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渊源 局限性 研究展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 and 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 hierarchy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 Leonard 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 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 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 “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性行为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范文第2篇

20世纪90年代以后,掀起了一场核心竞争力热潮,研究者及有关报道层出不穷。

核心竞争力理论专家、美国学者哈默尔认为,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正是企业的专有知识使核心能力表现得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认为,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关键领域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而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

尽管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论述不完全一致,以下几点则是共同的:首先,强调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生存和中的绝对重要性;其次,强调核心竞争力的惟一性和不可模仿性;第三,主张将公司的重要资源和优势资源用于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他们描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第五,他们认为核心能力的构建只能存在于企业内部,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

现实及理论缺陷

从现实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有其自身致命的缺陷:

首先,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其次,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例如:湖南湘绣集团、景德镇瓷器公司等,却依然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

面对现状,合理的解释是:核心竞争力理论也不是万能的。

的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我们周围的环境又发生了深刻、革命性的变化。第一,知识的来临,使得能力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第二,21世纪是强调速度的世纪。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精髓则是“以不变应万变”,只注重自身核心能力的增强,这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封闭观念,显然也难以适应变化如此迅速的世界了。第三,共生、多赢的经营战略思想,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核心竞争力理论“唯我独尊”的“霸道”思想与21世纪的新思潮显得格格不入。

随着经济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理论缺陷也逐渐浮出了水面:

1.过分强调核心竞争力而容易导致企业对其非核心能力培养的忽视。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企业无小事。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企业就是一个向顾客传递价值的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配套,整个系统的总绩效都将等于零。“蝴蝶效应”就很好地说明了企业之间是相互密切关联的整体。该理论认为,在马来西亚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可能引发加利福尼亚的飓风。在如此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很难区分“核心”与“非核心”。如果我们过分地强调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在客观上,就会起到对企业其它能力的贬低作用,这对一个企业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不利的,而这样发展起来的企业,也将是一个畸形的企业。人为地将企业能力分为“核心能力”和“非核心能力”是有害的,它不利于企业整体的协调发展。

2.核心竞争力理论没有将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消费者需求结合起来。

核心竞争力理论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看作企业内部的事情,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市场在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而没有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尤其是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造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脱节。柯达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照像器材和胶片的生产研发方面,但是,柯达公司敏锐地注意到了摄像技术的发展和摄像器材的普及将会使柯达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变得一文不值。因此,柯达公司已经开始放弃原有的核心能力,而将目光投向摄像技术和摄像器材的开发研究上。很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可谓没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脱离了市场的需求,脱离了消费者的认同,再好再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强调核心竞争力将导致企业出现“过剩的竞争优势”。

我们知道,企业的任何一项能力的开发,都应该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如果我们在市场竞争中,过分强调核心竞争力的惟一性和不可模仿性,我们就有可能陷入追求绝对竞争优势的泥潭,即:不计成本,不计实际效果的强化自身竞争优势,这将给企业带来灾难。

首先,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竞争的烈度也是一定的,超过这一限度的“竞争优势”将成为“过剩的竞争优势”;其次,企业在追求“惟一性”和“不可模仿”性的同时,又会减轻企业不断改进和强化优势的积极性。这是因为,一旦企业自身认为其优势是对手难以模仿的,即他自认为本企业已进入“优势垄断”阶段,就会导致企业不断改进其优势地位的积极性降低。

4.核心竞争力理论过于宽泛,以致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无所适从。

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似乎企业的所有资源,经营的所有方面都能够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到底企业该选择哪一个方面去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呢?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回答。从整体上来说,核心竞争力本意强调的是集中优势资源于一点,构筑企业竞争优势与其理论过分宽泛以致模糊之间,形成了一对难以解开的结。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改进

一种“相对竞争力”

理论的基本模型

虽然核心竞争力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积极作用并不能低估。为此,我们提出补充和完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另一个理论模式,即:构筑以需求链为基础和以相对竞争力为导向的竞争优势模型,来充实和完善核心竞争力理论。

1.需求链和相对竞争力的含义。

(1)需求链。需求链是相对于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的价值链而对应提出来的。波特认为,价值链的内涵就是把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并指出,每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九种基本活动类别构成的,具体是指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五种基本活动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四种辅助活动。

需求链是站在顾客的角度,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需求链的基本要素包括六个方面:考察顾客需求、自身的能力、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最高效廉价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回收反馈信息。

需求链也是一个开环性系统,这一点与供应链的开环性相同,只是,需求链是通过“拉动式”来寻求竞争优势,而供应链是通过“推动式”来寻求竞争优势。

(2)相对竞争力。相对竞争力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和“绝对竞争力”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所谓相对竞争力,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具有超过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竞争优势。这个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相对竞争力的着眼点是竞争对手,立足点是顾客需求和市场情况,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第二,相对竞争力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相对竞争力更加重视考察成本。“核心竞争力”和“绝对竞争力”将眼睛只盯着自己,而不注视环境,不考察成本,有时企业的竞争力已处于使利润负增长的阶段,却还在沾沾自喜。

2.相对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框架。

这一基本的分析框架,是从顾客需求入手,通过对需求链的分析,找出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来源,然后通过对自身及竞争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价和成本的考察,比较得出企业最佳的相对竞争力位置,以便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

3.构筑相对竞争力之对策选择。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

(1)从追求局部优势,转移到追求企业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来。

(2)从追求绝对竞争优势,移到追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上来。“我只要比对手多学一点,我就能成功。”

(3)从关注企业自身,转移到关注竞争对手和关注顾客上来。跳出“庐山”看“庐山”,更好地和完善自身。

(4)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核心竞争力。

相对竞争力理论的

实例与现实意义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增强 核心竞争力

我国入世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培育和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即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而如果公司没有取得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被拒之门外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而是会失去一系列市场和商机。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 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 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一文,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在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企业能够拥有,而竞争对手却没有的能体现效率的战略、资源、能力、优势等基础上持续学习创新并能比对手更快速赢得顾客的竞争优势。本文将着重讨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以及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有利于辨识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奠定基础。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看来,核心竞争力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能为企业提供进入不同市场的潜力;其次,核心能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最后,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复制的。

我认为除了以上主要特征以外,核心竞争力还具有一些其它特征: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而不是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某个行业领域;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过去的成长历程中积累而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可获得的;它是企业各部门人员不断学习、获得知识、共享知识和运用知识而形成的整合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为什么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容易被其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的原因。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支持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核心竞争力不是资产,它不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不是局限于个别产品,而是可以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大门的能力;不是已经普及的能力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在某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到后阶段可能成为一般能力;不容易为某个人或某个小组完全掌握。另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等因素高度融合的,它不仅由技术因素决定,而且与企业组织结构产生的系统效应相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种资源的载体通常体现为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同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超越于员工个人的能力而存在。由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在它形成的过程中企业主体的内质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与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不同,核心竞争能力难以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与竞争对手之间形成质的差别。

二、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于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触知的、暗含的企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集合,因此,要真正做到理性的开发与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注意到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构造关系。这里本人将讨论一下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资源的独具性

对企业而言,若要生存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竞争力只存在程度的差别,而不存在有无的问题。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续和发展所应具备的一般性功能,是企业的比较优势。企业的资源、知识和技术,例如营销竞争能力、经营管理的竞争能力等,只要具有一定优势都可以形成竞争力。这些是依托企业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而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核心竞争力则是核心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资源的独具性,没有独具性就没有区别于他人的优势可言。所以,独具性对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仅有独具性也是不够的,或仅有独具性并不一定能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还要保持你这种独具性的持续优势,如果独具性能够与持续性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独具性才是核心竞争力的真谛所在。

第二,必须进行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有效的,如果仅仅是大量的资源堆砌在一起,而不是有效整合起来,那只是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没有资源的合理组织与协调,无论企业的先天条件多么好,其优势都难以真正发挥,更难以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一句空话。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更优越的资源和有效组合,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等,当然还包括企业文化资源。

第三,增强企业能力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2—0038—04

前 言

1990年以前,学术界在考虑如何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时,经常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进行思考。为此,许多组织寻求将自己的某些技术、生产能力外包,交予其他组织完成。然而,1990年哈默(Gary Hame1)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发现,那些长期在飘忽不定的目标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的组织,培育其竞争力的途径却具有独到之处,从而提出了竞争力和理论和培育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少数几项最基本能力的组合。因此,培育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就必须以增强和组织这些最基本的核心能力为中心展开。为此,组织应从解放思想观念、推进低成本战略、构建先进管理制度、推进应用与共享等方面探求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在哈默和普拉哈拉德理论指导下,2001年,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教授在他发表的《电大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任务》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要从培育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推动开放大学教学资源建设;[1]2011年云南电大教授唐伟在他的《论开放大学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以“开放大学”名义探讨了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 径。[2]十多年来,国内研究者们对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主要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理念说(包括定位说和品牌说)、政策法规说、硬件说、文化说等四种。其中,理念说认为开放大学应从扩大“开放度、灵活性”、“以学生为中心”、将开放大学的“特色”、“质量”打造成“品牌”等方面培育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政策法规说认为开放大学应从积极争取政府制定“支撑电大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争取政府建立“学分银行和终身教育立交桥”等方面培育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硬件说认为开放大学应从“师资”、“质量保证体系”、“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系统办学”、“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培育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文化说认为文化才是左右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开放大学应采取培育、增强文化或者将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的措施培育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这些观点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开放大学提升综合实力、长期保持现代远程教育市场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然而,这些培育对策的理论研究有的相互印证、互为补充,有的却南辕北辙,相去甚远,造成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虽多,但可操作性不强、实际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同时也说明研究者们提出的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这些缺陷对开放大学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在现代远程教育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优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当前国内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的理论研究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

一、不重视从核心竞争力

理论的角度创新观念

按照核心竞争力理论,组织如果非常依赖创新观念来解决核心竞争力将难以准确识别和排除其成长阻碍因素的问题。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亦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核心竞争力理论极为关注培育竞争力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竞争力,然而目前培育对策理论的研究却比较关注一般的竞争力。例如,有的研究将开放大学竞争队伍建设的最低要求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认为开放大学应“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层次较高、素质较好、相对稳定、基本适应开放教育办学的教师队伍”;[3]开放大学应通过“用不同于精英教育的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转换教学模式、加强对教学活动的监控”,以及通过“把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放在省、市级电大上;对于条件较好、办学水平尚可的县级电大,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等措施完善质量保证体系;[4]“电大一方面要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建设上继续加大力度,另一方面要紧跟技术标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加紧建设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标准和体系,以保障参与各类教育竞争与合作的能力”,[5]等等。虽然这些措施对开放大学也极为重要,如果没有这些要素,开放大学将失去了继续留在现代远程教育竞争队伍中的资格。显然,通过这些措施也会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他们却是培育开放大学一般竞争力的对策,而不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再如,有的研究将政策法规作为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认为“完善支撑电大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可以打造电大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开放大学应通过推动国家对电大教育的立法工作,将各项政策优势制度化和法制化,从而完善支撑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政策法规,为电大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证。”[6]虽然,政策法规能使开放大学获得了某种竞争力,甚至获得了核心竞争力,例如在传输技术不先进的时代,只要掌握了电视、广播、卫星等传输渠道和传输技能,建立起了延伸到全国城乡的办学系统,就意味着开放大学成功培育了核心竞争力。然而,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里,开放大学所拥有的政策法规也必将同时适用于竞争对手,如此争取到的政策法规就只能对一般竞争力产生作用。因此,开放大学固然应该争取好的政策和法规,但却不能将其作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是,核心竞争力理论极为关注排除核心竞争力成长的阻碍因素,然而目前的培育对策理论研究基本上还没有关注排除核心竞争力成长的阻碍因素的对策理论。因此,即便有身居开放大学重要领导职务的研究者认识到了某些对策措施对开放大学培育核心竞争力极为重要,但由于阻碍因素并未被排除,致使这些对策理论在实践中很难推行。例如,2001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严冰就将“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开放大学课程教学资源这种核心产品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7]2005年江西电大副校长杨廷干也认识到“构建强大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对开放大学的重要性。[8]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对策措施仍在艰难推进中。

二、不重视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

角度理解低成本战略

很多研究虽然认识到了低成本战略对开放大学的重要性,但却未重视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角度理解低成本战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应采用低成本战略获取核心要素构建核心竞争力,然而目前的培育对策理论研究却多从开放大学功能能否正常运行的角度考虑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很少从低成本战略获取核心要素构建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考虑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例如,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建设专兼职结合优秀的远程教育队伍”的培育对策理论。[9]如果仅从功能上考虑,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优秀的远程教育队伍,开放大学的确能够正常运行,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开放大学放任别人掌握构建课程教学资源核心产品的建设,其长期发展的基础很可能就建立在了流沙上。在全国高等教育师资匮乏的年代,开放大学充分利用普通高校,以及其他行业的名家、名师为其创造课程教学资源这种核心产品,在当时是一项非常英明的低成本战略。而且,在普通高校并未参与远程教育教育市场竞争的时候,这一低成本战略采用放弃构建开放大学学科资源做法,并不会对开放大学的竞争力造成消极影响。然而,当前开放大学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部分实力雄厚的普通高校已经进入现代远程教育市场,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其次,高等教育的师资以及其他教育资源已不再奇缺;其三,补偿教育已基本结束。因此,按照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要求,开放大学低成本战略的目标就应该转为获取构建课程教学资源这种核心产品的建设,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重要的要素,在此基础上开放大学才能最终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核心竞争力难以被复制,然而目前的培育对策理论研究大多过高估计开放大学低成本战略培育出来的核心竞争力的难以被复制的属性、忽视竞争对手低成本战略培育其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措施对开放大学竞争力的危害。例如,有的研究认为“如果其他竞争对手也想跟着电大来分级办学、分层管理、整体运作,要么是办学成本太高,要么是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10]然而,开放大学系统建设中包含的核心竞争力并非不能被其他竞争对手低成本复制,事实上不仅重点高校的网络学院在低成本复制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而且不少地方高校也在低成本复制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

三是,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核心竞争力应被组织精心保护,然而目前的培育对策理论研究大多忽略了对开放大学低成本战略培育出来的核心竞争力的保护。例如,开放大学系统是开放大学采用低成本战略培育出来的核心产品,其中包含了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但至今还没有研究提出过防止包含在开放大学系统这种核心产品中的核心竞争力为别人所获取的措施,以及被竞争对手获取后开放大学应采取的对策。

三、不重视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

角度构建先进管理制度

目前的研究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开放大学现有制度的对策理论,但这些对策理论很少符合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多数研究从开放大学生存的角度考虑开放大学的制度设计,很少有研究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角度考虑开放大学的制度设计。例如,有的研究者提出了“以赋予‘五统一’新的内涵为关键对电大系统办学链进行组织功能性改进,给地方电大以较大的决策自,赋予电大以更好的环境适应性。‘五统一’是电大初创时期的质量保证机制,为电大初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现阶段还有其实践意义,但无法把永恒的教育质量问题逻辑地包含在自身之中。尤其是当整个教育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时候,对‘五统一’作出适当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11] 有的研究者以为要“构筑系统办学的新机制,应当从单一的教学行政管理转向上下联动,运转灵活,利益分享,共同发展。”[12]这些对策理论的实质是要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显然,如果开放大学系统的底层和中层长期处于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之中,长期面临生存危机,那么系统链条必将从底层开始断裂,逐渐扩展到中层,最终顶层也不会独善其身。然而,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角度考虑,开放大学先进的管理制度的构建,首先要解决的不是生存问题,而是权力在系统中的合理分配,以更好地培育核心竞争力。

二是,没有从围绕当前技术、潜在技术和学习对象对功能的要求这三要素有效整合的角度考虑开放大学的制度设计。虽然有的研究者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把提高学生满意度放到重要的位置,增强电大竞争力的培育对策理论,并建议从‘客户关系管 理’的角度出发。首先,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多给予学习方法上的关怀,因材施教,帮助这些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的自主化学习计划,让这些学生能尽快适应电大的学习,在提高满意度的同时快速提高对学校的忠诚度,从而减少流生率;其次,对于即将毕业的毕业班学生,应更多的人文上的关怀,进一步提升这些学生对学校的忠诚度,使其在毕业后能持续地与母校保持联系,主动地为母校的发展作贡献。”[13]然而,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角度考虑,满足学习对象对功能的要求,仅仅是开放大学培育核心竞争力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占据未来市场的是那些能将当前技能、潜在技术与学习者功能需求充分结合起来的竞争者。

三是,没有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角度考虑开放大学系统资源合理流动和扶持帮助开放大学落后分部的制度设计。首先,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须通过资源在组织中的合理流动来实现。因此,开放大学一旦作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决策,就应及时将系统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传达到整个系统,通过先进的管理制度使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紧紧围绕这个顺序开展对系统资源的竞争,使开放大学系统资源能够在系统中合理地流动,最终实现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其次,先进的管理制度虽然能够提高开放大学系统整体的竞争力,但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竞争力比较弱的分部。开放大学系统应对其进行扶持帮助,以增强其竞争力,否则这个竞争力比较弱的分部就很可能就会成为竞争对手蚕食的对象,从而增强了系统重建的难度。

四、不重视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

角度推进应用与共享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论述核心竞争力和并购动机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以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协同效应为依托最终提高并购的长期绩效做了探讨,以期为指导并购实践和企业战略管理提出有价值的参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五次并购浪潮,而与前几次并购浪潮追求多元化发展不同的是,这次购并浪潮呈现出了加强核心业务能力、提高核心竞争优势的特点。这次并购浪潮中有很多大规模的案例都出现在同行业内,极快地扩大了经营规模,或者形成了双方的优势互补和长久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并购战略中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CR·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提出的,是指企业配置财力、物力、人力和组织资源而形成的并能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普遍认为,核心竞争力的获取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通过内部积累,即按照公司的战略要求来进行资源配置,在实践中逐步培育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种途径是借助并购等方式,从企业外部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资源。然而,并购也依然可能有着其他形形色色的利益驱动,如收购被市场低估的企业以获取投机收益;当企业有着大量累积盈余的时候可能会收购有大量亏损的企业以获取税收方面的利益等。既然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快速扩张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那么从核心竞争力出发来制定企业购并战略从而为企业赢得发展空间,应成为未来企业本质性的购并动因。大量混合并购企业回归主业的自动剥离行为,以及现阶段我国大量企业跨行业购并失败都说明企业并购战略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核心竞争力,它是指企业竞争力中最为基础的、使整个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高于平均利润水平收益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不鼓励企业进入那些与其核心优势缺乏较强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认为只有建立在现存优势资源基础之上的并购才会引导企业获取或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从大量企业并购失败的案例可以看出,由于新业务领域的进入障碍、管理和文化方面的冲突以及弱化企业核心领域等原因,企业在实施不相关并购时要支付高昂的成本。一方面,由于企业资源分散在多个不相关的业务领域,弱化了企业核心业务领域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业务分散在众多不相关领域中,加剧了企业内部管理层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冲突,就要求管理者和投资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使得企业的管理成本大大提高。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并购如何提高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