sina.com.cn.

[3]潘小莉.不良心理对高职生职业规划的影响[J].甘肃教育,2111(12):20,20.

[4]杨婉,邬瑞斌.应用团体辅导开展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J].科教文汇,2010(11):197.

[5]张彩霞.团体咨询在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4):73-74.

[6]苏娅.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中职生自信心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2012(11):44.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职业观是指人们对自身职业的认知态度,它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方面的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观直接决定人们的择业意向,从业态度和创业效果等。随着整个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当代大学生职业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认知表现出主观主义倾向职业的价值不仅是指职业本身是否有用,还包括个人及社会对其作用的认知、选择和需求。一方面,受传统职业思想影响,大学生在择业时,通常认为只有公务员才是体面的选择,而私营企业和灵活就业只是临时无奈的屈就;另一方面,受社会经济增长远远超过劳动所得增长趋势影响,大学生在择业时,盲目地追求高工资、优福利和较稳定的岗位,甚至出现等不来高薪工作就不就业的现象。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到普通岗位就业将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常态,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充分反映了当下大学生对职业认知存在一定误区。

(二)大学生职业理想凸现功利倾向,社会责任意识缺失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的憧憬和向往,是对职业带给自己的生存需求、个性满足和社会责任的希望和预想。然而,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在社会各领域日趋严重,是非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观,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加强调个人价值和发展需要,而忽视了职业的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无法满足社会要求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着职业的行为规范和习惯传统,是实现职业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保证。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转型阶段,一些负面因素仍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观。目前,大学生对职业和企业缺乏忠诚度、跳槽频繁(甚至“不辞而别”)、缺乏诚信、团队合作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欠缺等问题已成为企业用工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常态现象。对比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选择时,大多数学生都将“品德”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而用人单位则将其排在前三位。这种差距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离职场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二、感恩教育实施途径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再次将就业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要加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培养大学生正确职业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具体说明感恩教育实施途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自2007年便开展了以“知荣辱,懂感恩”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效果显著,并受到了院党委和社会各界媒体的高度重视,在改善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烘托感恩教育氛围,营造和谐校园文化近期目标:通过做感恩作业、观感恩电影、读感恩文章、做感恩报告等活动,培养“举止文明、知恩报恩、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学生团队,营造“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书香育人”的和谐校园。中期目标:通过认知月、孝敬月、尊师月和博爱月等四大模块活动,推进“立德明志、知礼明理、勤练善思、巧学活用”的学风建设,推进学院“励志唯实博爱精致”的校风建设。长期目标:以感恩教育为抓手,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让学院学子更加富有爱心,让教师更加富有激情,让教育更加富有活力,实现“促师生齐心、展旅院风采、塑旅游人才”的学院愿景。

(二)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养成学生自我教育

1.怀抱感恩心。以“感恩·责任·自信”为主题,通过知恩、感恩和报恩教育为学生补好感恩课,营造感恩氛围,使学生始终怀抱感恩心。重点在入学新生始业教育中开展系列知恩活动,如感恩主题班会、寝室形象设计大赛、“朋辈计划”实施等。学生内在素质培养是我们开展感恩教育所追求的,也是感恩教育开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上述感恩教育活动是道德提升性的教育,针对性较强,组织实行得好,同学们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对镜自修,深刻自省,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内心深处深化,思想道德意识和整体素质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得到提升。“懂得感恩使我会努力地学习,我要自己养活自己”“因为懂得感恩我知道早晨要早起,因为我怕辜负了我的父母”“觉得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使自己感觉如果不给感恩的人电话就‘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好像欠了别人什么’”。像这样的质朴而又发自肺腑的感悟不计其数,流露出对亲人、朋友和老师的感恩。这是一种素质,一种境界。

2.塑造自信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素质能力教育为学生树标引航,健全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自信心。很多大学生基本处于自负与自卑之间,而真正的自信并没有得到体现。真正的自信是人们能够表现出理智和成熟,心态比较平和,并能够准确认知自我,懂得借助各种资源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一种能够在没有亲自感受之前不轻易判断事物好坏,而是积极尝试和接触并做出科学判断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培养是需要长期的修炼和自我反省和自我超越的。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会让学生更坚信自己的决定,一旦坚定选择后便会充满激情、勇敢尝试,不管付出多少努力、经历多少失败都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3.承载责任心。通过专业教育、安全与诚信教育及主人翁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加强学风建设,提高职业素养,使学生学会承载责任心。在感恩活动期间,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违纪事件大大减少,迟到和旷课现象大大减少。班级学风良好,学习氛围浓烈,学习秩序井然,早晚自修学习氛围浓厚,纪律良好,和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观。在为经济困难学生募集捐款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从自己的生活费中节省开支,慷慨捐款。同时各班还自发地积极组织同学参加献血活动,为社会其他需要救助的人士贡献微薄之力。

(三)构建感恩教育体系,健全感恩评价机制

1.感恩教育嵌入思政教育规划,与学生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优势,将感恩教育同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首先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另一方面,感恩教育须重实践、重体验,学校应根据“90后”学生个性特征,循序渐进地展开。在新生始业教育中重点围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开展主题活动;高年级可结合行业和职业发展需要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将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作为感恩教育的重点,让学生体会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2.形成感恩教育合力,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在建立健全感恩教育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实践中把握这些原则,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一是占领网络文化高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感恩文化的倡导和推崇行动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将网络塑造成为弘扬感恩文化的主旋律。高校也可通过建立感恩教育主题网站、微博,畅通学生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感恩活动,并从中受到教育。二是评选校园感动人物,树立身边先进典型。发现和挖掘校园中感恩典型,经学生推荐、校方考核等严格评选程序确定校园感恩标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感恩模范就在身边,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激情,主动接受感恩教育。

三、感恩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职业观的意义

(一)感恩教育是职业观培养的理想路径通过开展内外结合的感恩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内,就是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从挖掘人内心入手,把人潜意识的东西激发并使之释放出来,把已经释放的东西固化下来并最终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行为。在我们的感恩教育活动中,我们的思想动员工作,我们的座谈会、谈心会、心得体会都是从内在入手的表现。外,就是从实践入手,用实实在在的、可量化的、可看得见的东西来刺激人的行为,使人在切身感受中进步和成长,并最终成为一种素养、一种习惯、一种无意识的行动。我们鼓励学生给家长写信、打电话、晚自修、迟到和旷课礼仪检查、看感恩电影、做感恩报告等都是用显而易见的方式来感染和促进受教育者,使他们内心受到触动、思想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

(二)感恩教育是树立正确职业观的基本手段学风建设是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首要保障。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人的个性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同样在学院的学风建设中也存在薄弱环节。只有把薄弱环节抓好了,学风才会彻底好转。为此,针对学生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和研究,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融入感恩教育中,使学生在无形中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实践表明,不仅学生寝室卫生情况大有改观,而且早晚自修学习氛围很浓,有的班级还自发结成小组以竞赛的精神复习备战英语考试。我们的思路是,好的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不好的我们要整改和提高,绝不允许瘸腿走路,在抓薄弱模块中切切实实地把我们学院的学风抓上去,全面促进学院的学风建设。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2.重庆大学,重庆 400030)

摘 要:高校文科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专业社团这种新的组织方式。根据情境学习理论,本文构建了专业社团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框架,以此解释实践教学的结构、过程及效果。通过对X校P系专业社团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第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专业社团进行实践的结构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致;第二,与传统组织形式相比,专业社团更加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本文的发现,提出了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大力发展专业社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专业社团;实践教学;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10-04

收稿日期:2014-09-30

作者简介:王兵(1981—),男,河南沁阳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学生社团研究。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教学改革课题“专业社团在文科实践教学中的功能及运作机制研究”(JY1302117)和

“仿真模拟软件在文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Y1302116)联合资助

一、研究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创新

通常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被划分为“文”、“理”两大类,文、法、财经等统称为文科。传统的文科教学以课堂宣讲为主,不注重实践教学工作[1]。近几年,以素质教育为内容的教学改革,使我国大学文科教学正在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其中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便是一例。

然而由于实践教学没有统一教材和相对固定的教师,同时考核手段比较单一,缺少统一标准,因此往往是教学体系中的薄弱环节[2-3]。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就产生了传统的“放羊型”和“教师主导型”两种组织方式。第一种“放羊型”。许多院校专业采取一种相对灵活的变通方法,动员学生自己去联系实践单位。第二种“教师主导型”。由教学单位统一安排实践的地点、时间以及内容,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学生按照教学单位的安排,完成实践教学内容[4]。第一种组织方式表面上看起来是缓解了统一安排实践单位的接待压力,解决了经费问题,但实际效果上却是学校对实践的学生失去了监管。这样也就难免出现流于形式、疏于管理的“放羊局面”,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5]。第二种组织方式虽然能够完成学校对学生的实践要求,但是学生的主动性较差,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容易出现交差应付的态度,以拿到学分为目的,很难真正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随着各个高校大幅度增加本科生教学实习实践经费,一线教学单位开始重新探索文科实践教学的方式,在全国很多高校出现了新的文科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专业社团。它是指在本专业范围内,所有学生自动获得成员资格,具有自我服务、自我学习功能的共同体。专业社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实践教学组织松散的局面,通过增加学生参与的权利,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6]。

专业社团与普通的学生社团有很大不同,它虽然不是一个教学机构,却参与着实践教学的全部过程,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平台,真正实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实践结构。实践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和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专业社团这种新的组织方式,有效地改进了传统的文科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研究专业社团这种新的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具体的实施效果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出发,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学生通过专业社团学习实践知识的分析框架,通过X校P系专业社团建立、运作的案例分析,呈现出专业社团中学习知识的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最终总结出专业社团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探索其改善教学效果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二、分析框架: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在20世纪,学习理论关于实践教学的看法,影响着人们对学习、教学的认识。莱夫等人发现了“默会知识”对新学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情景学习的观点。该观点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合法边缘性参与”与“实践共同体”等要素(lave,1991)。莱夫通过5个学徒制案例分析,发现情景学习是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边缘性”意味着置身于由某个共同体定义的参与领域中多元化的、多样性的、或多或少的投入和包含于其中的存在方式,关系到在社会世界中的定位。合法的边缘性暗示着权力关系的社会结构,边缘性是一个授权的位置,合法的边缘性本身就是拥权和失权的源头。

专业社团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显现正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机制能够充分得到发挥。专业社团具备了情景学习理论中要求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条件,创造了潜在的知识,新同学可以通过合法的边缘性进入的方式来学习这些知识。该学习活动具有一种特有的模式,有强烈的目标。作为边缘性参与者,学习者能够就整个事务是怎样的、需要学习些什么等问题形成一种看法。从传统的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向专业社团这种新的组织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专业社团能够发挥优势的四个关键因素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形成“实践共同体”。

(一)资格准入:合法性

莱夫等指出,在情境学习中合法性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各方都愿意接受新来的不够资格的人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lave,2004)。对专业社团而言,首先必须是专业的成员。专业社团成立之初,大多数并没有在校团委注册,而仅仅是围绕着专业教学与教育开展活动,它的天然成员是教学单位专业的所有成员,但不排斥其他学院、专业的学生参加“”活动。要想成为社团的核心成员,必须是从始至终参与社团、对社团做出重大贡献的学生,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参加社团活动,这样就确保了必须是本专业的学生才有这个资格作为“核心”参与社团的活动。与此同时具备了这个天然的成员资格,也有义务去参加社团活动。

实践教学现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X大学文科专业中,实践课程占到了全部学分的25%。基于其重要性,所有学生都有义务参加以专业社团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只有参加了社团组织的活动,达到学校、专业的要求才能够拿到学分。

参加专业社团的资格是天然的,同时实践教学工作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专业社团活动,两者构成了专业社团的合法性。

(二)参与结构:从边缘到核心

所谓边缘,是指初始学习者开始只能围绕重要的成员转,做一些的工作,然后随着技能的增长,才被允许做重要的工作,进入圈子的核心(莱夫,2004)。莱夫指出,在学习实践的技能时,不能够简单地一蹴而就。分配给一名新成员的任务是短暂而简单的,所以失误的代价相对较小,新成员对整个活动任务不需负重要责任。新成员的任务往往定位在工作过程的枝端末节,而不是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大部分时间内,玩和工作之间以及边缘性活动和其他工作之间的区别是不很明显的(莱夫,2004)。

正是从边缘到核心的参与结构,使得专业社团各个年级之间、不同学生之间能够有序地参加社团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偏离位置,必然会事倍功半。实践教学中,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专业社团负责设计整体的实践安排以及具体工作的实施。这样就会存在一个核心的团队,通常由3—5人或者最多10人构成,这些学生谙熟实习的整个过程,之前参与过实习工作,能够按照指导教师的安排,完成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而初始参加教学实习的学生,在边缘参与,在观察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整个过程的实践教学的全部过程。在实践教学中不仅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从外部观察核心成员的组织工作和实际操作。这样就可以形成从边缘到核心的交替转换。

专业社团如同其他学生社团一样,每年都要面临大四学生毕业的问题,人员要大幅度地更换。如果没有畅通的机制促使一批批成员成长起来,专业社团的持久性就会受到质疑。因此专业社团通过从边缘到核心的不断地转换,每一级学生能够得到锻炼,从一般的参与者到核心的参与者,这样的社团才具备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新成员在参与团体的实践活动中,从老成员那里承袭这些共同的经验、价值、信念与规范,从比较边缘的、的参与逐步发展到核心的实质性参与,从团体的边缘向中心逐渐靠拢,并逐步确立自己在团体中的身份和自我价值感,意味着变成一个充分的参与者、一个成员。

(三)参与目标:形成实践共同体

传统的实践教学因为缺乏学生的充分参与,存在着有教师参与和无教师参与的区别,课上和课下的区别。专业社团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实践教学工作,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参加实践活动,解决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业社团从根本上来说是学生组织,由各级学生构成。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设计出适合学生参与的、调动大家积极性的活动来。一方面有教学任务的压力,教师赋予的权威,另一方面,都是本专业的同学,朝夕相处使得核心团队对同学们的了解较之一般的学生社团更胜一筹。同吃同住,生活在一个小范围的空间区域中;一起上课,通过学生之间交流产生情感,都对其组织合适的活动有促进作用。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使新手进入实践共同体并获得所有共同体成员所必需的资格,这对共同体的再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何建立、发展共同体成为专业社团的一个重要问题。莱夫(lave,1991)认为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在学习中不仅参与特定的活动,而且还参与特定的社会共同体。要成为实践共同体的一名充分参与者,就需要进入正在进行着的广泛活动,接近老资格的前辈和共同体的其他成员,以及接触信息、资源和参与机会[7]。专业社团作为一个组织,具有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也有其使命——学生一起做好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因此各个年级的学生形成了实践共同体,这个团体不是因为要完成某一项具体的活动而将大家临时聚在一起的松散结构,而是其成员具有共同的文化与历史继承,有共同的目标、信念和实践活动的组织。按照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功能与秩序,在实践共同体中锻炼能力,达到教学目标[8]。

三、案例分析:以X大学G社团为例

X大学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距离省会城市100公里。学校在2010年把当年的实习经费翻倍,达到了人均600元。由于地处偏僻,如果不分散实习,则没有足够多的单位来承受如此众多的学生,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工作一直是教研室教师的难题。统一的实习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从2010年R学院的三个专业新成立两个组织,加上原来存在的F学社,所有的本科专业均有自己的学生学习组织——专业社团。本节将以G社团为例,讨论本科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一步,成立实践共同体——G社团。在学校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要求下,P系开始就本专业的发展进行规划,通过网络及电话等方式与毕业生及在校生商议P系学生发展能力最需要的事情。经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文科专业的学生读社会科学经典书目少,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P系数名教师商谈后决定发起成立P系读书会,每月组织两次读书海云,出版一期内部刊物,选刊学生的读书心得。成立专门组织G社团,来维系读书会的日常工作。读书会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织成立,第一次由S老师在大三积极分子中选取3名学生,分别负责宣传、组织和编辑工作,P系的教师自愿参与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选择书目,带领学生针对书目学习,并对刊物的发表质量最后把关,才能够最终付印。为了行动具有一致性,系主任Y老师将读书会划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是分散实习的主要形式。

在P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学习实践共同体,该共同体最初主要是负责读书会的组织、宣传和编辑。步入正轨之后,具体实践教学和实习的活动,交予G社团来负责安排,比如召开会议,组织同学参加,选定书目等。在外出实习的过程中以G社团成员为核心,根据教师的指导安排,执行组织同学的任务,安排好学习、实践、讨论等实习环节。此举有力地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参与程度。

第二步,确立边界领域:成员和活动边界。G社团的活动范围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逐渐扩大的,最初其活动范围主要是读书会,组织撰写读书心得,帮助指导教师刊印出版物。随着G社团的核心团队的成熟和稳定,开始全面介入到实习的全过程。G社团的读书会最初的参加者是P系的教师和大一、大二、大三全部学生,因为读书会是学生实习的一部分,因此P系的天然边界是全部成员。但是该读书会是向外部开放的,成立不久,在本校攻读研究生的本系毕业生受邀参加读书活动,撰写读书心得与寄语;与此同时,G社团的读书活动也向学校其他成员开放。但核心参与者和组织者都是本系成员。本系的成员获得天然的成员资格。正是有了合理的边界领域才造就了社团的活动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社团的成员以及其具有天然参加活动得到锻炼的权利[9]。

第三步,从边缘到核心的参与方式。(有点像晋升机制一样,但这种参与结构变化是有条件的,如何筛选、如何晋升。)要成为社团的一名充分参与者,就需要进入正在进行着的广泛活动,接近老资格的前辈和社团中的其他成员,以及接触信息、资源和参与机会。参与方式对于获得社团中的核心成员的资格是非常重要的。G社团成立之初,核心团队由教师选拔高年级学生加入。在新老学生数次交替之后,成员的积极性和贡献成为进入核心团队的重要考虑因素。成员最初开始时更多通过积极阅读,在读书会上发表意见,逐步得到同学的认可。对管理工作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G社团的3个部门。在经过数月的参与之后,他们在的工作中了解了整个社团的工作流程,与同学打交道的方式,以及与教师沟通的方法。

G社团的核心成员由此实现了管理组织会员由边缘到核心的转变。在读书会的开展过程中,参与的学生也是逐步从边缘到核心。

第四步,参与核心活动读书会。P系系主任按照教师的专长,结合学生的需求,每学期每个教师选择一本书和一个讨论主题参与活动。在G社团组织部的协调下,每周在固定地点召开读书会。P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和讨论主题参与,但每学期至少要参与2次,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最低要求。读书会的核心成员通常认真阅读,准备发言稿,较多参与活动,低年级学生多数来听一听讨论会的内容,了解讨论书目的大概意思。参与的深度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不同有所差别。

G社团还深入参与P系外出实习活动。核心团队对外出实习,尤其是集中实践过程中的召集、组织以及动员工作的承担,有力地提高了实习的组织水平,使得一切实习工作都有序进行。因此整个实习中的经典书目、文献阅读讨论会、报告会、外出考察活动,以及深入基层调研,从日常组织工作到事后的整理,都有G社团的努力。正是G社团成员的多层次、不同程度的参与,使得实习工作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

共同体成员拥有不同的兴趣,对活动做出不同的贡献,并且持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多种层次的参与是实践共同体的成员关系所必需的。它实际意味着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参与者共享他们对于该活动系统的理解,这种理解与他们所进行的行动、该行动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所在共同体的意义相关。正是G社团与P系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使得不同的同学在活动中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最终各有所得。

四、专业社团:合法性的边缘性参与新实践

通过专业社团学习知识、技能的机制符合情景式学习理论的主要要素。在此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获得身份认同与成员资格,也与从“新手”走向“熟练”这样一个从“边缘参与”走向“完全参与”的内在过程密不可分的(lave,2004)。在专业社团这个实践共同体中,从“边缘参与”到“完全参与”的过程之中,每个成员应当获得的知识、技能、身份、地位等都融入由教师、学生、专业形成的实践共同体——专业社团。

专业社团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与“放羊型”和“教师主导型”相比,是一种全新的组织方式,它的具体的组织效果可以从三者在实践要素的比较中看出。就实践教学而言,评价实践教学的要素可以从教师参与程度、实践载体、实践主体、实践方式和实践效果五个方面进行(如表1所示)。专业社团的组织形式使得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参与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在关键问题上起到主导作用,而实践的载体上专业社团为主要的实践平台,同时发挥了社团成员也是实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具体实践活动的安排均由学生来执行、沟通。社团成员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种“学徒制”的方式,以从边缘到核心的机制,在实践效果上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收获很大。专业社团构建起高效率的实践教学的骨架,有了专业社团,使得各部分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运转,较之其他的组织方式有了不小的进展,使得学生、教师、实践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

五、总结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是构成高等教育知识理论体系学习的重要环节。而在实践教学环节,由于长期以来多种因素的限制,现阶段多数高校都是以“放羊型”和“教师主导型”两种方式组织完成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但是这两种方式仅仅完成了“表面任务”,并没有很好地起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有效组织的功能。专业社团能够有效地改变过去实践的不利局面,有效调动起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以观察学习实践知识的平台,使其按照科学的学习逻辑,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并赋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明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这一切都体现了专业社团在实践教学中的优越性。因此有必要将这种形式进行总结,并予以大力推广。

对高校而言,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有学生的充分参与。因此有条件的文科专业可以尝试建立“专业社团”组织,并贯彻融入到全部的实践过程,将整个实践教学工作由过去短期集中式的实践拉长到整个学年进行统一安排,通过把过去无组织实习方式转变为有序实习的状态。同时不断总结建立实践社团的经验,不断完善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大力发展专业社团,完善文科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建平.大学实践教学的变革:情境学习理论的视角 [J].高教探索,2009,(4).

[2]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 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

[3]刘钰,张会平.实践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清华 大学文科教学为案例[J].教育探索,2006,(11).

[4]编写组.高等教育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122-126.

[5]宋毅,孙发利.现代阐释学对大学文科教学理念的启示 [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

[6]陈文江.面向21世纪的文科实践教学改革[J].科学、经 济、社会,2003,(2).

[7][美]J·莱夫,[美]E·温格;王文静.情境学习:合法的边 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