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范文第1篇

(中国民航大学基建处,天津300300)

摘要:越来越多的“90后”学生群体进入到高校进行学习,新一代学生的到来给校园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本文对行业型院校的学生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了这些特点的成因,结合中国民航大学的实际,对行业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行业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民航大学;“90后”学生群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25—02

收稿日期:2014—01—22

作者简介:左朋涛(1974— ),男,辽宁铁岭人。中国民航大学基建处,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时期行业型院校的学生特点

(一)学习基础较好

由于行业型院校部分专业设置的特殊性,通过国家高等学校入学统一考试考入行业型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大部分分数很高。根据调查,虽然中国民航大学为本二批次院校,但个别专业的录取分数钱已经超过当地本一批的录取分数线,这说明进入学校的学生在初高中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比较扎实,生源质量较高。这为学生接下来在高校继续深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学习环境独特

行业型院校基础专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和踏实严谨的作风。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感染,在与周围同学、学长和老师的交流中,学生能够很快地做好自我定位,与环境融为一体,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专业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就业目标明确

由于毕业后行业内招聘单位的专业性要求,在进入行业型院校各个专业开始学习时,学生们对将来的工作岗位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与毕业后还不知道能做什么的其他非行业型院校的同学相比,具有先天的优势,这样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在择业的时候目标更加清晰。

(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由于就业压力小,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逐渐养成了懒惰松散的学习习惯,迟到、早退、逃课、少上晚自习现象普遍存在;少数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看课外书籍、玩手机、睡觉等;更有个别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置学业于不顾;有的学生考前临时突击复习,抱着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寄希望于“小聪明”,造成考试作弊、违纪的后果。

二、形成原因

(一)良好的就业前景

“就业无压力,学习无动力”,学生就业压力减弱,从客观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我校为例,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机务维修等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一向较好,就业率接近百分百,该类专业学生基本没有就业压力。学生没有了负担,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也就远远低于其他专业。

(二)依赖性的学习方式

“90后”学生成长环境较之以往任何时期都好,正是这种成长氛围养成了他们“大家闺秀”式的个性。在学习上表现为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很少主动学习,更谈不上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了。由于我国民航相关技术的滞后性,大多数学生很少能接触到先进的民航前沿技术或者获得相关的学习进修机会,导致动手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仅仅依赖课本和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很少主动钻研学习。

(三)师资配比不足

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带来的后果就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以中国民航大学某院辅导员的配备为例,多数年级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数量比达到1:300,有的甚至更高。经典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某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系统中的短板能否得到延伸。辅导员数量不足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风建设缺乏应有的力度,不能形成持久、有效的学风建设体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社会负面影响突出

社会的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求职困难的现状,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更加剧了他们思想天平的倾斜,意志不强的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动摇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三、行业型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以学生为本,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

要以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教育目标和最终目的,坚持公平公正的教育原则,保证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客观公正,不因学生家庭出身的贫富、个人成绩的优劣等在主观上产生佑护或歧视的倾向。在教育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会独立自主,端正学习心态,公平参与竞争。养成自立自强的勇气和乐观的性格可以使人的思维活跃,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习和工作提供积极的动力。

(二)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积极向上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成才的信念,担负起服务社会建设的使命。可邀请成功的优秀校友来校为学生做讲座,让学生体会创业的艰辛、追求理想的执著和服务社会的荣耀。通过现实的事例让学生总结出他们从平凡到伟大的动力源泉,多一些激励就会多一些鞭策,多一些经验就会多一些正确的认识。中国民航大学坚持多次举办行业人事高管进校园和科技文化校园行等系列讲座,为同学们的职业生涯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评奖、评优的激励作用。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评选学习优秀个人、优良学风班级、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于在学习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授予荣誉称号。通过表彰优秀,在学生中形成一股向上的动力,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形成人人争先、争优的学习氛围。

(四)建立三方导师队伍,提高教育水平

建立由学生辅导员、班导师和专业任课教师组成的三方导师队伍,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和事务性服务工作,班导师对所带学生给予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帮助,专业教师则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实践当中,让他们得到更多动手操作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五)加强交流,健全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落实各项学生管理制度。以中国民航大学某学院为例,学院内部建立了年级主任听课制度,要求年级主任积极深入课堂,记录学生听课状态,并与任课教师多交流,适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师生座谈活动。通过齐抓共管,很好地保证了较高的课堂出勤率和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另外,为了提高学院的学风建设水平,学院在每学期考试前召开考风考纪动员和案例宣讲大会,使学生明确考试的严肃性,杜绝考试违纪、作弊事件的发生 。

(六)巧妙结合,开展行业型院校特色学风建设

作为行业型院校,要根据行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采取措施,形成富有特色的学风。根本原则是把学风建设与自身的特色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满足人才需求和提升素质为突破口,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形成特色。中国民航大学始终坚持以“笃学、精博、严谨、创新”为要求开展学风建设,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即开展特色专业教育,结合多次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将学风建设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持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海侠,王昭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航海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2).

[2]雷新兰.根据行业特点加强航海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林区教学,2006(4).

[3]王晶梅,杜广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范文第2篇

一、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是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原理与方法,来研究如何对社会成员进行民族观教育,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民族观的学科。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民族现象而产生和发展,不同时空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理论基础必然有差异。我们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必然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出发,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出发。

1.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系统地阐述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但他们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即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不仅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观点和理论,而且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奠定了根本的理论基础。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因此这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和观点,也必然成为科学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的理论基础。可以说,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因而也是他们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最大贡献,没有这个根本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就不可能诞生,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就失去了依托。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没有发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不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他们就不可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根源,当然也就不可能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根源,不可能用社会经济原因来说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不可能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人们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为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经济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奠定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根本理论基础。

2.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一系列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发展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以及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解决;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以上内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实现了理论上的与时俱进。这些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地反映了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实质的,是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最新总结与行动指南,必然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3.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具体理论基础

从学科的角度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亟待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体系,建立分支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既可以推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又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存在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是特殊性与共性的统一,共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必然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具体理论基础。同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分支学科,还必须把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自己的具体理论基础。

二、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基础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出现的,它是人类社会一种客观现象。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有着广泛的实践基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基础主要表现为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1.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历史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纵观历史,中国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同时,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形成了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既体现在族际血缘的融合上,又体现在经济 发展的互动上,也体现在政治生活和文化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扞卫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特殊国情,正是党和国家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基础,也只有在这种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特殊国情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满足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这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历史基础。

同时,中国共产党历来对民族问题高度重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学习与运用,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并对社会成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才使得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经验,也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2.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基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族问题依然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稳定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国际敏感热点问题极易引起国内的反响和回应,国内民族问题也极易引发国际关注和干预。目前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导致民族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相对落后;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之间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矛盾纠纷有所强化;三是频繁的人口流动造成民族之间的误会和摩擦有上升趋势;四是因和风俗习惯不同而引发的民族矛盾时有发生;五是国际敌对势力极力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企图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稳定。

民族问题无小事。如何解决民族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民族问题,如何使社会成员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需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在内的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正是针对和适应这种现实的需要。因此,民族问题的存在,就构成了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基础。

三、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认识基础

人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认识的主体。研究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认识基础,必须考虑到所有作为主体的人。这里的所有作为主体的人,内在地包含着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这里着重研究我们党关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关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我们党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认识基础

重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政治优势。曾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邓小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提出了“两个共同”的思想,指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随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加强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各民族之间的认同度不断提升,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人心,大大推进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和社会和谐,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大家庭的整体凝聚力。

近年来,我们党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相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认识基础。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什么是民族”这一民族理论的首要问题,在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二是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三是揭示了当代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强调民族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团结。四是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五是从我国现实出发,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发展。六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七是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五项指导原则,这是对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处理民族问题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八是对民族工作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努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等重大问题,从理论的高度作出了新的论述,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之,我们党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的与时俱进的又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思想和观点,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认识基础和思想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基础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傅葆琛;教育思想

傅葆琛(1893――1984)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民主教育家,毕生都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有相关文集、著作、论文都对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探讨。然而学界对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重视不够,研究成果不是太多,视角也比较单一,具体如下:

一、有关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文集

关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文集比较系统而权威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陈侠、付启群主编的《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冯克诚主编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这两本文集简述了傅先生从事教育的经历,选辑了傅葆琛各个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教育论著,内容包括论文、演讲、书信、日记、序跋、教育改革建议、教育调查报告等,为我们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提供了总体图景。这两本书均从6个方面介绍了傅葆琛的教育思想:一、关于对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的信念。二、关于对平民教育特别是乡村平民教育的主张。三、关于对民众教育特别是乡村民众教育的论述。四、关于扫除文盲的研究与论述。五、关于乡村建设问题的主张。六、关于识字教育工具的研制。

以上两本文集为我们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南,但由于篇幅限制,许多有价值及深层次的论著没有被编入其中,这就限制了我们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研究傅葆琛教育思想时,我们要以两本文集为基础,发掘更多的史料。

二、研究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期刊论文

学界有一些论文对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并试图从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有益于当今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启示。

刘军、杨志军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论略》和李亚男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研究》,主要是从傅葆琛开办乡村教育的原因、乡村教育的目的和范围、乡村教育的方法和使命等几个方面构筑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但是在论述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时缺乏深入分析。张澎在《平民教育家傅葆琛》一文中,通过介绍傅葆琛一生的教育活动来阐述其乡村教育思想,使我们可以一览傅葆琛生平的教育概况。李浩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体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启示》,通过解读傅葆琛关于乡村教育意义、乡村教育历史使命、乡村教育环境的重要性等内容,认为傅葆琛的乡村教育理念可以为我国现代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王有春,肖蓓的《傅葆琛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创办》,论述了抗战期间傅葆琛在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主持创办教育研究所并主要从事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研究的情况。张改娜的《浅论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该文简要论述了傅葆琛社会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乡村教育的中心、弊端、使命以及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以上这些论文篇幅都较小,多是就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进行简要的介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而且对傅葆琛思想的介绍也只局限在乡村教育,主要是乡村教育的原因、方法、目的、使命、意义等方面,对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民众教育思想没有涉及,难以全面展现傅葆琛的教育思想。上述论文的参考文献多集中在张陈侠、傅启群主编的《傅葆琛教育论著选》一书,还有傅葆琛大量的原著没有发掘,因此论述较为单一浅显,缺乏深度性学术性。

三、研究傅葆琛乡村教育的学位论文

付卫华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研究》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起来,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一、绪论;二、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进行的乡村教育活动;三、从乡村教育的原因、途径与使命三个方面论述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四、从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评析;五、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付卫华的论文较为客观、全面地论述了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并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与现今我国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总结出其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是一个创新,并且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乡村平民教育、乡村民众教育,且在不同时期教育思想的内容也不一样,作者在这里直接笼统的冠以“乡村教育”,使得概念区分不清,而且参考史料较为单一。作者对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评价有一定的创见,但局限在具体的方面,缺乏宏观与整体的考虑。

四、涉及傅葆琛教育思想的著作

有关傅葆琛教育思想的研究在一些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和乡村建设运动的作品中也多有涉及。李帆主编的《民国思想文集・乡村建设派》把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归结为乡村建设派,辟专章介绍了傅葆琛关于农村社会的改造与民众教育的实验。吴星云著的《乡村建设思潮与民国社会改造》认为傅葆琛因参与“洋博士下乡”运动引来中外世人赞叹的目光,又以其十数年从事乡村建设的坚韧毅力,赢得了后世的尊敬。该书对傅葆琛的教育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天津出版社出版,宋恩荣主编的《晏阳初文集》第一卷和第二卷涉及傅葆琛留学期间从事华工教育的经历以及晏阳初对傅葆琛从事平教会工作的肯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双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纂的《双流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5辑和第13辑分别记载了傅葆琛先生在华阳县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和追忆了傅葆琛毕生教育经历。周慧梅著的《“新国民”的想象 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研究 》研究了傅葆琛的民众教育思想和活动。朱煜著的《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 以江苏为中心 1928-1937 》记叙了傅葆琛的民众教育思想以及普及民众识字教育的活动。以上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并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研究视角。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范文第4篇

(一)理论基础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最早来自于周公的“保民”,这些人本思想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所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即是:重民。毛泽东从这一思想出发,深刻的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因而要想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要发动人民大众。而鉴于旧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的国情,以及农民文化水平不高、阶级觉悟不高的现实,对农民进行革命教育也就显得迫在眉睫。

2.国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

农民问题和农民教育思想问题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相关的论述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有重大影响。1848年,马克思在总结欧洲革命的失败教训时讲,“无产阶级如果把农民从资产阶级的影响下争取过来,作为自己的同盟军,那么无产阶级革命就会获得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是要孤鸿哀鸣的”。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欧洲大陆,“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1]一个政党要夺取政权,“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力量。”[2]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说明在农民国度中,争取农民加入革命斗争的重要。此外,恩格斯、列林等对有相关问题的论述也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影响重大。

3.中国农民革命教育理论

早在五四运动前夕,就指出:“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不解放,就是我们全体的不解放;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全体的痛苦;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同一时期,恽代英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象应转向广大农民”思想,强调了教育农民、教育群众的重要性,他曾讲:“我们现在努力的对象,不单是智识阶级;光是智识阶级的觉醒,不会做出怎么了不得的成绩来的,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便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要向田间去,要向农民社会里去,要使一般农民觉醒。”

尽管上述人士与毛泽东大体处于同一时期,但他们的农民观和农民教育思想不可避免的对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积极影响。

(二)实践基础

1.毛泽东的农村生活经历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其幼年及青年时期又都是在农村度过,使得毛泽东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如,毛泽东在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后,说道“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他觉得这样是不平等的。毛泽东对农民的同情与体恤显然是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的起点。

2.毛泽东农民革命运动

1923年九月中旬成立了湖南第一个农会――岳北工农会,会员很快发展到上万人。农民革命的热情使毛泽东大为惊喜,他在同年参加中共三大时第一次将农民问题提出:“湖南工人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数量更少,可是漫山遍野都是农民。”因而他得出结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这使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进而毛泽东才进一步深入农村组织农民参与革命。也就是在亲身实践组织农民的过程中,毛泽东才发现了教育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实践中将农民教育思想一步一步改进,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毛泽东在农村的农民教育实践

在毛泽东“发动了一个把农村组织起来的运动”,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毛泽东、澎湃在广州连续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班;1927年,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课;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强调“要求取消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相继写成《新民主主义论》、《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论联合政府》等文章。

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农民文化素质水平较低,这影响了农民对时事政治的评判能力,由此带来政治觉悟不高,参加革命热情不高的诸多问题。毛泽东从这一现实出发,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4]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各个时期主要矛盾不同,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如,革命根据地时期,主要是对农民进行文化普及,培养农民干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来唤醒农民的政治觉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解决农民所关心的土地问题;抗日战争时期,通过舆论宣传文艺汇演等方式启迪农民群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形式的需要,对农民进行相应的政治引导,是农民成为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原因,也是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的保证。

(二)科技和文化教育

“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这不仅降低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同时也阻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和我国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为此,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如,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提出推行文化运动,举办小学、夜学、识字班等,这一贴合实际的措施取得了有效的成绩,并在以后的革命战争时期的全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因此毛泽东号召“每个乡苏维埃都要学习长冈乡的文化教育工作”。

(三)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主要是指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上的教育和指导,以通过科学的方法防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产量。旧中国社会生产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农业生产停留在牛耕水平,完全靠天吃饭,所生产的粮食常常难以维持全家温饱。为解决农民粮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毛泽东编写了一些教材供农民学习,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农物生长规律。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在陕甘宁边区成立自然科学研究会,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这不仅培养了懂得农业生产的骨干,还积累了发展农业生产的科技。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坚定地政治方向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总是围绕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任务来确定教育内容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在广大农村,不少农民群众的思想还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障碍。这些思想问题诸如:封建迷信思想重新抬头;农民文化娱乐方式单调,之风盛行;政治参与度不高,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等。因此,需要在广大农村,加强对农民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农民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树立劳动模范或先进典型,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扩大基层民主自治,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其思想政治素质及政治方向是否坚定影响中国社会未来走向。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起坚定的政治方向。

(二)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教育

毛泽东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用贴合农村实际的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他在《湖南农村运动调查报告》中就批评,“乡村小学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需要”。

改革开放后,各地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在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实事求是,调查好实际状况后再采取恰当的措施,以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地区落后,师资力量不足,都造成农村及农民教育困难。而学校教育是为农村扫除文盲半文盲,提高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落实农村的义务教育。其次,要最大限度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来发展社会教育如:函授、各种职业训练班,书籍、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这一方面为学校教育做了有益补充,为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经营管理技能提供了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教育的投资。

(三)加强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整体素质越高,新农村建设进程就会越快,反之,则越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之一即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首先需要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因此,注重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现代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应当着力构建结构合理,信息丰富,服务优质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让农民在做中学,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学习文化,提高技能。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范文第5篇

现代化不仅是生产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而道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个人行为,左右国家兴衰。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

因此,和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在各个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苏维埃政权必须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苏维埃文化。”[1](P21)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2](P25)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这一中心任务,必须进行抗战教育和为抗战服务。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解放全中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动员各级学校以及一切社组织,发挥教育上的有生力量,直接或间接地为解放战争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中心任务发生转移,不再是搞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而是要恢复和发展生产,因此,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然而在的晚年,由于对当时的形势作出“左”的估计和判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时代的主题由冷战变为和平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教育,因此,邓小平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针。邓小平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自觉,越加刻苦。”[3](P104)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必须是又红又专的人,而不是只红不专或只专不红的人。针对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和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1989年邓小平深刻而尖锐地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4](P290)邓小平的以上论述,纠正了“”中、“”把政治推向极端的错误倾向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间内社会上出现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潮。继承和发展了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光辉思想。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标准作为选拔接班人的首要标准。他指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且还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根本保证,并且把干部的品德如何作为提拔培养接班人的首要标准。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很多,但环境不同,任务不同,其内容也不尽相同。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应当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5](P706)1942年我党开展的整风运动,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仍非常强调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他要求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

其次,还非常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文化教育“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并且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备的公德。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在其著作《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点,新中国成立后,在1963年3月5日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第四,强调革命纪律教育。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后,与等领导同志亲自动手,向部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包括进行红军纪律教育。向工农革命军颁发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抗战时期,针对的分裂行为,提出:“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既使一般党员能遵守纪律,又使一般党员能监督党的领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纪律。”[5](P528)新中国成立后,多次阐述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指出: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这种民主与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首先,邓小平特别重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纪律教育,把理想和纪律作为人才素质的两个重要标准及“四有”新人的重要标准。由于邓小平所处时代与所处时生了变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文化的渗透和激荡,多种价值取向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要克服过去单一运行模式,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因此,邓小平在强调理想教育的同时,把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理想分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两个层次,使之符合我国的实际,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4](P190)

邓小平在强调理想教育的同时,把它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理想建立在踏实工作基础之上。邓小平指出:“青年应当有远大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而达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6](P8)

邓小平把理想和纪律结合起来论述纪律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我特别强调有理想、有纪律,就是这个道理。”[4](P111)邓小平认为,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个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对青年进行理想和纪律教育,使他们懂得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因为许多青年崇拜西方的所谓自由,但什么叫自由他们不懂。

其次,邓小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重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邓小平根据时代的特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科学概念,并且强调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必须要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严重缺点,主要是没有积极主动、理直气壮而又有说服力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对一些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严重错误思想没有进行有力的斗争。”[7](P364)1989年邓小平又指出: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

第三,邓小平非常重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并且赋予其时代的特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种种崇洋丧失民族自尊心的行为,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邓小平批评了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分离,宣扬抽象爱国论的错误观点。邓小平说: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高一些。邓小平在谈到爱国主义时,是把它和时代的特征联系在一起的。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个人利己主义思潮邓小平指出:“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6](P124)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尤为重要。

第四,非常强调民主和法制,但是他的晚年却没有坚持这一正确思想。邓小平总结了“”的教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重民主和法制教育。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P168)特别是在国门打开后,西方的民主思潮通过种种渠道流入中国,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清楚民主问题。”[3](P161)邓小平还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以及为什么中国不能搞多党制和直接选举等问题。邓小平认为民主是和法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3](P189)“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如何加强法制?邓小平认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8](P136)在邓小平倡导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法教育,从小学开始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从而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原则

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非常注重运用恰当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指出:“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9](P935)在看来,自律是良好道德形成的内在因素。

其次,民主、说服、疏导的方法。认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10](P332、337)

第三,实践锻炼的方法。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应当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的这一观点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都必须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去,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榜样的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榜样来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这是倡导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抗战时期写下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著作,号召人民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邓小平继承了的这些正确思想,并且有所发展。首先,邓小平强调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要耐心恳切地向群众解释清楚。”[6](P12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感情共振的基础,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更大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其次,尊重、理解和关心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鉴于“”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这种大批判的做法,不仅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反而带来负面影响,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邓小平在总结这一教训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尊重、理解和关心群众为前提条件。邓小平指出:“不仅要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6](P62)邓小平的这一观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求根据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规律、特点、学会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对于不同的观点甚至是不正确的倾向应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批判”。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强调榜样的力量。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更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无声”的威力。如果教育者言行不一,思想政治工作就会缺乏说服力。因此,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3](P301)邓小平在1978年6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政治干部更要强调以身作则,我们过去在战争年代就是这样。那时,你打仗不勇敢,怕死,你不同战士心连心,不联系实际,不联系群众,做政治工作就没有人听。政治干部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邓小平的讲话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与邓小平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等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同时中国在对外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出以德为首,“四有新人”的人才标准,赋予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收稿日期:2002-05-12

【参考文献】

[1]同志论教育工作[Z].

[2]选集(第1卷)[Z].

[3]邓小平文选(第2卷)[Z].

[4]邓小平文选(第3卷)[Z].

[5]选集(第2卷)[Z].

[6]邓小平同志论教育[Z].

[7]邓小平论文选(第2卷)[Z].

[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