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专题研究

教学专题研究

教学专题研究

教学专题研究范文第1篇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1.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素质诉求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小学教育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又是根据小学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及其对小学教师的要求确定的。因此,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改革方向。从2001年开始,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项改革的八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培养目标。其中谈到德育目标时强调热爱祖国,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国情,要有责任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主、自律,具有团结、合作与协调的能力等。谈到智育目标时强调培养学生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和读写算基本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基本劳动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这次课程改革以空前的力度和崭新的面貌令全社会关注。在课程目标上,它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课程结构上,要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在内容选择上,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在课程类型上,新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课程评价上,要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无疑,它对现行课程与教学体系将产生巨大冲击,对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设置小学教育本科课程时,必须充分了解新的小学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真正从课程设置中体现未来小学教师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

2.未来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直接依据未来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国外有人曾做过专门研究,认为未来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13种素质:(1)能够诊断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障碍;(2)可以诊断学生的心理问题;(3)擅长课程设计;(4)能够充当媒体资源的咨询顾问;(5)能够提供资讯、学习资源;(6)是团体工作的专家;(7)善于团体沟通;(8)能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独立学习;(9)必须是学生未来社会技能发展的辅导者;(10)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者;(11)必须是公共关系的专家;(12)必须是社会工作者;(13)必须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1]。而Wa-sylCajkler等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第一,他(她)应该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自己保持对工作、任务的压力而非勉强工作;师生之间互相帮助时双方都感到舒畅;师生争取与外界的人接触而不局限于与学校的人打交道;让学生知道教师本人也像他们一样有喜怒哀乐。第二,他(她)必须善于驾驭所教的班级。第三,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第四,善于组织课堂教学[2]。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多年来对小学教师的观察了解,我们认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种素质的养成。

其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根据小学教学的特点和时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应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不仅对某一学科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能胜任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不仅具有琴棋书画的基本技能,而且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独立开展课件制作,能指导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师更容易迎合小学生的心理,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

其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善于改革的教育创新能力。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教育创新精神和善于改革的创新能力,要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又不盲目照办他人之经验,学会把他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移植”到自己的“土壤”中,重新栽培,创造出最适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应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教育创新精神,打造教育创新能力。

其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与中师、大专学历层次的小学教师相比,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通过四年大学教育,大学生具备了浓厚的科研意识,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熟悉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成为知能并举、教研兼长的研究型教师。

二、教、研、训、习一体化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构想

自从20世纪60年代斯滕豪斯提出“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这个命题以来,经过近50年的探讨,有关教师应有的素质结构,已经形成多种有代表性的范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合理的知能结构,而且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的反思意识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纷纷进行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并概括出多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譬如,3+1、2+2、3+2、4+1、4+2等模式。“3+1”或“2+2”主要在本科阶段做文章,是指学生入学后到各专业院系接受2年或3年的普通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然后到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接受1年或2年的教育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3+2”是指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招收其他学科专业专科毕业的学生或在职教师,为其提供2年的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毕业时可获得教育学士学位。

“4+1”或“4+2”模式是指教育学院招收本科毕业并具有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或往届毕业生,为其提供1年或2年的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可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这些实践层面的探索与改革经验,为我们构建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就本科阶段的“3+1”或“2+2”模式而言,优势在于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3+1”模式中的“1”去掉撰写毕业论文和实习时间,大约也就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学习教育类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并未得到实质性强化。“2+2”模式则明显削弱了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难以培养学生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为了培养知能并举、教研兼长的研究型小学教师,我们提出“教、研、训、习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想。其中,“教”指向于理论知识的获取,“研”指向于研究能力的培养,“训”指向于教育理念的生成,“习”指向于实践能力的习得。四者各有特定的目标定位和教育活动载体,又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四维一体指向教师教育最终要达成的目标。系统论是构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强调系统各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与整合。教、研、训、习活动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体系中也普遍存在,但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或对某种活动形式的关注度不够,或对某种活动的功能定向有失偏颇,缺乏一种整体观照的视野。提出教、研、训、习一体化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就是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用“一体化”有机整合的理念,把几种活动形式及其功能与培养目标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赋予这些活动新的内涵,并以课程与学分的形式规范下来,追求教育要素组合的最优化和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三、构建与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知能并举、教研兼长的研究型小学教师,将“教、研、训、习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到实处,必须对课程结构进行深入研讨和优化调整。这种新的课程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模块的课程。

1.基础知识类课程

基础知识类课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目的是为师范生从事教育工作构建一个宽厚的知识基础。通识教育课程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的能力,并以此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理智的和谐发展。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背景,借鉴中外优秀文化遗产,不断汲取人类创造的新成果,形成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具体举措有:以人文课程为主干,把“文化遗产”等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支柱;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融合;把各学科高品位、深层次的学术报告和系列讲座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指教育理论课程。首先,强化教育理论教学是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将来面对的主要是正处于个性发展关键期的小学儿童,这就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工作不一定需要过深的文科或理工科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大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应放在了解人的心理,熟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上。其次,强化教育理论有利于促进学生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提高职业适应性。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由于专业特点的不显著,对职业适应性的要求更为突出。而建立在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迁移必然更容易,能够切实提供专业发展的后劲,有效提高其职业适应性。

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最好四年不断线,纵贯全程,不断强化学生的教育理念,夯实学生的教育理论基础。专业课程是体现专业方向的学科课程。那么,怎样打造学生的专业优势呢?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第一,课程教学计划实行学程分段、方向分流模式。在二、三年级或三、四年级让学生分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方向的专业课程。每个专业方向设置10门左右的主干课程,用600至700学时修完。如语文方向开设汉语通论、中外文学作品选、写作、逻辑、美学、文学概论、中外文化简史、人类与社会、儿童文学名著选读、文献检索与利用等。第二,实行主副修制。课程教学计划立足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副修制形成。两种方案都需要借助有关学科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需要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2.研究能力类课程这类课程包括研究方法、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等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研究规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教学研究能力。(1)建立科研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

“导学”关系。这种培养方式便于导师确切了解学生的研究兴趣、思维特点以及研究能力训练的进程,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2)实行课题立项制度。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3)强化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期间,从选题到搜集资料,直至论文撰写、修改和定稿,指导教师要层层把关,加强论文指导力度。此外,还应对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实行奖励制度,对论文完成出色的给予奖励,对写作态度不认真、弄虚作假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的取消毕业资格。

3.理念引领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展开,具体形式包括中小学名师讲坛、教育专家报告以及本校教师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沙龙等活动,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此,应大力倡导学术自由,努力营造异质、多元、开放的学术环境。这种异质、多元、开放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大学成为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集散地,使不同文化在这里发生冲突与融合,使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这里得到互补和改造,不同的创新思想得到凸现与升华,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这里得到综合与创新,因而使得大批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在这里得到熏陶、培养和提高并脱颖而出。

4.实践能力类课程

实践类课程包括演习、实习、见习、研习等活动形式,此类课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落实。

首先,开设微型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演习锻炼。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可按三条线设计:(1)“三字一话”训练课程,主要包括教师口语、说课、书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2)艺术修养课程,如音乐、舞蹈、美术、艺术体操、乐器弹奏、中外音乐作品欣赏等;(3)小学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包括剪纸、篆刻、集邮、武术、泥塑、摄影、游戏、、插花艺术、模型制作等。

教学专题研究范文第2篇

一专题式教学的学科依据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专业核心课,其专题设计和方法应用必然要体现二级学科的学术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进程、成果、趋势为研究对象,努力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推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的学科,主要研究以下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的研究;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研究;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研究;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献研究;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这些研究问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点,为学生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野打下基础。专题式教学既能对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研究问题,又能满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也适应研究生的接受能力,完全符合研究生教学规律。采用专题式教学可以在兼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讲清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及时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使教师能够灵活地根据社会实际和学生特点组织教学,可以更加深入地讲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满足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学术研究的需要。

专题式教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中的应用既是学科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客观需要。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的教学只有真正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研究生思想的实际,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才能使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产生认同,引起共鸣和思考,着手进一步的研究。当前,摒弃“左”和右错误思潮的干扰,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研究生经常讨论倍感困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代大多数研究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并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认同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的情况比本科生更复杂,他们更希望获得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和理论解释。特别是硕士生就业率连续几年低于本科生,就业压力很大,因此也比较自觉将自己的出路与国家前途“挂钩”。可以说,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加上他们几乎都是跨专业考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扎实,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中采用专题式教学,把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讲深讲透,使学生产生根据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求解中国问题的渴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在意识形态领域辨析是非曲折的能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在深入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确立研究选题,提升研究水平。

二专题式教学的专题设计

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的体系内容和教学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题,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在保证政治性、理论性和学术性的前提下,根据专题教学内容设计原则与步骤,对讲授内容进行取舍,抓住基本原理、抓住现实问题,整合相关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为主线,以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设计了6个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专题,其内容体系、教学结构和学时安排如下: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该专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现实针对性以及这个命题本身提法的变化演进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后续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约4个学时。

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该专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认识和当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的解读,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讲授内容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解读、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约4个学时。

第三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该专题通过讲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使学生明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陈独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约12个学时。

第四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结合参观中国派历史陈列馆,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和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路径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形成中国气派、以实践为基础,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约8个学时。

第五专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型案例。该专题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在苏联、朝鲜、越南、古巴的实现情况,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科学内涵,总结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发展的经验教训。讲述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和苏联化、马克思主义朝鲜化、马克思主义越南化、马克思主义古巴化、当前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发展态势。约4个学时。

第六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任务。通过讲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背景下、在长期执政背景下,在社会思潮风云激荡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问题及实现途径,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新走向。约4个学时。

这6个专题,既顾及了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突出紧密联系现实问题的针对性,既有历史的角度,又有国际的视野。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发展,新理论、新著作不断涌现,为了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每年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同学们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中最前沿的理论都能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三专题式教学的方法应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只有36学时,学时少、内容多,开展专题教学,必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教师精讲、师生研讨、课外实践、文献扩展、综合考核等方法。

1教师精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的过程,又是一个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内容极其丰富。由于教学内容集中于6个专题,教师能够较清楚地把握重点、难点,在讲授时,能旁征博引,分析深入,学生也认为6个专题结构清晰,内容紧凑,便于理解和掌握。在6个专题的具体讲授过程中,教师不涉及细枝末节的东西,抓住重点、难点,讲精讲透内容。比如第六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任务,教师围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任务的路径选择,突出讲授了从现实要求出发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适时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增添现代内容、促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向实践转换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使学生明确方法论在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要靠教师的深讲去挖掘,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在分析实践素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理论、运用理论。

2师生研讨

我们设计了三种发言讨论的形式。一是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选择一个代表发言。在讲第三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时,要学生讨论“从晚年的错误谈谈为什么我们没有在1956-1976年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学生就近组成小组进行讨论,代表发言的内容是总结小组讨论的情况。二是主题发言。每个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问题,查资料、做PPT,再在课堂上发言。学生在准备讲、陈独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时,查阅了大量资料,精心制作PPT,熟悉内容。学生讲完后,大家要进行评议,并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这个过程能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三是自由讨论发言。由学生和老师提出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地展开讨论、争论。在讲完第一专题后,有学生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对我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何指导”,师生就此展开讨论,有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能使我们正确认识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能够理性对待,在思想上不偏执,不消极,生活乐观,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老师则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蕴含的方法论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指导意义。通过这样的讨论、发言,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中深化了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也锻炼了动口能力。

3课外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是一门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通过带学生参观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工厂、农村、城市中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历程以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结合第四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学习,我们带学生参观了中国派历史陈列馆。陈列馆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派合作的历史,对八个派作了详尽的介绍,文物丰富,图片资料详实,又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流连忘返。学生还同时参观了重庆谈判的桂园遗址和抗战时期的住地周公馆。学生感觉收获最大的是对八个派的了解,在课堂上学生的主题发言中,他们使用参观时拍的照片等资料,介绍了多党合作的情况,从多党合作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谈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认识。由于有参观的感性认识,这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的认识比之单纯在课堂上的学习会更加深刻。

4文献扩展

文献包括经典文献和知名学者的文章。在讲课时,我们结合教学内容,提前给学生复印一些相关的经典文献和知名学者的文章,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阅读,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后,请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回答。读文献既能使学生了解理论提出的背景,领袖的理论风格,还能使学生了解当前最新的学术观点。学习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我们给学生复印了的《论新阶段》和鲁振祥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在讲课程中,师生就两篇文献涉及的问题进行对话讨论。这两篇文献使讲课内容得到扩展,学生对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历史命运有了全面的理解。学习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给学生复印了刘少奇的《关于修改的报告》节选和李君如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篇文献能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了解。文献扩展阅读,既能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本和学术论文的兴趣,又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教学手段。

5综合考核

开展专题教学,在考核方式和考试手段上还必须灵活化。我们在学生成绩考核上实行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开卷考试占6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扣分制)、课堂学习(10分)、主题发言(20分)、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自由讨论发言(10分)组成。平时成绩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讨论的情况。特别是主题发言,主要根据选题、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总结、发言过程中表达是否逻辑清楚、PPT效果、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评分。此外,期末考试出等量等值的两套试卷、由学科秘书选择一套考试。试卷由主观性试题构成,以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够重视每节课的学习,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健.专题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

教学专题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专题教学;融合

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约束规则就是道德与法律,作为两个基本的社会规范,二者相互支撑与依存,共同制约并引导人民日常行为规范,调节着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着良好的社会秩序。然而作为两种社会约束机制,道德与法律各有所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道德是一种软约束,它主要通过人们内在的良心、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活动。它依靠的往往是自律,没有一个客观的制度标准。当社会秩序不太稳定,人们道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它就无力限制和约束人的行为。而法律则是硬约束,它由统治阶级设置的警察、监狱等机构强制执行,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它明文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因此它的作用相对固定,能够有效引导人的行为活动,也能严厉惩治违法犯罪行为,这一点恰恰可以弥补道德约束力的不足。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现实社会错综复杂,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却未必违法,法律对其无计可施。因此法律和道德必须发挥各自所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时期是人生中道德与法律意识形成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在大学时期,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将这两种教育有机结合,统一协调,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与价值,让他们形成和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治精神,总是试图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割裂开来,或者认为道德教育比法制教育更为重要,后者从属于前者,在处理二者关系上存在偏见。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第一位的,要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都看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二者都要达到共同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只有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加上法律知识的传授,它要求实现教育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的变革。这种融合既能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又能提升其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均衡发展。大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因此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道德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通过法制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将来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打下基础。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途径———专题教学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已经探索出各种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基础”课中也一定程度上运用了专题教学法,形成了很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成果。专题式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打破了常规教学中教师按照章节顺序讲授教材内容的传统,更加突出精讲和深讲,注重对某种理论或问题的系统讲述。专题式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教学模式,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十分零散,对于同一知识点而言,其道德内涵与法律要求可能分属于教材不同的章节,比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保护法”二者内容相关,却分属于教材不同的章节,教材中和“大学生与诚信”相关的知识点出现多次,涉及内容既有道德要求,也包含一些法律规范。运用专题式教学,就可以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将这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它不仅能针对同一问题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自然地融合起来,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点,使教学主题更加明确,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对专题式教学的受众大学生而言,能培养其多元化的思维方法,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基础”课所涉及的爱国主义、职业、婚姻家庭、公共生活等专题,既非单纯的道德问题,也不是纯粹的法律问题,必须从道德和法律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专题式教学将法制教育自然融入道德教育中,可以逐步改变过去一味重视道德教化,忽视法律思维的教学模式,实现道德与法律并重,引导学生改变思维习惯,拓宽个人视野,理性分析当前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生活中碰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在探索专题式教学的具体分工和教学组合中,不同的学术背景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专题,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来重新整合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基础”课的教学深度很大程度上得以扩展,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也更加深入,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可见专题式教学很好地适应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需要,避免了将“基础”课程简单地处理成伦理学课程加法学课程的“拼盘”式教学组合的弊端,也避免了现实中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脱节的现象。专题式教学切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许多特点,必然成为当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趋势。

三、专题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师资的问题。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当前的“基础”老师有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也有毕业于法律专业的,按照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应付下来没有问题,但开展专题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课程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和法律知识都要熟练掌握,还要洞悉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实现跨越不同章节的组织演绎,并达到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有效整合。因此教师要突破过去单一化教学模式的限制,改变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而不是简单地拼接教学内容,真正使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实现互动与融合。因此高水平的师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可以鼓励教师去参加与课程相关的备课会、交流会,进行相关业务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融合更有实效。第二,教学内容的问题。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融合,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展开,在道德教育中可以渗透法制元素,同时在法制教育中又能体现道德精神。但是开展专题式教学,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互动与融合,并不意味着道德和法律没有差异,甚至在教学中可以将二者混为一团,而是应该在不同的专题中各有侧重,实现并重与侧重的统一。同时,要科学地确定教学专题,一定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思维习惯、情感诉求以及当前社会的道德与法律大环境,确定教学专题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既关乎道德准则,也与法律规范相联系,更与大学生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什么、学会什么,重点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专题教学讲清道理与法理,解疑答惑,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积极指导作用,真正使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渗透到“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第三,教学管理的问题。专题式教学围绕专门的问题展开,打破了教材中章节的限制,而教学中有固定设置的教学周历,按教材先后顺序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专题式教学过程中会穿插一些案例、讨论、讲座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管理上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探索专题式教学模式,有必要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授课教师和相关人员要不断完善教学过程的考核与管理制度,合理设置课程考核细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课堂出勤、专题讨论、师生互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多方面环节的有机结合,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从课堂之内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另外,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课程的考核和评价也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灵活处理教学计划、教学课时和专题教学可能出现的各种冲突,在教学班级设置、教学资源利用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胆创新,为其教学改革提供足够的空间,有效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M].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教学专题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 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面对

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改革与深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职业,在教师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地位。它是形成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师专业情意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专业化的必要阶段,对于合格教师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 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出台,《意见》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

二、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在国外,实践教学一直是备受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康奈利和柯兰蒂宁致力于探究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专业知识场景和教师专业身份之间的关系,主要成果《教师专业知识场景》一书从多个层次探讨教师专业生活,探究了教师知识的领域以及如何应用到教师的生活之中。

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在题为《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的报告中提出,为教师职业做准备的最好环境,是一所联系大学和中小学的临床实践学校。同年霍姆斯小组发表了题为《明日之教师》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专业发展学校中实习教师、大学教研人员和中小学教师应当建立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水平。在霍姆斯小组看来专业发展学校是“为初学者的专业训练,有经验者的继续发展,以及教学研究和发展”所能考虑的最佳的学校形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荷兰莱顿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贝加德、威鲁普和梅叶等学者,开始把研究视野扩展到具体的学科教学(阅读理解教学和科学教育等)、教师评价、新手教师和富有经验的教师的比较以及专业身份等方面的研究。在《师范生吸收指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及其与自我信念的比较》一文中指出,师范生获取各种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自我信念、指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理论,作者调查了荷兰教师培训机构的 35 位师范生及其他们的指导教师,报告显示,总体而言,师范生能够部分吸收指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结论是:技术的应用对于师范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三、访谈法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围绕研究的问题,与多名在职小学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小教专业实践教学的看法,了解淄博师专小教专业毕业生成为小学教师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访谈主要是与问卷调查相结合,进一步深入了解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对策。

四、基本概念界定

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育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于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独立的教师教育专业。通过本专业的培养,让学生树立小学教育工作情感,系统掌握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小学教育工作技能和小学教育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科研工作,成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小学师资人才。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内涵,首先,小教专业是一个独立的专业,与其他任何专业一样有学术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其次,是一个教育类专业,服务于教育工作领域,培养师资人才,即教师教育专业;其三,小教专业最基本的要素是“小学”,是服务小学教育和小学生,以培养小学教育工作专业人才为特色。“大学层次的专业学历水平”、“教师教育”和“服务于小学教育和小学生”构成了小教专业的基本内涵。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则包含了各种职业技能训练课、教育实习见习、微格教学、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

教学专题研究范文第5篇

一、实施专题教学的意义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普遍存在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突出性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就业指导教师素质不能满足学生要求外,教师为完成教学工作量,一人讲完全部课程和担任多个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的质量,把就业指导课上成精品课,上成不浪费学生时间的课程。南阳理工学院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就业指导课程专题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实施大班授课、小班辅导,课外实训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既发挥专题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又认清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实施专题教学的内容和做法

1.全程化安排学生每个学年的教学专题

为了真正做到就业教育的全程化,不留空白,南阳理工学院依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学基本要求(教高厅2007)》7号要求,结合当前大学生有业不就、职业素质低下、就业期望值过高等现实情况,分学年、分学期设置专题教学模块。具体设置情况如下:第一学年,以树立职业意识、进行职业规划设计为主题,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在上学期,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设置专业与职业发展、职业与人生两个专题;在下学期,主要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设置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的设计与实施两个专题。第二学年,开展职业岗位认知和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具体设置团队合作能力、领导与组织能力、责任意识、开拓创新能力等四个训练项目和从业方向的职业素质要求、职业目标的调整与完善等两个专题。第三学年,以积累职业经验、培养工作技能为主题,设置职场礼仪、时间管理两个训练项目,并开设专题“预就业的准备与实施”。第四学年,以职业获取技能培养为主题,指导学生求职过程和职业适应,设置求职材料准备、求职技能等两个专题。

2.优化配置职业发展教育教学师资队伍

职业发展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勾画学生职业蓝图,共同实现学生职业理想,共同推动学校就业工作良性发展。为此,在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南阳理工学院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六支职业发展教育教学队伍。

(1)专职教师队伍

专职教师队伍由学校就业教育研究室的专职教师构成,实行坐班制度。其工作职责为:第一,开展职业发展研究。专职教师在深入企业、就业市场等进行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始终走在职业信息的最前沿。第二,组织实施专题教学活动。专职教师承担职业发展教育部分课程的教学,以专题形式组织教学,确保高质量教学。第三,开展职业发展咨询工作。在各学院设立大学生职业发展咨询室,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个性化问题,采用一对一的形式,给予个别指导。第四,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职业素质训练纳入学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强化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可操作性。第五,负责对另外五支队伍的业务培训指导。第六,组织各个教学队伍教学内容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2)专业课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由各学院选聘的专业水平高的“双师型”专业课教师组成。该队伍的组建由教务处牵头,由就业教育研究室、各学院组建,每个专业选取1人。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根据本专业及相应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每学期为本专业学生进行1次“专业与职业发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制订专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指导学生为就业做好专业技能的准备。

(3)学生工作队伍

学生工作队伍由各教学院学生工作人员组成。该队伍的组建由学生处牵头,就业教育研究室和各学院负责组建,每个学院选聘1~2名学生工作人员。学生工作队伍参与就业指导课的专题讲座,参与大学生全程化的职业规划管理,组织学生职业实践团队活动。

(4)思想政治等其他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队伍由我校具有教师资格的有意愿的教师组成。他们与专职教师组成专题教学团队,从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学活动。

(5)学生组织队伍

学生组织队伍由我校在校生组成。校、院两级学生会设立大学生职业发展部,班级设立职业发展委员,建立学生职业发展档案,组织学生职业实践社团开展活动,对学生职业规划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6)企业家导师队伍

企业家队伍由成功校友、南阳地区有意愿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等组成。该队伍由就业教育研究室、各学院共同组建。

企业家队伍进行“职业认知”专题讲座,根据企业用人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交流指导,传递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新动态。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采取课堂讨论、播放视频、远程在线、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要认真研究专题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实践指导方式,形成科学、实用的专题教学预案。经过说课、试讲等教学组织环节,以负责专题为对象,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教学。教学内容要以学生科学设计职业规划、提升职业素质、积累职业经验、做好就业准备为主线,引导每个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努力进行专业学习和职业实践活动。

四、实施专题教学的优势和弊端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实施专题教学,首先减少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其次,可以结合各个教师的专业基础和特长,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再次,专题化教学模式将一门课的课程建设分解、分块,由不同教师分别承担,因此,每位教师都竭尽所能,用尽心思进行课程设计,力求使每一节课都尽善尽美,真正实现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刚性规定教学内容、弹性展示教师个性等建设理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最终实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当然,实施专题化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分模块、分教师承担教学工作,造成每个教师接触学生的时间缩短,使学生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情感交流减少,使就业指导教师在课余时间对学生提供的帮助减少,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养成的针对性辅导,这也与教师的职责要求不太符合,久而久之也会使教师知识面狭窄和信息量减少,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