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科学的局限性

现代科学的局限性

现代科学的局限性

现代科学的局限性范文第1篇

一、明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做到统一思想认识要到位

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大会议精神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区受多种因素制约发展的行政环境,以及农业资源总量少发展空间局限环境下,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更是对找准发展突出问题,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难得的机遇,并对我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起到特别重要指导意义。其突出的主要意义有:

1、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建设全市“首善之区”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在去年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我局在区委部署开展的“十项专题”调研活动中,对我区建设城郊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进行深入调研,认真梳理了制约城郊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的难题。而破解难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区委“勇当三名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首善之区”重要内容。要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提升对“绿色崛起”的认识,增强“勇当三名城建设排头兵,加快建设全市首善之区”的信心和决心,着力转变思想观念,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着力凝聚发展要素,着力提高工作实效,激发创新活力,为建设“首善之区”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以及组织保证。

2、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克时艰保增长的现实需要。今年是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中央1号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以及省委的“三促进一保持”,市委建设“三名城一基地”的关键一年,当前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但机遇同样前所未有。在如此严竣的形势下,需要我们有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勇气、更足的冲劲和更好的谋略,科学地应对,才能赢得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清形势,看清困难和机遇,扬长避短,积极主动抢抓国内扩大内需带来的机遇,抢抓珠*地区规划纲要实施带来的机遇,抢抓国家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机遇,树立化危为机、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打赢保增长,提发展的攻坚战,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3、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促进民生改善的有效举措。我区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坚持以“小财政”构筑“大民生”,集中有限财力认真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普惠百姓。但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群众最关心的就医、就业、就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的发展步伐还有待加快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发展就不可能持续,社会就不可能稳定,群众也就不可能满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民生实现持续改善。

4、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区委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狠抓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我局的党员干部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一样战斗力不断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思想更加解放,工作敢于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等等。我们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局领导班子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党支部成为强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党员干部成为带头实践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

通过明确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意义,以提高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要性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部署上来,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

二、明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确保投身“活动”要到位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按照中央、省、市和区委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并及时向区委指导检查组请示汇报,自觉接受指导帮助,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走样,不流于形式。为确保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严格开展,切实收到成效,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并按照区委“活动”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订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该项实施方案分为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第一阶段(3月23日至4月20日)为学习调研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区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意见精神;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邓小平、论科学发展有关重要论述摘编;“在纪念党的*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的讲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十届二次、四次会议精神;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区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珠江*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内容。学习方式上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并要做到“三个结合”即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辅导发言与观看电教相结合,学习讨论与撰写学习心得相结合。二是开展调研,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区委六届四次全会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自身职能认真开展“四对照四结合四查找”的活动,通过调研找出制约我区农业发展关键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方法,并通过调研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第二阶段(4月21日至6月上旬)为分析检查阶段,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开好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主题为“切实转变作风,抓好工作落实,推动科学发展”,针对主题领导班子成员要着重在理解科学发展观上有什么差距,在建设“首善之区”的落实上有什么问题,在建设“三名城一基地”和建设排头兵工作中有什么作为,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有什么不足等方面进行自我检查和剖析。二是形成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充分运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学习调研、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围绕班子查找的突出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等方面,写出分析检查报告。第三阶段(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整改落实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把分析检查报告的整改思路和措施进一步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制定整改方案,要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目标;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要按照轻重急缓和难易程度,列出哪些是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哪些是经过努力一段时间可以解决的,哪些是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结合我局工作职能,重点突出解决思想观念不适应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的新要求;解决忽视民生问题;解决农业发展观念落后,农民增收困难问题;解决建立工作创新机制等问题。使全局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走绿色崛起新路的信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宗旨,切实做到转变农业发展观念和增长方式,以及工作大胆创新,使工作效能明显提高,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目的。为此,全局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区委部署和方案中的时间、内容认认真真完成规定动作,切实做到“活动”内容明确,投身“活动”到位。

三、明确学习是实践活动要取得的成效,实践措施要到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实践,实践是学习的目的,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因此,我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勇当三名城建设排头兵,加快建设全市首善之区”的实践主题,以加快城郊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和农民增收为主线,用科学发展农业理念,科学地制订规划和措施,科学地抓好落实,各职能股室一定要按照局制定的《*市*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目标要求,特别是要抓好《农业局发展城郊现代农业实施方案》工作落实,从今年起至2011年三年规划期内,着重实施的目标和责任:

(一)实施的主要目标和时间

1、新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000亩,其中2009年完成1000亩。

2、建设10个优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2009年完成3个。

3、新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其中2009年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

4、新培育省级以上名优农产品或“绿色食品”品牌5个,其中2009年培育申报省级名优产品3个。

5、新发展1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中2009年完成5个。

6、新建设3个现代化农机生产示范基地3个,其中2009年争取建设完成1个。

7、打造2个全市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其中2010年前打造完成1个。

(二)实施主要措施和责任单位

1、着力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要根据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的原则和区域布局、规模发展、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重点抓好生猪、水产、水果、蔬菜、花卉等具有城郊特色型的五大主导产品基地发展,在规划期内要新增种养基地面积3000亩以上,主要发展优质茶叶2500亩,其中2009年发展500亩,此项工作主要由长沙镇、区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负责实施;发展名贵花卉300亩,其中2009年发展200亩,此项工作主要由区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镇、*镇、*镇负责实施。

2、着力抓好优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建设。要围绕打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创品牌市场促发展战略,以不断提升和优化我区蔬菜主导产业发展,在规划期内要在全力抓好*杨文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发展同时,建设好10个以上以公司带农户管理模式的优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2009年建设完成3个百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此项工作主要由区农业局(菜篮子管理股)、*街道办事处、三角镇、*街道办事处、*镇负责实施。

3、着力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建设。要采取提升、扩大、扶持培育措施,在规划期内着重培育加工型、流通型、综合型、特色型等四大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6家,其中2009年争取把裕丰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运兴实业有限公司丽园农场培育发展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把尚记食品有限公司、*乐百家(*)食品有限公司、荣丰花木园艺有限公司、海雁养殖场培育发展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此项工作主要由区农业局(计划综合股)、*镇、*市镇、*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

4、着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要采取引导、整合、提升、扶持等措施,大力培育发展种养专业、加工专业、流通专业等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农民小生产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形成有组织地与大市场联结生产,成为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结合我区发展实际,在规划期内,新发展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其中2009年培育发展5个,此项工作主要由区农业局(经营管理股)、*镇、*镇、*办、*办负责实施。

5、着力抓好名优农产品品牌创建。要加大我区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积极扶持和鼓励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深加工精美农产品,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和食品有机食品,并协助企业积极申报产品商标注册,以及积极参加各种大型农展会、农博会等,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走品牌创效益、抢市场促发展的路子。在规划期内,要把“东丽达”、“绿色金柚”、“绿兰春”、“尚记”、“客味村”、“绿有菜心”等6个农产品打造为省级以上名优农产品品牌或“绿色食品”品牌。其中2009年争取把“客味村”“绿园金柚”、“绿兰春”打造为省级名优产品品牌,此项工作主要由区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办、*镇、*办负责实施。

6、着力抓好现代农机推广应用工作。为提升我区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加工水平,以及进一步优化我区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先进生产基础。在规划期内农机推广重点抓好3个现代农机应用示范建设。一是在万事好种养有限公司建设生态型多功能水果、花卉、养殖、加工等机械化示范基地。二是在*市荟萃保健品有限公司建设脐橙深加工系列产品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三是在*市运兴实业有限公司丽园农场建设生态型设施农业机械示范基地,其中2009年争取建设荟萃保健品有限公司脐橙深加工系列产品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此项工作主要由区农业局(农机管理股)、*镇、*办负责实施。

现代科学的局限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体西用”;现代化建设;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37-02

“中体西用”这个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略语,在封闭社会发展链条中,“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但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的形成,中国在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的进攻下,形成了诸多封建主义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相结合的“中体西用”产物,并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争论热潮。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两重性

“中体西用”因维护“中体”被加之包庇封建的罪名而备受批判,马克思说过:“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1],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2]在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时不应当抱着偏执的心态,而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能冷静地分析当时的中国形势就不难发现,“中体西用”思想远远高于那些顽固守旧思想和农民思想的空想性,在封建主义旧文化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中要想容纳某些先进的资本主义新文化,似乎“中体西用”是最好的策略选择。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进步性

“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

1.“中体西用”思想在引进技术中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大地几乎看不到近代工业的影子,直到鸦片战争的枪炮声才惊醒了天朝美梦。林则徐首先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刺激了军工企业的发展。随后魏源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军工企业满足军用的同时,对于“有益民用”的机器“皆可于此造之”。由此,洋务派陆续建造了不少军工企业,使“中国自设立制造局,风气一开,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3]。这些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无疑促进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

2.“中体西用”思想促进了知识传播和教育变革。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下,数学、物理、天文等方面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冲破了哲学传统对科学方法的束缚,使中国的科学发展在方法论上开始与世界融合。这对传统教育体系也提出了挑战。本土最早创办的新教育机构是京师同文馆,标志着科学开始渗入到传统的育才制度之中,这无疑会有力地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如果不是如此,清政府1903年废科举的措施是不可想象的。

3.“中体西用”思想动摇了传统的价值观,促进了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随着“中体西用”思想的不断蔓延,近代科学技术广泛传播,适应于封建的经济基础的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被动摇了,崇尚“义理”、轻视“末技”的传统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再加之新学堂的建立、派遣留学生,中国开始出现了徐寿、李善兰、华蘅芳等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往往带着相对开阔的眼界和较完整的近代科学知识来看待中国封建社会,势必会感受到种种的不合理,从而为新的政治力量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酝酿和准备阶段。

(二)“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时代的印迹,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中体西用”的唯心性摧毁了其存在的合法性根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体西用”思想中的“西学”实际上代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中学”指的是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质就是将资本主义生产力之花嫁接到封建生产关系之木上来,从而暴露出其唯心主义的祸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腐朽的封建制度母体是无法容纳它的,因而“中体西用”思想势必不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生根发芽,至多在引进之初发挥一些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愈益显出它的局限性。

2.“中体西用”思想的保守性扼杀了其自身生命力。19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已经取得了初步发展,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这在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变革封建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此时“中体西用”思想中的“西学”还局限于“器”,没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依旧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最终丧失了生命力,走向了反动的一面。中法战争中中国的不败而败已经证明,企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求得“自强”是不可能实现的。

3.“中体西用”思想狭隘性限制了其改变社会的效用。一般而言,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浅层的器物层面,主要集中表现在满足人的需要;中层的制度层面,主要集中表现在寻求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的合理制度以满足社会需要;深层的思想层面,主要集中表现在引导人们实现符合时展潮流的需要。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最开始的“西学”还是主要指的是与机器生产相关的技术等,是处于浅层的器物层面,而在维新派变法主张中,以图实现“君主立宪”,无疑更进一层,触及到了制度层面,再到后来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的出现,才从思想上掀起以新文化旧道德和旧礼制的浪潮。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单纯在器物层面尝试的改变社会的实践终究难以继续指导中国的现代化探索。

二、“中体西用”思想的当代思考

现代科学的局限性范文第3篇

1.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传统风水地理学的认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既不要用传统风水地理学科学的一面来掩盖其伪科学的一面,也不要用其伪科学的一面否定其科学的一面,要通过深入研究划清其科学性与伪科学性的界限,弘扬其科学的一面,摈弃其伪科学的一面。科学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具有逻辑推理与预言的能力。虽然现代科学是建立在严谨的定性、定量实验基础之上,并有严密的逻辑归纳推理,而现代堪舆学与之相比显得原始落后,但二者竟有类似的追求“预言”的逻辑思维。因此,应该用科学哲学观认知传统风水地理学,其正确的成分要研究,发扬光大,做到古为今用;而其迷信的成分也要研究,揭示其实质,做到去伪存真,这才是对待传统风水地理学的科学态度。

1.2中国风水地理哲学批判

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哲学,在其萌芽产生发展过程中,均含有迷信成分[1]。即使欧洲近现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其源头也含有神学思想,甚至一度神学起了主导作用。因此,产生于两千多年前脱胎于易学的风水地理学,含有迷信成分,自然在情理之中。传统风水地理学存在某些迷信和伪科学的思想,有其认识和社会历史方面的局限[4-6],因此,不应苛求古人,而应对传统风水地理学中的迷信和伪科学思想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国哲学是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7-9],而西方哲学是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10]。以西方哲学思维考察传统风水地理学,就会认知到其科学和伪科学的双面性。而其中的伪科学成分,正是中国哲学以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考察传统风水地理中的人-空间关系,既确立了不乏经验科学的理念,同时又给传统风水地理学蒙上朦胧、诡异、神秘的面纱,并为大量的迷信活动提供了空间场所,故李约瑟(JosephNeedham)称之为准科学[11]。准科学的概念包含科学的实质,又掺杂了伪科学的内容。传统风水地理中的迷信产生的原因很多:社会发展的局限性、科技认知的浅薄性、经济生产的落后性、封建统治者及江湖术士的需要性、哲学科学思维方法的局限性等。事实上,对传统风水地理中迷信的哲学批判古已有之,王充、吕才、朱熹等有识之士就是典型代表[12-14],由于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局限性,批判不彻底,未能区分传统风水地理中的科学与伪科学成分。中国传统哲学局限于类比方法认识世界,在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下,对表征万物序列关系的宇宙图式赋以象、数、理的意义而无限制地推演,附会以诸多牵强无稽的成分,这正是传统风水地理学中迷信的源头。必须进行剔除和现代哲学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风水地理学。

1.3从传统风水地理走向现代风水地理

传统的堪舆学即风水学(广义概念),其胎生于易学。堪舆学也称风水地理学(狭义概念),实际上传统的堪舆学(风水学)包括两大部分,即传统风水地理学和传统玄学[15]。这2个传统领域均含有迷信成分和伪科学思想。现代风水地理学是狭义的堪舆学,其主要研究聚落、民居、陵园等的选址、设计与规划,是通过对传统风水地理学的科学哲学过滤,剔除迷信成分和伪科学思想,以狭义堪舆学的科学哲学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地理学、建筑学、人类生态学、环境景观学、环境伦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不包括玄学),建立起来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学科(图1)。

2中国风水地理哲学基础——《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观

2.1《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观奠定了传统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

2.1.1“天人合一”释义

“天人合一”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其思想本质上是关于天人关系问题[9,16-17]。何谓“天人合一”?自“天人合一”思想萌芽至今,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观点纷杂,见解不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黄帝内经》“天人相应”学说认为有2个基石:一是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二是生命(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18-19]。站在第一个基石上,中国古天文学给出了系统的阐释,即:(1)天地对应;(2)天地气交;(3)天地同律。站在第二个基石上,中国古中医学给出了系统的释义,即:(1)人天同构;(2)人天同类;(3)人天同象;(4)人天同数。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刘笑敢教授[20]对古代“天人合一”观进行了梳理,提出8种“天人合一”观:(1)天道人事相贯通的天人合一;(2)以人事为重心的天人合一;(3)以天道为重心的天人合一;(4)天人感通式的天人合一;(5)道家式天人合一说;(6)禅宗式天人合一说;(7)唯器说的天人合一;(8)作为赞颂语的天人合一。这些都是当代学者“天人合一”思辨研究有的不同倾向。还有学者把“天人合一”思想归纳为4种涵义:(1)“天人合一”思想是政治管理之策;(2)“天人合一”是理想的生存状态;(3)“天人合一”是超拔的道德境界;(4)“天人合一”是高远的审美境界[21]。关于“天人合一”的内涵,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22],其根本表述是:“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宇宙环境、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的物质客体,“人”代表认识宇宙环境、适应自然环境、调适物质资源环境的思想主体,“合”是“天”与“人”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天”与“人”这对矛盾相生相依、相互作用的根本属性。“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最核心的矛盾对立统一体系,这一体系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子矛盾系统(本我与超我、自我与外物、规律与原理、思想与现实世界),而人类一切活动的起点、发展趋向与终结,均在“天人合一”的四大子矛盾系统运动之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可概括为5个命题:(1)人类生于天地之间,既是天地之精华,又是天地组成部分;(2)天地运行的普遍规律人类必须遵循;(3)天地运行规律与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具有统一性;(4)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天地运行规律是一致的;(5)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是天地人谐调和谐[23]。2.1.2“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奠定了传统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无论对“天人合一”思想有多少种解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24-26]。之所以如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以下3个功能足以证明:(1)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2)映射了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3)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辩证思维模式。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天”与“人”合而分,分而合的“合―分―合”关系,亦即“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对立统一关系[27-30]。“天人合一”的这种思维模式蕴含了整体性、矛盾性、系统性、联系性和动态性五大特性,这五大特性为传统风水地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哲学支撑,奠定了传统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

2.2现代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新“天人合一”观

2.2.1现代风水地理实践赋予了“天人合一”新内涵

“天人合一”是传统风水地理学的核心思想,现代风水地理学仍然是在风水这一特殊领域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离开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基础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其哲学基础依然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但是,这里有一点必须明确,现代风水地理内涵与传统风水地理含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摈弃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思想。因此,其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天”和“人”的认识上[31-32]。通过现代风水地理实践,通过对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梳理,将会逐渐认识到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科学性和非科学性,弘扬其科学的一面,摈弃其非科学的一面,使传统风水地理学走向现代风水地理学。现代风水地理学认为,科学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其“天”的解释与以往不同,剔除了迷信成分。所谓的“天”,就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自然”。自然(Nature),即天然,非人为的。自然是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33-34]。自然,最广义而言指的就是自然界、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以及物质宇宙,从这个意义上讲,还应包括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自然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界”,或“人化自然界”[35-36]。在此基础上,从现代风水地理学角度出发,现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自然”的解读又赋予了新内涵。笔者认为这一新内涵就是把“天”看成是自然(环境)系统,这一自然系统可分为若干层次,但最基本的层次有3层:第1层次是宇宙自然(环境)系统;第2层次是地球自然(环境)系统;第3层次是与人类活动相一致的局域自然(环境)系统。各层次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紧密关联,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传递,形成一个巨型、复杂、开放的自然(环境)系统。现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人”的解释也赋予了新内涵,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既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各种生活的社会化了的人,又是具有丰富内涵、系统结构、组织功能的系统化了的人。这种对“天”和“人”内涵的新解读,也给“天人合一”赋予了新内涵,其要义简言之,即“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人地关系和谐),持续发展”。笔者称之为新“天人合一”观。

2.2.2新“天人合一”观是现代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

新“天人合一”观是现代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主要是由其思想的要义和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探索所决定的。1)以人为本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最高宗旨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核心是新“天人合一”观视野下的人地关系问题,其目的是探寻人地关系的规律,为科学调控人地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现代风水地理的城、乡及民居选址、规划、布局,其目的就是创建人类和谐美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心理需求,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因此,人地关系和谐、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最高宗旨。2)人与自然和谐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终极目标人生在天地间,和谐相处是终极目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含义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这种和谐是解决各种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人地关系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协调人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持续发展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不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和一成不变的,总是处在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这样的周期变化过程中。每一个变化周期都推动人地关系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周期中,如果不能及时掌控人地关系发展演化的新动向,及时调控人地关系,就可能使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并走向极化,最终导致人地关系崩溃,人类走向灭亡。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就是以风水地理环境这一特殊领域为基础,结合现代地理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生态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为科学调控人地关系,实现人与风水环境持续发展,人地关系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3]。因此,人与自然(人与风水环境、人地关系)的持续发展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不懈追求。

2.3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对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意义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现代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其核心内涵主要有3点:(1)以人为本;(2)人与自然和谐;(3)持续发展。以此为出发点,即可清晰地看出新“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确立上:(1)确立了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2)确立了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核心轴线——“人与自然和谐”;(3)确立了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战略命题——“持续发展”。

3中国风水地理哲学基础——“天人合一”观与“人地关系”

3.1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中“人地关系”的阐释

“人地关系”不仅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与核心,而且也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风水地理学研究的源头与核心。风水地理学自萌芽之日起,就把“人地关系”确定为永恒的研究课题。《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风水地理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人地关系”的阐释,是支撑风水地理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前已述及,关于《周易》“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五花八门,种类纷呈。为了清晰认识和把握“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中“人地关系”的阐释,以开展深入地风水地理研究,以诸多古代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基础[37-41],归纳梳理传统经典的“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中“人地关系”的解读,基本上都可以折射统一到5种理论模式中(表1)。

3.2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特别是汉族分布区,在传统的聚落选址规划布局中几乎都打上了传统风水地理的“烙印”,典型的案例不胜枚举,这里仅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例,简析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诸葛八卦村于元代中后期开始营建,至今有600余年历史。就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朝向、景观等而言,堪称人居理想环境之典范[42]。该村地形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外有八座山,形成外八卦,内以钟池为中心形成内八卦。钟池是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九宫八阵图”的基点。“钟池”乃设计的“太极”,在传统风水地理布局中,往往把“太极”看作与宇宙相连。不仅如此,该村整体格局左有石岭溪,右有高隆市,前有不漏塘,后有高隆冈,其地形、地貌正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守中”的风水格局,形势契合了堪舆家的理想模式。综观诸葛八卦村的风水地理大势,映射出山环水绕,负阴抱阳,藏风聚水的一种意境景观格局(图2)。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是:以人为本,人适应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有决定性作用,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有一种超自然的东西相关联,具有神秘性。简言之,这种“人地关系”模式是传统的人地适应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感应论的复合体,既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

3.3中国新“天人合一”观和科学观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理论模式

在现代新“天人合一”观的框架内,人地关系有了全新释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1)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自然界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3)自然的精华——人类创造了社会(人类是主体,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4)人类自然社会构成一个复杂开放的人类生态系统;(5)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运行规律;(6)人类的物质、精神、心理活动以及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与自然运行规律具有统一性;(7)人类的理想是人类、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谐持续发展;(8)人类的追求是生活越来越美好。然而现代人对人与自然关系(人地关系)的解读也是多种多样,方创琳于2004年对此作了系统总结[43]。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古代或者传统的“人与天”“人与自然”,和现代的“人与天”“人与自然”或者“人与地(地理环境)”,既有着本质意义上的不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人地关系中涉及到的“人与天”的问题,不要人为地赋予其神秘色彩,要把物质与精神统一起来以辩证的思维解读“人与天”“人与自然”,辩证地解读人地关系。以地理科学哲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基础,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把中国“天人合一”观和科学观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的理论模式和西方哲学科学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的理论,作一归纳总结(表2)[43-47],以便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现代风水地理学在城乡规划、民居规划中做到人地关系协调和谐,从哲学和科学上提供人地关系理论的支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4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

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与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是吸收了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式,剔除了伪科学和迷信的成分。现以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风水地理选址规划为例进行分析。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的贵德县境内[1,48],其周边群山环绕,是相对封闭的盆地,同时,紧邻黄河河谷,形成山环水绕的格局态势。基地规划面积约为47.7km2,水域面积18.8km2,内含侵蚀性构造高山、堆积侵蚀中低山、堆积阶地、准平原和黄河现代河床等地形地貌,叠加着湿地、河流和草地等自然资源,构成极为壮观的自然环境景观。以基地内、外的自然环境景观要素为基础,结合其气候、水文、风向等,实现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轴线定位和主要功能定位。在风水地理经典理论“阴阳论”“五行论”“精气论”“形势说”等指导下,遵循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的整体系统、因地制宜、山水选择、负阴抱阳、顺乘生气、阴阳调和辩证、合时有情、科学审美、改造风水(趋利避害)等原则,对基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景观进行科学分析,在“预测论”“方位论”“四象模式”的指导下,确定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中心定位和坐向;借助堪舆(风水)罗盘,确定其轴心线的走向,使基地各功能区的布局系统、协调、和谐,呈现出“天人合一”之美(图3)。这一选址规划布局体现出以人为本、天人感应;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负阴抱阳,藏风聚水;顺乘生气,万物感应;山环水绕,环境幽美。人、建筑、自然环境有机配合,趋利避害;协调统一,浑然一体;生机勃发,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顺畅,做到了游人美、建筑美、自然美“三美”珠联璧合,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即人地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论。

4结论

1)《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最伟大的哲学和预测学著作,其“天人合一”观是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由于《周易》自古至今被人为地误认为是算命之术,故也被人为地涂上了“迷信色彩”,并渗透到传统风水地理学中。绝不能因为传统风水地理含有迷信色彩和伪科学思想,对传统风水地理所阐释的而现代科学又无法解释清楚的先人经验和事象进行一概否定,因为即使现代科学对人-自然系统的认识也只是微乎其微,无法解释的事象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传统风水地理学含有迷信色彩和伪科学思想,必须进行哲学科学批判,必须进行革新,引入相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方法、技术,从定性研究走向实证研究,从传统风水地理学走向现代风水地理学。

2)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对科学巨匠钱学森说:“我国的《周易》是纯之又纯的科研成果”。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在治理山水,建造城乡、宫殿、园林、民居等工程中,都是以“天人合一”哲学观为主线,以风水地理学(堪舆学)为指导,风水地理学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周易》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科学性。

3)传统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周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而现代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仍然是如此。但是,在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中,对“天人合一”思想在摈弃“迷信”思想的前提下,赋予了现代科学的新内涵,真正反映出其科学精髓,也可称为新“天人合一”观。现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要义有3点:(1)以人为本;(2)人与自然和谐;(3)持续发展。此3点看上去极为简单,但其哲学、科学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哲学思想的结晶,是指导人类持续发展的最高准则。这些思想必须贯穿于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始终。

4)“人地关系”不仅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与核心,而且也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风水地理学研究的源头与核心。风水地理学自萌芽之日起,就把“人地关系”确定为永恒的研究课题。《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风水地理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人地关系”的阐释,是支撑风水地理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

现代科学的局限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纠纷解决;法律局限性;对策

关于法律局限性的论述,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系统的阐释,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柏拉图,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其作品《政治家篇》其中经典的对话录部分,一针见血地向读者指出,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手段,其不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中既可以对所有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又保证每一个人在接受法律命令之后,获得最有利的后果,无论是在什么时代环境中,法律都不可能实现对善恶的精准定义。人们个性的千差万别以及行为的多种多样,是导致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能够“万金油”似的通用在人们日常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因此,他认为作为一种由简单、抽象思维形式构成的法律,根本就无法解决人们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事物。必须承认,柏拉图的论述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在现实运用中,尤其是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法律自身的局限性的确对于司法公平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然而笔者坚信,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最大限度的降低局限性带来的困扰,是可以预见的一种发展结果。

一、法律局限性的分析

法律局限性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立法过程中所不得不面临的局限性问题。从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法律作为人们主观认识的一种客观产物,它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外化的表现形式。然而,由于时代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生活在特定时代中人们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这就导致法律在立法过程中,要准确、完整、真实的对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反应,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项的问题,举例说明,在我国上个世纪中后期,刑法制定过程中,对于“投机倒把罪”规定的笼统规定,知识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对于“创业致富”的社会公众望而却步,直至上个世纪末,这条罪名才被废除。其次,法律本身也是有着巨大局限性的。法律学家萨维尼有一句名言:“法律自制定并公之于众的那天开始,便已经与时代脱节。”清华大学教授徐章润在研究中认为,这是因为立法者自身无法对将来准确预知以及法律必须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客观现实决定的,这是法律自身特点决定其存在客观局限性。除此之外,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对于法律赋予的规范,也致使法律具有模糊性特点,想要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判定,存在着巨大的困难。第三,司法执行过程中的僵化性特点,也是法律局限性的典型表现,在张艺谋的代表作品《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与村长的纠纷并不是村长被抓走就能够解决的,相反的,这样的结果反而为秋菊带来了更大的疑惑,这是由于司法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并不考虑具体行为性案件特点使得法律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局限。

二、纠纷解决中法律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在纠纷解决中,仲裁制度属于一种相对常见的形式,诞生于七个世纪之前的仲裁制度,最早是由英国发起,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当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解决民商事领域纠纷的方法。笔者在承认仲裁所带来巨大优势的同时,也看到了其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仲裁程序的局限性。在纠纷案件中,被申请仲裁的行为人能够相对轻易的对程序权利进行滥用,以至于申请人的程序权利受到侵害。仲裁具有十分明显的自主性特点,正是这一“优势”为其程序能够相对灵活执行,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实际案件处理中,仲裁的出发点是依据当事人意愿而进行自治,因此当事人是有权利对仲裁机构以及仲裁员选择的,不仅仅如此,当事人还可以对仲裁范围以及仲裁地点进行影响,换句话说,在仲裁中绝大部分事项,都是能够实现当事人自己决定的。这在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利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无意间伤害到了仲裁被申请一方权利。一旦被申请仲裁人滥用权利生,仲裁申请人权利就难以得到保证,更为严重的是,仲裁委员会以及仲裁庭来讲,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找不到有效措施对此进行补救的。举例说明,在2012年的某次纠纷中,使用仲裁方式解决,然而在对仲裁员制定的环节中,当事人选择的是根本就不在本地的仲裁员,导致第一次指定无效,最后重新进行一次指定,以至于耗费大量时间。第二,仲裁法不存在对于第三人参与的仲裁内容,第三人无法像诉讼程序一样进入到仲裁程序中,一次性就解决纠纷难以实施。仲裁协议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治,因此其有效的范围也只是在协议人之间,对于协议之外的第三人是没有实际约束力的。这就导致在裁决结果中尽管可能会使第三人实际利益受到影响,但是仲裁庭也没有权利让第三人参与到仲裁中。行为人和第三人的纠纷解决方式,只可以在仲裁金歪选择诉讼方式解决,这就导致耗费时间长的同时,对司法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第三,运用仲裁程序处理纠纷,一旦发生错误纠正十分困难。仲裁使用的方式是一裁终局制,而不是像诉讼程序那样有着二审以及审判监督等程序。尽管我国《仲裁法》从法律从面上赋予当事人有撤销仲裁的权力,然而撤销权在时间上是有严格限制的,一旦超过了这个时间,想要撤销就完全不可能。不仅仅如此,撤销还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否则人民法院是没有权利裁定撤销的,人们法院审查也往往只是进行程序性事项审查,进行裁定之后,当事人便不能申请再审。诸多麻烦规定使得仲裁程序一旦错误,将会带来很大的问题。第四,仲裁结果的稳定性上难以尽如人意。假如一方当事人并不满意仲裁结果,行为人不仅仅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同时也可以申请不予执行。无论申请的出发点是什么,都可能引发仲裁结果没有任何效果,纠纷解决只能以重新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进行。

三、纠纷解决中法律局限性的有效规避方案

(一)重视立法者自身的专业素质

在以往提升法律人员素质的论述中,绝大部分重点是集中在提升司法者素质上,关于立法者的综合素质论述相对较少。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认识到,只有从立法层面上进行完善,才能够真正的为建设法制化社会做出有益的探索与努力。立法人员素质得到保证,是处理纠纷解决中法律局限性的有效手段,必须对此高度重视。现今公众普遍认为,一个高素质的立法者,不仅有着过硬的专业修养,同时必须还兼具优秀品德以及良好意志品质。这就要求,在立法人员选择上,必须选择那些专业知识过硬、积极学习研究新情况提升自身职业水准法律专家的同时,关注到那些真正肯为民请命,而不是将立足点放置在自己社会地位、为了某些集团利益而说话的法律专家。除此之外,在进行立法人员选择的同时,还应当关注那些具有高瞻远瞩眼光、能够对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的人员,确保在这一类高素质人员的参与下,法律自身的局限性将会降到最低,实现公平。

(二)对立法程序进行不断地完善

完善的立法程序是确保立法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各种法律提案有机会被充足的讨论、审查最终实施的基本要求。我国《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将体现人民一直作为总指标,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最终目的,采用多种形式确保人民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立法活动中。尽管在立法程序中,并不是所有的意见或者建议都是会被最终采纳的,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只有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立法才能够有效的弥补立法者认知的不足,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因此,笔者坚信,在今后的立法程序中,随着法制化建设的日益深入,我国政府必将采用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相关渠道,为广大群众参政议政提供必要的途径,尤其是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政府可以通过采用网络问政等方式,将法律草案公布出来,让更多的人讨论,这样不仅仅能够将立法过程中立法者感到困惑的地方展现出来,从而寻求到有效地解决办法,还可以为法律长期、稳定使用奠定必要的保障。因此在完善法律程序过程中,必须抱着谨言慎行的态度,而不能够简单的为了追求速度上的快、通过上的迅速而草草了事,只流于表面。

(三)尽最大努力保证立法前瞻性

认识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否认认识对于社会关系以及可能发生现象的局限性,立法滞后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就无能为力。为推动我国立法工作的规范化进行,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大下苦功:首先,吸收西方先进立法经验,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吸收。由于我国现代化起步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然而西方世界在经历长期发展之后,他们已经有较为成功的处理问题经验,我国可以通过研究西方国家的法律史,从而为提高立法制定科学性上做出有益的尝试。其次,要根据我国的社会发展状态,对现有法律及时有效的采取“立、改、废”手段。举例说明,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商之间的“战争硝烟味”已经越来越浓,京东、亚马逊、淘宝这些网商在经济上的纠纷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立法机关,必须对这些情况及时的调研,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有效的在法律中寻找解决策略。

(四)“法制”与“德治”结合起来

现实生活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规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出现了“硬性”法律手段以及相对“软性”的思想道德教化手段。众所周知,许多问题一旦发生,单独用法律无法解决,用道德却又显得“软绵绵”,不具有强制力约束。纠纷作为一种常见的形式,它涉及到的问题并不一定非要用“法律”的硬性惩罚,才可以实现,必须辅以必要的道德教化手段,才可以顺利的实施。在推行“法制”与“德治”综合处理纠纷案件的同时,不仅仅要求执行人员对双方进行教育,更应当重视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像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之间的配合等等,都是必要的推行方法。

四、结语

由于法律自身的局限性,在进行案件处理过程中,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通过对纠纷解决中仲裁这一种典型处理方式中常见的局限分析,有针对性的指出,要解决法律局限的具体办法,向广大读者传递出,完善立法程序、保障立法质量的同时,有效的对“法制”以及“德治”进行融合,才是合理解决法律局限的有效措施。

参 考 文 献

[1]钟驰名.法律解释实现法律确定性的路径探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52~153

现代科学的局限性范文第5篇

1.1现代医学的时间划分

在欧洲,从15世纪后半叶文艺复兴起,以后的400年间为近代医学时期[1]。依据这种划分,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应为现代医学时期。

1.2现代医学的理论主体

近代医学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实验这种特殊的实践形式,所以近代医学也称之为实验医学。实验医学是医学发展史上新的突破,是人类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1]。因此可以说,现代医学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仍是实验医学。

2关于医学研究基本形式的一般认识

医学有两种基本的认识形式:实验医学和经验医学。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2],是指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3]。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即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获得的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初步认识。它的本原和内容都是客观的。人们总结经验使它上升为理性认识,是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可以更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我们理解,实验和经验都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在医学上表现为对人体研究的基本手段不同。经验医学是医学存在的原始形式和基础,其优点是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去观察任何现象并进行总结,但经验医学受人体肉体感官认识能力的限制,无法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讨其物质变化的本质;而实验医学是医学研究的高级形式,其优点是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科技手段,把人们的认识延伸到肉体感官无法直接接触到的客观外界,但也存在缺点,实验医学的研究受医学实验各种特定条件等的限制,具有局限性。

3现代医学存在的自身缺陷

可以肯定地说,实验医学的研究方法是人类智能最光辉灿烂的结晶之一,其成就是卓越的,但在本文我们只谈其缺陷问题。我们认为,现代医学工作者过于依赖实验医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哲学的指导作用,因而逐渐地放弃了传统经验医学的可取之处,这种研究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导致了其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造成了难以自我完善的自身缺陷。

4现代医学存在自身缺陷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4]:哲学便是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说,它同各门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同各门具体科学一起共同组成人类知识的大厦。因此,哲学对于各门具体科学就有一般的指导作用,成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将具体科学的研究工作和哲学的指导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从世界医学发展史上看,医学曾经与哲学互相依存不可分割,自实验医学诞生以后,医学发生了由经验到实验的历史转变,实验医学的优越性使人们的认识能力透过了生命的表面现象而渐渐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由于医学实验所创造的特定条件和所进行的一切操作或活动都要求必须具备无可置疑的可控性和重演性,因此,哲学在客观上的一般指导作用已越来越被淡化,哲学在目前的医学领域内实际上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而缺乏了哲学作指导,现代医学就不能正确认识实验医学的优点和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合理地继承经验医学的优点,因而就不能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去研究人,就不能把有形的物质形式与无形的意识范畴的研究统一起来。

5现代医学存在自身缺陷的医学依据

现代医学是以实验医学为主体而建立的,而实验医学对人仅进行了部分研究。

5.1在研究内容上缺乏全面性

5.1.1对意识的产生以及意识支配行为的机理缺乏深入的研究:现代医学承认意识的存在,但对意识的产生以及意识支配行为的机理研究相对较少。例如:在人的及卵子细胞内肯定不存在人的意识,但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婴儿却有了人的意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5.1.2对意识作用的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现代医学虽然发现了意识对人体疾病和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却未能加以重视,故而并未能对意识、心理、情绪等因素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直接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并阐明其机理。我们认为,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就是因为人具有意识,而人的意识是人体内具有能动作用的最高反应控制中心[5]。事实已证明,人的意识对人体的健康状况具有巨大的影响,但现代医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比较肤浅。

5.1.3缺乏对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人与社会及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联系。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对这方面的研究就不能缺少,但现代医学显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杜治政认为[6],现代医学必须加以改造的理由很简单:疾病被告知为多层次的来源,它有生物、分子和遗传方面的起源,也有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起源。

5.2在研究方向上缺乏整体性

人体结构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具有相对独立的专职功能;其二,与机体的其他结构共同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医学研究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人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等各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而现代医学似乎把分科的精细与研究的深入当成了判断其科研成果是否先进的标准,这些医学工作者们常常忽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在科研工作中仅在自己分科狭小的、局限的领域内片面地追求纵深的认识,而缺乏横向的联系,并没有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完全融入到人体这个统一体中。这种分科研究的结果根本不能全面完整地认识人。

6现代医学存在自身缺陷的根本原因

现代医学存在自身缺陷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6.1没有认识到实验医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这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6.1.1受实验医学本身认识方法的限制:实验医学研究要求所进行的一切实验必须具备科学的可控的重演性,因此,最能发挥实验医学研究优势的领域是对人体物质组成及其功能的研究。但问题是,人不仅具有物质属性,而且具有意识属性,意识本身并不就是物质。也就是说,意识现象的发生并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实验医学对这些目前无法找到实验学依据的生命现象,就没有进行充分地进行研究。

6.1.2受实验医学分科体制和研究者认识能力的限制:实验医学由于分科体制过于精细,缺乏横向的联系,加上受研究者自身经历、哲学素质的限制,因此在目前还不能把人体内所有细胞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关系都研究到。

6.1.3受人体生命特征的限制:虽然人体也像是一部“机器”,但人体与没有生命的机器却具有根本的区别。对于任何一部机器,我们都可以随意拆卸或改换。对于人则不同,因为人是有意识有生命的,是一个功能和结构的统一体。

6.2没有认识到经验医学的存在价值我们认为,经验医学研究最大的优点有三个方面:(1)可以研究任何通过肉体感官所获得的生命现象;(2)可以分析所获得的生命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3)可以利用可靠的经验依据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现代医学一个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就是认为只有通过“科学实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才是可靠的,因而经验主义的认识在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内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这是以科学性自恃的现代医学理论最缺乏科学性的地方。

6.3忽视了哲学的指导作用

7现代医学存在自身缺陷的现象

现代医学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不科学现象,具体地表现在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7.1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的自身缺陷

7.1.1不能完整认识细胞的各种结构功能状态:人体组成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人体细胞在人体内生存并进行功能活动是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和制约的。在细胞外,神经、甲状腺素、胰岛素、离子、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素均可以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发挥作用;而在细胞内,各细胞器的功能活动必然要受到诸如基因突变等生理病理现象的影响。因此在理论上,人体细胞应该有三种基本的结构功能状态:(1)正常状态:人体细胞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在结构上相对稳定,各种制约因素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可调控范围,即人体细胞可根据机体的整体需要,接受机体的整体调节,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表现出各种生理的工作状态;(2)疾病状态:当人体细胞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了结构和机能的病理变化并有了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时,细胞就处于疾病状态;(3)第三状态[1]:第三状态概念为:无病不等于健康,健康亦非仅仅无病。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但在实际上,现代医学却不能完整地认识细胞的这三种结构功能状态,尤其是第三状态。这是因为,现代医学仅仅在各分科领域内单方面地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细胞的调节刺激作用,对于基因变化影响的研究也是单方面进行的,而事实上,这些因素对细胞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分开进行的,而经常是同时地、协同地进行的。正常状态下细胞的生命活动与这些因素的协同调控作用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但现代医学没有把影响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从而研究其对细胞的协同影响,更没能建立一个细胞与各种调控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及失衡的理论。

7.1.2不能正确认识基因的具体作用:我们认为,基因工程,也就是重组DNA技术的理论基础并非无懈可击。这是因为: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当细胞进行某些生命活动需要使用DNA时,其产物仅仅是某种蛋白质,而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如何进一步加工处理,如何进行使用,并不能由DNA所决定,DNA只不过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被被动使用的遗传密码[5];其次,组成相应的表型的物质并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有许多其他物质如糖、脂肪等等,这些物质如何组成相应的表型,并不能仅仅由基因所决定。此外,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尚有胚胎诱导、诱导物、激素等许多因素的参与,因此,现代医学认为受体细胞只要能改变其基因型,就应该能获得相应的表型,这种认识实际上是不确切的。

7.1.3未能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基础医学理论体系:现代医学对人体组成的功能研究视野深陷在微观的世界里,先把人体分成系统,再分成器官、组织和细胞而进行精细研究,没有从宏观角度出发,全面地探讨组成人体的60万亿个细胞在意识的调控下组成了一个怎样的多维立体结构,在这个多维的立体结构中人的意识、心、肝、脾、肺、肾、皮肤、毛发、舌、脉等所有组成之间究竟会有怎样的相互影响或相互制约关系。现代医学在病理研究方面仅描述了疾病发生物质变化的具体过程及其结果,而且尚不全面。例如,人体内甲状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人脑细胞的作用是同时而且协同进行的,如果这些因素都发生了超常的改变,此时的人脑细胞会处于什么样的工作状态?

7.2在病因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代医学对许多疾病的病因学认识未能全面地进行,没有研究某些疾病之所以发生的启动因素,有关病因学的探讨大多围绕疾病本身进行。其具体表现是:(1)没有深入地研究人的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2)重视了致病的局部因素,而忽略了致病整体因素;(3)缺乏对社会因素与人体疾病之间作用关系的认识。杜治政认为[6],由于疾病结构和病因结构的变化、慢性病、退行性疾病和老年病的增长,社会行为等因素愈来愈成为致病的重要原因;(4)缺乏对环境因素与人体疾病之间作用关系的认识。

7.3在临床医学诊查方面存在的自身缺陷

7.3.1对有明确外在原因所致的疾病,如外伤、传染病等,现代医学忽略了对人体整体损害程度的进一步检查。

7.3.2对于由机体功能状态失调而缓慢发生的疾病,现代医学在临床诊查方法上的问题是:(1)不能检测人体细胞的第三状态;(2)对于某些已患了某种疾病的病人,用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的结果也仅仅提示了其局部病变的一般情况,而忽视了或无能力探寻疾病之所以出现的内外环境。

7.4在临床治疗上存在的问题

7.4.1未能从人体的整体角度去治疗疾病:现代医学在临床治疗上常常只能是通过一些方法中断疾病的病理过程,而无法清除疾病的启动因素。(1)药物治疗常常是仅暂时地解除了导致某种疾病的局部环节,或是给机体以简单的支持治疗,因此,当药物治疗停止后,某些疾病常常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复发;(2)手术治疗与仪器治疗只能在某种疾病发生以后进行,只能修缮机体的解剖或功能结构,或是去除了已患病组织,但其修复后的结构又处于新的机体失衡状态,而原有的诱发失衡状态未必得以改变,这有可能导致其他疾病出现或所治疾病的复发;(3)对目前世界上兴起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其理论基础正如本文所述并非无懈可击。

7.4.2未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病变组织的愈合: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使病变能够尽快得以修复,但现代医学对如何才能促进疾病的痊愈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