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物安全存在的问题

文物安全存在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物安全存在的问题

文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威胁;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2-0091-02

2009年,物联网作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上升到国家战略实施阶段,受到极大关注。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成熟,物联网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将其与云计算结合“大势所趋”。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优质可靠的架构,有利于物联网的大规模扩展,但是由于云计算平台是个完全开放的平台,也会给用户数据带来安全隐患。

文章探讨了应对云计算平台带来的物联网安全问题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1 云计算在物联网应用中的重要性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标识中心于1999年最早提出物联网的概念,直至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正式确定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技术由此迅猛发展。

物联网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把世界万物进行网络连接”,就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了物物相连的网络体系,达到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功能。物联网的核心是实现便利性和智能化,物联网技术的实现必须具备基础设施和高端技术的双重支持。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云计算平台、传感网和传感器技术等。

而云计算则是指通过新兴的虚拟化技术使得计算分布在分布式计算机上,企业根据需求访问相关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将资源发展到需要的应用上。云计算按照服务方式可以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而按照服务类型则氛围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三类服务。云计算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格局,成功的应用到各种服务领域中。

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结合“大势所趋”,满足了物联网迅速发展的需要。云计算与传统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相比,在资源的利用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极大地降低了物联网的运营成本。

物联网所构建的智能化网络体系由于功能庞大,其所要求的技术手段也必须是非常先进的,同时物联网的实施必须依靠发达的计算和通信技术,而云计算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分布式技术,很好地满足了上述要求,可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多模式、多源头、多位置的不同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云计算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模式来说具有高速互联网连接近乎无限的存储和计算能力等优势,能够像超级计算机一样对应用进行处理,同时也具有无与伦比的存储能力优势。

2 云计算技术条件下的物联网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安全问题包括信息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功能应有层三方面的安全问题,在感知层中,节点数量众多、硬件结构简单,节点容易被攻击,导致普通加密保护技术很难完美实现,包括外来入侵控制、拒绝安全服务、无法进行安全认证等。在网络传输层面上由于数据传输信息规模庞大,势必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包括中间人攻击、跨网控制攻击、路由攻击等。

而功能应用层则是物联网技术最重要的功能模块,由于结构复杂、数据量大、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多方面安全问题,成为物联网技术发展需要克服的难点。功能应用层主要是基于云计算平台所搭建,这一层的安全问题也就是云计算下的安全问题。

云计算平台较易受到外来入侵,隐私信息,如健康数据、行为习惯等,可能被入侵者获取,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

①物联网的大数据都存储于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器中。而云计算的服务器却分布在世界各地,服务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的数据存储在何处,更不知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②云计算主要是通过虚拟化技术来实现数据共享,众多虚拟机共享一个资源,一旦其中一个数据的加密和隔离没有实现,就会使得数据完全透明,就很容易被其他非法用户非法访问。云计算平台也不能保证终端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③终端用户把自己的数据交给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享有对数据的优先访问权,这样就使得终端用户失去了数据的完全控制能力。而在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数据也较容易被泄露,物联网用户数据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3 云计算技术条件下物联网安全措施

物联网技术在融合了云计算之后,发展速度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不仅仅在技术手段上降低了难度,而且有效的发展了物联网技术在应用领域的优势。无论是存储能力还是计算能力,云计算的高效率技术都很好地满足了物联网的需求,通过数据共享和交换,解决或者方便了许多实际问题。

由于云计算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对外界来说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就导致了其安全问题的存在。这就要求在搭建云计算平台上的相关功能操作时,应注重对物联网中不同数据进行高效和严格的保护。

3.1 实时的安全保护策略

云计算平台的开放性决定了物联网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存在数据泄漏的风险,实时的安全保护策略能够不间断的保护用户数据存储和分析过程的安全,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3.2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对于云计算,可以制定虚拟化管理协议,保证云计算内部所有数据都在虚拟资源池进行共享,并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协议,对每一层进行安全性检测,保证每一层数据的可靠传输。

3.3 保障数据隐私的安全性

保障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可以采取数据备份的方法保护数据,二是物联网用户也可以采用数据加密的方式,将敏感数据以密文的形式呈现。加大对加密技术的开发和隐私保护技术的研发,确保云计算条件下的物联网安全。

云计算平台条件下的物联网安全仍然存在着隐患和挑战,需要采取措施保障物联网信息的安全,实施实时安全保护策略,保障数据隐私的安全性,防止云计算平台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过程中泄密,加强技术研发力度,保证物联网数据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机密性。

参考文献:

[1] 刘秀.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技术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7).

文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对策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方面引发的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为掌握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种隐患,为社会提供安全、卫生、放心的食品,本文从当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生物、化学污染、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违法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卫生执法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当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生物、化学污染

1.1.1生物毒素的污染由于食物保存不善,导致发霉变质,尤其是花生、玉米等一旦发霉,其黄曲霉菌的污染[1-3],是致癌物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肉类变质后,多是由于肉毒杆菌导致的,其毒素危害性十分严重,很少量的毒素就可以致死,另外,在夏天,食物也很容易变质,食物的不卫生,导致大肠杆菌的感染,很容易引起腹泻、呕吐等。

1.1.2种植业与养殖业造成的源头污染目前各种农作物几乎没有不打农药的,而且打农药的次数十分频繁,残留的农药也是惊人的,另外,各种农作物也是使用化肥,很少有使用有机肥的,有的农作物应用生长调节剂,有的应用激素如,豆芽的泡制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无根豆芽生长素,有的养殖业在养殖过程中应用抗生素,激素等,人们食用后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还导致了人畜共患疾病的增加。

1.1.3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的河流、湖泊等污染相当严重,很多污水乱排、乱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没有经过处理就流入到江河,导致水内的生物的污染和死亡,水内的鱼虾等水产品被人们食用后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有些水产品是养殖业的重要饲料,养殖的鸡、鸭、牛等吃了不卫生的食物也在体内残留,也最终进入人们的肚子里,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1.2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原料就本污染或发霉变质等,而且生产过程中作坊不卫生,消毒不彻底,储存过程中发霉变质等也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大量使用添加剂、色素等无形中增加了不健康因素。比如近年来,查出的三聚氰胺(Melamine),奶粉,为了保证氮的含量,加入了三聚氰胺,在检查奶粉氮的含量时,的确符合要求,但是,三聚氰胺导致的很多儿童发病等。

1.3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目前在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中,流通领域是个薄弱的环节,仓储、储运、货柜达不到标准[4],致使许多出厂合格的产品,在流通环节变成不合格,甚至成为腐败变质的食品。同时,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堂而皇之地进入店堂出售。

1.4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①生产者素质较低、卫生意识淡薄、规范操作能力差等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弄虚作假、出售过期变质食品等,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③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

1.5卫生执法部门存在的问题①以科学为基础的立法及执法模式未完全建立,执法力度需要加大。②基础监督、检验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③食品卫生执法与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④全社会食品安全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策

2.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2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研究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3加大执法力度,对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惩有关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法律部门要做好监督,杜绝检查工作的腐败行为,检查部门要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进行督查,对查出的单位和部门进行严厉处罚。

2.4引进先进技术,提高食品安全检查能力[5]食品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大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查能力,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食物检查方面全面,精细。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化学污染、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违法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卫生执法部门存在的问题[6],因此,要加强对全民宣传教育,提高对食品安全的意识,要进一步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对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惩。

参考文献

[1]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科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范小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及应对措施[J/OL].沈阳农村经济信息网,2004.3.

[3]ANZIC Influenza Investigators,Webb SA.Pattil(a)V Critical care services and 2009 H1N1 influenza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2009(20):44.

[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食品安全法(草案)[Z].2008.

文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物联网;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20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和相关研究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1999年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的Auto-ID实验室,并在2005年的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由于物联网具有可靠传输、全面感知、智能处理等重要特征,因此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但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却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1 物联网的概念与安全需求

物联网是指借助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RFID(射频识别)、GP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节点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兴起了物联网建设的浪潮,中国也适时的提出了物联网建设的战略规划,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其确定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并加以重点推进。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在能够保证隐私信息不被泄露,并且能够提供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前提时,才能被广大用户接受和使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同样需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作为保障,因此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问题。

由物联网的概念我们可以认识到,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型的系统,能够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实时交互,但它仍旧同互联网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可以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发展,具有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信息传输的无线化和数据感知的随时性等特征,物联网的用户端在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得可以实现有效的应用,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等服务。众所周知,互联网环境下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而物联网又是以无线网络和传感网为核心技术的,这就给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使物联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加严峻。

从整体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安全维护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当中,因此为物联网的安全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不同于传统的网络,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在集成时形成的。要想真正解决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不仅要对移动网络中的各种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还需要针对物联网在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增强特殊安全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尤其是随着物联网应用范围的越来越广泛,物联网的安全管理水平,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安全都息息相关,技术人员不断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深入研究和探讨物联网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对物联网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这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 物联网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物联网具有三大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实现全面感知;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可靠地传递给用户;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但就在物联网不断发展的背后,不可忽略其在安全管理中面对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

2.1 感知层中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感知层中的任务是全面感知外界信息,通过各类传感器、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扫描仪、摄像头等设备对各种原始信息进行收集,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1)由于物联网中的信息经常是通过无线网络的平台进行传输的,因此信息可能存在被截获或破解的安全风险问题;2)传感智能节点容易受多侵袭;3)传感网的节点可能受到来自于网络的DOS攻击,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传感网系统的严重破坏。

2.2 传输层中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传输层的主要职能是要把在感知层中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可靠、安全地传输到物联网的信息处理层,并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但由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需要通过一个乃至多个不同架构的网络才能实现信息的交接,这时就难免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说,互联网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都有可能传导至物联网传输层,并造成更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跨异构网络的网络攻击、DOS攻击、DDOS攻击、假冒攻击、中间人攻击等。

2.3 处理层中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的处理层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判断各类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意图。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既有操作性的指令数据,也有一般性的数据,需要尤为注意的是那些恶意指令和错误指令,那有可能是攻击者的破坏行为。因此,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对以下安全问题:终端数量多,提供的信息量大,来不及对信息进行判别;设备从网络中逻辑丢失;智能设备出现故障,导致工作效率下降;非法入侵者的人为破坏;无法实现灾难控制并从灾难中恢复等。

3 物联网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技术性措施

3.1.1 节点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物联网设备在遭受破坏的情况下而不至于使系统遭受致命性的打击,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1)在物联网网络的关键位置配备冗余传感器,这样可以实现特殊情况下的网络自愈;2)限制网络的发包速度和同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3)在通信前对节点与节点之间进行身份认证。

3.1.2 传输安全措施

在物联网内部,为了保障内部通信的安全,应当使用密钥管理机制。一方面,在通信时可以建立一个临时会话密钥,而认证性使用对称密码的认证方案需要预置节点间的共享密钥;另一方面,应当建立端到端密钥协商机制、密钥管理机制、端到端认证机制和机密性算法选取机制等。

3.1.3 其他技术措施

在技术上,除了要采取节点安全和传输安全措施外,还应当重点考虑以下措施:1)对传输层的恶意指令进行分析,采取预防措施,建立灾难恢复机制;2)做好病毒的检测和网络入侵的防控工作;3)秘密文件和移动设备文件应当采取备份措施;4)密文查询、挖掘与安全相关的数据、安全多方计算、安全云计算技术等;

3.2 非技术措施

在对物联网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解决和维护时,除了要结合物联网的特征和存在问题的类型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性措施外,还应当从管理、教育、安全风险评估等角度采取一系列的非技术措施,对物联网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好预防工作,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首先,物联网的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物联网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避免安全管理工作上的失误和疏漏;其次,应当有针对性的对用户进行安全培训,让用户充分认识到物联网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对各种安全问题进行预防和解决;再次,要懂得对物联网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态势分析,定量和定性的评价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发展,必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但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同样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由于物联网所具有的分布广泛性、节点移动性、网络异构性、业务应用复杂性等特征,物联网安全问题的解决也变得相对复杂,我们在力发展物联网的同时,只有对其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给予更够的重视,加大相关研究的力度,才能确保物联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勇,谢丰,郭晓静,等.物联网安全问题对策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10):4-6.

[2]吕方兴.物联网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J].科技视界,2012(19):1671-68.

[3]杨文祥.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与相关措施探讨[J].中国信息界,2012(5):57-58.

文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69

在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农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里,食品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养命之源,无时无刻不能没有,质量安全确保人民健康生存。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关注的话题。市场上有害农产品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几乎每天的饮食都是在服毒,一些慢性病在你的体内逐渐滋生,不知哪一天会发生一种奇异的病症,夺去你的生命,有害农产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逐渐癌化,一种不知名的细胞想魔怪一样潜伏在体内。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提到有害健康农产品就谈虎色变,惊慌不已。因此。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民生问题以及安定和团结,它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让人民买的放心、吃的放心,人民才能安心工作,谋求发展,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否认:市场中农产品质量存在很多另人不可想象的问题。

1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

根据农产品市场分析:近年来,人民呼吁,政府重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环节的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相应的保证。但在采取措施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农产品在土壤中的有害残留物质。在过去农田里都是农家肥,不用考虑污染问题,农产品健康安全营养。此后,农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农业化学肥料投入使用,以及农药的使用,一些有害农药的残留物质存在农产品里面,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建康。农产品在生长成熟中施用的有害物质。在农产品成熟前使用化学添加剂,而且超标问题突出。具体表现在果菜早上市大量使用催生剂和催红等素,为了让农产品早上市,产生超值经济价值,可不利的是造成农产品的口感很差,同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农产品加工时,业也使用国家禁止的添加剂,这样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影响也特别恶劣。农产品在空气、水源中污染的有害残留物质。随着工矿业的发展,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给农产品中重金属超标,的概率也比过去逐步增大了,引起急性中毒,造成慢性健康危害的问题,让人民更加引起重视。

2 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措施

2.1 建立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无安全隐患

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配合消费者,形成共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系统的完善落实生态农业的体系与精神。在一些工业区实施生态农业,就要工业与农业协调配合,既要发挥工业的优势又要实施生态农业,以农辅助带动农产品的生产,深化农业标准化意识,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地方气候适应农作物的生长,种植品种,种植作物带,搞好优良发展。在种植农产品的同时提前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并有一套完整的检测、追溯、流通、评估、预警、准入等体系。

2.2 根据农产品质量隐患现状,制定确实有安全防患措施

文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51-02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历史时期西安地区人民群众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地域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它在社会高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能否继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契合,传承、利用、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文化异彩纷呈,呈现多样性,并在不断变化的历史长河中保护传承下去,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就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化、数字化保护作粗浅的探讨,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国家级代表作名录5项,包括西安鼓乐、中华老字号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工艺、蓝田普化水会音乐、长安褚皮纸制作技艺、户县曲子;省级代表作名录36项,市级代表作名录28项,县级名录及重点资源333项。

从上述有关统计看,目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并不乐观。在2009年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西安符合整理的28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濒危项目247项,占86%,严重濒危项目7项,占2%。传承人中,有7个项目有两个传承人,占2%;5个项目有3个传承人,占2%;1个项目有4个传承人,占0.3%;1个项目有7个传承人,占0.3%;38个项目为集体传人,占13%。以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濒危状况成为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问题,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有效地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主流文化,它主要存在于民间。作为地域文明象征的特色文化,政府对其提倡与重视,更能有效地进行非主流文化的保护。当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存在“上热下冷”问题,部分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进展缓慢,对所辖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如西安鼓乐早在2006年就申报成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但时至今日,鼓乐艺人境况并未有实质性好转。无论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决策层面到基层运作层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保护路程艰难。因此,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

2.资金投入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历史环境对他的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主要生存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挑战,也对政府层面给与财政支持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国家与省市对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并设有专项经费,各级政府财政也给予一定支持,但杯水车薪,捉襟见肘,仅就西安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而言,对上百个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投入额度极其有限,开展这项保护工作难度非常大。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不能及时收藏,保护场所占地面积、室内条件等有限。开展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缺少基本设备与交通工具等等,资金成为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键问题。同时,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除少数人有退休金保证基本生活外,其他人均无固定的经济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条件也制约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项目活动问题。历史时期生存于民间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与掌握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业余时间自得其乐、能够在一些传统民俗活动中展示技艺、进行表演的传承环境有密切关系。今天社会传承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内容已越来越远离现实社会,缺少传统的生存空间,民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展示平台,可持续保护利用的项目缺少展示活动,特别是潜能较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失去生存空间、没有资助的情况下,传承极其困难。如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狄寨村“非遗”项目“泥叫叫”(“娃娃哨”)的传承人徐文岳老人,他掌握一种旧时彩绘粗陶玩具的制作技能,尽管该产品制作精美、价格低廉,几毛钱一个却也极不好卖,被很多人认为“落伍”[1]而陷入生存困境。西安张氏风筝、关中道情、周至道情以及张村造纸工艺等,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特别是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楮皮纸制作技艺,作为汉代灞桥纸的直系遗传,有中国造纸术的“活化石”之称,尽管它们过去往往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它们“绝大部分失去或减弱了在生产生活中的功用价值”[2],缺乏项目生存市场,造成传承人生存困难。

认识问题、资金投入问题、项目活动问题是目前包括西安在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关乎其生存、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全球化、信息化、商业化经济社会环境下,运用网络等新媒体手段保护保存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正在不断消失的文化遗产,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全球保护与开发文化遗产的主趋势。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应与时俱进,通过网络保护与传承,将传统和现代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契合,使传承与创新并举,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

1.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互联网中实施保护。在高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网络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途径。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已被大众接受。网络作为新兴媒介,既可以宣传展示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对其实施保护。如西安的一些引起社会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世界级的西安鼓乐,在网络上流传有其表演视频、摄像图片、文字资料等,这些网络保护资源尽管有限,但对其资料传承与保护还是起了积极作用。

2.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扩大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独立搭载或依托政府公共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和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网站,将其作为宣传最重要最有力的平台,广泛开展网络宣传活动,加大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宣传力度,扩大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与知名度。开展网上有关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链接,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时,利用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网站,开展各种形式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参与活动,如网上问卷调查、知识介绍、浏览者参与答题等,使其积极参与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3.整理流布于网络中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实施网络资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整理是其传承和保护的基础工作,也是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由于它们流传久远、风行民间,文字资料非常缺乏,搜集和整理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就成为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目前,搜集、整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资料,将存在于地方网络中零星流布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和分类也是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一件工作,做好这件工作,将更有利于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保护。

4.网络开发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为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开发,实施保护奠定了基础。一些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为平台,运用三维动画等多种网络信息表现形式,进行传播,为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开发信息,推进品牌塑造和传播,使之成为与外界交流、交易的信息化平台,对外展示和宣传的主要渠道。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为文化产品,通过网络传播和信息共享,使其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对其感兴趣,以此达到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5.进行网络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网络环境具有受众范围广,传播手段多元化,延续时间长等优势。网络展示平台可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平台,如将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以笔录的方式,经由印刷媒介被保存下来,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量复制传播中,得到保护。传统音乐、戏曲,通过录音机等音频设备被记录下来,既是从事学术研究的资料,又是获得民族认同的桥梁。民间舞蹈、杂技、传统技术被照相机、摄像机、DV等拍摄下来,这些现代化科技载体、手段中展示的具体的、物质化的视频中所呈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得到较好保存。

以网络经济作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催生出的文化遗产数据库保护模式的变革深刻而急迫,建设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也是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网络环境下实施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促进西安与国内外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西安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更好地保存一些可能消失或正在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华文化永久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