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心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建设范文精选

核心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师专业发展;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与其他教师交流与合作,而教学团队建设使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学习提升个人教学及科研水平。高效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及鼓励,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能,而且对参与团队的教师而言是有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方式,高效的教学团队能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团队建设理论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同伴互助”概念,共同工作的教师,形成伙伴关系,通过共同研究、示范教学以及系统地教学练习等方式,相互学习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即“教学团队(Team)”“学术团队”等。要发挥这些团队优势必须把握五个基本要素:共同而明确的目标,人是团队的核心,团队要有整体的定位和个体的定位,明确团队当中领导人的权力,实现团队共同目标的行动方案。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与训练,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需提升两种能力:学科能力(主要体现在本体性知识的扩充、更新和创造上,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智慧等条件性知识的丰富和提升,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这两种能力的发展虽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自身教学实践实现,但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不断增强和学生能力综合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依靠自身无法完成。

(三)绩效管理理论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核心的部分。绩效管理主要是一个指标体系和一个控制过程,在组织战略实施过程中,绩效管理根据既定目标对员工的工作结果做出客观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包括绩效方案的制定、绩效考核等活动。绩效管理便于了解教学团队中教师的工作表现及个人潜能,实现教学团队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促进团队有效管理。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与其他教师交流与合作,而教学团队建设则使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学习实现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通过交流,在专业发展上都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学团队建设让教师在工作和不断学习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使教师从更高层面上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高效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补充和激励,而且对参与团队的教师而言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方式,共享共荣的教学团队能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三)开发和促进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依托教学任务的改革和实践而组建的群体。教师跨学科、跨专业合作,能帮助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有效地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材知识和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在教学团队中交流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技术这一使用价值极高的教学资源在教师成员身上得到深层次的优化整合。(四)促进学科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强调成员在共享、合作和交流等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和成长,各层次的成员素质都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发展,为本学科、本专业积聚优质的师资力量,促进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三、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实践

(一)项目建设的内容

1.构建“高校+政府+行业”的教学团队以优化组合现有的英语本科专业师资为基础,通过“内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黄晓萍教育管理·管理宝典培+外引”的途径建设开放式的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以三个教学研究小组为建设单元,课程教学研究小组聘请国内重点院校同类专业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为客座教授,定期研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开发小组通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开发整合课程资源。近三年,专业共派出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十多人次;聘请课程资源开发企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快速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实践创新小组通过安排青年教师到自治区体育局、国际旅行社等挂职,参加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项目培训的方式,提升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旅游业服务理论及能力水平。三个教学小组基于联动机制设计,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支撑模式:教学团队在年龄、职称、行业背景上分级搭建。三个教学研究小组既分别建设、相对独立却又能相互支撑,共同促进核心课程群建设,推动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的发展;专业与政府部门如自治区体育局,行业如四川清宜国际贸易公司和康锐公司对接,智力和技术相互支持,形成“高校+政府+行业”的协同创新办学机制。2.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突破“技能本位”的教学理念,推动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教育国际化建设,做到“三结合”:国内外教学相结合,增加海外实践学习机会;校内外师资相结合,增加校外导师实践训练比例;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增加国际院校实践类课程选择。推广“思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思辨教学”近年在国内重点语言类大学逐步推广,以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居多。作为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主要目标之一的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以统筹推进核心课程群思辨教学理念为具有核心竞争力人才的手段,对提升教学团队的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和推动“思辨教学”在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必需的教学改革理论基础。教学团队综合和统筹三个教学研究小组的过程性成果,联合出版社和企业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包括以思辨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材和微课;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带动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研究。3.促进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发展、进而协调推进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发展规划。根据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设计的核心课程群,包括以“高级英语”为代表的“英语知识+能力”课程;以“跨文化交际”为代表的“英语国家文化+能力”的课程;以“出境领队”为代表的“英语能力+国际旅游”的课程。其中,前两类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下设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好这两类课程,对带动商务英语和翻译专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进而形成学科发展的合力。4.发挥在外语类专业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外国语学院共有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和泰语六个语种专业,以培养“外语+旅游、商务”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外语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其共同规律,以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所推动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监控制度等可以发挥示范作用,进而辐射学院其他外语专业的发展。

(二)项目的实施情况

1.围绕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组建三个教学研究小组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六个方面。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外旅游职业能力、国际视野广阔的应用性复合型英语专门人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培养适应中国旅游业发展以及广西建设旅游大省(区)、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核心课程群则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设计,突出对学生“英语+国际旅游”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小组的设立以推动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可持续发展、发挥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学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坚持应用性、开放性和激励性的原则,按照“分级搭建、分别建设,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的构建模式组建三个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研究小组、课程资源开发小组和实践创新小组。课堂教学研究小组主要任务是研究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群课堂教学的特点,推动教学团队教学理念的统一,创新教学方法,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引导课程资源开发小组开发新颖的课程教学资源,提升实践创新小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课程资源开发小组根据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培养目标,按照教学团队统一的教学理念,结合实践创新小组反馈的社会需求信息,开发建设教材和微课。实践创新小组发挥“双师型”教师优势,参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活动,带动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反哺课堂教学研究小组,同时为课程资源开发小组丰富行业动态信息。2.围绕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进行建设制度建设为团队建设提供保障。以提高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为目标,以凝聚团队力量和激发创新能力。教学团队在教学理念创新、制度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以增加协同效益为核心,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创造宽松而严谨的教学、技术研发科研与服务环境,制订明确可行的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实施方案。明确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发展目标,以专业建设作为团队建设的切入点,使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成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学校绩效管理制度为激励手段,制订《外国语学院教学团队管理办法》《英语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以及年度绩效奖励方案,规范奖励制度,激发团结协作的团队合作效应;以核心课程建设为模块,通过团队建设促进优秀教学内容、优秀教学方法和优秀教材的示范性(下转第134页)学生开设一些自我认知、自信提升、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和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生活和友谊满意度;增加获得控制感方法和调整控制方式的心理教育,在认知上调整大学生与环境的关系及消极的控制方式,并在实践互动中进行积极控制方式的指导,掌握控制的技巧,逐步通过恰当的控制方式,获得控制感,进而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三)家庭层面

核心课程建设范文第2篇

一、“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发展最快的是工商管理类高等院校。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拷贝或模仿传统的公立高等院校的做法,强调培养以“学科主导的宽基础、厚知识”专业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能背书本知识,但结合中国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上岗工作能力很低,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一些课程不能有效的指导工作实践,理论与社会岗位需求相脱节。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不出来,而社会和企业不需要的还在重复培养,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划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都要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变。工商管理高校的课程改革由“学科导向”向“理论与岗位应用技能型”的课程转变,课程建设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商学院的课程群结构的改革方向,必须从中国的管理实践和人才需求出发,需要与行业、企业有更紧密的结合,课程设置贴近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人文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某商学院从成立起,就宣布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应用型”,近几年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变革公立高校以往的以“学科导向”的“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群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为此,提出明确的3+1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使其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零距离上岗。3+1人才培养目标是基础理论比较扎实,具有创新创业和务实精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双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其内涵是3年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1年校内外的强化实训实践。面向实际与应用,体现了多元化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两个体系”,抓好“两个结合”,做好“三个实字”。“2.2.3”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构建两个体系即: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平台+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尤其突出必修的20门核心课程。学生必须完成20门核心课程并考试合格,才有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践实习实训等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构建各专业可操作性强的校内外实践实训体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校内实训努力做到把“企业搬进校园”,校外实践努力做到把“理论应用于实战”。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实训、扩展实践实训、综合实践实训三个层次组成,体现专业技能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专业技能水平呈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走出校门,即是这个专业的“行家里手”,达到同类院校专业技能的一流水平,做到“零距离上岗”,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理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后劲打基础,实践实训体系为学生提升能力打基础。抓好“两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学结合,学生进口与出口结合。强调学好基础理论特别是核心课程,其课程设置突出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理论应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理念由过去以“理论知识为本”转变到以“理论+技能与实践”合二为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或者说是以“理论与专业技能实践结合为本”的学习。强调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应用、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统一,做到知行合一。做好“三个实字”即:面向实际,突出实用,强化实效。面向实际是要到一线,到基层;突出实用是学用结合,应用第一;强化实效是可操作性强,有效果。检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要能培养出专门化的技能性适用人才,我们就有竞争力,就能实现充分就业和创业。目前,某商学院和各专业已完成2014版3+1人才培养方案,其教学改革各具特色。理论教学课程有压有增,实践实训教学专门化、集中化,3+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突破。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设计与实施

(一)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

3+1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要体现“学科导向”与“岗位工作导向”的有机结合,而不能顾此失彼,把两者对立起来。传统的以“学科导向”的课程向学生灌输“知识为本位”,是在“象牙塔”里闭门读书,追求“高精尖”的学问,严重脱离社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所学非所用,岗位职业工作能力很低,这是“学科导向”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但“学科导向”课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厚基础,知识面广,培养出的人才有发展后劲,特别适合研究型大学。而“岗位工作导向”的课程强调职业工作能力要素与工作岗位对接,以实现专业课程设计与工作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重眼前“功利”轻“长期后劲发展”,排斥“知识本位”,认为学那么多理论课程无用,独尊“岗位能力本位”,把“学科导向”好的课程内容也完全否定不要了,这种做法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不仅仅需要“岗位工作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也需要基本理论知识素养和职业知识;二是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支撑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厦。因此,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否定排斥“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否则,那便是一般的职业教育或岗位培训,或是社会上的继续教育培训;也不能单纯盲目全盘开出“岗位技能课”,要努力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否则本科高等教育的大厦将会倾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一致,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使课程群建设具有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岗位技能相统一的特点,在打好基础理论特别是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1年校内外的专业岗位工作技能的实习实践训练,努力达到理论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双强”的目标。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设计与实施

某商学院课程结构必须有核心课程20门,确保要把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开出来,同时开出与此相关的选修课程、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集中实践实训课程。课程设计比较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学科的广度与专业的深度比较相宜,注重德育和专业基础特色课程的开设,强化实践课程。基本形成3个课程平台和1个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课程模块。课程结构是理论课程占70%左右,校内外实践实训课程占30%。学生在4年的时间内,要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达到合格以上,可以取得18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0学分,校内外集中实训实践50学分。此外还要完成跨类选修课8个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5个学分,要求至少取得两个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或国家承认的其他等级证书。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以上,符合规定的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设计方案,适当减少了理论课时,强化1年集中校内外实训实践,较大幅度提高实践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学分也有一定的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探索,使学生减轻了“经院式”理论学习,较大幅度增加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实践的学习,还给学生自由学习发展个人才能的空间,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创新创业与务实精神,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落实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方案,特别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能型”教师队伍。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与实践“双能力”都强。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基层实践工作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即请有基层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选派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基层单位学习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师资队伍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缺陷。

2.加强校企互惠性合作,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选择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合作企业,开辟学院、系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校企合作。比如,带薪顶岗实习、师傅带徒弟、合作进行产学研项目、开展技术开发、管理咨询、业务培训、课题研究、承担某些具体业务工作等。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扩展校外企业合作领域,保持校企合作基地的稳定。加强校企合作的感情交流和及时沟通,相互了解融合,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和业务联系网。校企合作关系紧密,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生产服务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活动,也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课程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品牌课程;课程建设

品牌课程建设是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院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品牌课程一般是指在高校进入市场大环境下,以实际培养目标为核心,建设具有时代教育理念、教学品质、课程特色以及自身文化等元素的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显著差异,教学效果为学员甚至是社会公众所认同,以独有特色获得良好的口碑,在一定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品牌课程体现了知识教学的高价值理念,而品牌课程建设则是实现该理念的基础。课程建设可看作是一个长期且可持续调整,包括从萌芽到规划、建设、发展、完善等的周期性建设活动。本文大胆从课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理念出发,梳理了品牌课程打造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建设环节,致力于为品牌课程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品牌课程打造市场期

(一)找准课程定位与目标,做好课程建设顶层筹划

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做好顶层筹划,顶层筹划是课程建设工程的“图纸”,是明确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框架、课程内容以及设计思路等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建设具有核心指导地位,而做好顶层筹划首先要找准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教学的宗旨是为人才培养而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制约着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又是根据学员认知基础、专业能力需求等学情因素确定。此时可借鉴反向设计的思想,从专业能力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这样的设计思路同时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标准。另外,课程与课程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专长;同时,课程本身是一门包括教材、多媒体、条件、试题卡库、配套设施、师资团队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性教学体系,各要素之间应该互相关联、互相配合、彼此衔接,共同为培养目标而服务。所以,课程建设的顶层筹划要根据课程之间的人才培养逻辑,找准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以确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开设时机。同时也要明确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什么资源与条件,相互之间如何配合,以体现课程的系统化设计理念,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开展市场调研与分析,掌握同类课程开展动向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课程资源的“业务推广”由“局域”拓展到“广域”,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课程进入“市场”大环境同台竞演。同一门课程尤其对于公共通识类课程,可搜集到多种版本不同应用场景的线上资源。其中有共同点但也有些许差别,核心知识内容不变,但是不同院校的不同课程团队依据人才特点、融合本地文化特色等因素从而树立起各自课程的品牌特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带给后来建设者以启发,同时更多的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挑战。所以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教学层级、条件需求等因素进行课程建设规划,更容易发掘课程亮点并加以凸显。

(三)对标同类型优质课程,发掘课程建设自身亮点

品牌课程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是具有一定的特色,类似于商品的“卖点”,是品牌打造的核心要素。特色包括教学方法策略的创新、知识内容的重构、新型条件的创建等。但是特色不是标新立异,凭空产生,最适合教学实情(或者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革新或亮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特色。同时,课程的适用性(或目的性)是评价一门课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充分立足自身教学环境,结合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对院校专业特点、学员基础、条件需求等因素进行深刻剖析,在同类优质课程的调研基础之上与其进行对标,取长补短,寻找差异,是挖掘自身课程的核心亮点(课程特色)的有效途径。

二、品牌课程打造建设期

(一)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整合全流程全系统的课程要素建设

“市场期”的分析与调研,为课程建设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课程是一个涵盖课程团队、教学设计、教材、条件、配套资源、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全要素系统性的集合,所有要素紧紧围绕课程的顶层筹划之下并相互配合而展开。除此以外,得益于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与辅助,课程的实施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而是可以依托于网络及线上技术,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课程教学、辅导、巩固、跟踪、评价等课程实施。所以在课程建设阶段,势必要打破原有的只满足线下课程建设的思维,而是要依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分别结合线上线下的优势,构建一种全新型混合式的课程开展模式。比如在教材建设方面,笔者倡导教材资源库的概念,除了线下教材的编写以外,另有电子版教材的辅助配合,如个别需要动画演示的地方可插入动态演示文件,而这在线下教材中是实现不了的。另外,教员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往往是参考大量文献而精简凝练出相关内容,或者有独到释义的文献而碍于著作版权问题不能直接引用,是否可以考虑以添加超链接的方式让学员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做进一步学习与探究?这些都是线上教学资源所带来的优势。同样课程的全流程教学设计、虚实结合的实验条件等均可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建设改革,但是不论如何改革,都离不开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协作调节课程建设的“供需平衡”

教育教学不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改革更要重视课程供给侧的转型与升级,以满足学员当下乃至未来的学习和就业需求。国务院在2017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应将产教融合由职业教育向上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建立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弥补了产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不足,一方面给予人才培养社会化支持,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的进程与效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除了学校本身提供的教学平台以外,还可借助企业的优质资源,将课堂搬到实践基地,改进教学方式,强调理实一体,注重实践,进而强化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另外在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对接中,使得课程建设中更多地融合人才培养的输出要素,使课程建设更具落脚点、实践点和效果检验点,易于树立品牌课程的标杆性。校企合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的革新注入新方法和新思路。例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确立良好的互惠互助合作关系,“引企入教”中结合课程特点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完善课程教学目标,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除此之外,企业的技术和平台支持,是课程内容建设的重要部分,可与厂家开展更为密切的互动调研、跟产跟训、项目实习等合作,强化联合培养、联考联训机制,重构课程管理体系,邀约企业一起参与到课程考核中,以相对贴实、更加多元的指导依据尝试进行课程效果评估改革。

三、品牌课程打造运营期

(一)加强课程团队成员协作,推动课程改进实施,做好课程传承

教学实施是对课程建设成果检验的“试金石”。对课程团队成员而言,每一次课程实施过程都会产生收获和反思,由教学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反馈于课程建设,不管是教学内容的重构,还是教学方法的修改,抑或是教学手段的变动,通过不断的修正与积累,使课程在教学实施层面更加贴合教学实情。所以品牌课程的建设不在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实践打磨而逐渐适应,课程的传承与实践依赖于课程团队成员,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沟通、共享和协作精神,适时增加课程团队互相听查课、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与交流等活动以推进课程建设完善。另外做好分工,对课程体系的各要素做好监督与效果评估,提升课程的品牌质量。

(二)融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开拓课程创新

不同时代背景对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而衍生出具有时代特征与育人本质的人才培养理念,比如当下提出来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新概念。融合新的教育理念,势必将对原有课程提出新的挑战与改革契机。同时,随着时展与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也会对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冲击效果,比如慕课、微课、私播课等的兴起。所以课程团队需要快速做出响应与调整,与时俱进,与新理念、新技术相结合,找到课程改革切入点,实现课程的转型与变革。

四、总结

本文以商品的品牌打造过程为启发,大胆提出品牌课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建设思路,包括建设之初的课程定位、市场调研以及特色发掘以完善品牌课程的建设规划;建设期的全要素整合、上下游联动和闭环常态化评价机制倡课程的全面化、适用性、可持续改进等课程建设发展策略;最后是品牌课程运营期的精华传承与改革创新,以锻造品牌课程的长效口碑。

参考文献:

[1]王小平.高职院校军事课程建设特色研究[J].大众科技,2012(9):107,126-127.

[2]傅奇丹.高校品牌课程建设的工作室模式之构想[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聂勇,闫智勇.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管理困境与对策反思[J].职业发展教育,2019(2):61-67.

[4]陈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品牌课程建设的探索[J].职业教育,2016(3):109-110.

[5]王保建,陈花玲,杨丽娟,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的课程教学设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8):163.

[6]胡小桃.高职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在适应中超越[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12-19.

[8]赵聪慧.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核心课程建设范文第4篇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质量立校的必然要求,建立一个高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是能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

(一)体现民办高校特色,强化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解决问题多应用行政手段,科学、规范的制度在民办高校更显重要。于是有人大胆地想象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民办高校,以推进构建学校内部质量管理平台。ISO提出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强调职责明确,突出预防为主,这对民办高校质量立校是有很强的适用性。只是在移植时一定要注意学校提供的是教育服务,对象是人,这是与企业不同的,因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其弹性。

(二)体现专业特色,强化实训教学的质量观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体系要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课程设置要强化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实践教学,坚持公共课适用,基础课够用,专业课能用的原则。鼓励教师探索各种有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强化以人为本的质量观,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任务和质量监控特点分析

(一)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1.根据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规律,制定和适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处理好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关系和内容的衔接;处理好基础理论课与专业应用型课程的比例关系。体现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2.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选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鼓励教师参加行业相应职业证书的考试,成为“双师型”的教学骨干。同时聘请企业人员给学生作讲座甚至授课,为学生带来行业前沿知识和全真业务实训。

3.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增加能够拓宽学生对当代经济、政治的时事了解的讲座,使学生能对社会的最新发展有一个更加广泛、全面、及时的了解。加强专业配套课,帮助学生准确作出职业定位。特别是专业选修课程,加大选修课门数,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4.改进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感悟,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企入教”,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设备,“把企业搬上屏幕”;对于典型的实训教学课堂进行录像,主讲教师共享录像资源。

5.积极打造优质核心课程,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同时建立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团队。

6.创造条件积极动员和支持教师编写专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系列教材。建立教材质量跟踪与信息反馈制度,做好教材需求调查、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和教材编写进度跟踪调查,加强教材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二)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特点分析

1.监控实施工作的长期性。由于课程建设是个有规划的中长期过程,其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即便是改进教学方法相对来说,变动周期可短可长,要摸索出适合学生和适合课程特点的方法也绝非短期能够完成。因此,质量监控工作也就有长期性。

2.监控实施效果的迟效性。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有些消极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教学规律相违背的活动,其负面效应短期内很难显现,需要长期的、科学的、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多数民办高校教学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反馈以人工为主,高效性、准确性不够,信息反馈不及时,对教学质量监控实时性差。

3.监控内容的专业性。课程建设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引申出来的课程建设质量目标为标准,检查、衡量、判定并纠正建设过程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课程建设目标。

三、现有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频繁修订导致监控工作难度加大。由于一般高校培养学生是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其专业的设置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指挥棒影响,导致专业设置灵活性强,从而带来频繁修改教学计划,频繁修改教学大纲,这给质量监控工作带来了难度。

2.教学监控体系不完整。多数民办高校还处于摸索经验的发展时期,虽然已经迈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第一步,但是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还只是对教学过程的某一或某些方面独立进行监控,而且监控的范围窄、不全面,尚未依托教育部、教育厅的课程建设组织机构分级监控。

3.课程建设的质量监控后续跟踪不足。比如,精品课程建设初步完成后,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站了,似乎这项工作就结束、万事大吉了。学生在享受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会从内容的接受度和知识的宽窄度方面形成自己的看法,但由于没有后续跟踪,这些想法始终不能反馈到课程建设中。

4.有些部门领导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重视不够,监控系统反馈的信息严重滞后且领导缺乏决断。这直接降低了质量监控的效能,也弱化了监控工作的价值与意义[1]。

四、有效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如何建立有效质量监控机制,做好课程建设工作,实现建设目标,我们认为:

1.作好校内宣传,重视质量监控工作的意义。高等教育的竞争,从本质上说,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质量是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要素。而课程建设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的学生素质高低。这一点做好了,其实是实施了前馈控制,能使课程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分门别类实施监控。一所高校,工科类课程和文科类课程内容差异性很大,课程建设的侧重有所不同,因而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检查和指导课程建设。而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明确课程之间的差异。

3.建立健全的多级监控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的国家、省、学校多级课程质量监控组织机构,组成包含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和部分课程负责人参加的监控小组,明确组织机构的工作职责,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规范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4.监控内容多元化。既要从课程建设内容方面进行监控,又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进行监控。比如,监控教学团队的教学研讨会议记录等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避免教学团队因临时组合而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5.注重监控工作反馈。课程建设的反馈控制也是相当重要的,它能对我们改进工作的方向提供一句,避免将来的课程建设出现同样或者类似的问题。

6.质量监控工作注意控制关键环节。如果相关部门把注意力集中在举足轻重的主要问题上,则易于掌握全局,做到事半功倍。

核心课程建设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供用电系统

随着社会各领域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供用电系统”是高等职业教育“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综合应用“电路、电子、电机”知识,构建电力系统知识体系,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够用、实用”的知识平台,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确定了“立足岗位、工学结合、突出应用、培养能力”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基本原则。围绕这一原则,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建设双师队伍闼;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突出应用为核心建设教学资源,编写富有高职特色的配套教材。

一、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观念,立足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就是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圆。依据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一线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对电力行业人才规格需求的调研,确定了“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此基础上。参照供电公司的《技术岗位规范》、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对“供用电系统”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确定了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把“供用电工程”分解为“供用电系统”、“供电设备”、“供用电系统继电保护”三门课。针对岗位需求,调整“供用电系统”的内容,增加供配电系统接线、工厂供电,删除了电力系统调频、稳定;精简不对称短路部分内容,突出实用性;按照专业技术应用性原则。增设限制短路电流技术措施的内容。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满足生产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突显了高职教育特点。

二、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按照工学结合本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围绕这三个环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环节上,从整个专业教学角度审视课程需要的实践环节,将课程与实习、实训视为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发挥“供用电系统”课程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承前启后的作用,设计了实践—认识一再实践的工学结合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前,设置认识实习、电工基础实训,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理论学习和提升之后。设置专业电工、电气运行、变电站仿真、电网仿真等职业性实训,让学生把理论带回现场。进行知识的应用,培养、提高实践能力。

在实验、实训内容开发上,提出将实验、实训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三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开发潮流仿真、倒闸操作、无功调压仿真、短路模拟等课内实验;设计变电站仿真、电网仿真等集中实训项目。课内实验和集中实训相配合,使理论、实践教学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围绕工学结合这一目标,构建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供用电系统”课程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思想,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讲、演、练”—体化教室,如电气运行讲练室等,在讲练室对倒闸操作等教学内容边讲边演边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提倡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CAI课件、教学片等,使它们和传统教学手段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探索网络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课件、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启发式教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某些知识的讲授上,采用追溯法,带领学生回到“问题被提出的年代”,设想“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类比法,提高知识理解力:用车上货物突然增加会导致行进速度下降类比电力系统无功负荷突然增加会导致系统电压水平下降,解释无功负荷增加与系统电压水平下降的关系,让抽象的概念在直观教学中被理解。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不仅教会学生“该怎么做”,更是训练他们“去寻找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培养学习能力,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乃至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加强考核方式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核是教育测量的工具,不仅是对学习成绩的评定,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向的引导。考核方式改革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加大过程考核力度,采用口试、考查作业、写小论文、分组互测、讨论、试讲等方式,激发学习主动性。笔试考核以测试应用能力为主,提出理论考试以工程概念、工程计算为主,不出偏题、怪题、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使课程教学改革向微观屡面推进,使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有力地推动了课程建设,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四、以突出应用为核心.建设教学资源.编写富有高职特色的配套教材

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视学生为学习主体,针对学习主体建设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结构形式上注重整体学习环境的创设,建设课程基本信息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参考书目、教案、教学课件、课后习题及解答、教学软件工具、课程素材库等。

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实现了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网上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资源设计、网络化建设,改变了教学资源不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现状,发挥了其指导学习的作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教学活动正常有效进行的保证。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关键。以突出应用为原则编写特色教材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开展了应用性教材建设,编写了富有高职特色的《供用电系统》教材。在教材编写中,始终坚持“突出应用”的原则,即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力求使学生“明基本概念、懂基本原理、强实际应用”。教材内容中删除了繁杂的理论推导,突出实用计算,增加了应用性练习。改革后的教材内容,突出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后续专业课构筑了“够用、实用”的知识平台。

五、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目标.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实施新教师培养导师制

教师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是实现课程建设目标、保证课程改革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重视培养新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教学队伍建设中,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目标,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教师工程实践制度,教师要到现场工程实践半年时间,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获得工程师职称。通过工程师任职能力培养,建设了“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及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满足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需要,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