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育 生育意愿 “全面二孩” 独生子女

从1979年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开始,“80后”就成为第一批直接“受益者”。35年后的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已成长为社会中坚和生育中坚的“80后”,又一次成为直接“受益者”。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实施,人们的生育意愿将再次被唤醒。作为同为一时期的两个群体,“80后”之中的已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一致与否,将会在本文进行论述。

一、样本与数据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河南护理职业学院“随机生物种群生育率问题研究”项目组于2016年7-8月展开的针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安阳市范围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本次调查通过纸质问卷的形式,随机选取安阳市管辖的4个市辖区的35家事业单位,以在岗的已婚“80后”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本次共计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实际回收892份,实际有效问卷数为879份,有效率97.67%,详细情况见表1-3。

二、结果与分析

(一)理想子女数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4),安阳市“80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数均为两个孩子,所占比例分别为78.33%和66.13%,其中独生子女的二胎意愿更为强烈;理想子女数为一个孩子的比重均排列第二,所占比分别为16.97%和24.19%,其中非独生子女的意愿略高于独生子女;不生孩子和3个以上所占比例均较小。

(二)生育“二胎”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独生子女生育“二胎”的影响因素中“养老送终”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1.07%;其后依次为“父母意愿”为24.28%、“家庭兴旺”为19.84%、“跟风随大流”为13.58%、“情感慰藉”为10.44%、“增加劳动力”为0.78%。

非独生子女生育“二胎”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兴旺”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7.22%;其后依次为“养老送终”为20.56%、“情感慰藉”为18.95%、“父母意愿”为17.94%、“跟风随大流”为15.12%、“增加劳动力”为0.20%。

三、结论与思考

(一)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80后”整体对生育二胎持积极态度,说明国家“二胎”政策的及时颁布顺应了民意和社会现状,国家政策的顺势积极调整也反应了一个国家的成熟和进步。

其次,整个“80后”都有意愿生育“二胎”,特别是独生子女对二胎的意愿更为强烈,说明一个家庭拥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对子女的成长和家庭的发展更为有利;独生子女“二胎”影响因素中“养老送终”和“父母意愿”影响最大,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人口老龄化对他们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养老保健体系和医疗环境不够健全的社会大背景;

最后,“80后”生育 “二胎”并不是为了增加劳动力,也从另一面展示了我国城乡差异的缩小,显示了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和经济进步,人们的生育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

(二)思考与建议

预测研究显示,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若提高0.2,未来几十年可降低老龄化水平2个百分点,生育率的提高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务必会带来又一次“生育潮”,随之而来的住房、医疗、教育矛盾都会呼之欲出。我们在倡导和宣传“全面两孩”政策的同时,要倡导男女平等,引导合理安排二孩生育时间,避免造成较大规模的生育堆积,务必要保证生育质量。需要国家在放开“全面两孩”的同时,也要在政策保障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生育奖励、免费的健康知识讲座、定期的免费产检孕检、延长育龄妇女带薪孕产假和父亲带薪陪护、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政策倾斜等等。

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相对而言,他们的工作较为稳定,收入比较有保障,生育“二胎”的压力更小一点。但是“80后”群体还存在更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者和无固定职业的人员,他们的生育意愿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

参考文献:

[1]侯亚非.北京市未来50 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研究报告[A].北京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2]张晓青,黄彩虹,张强等.“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较及启示[J].人口研究,2016,(01).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本次调查涉及中国大陆所有省份的大学在读学生。范围涵盖大学一年级至研究生,最终收集有效问卷7381份,参与调查的男女生比例为4:6。

大学生公益热情高涨

《报告》显示,大学生公益热情高涨。2015年度,九成以上大学生参与过捐款、捐物、献血、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参与度最高的公益类型。高达78%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参与了志愿者服务。数据反映出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有着较高的积极性。2015年度,44%的受调查大学生实际参与了捐款, 参与捐款大学生的年度捐款平均额为149元 , 受调查大学生的年度捐款平均额为66元。

大学生对中国公益充满信心。5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公益处于上升期。35%大学生明确表示有意愿毕业后从事公益工作。

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

志愿服务类型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调查显示35%的学生最希望参与的志愿服务类型是支教志愿者,而在现实中参加的志愿服务中,参与支教志愿者的比例仅有16%;慰问弱势群体在志愿服务类型理想中排第五位,占27%,但却是大学生现实当中参与志愿服务最多的一项,占38%。

在大学生公益活动组织者中公益机构、企业等校外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大学生通过公益机构、政府、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占比分别为18%、3%、1%。

论坛助推大学生公益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表示,作为公益未来项目品牌活动,全国高校公益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论坛邀请业界专家和爱心企业的代表,通过观点和思想的碰撞、讨论,形成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成果丰硕的理论成果,开拓高校公益社团学生参与公益的思维,促进青年大学生了解公益慈善,培育现代公益理念,促成更多的企业可持续地助力高校公益,从而推动中国公益未来的发展。

“公益未来”项目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倡导型公益项目,希望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支持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带动大学生参与公益,并通过校园社团公益活动的开展,培育出一批有理想、有爱心、有能力的栋梁之才。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表示,中国扶贫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支持大学生公益发展,2002年启动新长城大学生自强项目,目前已在高校指导成立104所新长城自强社。2012年启动公益未来项目,通过该平台支持高校公益社团发展,从而带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目前平台入驻社团已超过600个。

78%的大学生参与了志愿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度,大学生参与最多公益活动为志愿者服务。高达78%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参与了志愿者服务。数据反映出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有着较高的积极性。

77%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时间小于50小时

调查结果显示77%的大学生志愿者年度志愿服务时间为50小时以内。仍有23%的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大于50小时。数据说明大学生志愿服务有一定持续性。

结论: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愿望与志愿服务现实有着较大差距。

男女生最想参与的志愿服务类型不同

44%的大学生参与了捐款

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度,44%的受调查大学生实际参与了捐款。数据反映出大学生对公益捐款有着较高积极性。

大学生年度捐款平均额度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递增,大学生的捐款数额也在增长。

男生的年度捐款平均额度更高

从金额区间来看随着金额的递增,捐款人数呈明显的递减趋势,说明大学生能负担的捐款大多在200元以内。

公益活动现场捐赠仍是大学生捐赠的最主要方式

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手机支付方式也在学生群体中成为流行的支付渠道

大学生捐款更倾向于帮助周围的同学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大学生捐款帮助对象为疾病和家庭困难的同学,其次有29%的捐款捐给了公益机构。

大学生参与公益整体情况调查结果与发现95%的大学生参与了公益活动

本次调查将公益活动分为捐款、捐物、献血、志愿服务四个大类。根据统计,2015年度,95%的受调查大学生至少参与了一项公益活动,仅有5%的受调查大学生未参与公益活动。

35%的大学生有意愿到公益机构工作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青海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录取院校按考生初始志愿进行投档后,尚有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未能完成。根据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及我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全面完成剩余计划,决定对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录取院校未完成计划进行志愿征集。现将志愿征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志愿征集时间

我省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未完成计划和符合填报资格考生一分段表详见本公告附件,考生网上填报征集志愿时间为7月11日22:00至7月12日18:00,7月13日—14日进行征集志愿投档录取。

二、志愿征集对象

符合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或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院校招生录取条件,且志愿填报系统中录取状态仍为“自由可投”状态的考生。

三、志愿征集办法

考生登录“青海省教育考试网”(qhjyks.com/),在分流页面选择“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进入“青海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通过输入考生号或准考证号及第一次填报志愿时修改的密码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并按照我省公布的征集志愿院校、专业计划及有关专业招生说明进行填报。填报时考生应查询《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青招生计划及专业目录》书,详细了解各院校的办学信息、各专业收费标准,并及时上网查询院校招生章程,了解院校录取规则和相关要求,避免误填、误报。

考生须在规定的本次志愿征集的时间内完成征集志愿的填报,若符合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填报或未提交志愿的,均视为自动放弃志愿。

四、征集志愿填报要求

(一)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批次:考生可填报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中可选择填报1~6个专业,每个院校必须填写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未选择的均视为不服从校内专业调剂。

(二)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考生可填报A—F六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中可选择填报1~6个专业,每个院校必须填写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未选择的均视为不服从校内专业调剂。

(三)考生在院校志愿填报结束后,须选择是否服从同批次院校调剂,未选择的均视为不服从同批次院校调剂。但涉及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省内生态专项计划、藏区专项计划、扶贫专项计划暂不调剂录取,上述三个专项计划志愿征集的完成情况我办将视情进行第二次志愿征集。

(四)本次志愿征集期间,考生有9次志愿提交机会。

(五)对面试、体检、体能测试、政审或专业测试有要求的学校(专业),考生须在前期已参加面试、体检、体能测试、政审或专业测试并合格,合格生源名单已在“青海省教育考试网”公示。考生还要注意各院校(专业)的其他招生规定和要求。

(六)请考生高度重视登录密码的保管,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以防被他人篡改志愿,影响录取。遗忘登录密码的考生可在系统登录页面进行密码重置。遗忘志愿提交密码(刮刮卡密码)的考生可前往考区招办申请查询。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项目负责部办:宣传部

项目负责人:穆音

项目完成时限:2005年3月-2006年2月

一、工作目标

1、以青少年导航计划为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

2、制定《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为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导向。

3、加强各级团组织、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4、通过项目实施,切实有效地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重点解决一些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5、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培养和完善各级团组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培养、树立一批工作典型。

二、资源利用

1、紧密结合中央、省、市先后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要求精神,把握当前全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空前重视的有利契机。

2、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的基本职能和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优势优势,依托各级团、队组织为项目提供组织依靠。

3、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以冠名的形式,借助商家为项目提供物质保障。

4、积极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的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活动,借助其工作优势,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三、推进步骤

(一)项目启动。

1、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推出青少年导航计划活动。联合市委宣传部,3月4日起在牡丹江晨报开设“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专栏、3月中旬在牡丹江日报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报道;联合新娅技校赞助制播,3月下旬起,在牡丹江电视台开展“新丹江、新青年、新形象”主题公益广告宣传。

2、指导基层启动导航计划活动。3月份,制定印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导航计划活动方案》。

(二)开展“百题万人”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大型社会调查活动,制定出台《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

实施办法:

1、3月中旬,联合市委宣传部、新闻单位、高校教育部门共同设计、制定《牡丹江市青少年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2、3月中下旬,通过组织渠道发放问卷、社会渠道联合新闻媒体开展调查讨论、网络渠道进行网上意见征求等三种方式,对万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进行调查。3月底,回收调查问卷,组织学生统计调查结果。

3、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专家对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形成《牡丹江市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并以适当的形式报市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批阅、转发。

4、4月初,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形成《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4月下旬,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争取在“五四”前联合相关部门以市政府的名义正式出台《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

5、5月-6月,在全市开展《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宣传活动。在“青年文明社区”内辟建永久性宣传墙和知识宣传栏。印制宣传品在学校班级、社区楼道、网吧等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张贴。

(三)开展“新丹江、新青年、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1、组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公民道德”报告团,开展“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巡回宣讲活动。聘请雷锋入团审批人、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等8名先进人物代表组成巡回宣讲团。从3月2日开始,深入中小学校开展“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宣讲活动。同时,指导各城区分别开展宣讲活动。

2、开展“践行‘三个代表’,争做时代新人”主题读书活动。4月份,举办牡丹江市第五届青少年读书节,举行“三个代表”学习报告会,开展学习型团组织创建方案征集评比活动。

3、开展青少年“五讲五做”、“六德”教育活动。

4、开展“三个代表”网上知识竞赛。3月底,组织设计竞赛试题,并制作相关竞赛网页。4月上旬,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答卷。4月下旬,组织评比表彰。

5、开展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系列活动,举办第30届“五四”火炬接力赛。

6、8月份,开展全市青少年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

(四)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

文化活动方面:8-10月份,组织开展金秋节社区青少年综艺大舞台、乡村青年文化节和国庆55周年纪念活动。

志愿服务方面:全年开展团员服务区、青年志愿者“一送四助”、“爱心超市”、大学生志愿者公益课堂、志愿者注册等道德实践活动。

(五)加强典型培养。

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分类确定重点联系单位及示范单位:

(略)

四、标志性成果与效益分析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从教意愿 认知状况

一、引言

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地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六所大学作为试点学校率先实施了免费师范生教育,这意味着在我国终止了十年的师范生免费教育重新返回了大学校园。此后,免费师范生成为了教育战线乃至全社会都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各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国家下定决心采取这一优惠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采取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然而,上述目的的实现并非易事。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出台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又需要量身打造有效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以确保免费师范生在履行自身从教义务的同时,能够建立起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理想信念,实现从新手到专家乃至教育家的不断超越。为此,本文就免费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华中师范大学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编制的《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调查问卷》由基本信息、事实调查、和相关知识三部分组成,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此次调查共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39份,除个别缺失的信息外,在有效调查对象中,男生占33.92%,女生占66.08%;文科生占61.65%,理科学生占35.4%,艺体学生,城市生源学生占27.14%,乡镇或农村生源学生占72.86%。调查对象的成分和结构基本代表了该校免费师范生的总体特征。本调查内容涉及对教师职业的态度、个人意愿、理想职业及免费师范生的课余生活。随后,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类和编码,并利用相关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原因

在读的免费师范生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有多种考虑因素。调查表明:因为“愿意从事教育行业,喜欢当老师”而选择成为免费师范生的占被调查对象的28.61%;因为“提前批录取,保证上大学”而填报免费师范教育的有5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7.11%;由于“父母或家庭希望”占22.71%;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占12.09%;考虑“有就业保障”占12.68%;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主观意愿想成为教师的占少数,“被希望”、“被期待”成为免费师范生的占多数,这是导致免费师范生总体来讲从教意愿不强烈的重要原因。

2.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忧虑

从上面可看出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有许多吸引考生报考的地方,但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有必须尽到的义务,而这些义务也成为了免费师范生们的忧虑所在。在问题“免费师范生政策中最让您忧虑的是什么?” 这一项中,选择“从事中小学工作期限至少十年”的占37.46%;选择“回生源所在地省份任职”的占20.06%;选择“在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生需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2年”的占22.12%。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的甚至担负振兴家族的重任,无论免费师范生本人还是其家人都希望在今后获得较好的物质条件,而当初签订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中所规定的义务,让许多来自农村的学子感到发展空间受限,前景堪忧。

3.对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

(1)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受家庭经济情况影响。

在被问到“如果有机会,是否会再次选择成为免费师范生”调查显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免费师范生中有50%表示“不会”;家庭经济“富裕”的免费师范生中有33.33%表示“不会”。免费师范生政策中“免学费、有生活补助”确实吸引了许多农村的学生报考,但是当前情况下教师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高这一事实,使得来自农村的免费师范生仍面临很大压力,他们内心渴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的诉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就让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下的农村学子觉得失望,而家庭相对富裕的免费师范生,从小衣食无忧,走上社会只要有稳定的工作,加上父母的扶持,生活压力不大。所以在面对“如果有机会,是否会再次选择成为免费师范生”时,会出现反差。

(2)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受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度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的大小,决定了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强弱。在为教师职业感到“自豪”的免费师范生中有84.38%表示“愿意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而在为教师职业感到“自卑”的免费师范生中只有41.18%表示“愿意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内因与外因,内因是主要的,当免费师范生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良好的认同感并持肯定态度时,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就会产生更强的动力,更加自觉的朝着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师方向去努力。

(3)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受师范生教学技能影响。

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从教信心,也间接影响着免费师范生的从教意愿。调查表明,师范生技能“优秀”的免费师范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愿意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师范生技能“合格”的免费师范生中仅有37.86%的学生表示“愿意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师范生技能“不合格”的免费师范生中仅有2.36%的学生表示“愿意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师范生的各项技能如: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必备素质,在校学习中,免费师范生培养学校会组织各类的师范生技能训练以及相关的比赛,这些训练或比赛增强了免费师范生走上讲台的底气,表现良好的师范生在这其中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自信,从教意愿慢慢增强。

(4)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还受到个人职业理想影响。

调查表明,原理想职业是“教师”的免费师范生中有87%表示“愿意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而原理想职业不是教师的免费师范生中只有35.96%表示“愿意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一个人职业理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将“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的免费师范生,一般会有较高的从教意愿,随着对教师行业的了解,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感,但只要自身努力加上政策支持,这一部分免费师范生大多会长期呆在教育岗位上。

四、对策与建议

1.免费师范生自身

免费师范生应意识到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免学费、补助生活费、保证就业的条件下,承担教书育人的义务是情理之中的,在没能改变职业的情况下,改变对职业的心态是必然的,所以免费师范生应将注意力放在增强自己的教师技能,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上,况且当前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逐渐增加教育投入,教育也将越来越受重视,所以免费师范生从教,只要认真对待,也将大有作为。另外,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免费师范生政策中保证就业,承诺“有编有岗”,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难得的机会。

2.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学校

免费师范生培养学校是免费师范生成长的关键,学校应重视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升免费师范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要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为免费师范生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为主,强化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特别是教师实际教学技能的培养。此外,在课程之外,免费师范生培养免费师范生培养单位需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高校要在如何坚定免费师范生终身从教的理想信念,如何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等方面多下工夫。只有切实加强免费师范生终身从教信教育,坚定其终身从教的信念,使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感恩”的心态,这样当他们毕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才会认识到教师职业不仅是自己谋生的方式,而且是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机会,才会爱岗敬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以上两方面可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提高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全方位培养未来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

(三)社会及国家权力机构应切实提高并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

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不强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社会环境中教师工资、社会地位不高导致,如果在福利待遇、社会地位、教学条件等方面不具备优势或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教师持续从教、终身从教的理想与信念就无从谈起,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的免费师范生也难以承担起促进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的重任。因此,只有切实提高并保障教师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在政策层面强化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才能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师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会很大程度上吸引优秀人才现身教育事业,如此也将增加在校的免费师范生将来就业竞争的压力,使其在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提升自己的教师技能以及主动去了解、钻研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此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出色。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进入改革深水区,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无疑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免费师范生对于推动整个教育能产生多大作用?在实现国家的教育强国梦的同时免费师范生个人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又该如何实现?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通过实践去一步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7年2月3号第一版。

[2]周济:《师范生免费教育意在“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

[3]张晓辉,赵宏玉,齐婷婷:《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月第23卷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