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心教育

核心教育范文精选

核心教育

核心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承;创新;党的领导集体

一、在教育方向上的传承与创新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教育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垮台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八大”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重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发展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邓小平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9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党中央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对教育与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核心教育范文第2篇

“精心培育尊重合作的学校文化,全力打造尊重教育的品牌特色”是我校“十一五”时期确定的发展目标。为了有效实施这一目标,在落实国家课程方面,我们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并依据教材内容,根据课改要求,在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同时,努力寻找新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结合点,编写了以“四个尊重”为核心的《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大纲》,促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开展渗透式尊重教育;在活用地方课程方面,我们根据昌平区教委下发的课程计划,用好地方教材,整合地方资源,与德育少先队紧密结合,在专题教育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尊重教育。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深化尊重教育。我们编写了以“四个尊重”为核心的校本教材,并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围绕“四个尊重”,开发了学科拓展类、专业兴趣类和主题实践类三大类20门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创设了发展的空间,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

以校本教研为重点扎实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学校强化“单元首备说课制”,实现责任分担、资源共享。“单元首备说课制”是我校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假期里,每个老师按照教导处要求,按照教研组长分配的任务,完成一个单元的备课任务,开学后,逐单元、逐课进行说课研讨,之后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以实现共享。这项举措有效整合了集体智慧,提高了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能力,促使整个教研组的教学能力不断跨上新台阶。学校积极开展“争创优秀教研组”活动,形成有效竞争、智慧分享。“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主题。我们以“争创优秀教研组”活动为载体,促使各教研组之间形成有效竞争,共同探讨提高常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几年来,围绕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如,语文学科“聚焦单元备课,提高第一课时教学实效性”研究;数学学科“函数思想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跨越式课题“20-10-10”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师发展性评价课题“教师教学技能”研究等,这些课题研究成果,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同课异构、一课多磨”、“教研组评优展示”、“师徒之间一说一上”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研讨,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策略。

围绕三维目标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活动最终获得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教育持续改进最有力的变革力量。教师本身的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师德———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怀抱中成长。我们通过师德规范———制度约束;奖惩办法———过程评价;用爱呼唤———特殊儿童教育交流研讨;“六最”评选表彰———榜样引领,树立高尚师德,营造充满温馨和关爱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强师能———让教师在不同的平台上起飞。1.强化学习,使教师们具有获得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了新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研读新课标;举行“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会,评选“书香教师”,为荣获“书香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免费订阅专业学习杂志。2.课题研究,促使教师逐步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我校以“以尊重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课题为龙头,下设9个子课题,成立了教科室,确立了“校长统领,教科室统管,主管领导统抓”的学校教育科研总体构想;形成了“一题统领,分项深入、资源整合、整体推进”课题研究网络,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3.专家引领,打好教师发展的根基。自2005年以来,学校先后聘请贾美华、吴正宪、刘德武、张光瑛、窦桂梅等20余位专家和特级教师到学校传经送宝。通过专家引领,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4.骨干先行,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我们按照“抓点—串线—铺面”这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工作思路,将所有的骨干教师整合起来,通过课题培训、观摩交流、送教下乡等活动,促使教师在不同的平台上,朝着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不断努力。健师心———让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工作。教师没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不能培养出具有阳光般心态的学生。在工作生活压力如此巨大的今天,如何平衡教师的心态,让教师健康地生活,愉快地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学校领导班子放下架子,融入到教师当中,拉进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关心教师,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家的温馨;让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亲情,凝聚力量。

核心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承;创新;党的领导集体

一、在教育方向上的传承与创新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教育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垮台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八大”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重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发展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邓小平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9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党中央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对教育与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核心教育范文第4篇

一、核心素养理念与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

2014年国家教育部门针对社会课程教育改革所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确切指出创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并对教育领域诸位专家研究、制定核心素养发展标准与具体转化工作委以重任,为核心素养教育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6年2月,经过多方努力,中国教育学会在国家教育部门委托之下颁布了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国学生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其核心素养的培养。由该征求意见稿可明显看出,核心素养理念的发展,主要是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整体要求内容具象化,并为评判学生综合素质是否得到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操和赏析思维、提升其审美能力的主要路径,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是学校教育系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可通过该学科独特的教学形式和教育属性,深入参与多元文化交流活动,在继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充分汲取世界文化精髓,从而为促进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发展提供桥梁作用。此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有助于增强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培育效果,以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创新意识与高水平专业技术实力,促使学生知识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由此不难看出,美术教育教学是提高学生社会生存能力、辅助学生打造健康人格的必需教育元素。就发展联动视角出发,可清楚知晓核心素养理念与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加强学校美育教学水平,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与核心素养理念实践目的不谋而合,即核心素养理念和美术教育教学有着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教育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深厚人文底蕴,以便为其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存顺利进行提供基础条件,而强化学生审美情趣作为学校执行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亦属于学生积累深厚人文底蕴的重要方式,所以,美术教育教学是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必经途径。

二、农村美术教育教学现状

新时代要求各位人们研究城市教育创新发展同时,也应深入探究农村教育的优化、改革发展。在社会教育事业处于此发展状态下,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在素质教育得以全方位实施基础上,在农村教育发展中取得明显成效,既为陶冶农村学生艺术情操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也使农村学生审美素质及鉴赏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大力加快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进程。但由于农村与城市在社会文明、经济及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发展与城市相比较,仍面临众多困境:第一,美术教育教学物质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美术教育氛围。相对城市美术教育教学实践发展来说,农村因社会历史问题与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等方面原因,基本未能建立健全专属农村地域的美术馆、艺术画廊及历史博物馆等美术教学场所,从而大大降低了美术学科在农村的宣传、推广力度,促使农村缺少一定美术文化氛围,这将严重阻碍农村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教育的进程。同时,由于美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历程有限,许多涉及美术教育的专业硬、软件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尚未建立完善,所以农村美术教育仍停留于传统教学层面,未能从实质上得到现代化发展。第二,未对美术教育引起足够重视,专业教学队伍建设水平较低。一来,学校管理层的学识和教育意识理念,深刻影响着院校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只有足够重视内部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才能确保院校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可从农村美术教学课程发展情形来看,农村院校教育管理者并未充分掌握美术教育重要性,进而忽视了美术教育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融合发展;二来,因重视程度不高,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执行者,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或实际教学经验尚浅的年轻教师担任,所以教育队伍整体教学专业性有待提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第三,脱离农村教育教学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应试目的明显。农村大部分教师多是抱着美术教育是副科课程的教学思维,在应试教育处于主流地位情形下,没有主科教学重要,因此,所设置美术教育教学课程基本处于表面形式阶段,未能密切联合农村实际教育教学,致使美术教育真正的育人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此外,传统教育思想长期影响下,农村院校实施美术教育只是为了满足应试教学所提要求,极少考虑到美术教育教学过程的发展,这将使学生学习自主性大受打压,甚至部分学生会因此对美术教育产生厌恶心理,以致美术教育教学发展遇到瓶颈。

三、农村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

核心教育范文第5篇

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率先开展,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5年创建素质教育研究室,2008年成立素质拓展部,开展全校范围的通识教育实践;2012年通识教育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通识课程首次出现在教学安排表中。纵观几年来的高职通识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通识教育的目的尚未得到真正的认可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但是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和专业教育的限制,这一目的在高职院校并没有被普遍地理解与接受,“一方面,在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乃至盲区,通识教育在某些高职院校仅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时尚名词和美丽点缀而已。这就必然影响高职通识教育功能与目标的真正实现。

2.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的合理设置,然而因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高职通识课程安排显得不甚科学。具体表现为通识课程的设置比较随意和盲目,有的学校根据教师能上什么课,即开什么课,尤其是公共课人文类老师为了达到满工作量,在高职院校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勉强开出一些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通识课菜单让学生选课,误人子弟自不必多说;另外,通识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不高,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营养性补充;且在有限的通识课程中,必修的又比选修的比例高,学生自由选读的通识课非常有限。这种缺乏科学指导与规划的通识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人培养收效甚微。

3.通识教育的教学课堂难以有效的管理

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识课程在课堂上的落地,为了节省资源,目前高职院校通识课堂基本是大班教学的形式,少则两个班级、多则四五个班级合上。大班课堂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均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则大班人数众多,师生互动机会少,课堂效果弱;二则对于缺乏课堂调控能力的教师,课堂纪律不易把握,影响课堂效果;三则缺乏积极心态、学习欠自觉的学生逃课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易被查出,有些通识课堂几次课后几百个人仅剩下几十甚至十几号人,课堂形同虚设。公共选修形式的通识课堂由于学校的管理比较松懈,学生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有时仅沦为学生混学分的一个途径。

4.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

通识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识师资的力量,目前站在高职通识讲坛上的教师基本都是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产物,自身受过通识教育的少之又少。教师缺乏深厚的通识学养,很难在通识课程教学上游刃有余。加之通识课程教师不如专业教师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其教学态度较多的敷衍了事,教学方法也往往照本宣科,机械生硬,缺乏创新,直接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感兴趣,进而导致了通识课程的无效性。因此,通识师资队伍的缺乏和通识教师综合素质的欠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方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结构朝综合化方向发展,既增强技能、练达人情,又促使人格提升、健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1.重视通识教育管理

成立通识课程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作为和专业教育平行的一种教育实践,应该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台湾地区的普通高校和技职院校均设有独立的教研与管理一体的“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学院”,专门负责规划、推动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知识视野和人文与科技交流融汇的体验平台,打造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大陆高校大多没有专门机构来管理通识教育,通识课程基本同专业课程一并归并教务处负责。这种管理模式有其方便之处,但缺少针对性,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和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立一个类似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进行通识课程的管理与研究,同时建立通识课程网站,扩大通识教育辐射力,必将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也将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品格和高职学生的生命价值。

2.基于职业核心能力

设计通识课程科学体系职业核心能力是每个人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是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人生成功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教养态度,也被称为“软技能”“、软实力”。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范畴,围绕通识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应深入思考,科学设计通识课程体系。高职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几大模块:如语言与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文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数学计算机与自然科学、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课程、跨学科课程等领域;高职通识课程形式可由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素质拓展指修课、隐性通识课等组成。高职通识课程的设计应把握基本性、普适性、整合性、深刻性、时代性原则,杜绝那些过于专业、生僻冷落、简单肤浅、陈旧落后、缺乏关联、整合性差的课程。既要给学生一个系统的通识学科体系,锤炼职业核心能力,又要有一个在系统制约下相对开放自由的选课机制,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与素养。

3.改革低效课堂模式

确保通识课程教学质量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与通识课堂模式有密切的关系,小班课堂有助于师生互动、研讨交流,能克服大班教学一言堂、灌输式的弊端,确保每个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与能力爱好,并在切磋碰撞中,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课堂教学模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浓厚的大学文化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广义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高规格、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组织有内涵的科技文化节、艺术节等,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人格,活跃性情;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是隐性的通识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润物细无声的关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