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音乐欣赏

民族音乐欣赏

民族音乐欣赏

民族音乐欣赏范文第1篇

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结果,每一个流传下来的曲目都包含着深刻的寓意。欣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对于理解、继承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欣赏民族音乐既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把整个民族音乐继续发扬光大。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西方音乐和港台音乐的入侵,民族音乐的欣赏和教育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首先阐述了民族音乐欣赏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欣赏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重点围绕欣赏民族音乐,弘扬中华民族音乐的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民乐;欣赏;弘扬发展

民族音乐是我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和积累的精华,在历史上各个时期民族音乐都曾对当时的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历代祖先留给我们的音乐遗产都是当时经济、文化等现实情况和社会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在世界音乐殿堂之上理应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音乐文化)的侵袭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国内形成了崇尚流行音乐的热潮,再加上港台音乐的在内地的日益流行,追星一族遍及大街小巷。为了迎合这种趋势,各种媒体播放民族音乐的比例明显减少,导致欣赏民族音乐的人就更少,民族音乐的欣赏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一、民族音乐欣赏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勤劳的祖先创造了绚丽灿烂的民族文化,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音乐内容十分丰富,题材更是广泛,包含了各族人民的特色,这些经典的音乐通过各种民族特色的形式传承下来。但是,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音乐不断地受到挑战,民族音乐的欣赏面临着诸多问题。流行音乐盛行,民族音乐近乎无人欣赏。在目前的音乐环境里,比较懂得欣赏经典音乐的人士,大都会不惜花重金去听几场国外名家的音乐会;而青年人更是热衷于港台和内地的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基本上是不重视,甚至于表现出冷漠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而青年一代又是继承发扬民族音乐的中坚力量,因此,民族音乐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与国内不重视民乐欣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德国柏林的爱乐大厅以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著名音乐殿堂都进行多场的演出,每一次表演都引起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当我们在追求HIP―HOP、RAP或者很多所谓更高级的音乐的时候,西方很多国家的音乐人反而在研究我们的经典音乐,探索千古流传的奥秘。可见,民族音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里面的每一个音符都有其深含的意义,绝对不像现代某些音乐一样只是音符的简单堆砌。重视民族音乐欣赏刻不容缓。

二、重视民族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是一种表达对民族美感受的独特方式,它是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却具有很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是源自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因此,继承发扬这种音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历史

“音乐艺术是来自生活,来自社会,是社会生活的折光反映,因为它必然具有社会属性,必然会烙上社会的、民族的和时代的烙印”。[1]由此可见,民族音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要想对民族音乐做到全面的欣赏和掌握,除了要了解音乐的构成之外,还要把民乐提高到审美的高度,然后用这种美感培养我们的文化观念和领悟历史的能力,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启迪智慧,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也把历史的民族的文明史继承发扬光大,在音乐的不断继承和反复欣赏中,进一步了解历史。

(二)加强民乐欣赏可以增强民族精神

民族音乐的自豪感、凝聚力,必须有较强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不是简单的几句口号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赛马》等作为中国特色的名曲已经被世界上各国人民所喜爱,这些曲目既是中国音乐的不朽之作,亦是中国特色乐器演奏的经典体现;《流水》更是作为民族音乐优秀文化的代表进入了太空。这些经典的曲目弘扬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伟大精髓。很多民族音乐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将全中国的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表达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胜敌人的必胜信心,每当我们唱起或者聆听这些经典的曲目时候,中华民族奋斗过的英雄儿女的战斗场面就会历历在目。民乐往往是音乐家民族精神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了本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欣赏民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和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所在。

三、采取积极对策,重视民族音乐的欣赏

继承传统民族音乐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使我们的民族音乐屹立于世界之林,对于全世界的音乐殿堂来讲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重视民乐的欣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确保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不断发扬光大。

(一)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音乐源自于生活,只有从作品和作者的时代出发,才能真正的感受作者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因此,要想深刻地理解和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必须把作者的时代背景进行重现。立足于作者生活的时代,能够切身地体会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历程。比如,瞿维的著名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悼念和歌颂 “五四”运动以来和在三年艰难的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的;但这首音乐的作者突破了当时时代的限制,立足于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现实背景,表现了新中国人民站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的内心感受,具有鲜明的历史和现实特点。[2]如果我们不能从革命的时代背景出发,就不能理解当时战争年代的残酷现实,不能理解音乐旋律中所包含的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二)把握民族音乐作品的精髓

民族音乐的欣赏不能是仅仅为了消遣娱乐,应该具有更高的层次。弘扬民族音乐应该理解其内涵、意境,掌握其风格。继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首先应该理解音乐的内涵,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深层含义,才能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通,如果不懂得其内涵,就无法真正领悟到真谛。理解了内涵,还要具有想象的空间,这样可以尽量在自己的脑海中呈现一幅作者时代的生活画面,突破了作品本身的局限,这样就会积累较多的情感,音

乐的欣赏灵感也就会更加活跃、更丰富,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3]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音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欣赏民族音乐必须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作为基础,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的水平。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几千年音乐的结晶,对整个民族综合艺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民族音乐作品的题材和内涵来看,要想对各类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很好的理解、继承,文化艺术修养越丰富,对于理解弘扬音乐作品的效果就会越好。更重要的是,文化艺术的修养不仅仅是对特定的作品,而且会对全部的音乐作品,也包括现在流行音乐都会起到积极地作用。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于提高自己的音乐文化修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4]

(四)普及民族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只有每代人都重视民族音乐的欣赏,才能确保民乐源远流长,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宝贵财富。这就需要我们整个教学体系要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力度,尤其是高等教育,更应该把民族音乐的教学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不能把民族音乐边缘化。要是为了迎合社会追星族的需求,置民族音乐于不顾,将会得不偿失。与欧洲的音乐发展与宗教关系十分密切不同,我国传播传统的民族音乐,应该结合具体的国情利用教育教学手段。如果不重视青年一代的传统民族音乐的教育,其它一切欣赏和弘扬民族音乐的方式都会成为一句空话。从音乐的发展来看,教育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教育有助于民族音乐跨越时代的阻碍进行传播;(2)教育也可以实现跨民族的传播,通过教育各民族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融各民族的音乐精华为一体;(3)教育还可以突破音乐传播的地域限制,不仅可以把国内各民族的音乐经典汇于一堂,还可以吸取国外民族音乐的经典,比如近代西方音乐在我国的流行,我国的传统曲目在国外的广泛流传都与教育息息相关。[5]在高校进行民族音乐欣赏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知道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旋律, 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民族音乐的的历史,通过对音乐的作品的学习和反复欣赏,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结论

我国古老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史和时代的烙印。中国民族音乐语言能够最为准确地反映中华民族的思维状态。中国的流行音乐只有扎根在本民族的音乐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越具有民族性的才越具有世界性。民族音乐应该有它独特的个性,但也应该体现多元化的共性,如果我们能用发展的眼观看世界,让两种形式并存发展,在追求流行音乐的同时,更加注重民族音乐的欣赏,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和欣赏当代的音乐都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汉斯立克[M]1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2]张锐.怎样欣赏音乐.科技信息,2007(34).

[3]于婵娟.如何培养音乐的耳朵.《大舞台》2008(6).

民族音乐欣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 欣赏教学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它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尤其是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民族音乐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起到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我国民族音乐现状

自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中国民族音乐渐为国人所冷落。今天,在各类文化碰撞交汇的高等学府,充斥着港台音乐、韩剧插曲、网络歌曲等各种音乐,相对而言,我国的民族音乐却很难占有一席之地。在各类歌唱比赛、大型文艺晚会中,民歌、戏曲、民族歌剧曲目的演唱者较少,优美的民族器乐曲也很难听到,取而代之的是一首首紧跟时尚与潮流的流行歌曲。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漠视与漠然在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与当前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全面高素质的大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加强对民族音乐欣赏的重视,成为高校不应忽视的一个教育内容,是保护与继承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是认识历史和文化创新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音乐欣赏课,是近几年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完成美育教育的任务上,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验、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 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高校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忽视了传统民族音乐等艺术素质的培养。音乐仅被当成一种娱乐或者一种活动,更多的高校音乐欣赏课成为流行音乐欣赏课,没有将民族音乐欣赏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完全忽视了传统民族音乐的真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偏重西方音乐,民族音乐欣赏比例明显过小,根本发挥不出本国的民族优势。

2、由于教师长期接触西方音乐,形成了以西方的逻辑思维来对待传统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形成对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其特征的错误理解,音乐教育没有突出民族艺术的特点,出现了各种各样有悖于民族音乐教学规律的现象。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重知识技术的训练,轻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

4、浪费了大量可以充分让学生欣赏、领略传统民族音乐的资源,使学生长期处于西方音乐及现代流行音乐的氛围中,从而离我们的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越来越远。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加强音乐文化传承

大学生作为科学与文化的重要传播与传承者。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把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学校音乐教育中广泛开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改进欣赏教学中的训练方法,是学生能够从心里接受、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是当代音乐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调整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欣赏的比重,强化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及民族音乐欣赏。

目前,我们正处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中,西方音乐文化给我们民族音乐以很大冲击,作为音乐教育者,在接受正规训练时,便大量地、持续不断地接触西方音乐。一方面,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使人们认为西方音乐先进、中国音乐落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人们在谈论中国音乐时常常割断与自身文化传统的联系而难以了解其真谛。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它的产生和发展受产生地语言、哲学、宗教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多元化。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彼此之间是平等的,无先进落后之分。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积累的中华民族, 自古以来到处都流传着优美动听的民间音乐, 这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与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音乐形式的创造、表达情意的方式、音乐体裁等方面,都有我们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应。通过对民族音乐进行欣赏,不仅使学生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同时还让他们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及各民族浓郁的风土人情。今天,民族音乐的新作不断涌现,以反映生活、歌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它们不但丰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音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对民族的自信与热爱,个性与人格得到提炼与升华。

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学生认识民族乐器,了解民族乐器的分类、性能、演奏形式等,并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的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欣赏。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河南舞阳贾湖村考古发现的骨笛算起,有乐器的音乐历史就有八千多年。优秀的民族器乐曲题材广泛,内容形式丰富,乐曲中各种独特技法的运用,显示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达,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华夏的高度文明。在教学中,教师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向广大的学生介绍我国的民族器乐作品。通过欣赏,可以挖掘民族音乐思想教育因素,有机地渗透着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的教育,以听觉感受影响学生的情感,从而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心灵,使情感得到升华,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作用。

2、加强教师的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音乐,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由于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工作中接触的西方音乐要远远多于中国民族音乐,西方音乐文化中所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陈述方式、审美意识等慢慢积淀在我们的头脑中,以这种西方化了的音乐理解方式去理解中国民族性较浓的作品,势必会导入误区,产生音乐的表现与理解之间的矛盾,从而不能领略我们民族所特有的音乐风格所具有的魅力。传统民族音乐追求“清、高、淡、远”的意境,讲究“气脉、神韵”等非客观的心理感觉。“气”是音乐风格的外部表现,即通过音乐诸要素( 乐音、时值、节奏、力度等)的组合,进行艺术处理,以体现作品的内涵。“韵”是音乐风格内涵的外化,是确定音乐特征(风貌、气质、品格、民族性)的决定性因素。“气韵”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本,是挖掘民族音乐作品内涵的关键所在。“中国音乐,尤其是传统的音乐,就仿如中国的茶,它的味道、意境是那样的幽玄,与西方音乐完全不同……前者平淡中而具有真挚,后者则充满感情的澎湃流露。它们是感性和理性不同的空间。”

由此可见,中国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仅提高自己的专业,也需要加强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民族音乐感,提高把握民族风格作品内涵的能力,把握音乐情感变化的细微之处,把蕴含在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民族韵味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还可以采用各种乐器或歌声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美,从而热爱自己的民族音乐,继而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完成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3、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欣赏民族音乐的新途径。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欣赏,并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他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主动地探索。长期以来,许多音乐欣赏教学形成一套标准的教学程序: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主题――作品结构――完整欣赏全曲。欣赏时采用的手段单调,枯燥乏味。于是,在教师的讲解之中,学生重复体验别人的体验, 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创造,音乐欣赏成了导听文本的复读机,学生的欣赏、理解过程成了被教师操纵的过程。而一旦学生对音乐产生了与教师的不相同的理解,教师则往往要求“统一”认识,使学生“发散”的个体感知被“收敛”在群体的感知中。这种做法,往往容易使学生欣赏乐曲时,情感受到束缚,精神负担加重,影响了对作品的直接感受,也剥夺了学生进行思维锻炼的机会,甚至导致学生因被动的接受音乐而远离了音乐。

在认识与了解民族音乐上: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节日、民族工艺、民族传统等,以帮助学生了解异俗风情,积累相应的认知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情感经验,为欣赏活动做好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欣赏民乐的过程中,应还注意把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彼此渗透,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情感去想象、理解,把欣赏的内容与具体的认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通过生活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情境,促使学生由“感受美而入境”, 由“ 热爱美而动情”, 进而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为活动创设情知开端和背景。这样的情境,,不仅能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且能帮助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性质,强化民乐的审美感受,提高音乐的记忆效果。

4、加大宣传力度与推广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欣赏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一些高校管理者认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上,重点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上,对民族音乐欣赏及其产生的审美导向从思想上重视不够。要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还要加强课后的引导,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多听一些民族音乐的曲子,交流自己的欣赏体会;组织民族乐器兴趣小组;组织民族音乐欣赏专题讲座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潜移默化,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民族音乐素养,热爱我们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融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三、结语

音乐家贺绿汀说过:音乐是培养人民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财富来开拓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及音乐素养,是我们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完善大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罗仕艺主编.大学生民族音乐欣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8 月

民族音乐欣赏范文第3篇

一、以童心唤童趣

在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孩子往往表现出参与的主动性不强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民族音乐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解。如果要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学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我的这种感情迁移到音乐活动中,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教师通过转换各种角色,用夸张的动作和生动有趣的教具来走进孩子,用教师的“童心”来激发孩子的“童趣”,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理解、表现民族音乐。

案例:

“走,一起跟我扛着锄头去锄草!”《锄草》民族音乐随之响起,孩子们十分激动,十分投入,学着我的样子跟着音乐锄起草来。有时又会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大声喊着:“这音乐太搞笑了!”我想是我这夸张的动作和妆扮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真实的”想象空间,此时我们不再是师生,我们都是“锄草”的“农民”。当我提问:“这个音乐跟我们平时听的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有的说“调儿有点绕。”;有的说“很搞笑。”有的说“像在舞台上表演的那种。”…… “嗯,这是一首具有河南特色的曲子,有个名字叫豫剧。”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我用“农民”的的角色完整范唱了一遍曲子,滑稽的动作让孩子们都很兴奋,有的甚至已经开始跟着我有模有样地学着各种动作、唱着歌,音乐表现力大大提高了。

二、以画面唤意境

民歌是幼儿园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民歌相对幼儿平时学习的儿童歌曲来说,更难以理解,音调也比较难,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常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听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彩。有时,孩子们在开始学唱时还有点样子,可等一段时间再去听他们唱时,一首优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展现了音乐的画面感,营造了音乐活动的意境,调动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案例:

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听,这个小朋友挑着扁担准备干什么去呢?”随着音乐,我演示了生动有趣的课件,孩子们都学着样儿边唱边跳起来。“你听到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我出示了相应的文字和图示结合的图谱,孩子们听着有趣的故事,看着生动的图谱,跟着动听的音乐,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歌曲,很快便掌握了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用生动的课件、有趣的故事情节创设了一个让幼儿身临其境的环境,孩子们演唱起歌曲来就更加富有感情和生命力了。

三、以情感唤共鸣

音乐欣赏是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音乐家弗德雷里克・柏辽兹曾说: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情感世界。因此也可以说,音乐欣赏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欣赏音乐的动力和中介。但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在民族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幼儿的情感火花,会更有效地打开幼儿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进而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

案例:

民族音乐欣赏范文第4篇

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在2014年初《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也明确提出普通高校要开设音乐欣赏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高校开始重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这种现状更加符合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音乐可以激发人的灵感,提高人的语言水平。如果让大学生真正爱上音乐,只有让他们进入音乐的海洋里,唱起来、跳起来,才能让他们体味到表演和创作的快乐,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音乐。

关键词:民族音乐;大学生;审美能力;素质;爱国热忱

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作品,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今的世界日趋全球化,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环境都处于一个同步的系统中。在这个国际化、全球化的新时代,大学生更要成为跨世纪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普通高校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程,就是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乐欣赏习惯的连续性。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认识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一、普通高校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的目的

1、 通过对民族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欣赏用优美动听的音乐作用于学生的听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心灵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民族音乐欣赏课程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艺术知识外,还能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欣赏活动培养,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评价能力,加深对美的理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有了对音乐作品欣赏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来,审美能力就在这样独特的艺术活动过程中逐渐培养和陶冶出来。学生的心理发展趋于成熟,情绪情感也日趋丰富起来。

2、通过民族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的艺术,它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用文字对人物和场景进行具体描写,更不可能描绘复杂的现象或抽象的概念。但是音乐作品却更能感动学生,这是因为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都属于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其中音乐欣赏又是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一些经典器乐作品,在对这些音乐进行欣赏时,它不光是让学生对民族器乐的了解,更是对经典器乐作品和音乐家的认知过程。因为在他们聆听音乐的同时会触动自己内心的某些感受,唤起某种情感。通过各种思维的结合,确立个人头脑中的音乐形象。所以,学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达到培养想象力的目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音乐教育是艺术实践活动,也是艺术创造活动。它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3、通过民族音乐欣赏启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情商

对民族音乐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以和谐、有节奏、富于形象声音来反映生活,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音响辨别能力,这些往往决定着学生感知能力和欣赏的范围。音乐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促进时间知觉的发展。一些研究和实践证明,音乐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多方面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力的良好途径。同时,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特效。它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开朗性格,学会怎样与周围的人相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相互配合水融的关系正是我们协调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实践证明,喜欢音乐并表现突出的人性格大都开朗,与人相处也大都具有亲和力、讨人喜欢。

二、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的价值

1、民族音乐欣赏可以凝聚学生的爱国热忱

在民族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如古琴曲《广陵散》、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扬琴独奏曲《黄河》、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等。所以,音乐欣赏教材不仅具有“声情并茂, 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功能,而且具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大学时期大学生们正逐渐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对祖国有了更深的认识、爱国热情也随之高涨。所以,这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通过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凝聚学生的爱国热忱,深化学生的爱国之情。

2、 民族音乐欣赏可以丰富校园文化

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因此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应不断开展各类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可以陶冶情操的文化活动,适当增设声乐、器乐、舞蹈等专项选修课,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社团的活动形式可以为音乐课所借鉴。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而且还能够适应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通过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到每个校园文化主体之中,实现对人的心灵、精神、性格的塑造。同时,丰富多彩的艺术团队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且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多种多样的音乐选修课、艺术社团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高校中不断涌现,所有这些不但促进了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音乐素质。

3、民族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艺术教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实质恰恰是通过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因此,它在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上、弥补人的素质缺陷上、促进人的健康心理成熟上有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它是心灵的体操,是灵魂的净化剂。它最能穿透人的感情,使受教育者在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校教育在培养和引导学生向高尚人格发展的道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教育在这其中更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利用音乐欣赏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使之成为文明高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有着高尚情操、积极人生观、正确价值观的人。

4、民族音乐欣赏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境界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要有高尚的道德、广阔的胸襟。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育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任何一个明智的教育家都会意识到,只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不会获得成功的。音乐教育说到底就是人的精神文明的教育。通过音乐欣赏,把学生培养成品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音乐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就是通过动人心魄的音响美、旋律美、意境美、多姿多彩的结构美和抒情美来滋养、浸润心灵, 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随着学生艺术视野的开阔、文化背景的构筑,他们的精神面貌得到升华,高尚的人品也在愉悦中形成。

民族音乐欣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22-02

一、前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国内对此教学模式的定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方法说”,将教学模式归结为方法范畴;第二,“结构说”,教学模式与方法存在联系与区别,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方式;第三,“程序说”,在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客观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为此,下文将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一)翻转课堂定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多不同,翻转课堂充分实现了学生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时间和空间的转化。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殊的使用条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它在实际教学运用中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其中知识的内化形式主要在课堂上实现,实现方式主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翻转课堂,简单的定义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教师在专业技术支持下制作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整体轮廓的接受,在该种模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中真正的主人。而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真正区别在于师生互动以及教育技术运用。[1]

(二)翻转课堂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视频中的内容,学生可以提出在视频观看中存在的疑惑点,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充分实现学习资源的交流。学生在经过独立探索和学习合作交流之后,能够实现个人或小组学习,学生通过报告会、辩论赛等形式获得学习心得。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点评中实现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后,教师在分享成果环节,通过学生的知识成果汇报,明确学生能力水平,并有针对性的作出评价与错误改正,实时调控学习进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应用于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中,实现了音乐欣赏课学习的改革与创新,转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2]

三、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

(一)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特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在社会文化科学和社会生活变化中得以改善。教学方法受到教育目的、学生认知以及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学方法主要特征为多样性、发展性、综合性以及可补性等。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指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讲述法、讨论法、案例法、演示法以及分析法等,根据教学情况的不同可以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发展性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历史性,还表现在由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因素的改变而产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是指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有选择的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而教学方法的可补性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方针下,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3]

(二)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常用教学方法有:

1.“讲”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的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训练需要完美的结合,不能让课堂气氛过于单调,但是也不能太随意,杜绝教学内容空洞。

2.背景与作品相融合。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本身音乐水平有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过多的理论知识,会很难吸引学生注意,而音乐欣赏课需要建立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逐层深入的普及音乐背景知识,但比重不能过大,需要与欣赏作品有机结合。

3.教学与拓展相结合。课堂教学时间比较有限,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补充与拓展。这就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在课后进行相关内容的了解,并利用互联网搜集优秀欣赏作业。

四、翻转课堂模式下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一)音乐欣赏课课前准备。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是期望学生在民族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中学习到什么、获取什么等。只有教师在教学前确定教学目标,教材制定才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实施翻转课堂前,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将课堂上分析好的教学内容通过视频方式展示给学生,并安排好需要进行课堂实践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能够充分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制作视频,能够实现知识的直接传递。视频可以由教师自己录制,或是其他优秀教师录制的视频,也可以选用网络质量比较高的教学视频资源。教学视频的制作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4]

首先,需要做好课程安排,明确教学目标。第二,做好视频录制,在实际视频录制中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寻找与学生学习方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在美国,翻转课堂教学视频中并不呈现教师的形象,而是呈现教师的手和白板,在白板上进行教师教学内容的书写,最主要的是需要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录制视频,才能吸引学生注意。第三,视频的后期剪辑比较重要,能够及时发现教师在视频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第四,视频,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应该将视频在比较合理的高职院校多媒体中心,学生通过自己账户登录,实现视频学习。[5]

(二)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点不仅在于视频的制作,更加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能够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的构建。传统课堂教师的教学中只是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知识传授中,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依靠实际的组织活动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放在课外,在课堂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教师能够根据自身教学科目、教学风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

例如,在实际的音乐欣赏课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中外音乐作品鉴赏小组赛。活动中教师不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赘述,而是帮助课堂真正转变为一种有意义的组织活动。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视频内容的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教师的提问必须是与课程发展精密联系的、且具有设计性的问题,教师在此环节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同时在进行视频知识回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对视频内容大胆质疑,向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音乐欣赏“教”与“学”相辅。在高职院校中民族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充分引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自己的学习。无论是课前教学视频的观看,还是在课堂中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等都需要学生实现自我主动学习。例如在西方某音乐名著的鉴赏视频学习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需要进行倒带或者前进。在课后独立完成音乐鉴赏的环节就是学生实现独立思考的环节,随时记录不懂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因此,音乐欣赏课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了学生在音乐作品学习中的个性化学习。[6]

(四)教学评价。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民族音乐欣赏教学评价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一般具有音乐欣赏经验的教师能够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刺激学生学习,并推动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在此阶段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师提出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首先,教师利用总结性评价,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音乐欣赏评价在学生知识内容和学习理解上尤为重要,在学生知识框架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国,很多学校对音乐欣赏课教学采取分数制、百分比制、A-F等级制的评价方式,为了证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教师要求其每一个总结性评价必须要达到至少75%的比率。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需要与传统评价标准相结合,对原有评分系统进行创新,只有将评分系统与视频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7]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成果。在翻转课堂教学背景下的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本文首先分析了翻转课堂的步骤,立足于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特点,提出在翻转课堂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程艳静.基于Moodle的翻转课堂在《PhotoshopCS3图形图像处理》中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游录超.高职实用写作课程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实施[D].浙江师范大学,2014.

[3]聂秀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税收筹划与税务会计实训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1:54-57.

[4]夏迎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科技创业月刊,2015,06:75-76.

[5]张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改中的实验研究――以湖北某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06:28-32.

[6]王敏靖.高等职业学院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7]彭丽娜.基于校园课程资源网的高职音乐欣赏主题教学设计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4.