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文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入手,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构成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而资本主义经济则力求开辟新的空间突破这种限制,当新的空间被资本开发殆尽时就会出现严重的全局性危机。文章回顾了20世纪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国家干预、经济金融化等几个阶段突破基本矛盾的限制,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通过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与世界战争、70年代滞胀和当前的金融危机一次次对资本主义发展构成新限制。文章认为当前危机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今后,资本主义只有找到新空间才能获得新一轮发展。

自2007年7月开始出现的美国“次贷危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它不仅严重威胁到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而且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美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又一次走上衰退的道路。从当前各种主流的观点来看,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着重大缺陷以及监管不足等。但是,如果把它放在资本主义长期的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发现此次金融危机不只是所谓的金融监管与金融技术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下周期性危机爆发的一个突破口。这次危机的特殊性也反映出,它不同于传统的每隔十年左右爆发一次的常规性周期性危机,不能简单地设想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又重新回到原有的方式。此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的特殊产物,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推动下向前发展的逻辑结果。因此,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一判断启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我国应当对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方式进行重大调整,以适应新阶段上的外部环境。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当前正在发生和蔓延的美国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的特有运动方式和必然结果。这里我们首先简单回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结构与特征,然后分析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通过这些分析说明资本主义长期发展中矛盾的积累与当前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它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商品经济普遍化并成为社会物质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生活的一般形式;第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两个基本特征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以及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具体矛盾。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物质生产乃至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形式。这一特征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物质产品取得了与其使用价值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价值形态的物质产品,尽管使用价值各异,但都是作为价值存在的,这就使它们具有统一的、共同的性质,从而增强了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可互换性和财富的流动性。价值的货币形式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体现,成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直接追求的东西。因此,商品经济成为一种直接为取得货币的经济活动。从商品经济本身的规律来讲,价值是劳动产品在商品经济生产关系下所取得的社会形式,货币不过是价值形式演变的最终结果。因此价值只能由劳动所形成,货币也不过是人类一般劳动的代表。从人类整体来说,价值、货币的源泉只能是人类的劳动。

价值形式虽然赋予社会财富的可互换性和流动性,但这并不是无条件的,它们必须是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分工及劳动在各种生产上按比例分配的基础之上。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这里所指的生产关系也包括社会生产者建立在合理物质需要基础上的劳动分工比例关系,“合理”与“比例”产生于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的各种需要。应该指出,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的各种需要总是会带有强烈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烙印,因此,所谓“合理”与“比例”也体现特定生产关系所派生的特有需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社会需要中包含着许多事实上不合理的内容。

价值形式所赋予社会财富的可互换性和流动性只有在货币形式上才能成为现实,因此,劳动产品作为商品生产出来,虽然取得了价值的性质,但并未直接取得被社会所承认的货币形式。因此,它们还必须经过那“惊险的跳跃”。

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占有社会生产条件的资产阶级能够通过控制和支配他人劳动来占有社会剩余产品。资本主义经济的这一特征,使得占有和掌握社会生产条件的阶级——资产阶级可以人为地把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人阶级的消费控制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水平,从而使社会形成大量的社会剩余产品。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经济的普遍化使得剩余产品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决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还必须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1](P651)剩余价值的占有与分配形成了十分复杂多样的经济范畴与运动形式、运动机构。

资本主义经济的这些特征使它与生俱来背负着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运动又产生出以各种具体形式存在和运动着的具体经济矛盾。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只有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力基础上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力形成了生产之间的广泛联系,这一性质要求社会从生产的整体关联性出发,理性地处理生产中人与自然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的关系内容也在日益丰富。然而,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部分人对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结果的控制,使得社会生产不是按照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安排,而是按照少数人控制他人、占有他人财富的利益要求来安排的。生产的商品形式使价值与货币成为追求财富的直接目标,占有剩余价值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内容。价值、剩余价值作为独立的范畴,它们的存在与运动使生产活动可以超越其物质形式的限制,获得了一种巨大的弹性。也正是生产的商品形式,价值作为生产的直接目的,也使人们看不清甚至看不到价值生产背后的物质联系,使价值拜物教成为根深蒂固的普遍观念。生产服从于少数人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使资本主义生产内在地具有危机的倾向。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危机成为现实,这时,尽管社会已经掌握着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却不能用来为社会成员生产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动者与生产条件分离,物质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第2篇

大家知道,“新常态”一词最早出自2009年初,在美国举行的一次“探讨危机后美国各个经济领域复苏和发展新模式”的论坛上,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格罗斯和总裁埃利安,在发言中用“New Normal”来归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可能遭受的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New Normal概念一提出,立即引起注意,论坛与会者对“新常态”在不同领域的表现特征进行初步的总结。

――金融领域:“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体系不可能简单回归到危机之前,“新常态”下的金融体系代表着“更低的金融杠杆率与更多政府干预的结合”。经济学诺奖得主斯宾塞说:“我们将会有一个非常不同的金融系统,它的‘新常态’将是被严格地监管,资本需求会很高,银行系统会更有效。”

――商业领域:“后危机”时代的消费群体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商业环境也将发生改变,全球企业界要在“新常态”中重新定位,以适应这种变化。

――宏观经济:“后危机”时代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被视为“新常态”,大多数美国人都会慢慢适应这种宏观经济的“新常态”。

在这次论坛上,也出现了对“新常态”概念表示异议的声音,如时任白宫首席经济顾问的萨默斯就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出现这种“新常态”,实现快速增长的可能性犹存。

由此可见,美国原创意义上“新常态”,本意是让人们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金融恢复不要抱过高期望,主基调可用“悲观”、“无奈”来概括。

对中国忽然被炒热的“新常态”,国外媒体将之称为“Pinormal”即“常态”。对于许多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外国专家来说,研究“Pinormal”就是一个雾里看花的过程,因为中国的“新常态”概念无论在内涵和外延都不同于五年前美国人提出的那个“新常态”。而中国的“新常态”概念流行的权威推动者本人也没有做精确解说,所以就任由专家和知识分子们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了。

《人民日报》在8月5日、6日、7日连续三篇的系列评论以《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显现新特征》和《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为题,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和政策涵义,简单概括说就是:(1)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2)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3)具体政策意向是调结构、挖潜力、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人民日报》是第一党报,发出的肯定是权威声音,但《人民日报》不是学术报纸,而我们从学术上对“新常态”进行分析时,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

有人认为:“新常态”就是经济再平衡,而《人民日报》总结的新常态的四个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别是“优结构”和“新动力”之说,恐怕只属于我们主观想达到的改革目标,能否实现还要看努力的结果。而《人民日报》所说的“多挑战”因为挑战不只是现在“新常态”下的独有现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所遇挑战之烈尤甚于现在,所以也很难将之归纳为“新常态”的本质特征之一。由此可见《人民日报》的系列评论似乎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见《特供信息》2014.31第2页)。如果一定要总结“新常态”特征似乎可以从经济增长新阶段的事实中去总结,大体有三:一是推动经济增长因素中出口与内需的再平衡;二是投资比重下降,消费比重上升;三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上升。这三个特点本质就是经济的再平衡过程,因此,可以将再平衡归纳为经济新常态的本质特征。

在经济学界还有一种更权威的声音,连续六次参加过中共全国党代会文件起草工作的张卓元老师近日发表看法,对通过“定向降准”等政策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其发展持赞成态度,但对有些地方又计划大规模搞“铁公基”建设,不考虑可行性和成本收益以政府投资促GDP增长这种做法,深表怀疑,他认为,最近在“微刺激”政策氛围下,一些地方政府又热衷于“大干快上”,继续追求短期GDP最大化,这是在走老路,这种提高政府对资源直接配置程度的做法,会加剧产能过剩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因此,中国经济增速目前不必非得7.5%,低0.5个百分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将GDP增长保持在7%左右就可以了,7%左右这就是所谓的“新常态”。

关于“新常态”的阐释和应用,我们还可以列举许多,例如,在发改委对一些跨国企业开出罚单后,一些人马上跟进说“反垄断就是新常态”,更有外交国际问题学者将中国同周边国家的摩擦及相应外交行动总结为所谓“中国外交新常态”。如此这般,不一而足。幸好,金融界的风派们尚未行动起来,否则,肯定会冒出无数个“银行新常态”、“股市新常态”、“理财新常态”、“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等等许多有如“天凉好个秋”似的东西来。

其实,在我看来,以上有关“经济新常态”的解说无论是繁琐的还是简明的、权威的还是普通的,都漏掉一个新概念解释的必要环节,那就是语义学的说明。“经济新常态”,“常”者,长也,“态”者形势局面也,而经济局面涉及到“长”字,就至少要五到十年,方可与“长”字相匹配,因此,用这种语义学的“经济新常态”定义,似乎有许多问题还可继续思考。例如,美国人所说的“新常态”,是讲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局面,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后,因为欧债危机的接续作用,美国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还未退出,欧盟还要继续推量化宽松,从2007年到现在,已有近八年时间了,因此,这个美国“新常态”于情于理都说得通。而当下中国说的“经济新常态”也就是被外媒命名为“常态”的那个“经济新常态”,如果从中共十开始起算,还不到两年时间,如果往前推演,那好像又跑到胡温时期去了。所以,赶热闹的媒体和经济学家们,我奉劝大家还是慎重为妙。所谓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持续的周期长度;现在是否已经在宏微观经济方面形成了稳定的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运行特征;在政府作用历来强大的中国宏观调控当局工具篮子里有很多可动用的反周期工具,工具作用空间也远大于美国,在如此这般的环境条件下,我们的“经济新常态”宣传还可以那样或不假思索或任意假说吗?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第3篇

一、“十二五”时期的全球经济

“十二五”时期世界将进入“后危机时代”,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其表现为世界经济在结构变动过程中的逐步复苏。在这个阶段,由于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世界经济的重心和主题也随之发生改变。具体而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及其主题的变化表现为以下五个层面。

第一,全球经济发展重心将“回归”实体经济领域。相关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超出了实体经济承受范围,是产生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金融深化的必然结果。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基本特征,它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社会信用的扩张,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甚至超过了实体经济。以美国为例,2007年其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30倍。这种情况下,虚拟经济发展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化”极为严重,成为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由此,“后危机时代”,通过金融体系“去杠杆化”挤压经济中的“虚拟泡沫”,使整体经济发展重心回归实体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一大特征。

第二,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将“重塑”经济平衡状态。全球经济失衡被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失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危机后必将难以为继,世界经济结构将出现一次大的调整。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点在于各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体现为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由此,各国经济结构转变带来的世界经济重新平衡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三,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将“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看,人类应对经济危机并最终摆脱危机“后遗症”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外战争和国内革命,另一种是新技术革命。其中,实施新技术革命的社会交易成本较低,是最为积极和有效的“去危机”手段。1857年,以生产过剩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英及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企业在此次危机中纷纷破产。但是,之后十年内,以电气化为核心的产业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注入了增长动力,使这些国家迅速摆脱危机,走上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而1929-1933年的“大萧条”之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产业革命的发生,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了新的源泉。由此,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而本轮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必将“催生”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第四,全球经济发展亮点将“凸显”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迹象趋于明显,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增长”模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标准模式”,各国只有在这个基本模式框架中寻找符合本国的发展路径,才能融入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促使本国经济良性发展。“低碳技术”可能成为“后危机时代”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方向。在“低碳技术”推动下,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创造“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增长动力,寻求经济的“绿色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遵从的主题。

第五,全球经济合作主题将“锁定”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各国经济迅速下滑,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由此,各国开始强调地区合作的地域开放性和领域协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有加快的迹象。例如,欧盟通过地中海联盟扩大了区域合作的边界,东非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决定加强合作,西半球国家决定成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共同体等。与此同时,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也是此次危机中区域一体化的亮点。由此,“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迎来新的高潮。

二、“十二五”规划的全球战略

从本质上来说,“十二五”规划是我国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案。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针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生的新变化和新调整,“十二五”规划中比较系统的“蕴含”了中国政府的“全球战略”。

第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加快内外结构调整。“十二五”规划将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强政府民生投入,以及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多重措施,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同时,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最终,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并以此促使中国从“外供型”经济转向“内供型”经济。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第4篇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大量研究,集中在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及其所处的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等重要方面,取得了新的理论进展,加深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

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一方面让人们认识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解释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暴露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新现象,如全球化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膨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等等,从而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从而客观科学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如何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解释新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成为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危机是由新自由主义政策引起的。这种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全球的泛滥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新自由主义政策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现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广大人民群众购买力相对狭小、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更加尖锐;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还出现了新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形成的一系列矛盾和后果,只能通过危机的强制性来解决。因而,新的金融经济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失败,解决危机首先必须清除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的金融经济危机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生产过剩危机,但这种生产过剩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的生产过剩,还表现为虚拟经济的过剩即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是一种隐蔽的生产过剩。这种观点认为,从现象上看,这次由美国引发的金融经济危机,不是直接表现为传统的由消费不足而导致生产过剩,而是消费需求过度、贷款消费导致信用链条断裂,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危机不像过去从实体经济波及金融系统,而是相反。然而这次金融危机仍然是由实体经济本身存在的危机所引起的。具体而言,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生产过剩特别是房地产的过剩,通过信用方式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信用经济的发展导致了金融衍生品的泛滥,造成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同时虚拟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更进一步使实体经济盲目扩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这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相推动与刺激,发展到一定的时点,危机不可避免地。

第三种观点主要是通过运用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来揭示本次金融经济危机发生的机理。这种观点认为,本次危机是由于利润率下降导致的结果。有学者指出,从实证角度来看,1975-2008年间,美国的实体经济并未得到有效恢复,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进行了重组,并在这之后出现了“弹性化”,非生产性工人比重上升导致利润份额下降,利润率出现了长期停滞的现象,于是,美国形成了依靠金融活动进行资本积累的新模式和依靠信用的膨胀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局面,同时,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更进一步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结果导致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下降和金融市场的恶性膨胀,最终引发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支配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过剩与人口过剩的矛盾等等,都是利润率下降的结果。

第四种观点认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经济金融化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货币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黄金发展为以美元为代表的各种世界纸币,从而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不通过国民收人的合理分配来扩大市场,而是采取扩充信贷的方式来刺激市场的扩大,维持资本主义再生产正常进行的这种方式,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也为金融垄断资本利用货币、金融手段赚取高额收益提供了机会和刺激,从而形成了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金融的全球化现象,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开辟新的空间来突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发展构成的限制的规律。而本次经济危机则是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在全球化、自由化推动下,发达国家资本积累模式的转变体现为资本积累的金融化,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因过度扩张和积累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高度金融化,并最终引发危机。

第五种观点从长波的角度考察了本次金融危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根据长波理论,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很可能是新一轮长波的下降期的到来,而这也意味着金融危机要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的萧条期。这种观点认为,战后50-60年代的“黄金增长期”不过是长波中出现的短暂繁荣,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也不过是长波中暂时繁荣的表现。此次金融危机预示着长波下降趋势的开始。有的学者还指出长波后期往往会出现金融化的现象,而本次经济危机由金融领域引起正是出现了金融高度金融化的现象,契合长波的特征。

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人了严重的“滞胀”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进行了调整,同时通过各种国际性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向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全球化浪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对于1970年代以来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国内外学者从以下各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新的技术革命即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是197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并对社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控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加快了商品的流转速度,并且使劳务的远程及时利用成为可能,极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的配置空间,新的国际分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资本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一方面是随着20世纪后期年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扩大,以及法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促进了股份制的发展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化,使资本的终极所有权高度分散化;但是另一方面,股权的高度分散化和社会化,不仅强化了少数大公司和大机构的控股权,而且也强化了掌握着资本经营管理权的高级管理阶层的权利。

收人分配两级分化日益加深。随着1980年代中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发达国家的劳动者在社会总财富所在比重不断缩小,财富分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在美国,近三十年,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357:1。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收人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的收人却增长了四倍,占人口0.01%的最富阶层的财富更是增加了七倍。

经济全球化和高度金融化。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经济关系得以重组,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所提供的机会,加紧对外投资,一方面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获取比国内更高的利润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业获得迅速发展,金融资本总量迅速赶超产业资本并占据优势和支配地位。发达国家经济在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和高度金融化特征。与此相联系,资本积累模式也体现为资本积累的金融化。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信息化和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了以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形成了新的世界市场,同时,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新的全球经济规则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全球化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一是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从而有助于美国获取铸币税以及转嫁国内危机;二是发达国家在强调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却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采取严格管制,使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对称的、片面的全球化;三是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以及战略性资源处于垄断和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四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深,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等。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问题

资本主义从诞生起就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最初出现的是商业资本主义,然后是产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9一20世纪之交出现了以私人垄断为特征的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30~^0年代进一步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初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生了长达10多年之久的滞胀现象,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从而重组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与资本、资本与劳动、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刻的新变化。进人新世纪之交,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去产业化、全球化等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些现象表明当代资本主义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理论界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处于何种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1.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了金融资本在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搜取各国财富、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但金融资本又几乎被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几家大型金融机构和组织所垄断。正是由于上述现象的出现,有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如蔡万焕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垄断的发展过程、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劳动和资本之间所反映的阶级关系、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所出现的变化等四个方面,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资本已经控制了发达国家经济命脉,并且通过经济全球化、对外扩张将其垄断势力扩张到世界范围,因而当前阶段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金融资本的统治,也就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有的学者则指出推动发达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度的三个力量分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及以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资本流动及资本运作的“自由化”和美元霸权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就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其完成形态的新自由主义。"

2.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高峰认为应当从和资本结构变化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演变的特征角度来划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阶段,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性制度特征首先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因为具有垄断性质的巨型企业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产业中仍占支配地位;其次又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因为垄断资本已经在生产要素空前自由的国际流动基础上进行全球化的自由配置,并通过跨国投资与并购来争夺、瓜分和控制世界市场;最后垄断资本还具有金融化的特征,不仅金融业资本及其交易已发展到在资本总量中占有压倒优势,而且非金融企业也大量从事金融交易,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的垄断资本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资本力量和获取高额金融利润的主体。因而,可以把当前的资本主义归结为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

3.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滞胀”危机,开始放弃长期坚持的以国家管制经济为内容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代之以“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并且向全世界推行,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理论基础。在很多学者看来,正是新自由主义才导致了经济危机,因而可以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之为“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国外学者如大卫?科茨杰拉德?杜梅尼尔和多米尼克?列维等都持有这种观点。国内也有些学者认同此观点,如刘盾等指出英美国家依照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方法,对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导致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因而可以称之为新自由主义阶段。有学者还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后果,即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波动性以及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

4.新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卢森堡、希法亭、列宁等人都对帝国主义进行过深刻的论述。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只是新时代下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并以“新帝国主义”来称谓当代资本主义。如杨承训等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处于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突出表现是美国拥有的超级金融垄断地位,实质是一种新帝国主义。赵常庆则指出当代新帝国主义除具有传统帝国主义的扩张和掠夺本性外,还具有一些新特点:如倚仗军事和科技实力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跨国公司,以科技成果和金融产品获取垄断利润,延续老牌帝国主义损人肥己的贪婪本性;改变过去侵略扩张的殖民统治方式,代之以抢夺和控制石油等战略性资源作为控制世界和巩固霸权的手段;美国操纵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滥用美元发行权,剥削发展中国家,左右世界经济;充分利用其软实力,向全球推行其价值观,从意识形态领域控制发展中国家。而蒯正明印则指出与传统的殖民掠夺方式不同,新帝国主义构筑了一套更加灵活的资本积累和剥夺体系,新帝国主义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世界经济和政治进行渗透和控制,这套体系涉及的范围更大、运行更灵活、成本更低。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以金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信息化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等不同的概念来概括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四、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问题

新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伊始,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曾经乐观地预言危机很快就会过去,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复苏。然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世界陷人了持续的动荡,经济持久萧条低迷,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一波持续一波,而经济危机更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社会危机,如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英法等国发生的社会骚乱、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等等。经济停滞和社会的动荡局面不仅构成了对“发达国家经济很快就会复苏”这类预言的有力回击,更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已经陷人了死胡同,未来资本主义制度将发生重大调整。但是,资本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对此,学界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资本主义制度衰落论。一些学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由盛转衰的标志,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总危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从技术、所有制、资本形态、资本运动空间、调节方式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走向衰落的原因。具体来说,技术方面:信息化导致资本主义出现产业空心化和无就业增长;所有制方面:资本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合法性的丧失;资本形态方面:金融资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资本运动方式进人了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空间上: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使得资本运动的空间巳经达到了极限;最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包括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所有手段,仍然无法解决危机,各种干预政策都失去效力。因此,这些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可能陷人长期的停滞状态,资本主义正走向历史性衰落。有的学者指出无论是从资本主义国内的阶级矛盾、同世界人民的矛盾还是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都表明资本主义矛盾在不断深化,资本主义正走向衰变。有的学者则认为资本主义巳经进人了由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所主导的新阶段,因而寄生性、腐朽性更强,更接近于垂死的资本主义。

2.制度调整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虽然金融危机是对资本主义的一次沉重打击,但是并不构成全面性、总体性危机,也没有撼动资本主义的根基,特别是现在英美发达国家的执政党仍然是属于中右翼政党,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力,而工人阶级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仍然弱小,因此,资本主义为了尽快走出危机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现在的发展模式,但都是基于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调整,而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另外,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在自身调整中走向复苏。至于调整的方向,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瑞典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注重社会平等、充分就业和完善福利,重视阶级合作,突出强调劳动者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以及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经济的社会功能;129157有的学者则认为可能是“新莱茵模式”,是一种基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的改进,包括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投资社会化、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长期发展以及让社会各阶层分享发展成果、注重各国以合作方式进行全球治理等内容。

3.对外转嫁危机论。有的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危机史表明走出危机的有效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放任危机从而销毁相对过剩资本,缓和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为新一轮资本积累创造空间;另一种就是通过贸易冲突、军事手段等打垮竞争对手,为国内资本积累创造外部空间,特别是军事战争还能够带动国内需求。由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金融、政治、科技、军事实力,因而向世界分X体系的国家转嫁矛盾、输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解决危机的不可避免的选择。而根据现在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外转嫁危机的手段包括在经济上通过金融战争来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政治上加快对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和平演变”步伐,为金融垄断资本的扩张提供政治保障;军事上有可能进一步加强军事遏制甚至发动局部战争。的学者更指出除非发动帝国主义的战争,否则资本主义将会进人长期停滞的局面。

4.社会主义前景说。一些学者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经济依然增长强劲,同时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改革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些都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无论是从人类的发展趋势还是从现实世界发展情况来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都是必然的。

五、简短的小结

进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人WTO,中国已经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并成为世界经济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联系不断加深。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深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当代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并据此制定科学的对外经济政策。从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对当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所处历史阶段和发展趋势等各方面的研究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首先,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在某一部著作或著作的某个篇章中完整地阐发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之后的学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危机理论,如生产过剩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利润率下降理论,等等。在对新的国际金融资本经济危机的讨论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大多数分别沿用上述几种不同的理论进行分析,因而,从总体上来看,理论创新的力度明显不足。在金融资本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系统的金融经济危机理论,仍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大理论课题。

经济危机本质特征范文第5篇

过去的一年,中国邮政已经成功地迈出了步入良性循环的第一步,今年是国家取消对邮政补贴的第一年,而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尚未落实,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将如何促进邮政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邮政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计划经济形成的封闭保守和依赖保护观念,二是缺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有效举措。本文将通过对危机感和职业化两个相关问题的阐述,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一、危机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中国有句古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代人讲“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都是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企业即人,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遇险不惊,应变自如;否则就会束手无策,最终难逃被淘汰命运。深圳华为公司正逢鼎盛时期,公司总裁却要员工警惕“华为的冬天”,说:“十年来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没有自豪感、荣誉感,而是危机感,也许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无独有偶,一些经营有方、功载史册的大公司经理,如海尔张瑞敏“如履薄冰”的心情,联想柳传志“不能打盹”的机制,无一不是在用危机感激励员工。

毋庸讳言,中国邮政正面临着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生存危机。

一是认识危机。这些年的发展成果和进步,有邮政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但首先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市场需求增长拉动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进步,还是外延扩大为主,而内涵提高不足。我们只要在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经济核算、经营运行效率和成本以及服务水平、质量等方面认真反思一下,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内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究竟有哪些,还有多少差距。不能客观公正地估价成果与问题,就很难确立坚定的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信心。

二是市场竞争危机。竞争就在身边,它毫无情面地按照市场游戏规则,公平、公开评价和选择产品与企业,优胜劣汰。然而,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依赖思想和官商作风,仍在影响着我们邮政职工的经营观念和行为,比如面对激烈竞争与经营困境,总是埋怨客观环境不利等。邮政因承担普遍服务和某些义务而亏损,争取国家补贴无可厚非,但不能停留在依赖保护上。邮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虽有广阔市场前景,又有遍布全国城乡、至今仍独一无二的实物传递网络优势及信息、资金和物资三网合一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但若缺乏竞争观念和危机意识,就会给竞争对手留下机会,一个由运输行业在大城市组建并很快沟通全国城乡的实物配送网络将会站立在邮政面前。诚然,“邮政永远存在”没错,但这里的“邮政”是指“产业”,是指国家经济必须的基础设施之一,也就是说市场需求必将永远存在,并非指某一经营实体。这一产业的未来究竟由谁来经营,经营权和市场占有将通过市场竞争公平、公开选择。

三是人才危机。这是关键性的危机,面对加入WTO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人才危机在我国有普遍性,邮政则更显窘迫。人的素质决定企业精神文化底蕴,也决定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作为一个团队的群体意识和行为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它是由企业信誉、功能、地位、作用及其内在素质决定的企业灵魂。危机意识也是其构成内容之一。企业有了这个灵魂作支柱,在碰到风险和灾难时,就能以巨大的抗争能力闯过难关。现在我们常讲的要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为员工的理念和行为?具体到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时,为了使企业渡过难关,要大家减少收入,我们的领导和职工能愉快地接受吗?

人才决定企业命运。日本松下公司运用“冰船理念”激励员工,在公司内到处张贴内容为一艘大船即将撞上冰山的招贴画,上写“能挽救这条船的惟有你”;美国波音公司则用“情景学习法”培训员工,放一盘录像内容为一家电视台正在播出波音公司倒闭的新闻,画面上一批批垂头丧气的波音员工正在走出公司大门。他们就是通过这些尚未发生的危机来激起员工的危机意识。而我们的教育培训,却常常因“没时间、缺资金”而放弃,有时搞一下也多是为应付考核评估,真正为提高员工素质、确立危机意识的人才培育实在太少了。

四是改革创新危机。人的一生有各种坎坷,企业发展之路同样不平坦。出点差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错误”和有了错误不愿承认,缺乏自我批判意识。能主动认错和找差距,并能欢迎别人挑毛病,是有能力和信心的表现。作为企业领导要认识反对意见的价值,因为“反对意见”往往是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的结果,也是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资源。

时至今日,多数企业还是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一味宣扬,而敢于主动揭短亮丑者实在太少,这是对客户缺乏忠诚,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这种主观唯心的态度也是一种危机。企业若缺乏自我批判意识,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又何谈持续发展呢?

二、职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

培养职业化人才不仅是解决人才危机的有效对策,也是实施邮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性因素。所谓职业化,就是要做“内行”。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要求,更是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施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举措。由技术经济到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化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企业和公司负有管理职责的领导,他们已不再是2 0世纪初期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老板,也不应是20世纪中期只对公司和员工负责的经理,而应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并能运用知识和智慧为企业及客户创造价值、善于激励员工积极性的经营管理专门人才。

当然,职业化的内涵很丰富,本文将仅针对与邮政经营发展现状有关的几个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是职业化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管理基础工作。这一问题看似旧话重提,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如在邮政经营活动中所表现的宣传推销多、市场调查少,价格竞争多、服务对策少,单打独斗多、集体策划少,公关人手多、管理能人少,指标任务多、培养提高少,以及一贯的重揽收轻投递等都是观念不适应和管理基础工作粗放的结果。

在当今社会,人们创造财富和经济发展的模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资本起决定作用到“知识雇佣资本”起支配作用,但知识只有通过和管理相结合才能产生成果。管理已经成为一切组织的基本功能,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就是要从本行业的属性、特征和经济运行规律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网络结构和作业流程;为每一机构、环节、工种确定明确的职责、功能和行为规则;组织实施员工培训和作业运行,对作业过程和服务质量制定标准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等。

二是职业化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了解邮政;知彼,就是要了解客户。

难道邮政员工还不了解邮政吗?从一些考查中可知,邮政员工对邮政的了解多是感性认识和表面化的,而对邮政产业及产品的属性、特征和经济运行规律以及邮政市场与市场营销等方面深层次的认识,与职业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如对“邮政业务”这一名称,邮政员工尽人皆知,但对“邮政业务”就是“邮政服务”,就是“邮政产品”这一概念缺乏认识,因而要想真正提高邮政服务质量就缺乏思想基础。邮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产品,也是商品,除只有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本属性外,还有其他特殊属性与特征:如非物质属性,是无形服务,无直观性;市场交易时不涉及产权转移,而是一种服务承诺;服务方式和完美程度多样化、 多变化又不易计量,所以要讲求信誉,并采取多样化市场营销宣传方式;服务产品是一次性消费、客户有多次反复使用可能,一定要坚持以优质服务留住客户;服务产品不能积压延误,否则就会失去实际使用价值,对时限要求高,要迅速方便。此外,邮政服务性产品还具有两重属性和公用性,其结构分类和效益也具有特别属性与特征。作为邮政员工,若不了解邮政服务性产品的属性与特征,缺乏完整的邮政产品观念,也不了解产品决定企业的生命和前途,又怎么能热爱它并愿为其奉献一切呢?

了解客户当然更重要,因为客户是市场主导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变化、坚持“客户第一”,由尽力到尽心,投其所好,提供满足,是决定邮政经营发展和前途命运的关键。所以,必须把重视产品和竞争对手的目光转到重视市场客户上来。

三是职业化还须抓好教育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这是实施职业化的根本举措,也是加强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基本战略方针

除了危机感与职业化外,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基本战略方针还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来说,以人为本应体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就是要认识员工的价值,尊重其人格,重视其尊严,并能为其工作、生活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条件,从而激励员工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甘愿为企业奉献其聪明、才智、时间和精力;对外,就是要尊重客户的人格和尊严,除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高增值的产品和服务外,还应站在客户立场上,从客户利益出发,为其创造价值并了解其需求和变化,应把每一次营销服务都当成一次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信任,让客户享受一次做人的尊严,得到一次真正的满足。

不能把职工当成简单推销工具,下任务让其去挤占市场,而应通过制定企业营销战略,认真进行市场调查预测,让员工知道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提高其发现市场和创造市场的主动能力,以促进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样,也不能把客户只当成销售对象,一味推销以致引起反感,而应让其感到真正是为他们的利益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