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

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

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

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数字资源建设;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6C-0012-04

在部级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课程及其资源建设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旨在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互动式、三维化教学模式,符合中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路径,重点强调在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技能,符合当前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建设以核心课程为主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尤为重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利用校企合作模式等系统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对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数字化教学的创新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一)数字资源建设是中职示范校课程建设着力提升内涵的重要体现

中职示范校的建设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物流管理专业是参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其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及课程建设不断深化内涵的重要体现。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将传统教材教学内容转化为多媒体教学材料,同时结合教学实际拓展延伸大量相关资源,多元化的虚拟教学平台扩展教学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以直观、具体、形象的教学素材将课本知识呈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及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加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更重要的是在模拟三维化数字教学资源软件中,能够以真实的场景将专业知识融合进去,以岗位工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背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岗位技能的目标,帮助学生提升个人职业素养,为其职业规划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二)数字资源建设是改革与创新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物流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加快,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中职院校热门专业之一,其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专业性与广泛性,包含机械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生需具备系统化的物流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对物品流通、运输、生产、销售、作业流程等各环节都应具备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对其自身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其在新形势下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以课程教学内容为载体构建三维化虚拟数字资源平台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教学体系的动态化、虚拟化、专业化,以大量的数字教学资源充实学生的头脑并锻炼其实践能力,是对传统教学的辅助与延伸,真正实现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因此,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建设数字化资源库加快向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型是其自身发展与改革的趋势,不断深化课程内涵,充分体现专业特点。

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

平台构建

三维互动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利用形象教学、互动体验、虚拟实训、真机实训及工厂实习作为主要桥梁,在教学平台内设置了资源教学、个案教学及师生互动等五大板块。

1.资源教学。对当前实行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开发,将其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以PPT、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三维动画及三维实训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课程教学实效。同时,根据课标撰写精品课程教材。

以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叉车实训为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叉车的总体构造时只能参照教材的平面照片介绍,学生无法全方位的从各个角度观察到内部构造细节;或者教师需要借助真实的叉车讲解,而学校的设备可能比较有限,就会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和约束,两种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中,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2.师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以具体课程内容的教案、实训、教学、练习考核等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答疑下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正确操作实训模拟练习,师生在互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够提升教学实效。

3.学生实训。在学生实训模块中根据课程结构将具体内容细分为不同板块,针对各个板块设置训练内容,并提供操作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

4.二次开发。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及实训成果进行自主操作练习,提高其实践能力。

5.个案教学。在资源平台的个案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和授课。例如,“手动液压堆高车操作”:

步骤1.在目录区“教学案例”中添加子目录,在添加子目录的编辑窗口编辑名称,选择对应的专业、课程(名称:手动液压堆高车操作;专业选择:物流服务与管理;课程选择:物流;设施与设备)。

步骤2.点击“确定”按钮,目录“手动液压堆高车操作”即可添加成功。

步骤3.编辑“手动液压堆高车操作”,点击“选择平台理论目录”,选择其中一个目录的内容,如“任务二.手动液压堆高车操作实训演示”,等待内容加载,即完成“手动液压堆高车操作”的备课。

三、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推进策略

(一)成立专业组织,强化工作领导

部级示范校在重点建设专业内涵的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方面着手,于2011年,成立了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协作会。“协作会”是一个在教育和人社等相关部门支持与指导下开展工作的校企合作组织,其主要功能是协作共建、交流共享、追求共赢,任务分担,成果共享,致力打造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品牌,为教育行政部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献计献策。“协作会”由13个专业协作组组成,13个重点建设专业的协作组,以胧痉缎5慕逃资源带动三星、四星级学校的教学水平,真正意义上实现职业教育水平的发展,其中包括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内涵的建设。

(二)加强规划设计,夯实质量基础

建设以核心课程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战略合作的框架内,学校与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虚拟培训系统,即数字化教学资源。第一批建设共有6门核心课程;第二批共有七门核心课程,详见表1。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制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拟定核心课程、制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根据课标撰写精品课程教材这一过程,实现了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初步开发,并投入实践。以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需求、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物流专业为目标,结合调研结果,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包括4个方面的实际岗位需求:国际物流、配运业务部、仓储业务部及信息客服部,有针对性地就培养初、中级物流人才,从三个角度着手构建三维数字化资源教学内涵,详见表2。

(三)加强多方合作,深化过程改进

通过组织全省各专业最优秀的教师、教学专家、行业专家等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省级示范教材、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由学校、企业、出版企业、软件公司等多方进行合作,打造最专业的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和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专业教学的实际内容为依据,依托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载体功能,重点推动教师共同设计、校企合作、学校制度保障以及提升学生参与度作为建设途径。其一,由全省各专业最优秀的教师、教学专家等共同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专业素材,教师通过共同制定课程标准、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等突出核心课程的重难点,利用企业岗位实际素材、专题网站素材等充实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二,以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主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与IT企业,采集企业内部的操作视频、图片等作为软件开发的资源;其三,在资源建设中重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突出其主体地位;其四,在学校支持的前提下从制度方面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保障,从而促使这一长期性事业的顺利进行。

(四)注重成效导向,加强应用服务

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及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标准、制作配套的课程学习资源、制作配套精品课程网站以及编写配套精品课程教材。2013年11月,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了对江苏第一批国示范校的验收,对102门核心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成果及共建共享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江苏58所国示范,72所四星级学校,一共130所学校全部完成装机,并且投入使用。目前,三星级学校正逐步完善装机工作。

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范文第2篇

1.1专业资源

专业资源主要包括专业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进程、实践教学体系等教学资源。首先,对公路运输管理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深层次、广泛的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形成专业调研报告、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和就业分析报告;其次,在专业调研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将核心能力筛选、序化和重构形成专业核心课程;最后,建设和完善专业考核标准、毕业条件等教学资源。

1.2课程资源

在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运输管理实务》、《运输安全管理》、《汽车客运站务管理》、《城市公交管理》、《运输市场营销》五门核心课程,构建五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核心课程标准:每门核心课程负责人在课程调研的基础上深度分析该门课程映射的核心能力,并将核心能力进行筛选、序化和重构,形成课程内容框架,构建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2)教材及校内讲义:每门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建设课程教材,作为教学资源的教材可以是公开出版的教材,也可以是活页讲义。

(3)教学课件:开发独立的教学课件及课件辅助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课件,不是传统简单的PPT电子资料,而是将任务单、教学案例、视频资料、动画等集成一体的现代化教学课件。

(4)题库资源:一改传统任课教师独立开发题库的做法,课程小组共建题库。每门课程开发试题库十倍量的题库资源,题库题型丰富,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后的课后练习及考试需要。

(5)案例库资源: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教学案例库,案例素材均来自于企业生产实践一线,由企业真实案例编撰而成。

(6)视频及动画资源:开发适合课程使用的视频资源,将企业真实的运输生产过程情境通过拍摄小视频的方式做成视频资源,方便学生形象地掌握和了解真实的生产流程及所需的业务技能。

2教学资源包建设的展望

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资源库 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1. 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其特点就是“以能力为中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职业性和适应性,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针对职业岗位完成一般性的职业岗位训练,毕业时成为合格的就业人员,具备某一岗位群所必需的最基本一般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上岗后能基本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本职工作,不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突出技能,就要整合课程,特别是整合核心课程。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决定必须进行课程整合

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我们教学的课时短,还有一年时间实习,要侧重技能,加强实训,就必须要整合课程。我们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要,又能对协作学习给予适当的支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3. 为专业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提升其课程及资源开发能力

全国高职院校区域和实力分布不均衡,包括各高职院校内部专业实力分布不均衡,甚至同一专业的专业教师水平高低各异。很多院校政策力度欠缺、资金匮乏、实训条件不足、课程与教学资源层次低、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他们急需提升自身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能力。鉴于此,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建设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能为专业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满足教师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资源需求。能有效解决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空间不足,社会资源欠缺,信息来源少,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同时,专业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过程中,能够受到资源所传递的课程开发理念,提升课程开发能力。

4. 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教学资源

全国现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类专业属于高布点专业,生源规模较大且持续稳定增长。对课程学习需要大量权威、完善、有效学习资源。利用教学资源库网络共享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分享建设成果,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且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所以该项目的资源库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5. 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根本就是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企业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切实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所以在该项目的建设中,联合一批行业内著名企业从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确立和实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

二、项目研究的现实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和资源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资源建设简单化,质量不高

大多数网上资源只是把媒体形式简单变化,内容仍是传统纸质教材的翻版,缺乏教学设计,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特色不明显,针对性不强,适应性较差,资源的模块结构以及质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个体化学习的需要。

2.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成为主力军

他们大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中去。再加上缺乏教学资源的评价与审核标准,导致资源库建设滞后,不能满足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项目改革目标

本项目研究及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对现有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整合,深入挖掘高等财经教育专业的专业要求和职业需求,按照“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合一、技能标准与技能考证合一”的要求,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课程评价标准的编制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根据会计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考证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采用实战、直观的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满足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达到相关职业资格水平,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使课程培养目标规范化、具体化、职业化,实现“自主学习,资源共享,直观实用,标准规范”的教学目标,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对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整合,建立适合的教学资源库

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综合运用会计教学的有关原理,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阐明重新探索财经类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和建立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比如在修订教学计划时,针对2+1教学模式教学特点,我系组织专家和教学团队进行了专业核心课程整合的尝试,把核心课程《基础会计》实训部分和《计算技术》《票据结算》《出纳实务》等几门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建立《会计基本技能》教学资源库,开发设计了“操作示范动画”“操作示范视频”“电子教材”“图片库”“案例库”等14个教学资源包,每个资源包资源达到20个以上。采用实战、直观的教学方法,模块教学,项目训练,增加趣味性,既能够满足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根据会计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考证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达到相关职业资格水平,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要,又能对协作学习给予适当的支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2. 通过改革与探索,建立适合行业发展的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具体操作上,对会计专业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学院特点和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依据情境性、科学性、人本性原则,根据职业特点和典型工作任务在内容上进行重新整合和排序,开发适合会计行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同时在原《基础会计》《涉外会计》《财务管理》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建立新的适合学生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资源库,帮助学生达到相关职业资格水平,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3. 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建立教学资源库,活跃会计考证课堂教学

21世纪以后就是资格认证+能力+经验的年代,每个要素本身都是一个优势,拥有能力和经验再加上证书,才更具备竞争优势。考证很大程度就要自主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按考试大纲组织教学,让学生背考点,然后做大量练习题,学生很快会感到厌烦,不愿学,学生考证过级率低,也会影响学生“双证”毕业的目标。教学资源库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可以有效地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学习、协作学习,运用于会计考证教学,定能达到活跃课堂,提高考证合格率。

五、项目研究的创新之处

1. “2+0.5+0.5”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特色课程体系开发

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建立2年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课程理论知识及相应的实习、课程设计等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专项能力),0.5学年的综合实训(注重学生实务能力培养,包括理论深化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0.5学年的针对性顶岗实训(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三种能力,三个阶段,三个层次,循序渐进。为了准确定位适合财经类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对目前会计行业、企业、毕业学生信息的反馈,并进行多方的社会调研,结合现有的会计行业的特点和人才结构分布状况,了解会计市场人员需求状况和职业能力需求,并对此进行岗位分析,邀请了12位来自各外贸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审计一线工作的行业专家进行指导,提炼出会计专业工作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对于每种职业能力,由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找出并论证典型工作任务,把《中小企业会计实训》和《会计综合实训》2门整合为《涉外会计综合实训》,专业课由原来的12门整合为《基础会计》《会计分岗实务与实训》《纳税实务》《会计信息系统实训》《会计基本技能》《涉外会计实务与实训》几门课程,学院教学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论证和修订,并提出专业核心课程新标准,教学团队完成从职业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

2. 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创新

(1)改革现有考评主体,建立“三方联评”“四项综评”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

改革现有考评主体的单一性,结合“双主体”教学模式,建立“三方联评”“四项综评”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双主体指的是施教的过程实行双元主体,也就是在先前只有一个学校主体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企业主体,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三方联评”是由学生自评、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三方所形成评价。四项综评包括基础知识评价、专业技能评价、身体健康评价、职业道德评价。通过教学资源库,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2)考评内容创新

根据企业具体岗位能力需求设计考评内容,力求和企业需求岗位实现“零对接”。例如,企业出纳需要具备点钞、鉴别人民币真伪、填写支票、会使用保险柜、能够正确处理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等收付业务,能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能力,在教学资源的模块化教学设计出与岗位需求相符的项目,也让学生在未来可能就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有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3)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形式上的创新

在形式上主要有视频库、动画库、案例库、试题库、电子教材库、教学PPT库、练习小软件库。而视频又可以分为教学视频、操作示范视频、比赛视频;案例库又可以分为静态案例和动态案例(即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采用主流媒体和网站平台来共享资源,利用微博、QQ群等形式课程公告等。让所有教育工作者与企业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登陆平台进行相关资源的自创及上传,通过后台专家评审通过后对外,使资源库的建设因为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参与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洪波. 国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2]戴勇. 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0(03).

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红色资源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29-03

党的十报告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切实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应把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沿阵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发展储备综合性人才。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具有伟大教育意义的智慧结晶和文化遗产。把红色资源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红色资源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耦合关系,着重探讨红色资源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红色资源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耦合关系

(一)红色资源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文化结晶和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主要内容包括革命文献、革命歌曲、文物、文学文艺作品、革命战争遗址以及革命根据地、革命领袖人物故居以及形成的一系列思想,如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这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即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红色资源的高度浓缩和精华。

(二)红色资源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红色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间长河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不断反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救灾精神、抗震精神、奥运精神等,形成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无数的先进人物树立了榜样,像雷锋、王进喜等,极具时代精神,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说红色资源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三)红色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一致。近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独具一格的红色资源。这种红色资源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独特的生产力和软实力,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向心力、创造力的力量源泉。深入挖掘、整合中华大地形成的红色资源所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鼓舞和教育全国人民在面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遇到难题时,应该具有永不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更加坚定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念,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同时红色资源所蕴涵的浓厚文化气息,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革命历史教育的价值。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全契合的,两者的目标一致。

二、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一)红色资源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红色资源的继承与发扬,而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和宝贵资源。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红色资源蕴涵的理想信念价值,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红色资源中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伟大信念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二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充分发掘利用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能够激发大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三是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新时期,学习、生活在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中,往往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更需要对他们进行红色资源教育。总之,红色资源能够有效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质量。

(二)红色资源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可以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财富,是对近代史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真实记录,它所包含的内容有革命根据地、领袖人物故居、革命战争遗址、革命文学文艺作品、革命歌曲、先进人物事迹,等等,都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深深地彰显着无数革命人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把红色资源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让学生对红色资源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感悟,比如重走长征路、重游革命根据地和战争遗迹等,让大学生觉得好像亲临现场一样,有一种亲切感,从而感染到自身等,激发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两个百年目标努力奋斗。红色资源这种亲和力和感染力,一定能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并取得应有的成效。

三、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有效途径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挖掘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整合红色资源,构建科学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体系。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时期所形成的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比如革命文学文艺作品、领袖人物故居、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因此,要根据时展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红色资源进行整理和整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符合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体系。首先,对红色资源内涵进行研究和剖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实际情况为依据,领导人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深深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结合的必要性,同时说明新中国成立及人民当家作主的来之不易,使人们具有深厚的民族情结和对中国建设道路的认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其次,研究红色革命文化,用红色文化去感染和教育大学生。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红色文化作品,如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小说、诗歌(特别是诗集)、戏剧、歌曲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特色,能极大地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最后,研究红色革命精神,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把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进行归纳总结,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中,同时把雷锋、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作为典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二)把红色资源有机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学中的必修课,主要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各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把以“红色道路―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为主线的红色资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学方案。首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者,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引导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对红色道路、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认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制订把红色资源和教材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案,积极把红色道路、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上,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水平。其次,把红色道路、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作为课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使之成为教学中的一个专题,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红色资源教育。最后,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要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多媒体技术将红色资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创设新情景,把学生引入到红色文化学习氛围中;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组织带领大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当地革命遗址、伟人故居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感受红色经典、感悟历史,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各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长久的文化熏陶下爱上红色文化,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对校园环境进行布置和设计时,要把红色文化有机融合进去,比如校园建筑、雕塑和壁画等,可以有针对性地往红色经典资源方面考虑;同时发挥校园宣传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黑板报、思想政治教育课、广播站、宣传栏、海报等,在重大节假日、纪念日等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此外,对革命纪念物进行保留,比如校历史博物馆、纪念碑、校史陈列馆等。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利用现代网络建立高校红色网络环境,专门建立一个红色文化网站,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使用,也可以用方便快捷的微博、微信、QQ等,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红色文化。同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比如观看红电视,举办红色文化的辩论赛、重大时事问题讲座、校园红歌会、征文比赛、诗歌朗诵会等,努力营造红色氛围,让红色文化弥漫在高校校园中。

(四)构建有序高效的红色资源教育平台。构建有序高效的红色资源教育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要各司其职才能发挥其教育作用。首先,政府要充分重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创新模式,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打造红色文化资源研发平台,积极组织和引导高校根据校情和区域特点,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建立统一的红色文化平台,让各地区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对红色资源进行保护和建设,并在一定条件上对大学生免费开放。其次,大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必然会踏上社会,各地基层组织、工作单位等要适当地进行红色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下也能继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再次,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最(下转第40页)(上接第30页)后,重视培育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要重视家庭教育。城镇中的社区、农村中的村屯要加大对家长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和宣传的力度,通过网络、电视等有效载体,让家长对红色资源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体现在对子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此外,高校要加强与老师、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及时通报信息,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耦合关系,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改革创新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整合利用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高校红色网络环境,同时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高素质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来平.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9)

[2]杨芷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红色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3]杨六栓.论红色资源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合[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专项课题(2013ZZZ042)

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基地;核心素养;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27-05

【作者简介】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南京,210014)基础教育处处长。

自国家提出“核心素养体系”以来,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了当前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点。如何寻找核心素养培育的技术路径,在“依靠什么”的问题上发力,正是落实核心素养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避免核心素养培育落空的根本所在,这一问题在江苏课程基地的建设上找到了答案。

课程基地是江苏教育的原创。它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和实践场所。2011年来,省市县校投入约十五亿元建设课程基地,取得明显成效。笔者认为,课程基地与核心素养不仅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而且课程基地在培育核心素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既是价值,又是操作路径,更是实践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行探索优势,实践成果契合核心素养主旨

一是实践超前。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并指出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党的十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成立核心素养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A上,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2016年9月,北师大了研究历时三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江苏在2010年起开始调研,提出课程基地的设想,2011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课程基地概念,重点明确了课程基地的六大建设内容: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开辟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江苏教育提前积累了实践经验。

二是动因一致。课程基地围绕人的发展,从“钱学森之问”入手,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大中小学的教育衔接,推进“学生适合教育”走向“教育适合学生”的转型;从教育兴邦的审思,提出只有科学的教育才能兴国;从国民性格的超越,挖掘中国人性格特征中最缺少的实践创新;从教育瓶颈的突破,提出学校发展多样化在于课程及其实施方式的多样化等等。核心素养是对课改“三维”目标的深化。自2000年国家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后,现实实践中三维成了一维,从知识够用走向过度教学,知识满堂灌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纠偏。可见,核心素养与课程基地,动因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是成果映照。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课程基地的实践创新成果印证了核心素养的主旨要求,主要体现为:学科建设创生了新的教学环境,学科情境、学科文化、学科形态成为学校内涵建设、文化校园的新亮点;专业开发锤炼了教师发展的新高度,围绕基地建设开展知识建模和施工建设,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开发能力和水平;实践体验构建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架起了学生在专业化教学场所中知识学习、能力实践和素质浸润的重要桥梁;内心需求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动力,通过学科美感在基地唤醒内心需求,互动自主在基地激发学习兴趣,科学探究在基地激活创造欲望,社团活动在基地挖掘潜能特长,学生学习质量大为改变。

课程基地突破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推进困难的现实瓶颈。在课程资源上,国家基础课程、地方文化课程、专题学习课程的丰富性,成为高中多样之源、特色之根;在教学方式上,出现学生班级教室集体上课与课程基地个性学习并存的格局;在社会合作上,各方社会资源开始流向学校,提升了学科品质,谱写出不一样的教育风采。六年多时间,江苏高中以开创课程基地建设为突破、率先在全省整体探索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在学生发展、学科环境、实践体验、综合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前奠定了优势基础。

二、工具杠杆优势,方法路径推动育人模式转型

新课标与现有课标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提出核心素养,同时强调每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平台。那么,学科素养的平台在哪里,怎么通过学科教学培育学生学科素养?OECD界定的核心素养将学生与工具互动作为三大核心素质之一。由此,我们从教育工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教育工学探求教育理论―教育思维―教育操作思路―教育实践的过程,尤为强调实践操作。从素质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基地的三者逻辑关系比较可知:素质教育是目标、追求,是教育的方向,提出做什么;核心素养是要求、体现,是育人的蓝图,明确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课程基地是平台、是载体,强调依靠什么做,是成事方法、技术路径。可见,三者是个完整的统一体。

方法为王。在实施素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上,课程基地有着独特的工具杠杆优势:

一是工具撬动。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可以赋予万事万物以意义与价值,也即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人之所以主宰地球、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智慧之脑的工具思维,世之万物对人而言皆为工具,人离开物废人一个,物离开人废物一堆,“人+物”才能成为“人物”。

课程基地建设从“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的学科物态建设入手,开创了教学的物型、物化、物态的空间,发挥这样的工具平台作用,就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到了实处。

二是学科承载。OECD认为,核心素养是以具体领域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的,学科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课程基地建设直接表现为学科的承载,是呈现学科文化、学科装备、学科内容的专业化学习场域,这为培育核心素养提供了系统建设的学科素养专业化的集中表达和物化载体。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江苏省泰州中学数学课程基地就包括数学博览室、趣味数学体验室、数学实验室、数学制作室和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网络平台资源库、数学探究资源库等。可见,专业化学科场所为学科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专业化的情境空间和载体平台。

三是空间调节。新课标实施对学校影响明显,变革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选修课比例增大,科目增多,选修制、走班制、导师制的实施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据专家预测,若实施走班制教学,普通高中现有教室数量要增加三分之一。显然,通过简单增加教室数量在江苏是行不通的,而通过新建课程基地,则有效增加了教学场所。“十二五”期间,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新建专用教室(场、馆)约1000个,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部分学校逐步实现了学生班级教室与课程基地并存的学习格局。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五幢新楼建成,分别为数学与科学、工程与技术、文学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与传媒五大课程基地,课堂教学与基地学习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调节学生学习空间,不仅适应了新课程、新改革、新高中的要求,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使学科核心素养有了发展空间。

四是模式建构。在课程基地转变教学方式方面,各地各校都在积极探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江苏省天一中学“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项目导学方式;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物理课程基于问题的PBL方式;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生物课程基地的“翻转课堂”模式等,不一而足,这些适应不同学科特点的学习模式的建构与创新,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整合优势,综合素养依托跨科融合提升

核心素养要求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替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更加重视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新课改强调基于大观念、大主题、大过程的单元设计统整和内容重构,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结构化。从课程基地建设的项目内容看,课程基地建设和使用都体现了综合性。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建设233个高中课程基地,可分为三类:

一是多学科的国家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等,全省共有125个课程基地,这类基地有一种是申报项目时就确定文科或理科的综合性的课程基地,还有一种是在建设过程中由单科走向综合,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语文课程基地,在分为三期的建设中不断地增加了英语、历史、地理等内容,原来的语文课程基地最终转型为文科课程基地。即便是单科的课程基地,如下文提到的历史课程基地中二战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和内容也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二是超学科的专题学习课程。如智能机器人课程基地是超越学科限制、各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基地,它集运动学与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控制与传感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于一体。

三是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课程。如环境教育课程基地,融合了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学科,从各学科中选取与环境科学有关的概念和内容,组成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恰恰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基地学习都体现了一种活动性学习,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核心素养对教师的要求,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更强调课程整合。可见,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性品质,而课程基地以综合性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跨科学习,提升综合素养水到渠成。

四、在场学习优势,实践能力凭借情境体验增强

学习方式具有情境特征,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基于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更为适合。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OECD 2005)。核心素养突出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现实情境有机联系起来,凸显学科的实践和使用。教学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更多表现为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两种方式。课程基地本身就强调情境实践特点,具体体现在:

一是强调场域学习。科学的本质就是实验,体验才产生情感、价值观。课程基地指导思想就是将教学实践转化成实践体验教学。课程基地注重“做”中学,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建构学习情境,不仅强调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环境,而且全部建设内容也都围绕实践教学展开。

二是指向现实场景。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就嵌入了许多核心素养培育所需要的“包袱”、结点,形成综合学习。“在场”的具身学习,使课程基地成为核心素养培养的落脚点、接入点。学生通过看得见的学科现实场景和看不见的学科历史场景建构认知,进而形成主见。

以历史课程基地学习为例,学生是在跨学科的场景和内容架构上研读“事件”和“现象”。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从历史、地理和数学的视角检视二战主题:1.先问起因,为什么会爆发世界大战;2.再问二战中有哪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值得深入研究;3.追问从哪些角度可以深入了解这场战争的方方面面;4.联系现实看结果,用数据分析当今欧洲各国的人口比例、经济实力及二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等。二战中的许多历史“包袱”在这种学习情境中一一展开,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军事,还有史实研究、地缘政治、人物传记、地理变迁、国情、统计学、经济学、数据分析等内容。“学科场景+综合知识”式的学习成为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

三是凸显“纵”“横”结合。实践证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于知识体系的把握与纵横能力的有机结合。芬兰教学改革之所以引发关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强调实际场景和主题教学。同时,芬兰的教师包班制也将学科体系与教师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有效地结合起来。课程基地探索建构了知识体系与横贯能力结合的一种新的方式,即纵向课堂教学的分科学习+横向的实际场景主题教学。课堂教学的分科学习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实际场景主题教学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横贯能力的养成,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五、自主发展优势,天赋潜能通过因材施教生长

教育的l生对象、实施主体、考量结果都是学生,所以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核心素养落实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而学习评价的本质在于激发个体活力,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加自主。实践证明,课程基地促进了学生内驱动力的主动生长。

一是更加适切。让学生学会学习、适应学习、主动学习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原则,这主要体现在所有课程基地因材施教的不同层次的建设上。如,在对象选择上,呈现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创新性;在学习内容上,呈现知识类、制作类、验证类、实践类;在组织形式上,呈现个体的、小组的、班级的、全校的,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学生通过各个班级分工合作排演话剧《雷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功能特点上,如课标教材实验室、自主学习实验室、课题探究实验室、前沿体验实验室,江苏省镇江中学物理课程基地这四个实验室的内容层次、适用对象、学习要求都不同,前一类实验是后一类实验的基础,整体呈台阶式跃进。

二是多元链接。课程设计只有跟生活连接,才会激发学生的想法。学生在平常累积丰富的生活感触,把学科与生活融通,促进了学校生活的社会化。美国最近将核心素养重新分类为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和职业与生活技能素养。在这方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做了很好的尝试:将食堂建设成生活技术中心,每天安排学生检测并提供蔬菜农药残留报告,既加强了食堂卫生安全的管理,又增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学习活动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而课程基地建设促使各类课程学习的活动化、生活化、合作化。学生教学生有时候强过教师教学生。课程基地的知识主题性体现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帮、学习团队的形成,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合作,共同进步。

三是学科滋养。课程基地通过建设学科文化,以学科历史、学科特色、学科体系,呈现学科情境、学科情趣,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学科情感、学科精神、学科伦理、学科志向,以及学科学习方法和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能。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海洋里,在学科文化的世界中,发现、喜欢、追求学习的乐趣,将天赋潜能转化为成长优势和发展优势。

六、内涵集聚优势,学科文化借助社会资源丰厚

核心素养连着两端,一端是健全人格,一端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教育用之不竭的资源。课程基地建设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洼地效应”将社会广泛的资源集聚并转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项目建设的初衷,是让学校成为地方课程文化资源的洼地,从而打破长期以来部分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名校长“不求人”“怕求人”的心理定势。

首先,挖掘历史资源打造经典文化。课程基地成了聚合各方力量的纽带。江苏省昆山中学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现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校当初的想象,基地建设得到昆山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被列为2015年昆山教育的实事工程,昆山市委宣传部、昆山市财政局、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顾炎武故居、苏州市名人馆等单位也鼎力相助。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不但建设速度快,而且教学效果好、文化影响大,已成为昆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其次,发挥校友资源完善现代文化。学校所需要的学科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可以借助校友的人脉优势广泛收集,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建立专题场馆,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的平台。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依靠校友沈鹏、顾明远分别建起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江苏省阜宁中学依靠校友朱训建立了朱训地质科普馆。这些都是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第三,借助项目资源建设共享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从结构布局就体现了外发性,结合学校的区位特点,形成由校内向校外辐射的特点,如环境生态类课程基地就可呈现以校内课程基地为原点、环保校园辐射、周边湿地相连的同心圆。江苏省常熟中学与常熟翁同纪念馆等13家单位签约,这些单位成为学校“虞山文化课程基地”资源共享协作单位。课程基地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广泛合作,不仅提高了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更推动了高校高中“双高合作”的教学改革。如江苏省淮阴中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因航空航天课程基地的建设结缘,由此推动了两校的深度合作与共建。

第四,汇聚乡土资源丰富课程文化。围绕课程需求和学校特色,将本地收藏家的藏品汇聚到学校,建设各类微型博物馆、收藏馆,以此丰富学校的课程和文化,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总之,课程基地建设,在功能定位上,以课程全面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课程学科的专业化建设规范学生的学养,以具身化的学习体验读取学生最近发展区,以基地开放共享培养学生的社会智能,以生活教育浸润学生的幸福人生,以生活情趣增强教育魅力,为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职业和事业融为一体的未来人生奠基。

在技术路径上,充分体现规划引领、实际实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充分体现教师参与、层层推进;充分体现实践体验、载体创新;充分体现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充分体现个性特色、学科文化;充分体现集聚资源、合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