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专业建设规划

经济学专业建设规划

经济学专业建设规划

经济学专业建设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0-02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指导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被分离出来,并被设置为新的“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这被认为是“我国国情所地,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随着这一宏观形势的变化,原来以培养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为主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必然需要重新建构才能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相适应,才能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规划学的内涵

1.城乡规划学是对城乡统筹问题的认同与回应。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出路则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据相关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7.5%,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2.2:35.0,农业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数20%。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看,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条件。因此,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思想的有效实施。

2.城乡规划学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统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一直都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的主体,将城市看作为一个放大的建筑物,一直过分地强调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和审美意识。1960年后,欧美城市机体的高度复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规划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以致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等其他学科理论和交叉思想不断来调整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如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任致远研究员提出“城市科学”等。纵观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到芒福德倡导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正如尼格尔・泰勒所言: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方法变革和规划重心的转移,在不断地批判与反省中,城市规划早已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空间设计,而走向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道路[3]。

3.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到现代的城乡规划学,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研究范围的扩展问题,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统筹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不是工程技术应用面的扩展问题,而是涉及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安排、空间管制以及相互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与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

二、现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1952年开始设立城市规划专业至今,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是作为建筑学之中的“工学”门类来进行构建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4]。因此,相对于新的城乡规划学,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重视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始终强调“城市是扩大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2)重视规划技术手段和工具运用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政策理解、法律运用、沟通协商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的课程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训练或实践缺乏。(3)缺乏乡村自然、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由于学科发展长期以来都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为对象,不仅导致乡村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培养也局限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目前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就是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人才培养定位。以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构筑而成的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巨型系统,是在各自不同或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建设的龙头,无疑是要致力于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致力于城乡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因此,城乡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承担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宋绍杭等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态势,要求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要承担起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城乡社会服务与物质形态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制等重要工作[5]。

2.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人才定位,参照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划分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课程等三大类。其中,理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地理学、景观生态学、资源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环境和系统论等;文科类课程包括城乡住房社会学、土地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行政管理体与法规等;工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与交通、建筑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社区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上三大类课程体系中,理科类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文科类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工科类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从而达到培养城乡规划综合型、创新型、社会型人才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60年,新的城乡规划学站在了时代的起点,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和共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关于广泛征求《增设“城市规划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意见的涵[EB/OL].

http://省略.cn/news/shownews.asp?id=232

[2]杨俊宴.城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万民,等.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

经济学专业建设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高职教育 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高小泉(1970- ),男,浙江嘉兴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政策及战略管理。(广东 珠海 5190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15-03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产业经济组织模式具有高效的生产资源组织能力和强劲的市场渠道贯通能力,引领区域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触动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格局,给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提出了以服务产业集群建设为导向的变革要求。专业布局规划是连接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也是高职教育变革的主攻方向。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斐然,但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到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渐行渐远。从区域经济与技术发展背景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现有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战略性矛盾,高职专业人才供给特征与产业集群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综合技术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缺口呈现扩大态势。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高职专业设置的可行性与适应性决定着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的市场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结构和高职教育服务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点的高职专业设置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产业集群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的专业体系、专业结构、专业目标提出了变革的新要求。

一、基于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规划问题

(一)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政府功能缺位

1.各级政府在规划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方案时存在利益导向下的系统性政策失灵问题。高职专业建设问题上政府的系统性政策失灵是指在制定高职专业建设相关公共政策时,政府的决策过程及执行过程偏离其预期目标,并对政府及区域产业发展造成预期之外的负面影响。系统性政策失灵的根源在于政府在做出关于高职专业布局问题决策过程中过度偏向于经济人立场,其决策行为的唯利性导致其决策结果远离预期目标。政府决策者未能清晰地认识到高职专业布局规划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间的复杂利益关系。产业集群是大尺度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为产业集群量身打造的高职专业集群则是为产业集群功能发挥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持的动力源。高职院校本质上并非盈利性市场组织,其专业集群建设投资可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投资收益主要表现为外部经济效益,高职专业集群建设项目的投资者所获投资收益较少乃至趋向亏损。若地方政府以短期的经济效益和直接的投资收益作为是否向高职专业集群建设投放财政资金的决策依据,则将导致高职专业集群建设项目夭折,进而冲击到区域产业集群建设项目。该区域产业集群项目将因高素质人力资源要素的匮乏而“移师”其他地区,从而削弱该地区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政府的制度供给相对滞后于高职专业布局规划的实践所需。高职教育产业化进程推动高职教育组织模式的日益复杂化,高职教育事业相关利益团体众多,各个利益团体之间围绕高职专业布局规划问题展开博弈,以求实现本单位的利益最优化目标。政府应当以利益博弈裁判者的身份来完善高职专业布局的相关制度建设,以求实现高职教育各利益团体间博弈过程的公平性和利益博弈结果的相对高效性。但是,我国各级政府受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当代的市场化及产业化教育行政管理运作机制的认识相对不足,缺乏建构产权定位明确、权责界定清晰的政府与高职院校间的关系。这使得多数地方政府偏好于运用直接行政命令的方式或指派高职院校高层领导的间接方式,来指令高职院校依照政府意志制订高职专业布局规划方案,导致高职院校丧失办学自。

(二)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市场机制不完善

1.市场机制缺位弱化高职专业布局决策的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为适应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高职教育应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但是,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务管理体制沿袭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高职教师的薪酬待遇参照公务员系统来实施,高职院校的组织性质定位为事业单位性质。这使得多数高职院校的决策者倾向于以政府意志为导向来制定办学理念和专业布局规划方向,从而导致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脱离人才市场需求。高职院校的闭门造车式办学模式表现为决策层不用对区域产业集群所需人才的规模质量及专业类型做深入量化分析,仅凭主观臆断即可决定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专业教学内容。忽视产业集群需求和学生感受的专业建设决策模式势必导致有限的专业建设资源的错配,进而降低专业建设质量。

2.NGO型市场组织缺位削弱高职院校利用社会资源增强科学专业布局规划的能力。在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展开校企合作式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从而易于使得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相脱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有较强的欲望将企业单位的生产资源转化为可资利用的实训类教学资源,但合作方企业肩负着创造利润以求生存的艰巨使命,难以将其生产资源无偿挪用或低成本转让给高职院校用于专业建设。高职院校相对不成熟的科研能力和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研成果使得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依赖性远低于高职院校对企业的依赖性。行业协会本可以利益协调者身份来撮合高职院校与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但我国多数行业协会专注于本行业会费收缴和行业年会举办等事务型工作,缺乏搭建跨行业平台以促进本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展开合作的能力。

(三)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职业院校措施不到位

1.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规划设计脱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为纲的办学目标。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过于偏重“高”而忽视“职”。部分高职院校为提升招揽以中专学生为主的招生对象的入学积极性,通过仿制中专专业类型来设置高职专业的方式给学生家长造成专业对口假象。为修饰中高职专业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高职院校通常采取“3+2”式专业建设模式,将前三年专业教育定位为讲授初中知识的基层教育,将专业课程集中于后两年开设。这种将中专素质的生源人为拔高到按高职专业教育标准来培养的专业建设模式难以培养出符合产业集群所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另外,部分高职院校热衷于去职业教育化,偏好模仿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模式来办学。此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重点放在推动专科专业升级为本科专业上,其教学工作内容重心则瞄准促使专科学生升级为本科学生。高职专业升级为本科专业的建设方向脱离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立校之本,使得推动专升本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悬挂于职业技术教育和学术教育二者之间,从而迷失其专业建设方向。

2.过度市场化的专业建设模式削弱高职人才对产业集群的持续贡献能力。高职教育产业化趋势增加了高职教育市场的竞争力度。为谋求生存与发展,高职院校完全围绕产业人才市场需求来定位其专业建设方向。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资源投放过度市场化使其专业建设成效呈现短期化趋势;产业人才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使得高职院校难以集中资源专心建设精品专业。此举令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既缺乏必要的教育资源支持,又导致高职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最终造成高职专业建设的整体质量滑坡。高职专业建设过度市场化的根源在于高职专业建设决策者的短视办学理念。高职专业人才不仅应具有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为区域产业集群提供服务的能力,而且应具有在技术升级条件下为区域产业集群提供服务的能力,这要求高职专业建设应当具有适度的技术前瞻性,其专业建设既要尊重市场意志又不可被多变的人才市场需求左右。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规划的优化策略

(一)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政府策略选择

1.各级政府应当通过制度建构的方式来规划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向。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规划并非单所高职院校的内部教务行为,而是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大局性问题。各级政府与公办高职院校之间存在政府独力管理高职院校模式、行业企业与政府协同管控高职院校模式及政府调控下的市场导向化高职院校管理等模式,不同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决定了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管理权限范围,进而影响高职专业建设方向和专业建设质量。各级政府应改变传统的单一化行政管理策略来控制高职专业布局方向和内容,启动多元化宏观调控手段来积极引导高职院校遵循政府意志,形成有利于区域产业集群战略的高职专业布局。各级政府应积极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为符合区域产业集群战略发展方向的高职专业建设提供专项教育经费拨付,并对校企联手共建专业给予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各级政府应积极运用制度建设手段来强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效果,将高职专业布局改革规划列入地方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对支持高职专业建设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优惠政策,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切实享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调整传统的人治化行政作风,依据依法行政的要求严格规范政府对高职教育事业的行政权界限,并建立高职院校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办学权的行政申诉救济制度,使得过度行政干预者对其决策承担必要责任。

2.政府应统筹规划区域范围内高职专业布局资源投放。高职院校的整体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要与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具体而言,各级政府应当将高职专业布局规划列入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方案中,以确保本行政区划范围内的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建设资源投放方案应当由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力促各高职院校间的专业建设资源共享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分工。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举办产学研结合高峰论坛等形式来搭建高职院校与产业集群成员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力促高职院校与产业集群成员企业间展开专业布局设计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设计工作,明确高职院校新专业建设方向和旧专业整合力度,以确保产业集群成员企业的意志有效注入高职专业布局方案中。在专业布局规划合作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与产业集群成员企业深入展开专业内容建设合作,通过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协同设计,专业实训课程的协同教学等方式来形成科学、务实的产学研结合式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3.各级政府应本着公共产品供给者身份来对高职专业建设项目做战略性投资。高职教育事业投资具有一般公共产品普遍具备的较强经济外部性,即高职教育事业投资者仅可获取因其投资行为所带来的部分经济效益,享受高职教育事业投资利益的社会各界并未为此支付必要费用。地方政府运用财政资金投资高职专业建设项目可以有效克服高职专业建设项目投资的外部效应。我国高职专业建设投资项目的运作周期较长,投资项目风险较大,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风险投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欠缺,从而使得投资者缺乏回收投资款项的有效渠道。因此,虽然社会各界普遍热衷于高职教育事业,但在高职专业建设项目投资问题上则缺乏经济激励。各级政府应当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积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进入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投资领域;也可鼓励建设政策性高职教育投资担保机构和政策性高职教育投资保险机构,完善社会资金投资高职专业建设项目的金融机制。

(二)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市场策略选择

1.以服务新兴战略产业集群为导向来设计高职新型专业布局方案。基于城镇化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对传统产业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新型工业化所衍生的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则要求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专业布局规划方案,约减为传统产业提供人才服务的老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转而将教学资源投放到服务新兴产业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领域。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我国各地传统产业正进入衰退期,亟待通过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来打造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支柱。与传统低技术层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具有技术密集性特征,迫切需求大规模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支持。为适应新兴战略产业的高技术特征和复合技能要求,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优化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展其专业知识深度与广度,强化能力导向型专业教育学时在高职教育总学时中的比重。高职院校可成立包括产业集群成员在内的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以促进产业集群成员企业积极参与高职专业共建事业。高职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的功能可瞄准于帮助高职专业发展方向定位、为专业布局提供可行意见、制定制度措施规范专业教学方式和内容、为校企合作型专业实训资源组织提供牵线搭桥的交流平台服务等。

2.高职院校应当强化NGO型市场组织在促进高职专业布局规划设计中的积极作用。大量的NGO型市场组织是区域经济市场经济成熟的具体表现,高职院校应借助NGO型市场组织的力量来推动高职专业建设的市场化进程。以行业协会和商会为代表的NGO型市场组织具有协调政府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及高职院校等各方利益的功能。通过在热心高职教育事业的各类型社会组织之间进行高层互动和信息沟通等方式,NGO型市场组织可以充分协调高职院校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展开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所暴露的利益冲突与沟通障碍。以行业协会和商会为代表的NGO型市场组织可以凭借自身对行业发展战略的深刻认知,来指导高职院校以服务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布局方案设计,确保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专业举办方法及内容符合行业特色,满足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具体而言,行业协会和商会等NGO型市场组织可以在对本行业的技术型人才需求进行精准预测的基础上,制定高职专业建设标准、高职合格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证程序及考评标准,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规划方案设计和专业建设改革方案设计提供专业化指导意见。为满足NGO型市场组织参与高职专业建设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可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包括NGO型市场组织代表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来探讨高职专业建设新模式,以提升高职专业建设方案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性。

(三)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职业院校策略选择

1.高职院校应联袂打造高职教育集团,形成以优势专业为核心的专业集群化布局战略。高职院校可与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展开商洽并以行业为单位来组建高职教育集团。高职教育集团可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在集团内部推进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师资力量、招生就业和产教研融合等领域实现职教集团内部资源的全方位重新配置;可通过消除制约产学研融合的制度和执行障碍,着力解决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匹配问题;可加强集团内部专业集群办学资源的整合力度,削减弱势专业所占用的教学资源,转而将有限的职教资源集中投放到优势专业上,形成高职教育集团核心专业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可以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为纲来制定专业集群发展战略。高职教育集团内部骨干企业的产业发展方向代表着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集团可发挥骨干企业的产业导向作用,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来消除骨干企业职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障碍,从而确保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程与企业岗位人才建设工程的互嵌。同时,高职院校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来防御高职教育集团建设风险。高职教育集团成员之间多为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平等民事主体,其多元教育主体对应着多元化利益诉求,为消除因成员间利益诉求差异性所诱发的各成员办学目标不一致等问题,高职教育集团应当在明确集团主体定位和各成员角色分工基础上来完善职教集团的运作机制,进而强化集团的内部凝聚力,同时应建立成员间利益分配机制,以明晰的合作利益分享方案来激励集团成员企业积极拿出优质办学资源来共同促进集团教学质量提升,在有效满足各成员企业或职业院校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同步实现高职教育集团利益最优化目标。

2.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各类委员会在教学与学术等领域的自治功能,为高职专业布局结构优化提供内生性动力。高职教育集团可以设置教学督导委员会,以有力规范高职专业布局调整方向,并确保专业调整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整体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委员会可将其工作重心定位为以服务一线教师为导向,以规范教学秩序为核心,既要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又要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来推动高职教育的专业布局变革。教学督导委员会应正确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既要以“督”为手段来规范当前教学工作质量,又要以“导”为目的来引导高职专业布局变革。同时,高职院校应当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方式,着力突出督学对教师的指导与服务功能,以实现教学督导工作目标与工作方式的一致性。部分教师将督导者的工作定性为“找茬儿”,由此产生的抵触情绪制约了督导工作效能的发挥。督导者应摒弃重视挖掘问题而忽视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督导者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与受督导教师分享有益的教学经验以助其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实现督导与教学工作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家枢,高红梅,赵昕.适应区域产业集群要求的高职专业集群发展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4).

经济学专业建设规划范文第3篇

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科学编制好我县“十二五”规划。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等职能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区域发展的指向标。与“十一五”规划编制相比,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区域发展小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特殊时代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我县“十二五”规划,对于应对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我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适应发展新变化的现实需要。“十二五”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更加复杂。从国际来看,虽然世界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增长,开始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但这种主要依靠政策推动实现的经济复苏是乏力的、缓慢的和不稳定的,再加上全球资源、市场争夺的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财政赤字压力的日益加大和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积累等多项风险的存在,世界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虽然我国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我国经济在保持30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如传统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对外开放面临新考验、社会建设面临诸多新课题等,特别是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国内周期性结构调整的叠加,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进入了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必须科学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政策机遇,结合我县实际,立足当前,超前谋划,力争把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既能适应发展新变化,又能体现我县特色的规划,为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我县在跻身百强县行列背景下,增添发展新动力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并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尽管如此,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县仍然存在着底子还不够实、基础还不够牢、动力还不够强等问题,在较长时期内还面临着环境容量和要素制约的双重矛盾、肩负着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承担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在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地位还很不牢固,随时面临掉出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危险。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因此,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必须客观看待我们所处的位置、充分认识我县存在的不足、准确把握我县面临的任务,积极谋求发展新动力,努力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突出主攻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县在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发展动力、抢占发展先机。

3、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我县加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实现发展新跨越的现实需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又是国家在经济转型时期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我县“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境纳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的县和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无论在发展速度、发展方式,还是在发展质量等方面,任务都十分艰巨。如何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需要在规划中予以总体设计和安排。目前,我县两型社会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才能探索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成功道路。“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必须始终把握好两型社会建设这一时代背景,通过规划来全面谋划和科学引领两型社会建设,努力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4、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我县全面建设省会新城区背景下,应对发展新挑战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我们建成的长沙电厂、澳优乳业、金龙铜业、长高集团、亚华乳业、雪津啤酒等重大产业项目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已经启动和即将启动的湘江综合枢杻工程、京珠西线、潇湘大道北延线、湘江大道北延线、黄桥大道等重大产业项目和中航飞机起落架、湘船重工、有色控股、有色金属等重大产业项目将为我县未来发展注入活力。“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很有可能由城郊县变成省会长沙的一个区,这将是我县发展环境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由县向区的重大转变,如何参与长沙的产业分工,如何面对各种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特别是如何搞好我县建设省会新城区的前沿阵地—湘江新区建设,都将是我们“十二五”规划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因此,面对这个重要历史时期,只有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积极应对发展新挑战,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县发展步入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平稳进步的良性轨道。

二、统筹安排,扎实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本县实际,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年2-7月,为动员部署和前期研究阶段,主要是研究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我县“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第二阶段是年8-10月,为规划编制阶段,主要是根据“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各专项规划草案,并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完善。第三阶段是年11月至年底或2011年初,为规划报审阶段,主要是将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报请县委、县政府审定,并在根据审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县人大会议审议。第四阶段是2011年1-6月,为规划编印成书阶段,主要是各专项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审议通过后的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各专项规划进行最后修订完善;县发改局将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重大课题研究等系列成果编印成书。在这四个阶段里,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以课题调研为基础,做深前期研究。深入研究“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是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是规划编制工作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前期研究是否深入透彻、研究成果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规划编制的质量。目前,我们根据国家、省、市“十二五”研究重点,联系我县实际,拟定了“望城县空间发展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望城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望城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和“望城县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研究”等4个事关全县长远发展大局的“十二五”前期研究重大课题。为了保证研究质量,这些课题研究要积极借助外脑,采取委托相关专家和专业机构的方式进行深度研究。同时,各级各部门也要按照自身职能职责,针对本部门、本行业自行选题,开展相关前期研究,努力把前期研究做深做细做实,最终形成系统的研究报告,为规划编制奠定坚实基础。

2、以项目谋划为抓手,做实重大项目库。项目是规划落地的重要抓手,是各类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我县向国家、省、市争取支持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必须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库的建设。我们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省、市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的发展需要,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建设、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城市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加强重大项目的谋划,着重策划、包装、储备战略性项目、公共设施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高标准建设好我县“十二五”重大项目库,确保“十二五”期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而为“十二五”期间我县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建设好重大项目库的同时,各级各部门还要时刻注意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衔接汇报,力争将我县更多的项目纳入上级各类规划,为今后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作好准备。

3、以两型建设为主线,做好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我县是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主战场,编制我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必须全面、系统地贯穿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这条主线,努力构建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高科技产业,逐步推进我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此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

4、以细化落实为重点,做精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目前,我县根据长沙市专项规划的安排,从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引导的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确定了25个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和3个重点区域发展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由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编制,县发改局负责统筹协调。各专项规划编制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编制,要以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为纲领和依据,细化落实总体规划的任务和要求,切实增强专项规划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没有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的县直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也要本单位、本行业“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精心组织,明确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

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县政府已以文件形式作了明确,请各级各部门严格按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再四点要求。

1、要提升理念,科学规划。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事关我县中长期发展的大事,是对规划期经济社会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预测和统一认识的过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战略眼光,突破传统思维,提升规划理念,大胆开拓创新。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体现“四性”。一是要体现前瞻性。面对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深刻变革,要以战略性思维,把握时代脉搏,放眼未来,深谋远虑,既要重点规划“十二五”,又要展望“十二五”后的发展走向。二是要体现科学性。规划编制既要把握全局,高屋建瓴,又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使“十二五”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三是要体现创新性。要在继承以往五年规划编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的战略意图,坚持从望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勇于偿试,找准望城未来发展的亮点,形成具有鲜明望城特色的发展规划。四是要体现可操作性。规划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研究解决制约望城发展的问题、政府有所作为的问题、重大项目支撑的问题等,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使规划能够真正起到引导和促进望城未来发展的作用。

2、要广纳智慧,形成合力。各类规划都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研究,切实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编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要广开渠道,采取专题咨询、座谈研讨等方式,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要通过在政府网站、电视台开辟专栏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一个民主参与、集中民智的过程,一个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要通力合作。县发改局要精心组织编制好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并做好专项规划编制的协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统一步调;各专项规划编制单位要精心组织编制好本部门、本行业的专项规划,并加强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宣传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做好规划编制的宣传工作,营造全民参与规划编制的良好氛围;没有规划编制任务的县直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也要深入研究本单位、本行业、本地区的“十二五”发展思路、产业布局,重点策划、包装一批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并及时报送县发改局,充实“十二五”重大项目库。要科学决策。“十二五”重大课题和总体规划纲要都要经过专家评审,特别是总体规划纲要须提交县政协主席会议,人大主任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人大、政协“两会”审议审定,以确保决策的。

3、要相互联动,加强对接。“十二五”规划涉及方方面面,要保障各类规划相互协调,关键要切实做好规划的对接工作。一是加强上下对接。要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省市各类规划的重点和方向,从重要指标设定、支柱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布局和重大政策等方面加强与上级规划的对接,特别是要注重将我县的重大项目更多地挤进上级总体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二是加强左右对接。要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对接,各专项规划和具体建设规划要与总体规划对接,特别是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对接,使“十二五”规划更加符合我县实际,更具时代特色。三是加强前后对接。要确保“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全面对接,保持规划的连续性。

经济学专业建设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13-03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重视和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逐渐成为高校的共识。当今大多数地方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高等学校扩招后设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各高校对经济管理实验室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不到位,往往按照理工实验室的思路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同时受各校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形式、管理制度、经费渠道等诸多因素影响,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也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分析经济管理实验室现状,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实现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一、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它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忽视实验室体制、管理、内涵建设等因素,仍存在一些必须面临解决的问题。

1.实验室建设规模较大,建设投入偏大。由于当今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经济管理类专业对教学设备等硬件的要求相对较低,投入产出效益较高,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发展迅猛。有些地方高校依照学科或专业来建设实验室,容易导致实验室规模过大,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大。除非学校财政特别充裕或能获得有关部门、基金的资助,一般的地方高校很难按照专业模式筹集建设完整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有些学校实力较弱,只能先建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相关实验室的建设一般比较滞后,即使建设了实验教学大楼,却无力再行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导致实验室不能正常运转,影响实验室功能的正常发挥。

2.实验室资源共享欠缺,实验室利用率不高。由于实验室建设规划中的局限性,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可能只为相关专业或学科提供教学服务,而实验教学并不能象理论教学那样均匀地安排,在现行实验室体系模式下,由于实验室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结果是实验教学高峰期实验室资源不足,而大多数时间实验室设备使用率又不高,造成实验室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总体上看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使用效率不高。

3.实验室功能不全,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实验教学的需求。按照实验室的类型和功能,实验室可划分为计算机实验室、模拟实验室、全真实验室三大类型,计算机实验室通常用以进行专业软件操作、经济行为模拟以及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模拟实验室可以进行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专业技能操作和实践活动;全真实验室通过场景仿真和角色模拟,让学生真实地参与现实的企业经营活动。三类实验室所开设的实验是学生从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专业综合技能合成演练到创业模拟与实践的过程,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而大多数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仍停留在计算机类实验室层面,少量设置模拟实验室,几乎没有全真实验室,这对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缩短社会工作的适应期非常不利。

4.缺乏合理的实验室规划,增加了管理难度。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经管类专业是在高校扩招后逐渐设立的,实验室建设普遍按照专业来设置,由于开设新专业的不可预见性及学校管理机制、经费渠道等条件限制,形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规划有一定的困难。一般获批一个新专业后学校才可能考虑配备一个专业实验室,并划归专业相应所属院(系)或实验教学中心管理。随着新开专业的不断增多,实验室建设规模相应扩大,实验室管理体制上仍处在二阶层级,缺少科学划分与整合。这种松散式的实验室结构体系,必然增加对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提升了实验室的管理成本;从实验室的工作量和节约支出出发,实验室的管理与技术人员不可能太多,因此管理人员少,往往会影响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也不利于同行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5.实验教学及实验室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受高等教育传统观念影响,地方高校实验室人员定位不合理,教师一般定位为教学人员,而实验室人员则定位为教辅人员,学校对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待遇等实行区别对待。忽略对实验室人员进修与培训,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实验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实验人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实验室的健康发展,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不高,从而影响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思路

经济学专业建设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城市规划管理;美丽中国;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突出,为了解决矛盾冲突,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教委于1988年特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并以此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引起社会重视。但高校学科体系的开设与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地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这也是我国高校中开设的专业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人才战略、创新意识等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教育教学的专门性进行研究探索,找到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精神的最佳方法,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规划专业设置存在问题及不足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如当前有很多高校是将该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在研究院、高校或是企事业单位进行深造或是从事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而对于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集中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检测与保护以及城乡区域规划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相对应的工作领域主要是环保、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交通等关系社会发展的政府机构。

1.专业设置不合理,实践性不明晰

当前,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人才主要是为环境部门培养,房地产开发或是项目管理专业主要是为房地产部门培养人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土部门培养人才,城市规划和建筑专业则主要是为城建部门培养人才。这些专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专门部门培养人才,没有进行交叉人才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有对口的就业方向。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则是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进行了交叉,对学生进行的是多方面的培养而不是专门的培养,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就业方向没有针对性。

2.课程设计不严谨,特色性不明显

尽管有不少学习开始了这一专业,但从所开始改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计来看,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该专业的主要课程是由地理、环境与规划等专业领域的主要课程构成的,课程设计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全而不是专业性,因此课程设计没有突出点;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针对该专业选择合适的实践课程或是创新。此外,专业选修课杂而乱,且比重过大;必修课与选修课安排不合理,选修课主要集中于5、6两个学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二、优化环境专业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

该专业针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低等问题进行了课程优化改革,使得该专业课程设计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利用涉及面广的优势着重社会民生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不仅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的复合人才,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而且关注社会问题,将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与时代接轨,与社会接轨。

1.优化设计课程体系,提高科学性

根据该学科的特点,对选修课划分了三大类: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乡镇规划、乡土地理学、景观设计、社区规划与管理和居住区规划等课程各2个学分,30学时,这是第一大类城乡规划与管理课程;环境规划管理、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人居环境评价、土地评价与管理和环境生态学构成了第二大类,即环境规划管理,每门课程都是30学时,相应的也是2个学分;最后第三大类则是由土地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项目评估、生态经济等经济学领域相关课程构成的经济管理科学,每门课程30学时,共2个学分。另外,对选修课的选课,学生在6、7、8三个学期根据已有的专业的知识和自己的特长与未来的就业选择进行课程选择,自主性更大。除了这些课程可供选择外,学生也可以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建立完善专业实践机制,提高实操性

该专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一般有学校实验和社会实习两个方面,任课教师课根据实际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中或是让学生到社会单位中实习。如齐齐哈尔大学于2010年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进行了调整,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实验课时增加10学时;而对房地产测量学和地籍管理学也增加了实验课时,前者增加12个学时,后者增加了16个学时,但这两门课总的学时保持不变。从课程学时调整中可以看出,该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调整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特别是对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了解和研究剖析,进一步弄清了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了结合国家倡导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重视和完善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重构和优化,进而为培养具有资源环境和城乡管理专业性知识和实战型人才的培养做些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参考文献

[1]郭文炯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