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育保险论文

生育保险论文

生育保险论文

生育保险论文范文第1篇

一、生育保险的发展历史

远古时期,生育是人类自然的附属品,生儿育女是家庭内部的私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及养儿防老观念的瓦解,哺育子女不再是私人家庭的内部事务,国家开始意识到生儿育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事关人类自身的繁衍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于是生育保险开始发展起来。以社会保险的方式规定保障妇女的生育权起源于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最早由1883年《德国劳工基本保险法》以疾病保障的方式加以规定。涉及生育保险的第一个国际公约是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第3号《保护生育公约》,此后,各国关于生育保险的立法纷纷出台。

二、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价值

(一)提高人口素质的必要保障人类的社会化是从摇篮开始的,生育行为是人类文明和人口素质的起点。生育保障完善与否严重影响一国的母婴健康。2005年,生育保障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每100000例活产孕妇中有450名死亡,同比例下发达国家死亡产妇仅为9名。再如2010年,40个孕产妇死亡高发的国家中,有36个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建国前,我国的婴儿死亡率约为20%,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数据在2008年降低为14.9‰。[1]比较而言,生育保障落后的农村人口出生缺陷率高于保障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

(二)保障妇女权益的必由之路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女性就业面临着种种障碍,生育是导致女性在劳动领域丧失平等机会的关键因素。与男性同台竞技的女性不能回避生育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承担生育的自然风险,还要面临就业过程中的种种不平等待遇,甚至因生育而失去工作机会。生育行为是女性就业的最大障碍已在全社会达成共识,调查显示,“70.3%的男性和80.4%的女性认为生育是女性就业的最大障碍”。[2]而生育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男女的平等就业权。

(三)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指标女性繁衍生息代表着人类自身的尊严,对女性的尊重彰显着国家的强大与男性的自信。强盛历史时期及经济发达国家女性的社会认可度远远超过衰败朝代及经济落后地区。鼎盛的唐朝出现了武则天等杰出女性。当代女性领袖也集中于发达国家,如撒切尔、默克尔、朴槿惠等。当下,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加上人口及历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毫无疑问我国已迈入大国之列。尊重人权成了我们赢得国际尊重的必须,孕婴权益保障显然是这一问题的核心,在母婴权益保障方面我国必须保证与国际接轨。

三、生育保险的基本内容

(一)生育假期生育假期是因为生育行为而引起的产妇休息及婴儿照顾的假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女性产后坐月子的习惯,产假也被当然视为女性的专项休息权。而广义的产假不仅包括女性身体恢复的假期,也包括照顾初生婴儿的时间,休产假的主体理应包括男性。国际劳工组织第183号公约中规定了不少于14周的产假,191号建议书中则建议产假至少18周。我国2012年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虽只是8天之差,但表明我国在生育假期方面与国际接轨所作的努力。同时,该《规定》肯定了违反计划生育的女职工的产假权利,即使有未婚生育、超生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形,女职工的产假权利依然不可剥夺。

(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或称产假工资,是按国家法律规定对休产假的享有生育保险的妇女,给予的生活费用。我国目前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发。国际劳工公约规定生育津贴应至少足以维持母婴的生活和健康需求,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国际劳工组织第183号生育保护公约规定津贴的标准应“不低于该妇女过去收入的三分之二”,第191号建议书建议“不低于过去的百分之百”。有些国家规定了可以灵活选择的津贴和产假形式。如挪威,生育妇女若休10个月的产假领取100%的工资作为生育津贴,也可以选择享受12个月产假但生育津贴仅为原工资的80%。

(三)医疗费用医疗费用不仅包括生育期间的住院及接生费用,还包括生育前的检查及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的疾病,如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和产褥感染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天死于妊娠及与分娩相关疾病的妇女近1000人,仅2008年,就有35.8万名妇女死于妊娠综合症,这些死亡几乎都发生在生育保障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3]为保障全球母婴权利,国际劳工组织规定了生育医疗费用的基本标准。公约规定妇女生育时可以享受相应的医疗服务,应包含产前、分娩和产后医疗护理,以及必要时的住院治疗。

(四)就业保护生育行为增加了女性的用工成本,国际劳工组织第183号公约规定:妇女有权在产假结束时返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并要求各成员国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孕产妇的就业权不受歧视,包括禁止要求求职妇女进行妊娠化验等。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也禁止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本人无主观过错的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然而,这些政策在保护女性就业权的同时也增加了女性的就业成本,导致用人单位刻意回避女性求职者,而以性别以外的其他理由予以回绝,反而变相剥夺了女性的就业权。因此,要想真正维护女性的就业权,应将男性也纳入到生育保险的对象,需要同样缴纳生育保险费,增加父育假,使性别用工成本趋于平衡。

四、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多头立法导致统筹层次太低2010年《社会保险法》只对生育保险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具体实施则交给了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及政策。2012年的《生育保险办法》同样强调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管理工作;生育保险的具体缴费比例也是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测算后提出,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后实施;生育保险基金实行地(市)级统筹,逐步实行省级统筹。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生育保险只能在市、县级范围内实现统筹,只有极少数地区实现了省级统筹。统筹层次低对于生育保险基金的发放,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都是很不利的。

(二)政策限制导致覆盖面过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当下各国的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也有所差异,少数国家覆盖到了全体公民,如英国、瑞典。有些国家甚至给予了外国人生育保险,如芬兰、丹麦、韩国等。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生育保险仍以“职工”为对象,仅包括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女职工,其他妇女劳动者、未就业者及农村妇女均被排除在外。而国际劳工公约则将生育保险待遇无条件的适用于任何地区的“所有妇女”,既包括正常受雇于工业企业的女职工,也包括非全日制工人、家务工人等。可见,我国长期以来把大量农村妇女及城镇未就业女性排除在生育保险之外的做法是不符合国际趋势的。

(三)津贴发放不到位与结余严重并存由于生育保险覆盖面窄导致我国很多育龄人口并不享有生育保险,在享有生育保险的人群中,由于生养观念的变化出现了很多丁克家庭,生育保险的支出人口比缴费人口少。而生育保险基金的提取随着工资总额的增长不断增加,造成基金收入大于支出,在五种基本社会保险中,生育保险金逆势结余。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1年生育保险基金累计滚存21亿元,超收率达40%。[4]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的生育保险基金结余是一种假象,资金结余并不是所有生育人群都获得生育保障之后的结余,而只是在小部分群体范围内的富余,如果把全社会的育龄妇女全包括在内,基金的结余现象将会消失。

(四)生育假期短,种类单一我国传统产假为90天,2012年调整为98天。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最长产假,达到了国际劳工组织的最低产假标准。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仍属较短,如俄罗斯产假为3年,瑞典16个月,古巴52周。产妇98天以后上岗工作必然导致孩子无人照料,很多家庭不得不依赖老人,造成了我国隔代抚养的现象极为普遍。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口流动频繁,隔代抚养激化家庭内部矛盾。抛开房子、户口、医疗等诸多问题不谈,以今天的文化变迁之快,两代人共居一室在生活习惯上容易发生冲突,不利于家庭和谐及儿童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生育假期集中规定为产妇享有,事实上剥夺了父亲照顾新生婴儿的可能,孩子的成长过程,男性身份认同严重缺失。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男性参与母婴照顾的时间逐年减少,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妻子生产期间丈夫平均请假8.3天,而到2000年仅为7.6天[5],男性在生儿育女方面所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少。

五、我国生育保险立法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立法,提高统筹层次生育保险的完善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德、美等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均是通过立法来保障和实施的。生育面前人人平等,从人权保护、提高人口素质及充分保障妇女的生育权益的角度出发,必须提高生育保险的立法层次,生育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也会随着其统筹层次的提高而逐步增强。生育保险应建立全国性的保险基金,实现全国孕婴统一保障。所有出生的婴儿都天然享有被同等呵护与照顾的权利,任何妇女的生育对社会的贡献都是等同的,生育保险天然应覆盖到社会中的所有妇女成员,这是社会基本公正的体现。不但资金筹集要实现社会化,待遇的给付及监督也要实现社会化,使生育保险在全社会的监督下,实现统一征收、管理、支付,对全社会所有的女性、儿童一视同仁,保证人人从出生开始有一个平等的发展机会。

(二)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从人权的角度考虑应将全国所有育龄妇女纳入到生育保险范畴之内,我国生育保险理应包含农村妇女和城镇未就业人口。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若将这一群体排除在生育保险之外,则生育保险难言“社会性”。而在城镇中,由于受教育水平及生育等原因的影响,女性的失业率远高于男性,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失业女性占70%以上,若以“在职”与否界定是否有权享有生育保险,无疑将大部分城镇妇女拒之门外。全球化的今天,我国输出境外劳动力已近4万,随着劳动力跨境流动频繁,应考虑将来华外籍人口纳入我国生育保险范围之内。给予定居在我国的外籍人员以生育保障,不仅能够稳定这一就业群体,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中国的生育保障覆盖面窄的症结主要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政策统筹问题。在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提高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对在华长期定居人口提供生育保障是可预期的,并通过国与国之间签订生育保障互惠协议,保障我国海外人口的生育权利。

(三)改变基金来源,扩大受众群体生育保险基金应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和使用,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营,实现其保值增值。目前,我国生育保险基金富余严重,据统计,1997至2001年,全国生育保险基金结余率分别为34%、30%、34%、25%、25%。[6]为此,我国2012年《生育保险办法》已将缴费比例下调为0.5%,但这仅能从一个方面缓解基金过度结余,并不能惠及到未缴费人群。我国生育保险实行的是“谁缴费、谁享有”的政策,如果将现有生育保险基金扩展至未缴费人群将会引起另一种不公正。因此根本的办法是改变生育保险的基金来源,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生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及人口素质的提高,理应由全社会共同负担,适用于所有育龄妇女。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前提下,至少应保证所有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生育行为都能享受到生育保险,而不应区分是否在职以及城乡有别。

(四)延长生育假期并弹性适用目前中国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双职工方可维持正常经济支出,为避免隔代抚养,可以实行弹性休假制度并增加父育假。弹性休假制度即允许产妇选择较长时间的假期但较少的收入,或较短的假期但较多的生育津贴。例如邻国日本在2013年立法实施弹性休假制度,产后妈妈第一年可以领取产前六个月的平均工资的50%的生育津贴,一年后的则实行无薪休假。这样不同的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作出选择。父育假为父亲专有,即给予妻子在生育期间的男职工的照顾产妇及婴儿的假期。父育假有利于母婴安全及家庭的和谐,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已成为世界趋势。当今世界规定父育假的国家已超过40个,集中在北美、欧洲。我国目前没有关于父育假的全国性统一立法,作为计划生育的奖励政策,部分地区规定了类似于父亲育儿假的配偶假,如内蒙古、广州、上海、北京、陕西等。其名称也不统一,如男性照顾假、配偶护理假、男方看护假等。假期长短不一,长的如河南省规定为一个月,短的如上海仅3天。中央党校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92.1%的公众肯定了男性护理假。[7]这表明我国已具备了制定男性护理假的现实基础。

六、结语

生育保险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保险精算; 教学改革; 大工程理念。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各国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决定的各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大背景下,保险行业势必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保险精算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保险精算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希望通过教学改革,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保险精算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较好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熟悉保险工作实务,掌握精算基本技能。

一、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现状。

( 一) 对保险精算人才创新性培养不足。

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创新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也就不会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目前,不少院校由于教师教学量增加和科研任务的压力,许多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应付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其次,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当前的保险精算教育常常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此外,学校缺乏创新教育环境。创新教育其重要性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但目前大多保险院校创新教育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均存在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教育体系进行创新,革除传统教育中阻碍创新的东西。而在这方面,绝大部分院校探索的力度还显不够。

( 二) 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教育。

保险精算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它与金融、会计、统计、数学等密切相关。我国的保险院校由于受传统的重专业、轻基础思想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忽视了知识的相关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专业划分过细,相关学科课程不多,学生知识面太窄,知识融通性不够。保险精算技术人才应具有宽厚的金融、投资等大金融背景知识,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就无法应对保险中出现的的复杂问题。二是人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性不够。由于中学过早实施文理分科,致使学生文化素质训练欠缺,全面素质培养不够。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应注重精神层面,学生是否具备人文素质不能仅仅理解为听过人文学科课程。

( 三) 保险教育中实践能力的缺失。

面向保险实务是保险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保险激烈竞争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缺陷所在,主要体现为: 没有足够的保险实践训练; 缺乏现代保险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与素质; 解决保险实际问题能力不强; 对保险条款设计、产品开发的认识不足; 缺乏对现代保险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法律、社会道德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等等。传统保险教学偏向原理性和理论性,缺乏教学的实践性,一味的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向与实际要求的距离越来越大,正日益制约着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发展,切实提高保险精算实践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二、“大工程”理念及其对保险学科的启示。

( 一) “大工程”教育理念。

“大工程”理念最早于 1994 年由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在该学院名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中提出。所谓大工程就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完整的工程涵义,建立在大工程基础上的工程教育理念即为大工程教育理念。该理念所倡导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是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说,大工程的“大”指综合性,即把工程活动所需要各种知识、技术、能力、方法、条件系统地整合到一起; 大工程的“工程”指实践性,即工程活动要直接面向应用,满足社会的具体需要。为培养符合大工程要求的应用人才,就必须使工程教育从模仿科学教育的侧重理论研究回归到重视工程实践。

“大工程”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备从事产品的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 二) “大工程”理念对保险学科的启示。

我们可以使用类似工程的方法,将工程学的思维引入到保险精算领域,结合金融、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数学、工程、计算机、以及信息等技术来模拟开发设计保险产品、确定营销计划和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富有保险理论素养、掌握高级数学工具、具有工程思维,同时具备广阔人文关怀,能够进行复杂管理的复合型保险精算人才。

“大工程”教育理念对保险学科的启示,就是要以大工程思想为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习保险精算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围绕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三个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保险精算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结合本校实际,在培养学生的“通”与“专”上找平衡点,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系统内的知识,还要注意各门知识间的关联性,做到宽而专。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构建保险精算实践教学平台。

三、保险精算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大工程”教育思想指导下,保险精算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 一) 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会”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会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学会”强调知识的蓄积,“会学”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质疑性、操作性和创新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社会进入 21 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的加快,社会的发展日益信息化、智能化,不仅社会生产的主要周期和主要内容不再是重复的,而且每个生产阶段上的生产劳动也不再是完全重复性劳动,加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信息成倍激增,层出不穷的新知识不断取代旧知识。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教会学生今后要掌握的所有知识,但一定要培养其再学习的能力。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多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是否具有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会学) ,比掌握多少现有的知识( 学会) 更为重要。

( 二) 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建立科学、优化的课程方案。

第一,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保险精算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体现大金融的内在逻辑性。金融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严密和完整的基础体系,学生只有掌握了先进的金融问题分析工具和严谨的金融理论功底,才能在保险精算学系列课程中理解金融保险领域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设置一套规范的理论及应用课程十分重要。学生不仅要学习保险精算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围绕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保险精算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这一系列的课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融学、保险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解,拓宽他们专业知识的视野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程的设置要注意知识的连贯和合理性。保险精算专业中每门学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不同课程之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我们不仅要因为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而将它列入教学体系中,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门课程应该放在什么阶段开设,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需要准备哪些专业知识等问题。如果教学的前后顺序安排不当,教学质量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 三) 建立高水平的保险精算实验平台。

由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建设的历史较短,且人才培养与保险实务的发展有较大差距,同时,保险机构对高校保险专业建设又缺乏良好的反哺机制,保险公司不能有效解决在校大学生的实习需求,学生很难完全了解保险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导致缺乏对保险的深刻掌握。鉴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模拟保险公司”为基本理念的保险专业实 验室建设模式。保险实验室可以模拟保险公司的所有业务包括寿险业务和财险业务的实际操作,为同学们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很好的解决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需要的矛盾。具体来说,实验室具有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与管理的模拟,提供保险公司的日常事务的常规管理的模拟操作。通过模拟保险公司业务运行环节,提高同学们在各类保险机构一线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2、提供各种类型的保险中介人的所有环节的模拟运作,提供各种类型的保险中介人的日常事务的模拟环境和业务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在各类保险中介机构经营管理的执行能力。

3、提供保险监管人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的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模拟环境与模拟运作。提高同学们从宏观的角度来对保险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

4、提供再保险公司业务环节与日常管理的模拟操作。为同学们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供了条件。

5、提供各种资格的考试培训环境,可以对内和对外提供高层次地培训。

6、提供其他专业相关课程模拟实验与保险市场模拟实验的接口环境( 如银行保险、保险产品证券化、金融工程介入保险产品的衍生品、保险市场和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整合; 控股集团、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等) 。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1996,( 3) .

[2]杨琳。 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

江苏高教,2006,( 2) .

[3]陈志刚。 基于大工程观办学特色的思考[J]。 江苏工业学报,2005,( 4) .

[4]牟元军。 高校保险教学改革思考[J]。 中国科技纵横,2009,( 7) .

生育保险论文范文第3篇

保险理论分为三部分:基本风险、精算、风险管理。保险保的就是风险,而保险产品定价以及承担的风险在于精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在保险学中的应用,所以精算学应该属于数学。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确立了保险的一些基本规则,而这些规则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下来,即保险法。保险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保险学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下应加强保险专业人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保险是应用学科,保险专业的学生除了学好保险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应该与时俱进,老师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强调现在发生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主题演讲的方式向学生们讲述实际情况与教材内容的不同。

(魏迎宁系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

王和:不是整合别人就是被别人整合

大数据时代保险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知道大数据时代将从根本上改变行为科学的研究,所以如果不去关注大数据对行为科学的研究乃至人文科学的研究所带来的根本性变化的话,那会脱离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最大、最本质的特征是对将来的预测。我们知道保险业的立业之本是预测。明天、后天会怎样?从营销的角度讲,从金融的角度讲,保险不断追求差异化的经营,而差异化的经营来源于个性化的竞争。请问当我们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时,我们赖以存在的大数法则将如何安身立命?每一个人都知道他的风险保费的时候,请问这个行业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不同行业、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是不可抵挡的,未来不是我们整合别人就是被别人整合。

从管理的角度或者从企业精神来讲,企业存在的价值不在于企业内部而在于企业外部,也就是说,保险教育存在的价值一定存在于保险教育外部而不是保险教育内部。另外,业界和学界是需要融合的。融合主要有三大问题:机制、教材和师资。保险“专业硕士”是实现学界和业界融合的很好平台,但“专业硕士”教学时要全力推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界和业界的脱离,也能够保证学界和业界的融合。

(王和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卓志:保险教育要引领诸多变局

保险业和保险教育是主动引领变化还是被动接受影响?第一,我们要关注全球自然生态、社会主流趋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险职能会不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保险的基本理论问题。传统保险边界会不会得到突破?保险作为风险保障,是我们的核心,是我们的根本,我们的源。然而,保险功能和作用随着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变化,至于怎么变,是我们需要理论探讨的。第二,保险业是处于风险管理中心还是被边缘化,保险业的产生是因风险管理而生,我们不能因新的风险产生而畏缩。第三,保险的增长和路径值得反思。

保险的跨国竞争也是需要关注的。第一,保险教育要重新定位。保险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有三类人才说:国际化人才、创新性人才、复合型人才。第二,保险教育要转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悄然进入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情况下,保险教育要正面迎击风险社会。因此保险教育也不能千年不变,千层一面,必须适应新的社会挑战。第三,在理念上,我们要全球视野下和共同治理下分类改革、分类管理。

(卓志系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

孙祁祥:培养有担当意识的人

新一届领导人上任后,提出“中国梦”的主题和概念,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数字概念,而是综合实力的概念,而综合实力的主体是由人来支撑的,教育工作者包括保险教育工作者使命就是培养人。教育要与时俱进,不可能在互联网时代讲电话、电报时代的事情,那学生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但教育也要传授给学生亘古不变的,即要有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的植入,要有情商、灵商的开发,要教学生做成熟的有责任感的、有担当意识的文明礼让的人。

在我从教的近三十年和这么多年的全球旅行里,一直在反思中国教育体制和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发现有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的学生更习惯于被动接受;第二,中国学生的质疑精神不如西方;第三,中国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对不足。为什么会有这三个不足?根本在于教育体制,甚至于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不同的教育体制会培养出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也将会给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带来不同的前途和命运。

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够少一些一刀切式的发展,多一些多元化的发展,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学术自由,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从长计议,既有对知识体系的传授,更有对创新意识的传授,既有学术的传承,更有新的突破,既有对探索的宽容,保险教育就会有很好的发展。

(孙祁祥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响贤: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

我从学界和业界更好地融合谈三点看法。第一,保险行业人才需求已经从专业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这是大势所趋,保险教育也应适应这个变化,培养的保险人才是供就业的,是供保险业发展的,所以我们在传授保险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专业的合作,比如有关投资、风险管理、工程等相关学科,不断加强学生的知识面,为未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第二,要做到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不断丰富理论。努力增强保险教育的时代性,学习基础理论是必要的,但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好的东西必须增加到现有理论中,希望学界、业界能够共同努力探讨一些现代的、适应发展的教学案例,丰富保险教学。第三,坚持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员工实践相结合,现在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终身实践是不能分开的。目前,我们的学历教育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保险业300万大军中有保险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但在职业教育这方面,要使社会实践融入到课堂当中,高校与各保险公司采取订单式生产。

(张响贤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副总裁)

朱炳昱:台湾与大陆的保险情况类似

二三十年后,中国的商业保险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成长。保险产业对整个社会的安定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我想说,都掌握在各位的手上。所以我想我们每个人各位都要互相地鼓励,互相地掌握这个契机,为中国的商业保险做出重大贡献,要有这方面的人生目标跟觉悟。我发觉,两岸的保险情况是类似的,没有太大的差异。

在2010年,中国第一次实施I5I4的计划,承认国际地位。在这一年以内,台湾的保险业没有还没有实施所谓这个计划。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战战兢兢,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我想再做一个提醒就是有关中国的顾客应该未雨绸缪,抓住先机。

现在保险公司在保险保障这方面的商品非常少,而且整个市场的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二。我们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变成是理财公司,这跟我们传统的保险的定义基本上是脱钩的。

生育保险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全国各相关高校每年输送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近些年相当一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与医疗保险相关的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造成经过多年精心培养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严重流失。根据社会医疗保险单位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反馈,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差、适应周期长,导致用人单位新人培养成本高。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来看,医疗保险专业应该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

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应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险教学模式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数院校至今仍主要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极为薄弱。

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实操指导性强的教材和模拟软件。

(1)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

首先,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目前的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通过继续深造以留在高校, “跻身”高校教师行列。

因此,这些教师是没有在专业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或实践的,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实践领会与操作能力则明显不足。在这方面,国外政界和教育教师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为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师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通道。[1]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学历要求等,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政策实践的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而无法从教。

其次,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性造成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需要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而某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这些教师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少数教师有过保险公司实践经历,多数教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医疗保险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金融保险专业,有着深厚的金融保险学功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这些教师都很难将医学知识和医疗保险实务有效结合。

(2)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模拟软件。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仅陈述某省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或者某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相关案例的讨论启示与实践延伸。

此外,医疗保险专业在许多高校并未配备实验室或者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并且各大高校在医疗保险实操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投入过少。

1.2 缺乏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发展较为完善,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领会,这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理性认知和感性了解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1.3 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实践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按照教学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相互承接、相互联系的实践课程。然而,现在部分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安排,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实践课程教育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些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医疗保险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开展医保政策实操手册的学习,进行数据处理软件的上机实验等。而这一类的实验操作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支离破碎、流于形式,实际教学质量并不高,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2.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双师”队伍建设。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如医疗保险产品分析、医疗保险计划设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医疗保险产品营销等。然而,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一般的专职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师资配备时,可以考虑安排“双师”教学,即医疗保险专业理论课程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而实训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训教学部分由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负责。[3]“双师”教学既有利于专业教师专心负责和深化理论教学、从而减轻压力,也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一线专业人员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亲身体验医疗保险实务操作流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各院校要考虑培养具有“双师”特征的专业教师。例如,将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批送到相关岗位去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回校后便可胜任医疗保险专业相关课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完全依赖外界师资力量的尴尬局面。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包括实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岗位模拟、现场讨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在校外,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程度。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外界交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计划。

(3)实践教学资料的准备。

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实践模拟操作软件等资料。体现出各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的方式及手段、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办法。根据需要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一部,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外购或其他途径取得。

2.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双方辩论的形式进行;在基本制度运用阶段,其实践内容应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制度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能够体现社会医疗保险职位的特点。可以按照医疗保险的职位设计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模拟实际职位手工操作与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具体做法是:提供固定场所建立模拟职场和实训室,引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化管理试点,装备模拟保险流程各环节的专业教学软件。

(2)校园实践教学。

在学校模拟保险企业等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保险文化和职业素养。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适应保险市场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5]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服务。

科研和创新活动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6]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未来学术之星”等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3)社会实践教学。

校外综合实习部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进行。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社会实践中的医学实践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开设医学课程是专业工作的需要,但实际教学中总认为知道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即够用,忽视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外实践,医院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的社会实践部分应建立医院临床实习和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双实习”制度。[7]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医院、医保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其校外实习基地,由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具体的工作。其内容应体现社会医疗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安排实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确定。力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实习效果,获得实习单位好评,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实习后直接与实习单位签约就业。

(4)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可将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验课、专业课题调研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开展课内外相关实习课程,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形成整个专业实习课程整体流程,培养出实操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专业与市场对口的学生。[8]

1)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如《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主要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医疗保险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 1 周布置下去,第 1 7 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如:承担了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因此会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或平时的实践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对策,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2.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考核应当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采用“过程评价+考试考核”综合评价模式,考试考核学生对医疗保险学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相邻两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评价其教学效果。

3 结语。

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形式和评价,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张文鸣。2007 年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9-60.

[2] 况成云,杨江林。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素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l(8):478-511.

[3] 藤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0-11.

[4] 袁杰,郑先平,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13.

[5] 郑先平,刘雅。对健康保险专业核保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86-88.

[6] 俞彤,刘霖叶,等。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59-360.

生育保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风险;风险转移;体育商业保险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128—02

一、体育赛事风险产生原因

1.外部原因。体育赛事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由于事先无法预测的自然变化或灾害导致赛事无法正常开展的潜在性风险,即为自然灾害,这类体育赛事风险是难以控制与防范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突发事件特指在赛事期间场馆受到如爆炸、火灾、蓄意破坏等致使体育场馆或部门以及与其相关的设施设备受到破坏而造成损失。例如,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公园发生炸弹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亚特兰大奥委会为此承担对受害者赔偿3.5亿美元的责任[1]。

2.内部原因。内部原因涉及以下3个方面:(1)组委会安全管理不善。赛事主办方应急计划设计或执行不当、组织的监督管理不当等都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赛事各方人员因意外事件而遭受身体损伤的风险。其中具体所涵盖的人群包括了赛事期间国内外体育组织的官方人员、全体参赛人员、赛场工作人员、场地保安人员、正在服务的志愿人员等。(2)组委会财务风险。这一类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得赛事举办的资金收入与支出在时间、规模、结构上不匹配所导致的损失。主要包括与组委会事先达成协议的客户、供应商或赞助商因破产、爽约或不履行义务等原因使协议被取消或中断,组委会收入不能实现的风险等。(3)组委会决策失误。赛事组委会的决策往往对比赛的筹备与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比赛中所出现的风险部分原因还是归咎于组委会前期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或是在面临紧急突发事件时做出的消极处理办法,间接扩大了风险的影响范围。

二、赛事风险转移路径的分类

1.非保险的风险转移。体育赛事人身损失风险管理中所采用的非保险的风险转移方式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赛事组织方同有关责任人员的风险转移;二是通过让某项体育活动的参与者签署免除责任协议使伤害事故的可能受害者放弃追究赛事组织方法律责任的方法;三是赛事组织方通过与某些单位或组织签署合同,把某些可以的项目转让给这些组织,从而减少承担风险的可能性。

2.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这是损失风险管理中,为减少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所采用的一种风险控制工具,指赛事组织者预先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给保险公司,万一风险发生则由保险公司负责承担经济赔偿。购买体育商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财务手段,是赛事组织方减少风险损失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组委会能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保险市场,通过保险手段对人身、财产、责任等众多的风险加以化解,保证大型赛事的顺利进行[2]。

三、赛事风险转移过程中组委会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1.启发式偏差理论对保险购买行为的解释。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在1982年发表的《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一书中指出了人们在无法充分分析涉及经济判断和概率判断的环境下,会依靠某些捷径或原则做出判断,有时会导致判断偏差,称为“启发式偏差”[3]。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1)代表性偏向(representativeness),这种类比判断的方式对组委会而言操作性相对简单且可实施性较强,但有时却过分强调了过往事件的重要性,忽略了当今现存的政治、经济背景,从而容易产生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的后果。(2)可得性偏向(availability),人们对于过去发生的颇率较高且相对熟悉的事件,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就更容易受到可得性偏向的影响[3]。组委会在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时,会根据以往的比赛所集中购买的体育保险如人身意外险、车险及财产险、以及赛事取消风险等作为参考。最后组委会会依据相关背景信息而做出是否为某项内容购买商业保险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